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货物隔离表

危险货物隔离表

危险货物隔离表

危险货物隔离表

危险品运输第三至五章 课堂小测试答案

危险品运输第三至五章课堂小测试 1、如果两种货物相互之间能发生危险反应,并引起什么后果,则不能将两者装在同一个包装内? (1)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 (2)在干燥情况下,可能有爆炸性; (3)产生有毒气体或蒸气; (4)产生腐蚀性气体或蒸气; (5)可能与空气发生危险性反应。 2、常规包装与大宗包装有什么区别?复合包装与组合包装有什么区别? 常规包装的最大净重不超过400kg,最大容积不超过450L,而大宗包装的最大净重超过400kg 或最大容积超过450L。 复合包装是由一个外包装和一个内容器组成的在结构上形成一个整体的包装,而组合包装是将一个或多个内包装装在一个外包装内组成的包装。 3、请说明下列包装标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1)UN 1A1/Y1.4/150/93 USA/RB/95R 1A1:不可拆装桶顶的钢圆桶 Y:符合包装类Ⅱ和Ⅲ的包装 1.4:拟装液体物质的相对密度是1.4 150:包装所通过的液压试验压力为150kPa 93:包装制造的年份是1993年 USA:包装修复国是美国 RB:包装修复厂名 95R:包装修复的年份是1995年 (2)UN 6HA1/Z145/S/83 NL/VL825 6HA1:塑料容器装在钢桶内 Z:符合包装类Ⅲ的包装 145:能盛装固体物质的重量是145kg S:拟盛装固体物质 83:包装制造的年份是1983年 NL:包装制造国是荷兰 VL825:包装制造厂名或主管机关规定的其他标识 4、跌落试验、渗漏试验、液压试验和堆码试验分别在哪些包装投入使用前必须做? 所有的危险货物包装都要进行跌落试验;所有拟盛装液体物质的包装类型均应进行渗漏试验,但组合包装的内包装不需要进行此项试验;所有拟盛装液体的金属、塑料和复合包装都应进行内压(液压)试验;除袋子外,所有的包装都应进行堆码试验。

装载危险货物积载时的安全要求

行业资料:________ 装载危险货物积载时的安全要求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装载危险货物积载时的安全要求 1)装载危险货物的处所应清洁、干燥、通风良好,舱内不得留有酸、碱、煤、棉、油脂及有机物地脚。 2)装运爆炸品和放射性物品时应做到最后装,最先卸,装毕即开航。 3)当危险货物在舱面积载时,应不影响腹腔的安全操作和船舶设施的正常使用,保持通道畅通。甲板货物应与消防栓、测深管道等设施保持一定的距离。货物要绑扎牢固,防止任何移动。 4)在舱内堆码时,应有与危险货物性质相适应的铺垫。如钢桶包装,每层之间应用木板衬垫,以防滑动。装运爆炸品、易燃液体、有机过氧化物时,应用木板与舱内铁器部位围栏衬垫,以防摩擦产生火花。装运易自燃物品,每层间应用木板、竹片隔垫,以便通风散势。塑料容器的堆码不应过高,每层间须用木板衬垫。因塑料容器的强度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气温低时,易使材质变脆;气温高时,易使材质变软。在积载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以防止压载过重使容器破烈。 装载司机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仅适用于新安煤矿主井装载司机的运行操作。 二、上岗条件: 1、司机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能独 第 2 页共 6 页

