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3
草莓根腐病能治好吗?草莓根腐病菌的主要来源是土传细菌和苗生细菌。
这些细菌可以在泥土里存活多年。
在秋天和冬天,这些细菌会入侵草莓植株的根须,从而导致草莓根部的病斑。
病斑传播后,利用灌溉水将其散布扩张。
同时,草莓在移植时很容易造成伤口,细菌会感染草莓的伤口。
草莓根腐病能治好吗?一.患病特征草莓根腐病主要妨害根须,发病初期侧根或新根的根须分明短于健康植株,颜色暗,大量不定根死亡,新根被病原菌破坏后生长稀疏,随着病害的发展,根系水分、无机和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运输,部分叶片褐变、卷曲坏死,逐渐发展到心脏叶至整个植株的黄色死亡。
二.疾病发病的环境草莓根腐病的爆发与泥土情况密切相关,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率一般较轻,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率严重,随着茬数的增加,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果实产量下降,在地势低、湿度高的小区,灌溉过多,病害严重。
当棚内温度为10度,湿度为60%时,病原菌迅速繁殖,春秋雨季易发生。
三.预防和控制措施1.在草莓种植过程中,进行土地轮种、运用高温给泥土进行焗杀消毒:每亩土地使用120kg石灰氮进行高温消毒,覆膜浇灌后25天以上,可有效杀灭土壤细菌和虫卵。
2.选择无病苗和高边疆栽培:种植时,应按照#8221;不深埋心,不露根#8221;的原则直立插根,种植后应反复分类,移除土壤,移除老叶病叶。
3.科学施肥:及时去除病株和叶渣,根据草莓生长规律,遵循有机肥、豆渣肥、生物酵素肥、微量元素合理施用,适当掌握氮肥、磷肥的用量,促进草莓的强生长。
4.预防:在种植草莓之前,应进行杀菌处理。
根浸泡在药物中,可选用阿米西达、恶霉灵等广谱杀菌剂,切记该药剂不能进入植物心叶;苗期和开花前分别喷施或灌根,可选择广谱杀菌剂作为药剂,用药过程注意交替使用农药;对于已经发生根腐病的温室草莓,必须及时去除病株,选择两种药剂的复配液或防治根腐病的药剂灌根。
草莓病不需要惊慌,草莓根腐病可以治愈吗?答案是肯定的。
预防大于治疗,预防措施到位,这是防治根腐病的关键。
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原因与防治措施草莓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草莓病害,严重影响草莓的种植和产量。
本文将就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发病症状1.根系症状:植株根系出现褐色、黑色疤痕,严重时根部腐烂,整株植株易折断。
2.地上部症状:植株表现为黄化、萎蔫、叶片干枯,严重时整株植株死亡。
二、发病原因1.虫害:某些根腐病原真菌往往借助草莓田中的昆虫传播,如草莓象甲、害螨等。
它们在寄主昆虫体内生活并不断繁殖,当昆虫飞离被病害虫体感染到污染物后可以传播至健康的寄主植物上从而导致病害产生。
2.淋溶传播:由于种植时水质不好,水库消失土壤可能为病原的携带介质,由平地到草莓出现根部病害在其经过的草莓根系都病变了,真菌有使用棘刺侵入根系。
低于20cm水机械施用,水床在夏季湿润透水才松塬更大,因土壤湿度增高而实施的感染。
3.种脚病害:种植草莓前没有进行病原鉴别、检疫工作,或者在草莓种植环节中,苗床消毒不彻底,引入病菌;也有报告表明,因种脚或夜根不日定(根袋不砌,叶片原植床不盖,浇透水)而导致土壤不湿度,浇透水砌袋玻塑料相互接触会造成根腐病和纹枝病传播。
4.土壤传播:草莓种植地长期连作或者连作期间对根腐病病原菌的防治没有坚持,导致土壤中根腐病的菌株增多,感染机会增加。
5.气候因素: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原真菌易于繁殖和侵染。
三、防治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霉菌根腐病的草莓品种进行种植,如水果姬、绿神仙、美味草莓等。
2.合理施肥:应根据土壤的质地和肥力状况,合理施肥,平衡施肥,避免过量施肥。
3.定期翻耕和消毒: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耕,并加入适量有机肥料。
在草莓生长季节中,定期进行中耙、去节、清理杂草等工作,并保持土壤湿润。
4.苗床处理:在草莓苗床建立前,进行杂草清除,并进行消毒处理,如使用乳膏硫磺喷雾、熏蒸或化学药物消毒,以保证苗床的清洁。
5.科学用药:可以在苗期和生长季节中使用药剂进行病害的防治,选择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如氯霉素、苯甲酸、异黄酮等。
草莓的根腐病用什么药草莓根腐病,又叫白根腐,又叫死秧病,它其实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
这种病一旦发生,会使整个草莓植株枯黄,最后死亡。
那么草莓的根腐病用什么药来进行治疗呢?下面来介绍一下它的症状表现,为什么会发生和相关的防治方法。
症状表现。
草莓植株感染这种病以后,根部长得比较小,颜色发灰。
不定根会出现大量死亡的状况,新根长得比较稀。
根部受害之后,它的吸收能力变得很弱,所以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整个草莓植株也长得比较弱小,颜色还发黄。
