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的标准

路基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的标准

路基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的标准
路基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的标准

路基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的标准.txt生活是一张千疮百孔的网,它把所有激情的水都漏光了。寂寞就是你说话时没人在听,有人在听时你却没话说了!填料的物理性能

(1)在开山处取代表性大块石料12块加工成50× 50×50mm正方体,测定浸水48h后的饱和抗压强度,实测值为48.2MPa,符合土石很填石料强度大于15MPa的要求。另外在二次倒运料场取已解小后的代表性土样200kg风干,用四分法缩分至l00kg,因粒径较大先人工筛除大于60mm的粒料并计算占总质量的百分比,是否在25%-70%的范围内,实测值为32%属于土石混填。余下的试样缩分至5000g烘干至恒量,剔除大于60mm的32%(1600g)剩余3400g,按照JTJ05l—93中(JTJ115—93)筛分法进行试验并计算通过量,该土属于含细粒土砾(GF)l。如小于0.074mm的试样大于15%需做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

(2)标准击实。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7.8.2节规定,其标准干密度应根据每一种填料的不同含石量的最大干密度作出标准干密度曲线。但是根据JTJ051—93(T0131—93)中大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38mm的土。另外,当试样中有大于38mm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38mm颗粒,并求出百分率。再对小于38mm部分进行击实试验,对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校正。当大于38mm颗粒含量大于30%时就不宜用击实方法,也无法进行校正。

(3)根据以上分析,决定采用JTJ058—2000中T0308—2000(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广口瓶法)测大于5mm以上试样的毛体积密度。首先按四分法取5000g大于5mm的试样,把大于广口瓶直径的试样破碎至易于进出广口瓶。将破碎后的试样放人容器中冲洗干净,浸水24h。同时用5000ml细口瓶在室温储存l瓶饮用水备用。

如浸水24h后,试样仍不干净,再继续把试样洗干净,直到水清澈为止。再用5000m1细口瓶中的水浸泡试样2h以上。将试样装入广口瓶中。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缓缓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出气泡。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到水面凸出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量。将瓶中试样倒人浅盘中,小心倾去流动的水,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干颗粒表面,看不到发亮水迹,即为饱和面干试样,立即称量。

再将此饱和面干试样放人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量。计算毛体积密度。实测值为2.38g/cm3。

(4)采用JTJ058—2000中T0328—2000(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测定小于5mm以下试样的表观密度,实测值为2.65g/cm3;

2 现场检测

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7.1.5节中有如下规定:填石路堤(含土石路堤)的紧密程度在规定深度范围内,以通过12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试验,当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可判为密实状态。但在施工中发现,经推土机排压3遍之后,采用英格索兰175(自重18t、击震力>50t)振动压实2-3遍就可以满足以上要求,但实际压实度只达到70%左右。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对四个压实层每层2000m2进行了反复试验,结果见表4(灌水法是每层第n 压实遍数6个点,四层共24点的平均值。沉降差法是每层第n压实遍数20个点,四层共80点的平均值)。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碾压第八遍后空隙率不再减小,所以参照<填隙碎石>的

固体体积率,决定检测标准见表3。由于灌水法在工作中比较费时影响施工进度,所以土石混填检测用沉降差法并用灌水法进行验证,总结出机械的最佳组合及碾压遍数。在大面积施工中采用沉降差法,方法如下:

(1)灌水法

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TO11l—93),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粗粒土和粒径巨粒土的密实度,试验方法见下:

结合填土层厚,做一个内径600mm、外边长800mm的基板。先将测点处的地表整平(100cm ×100cm),地表的浮土、石块、杂物等应予清除,坑凹不平处用砂铺整。用水准仪检查地表是否水平。

将基板固定,将聚乙烯塑料膜沿基板内壁及地表紧贴铺好。记录储水筒重量,拧开储水简开关从基板上方将水缓缓注入,至刚满不外溢为止。记录储水筒重量,计算基板部分的体积。在保持基板固定状态之下,将薄膜盛装的水倒至对该试验不产生影响的场所,然后将薄膜揭离底板。

沿基板挖直径600mm、深度400mm(压实层厚)的试坑,并及时将试样装入塑料袋内密封。将塑料薄膜沿坑底、坑壁紧密相贴地铺好。在往薄膜形成的袋内注水时,牵住薄膜的某一部位,一边拉、松,一边注水,以使薄膜与坑壁内的空气得以排出,从而提高薄膜与坑壁的密贴程度,能够准确反映试坑体积,并记录注水量。细粒与石料应分开测定含水量,并计算空隙率,如未达到要求再用压路机碾压2至3遍,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计算综合毛体积密度为:

Dr=100/(D1¹/D1+D2¹/D2)

式中:D1一小于5mm填料的表观密度(g/cm3);

D1¹一小于60mm填料占总质量的百分率(%);

D2—大于5mm填料的毛体积密度(g/cm3);

D2¹一大于60mm填料占总质量的百分率(%)。

空隙率=1—Pd/Dr

式中:Pd—试样干密度(g/cm3)。

(2)沉降差法

①当土石混填路堤采用压实沉降差法作压实度检测时,碾压遗数不少于8遍,在第六遍结束后,即按下述要求布设铁球,并进

行第七遍压实。第七遍结束后,即测各铁球标高(h1),并实施第八遍压实。结束后,再次测各球标高(h2),两次标高差(h1—h2)则为压实沉降差,并计算沉降平均值(x)和均方差(σ)。与规定平均值和均方差比较,符合要求,即碾压结束。若不符合要求,则再全面碾压,再按上述方法测量压实沉降差,直至最后一遍与前一遍压实沉降差符合要求为止。在任何情况下沉降差平均值应小于5mm,标准差小于3mm。每个测点代表的面积不应大于100m2。