立操作。 2、有一定的机电基础知识,熟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特征、动作原理、提升信号系统和各种保护装置,能排除一般性故障。 4、没有妨碍本职工作的病症。 5、上班前严禁喝酒,接班后严禁睡觉、看书和打闹。坚守工作岗位,上班时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及《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三、装载工作方式具体描述如下: 信号方式:信号共有六种:“提升急停0”、“停车1”、“快上信号2”、“快下信号3”、“慢上信号4”、“慢下信号5”,信号以东罐为主。“提升急停0”绞车紧急停止提升,信号蜂鸣器响4秒钟,信号数码管显示“0”,“停车1”绞车正常停止提升,信号蜂鸣器响一下,信号数码管显示“1”,两信号在任何信号方式下都直发绞车房不需转发;“快上信号2”、“慢上信号4”东罐上提,“快上信号2”信号蜂鸣器响二下,信号数码管显示“2”,“慢上信号4”信号蜂鸣器响四下,信号数码管显示“4”;“快下信号3”、“慢下信号5”东罐下放,“快下信号3”信号蜂鸣器响三下,信号数码管显示“3”,“慢下信号5”信号蜂鸣器响五下,信号数码管显示“5”。“快上信号2”、“快下信号3”、“慢上信号4”、“慢下信号5”之间的转换需在“停车1”信号发出后才能进行。1、检修方式 这是最危险的控制方式,需要精心操作。在这种方式下,只有皮带机运行后,给煤机才能运行,皮带机和装载其它设备的启停不受外部信号如到位信号等的任何控制,各设备可任意启停。操作步骤为,首先把 第 3 页共 6 页

危险品复习题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临界温度P40 答:气体只有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施加压力才能被液化。这一温度叫做临界温度。 2.隔离 答:就是使互不相容的危险货物之间隔一定的间距,隔一个或两个钢制水火密的甲板、货舱舱壁、或这些措施的总和。 3.饱和蒸气压 答:在一定温度下,与液体或固体处于相平衡的蒸气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 4.燃点 答: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一切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或不论是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可燃物质,如与空气共同存在,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就会燃烧,移去火源后还继续燃烧。) 5.易燃液体 答:凡在常温下一液体状态存在,遇火容易引起燃烧,其闪点在45°C一下的物质叫易燃物质。 6.易燃固体P46 答:易燃固体是指易于燃烧和经摩擦可能起火的纤维状、粉末状、颗粒状或糊状的物质。 7.固体退敏爆炸品P49 答:固体退敏的爆炸品是指被水或酒精浸湿或被其他物质稀释后,形成均一的固体混合物来抑制其爆炸性的爆炸物质。 8.自加速分解温度(课本55页) 答:是指运输包件中的自反应物质或有机过氧化物可能发生自加速分解的最低温度。 9.闪点P44 答:易燃液体的蒸气和空气形成的混合物与明火接触时可以发生瞬间闪火的最低温度。 10.运输指数P67 答:是指给包件、集合包件、罐柜或集装箱或无包装的LAS-I和SCO-I确定一个数字,利用该数字对辐射照射量进行控制。 11.流动湿点(流动水分点)P233 答:是指散装固体货物发生渗水、开始处于流动状态时的含水量。 12.临界安全指数P67 答:是指用于对含有裂变物质的包件、集合包件或集装箱进行控制的累加数字。 13.放射性物质P60 答:是指所托运的货物中放射性比活度和总活度都超过IMDG Code所规定的活度水平数值的任何含有放射性核素的物质。 14.冲击感度P34 答:是指爆炸物质在机械冲击的外力作用下对冲击能量的敏感程度。 15.爆轰速度P35

2.2危险货物隔离

危险货物隔离 隔离就是使互不相容的危险货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或隔一个甚至是几个钢质甲板,或是这些措施的总和。 1.隔离一般要求 除第1类爆炸品之间的隔离要求另有规定外,《国际危规》将危险货物的隔离分为四个等级,如图7-3所示。 图7—3(a、b、c、d)危险货物隔离 1)隔离1,远离(Away from):有效地隔离从而使互不相容的物质在万一发生意外时不致相互起危险性反应,但只要在水平垂直投影距离不少于3m,仍可在同一舱室或货舱内或舱面上积载。如图7-3(a)。 2)隔离2,隔离((Separated from):在舱内积载时,装在不同的舱室或货舱。如果中间甲板是防火防液的,垂向隔离,即在不同的舱室积载,可以看成是同等效果的隔离。舱面积载时,这种隔离应不少于6 m的水平距离,如图7-3(b)。 3)隔离3,用一介于中间的整个舱室或货舱隔离(Separated by a Complete Compartment or Hold from):垂向或水平的隔离。如果中间甲板不是防火防液的,只能用一介于中间的整个舱室或货舱作纵向隔离。舱面积载时,这种隔离应不少于12 m的水平距离,如图7-3(c)。 4)隔离4,用一介于中间的整个舱室或货舱作纵向隔离(Separated by an Intervening Complete Compartment or Hold from):单独的垂向隔离不符合这一要求。在舱内积载的包件与在舱面积载的另一包件之间的距离包括纵向的一整个舱室在内必须保持不少于24米。舱面积载时,这种隔离应不少于24 m的纵向距离,如图7-3(d)。 不同类别包装危险货物间的一般隔离要求如表7—3所示。