为什么会发生?1,重茬种植特别容易发生这种病,如果一块地已经连续种植了5年,或者是种植了10年以上,发病会非常的严重的。
2,在大棚里种植草莓,如果空气过于潮湿,也容易引发这种病。
3,土壤里面有真菌有线虫,也会引发根腐病的。
防治方法。
1,种草莓,还是要轮作为佳。
如果在大棚里种植,不宜轮作。
那么种植之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每亩地上石灰氮240斤,盖上膜儿浇完水之后,把大棚关闭,闷棚25天以上,能够消灭大部分的病菌的。
2,种草莓,一般都是高垄栽培,然后覆盖薄膜。
浇水的时候,是在膜下浇水,并且要小水勤浇。
如果以滴灌的方式来浇水,那样是最佳的选择,这样能够降低大棚里面的湿度,根腐病也很少发生的。
3,定植之前,要把底肥上足了,而且要把肥料经过充分的腐熟才能上到地里,并要进行深翻。
追肥的时候,量要小一点。
4,草莓的根腐病用什么药?主要还是要做好预防。
在育苗的时候,就要喷一些高锰酸钾。
在缓苗和开花之前,要喷施一些百菌清,这都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5,发现有发病的植株,要及时拔掉,清理出草莓园。
前茬留下的病残体和病株也要清除出去,带到一个偏僻的地方,集中销毁掉了。
6,如果发现有植株已经被感染了,要把病株拔掉清理干净,其他的草莓植株是需要用药液来灌根的。
一般药液都用恶毒灵配水,配置成1500倍液,高锰酸钾配水配置成1500倍也,两种药配合在一起进行灌根,每棵灌根200毫升。
草莓的根腐病用什么药?在预防阶段和治疗阶段,用的药物是不一样的。
草莓为蔷薇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因口感佳、风味独特、营养物质丰富,市场空间很大,莒南县草莓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
但由于目前草莓种植方式多以设施农业为主,容易出现连作和病原菌积累增多的现象,进而形成草莓病害。
本文对草莓病虫害及防治做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一、草莓根腐病概述1、草莓根腐病发生、传播与症状表现(1)发生与来源草莓根腐病分为急性萎蔫型和慢性萎缩型两种类型。
但不管哪种类型,多与土壤环境有关,春秋多雨季节多发病。
其病菌来源于土壤带菌与草莓苗自带菌。
生存时间可长达数十年之久,特别在潮湿环境下,草莓根腐病病菌原会侵入草莓植株根须。
在一些气温较低、地势低洼、湿度大、灌水多等排灌较差的地块,发病会较重些;当棚内地温达到10℃、室温16-20℃以上、湿度60%-70%左右以上时,草莓根腐病病菌会迅速繁殖。
(2)传播潮湿、低洼、郁闭、光照少、土壤粘性、根部受损等因素,均可发生草莓根腐病。
一般情况下,病菌在残留的土壤中过冬,翌年,通过灌溉水或随着雨水进行传播,或通过病苗、病土传播,栽培草莓苗遇有该菌侵染,均可发病。
遇到恶劣天气时,如:低气温、阴雨天气,均易发病,寒流侵袭,露地草莓栽培过深,枝叶过于繁茂,灌水过多或田园淹水,连作或土质黏重、地势低洼都会降低草莓植株的抗病能力,加大草莓感染根腐病的概率。
土壤湿度高易发病,温度10℃左右尤其适宜其发病,高于25℃则病菌萌发减弱。
地温高于30℃则不易发病。
(3)症状表现草莓根腐病在草莓种植栽培过程中属于常见病,它以菌丝体、菌核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多为土传病害,由根腐病疫霉菌引发,在根腐病病菌侵染发生的初期,容易造成草莓根系变少、变色,不定根大量死亡,根系快速变褐、坏死、腐烂,病菌由须根向主根蔓延,受侵染后,地上部分叶片发黄、变褐、坏死、生长稀疏,导致根部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整株为缺水状、枯萎,地下根部逐渐变为深褐色,并发生腐烂,最终卷缩、黄枯干死。
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原因与防治措施草莓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导致草莓根部腐烂,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和产量。
下面是关于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原因以及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发病症状:1. 根部腐烂:发病初期,草莓根部会出现浅黄色斑点,随着病情的进展,斑点逐渐变成黑色或棕色,发生腐烂。
腐烂的根部会变软,质地松散,甚至会完全腐烂,导致植株死亡。
2. 叶片枯黄:草莓叶片会逐渐变黄,呈现枯黄的症状。
3. 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感染根腐病的草莓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叶片小而畸形。
二、发病原因:1. 黄曲霉菌感染:草莓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是黄曲霉菌,该菌从土壤中进入草莓根部,引起感染,导致根部腐烂。
2. 高温高湿: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草莓生长季节多集中在夏季,正好是高温高湿的季节,容易发生草莓根腐病。
3. 土壤酸碱度不合适:土壤过于酸性或碱性都会对草莓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容易诱发病害。