②铁球要求与布设规定如下:

铁球(或厚10mm× D100mm以上铁板,中间嵌10mm半圆钉)直径大于100mm 。

铁球布设:距路基边缘不大于2m,纵横向行间距均不大于10m,成梅花形布设。每一填方施工段,应在适当位置设固定水准点一处。以作测压实沉降之用。

3 总结

施工中压实度主要由试验确定的碾压遍数来控制,要求现场严格按照规定的碾压遍数碾压。当土石混合填料来自不同采料场,其岩性、土石混合比例相差较大或施工工艺有明显变化时,应重新验证空隙率与灌水法,并确定相应的碾压遍数。在检验方法中,灌水法、沉降差法均可作为土石混填类路基的检测手段,推荐大面积施工使用沉降差法检测。个别有质疑地段,采用灌水法检验。

在大面积施工中,本工艺流程可实施性强,对改进工程质量有明显作用。为我公司今后该类型的施工组织和质量控制取得了可行的经验和真实、可靠的检测数据。摘自《天津市政工程》

路基填筑首件施工方案

路基填筑首件施工 方案 G352务川藕塘至当阳改扩建工程 路基填筑首件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十七冶集团G352务川藕塘至当阳改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8 年 4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6) 1、编制目的 (6) 2、编制依据、原则 (6) 二、工程概况 (7) 三、施工部署 (8) 1、总体施工目标 (8) 1.1、工期目标 (8) 1.2、质量目标 (9) 1.3、安全目标 (9) 1.4、环境保护目标 (9) 1.5、文明施工目标 (9) 2、工程准备 (10) 4、施工资源配置计划 (10) 4.1、机械设备 (10) 4.2、试验设备及测量仪器 (11) 4.3、人员配备 (11) 4.4、目标 (12) 四、施工方法及主要工艺 (12) 1、施工放样 (14)

2、场地清理 (14) 3、填方路基施工 (15) 3.1、填石路基施工 (16) 3.2、土石混填路堤施工 (18) 五、质量保证措施 (19) 1、质量总体目标 (19) 2、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 (19) 2.1、技术管理 (19) 2.2、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 (20) 3、材料的质量控制 (20) 4、工程质量的检验 (21) 6、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21) 7、工程计量管理措施 (21) 8、工程质量的保修计划 (21) 六、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2) 七、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3) 1、文明施工 (23) 2、环境保护 (24) 八、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25) 九、事故应急预案 (26)

十、绿色施工保证措施 (27) 1、绿色施工保证体系 (28) 2、环境保护措施 (28)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保障措施 (28)

土石混填施工工艺设计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原则 三、工程概况 四、施工准备 五、施工工艺 六、质量保证措施 七、安全保证措施

一、编制依据 1、国家现行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有关规定。 2、设计文件:有关设计图表及工程数量。 3、监理实施细则 二、编制原则 1、必须遵守国家、四川省、重庆市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 2、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安排好环保、水保工作。 3、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施工方案比选,因地制宜地制定施工方案。 4、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积极而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以求得先进技术工程质量和合理选价的高度统一。 三、工程概况 水界高速公路A12标共有土石混填方20万余立方米,为了给大面积土石混填提供一个可靠的质量保证依据,选定LK54+800~LK54+903.5路段作试验路段,通过实验所得数据来指导整个土石混填路堤施工,使其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四、施工准备 1、先对施工现场及地质条件的熟悉,更好领会图纸设计意 图,作好施工组织安排,尽快投入生产保质保量完成。

2、测量:为了保证路基施工顺利进行和线形质量的控制,路基施工前必须对导线、中线、水准点、纵横断面进行复测,符合规定的精度。 3、混填应对填料做土工击实实验,来控制压实度。 4、设置沉降观测、位移观测点来控制沉降量。 5、工具、设备一览表: 6、主要技术工种人员配备:

五、施工工艺 1、测量放样:使用全站仪在已填好的风化泥岩隔水层上按设计施工图放出填方坡脚线和设计线,周边插上控制填筑宽度的花杆和拉广线控制平整度,为保证路基完工后的压实度达到要求,路基两侧在设计宽度基础上加宽50cm,保证路基在宽范围碾压密实。 2、路基施工中,必须按设计要求,首先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现场周边的临时排水设施。不得随意破坏地表植被或堵塞水路,各类排水设施应及时维修和清理,保持其完好状态,使水流畅通不产生冲刷和淤积堵塞现象。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起来,长期保证路基表面不得有积水。 3、具体施工方法:结合本段的实际情况,填石路堤完成后,进行土石混填,填前应对填石路堤进行碾压强夯,碾压强夯完毕后,按图纸设计要求,铺设土工织物,严格按《路基施工技术规

路基土石方首件认可申请

延安市沿黄公路路基工程 LJ-09合同段 首件工程认可申请 (延安市沿黄公路路基土石方K98+735.846-K99+000) 天津宇昊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延安市沿黄公路路基工程LJ-09合同段 项目经理部 2015年7月17日