危险货物运输

第六章危险货物运输 1.按包装类确定的通用包装不适用于。 A 第1类中部分货物、第3类、第6.2类和第7类物质 B 第8类部分货物、第7类、第6.2类和第5类物质 C 第1类部分货物、第2类、第6.2类和第7类物质 D 第1类部分货物、第7类、第4.2类和第5类物质 2.易燃液体的闭杯试验用于测定。 A 闪点 B 流动水分点 C 适运水分点 D 临界压力 3.确认舱内货舱产生危险性气体时,为保证船舶安全应进行。 A 排气通风 B 追加干燥空气 C 旺盛通风 D 以上均可 4.当危险货物采用集装箱托运时,船方在装船前必须取得经法定机构签认的。 A 装货单 B 托运单 C 危险货物性能资料 D 危险货物装箱证明 5.关于危险品“未列明(N.O.S)物质”系指的同一特定种类的物质。 A 主管当局不允许列出具体名称 B 不另外具体列出名称的 C 国际海事组织不允许列出具体名称 D 联合国不允许列出具体名称 6.会形成可爆混合气体、产生剧毒蒸气或对船舶有不可见腐蚀作用的物质应装载在。 A 甲板上 B 舱内 C 首尖舱内 D 尾尖舱内 7.既无整体爆炸危险又极不敏感的物品属于类爆炸品。 A 1.1 B 1.2 C 1.4 D 1.6 8.仅在散装时有危险的货物一般为。 A 固体散装货物 B 液体散装货物 C 某些包装货物 D 特殊包件货物 9.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属于类爆炸危险品。 A 1.1 B 1.2 C 1.3 D 1.4 10.具有燃烧危险并且或者具有较小爆炸危险,或者具有较小喷射危险,或同时具有此两种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属于类爆炸危险品。 A 1.3 B 1.4 C 1.5 D 1.6 1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属于类爆炸危险品。 A 1.1 B 1.2 C 1.3 D 1.4 12.具有整体爆炸危险但很不敏感的物质属于类爆炸危险品。 A 1.1 B 1.2 C 1.5 D 1.6 13.危险货物的开杯试验用于测定其。 A 闪点 B 流动水分点 C 适运水分限 D 临界压力 14.受摩擦可引起自身燃烧的固体属于类危险品。 A 5.2 B 4.2 C 4.3 D 4.1

危险品运输考点整理

危险品运输考点整理 1、1974年召开的海上人命安全会议,以议定书的形式对公约进行了较大的修改。首先加入了“默认接受程序”和“不优惠条款” 2、SOLAS第Ⅶ章包含的4个部分: A部分——包装危险货物和散装固体危险品的装运; B部分——散装运输液体危险化学品船舶的构造和设备; C部分——散装运输液化气船舶的构造和设备; D部分——船舶安全载运放射性核燃料、钚和高辐射水平的放射性废弃物国际规则。 3、危险品包装危险货物 散装危险品固体散货 油类 液体散货化学品 液化气 4、危险品的定义 是指具有IMOIMDG CODE中所列货物类别的性质(包括: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害、放射性辐射以及污染环境等)而准备运输和储存的有包装或散装的任何物品。包括包装危险货物和散装危险品。 5、危险货物的定义 是指容器、可移动罐柜、集装箱或车辆中装载的任何危险品。本术语包括原来载运过危险品的空容器、可移动罐柜。但是,如果这些容器或罐柜已清洗并干燥过,或在原货物的性质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已牢固封闭,则可除外。 广义上讲,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凡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害、污染、放射射线等性质,在运输、装卸、保管过程中能引起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而需要特别保护的货物,均属于危险货物. 6、危险货物9大类:①爆炸品②气体③易燃液体④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⑤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⑥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⑦放射性物质⑧腐蚀品⑨杂类物质和物品 7、爆炸品的定义 根据爆炸危险的方式和程度。 1.1类: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2类: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3类: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之一的,或两者兼有的,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 1.4类:没有显著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5类:极不敏感的物质; 8、爆炸性物质定义 是通过化学反应本身可以产生气体,其温度压力和速度对周围造成破坏的固体或液体(或混