三、防治措施:1. 选用健康种苗:选用品种和种苗时要选择健康无病害的草莓苗。
2. 土壤消毒:在开展草莓栽培前,进行土壤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的数量,降低发病风险。
常用的消毒剂有甲基溴草灵、百菌清等。
3. 合理施肥:草莓需要适量的营养来保持健康生长,但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酸碱度变化,增加根腐病发生的风险。
要根据土壤情况进行科学施肥。
4. 控制温湿度:合理调控温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降低草莓根腐病的发生。
可通过控制灌水量、增加通风等方式来调控温湿度。
5. 排水良好:草莓对土壤排水要求较高,过湿的土壤容易引发根腐病。
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或采用土壤改良的办法改善土壤排水性。
6. 移栽间隔:草莓根腐病一旦发生,病原菌会积累在土壤中,所以需要注意移栽间隔,避免连续在同一地块种植草莓,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发生。
草莓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通过选择健康种苗、适当施肥、合理调控温湿度等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
草莓苗根腐病用哪些药?草莓虽然是一种老少皆宜好吃的水果,许多果农都在种植。
但是不少果农在种植草莓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草莓的植株苗的根部腐烂了,出现了根腐病。
那么如果草莓苗根腐病用哪些药比较好呢?草莓苗根腐病用哪些药草莓的幼苗经常在天气比较潮湿、土壤湿度比较大的时候患上根腐病,而如果患上根腐病就难以恢复正常,因此要及时、准确地使用药品,可以使用以下的药品。
1.如果草莓已经患有根腐病,可以使用青枯立克药水和大蒜油、沃丰素配合一起,使用喷壶对病苗进行喷洒。
2.也可以使用青枯立克药水以及地力旺搭配进行灌根处理。
草莓苗根腐病的表现草莓根腐病的主要表现是草莓植株的根部腐烂,但是如果草莓根部腐烂却不一定是患上根腐病,也有可能是其他病症。
因此要注意观察植株各方面的情况,而草莓根腐病的表现有以下几种1.草莓植株体积明显变小,高度变矮,植株呈现蜷缩状态。
2.草莓叶片从边缘开始失去活力,由正常的绿色变为黄色再变为褐色,变色范围不断变大,直到叶片中心。
3.植株抓地不牢,容易连根拔起。
同时根部由内向外呈现褐色,腐烂。
导致草莓苗根腐病的因素草莓根腐病的诱因有多种,包括植株本身的因素与外界的环境因素等等,具体有以下几种1.草莓植株本身带有疾病。
如果没有选用优质的幼苗植株,而选择质量比较差的幼苗,那么幼苗有可能本身就带有病菌。
2.土壤氧气不够。
如果土壤氧气不够,就会让植株的根部无法进行正常呼吸,导致根部腐烂。
而土壤不够疏松、湿度过大等原因都会让土壤的氧气不够充足、营养没有办法完成输送。
因此在一些阴雨连绵、排水措施没有做好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根腐病。
3.土壤没有消毒。
如果在种植之前没有对土壤进行仔细地消毒,就会让病菌藏在深处的土壤中,后期种植过程中植株就有可能被感染。
同时,如果长期种植同一种农作物,也会让土壤肥力下降,藏有病毒。
草莓根腐病一旦传播开来就会给果农造成比较大的损失,因此在种植前期和过程中都需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同一块地不进行多次重复种植同一种农作物、做好松土等。
如何预防草莓根腐病?鲜美又红嫩的草莓是很多人的最爱,它的外表像心形一样,果肉里的果汁非常多,甜里稍带一点酸味儿,还有一股特殊的水果芳香。
近些年来栽种草莓的人越来越多,但草莓出现的病类害也在增多中。
就比如说草莓根腐类病,防治没做好的话,将会让草莓的产出量下降很多。
那草莓根腐类病该怎样预防呢?一、了解草莓根腐病的症状顾名思义,这种病类害主要会迫害草莓的根儿。
但它也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也就是草莓红中柱型根腐病和草莓黑型根腐病)。
前者大都在春天和夏天降水量比较多的时候发生,降水之后,叶子尖部的位置会凋萎,短时间内会发青干枯,最后整棵草莓苗就死掉了。
后者大都发生在秋天和冬天,大棚里栽种的草莓更有可能发生。
染病之后,草莓苗下边的老叶子会变成紫红颜色或者紫褐颜色,慢慢的向上部发展,最后整棵草莓苗会变得萎蔫或枯死掉。
草莓的根染病之后会变成褐颜色并腐烂,听听一提就可以把它拔起来。
把草莓的主根儿纵向剖开,就会发现中心的位置已经变成了赤褐颜色。
草莓在移栽之后,长出来的不定型根所发生的症状最为突出。
刚开始染上病时,不定型根中间的位置表皮会坏死掉,并出现一毫米到5毫米长的红褐颜色或黑褐颜色斑块,斑块的位置并不凹陷,健康的位置和染病的位置交界严重时,木质的部位和髓的部位会变褐并坏死。
一整条的根会干枯,地上茎部和叶子会变成黄颜色并发蔫儿,最后整棵草莓苗干枯死掉。
二、草莓根腐病的发病规律这种病类害和地块的环境有着很大关系,比如在春天和秋天多降水的阶段,地块里的水不容易排出去,那发生病类害的概率就会加重。
湿度较大时或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上栽种草莓,以及草莓苗的生长力弱时都会发病严重。
若是地块的温度不足20度,卵孢子会发芽并迫害草莓根。