221省道延安市沿黄公路 首件工程认可申请表承包单位:天津宇昊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段:LJ-09 首件工程施工许可证致:延安市沿黄公路LJ-9标项目经理部

你部提出的路基工程(单位工程名称)土石方开挖(分部工程名称)土方开挖(分项工程名称)K98+735.846-K99+000(首件工程名称)首件工程施工申请,经驻地办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认为具备首件工程施工条件,同意进行首件工程施工。 驻地办(盖章): 驻地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延安市沿黄公路项目 首件工程施工申请报告 致:延安市沿黄公路JL-6驻地办 我部延安市沿黄公路JL-6标项目经理部(施工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将路基工程(单位工程名称)土石方开挖(分部工程名称)土方开挖(分项工程名称)K96+420~K96+470 (首件工程名称)选定为我部土方开挖(分项工程名称)的首件工程,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经我部组织自检,具备首件工程施工条件,特向驻地办申请首件工程施工。 项目经理部(盖章):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延安市沿黄公路项目 首件工程进场机械设备表 承包单位:天津宇昊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合同段:LJ-09 监理单位:咸阳虹达公路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编号

延安市沿黄公路项目 首件工程进场人员表 承包单位:天津宇昊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合同段:LJ-09 监理单位:咸阳虹达公路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编号

路基土石混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国道317线川藏公路北线(西藏境)丁青至斜拉山段整治改建工程项目 施工技术方案报审单 承包单位:江苏嘉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合同号:昌地交工程合同字(2015)007号 监理单位:四川省亚通公路工程监理所 监表05 档; 监理规范4.2.2第5条规定的专项方案以及《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及验算结果需要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确认,如不涉及此规定的专项方案,此行签字栏应予删除; 对技术复杂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工程,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工程总结即为该分项工程合格的施工方案和工艺(监理规范5.1.6及条文说明)。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编制依据、目的、注意事项 1.1编制依据 (1)国道317线(西藏境)丁青至斜拉山段公路整治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2)经批准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3)有关规范、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制定的有关规定、合同文件、招标文件、设计文件;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051-93); (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J059-95)。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076-95)。 1.2编制目的 土石混填路堤与一般填土路堤不同,我标段挖方中石块含量在70%以内,填筑方法和压实机具选择及压实度控制标准等都有特殊要求。土石混料作为我标段内路基的主要填筑料,其施工工艺对全线的施工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为确保其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找到一套比较科学合理具有实施性的施工工艺,也为了我段的后续路基土石混填工程有一个准确、有效的施工控制参数,特制订本方案。 1.3注意事项 方案只可为施工工序作指导,试验结果以实测数据为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相关规范执行。 2、工程概况 我标段主线路基施工为40.611km;其中路基挖方为457921.4m3,标段内利用土石混填方为212391m3。 本标段覆盖层一般较浅,主要基岩类别为水平产状的砂岩、泥岩,路基填料利用挖方土石混合料的平均土石比为72:28。根据我合同段工程实际情况,结合首件试验所采集的数据及施工规范综合分析,拟选定K1599+089~K1599+300段作为我段路基土石混填首件工程进行施工试验。该段为全填方路段,原地面标高为3825.246m~3827.588m,路床顶标为3826.783m~3827.837m,填高为0.2~1.64m,填土石数量约为1354.7m3。

