第七章 停连重音
- 格式:ppt
- 大小:259.00 KB
- 文档页数:16
初一语文重音和停连在初一语文课堂上,重音和停连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
说到重音,大家可能会想,哎,重音是什么呢?简单说,重音就是我们在说话时,把某个词或音节说得特别响亮,特别有劲儿。
就像我们吃饭的时候,最喜欢那一口酥脆的炸鸡,咬下去的瞬间,满嘴的满足感,就是那个重音的感觉!想想看,你在跟朋友聊“周末去哪儿玩”的时候,提到“电影”时,语气是不是不自觉地高了几分?没错,就是这样,重音让我们的话更有生气,更能引起别人注意。
再说停连,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儿高大上,但其实就是我们说话时,适当地停顿一下,连着说的地方别太快。
就像喝茶,喝水,总不能一口气喝完吧?我们得慢慢来,才能品味那份香浓。
你想想,如果你在讲故事,讲到紧张的地方,比如“然后他追上了那个小偷”,停顿一下,大家的心是不是都跟着提起来了?停顿还能让大家更好地消化你说的话。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故意停一下,你一下子就专注了,心想:“哦,这里有新内容!”重音和停连,就像我们的生活,忙忙碌碌中偶尔停下来,回头看看。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课堂上用重音强调“这道题超级简单”,然后再稍微停顿一下,大家会不会立刻对这道题产生兴趣?重音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停连则让大家有时间思考,结合在一起,效果就爆炸了!这不就是沟通的艺术吗?用得当的重音和停连,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生动有趣。
在练习的时候,可以试着对着镜子练习,说一些简单的句子,注意你说每个词的重音。
比如,“我喜欢吃苹果。
”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喜欢”这个词该重一点,但其实“苹果”才是重点,咱们得强调这个。
然后,试着在句子中找一些自然的停顿,比如“我,喜欢,吃苹果。
”让别人听起来舒服又有趣。
这样一来,表达的清晰度就上去了,朋友们更容易明白你在说什么。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把重音和停连运用得淋漓尽致。
比如,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讲到最近的一部电影,你可以说:“那部电影,真的,超好看!”重音强调了“超好看”,而停顿让朋友有时间消化这条信息,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一.停连的含义和作用含义:停连,包含两个方面。
停,指停顿;连,指连接。
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的传情达意。
作用:停顿和连接对于有声语言的表达具有显示语意,抒发感情的作用。
(运用时生理需要必须服从心理需要)二.停连运用原则停连的运用原则:1:标点符号是参考2:语法基础是关键3:情感表达是根本。
三.停连位置的确定及种类如何确定停连位置(6种情况):1区分语意的地方、2前后呼应的地方、3强点转换的地方、4并列分和的地方、5思考判断的地方、6回味咀嚼的地方停连种类(10种):1区分性、2呼应性、3并列性、4分合性、5强调性、6判断性、7转换性、8生理性、9回味性、10灵活性四.停连的处理方法(4种):落停、扬停、直连、曲连二.重音的含义和作用定义:我们着重强调的词或词组就是重音。
作用:重音的处理使语意更准确、思想感情更鲜明、话语逻辑更清晰(重音的强调方法是通过音强、音长、音高、速度进行对比的)二.重音的运用原则少而精,有对比,讲分寸,多变化。
三.重音表达方法重音的表达方法:1高低强弱法、2快慢停连法、3虚实结合法、四.重音的选择及种类重音的选择(4种情况):1陈述事实的核心词语、2.抒发情绪感受的词语、3.体现逻辑关系的词语、4.有特殊含义的词语重音的种类(10种):1并列性、2对比性、3呼应性、4递进性、5转折性、6肯定性、7强调性、8比喻性、9拟声性、10反义性、三、播音节奏及其类型一、播音节奏的定义:在播音中,节奏是由整个文本生发出来的创作主体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二、播音节奏类型(6种):1轻快型、2凝重型、3低沉型、4高亢型、5舒缓型、6紧张型、(一篇文章主导节奏只有一种,但辅助节奏可能有多种)话语样式:朗诵式、宣读式、讲解式和谈话式。
播音创作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117 课程名称:播音创作基础英文名称: The foundation of broadcast announcing artistic creation 学分:3 总学时:51适应年级专业(学科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播音主持方向二年级一、课程说明根据河北大学关于教学大纲进行统一修订的精神,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学大纲为主要参考,结合广播电视专业对“播音与节目主持方向”对播音创作基础的基本要求制订本大纲。
(一)编写本大纲的指导思想《播音创作基础》是研究播音创作过程中从前期准备、分析稿件,到中期的对稿件进行深入理解,再到后期的播音创作技巧的一门课程,它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播音主持方向学生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以播音学为基础,对播音创作中的备稿、情景再现、对象感的把握、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播音技巧和播音表达规律进行了研究,力图使播音创作既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又能继承和发扬播音创作的优良传统。
《播音创作基础》是中国播音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播音学是与新闻学、教育学、文艺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而又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以为广播电视媒体提供优秀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为目标。
在大众传播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播音创作基础是建立在播音发声学基础之上的,研究从备稿到播出这个过程中基础性创作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响应“素质教育”号召,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创作基本功训练,为播音文体业务的学习积累能力。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当前急需的具备播音创作能力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提高播音水平,能够恰当把握不同稿件、节目的播音创作规律。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1.本课程总学时为51学时。
2.播音创作基础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急需大批受过思维与播音方面专门训练的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播音创作基础在播音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适应不同稿件节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