地块的温度在10度上下、水的含有量又太多也容易发病。
地块温度在25度的话,就算水的含有量多发病也会轻一些。
栽种草莓不能太过于偏用氮素肥,要合理使用肥料,并且栽种的密植度不能太厚。
如何预防草莓根腐病?,选择品种的时候就要挑选抗力好的,不要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上栽种草莓,管理的工作要做恰当,一旦发生病类害,尽快使用相对的药水喷洒来防治。
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原因与防治措施草莓根腐病是由真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草莓的地下部分,特别是根部和茎基部。
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和原因各不相同,这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发病症状1、根部腐烂:草莓根腐病的根部被真菌分解,变黑发臭,使根系发育受限,严重时植株根系逐渐变小,植株逐渐衰老,最终死亡。
2、土壤变酸:真菌会分解有机质,散发出酸性物质,导致土壤酸化,影响草莓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3、茎基部变褐:病菌从根部蔓延至茎基部,可以造成棕色病斑,导致植株茎基部腐烂,并使叶片黄化、干枯。
4、草莓开花和结果减少:草莓受到根腐病的侵袭后,植株生长发育受限,开花和结果都会减少。
二、发病原因1、栽培方式不合理:草莓种植过程中,管理不善、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当等会影响草莓生长发育,使其易受真菌的感染。
2、土壤环境不良:过度施肥、连作、土壤湿度大、排水不畅等因素,会导致土壤生物活性减弱,土壤环境恶化,从而加剧草莓根腐病的发生。
3、真菌繁殖:真菌在潮湿和温暖的土壤环境中繁殖速度很快,可通过土壤、种子、植物残体等途径传播,草莓根系将遭受病害的威胁。
三、防治措施1、合理的土壤管理:合理施用肥料、适时疏通排水系统、翻土松土、科学轮作等措施,使土壤环境保持健康有益,减少草莓根腐病的发生。
2、使用生物防治: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剂,如术守霉素、拟革菌素等来控制草莓根腐病的发生。
3、浸种灭菌:可以使用商业配制的浸种剂或自制浸种药剂,将草莓种籽浸泡在药液中,灭菌效果良好。
4、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草莓品系,能有效减少草莓根腐病的发生。
5、适时病株清除:发现草莓植株有病害,要及时清除病株,减少繁殖速度,防止病害扩散。
综上所述,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其发生原因也有很多,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草莓根腐病。
草莓根腐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草本浆果类多年生植物。
由于生产上易于栽培、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近年在我国种植规模逐年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已达10.8万hm2,总产量285.1万t,占全球草莓总产量的32.5%。
由于设施栽培模式的推广和连年重茬种植,草莓根腐病等根部病害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对我国草莓产量增长和品质提高均造成了严重威胁。
草莓根腐病(Strawberry root rot)在我国河北、辽宁、山东、江西、江苏等地均有发生,一般田块的病株率10%~30%,发病重的可达50%以上,给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为害症状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草莓根部腐烂症状的土传病害的总称。
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报道的引起草莓根腐病的病原物达20余种。
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草莓主产区,已经报道的病原菌有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腐霉属(Pythium spp.)、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fragariae)和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
引起我国河北满城、安徽长丰、辽宁东港、浙江建德、北京昌平等地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主要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草莓疫霉(Phytophthora.fragariae Hickman)、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和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等。