公路工程中的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魏振

公路工程中的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技术分析魏振 发表时间:2019-09-16T16:20:48.6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魏振[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公路事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4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公路事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怎样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延长公路的寿命已经成为当前阶段众多施工企业的关注重点之一。作为公路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技术的水平建设效果直接影响着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好坏。重视研究土石混填技术,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还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公路工程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公路工程;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技术 一、土石混合料的特性分析 土石混合体作为一种由土与岩石组成的非均质颗粒材料,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工程力学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这些材料的材料组成极其复杂,结构分布不规则,增加了工程施工应用的难度。为了提高公路工程质量,有必要了解土石混合料的特性。 1、土石混合料的压实性能良好。当粗粒含量低于70%时,最大干密度随粗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粗粒含量大于70%时,随着粗粒含量的增加,最大干密度减小。 2、土岩混合物的压实固体可视为低压缩性土。当粗粒含量低于70%时,压缩模量随着粗粒含量的不断增加而增大,但孔隙率和压实系数会逐渐减小。此时粗颗粒含量继续增加,形成粗颗粒架空结构。 3、土壤和岩石混合物的颗粒组成有很大的差异,可以是成千上万的大大小小的颗粒。 根据大量的实践证明,在路基稳定性而言,土石混合料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岩石强度,同时,粒子大小、粒子成分特征也对其质量做出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选择路基填料时,必须进行合理的分工严格按照石器岩性、土壤最大有效控制粒子大小、粒度分布等。 二、公路施工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技术 1、施工技术准备 公路施工土石混填路基施工前应将机械设备、填筑材料与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做到位,满足相关技术规范与要求,以提升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水平。 1.1机械设备方面 需全面检查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切实做好设备的调试与保养工作,确保其各项性能指标处于最佳状态,还需确定土石混填路基的厚度、强度和沉降量等,以提升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质量。 1.2填筑材料方面 根据施工材料标准,严格检验岩石、砂砾等材料,保证各项材料质量达标,让土石混填路基具备更高的抗压强度以及水温稳定性,真正满足土石混填路基施工要求。同时,要根据土石混填路基施工设计要求,提前准备填筑材料,预先确定合理的开挖量,以满足土石混填路基施工对材料的要求。 1.3施工现场整理方面 及时清理土石混填路基施工地表的杂物、碎石等,提升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效率。 2、测量放样 当施工现场表面清理工作完成后,根据工程施工设计的具体要求和规定,测量技术人员对各个位置放样,例如边桩和中桩等,在这过程中遵循每相隔20m进行直线段控制的原则,对于起伏较大的特殊路段,要加密测量工作,保证遵守每断面的10m的有效控制。在进行填筑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应的临时排水沟,注意排水沟需要有一定的纵坡,并且定时清理排水沟内的杂物,防止由于杂物过多而导致排水沟堵塞。 3、土石混填路基施工分析 3.1路堤填筑 在实际施工的前期,通常来说需要先进行试验段的施工,根据试验段施工的结果来确定各类施工技术参数、不同填筑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指标,例如最佳的含水量以及最佳的机械组合等等。在进行实际填土施工过程中,其顺序一般为从中间到两侧,先填筑低洼路段,再填筑一般路段,注意必须要保证具有一定的纵坡和横坡,从而有效防止聚集雨水情况的发生,能够有效提升填方的质量,保证工程效果。为了保障新老土质能够紧密的进行结合,可以采用阶梯状的方式来对老路进行开挖,从而有利于分层搭接。如果新填土方在纵向具有多路段的划分施工,也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阶梯留设,从而给每层渐进的搭接提供方便,并且能够保障施工中路基压实的效果和质量。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要求,在压实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振动压路机,施工顺序为从两侧到中间,而对于半径较小的曲线段施工来说,其顺序一般为从两侧到中间,通常需要进行错轮的施工,先对其进行两遍静压,速度为一次快一次慢来搭配进行,力度为一弱一强来搭配进行,在进行四遍强振前,要通过水准仪来测量其标高,当完成强振五遍后,则需要对其标高进行重新测量,从而能够有效获得沉降差。对于土石混填路基压实的实际状况,如果发现检测结果与施工规定有较大出入,则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压实处理,必须要确保其压实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和相关规定。 3.2零填挖路基 对于位于零填挖路床下面的路基,其压实度的要求较为严格,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还需要在实际的压实施工前进行翻松作业。如果基础局部落于硬土层和基岩,以及部分落在软土层的情况,可以选择砌块石和混凝土构成的支撑墙用于软土层。并且在基础底面位置设置一定的钢筋,除此,还可以凿除基础以下30~50cm的基岩。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中、粗砂等材料的填筑,并且将其作为相应的垫层,从而能够实现岩土交接位置地基的相对变形调整,防止由于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裂缝。如果施工过程中的基础设置到具有较大高差的倾斜岩层,而一部分设置在基础悬空或基岩时,需要将砌块石和将混凝土的支撑墙设置到相对较低的岩石处,并且对于一些局部的基土,要对其进行分层的夯实回填处理。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报告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总结(一分部一标段)

目录 1、试验目的 (1) 2、试验准备 (1) 3、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 (2) 3.1参加施工的主要人员 (2) 3.2投入的机械设备 (2) 3.3测量、试验仪器 (3) 3.4监理人员 (3) 4、施工过程 (3) 4.1取土场 (3) 4.2现场准备 (3) 4.3上料及摊铺 (3) 4.4碾压及压实度检测 (4) 5、试验段数据分析 (5) 5.1碾压数据 (5) 5.2松铺系数确定 (5) 6、施工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6) 7、试验结论 (6)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目前我标段路堑开挖出的石比比例已是越来越大,按土方路基施工,已经不能满足填筑的工程质量。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与《河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管理指南》(第3部分第一册路基工程)有关土石方路基施工技术要求,我标段于2016年12月13日~2016年12月14日在主线K1+060~K1+160段,长100m,路基宽度为38m,作了试验路段。 现对试验路段施工情况总结如下: 1、试验目的 (1)确定合适的路基填筑材料; (2)确定路基填筑时的松铺厚度,松铺系数; (3)确定碾压机械的碾压顺序、速度与遍数等相关工艺参数; (4)确定挖装运输机械与整平和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 (5)土石混填路基的压实沉降差; (6)确定最佳施工工艺; 得出以上试验结果,以便指导我标段其他路基填筑施工。 2、试验准备 (1)提前确定作业程序、机械作业路线,确保作业连续; (2)施工便道保持畅通,保证试验过程中不因为便道问题而间断; (3)对进场填料进行检查,各项指标满足规要范求,天然土石混合填料中,石料强度为大于20MPa的中硬、硬质石料,其最大粒径不大于压实层厚的2/3(本试验松铺厚度为40cm、35cm);石料强度小于15MPa的强风化石料或软质石料,石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 (4)测量放出中线、边桩,现场按20米一个桩控制。 (5)插杆、挂线、撒白灰空格控制松铺厚度。 3、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 3.1参加施工的主要人员