危险品事故案例分析

第四类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1、因货物包装不良引起的爆炸沉船 [案情介绍] 案例一我国远洋轮“龙溪口”载货航行至印度洋时,第二舱突然爆炸起火,之后危及其他舱口。由于来势凶猛已经无法施救,船长不得已下令弃船,该轮于第二天沉没。 事后展开调查,根据货运报表及积载图分析,最大的可能是第二舱二层柜上装载的四十余桶铝银粉自燃所致。 案例二1988年7月1日11时26分,415次旅客列车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9人受伤,一列车厢完全损毁,两列车厢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50余万元。以现场勘查、技术鉴定和事故调查,事故原因是旅客贺某私自携带易爆物品铝粉造成的。贺某是广东省某市的一家饲料公司的采购员,6月份在外出办公时,从某地化工商店购买了铝粉300克、铜粉50克,准备带回家自用。7月1日,贺某从河北省高邑火车站乘上由北京开往平顶山的415次客车。铝粉和铜粉与尼龙化纤面料的衣服混装在同一提包内。旅途中尼龙化纤织品磨擦产生静电火花,导致铝粉爆炸。 [事故原因分析] 铝银粉,又名银粉、铝粉,呈银白色,生产铝制品的工厂都少不了它,铝银粉又广泛应用于颜料、油漆、油墨、烟花、冶金、化工等产品之中。也可以作为加气剂,用作多孔混凝土制品的原料。一般来说成型的铝块,只有在明火点燃时才会燃烧。但铝粉就不同了,只要有一颗小小的火星溅落,都可以引起燃烧。当空气中悬浮着铝银粉时,危险性就更大,在每立方米的体积中如果有40克铝银粉悬浮,就生成爆炸的条件。铝银粉还能与水发生反应,如果是大量的水与铝银粉接触,这种反应倒不会发生;怕就怕铝银粉处于

潮湿的环境中,缓慢地吸收水份,就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氢气,并产生热量,其危险性就极大。 正因为铝银粉有这些特性,所以在投入运输前要经过涂层处理,在铝银粉颗粒外涂油脂或石蜡。经过涂层处理的铝银粉,属于危险物品第四类的易燃固体,联合国编号为1309,在《国际海运危规》中,有关特性和注意事项内,特别注明:“……如果用油或腊进行处理,则在常温下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即是指不会发生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的危险性。但即便如此,涂层处理过的铝银粉,还是容易与酸类和苛性碱发生反应,与氧化剂也容易化学反应而引起爆炸,因而必须与这些物质严加隔离。 “龙溪口”轮载的铝银粉,是经过涂层处理后,用金属桶包装。根据事后调查证实,这个包装的密封程度没有达到国际上认定的标准。由于容器密封不良,潮气侵入桶内,舱内的温度又比较高,致使桶内铝银粉所涂的油脂熔化。裸露的铝银粉吸入空气中的水份之后,产生化学反应,这时候的铝银粉就成了未经涂层处理的物品,属第四类中的“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品”。联合国编号为1396,在《国际海运危规》的“积载与隔离”栏内特别注明:“仅能在干燥气候下装载,舱内应具有机械通风。避开生活居住处所”。铝银粉在当时这种情况下不断地与空气中的水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氢气,并积聚热量;热能又不断地加快这种化学反应的发生,致使越来越多的氢气聚集在船舱内。在船舱这种特定的条件下,猛烈爆炸更会引起一系列的更强烈的反应,足够使一条万吨巨轮覆灭。 [案例评议] “龙溪口”轮沉没事故,起因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接触的金属铝的粉末,令人扼腕。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无法回避,也无法掩盖。这一

§6.3货物配积载基本要求 一、货物配舱顺序 1.先末港后初港 2.先底舱 ...