此外,陕西省长安区草莓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是土赤壳属大双孢土赤壳(Ilyonectria macrodidyma),以及北京地区新发现一种病原菌为双核丝核菌(Rhizoctonia binucleate,BNR)。
草莓根腐病形成的原因草莓发生根腐病,也非常常见,这种病是由疫霉菌引起的。
刚开始发病的时候,是由须根开始转向枝根,然后到主根。
刚开始的时候,颜色是白色的,后来就变成深褐色。
随着病情的严重,根部就烂掉了。
而地上部分也会受到影响,到最后叶片发黄,整棵草莓植株都枯死了。
虽然大多数农户都能够判断出来这是根腐病,但是并不了解草莓根腐病形成的原因。
也不知道防治措施是什么?下面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一下讲解。
形成的原因。
1,地里有存水。
遇到连降雨的天气,地里有存水或者浇水浇多了,地里也会有存水,草莓的根部长期泡着水,就会出现腐烂状况,它就会引发这种病的。
2,草莓根部受损了。
草莓根部受伤了,又感染了病菌,就会引发根部腐烂的。
3,光照不足或者土壤板结,土壤过于黏,都会让根腐病加剧的。
这些都是草莓根腐病形成的原因,简单易懂。
防治措施。
1,做好排水工作。
夏天经常下雨,所以草莓的根部也经常会有很多的存水。
要是遇到连降雨的天气,要及时把这些水排放出去。
农户要经常收听天气预报,知道要下雨之前,就要在大棚的四周把排水沟给挖好了。
这样一旦下雨有了存水,就能够及时把地下水排到存水沟,它们也不至于会存在草莓的根部。
草莓植株其实特别低的,要是进了水,被泡住了,也是很容易感染根腐病的,这种病菌还会引发其他的病害的。
要防治根腐病,一定要把排水工作,放在一个首要的位置。
2,不要伤到草莓的根部。
给草莓松土除草要注意,不要伤到草莓的根部。
要是草莓的根部受了伤,它更容易引发根腐病。
保持根部的完整,也能避免根腐病的发生的。
3,选地要合适。
种草莓之前,土地的选择要慎重。
比如土壤要松软一点,肥沃一点,不要在过于黏的土地里边种草莓。
而且尽量在向阳的地方来种植草莓,不要在背阴地儿种草莓。
这样的地方,光照才能够充足一点。
4,药物防治。
要是草莓已经感染根腐病,还是要及时用药的。
在缓苗阶段,一般都会用青枯立克、沃丰素和有机硅兑水进行灌根的。
要是已经感染了,还是是使用三种药物,不过要把上面的沃丰素换成大蒜油来进行灌根,3天灌一回,灌3回即可。
草莓无缘无故死苗,根腐病很有可能是凶手!该如何治疗与预防?!草莓根腐病是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发病后对草莓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
今天就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帮助大家深刻认识这种草莓病害。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一直是草莓种植的头等难题,为莓农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限制了我国草莓种植业的蓬勃发展。
现在正值草莓种植季,新鲜的草莓果实让人垂涎欲滴,在享受草莓的营养美味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学习一下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啊,现在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吧!一、发病症状根腐病主要在草莓的叶片上发病。
发病时主要从叶片下部开始,然后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叶边颜色也会逐渐加深。
随着病害的发展,新生根受到病原菌的侵害,生长稀疏,最后全部根系迅速坏死变褐。
由于草莓根系受损,则会导致植株的对于营养的吸收能力下降,水分、无机物等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运输,严重会导致全株枯黄死亡。
二、发病原因1、一方面是将草莓进行重茬种植,这样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低,会直接影响到草莓根系的生长发育。
重茬种植的草莓一般抗逆性差,种植过密会导致发病几率直线上升。
另一方面则是施肥方面的问题,氮肥偏重同样会引发根腐病的发生。
2、栽种地的不适宜。
草莓若栽种在地势低洼处,雨水积水较多,容易造成草莓根系腐烂,产生伤口,次而引发病菌的大肆侵染。
3、连续阴雨天气,导致根腐病病菌繁殖速度加快,会加重根腐病的发病症状。
三、防治措施1、实行轮作换茬,减少土壤中病菌的传播;由于多年连续种植,重茬障碍,土壤中积累的毒素及病原菌不断增多,使得移栽后草莓很容易感染病菌。
因些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
可有效防止根腐病的发生。
消毒方式有很多种,如化学药剂棉隆、石灰氮等,还有利用夏季高温进行太阳能闷棚消毒。
还有就是轮作换茬。
2、选用无病地育苗,在苗期就要做好防控工作,不能让苗子带菌。
如果是外购苗,记住要找信誉良好的育商,最好是能实地查看,防止购买到带病苗;3、增施有机肥,并且充分腐熟。
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症状原因与防治措施草莓被誉为“水果皇后”,但由于草莓生长所需的高湿度和温度条件,易受多种病害侵袭,其中草莓根腐病是一种严重的土壤性病害。