路基半填半挖专项施工方案

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现有的施工图(沈海复线仙游(福州界)至南安金淘高速公路莆田段A合同段 (YK91+500—K97+480)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沈海复线仙游(福州界)至南安金淘高速公路莆田段A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YK91+500,ZK91+489.186),位于榜头镇高唐村,与A4合同段终点顺接,终点位于榜头镇桃源村(桩号K97+480),路线全长5.846115km。其中断链YK91+923.501=YK92+057.386,断链长度133.885m。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设计车道6车道,路基宽度32m。 本合同段所经河流为九仙溪等,所经城镇为榜头镇。本合同段内含互通立交一处,榜头连接线,互通立交起讫点桩号为K96+280~K97+480,段内包含A、B、C、D四条匝道。本合同段主要控制点:湖洋3#大桥、九仙溪1-3#大桥、桃源1-3#大桥、仙游北互通、榜头连接线。 2.1半填半挖路基概况 本标段共有横向半填半挖路基29段共1078m,纵向半填半挖路基23段共460m,陡坡路堤处理有18段共1057.5m。 2.2气候、水文情况 本合同段区域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温和潮湿。本区多年平均气温在19.1℃~9.2℃,最低气温-2.7℃,最高气温41.3℃。区域内年降水量在1382.3~1538mm。区域属季风气候区,一年中风的季节性变化明显,气候对本合同段有影响的主要是雨季集中在3-9月,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季节洪水、冰雹和霜冻、大雾。温暖多雨,水系较发

土方路基首件工程实施方案

路基填筑首件工程实施案 经我项目部仔细研究决定,计划定于3月28日开始路基填筑首件工程(K2+020—K2+120)。 一、工程简介 路基填筑K2+020-K2+120段处于96区,长100米,土量约1560立米。 二、首件工程实施目的 1、验证施工组织程序的合理性。 2、确定合理的上土、翻晒、布灰、碾压等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3、取得对后续施工有指导性意义的试验数据。 4、取得路基施工机械设备运转可靠性的第一手资料。 5、通过对首件工程的质量检测,来检验该施工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针 对性,以及质保措施是否满足质量标准要求。 三、执行标准和依据 1、《启东市江路项目投资协议书》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 4、交通部颁布的相关施工技术规 5、启东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心相关文件 6、启东市江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四、施工组织安排 为使该首件工程得以取得成功,我项目部安排精于道路施工的凯同志为现场施工总负责,勇江同志担任技术指导,参与施工的人员有小如、季靖林、黄卫东等。(组织机构见附图) 1、要管理人员 总负责人:春蕾 施工总负责:凯 技术总负责:勇江 质检负责人:建 试验负责人:黄卫东 机械负责人:刚 安全负责人:新星 i.劳动力配置 人 数

五、质保体系 项目经理:春雷 项目副经理:施巍萍 道路技术负责:勇江 质检负责人:建 现场负责人:凯 试验员:黄卫东 质量目标:合格率100%,优良率:98%以上。 六、技术保证措施 科学、规、经济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是做好首件工程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做到: 1)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和岗位责任制,以项目总工程师为主的项目经理部技术责任制,同时建立各级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技 术承包责任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格遵守施工程序,上道 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坚决执行施工规。 2)首件工程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3)如出现质量问题,遵循“三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4)关键工序设立质量管理点,消除质量盲区。 七、安全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制定格的安全措施,研究解决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 患。(安全管理网络见附图) 2)对所有参与该首件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八、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填石路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机构组成 (2) 三、质量保证体系 (3) 四、石方填方工程施工工艺、施工过程 (4) 五、质量控制 (7) 六、施工记录 (8) 七、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 (9) 八、施工中好的技术、材料、工艺 (12) 九、施工中的体会、经验及教训 (13) 十、技术参数指标、评述总结 (13) 十一、施工总结 (14) 十二、首件工程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14)

填石路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境)项目F施工合同段 K31+600~+800段,长200米,该段为分离式路基,最高填方高度为19.26米,原地面属农田,已作清淤片石换填处理,该段属于石方填方路基,本段石方填方第一至第三层作为我标段整个路基石方填方的首件工程,更对以后的同类施工起着样板引路的作用,特编制此施工总结。 二、机构组成 (一)本工程主要人员表(表3-1) 表3-1施工主要负责人配备表 (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3-2) 表3-2机械设备配置表

三、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自检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设高级质检工程师具体实施该项工作,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各施工班组设兼职质检员。 组长:由项目经理任质量管理小组组长,对质量工作负领导责任;负责主持质量工作会议;组织质量检查,开展创优活动,行使质量一票否决权;严格执行质量奖惩规定,对质量问题,组织分析原因和落实措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副组长:配合项目经理抓好本合同段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督促安全质量部制定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并贯彻落实。 安全质量部:落实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各项指令,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对施工队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指导。 施工队:负责各自管段范围内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质量创优工作,保证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专(兼)职质检员:负责施工的各工序质量检查,定期向上一级质检部门汇报,协助落实各项保障质量的规章制度,消灭施工中的质量隐患。 (二)、质量保证体系措施

挖方路基首件工程施工及方案

兰海高速公路遵贵扩容工程第4-A合同段(K36+900~K39+980) 路基土石方开挖首件 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遵贵扩容工程4-A标项目经理部

2015年7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原则 (1) (三)编制范围 (1) (四)编制目的 (1) 三、施工组织机构 (2) 四、施工进度计划 (2) 五、施工准备情况 (2) (一)技术准备 (2) (二)施工人员准备 (2) (三)施工设备准备 (3) 六、施工工艺 (4) (一)施工前提条件 (4) (二)施工方法与工艺 (5) (三)施工质量 (5) (四)挖方路基非适用材料的处理 (6) 七、质量保证措施 (7) 八、安全、环保措施与应急预案 (9) (一)安全措施 (9) (二)环保措施 (10) 九、文明施工措施 (12)