一、货物配舱顺序 1.先末港后初港 2.先底舱后二层舱 3.先特殊后一般 4.先大票后小票 二、各类货物的舱位选择 1.危险货物Dangerous goods 各类危险货物之间应严格按IMDG要求配置和隔离 远离热源、火源、电源、船员生活区、工作场所 安排舱位尽可能为最后装、最先卸,并有利监管 2.气味货Smelly cargo 气味不互抵的货物,集中配于首、尾底舱(缩小其影响范围) 气味互抵的货物,分舱装载 不可与食品货及其它易感染异味货物同舱 装于上甲板时,应远离生活区并置于其下风 3.易碎货物Fragile cargo 配于基础平稳、不受挤压、易于装卸处,如舱口正下方 堆码层数不能超过限高,其上不许堆装其它货物 尽量后装先卸 4.流质货物Liquid cargo 包装坚固的大桶装货物→中部货舱打底 包装不太坚固的桶装货物→二层舱舱口四周底部,最好靠后舱壁,舱底垫铺帆布不可配与怕污染货物的上面 5.扬尘污染货物Dusty and dirty cargo 尽量集中选配在首、尾底舱,装妥后应清扫铺盖 必须配于二层舱时,应配于二层舱底部,同时在二层舱底部和底舱上面进行铺盖

6.重大件货物Awkward and lengthy cargo 选配舱口尺度较大并配有重吊的大舱舱口下方 重大件货物上下、四周可用不怕挤压的货物塞紧 7.散装货物Bulk cargo 宜整票配置于大舱底舱作打底货;污水沟、污水井盖板用麻袋铺盖因港序限制须装二层舱时,底舱货物上面应于铺盖 装舱后应按要求平舱 多票散货不宜同配一舱,不与怕潮湿货物同舱 8.贵重货物Valuable cargo 一般配于贵重货舱 9.食品货物Foodstuffs 配于场所:清洁、干燥、无异味、无虫害、远离热源、通风良好不与有毒物品、气味货物、散发水分货物等同舱 10.清洁货物Clean or fine cargo 配于场所:清洁、干燥 不得与水泥、炭黑等扬尘货同舱 11.冷藏货物Refrigerated cargo 配于冷藏舱 12.活牲畜货物Live cargo 配置于甲板和通风良好、场地宽敞的场所 13.液化货物Liquefied cargo 多为危险品,多用专用船舶装载 14.含水货物Hygroscopic cargo 及时通风,与怕潮湿货物分舱装载 15.普通货物General cargo 一般无特殊配积载要求,舱位选择较为容易 ˙其它注意事项: 上轻、清、脆弱,下重、污、牢固; 小软配于首尾,大硬配中部; 按装卸工艺合理选择舱位