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症状表现为草莓根部枯死,导致草莓生长受阻、减产甚至失收。
本文将从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症状、病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害症状草莓根腐病主要症状体现在草莓根部,表现为根部腐烂、失水、形态变异、变薄、根系失活等现象,严重时整株草莓都会枯死。
初期症状表现为根部病斑出现,感染部位呈红褐色或暗褐色,之后迅速扩大,形成坏疽。
后期症状则为整个根部病斑扩散,根部呈现出多个小坏疽,形成根黄或根腐。
发病后草莓植株叶片萎缩、变黄、脱落,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发育。
二、病因分析草莓根腐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土传病害,主要发生在潮湿、高温、高压力环境下。
病原体主要有蘑菇菌属、镰孢菌属、丝状菌属和耳霉菌属等。
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1、土壤状况:草莓喜欢温湿的土壤环境,但是过分湿润的土壤会使草莓吸水不良,加上土壤中营养物质含量低,没有助于草莓生长,草莓更容易遭受根腐病感染。
2、种植方法:草莓的生长习性喜欢土层深厚、通透的松软土壤,导致过密种植等不良条件容易产生。
3、抗病能力:草莓品种、种苗的抗病能力和抗病基因质量是抵御草莓根腐病的重要因素。
4、植株育种:植株育种中通常会加入化学药剂来保持种苗的生长健康,但一些过量使用的化学物质也会影响草莓的生长环境、根系健康及植株的抗病能力。
三、防治措施草莓根腐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和质量的病害,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措施:1、土壤消毒:在种植草莓前,要对土壤进行蒸煮消毒,可以使用化学消毒剂,这样能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和病毒的滋生,减少病菌的传播,延长草莓的生长期;2、种苗消毒:草莓种苗要通过漂浸浸泡、蘸涂药剂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毒和真菌感染;3、调整种植密度:草莓根系发达,植株之间需要留出空位,而且空气流通,从而避免草莓根腐病。
草莓黑根腐病如何防治?说到草莓根腐病,相信果农是非常讨厌的,一旦染病的话,草莓的根部会开始慢慢腐烂,这样的话整个植株都会死亡。
是草莓生长过程当中非常高发的一种病害。
严重情况下,甚至整个草莓园一大半植株都会死去,而且特别难治理。
草莓根腐病分为好几种,有急性的也有慢性的,今天在这里就和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草莓黑根腐病属于一种慢性的根腐病。
一、草莓黑根腐病草莓根腐病有急性的红中柱根腐病,大部分发生在春季和夏季。
另外也有慢性的黑根腐病,大部分发生在秋季和冬季。
一旦感染黑根腐病,草莓会出现早衰的情况,结果的数量会下降,如果把根挖开来看的话,可以看到根部的颜色变成了暗褐色。
二、发病原因这种黑根腐病的病原是存活在土壤当中的,可以在土壤中过很多年的时间,等到条件合适的时候就会侵入植物的根系,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
像那种长期栽种草莓的土壤当中这种病害的数量就非常多。
所以把草莓苗栽下去之后,就更容易染病。
如果草莓根部环境不好的话也很容易改变,比如根部出现积水沤根的情况或者说土壤太干,草莓本身长得弱也容易被黑根腐病入侵。
三、如何防治在种草莓的时候可以选一些抗性比较好的品种,同一块土地不要连续种草莓,最好和其他作物轮换来种,条件允许的话相隔四年以上的时间在种草莓感染这种黑根腐病的概率会大大下降。
浇水的话可以使用滴灌系统,这个好处非常多,小水园中的湿气不会太大,同时也不会造成土壤当中出现积水的情况,而且非常均匀。
在夏天如果没有载种作物的话,可以把大棚扣起来高温闷棚,这样的话使土壤温度快速升高,杀灭里面的各种病害。
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杀菌药剂来进行喷洒。
配比好之后喷在草莓的叶片上,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在叶片上面很好的繁殖,分泌出一些杀菌的物质出来抵抗细菌的入侵。
每一个星期喷药一次,连续使用两三次,效果就非常不错。
所以说到关于草莓黑根腐病的一些事情,首先要注意了解这种病害的特征,另外的话知道如何来进行预防治理。
这样才可以让草莓的根部更健康,更好的吸收营养,让它可以有更好的产量。
草莓根腐病的种类草莓根腐病对于草莓苗危害是相当大的,不仅如此,草莓根腐病还分为多种类型。
我们可以根据草莓根儿的受害情况,来区分草莓根腐病的种类。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草莓根腐病的种类。
草莓根腐病的种类根据草莓根部受害的病状,草莓根腐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草莓根腐病为全部根部腐朽。
第二种,之所以被称为草莓白根腐,是因为草莓的冠根部在腐朽后会呈现白色。