一、工程概况 兰海高速遵义至贵阳段扩容工程4-A合同段,全长 2.793km,起点桩号 K36+900,终点桩号K39+980。全段挖方工程量约179.8万m3,其中最大挖方高度39.5m。所以做好路基挖方施工是保证本合同段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工作之一。 根据本合同段实际情况,拟选定K39+730~K39+880段为挖方路基的首件工程。该段地质为:表层覆盖层薄,裸露中风化硬质灰岩。设计采用清除表土、杂物后再进行挖方;该段最大挖方高度约39.5m,长度150m,试验指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遵贵扩容工程第4-A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文件及设计图纸。 2、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评定标准、验收标准、安全规范等。 3、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及其他地区性条件等资料。 (二)编制原则 1、根据合同工期及工程总体进度计划。 2、根据工程特点部署施工组织机构和优选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 3、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确保质量的情况下保证进度。 4、确保安全资金的投入、保证施工安全。 (三)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我标段K39+730~K39+880段挖方路基。 (四)编制目的 1、用以指导后续工程批量生产,及时预防和纠正后续批量生产可能产生的各种质量问题。 2、确定挖石方及爆破的最佳方案,尽最大努力争取最高质量、最大效率、最低成本。 3、确定施工机械的规格、数量及最佳配套。 4、确定最佳施工工艺。 5、确定最快、最准确的边坡、高程的测控方法。 6、分析、选择最佳的施工组织。

路基填石路堤首件总结报告

填石路堤试验段总结报告 一、编制依据 依据施工设计图、《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及相关施工技术规范。 二、试验目的 为了确定填石路堤填筑的正确施工方法,为达到规定的压实质量和经济合理的施工进度所需的机械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松铺系数(松铺厚度约为50cm)、压实厚度,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等技术参数,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为今后大面积施工作指导。 三、试验段选址 根据施工现场准备情况和实际地形条件,我合同段填石路堤填筑试验段选在K0+540-K0+650段进行,全幅施工,试验段长度110m。该段地势平坦,地基土为粉土质砂,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项目部组织主要技术人员完成了工程施工前的图纸会审工作,同时完成对施工队的主要施工技术人员、操作手及安全员的关于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的技术交底工作。 2、材料准备 取料场选定在K0+720-K0+920,采用挖方段的石方(石质属中硬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500mm,且不大于层厚的2/3,距离施工现场有1km。 五、施工计划 3、施工安排:2016年9月2日至2016年9月4日,完成了填 石试验段的布料、整平等准备工作,于2016年9月4日下午 进行现场试验段的碾压及对相应碾压遍数的沉降观测。

六、检测标准 土石路堤实测项目

七、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工艺 1)原地面处理 (1)按设计图纸要求测设边线。 (2)采用推土机整平,压路机碾压至密实。 (3)按基底压实度标准检测其压实度(>92%),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填筑。 3、施工要点

土石混填专项施工方案

汕湛高速揭博项目T14标 土石混填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汕湛高速揭博项目T14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一月

汕湛高速揭博项目T14标 土石混填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汕湛高速揭博项目T14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一月

目录

土石混填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广东省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揭西大溪至博罗石坝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4、《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二)编制原则 结合业主下发的设计图纸和我公司现场踏勘,充分满足工期、质量、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作业、科学组织、均衡生产、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地进行。严格遵守合同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三)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汕湛高速揭博项目T14标土石混填施工。 二、工程概况 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揭西大溪至博罗石坝段项目起于揭阳市揭西县大溪镇,对接拟建汕(头)湛(江)高速公路汕头至揭西段,总体呈东西走向,经梅州市五华县、河源市紫金县,终于惠州市博罗县石坝镇,对接已建成通车的广(州)河(源)高速公路惠州段。本标段位于河源市紫金县,经义容镇,起点桩号K210+,终点桩号K219+840,全长,本标段路基填筑总量约为305万m3。 三、人员及机械的配备 (一)项目部人员配备 项目部人员配备表附表3

土方填筑首件施工方案

新建XXX至XXX铁路先期开工段站前工程 施工总价承包(S1标) (DK1+250~DK16+000)全长14.75公里 路基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DK3+709~DK3+999一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二○一六年三月六日

目录 第一篇一般路堤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2) 1、工程概况 (2) 2、设计情况 (2) 3、首件工程目的 (2) 4、施工组织 (2) 5、工艺试验方案 (4) 6、施工方法 (5) 7、工艺试验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7) 8、工艺试验总结 (8) 9、冬期施工应急预案 (9) 10、安全保证措施 (9) 第二篇一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0) 1、适用范围 (10) 2、作业准备 (10) 3、技术要求 (11)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2) 5、施工要求 (14) 6、劳动组织 (16) 7、材料要求 (17) 8、设备机具配置 (17) 9、质量控制及检验 (18)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9)

第一篇一般路堤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一般路堤填筑首件工程,起止桩号为DK3+709-DK3+999,全长290m。主要施工内容:路基以填方为主,基床顶面宽7.8m,最大填土高度8.48m,最小填土高度4.16m,平均填土高度6.32m,基床以下C组填料23296m3,基床底层A、B组填料6859m3,基床表层A组填料1514m3。 2、设计情况 基床表层0.6m范围内采用A组填料,基床底层1.9m范围采用A、B组填料,基床以下采用就近取土场的C组填料。路基边坡坡率为1:1.5(填高0~8m)和1:1.75(填高8~20m),路基基床横坡坡率为4%。 3、首件工程目的 3.1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1)松铺厚度、松铺系数; (2)机械组合方式及碾压遍数、碾压速度; (3)确定最佳含水量及含水量控制方法; (4)压实指标检测方法; 3.2通过试验段工艺总结,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以指导本标段类似路基工点施工。 4、施工组织 4.1工期安排 一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拟定于2016年4月1日开工,2016年4月5日结束。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时间2016年4月6日至2016年4月8日。 4.2人员配置

