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甲状腺肿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21
概述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是指非炎症和非肿瘤原因(如缺碘或先天性)引起的甲状腺代偿性肿大,临床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表现。
甲状腺呈弥漫性或多结节肿大。
可呈地方性分布(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可呈散发性分布(散发性甲状腺肿)。
当人群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患病率超过10%时,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
散发的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约占人群的5%,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5倍。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缺碘:摄碘不足及需碘增加,长期摄碘过多也可阻碍碘的有机化而引起甲状腺肿。
青春发育期、妊娠、哺乳等因碘相对不足亦可导致本病。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之一,缺碘引起甲状腺素合成不足,反馈引起垂体分泌过量的TSH,刺激甲状腺增生肥大。
甲状腺由于TSH长期刺激出现增生或萎缩的区域、出血、纤维化、钙化、自主性功能增高。
2.致甲状腺肿物质:如摄食过多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食物(卷心菜、萝卜、洋葱、大豆类食品)以及药物(如硫脲类、磺胺类、锂、钴、过氯酸盐、对氨柳酸、含碘药物等),使甲状腺素合成障碍,代偿性甲状腺肿大。
3.遗传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本病病因尚无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产生变态反应有关,如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及流感病毒等。
病理改变外观甲状腺呈弥漫性或结节性,重量60~1000g不等,切面见结节、纤维化、钙化、出血。
病变早期整个腺体滤泡增生,血管丰富,但保持原来的轮廓。
久病或病变反复加重与缓解,滤泡的面积发生变化,一部分退化,另外一部分滤泡增大并且富含胶质,滤泡之间被纤维组织间隔,形成结节。
临床表现1、症状:常无特殊症状,仅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表面光滑,质地较软,甲状腺质地随病期延长而变硬。
重度肿大的甲状腺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咳嗽、气促、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胸骨后甲状腺使头部、颈部、上肢静脉回流受阻。
青春期甲状腺肿大可随情绪、气侯及月经周期而有自发性波动。
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因结节出血、坏死而使肿块突然增大及疼痛。
单纯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纯性甲状腺肿属于中医学“瘦病”的范畴,称为“气瘦”。
发病原因为郁怒忧思,肝失条达,痰气互结于颈部,或因居住山区,长期饮用“沙水”缺碘所致。
如肝郁化火伤阴,可出现阴虚阳亢证,多相当于西医学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诊断】1.颈项粗大,一侧或两侧甲状腺肿大,呈弥漫性,按之质软不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或触到大小不等的结节。
肿块大者觉局部沉重,如压迫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
2 .单纯性甲状腺肿有地方性特点,多见于离海较远的山区,女性多见。
大多发生在青春期、妊娠期或哺乳期,基础代谢率正常或偏低。
3 .如兼见心悸、易怒、多汗、消瘦、失眠、双手伸直时震颤、眼球突出等,在甲状腺上可触到震颤,并听到血管杂音,以及心率加快者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征象,基础代谢率常增加30%~50%.有条件者可作甲状腺功能试验[包括甲状腺摄碘率,或血清总甲状腺素(TQ、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及游离T、T3(FT4>FT3)测定]。
4 .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如出现脉搏增快,体温升高,剧烈呕吐,腹泻,尿少,烦躁不安时,表现为甲状腺危象,严重的可发生昏迷、休克,危及生命。
此种情况多因精神刺激、感染、手术前准备不充分等原因诱发。
【治疗】一、辨证论治单纯性甲状腺肿,治当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为主。
如属甲状腺功能亢进,则予以育阴清火法。
1.痰气郁结颈项一侧或两侧甲状腺日渐肿大,随情绪好坏而增减,按之松软不痛,或可触到结节,一般无全身症状,或见胸闷,干咳声哑,吞咽不利,苔厚白,脉多细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化痰。
方药举例:四海疏郁丸加减。
海藻IOg,昆布10g,牡蛎30g,海蛤粉(包)12g,香附IOg,柴胡5g,枳壳IOg,黄药子12g。
加减:胸闷干咳者,可加郁金IOg,竹沥半夏6g,大贝母IOgo声音嘶哑,加射干10g,木蝴蝶3g0口苦苔黄,加夏枯草15go触有结节,加桃仁10g,莪术10g,红花10g,白芥子10g。
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例分析
患者,女,46岁,家住北方农村,颈部肿物已多年,近来体积逐渐增大,并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压迫症状而入院就诊。
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明显肿大,表现触及多数结节,检测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变化。
行甲状腺切除术,标本送病理检查:肉眼见肿大的甲状腺表面及切面有大小不一,数目不等的结节,境界清楚,无包膜。
镜下可见甲状腺滤泡大小不一,有高度扩张充满胶质的滤泡,有不含胶质的小滤泡,间质纤维增生。
分析题:
1、根据以上资料给病人作出诊断,并提出诊断依据。
2、病人患病的原因是什么?