第三种,病菌从根灌直接侵入整根草莓苗,被害根部的形状很像鞋带状,所以被称之为草莓鞋带灌根腐病。
第四种,草莓红中柱根腐以及草莓黑根腐病,草莓红中柱根腐病是因为被害根中柱变成了红褐色,从里面到外面腐朽。
而草莓黑根腐是因为被害根呈现黑色或着棕褐色,从外面到里面一点一点腐朽。
草莓根腐病的发作与危害草莓根腐病的发作与种植土地的环境改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第一次种植草莓,发病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如果是已经种植过草莓的土地,发病的几率相对于没有种植过的,风险会提高很多。
而且,随着种植年数的增长,发病的几率也逐年的增长。
一旦发病,果实的产量就会大大降低。
有了病害的根部相对于没有病害的根部显得矮小,颜色也会暗下来许多。
在地底下的草莓根部会大量的死亡,新长出来的根部也会因为病害的侵害,而导致不能正常的生长。
根部一旦遭到危害,根部的吸收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也会导致水分、有机物、养分等等不能正常的供应。
草莓根腐病的防治1,首先要合理的管理种植草莓的土地,及时清理草莓地里之前剩余的病体、病苗。
一定要集中的烧毁,千万不要随意的丢弃。
然后进行土地消毒,同时也要施大量的有机肥、灌溉足够的水分等等。
2,要科学的施肥,一定要根据草莓苗的现实情况进行合理的施肥,秉承着少量多次的原则给予施肥。
3,要及时做到药物防治,草莓根腐病是以预防为主的,可以在幼苗期使用高锰酸钾进行防治,大概每平方米2-4克左右。
在移植之前,可以用复配农用的链霉素进行合理的灌溉。
草莓根腐病的种类还是比较多的,所以,果农们在种植草莓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的观察,一旦发现有病害的发生,要及时用药物制止。
草莓苗根部里面红血丝是什么病症?草莓苗根部里面红血丝是草莓红中柱根腐病,是细菌性疾病,重点侵害植株根茎部,以下详细讲述红中柱根腐病的病症、发生缘由和治理办法,供xx友们参考。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病症:1、急性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在大棚种植发生较多,在定植后乃至整个成长时期,通常在表面上看不到发病现象,在突遇强且持续时间长的降雨时,叶尖忽然凋萎,似青枯样,引发全株快速枯死。
或在草莓覆盖地膜后,草莓植株全株没任何病症却突然凋萎,两三天时间整株全部萎蔫死。
2、慢性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在定植后乃至整个成长周期都可发生,通常病发高峰期两个,一个是在开花挂果之初,另一个是在第一次换茬时。
慢性红中柱根腐病在病发初期草莓叶片边缘微卷,叶尖凋萎,缓缓扩张至整片叶子。
病发初期叶子在中午凋萎,第二天清晨恢复,一两天过后就不会复原了,病情越来越重,整棵植株倒地萎枯。
3、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在病发初期草莓根茎部横切可以看到不完整黑褐色的环形,随着病情加生褐色环闭合加粗且中柱开端变色,颜色由白变褐色渐渐成红褐色,该病发生在根茎部很少往上扩张。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传播方法和病发原因:1、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的病菌孢子在土中可存活数年,在条件适宜时发生分生孢子进行循环侵染,草莓红中柱根腐病会通过浇水或雨水蔓延。
2、草莓红中柱根腐病是高温病害,地温6℃~10℃是病发适温,大水浸泡,排水不好,会加重病发。
3、长期连作的园区泥土里积累了较多病原菌,越冬时的冻害,园内土壤为黏性土和大面积积水均易引发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的发生。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防御方法:1、草莓园不宜连年种草莓,要实行轮作。
育草莓秧苗时应慎重选育苗地。
2、草莓品种选用抗病品种,如早光、群星、铁庄稼、三贡、戈雷拉、红岗特利得等。
3、对园区的泥土进行消杀处理,可以用药剂进行消毒,用氯化苦等进行土壤熏蒸、穴注或滴灌;也可以高温消毒。
4、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加磷钾肥,提升草莓的抗性。
5、在定植草莓前可用药剂进行浸苗,在草莓成长期采取药剂进行防治。
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
草莓根腐病病害分类与特点
根据草莓根部被害症状,草莓根腐病可分为:草莓根腐病(strawberry root rot)被害状为全根腐烂;草
莓冠根腐(strawberry dematophora crown
root rot)被害根腐烂呈白色,因此又称草
莓白根腐;草莓鞋带冠根腐
(strawberryarmillaria crown and root
rot) 由病菌根冠侵染,被害根似鞋带状;
草莓红中柱根腐(red stele root rot)和草
莓红心根腐(red core root roO被害根中柱变成红褐色,由内至外腐烂、草莓黑根腐(strawberry blackroot roO被害根呈黑色或棕褐色,由外至内腐烂。
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