土方填筑路基首件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试验标准及目的 (2) 三、工期安排 (3) 四、施工布置 (3) 五、资源配置 (3) 六、施工准备工作 (4) 七、路基首件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5) 八、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9) 九、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1) 十、文明施工、环保保证措施 (13)

96区土方路基首件工程 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北段工程第SG05标段,起讫桩号为K10+705.5~K14+700,路线(主线)全长3.994km,挖土方44.69万m3(主要量为隧道),填土方179.1万m3。 本项目设计借方源为(取土坑K0+000),远运利用为隧道弃方。根据施工进度 立面图

二、编制依据、试验标准及目的 1、编制依据 ⑴、《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⑵、《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⑶、《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⑷、《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试行)》; ⑸、《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⑹、合同文件及设计图纸等; ⑺、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手册》; ⑻、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 2、试验标准 土方路基各层压实度标准表1 3、路基试验的目的 目的是在给定机械组合的情况下取得相关数据,以此指导大面积的施工,检验施工机械组合,根据压实机械情况及施工技术规范准许情况下的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土的最佳含水量允许偏差、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的碾压遍数等数据。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碾压遍数。确切地说,就是寻求松铺系数与碾压遍数之比的极大值。 经试验获取压实机械组合、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压实度等指标,并将上述资料整理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以后填土路基施工的经验资料,以指导本工程的路基填方施工。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为确定路基土石混填施工填筑的正确压实方法,按照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土石混填路基松铺厚度施工,并得出施工机具的组合、压实遍数,为以后路基施工提供现场质量控制依据,我合同段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于2017年5月25日进行了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的施工,于5月30日完成,现将试验成果总结如下: 一、试验段概况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选在K11+610~K11+779,料源选在路堑挖方段K12+180~K12+384挖方段,岩质为弱风化岩性板岩。 二、人员安排和分工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由土石方一队完成,项目总工李晓全面负责,王义华负责机械人员的调配、协调。技术人员康典腾负责试验段的技术工作,质检人员李晓负责质量检验、检查,测量人员肖强负责测量放线、松铺系数、沉降量的检测工作,安全人员董亚南负责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表 三、投入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情况 投入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见附表1

四、试验参加人员 经理部:李晓、董亚南、康典腾、肖强、王义华 试验室:胡强 监理:冯幸福、朱永龙、潘钦成 五、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施工 1、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工艺流程图见附图1。 2、施工前的准备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施工前,试验室完成了相关的土工试验。我部技术人员熟识了施工设计图,仔细阅读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测量放线: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导线点、水准点,恢复了K11+610~K11+779段路基中桩、边桩,并在中桩标出相应的里程桩号,路基填筑宽度比设计宽度每侧增加≥50cm。根据现场车辆装载情况路基中线方格网采用5×5m(可根据现场按规范≤40cm厚度挂线松铺及车辆装载情况进行调整)。 4、选点并进行标识

路基首件施工方案(非常全)

路基首件施工方案 (非常全)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路基结构形式 (1) 1.1.1、整体式路基 (1) 1.1.2、分离式路基 (1) 1.1.3、改路路基 (2) 2、首件制路基施工的目的 (3) 3、首件路基人员,设备投入 (3) 3.1、人员、设备准备 (3) 3.2、主要人员的配置情况 (3) 3.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情况; (4) 4、首件路基施工方案 (5) 4.1、测量、土工试验 (5) 4.1.1、测量、放样 (5) 4.1.2、施工前的土工试验 (5) 4.2、清场 (6) 4.2.1、施工便道 (6) 4.2.2、清理与挖除 (6) 4.2.3、场地排水 (7) 4.3、路基工程 (7) 4.3.1、填筑路堤 (7) 4.3.2、填土路基 (8) 4.3.3、填石路基 (9) 4.3.4、高填方路堤 (11) 4.3.5、路基填、挖交界(纵、横)地段路堤填方 (11) 5、施工进度计划 (12) 6、质量保证体系 (12) 7、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3) 8、路基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3)

9、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4) 9.1、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 (14) 9.2、施工场地管理 (15) 9.3、环境保护 (16) (附图)路基土方施工工艺框图 (22)

路基首件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标段起讫桩号K7+700~K11+568(婺城段终点)段路线长度约为3.868km,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含防护、排水工程)、桥涵、隧道、交叉、三改及配套设施等工程(不含绿化、交通安全设施、隧道机电)。 1.1、路基结构形式 1.1.1、整体式路基 整体式路基全宽33m,其各部分组成为:行车道宽2*3*3.75m,中央分隔带2.0m,路缘带2*0.5m,硬路肩(含路缘带)2*3.0m,土路肩2*0.75m。中央分隔带为凸型,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外边缘处路面顶面标高。路面横坡2.0%,土路肩横坡3.0%。 整体式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1.1.2、分离式路基 分离式路基单幅宽16.5m,其各部分组成为:行车道宽3*3.75m,左侧硬路肩0.75m,左侧硬路肩(含路缘带)3.0m,左右侧土路肩2*0.75m。中央分隔带为凸型,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外边缘处路面顶面标高。路面横坡2.0%,土路肩横坡3.0%。