3、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压迫症状?
4、甲状腺出现结节的疾病还有哪些?
5、本病与甲状腺瘤如何区别?
参考答案:
1、(结节期);依据:颈部肿物、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变化;病检所见。
2、缺碘。
3、肿大甲状腺压迫食管→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声音嘶哑。
4、纤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
5、甲状腺瘤:有完整包膜、压迫周围组织,瘤内组织结构较一致,其形态与周围甲状腺组织不同。
中医辨证施治单纯性甲状腺肿良方单纯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以颈前漫肿,随喜怒而消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因绕颈而生,状如瘿络,病情增减与情志变化关系密切而称为气瘿,俗名大脖子,包括地方性和散发性两种。
一、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与水土缺碘及情志不畅关系最密切。
在流行地区发病者,水土因素为主;散发于各地者,以情志因素为主。
然情志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关系甚大,而肾气亏损正气不足之体,尤易罹患本病。
初起表现为气结痰凝,久则表现为邪盛正虚。
肝郁气滞,木失条达,脾失健运,湿聚为痰,痰气互凝,结于颈靥,则见肿胀;气本无形,怒则气聚而长,喜则气散而消;痰为阴邪,气虽结而未化火故皮色如常;证属痰气互凝,无瘀血阻络,故质软而不痛病邪久羁,肝郁脾虚,久则耗伤气血,可见气血虚弱之症痰气互凝,聚于胸中则胸闷憋胀,呼吸不利,结于喉间则声嘶。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1)本病多流行于山区、高原地带,平原地区也有发生。
(2)好发于青年女性,发于青春期、孕期及哺乳期者尤多,但流行地区内常出现于学龄儿童。
(3)初起颈前一侧或两侧呈弥漫性肿大,肿势日渐增加,边缘不清,皮色如常,按之软绵,并不疼痛。
如肿胀过大可呈下垂,感觉沉重,但不溃破,可随喜怒而消长。
(4)若肿胀向四周发展,可引起呼吸不利、发音嘶哑等症。
2.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但本病与肉瘿相鉴别。
三、辨证施治1.气结痰凝型【辨证】瘿肿初起,颈前弥漫性肿胀,边缘不清,皮色如常,质软不痛,喜消怒长,无明显全身症状。
【施治】理气解郁,化痰消肿。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柴胡6gg,昆布9gg,海藻9gg,青木香3g,陈皮6gg,香附9gg,黄药子12 gg,枳壳6gg,海带15 gg,海螵蛸12 gg,海蛤壳24 gg。
日1剂,水煎服。
【加减】有肝病史者,去黄药子;孕期或哺乳期患者,加菟丝子15 gg,何首乌30 gg,补骨脂12 gg;孕妇还可于方中加入羊靥1具。
2.邪盛正虚型【辨证】肿势加重,颈部明显增粗,伴有神疲乏力,动则短气,胸闷憋胀,呼吸不利,喉部压迫感,声音嘶哑等。
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熟悉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病因。
2.掌握单纯性甲状腺肿临床特征、护理诊断。
3.熟悉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原则和健康指导。
4.掌握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概述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非炎症性或非肿瘤性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表现。
本病呈地方性分布,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可呈散发性分布,称散发性甲状腺肿。
女性发病率高,为男性的3~5倍。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碘缺乏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故又称碘缺乏性甲状腺肿,见于山区和远离海洋的地区。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TH)的重要原料,如果饮食、饮水中碘含量缺乏,不能满足机体对碘的需要,则可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不足。
(二)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障碍其是散发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原因,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之分,较为复杂。
外源性因素包括致甲状腺肿物质、药物和摄碘过多。
内源性因素有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三)甲状腺激素需要量增加在青春发育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因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可致机体相对性缺碘而出现生理性甲状腺肿大。
三、临床表现(一)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呈轻度或中度肿大,表面平滑,质软,无压痛,多无其他症状。
但病程长者,甲状腺内结节可自主性分泌甲状腺激素,而表现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
(二)压迫症状甲状腺重度肿大时可压迫邻近器官而产生相应症状,例如:压迫气管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胸骨后甲状腺肿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面部青紫、水肿、颈部与胸部浅静脉扩张。
四、辅助检查(一)血液检查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正常或偏低,TSH正常或偏高。
(二)甲状腺摄131I率及T3抑制试验摄131I率升高但无高峰前移。
口服一定量T3后再做摄131I率测定,摄131I率可被T3所抑制,即T3抑制试验阳性。
(三)甲状腺扫描可见弥漫性甲状腺肿,呈均匀分布。
单纯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一.概述1.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肿,是以缺碘、致甲状腺肿物质或相关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不伴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故又称非毒性甲状腺肿,其特点是散发于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且不伴有肿瘤和炎症,病程初期甲状腺多为弥漫性肿大,以后可发展为多结节性肿大。
2.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以缺碘、致甲状腺肿物质或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可呈地方性分布或散发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失常。
发病女多于男,多见于青春期、妊娠期和更年期。