调查发现: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正茬地发病较轻,或不发病;重茬地发病严重,随着重茬次数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果实产量随之下降。
草莓根腐病植株根系比健康植株根系短小,颜色灰暗,地下部不定根大量死亡,新生根受到病原菌的侵害,生长稀疏。
根部受害,吸收能力下降,又导致水分、无机物和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致使地上部弱小或整株青枯。
中国江苏、河北、山东等省均有草莓根腐病严重发生的报道。
草莓根腐病病原学分类
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大类病害的总
称。
室内分离病根可得到多种病
原物,常见的病原菌有:引起草莓黑根腐病的主要有Rhizoctonia solani、Fusarium sp.p.、Pythium sp.、Pestalotiopsis sp.引起草莓红心(中柱)根腐病的主要有Phytophth.ora fragariae、Idriella lunata P.E.Nelson et K.Wilhelm;引起草莓白根腐病的主要有Rosellinia necatrix Prill、Macrophomina phaseo·lina引起草莓鞋带冠根腐病的主要有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kulILrner等。
近年来草莓黑根腐
(strawberryblack root rot)在草莓根病中的危害最重,影响最大,其病原物涉及十几个属,其中还包括病原线虫类,如:Pratylenchus penetrans (Cobb)Filip.&Shur.Stek(伤残短体线虫);其次是红心(中柱)根腐(red core root rotor red stele root rot)。
草莓黑根腐病
草莓黑根腐病因复杂,病害循环多样。
可由多种土壤病原真菌、线虫、土质贫瘠和不适宜的环境(如冻
害)单独或复合所致。
河北满城草莓基地草莓黑根腐根部组织分离到的主要病原物有Rhizoctonia solani、
Fusarium spp、Pestalotiopsis sp.;而Wing报道:Pratylenchus penetrans(Cobb)Filip.&Shur.Stek(伤残短体线虫)和Rhizoctonia sp.复合也能引起草莓黑根腐病。
症状:病株易早衰,矮小,株势弱,坐果率低;被侵染的根部由外到内颜色逐渐变为暗褐色,不定根数量明显减少。
该病又俗称“死秧”。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与红心根腐病均由卵菌纲疫霉属Phytophthora fragariae C.J. Hickman 和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parasitica的侵染所致。
症状:典型症状植株易早衰,茎变为褐色;植株下部老叶变成黄色或红色,新叶有的具蓝绿色金属光泽;匍匐茎减少,病株枯萎迅速。
发病初期不定根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1~5 mill长的红褐色或黑褐色梭形长斑,严重时木质部坏死;后期老根鼠尾”状,切开病根或剥下根外表皮可看到中柱呈暗红色。
郑艳秋等将该病分为急性萎凋型:多发生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地下部发病迅速,特别是雨后初晴叶尖突然凋萎,全株青枯死亡;慢性萎缩型:9月下旬到11月上旬植株矮化萎缩,下部老叶叶缘呈紫红色或紫褐色,后全株萎蔫死亡。
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清洁果园,及时清除田间前茬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或土壤热力消毒,可对地表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应配合施入大量有机肥,深翻土壤,灌足水,提高土壤墒情。
2.科学施肥,土壤肥料是草莓正常生长,优质高产之根本,因此肥料应掌握“多施有机肥、适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搞好叶面肥”促使草莓健壮生长,从而激发草莓自身抗根腐病能力。
2、高垄地膜栽培,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并在在草莓开花前、幼果期、膨大期要及时喷洒菜果壮蒂灵,提高草莓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协调营养平衡,防治草莓畸形发生,使草莓丰产优质。
3、药剂防治,草莓根腐病应以预防为主,在育苗时用先科高锰酸钾每平米2-4克,进行喷淋。
移栽前后用先科高锰酸钾,稀释1500倍液,每株200毫升,进行灌根。
在定植成活期和开花前,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如发现病株的田块采用淋根防治。
[1]
4.有根腐病的园区,用先科根康灵叶面喷施600倍液,喷至叶面滴水重点喷至根茎部位。
正常草莓园应该在移栽后结合浇水,用先科根康灵(冲施专用)冲施一壶一亩地。
多年草莓园结合浇水或者冲肥每年用先科根康灵冲施1--2次,可以基本控制根腐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