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首件工程概况 (1) 3.首件工程目的和内容 (1) 4.施工组织计划 (2) 5.填石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2) 5.1.施工准备 (2) 5.2.施工方法 (3) 5.3.填筑施工 (4) 5.4.碾压密实 (6) 5.5.试验检测 (6) 5.6.资料整理 (6) 6.试验成果总结 (7) 7.质量评介指标及标准 (7) 8.质量保证措施 (7) 9.安全保证措施 (8) 10.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9) 11.冬季施工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基土方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贵州省六镇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六枝段六枝西互通延长线相关施工设计图及设计说明 (2)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8)项目管理办法 2.首件工程概况 厦门至成都公路贵州省六盘水至镇宁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六枝段六枝西互通延长线工程项目,六枝西互通立交连接线除收费站外连接S102省道部分在建设期间扩建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为23m,其延长线起讫桩号为:AK0+000~AK2+300,里程全长2.3km。与S102省道被交线里程:LK0+000~LK0+750,里程全长0.75km。本合同段路基工程有土石方挖方量39.46万m3,填方量48.93万m3。 根据设计文件及总体施组规划,并结合现场情况分析,计划将AK1+297~AK1+497填方路段作为路基填筑首件工程试验路段。该段路基长200m,,填方量3.23万m3,差额回填土石方拟从AK0+211.3~AK0+521.63挖方路段进行调配。该路段挖方量为7.77万m3,满足首件工程试验路段填方量的需求。AK0+211.3~AK0+521.63段路基属于石质岩层山体,其挖方料多为中风化灰岩,固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试验路段采取石方填筑施工。 本试验段为整体式填方路堤,其最大填方高度约为6.5m;路线平面设计为直线路段,纵坡为2.74%(顺桩号为上坡)。 3.首件工程目的和内容 项目部选择AK1+297~AK1+497填方路段作为路基石方填筑首件工程,通过现场有效地施工方法使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试验时记录: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等。

土石混填路堤试验段施工总结

土石混填路堤试验段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特点 目前我标段路堑开挖出的石比例已是越来越大,按土方路堤施工,已不能满足填筑的工程质量。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有关土石方路堤施工技术要求,我标段选在K87+945~K88+060段115m作了试验路段。在开始施工之前试验方案已得到项目部及代表处的批复。 2、试验施工时间 在2002年元月1日~2002年元月4日进行。 3、试验段位置及范围 试验段选择在K87+945~K88+060段,长115m,所属压实区域为93区,路基宽度为38.48m。 4、试验段土源的选择 全部土源来自主线K89+100~K89+550段的挖方处。 5、施工管理人员 路基工程师: 质检工程师: 试验工程师: 测量员: 施工员: 6、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机械名 称 单 位 型 号 数 量 备注 1挖掘机台 神 岗 2 2孖担车台 15 T 10 3推土机台D-2

二、施工工艺流程 土源检测填前压实基底检测测量放样分层填筑 分层整平分层碾压压实检测(沉降差法) 三、施工技术要点 1、填前准备 取具有代表性试样,做相关土工试验(主要是做好筛分试验来确定土石比例,作为选择检测方法的依据)。如果38mm筛余量大于30%,则采取沉降差法;如果38mm筛余量小于30%,则采取灌砂法检测。填前压实度不小于93%,经检查合格后才进行填筑。测量员按设计宽度每边加宽50cm,按每20米一个断面放出中线和边线以后设置相应的纵、横坡度按松铺40cm 进行挂线施工,并修建路基两侧临时排水沟渠,以确保施工的排水。 2、填铺及整平

在填铺过程中派专人对天然土石混合材料进行检查,对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粒径超过压实层厚35cm的2/3的石块全部清除;对软质岩石强度小于15Mpa而粒径超过压实层厚的岩石,应予以打碎。整平严格按松铺厚度进行。 3、碾压与检测 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时,先压两侧靠路肩部分,后依次向中间压,第一遍先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压实路线对于轮碾纵向互相平行、行与行之间重叠40~50cm,前后相邻区段应重叠100~150cm,压实的遍数通过沉降差法来确定。 当压实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由测量员用水准仪对每一断面分左、中、右三点进行定点观测,记下水平读数,然后再次振压一遍,再观测一次,两次读数之差值,即为轮迹沉降差。若沉降差小于规范标准,则可判为密实状态,压实度合格。 本试验段采用18吨的振动压路机对摊铺平整的工作段进行碾压,当碾压到第五遍后,压实顶面稳定,不再有明显下沉(无轮迹)时,由测量员用水准仪对每个横断面的左、中、右进行观测,记下水平读数,然后再振压第六遍后,再次在相应的点观测,记下水平读数,两次的差值即为沉降差。依次再压第七、第八遍和观测第七、第八遍后的水平读数,再取沉降差平均值和沉降差标准差,本标段沉降差平均值依次为:2.111㎜、1.389㎜和1.167㎜、沉降差标准差依次为:1.967㎜、1.650㎜和0.924㎜,均小于规范标准△h<5㎜、S<3㎜的要求。由此,可以判定我施工处K87+945~K88+060段试验土石混填为密度状态,压实度合格(测量数据见土石混填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