3.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以缺碘、致甲状腺肿物质或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可呈地方性分布或散发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失常。
发病女多于男,多见于青春期、妊娠期和更年期。
二.病因大多数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没有明显的病因,部分患者的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碘缺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须元素,碘元素不足,机体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反馈刺激垂体TSH升高,升高的TSH促使甲状腺增生,引起甲状腺肿。
我国是碘缺乏严重的国家,国家推行的”全民加碘盐”政策是防止碘缺乏病的最有效的措施。
2.酶缺陷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先天性缺陷或获得性缺陷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如碘化物运输酶缺陷、过氧化物酶缺陷、去卤化酶缺陷、碘酪氨酸耦联酶缺陷等。
3.药物碘化物、氟化物、锂盐、氨基比林、氨鲁米特、磺胺类、保泰松、胺碘酮、磺胺丁脲、甲巯咪唑、丙基硫氧嘧啶等药物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干扰或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最终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反馈引起TSH升高,导致甲状腺肿。
4.吸烟吸烟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因为吸入物中含硫氰酸盐,这是一种致甲状腺肿物质,吸烟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要高于非吸烟者。
5.遗传因素Brix(1999)曾对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的5000多例单卵双生和双卵双生的同性别孪生子进行研究,发现单纯性甲状腺肿的遗传易感性占82%,18%归因于环境因素,该研究结果是散发性甲状腺肿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重要证据。
单纯性甲状腺肿临床诊疗指南单纯性甲状腺肿是指由于甲状腺组织内胶质、上皮细胞或混合性病理改变形成的结节或肿块。
这种疾病非常常见,且多为良性,通常无需特别治疗。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尤其是当结节增大、有疼痛或压迫症状、活检结果异常或出现恶性征象时,就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在临床上,单纯性甲状腺肿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病史、身体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测。
如果在体检或摸诊过程中发现甲状腺结节,应该进一步进行超声检查以评估结节的性质和特征,如结节的大小、形状、边缘特征、回声和血流情况等。
此外,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FNAC)是鉴别良性和恶性结节的关键步骤,可以提供诊断结果和进一步治疗建议。
如果超声和活检结果都正常,则可以选择随访观察,无需特别治疗。
对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一般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适用于结节小、功能正常、无疼痛或压迫症状的患者。
保守治疗包括观察、甲状腺功能调节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
观察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结节小、无异常特征和恶性征象的患者。
此外,甲状腺功能调节药物(如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调节甲状腺功能来缩小结节或防止结节的继续增大。
放射治疗,尽管在临床上应用较少,但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性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在结节增大或有明显疼痛或压迫症状时。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结节增大或有进行性扩展。
2.超声和活检结果提示结节可能为恶性。
3.存在临床症状(如压迫症状或疼痛)。
4.活检结果不确定或无法获取。
手术治疗可以包括结节切除术、甲状腺半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除术等。
选择手术方法取决于结节的性质、大小、位置和患者的病情。
手术后通常需要持续进行甲状腺功能监测和治疗。
总之,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诊疗指南主要包括病史、身体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测、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等,以评估结节的性质和特征。
对于大多数患者,观察和保守治疗是首选的治疗策略。
而对于结节增大、有恶性征象或症状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
什么是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碘过量,致甲状腺肿物质或先天性缺陷等因素,导致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或需求增加,使甲状腺激素相对不足,垂体分泌TSH增多致甲状腺代偿性肿大,但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
肿大甲状腺组织继而不规则增生和再生,出现结节则称结节性甲状腺肿,分为地方性和散发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肿,是以缺碘、致甲状腺肿物质或相关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不伴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故又称非毒性甲状腺肿,其特点是散发于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且不伴有肿瘤和炎症,病程初期甲状腺多为弥漫性肿大,以后可发展为多结节性肿大。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25%
易感人群: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地方性甲状腺肿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75%
常用药品:左甲状腺素钠片夏枯草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温馨提示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例如:洋葱、胡椒、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