危险货物的积载与隔离习题

[单选]装载危险品时,E积载类系指()。 A.货船上可以载于舱面,但客货船上仅限装载于舱内 B.货船和客货上,均只可载于舱面,不可以载于舱内 C.货船上可载于舱面或舱内,客货船上不得装运 D.可以装载在任何船上的任何处所 [单选]请问装载危险品时,D积载类系指()。 A.货船上可以载于舱面,但客货船上仅限装载于舱内 B.货船和客货上,均只可载于舱面,不可以载于舱内 C.货船上只限载于舱面,客货船上不得装运 D.可以装载在任何船上的任何处所 [单选]装载危险品时,请问C积载类系指()。 A.货船上可以载于舱面,但客货船上仅限装载于舱内 B.货船和客货上,均只可载于舱面 C.货船上只限载于舱面,客货船上不得装运 D.可以装载在任何船上的任何处所 [单选]请问在装载危险品时,B积载类系指()。 A.货船上可以载于舱面或舱内,但客货船仅限装于舱面 B.货船和客货上,均只可载于舱面,不可以载于舱内 C.货船上只限载于舱面,客货船上不得装运 D.在货运类船上可以装载在甲板上,也可以装在甲板下;在客运类船上不得装运 [单选]在装载危险品时,A积载类系指什么()。 A.货船上可以载于舱面,但客货船上仅限载于舱内 B.货船和客货上,均只可载于舱面,不可以载于舱内 C.货船上只限载于舱面,客货船上不得装运 D.可以装载在任何船上的任何处所 [单选]客船不得装载()。 A.爆炸品 B.危险货物 C.具有特殊危险的货物 D.易流态化货物

[单选]危险货物的积载类是用于确定该货物()。 A.与其他类危险货物间的隔离要求 B.是否是海洋污染物 C.允许载于舱内或舱面,或不允许装载 D.在舱内积载位置 [单选]危险货物在舱面积载时,应尽可能远离()。 A.起货机 B.消防栓、测深管及其他安全设备 C.锚机 D.舱盖板 [单选]下列()不可在舱面积载。 A.需要经常检查的危险货物 B.需要特别接近检查的危险货物 C.装有危险货物的纤维板箱 D.会形成爆炸性气体或产生剧毒气体或对船体有严重腐蚀作用 [单选,A1型题]电复律治疗房颤,术后护理不恰当的是() A.持续24小时心电监护 B.按时服用抗心律失常药 C.常规低流量吸氧 D.禁食至清醒后2小时 E.术后应立即下床活动 [单选,A1型题]心肺复苏应该在何种地方进行() A.柔软的床上 B.地板上 C.地板的软垫上 D.硬板床上 E.水泥地上 [单选,A1型题]心跳骤停最容易发生病理变化的器官是() A.肺

货物积载与系固题卡一(答案)

江苏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评估题卡一 (货物积载与系固) 适用对象:无限及沿海航区船舶二/三副 一.船舶与货物标志识读(每题2分) 1.如下图的吃水线,数字4和6之间的间距是多少(A ) A. 10cm B. 8cm C. 15cm D. 20cm 2.如下图,载重线标志中字母S表示(B ) A. 热带载重线 B. 夏季载重线 C. 冬季载重线 D. 淡水载重线 3.请识别下图中白色图形是什么标志(A) A 球鼻艏标志 B 载重线标志 C 吃水标志 D 主标志 4. 下图菱形图案内的内容指的是( B )

A. 商品品名 B. 货主代号 C. 商标 D. 商品出产厂名 5.下列4种注意标志中,辨认错误的是(C ) A. 图1,怕辐射 B. 图2,怕雨 C. 图3,由此吊起 D. 图4,禁止翻滚 6. 对下列危险货物标志,辨认错误的是(C ) A. 图1,适用于1.1、1.2、1.3类爆炸品 B. 图2,适用于非易燃、无毒气体 C. 图3,适用于有机过氧化物 D. 图4,适用于Ⅲ级放射性物质 7. 对下图危险货物标志,辨认错误的是(D )

A. 最下层“1”表示该物质为第1类危险品 B. Explosive表示该物质为爆炸品 C. 1.2表示该物质为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 D. E表示该危险品的积载类为E。(分析:第1类爆炸品除细分为六小类外,依据其相互混合配装是否安全,又被分为13个配装类,分别用字母A-L(不包括I)、N\、S表示。 8 下图集装箱标记,识别错误的是(D ) A. 右上角第一行(CAIU2274424)为集装箱箱号 B. 右上角第二行(22G1)为集装箱尺寸和类型代码 C. 22G1中,前面2代表箱长为20ft、后面2代表箱高8.5ft(加上箱宽8ft) D. 22G1中,G1代表“货箱上部空间有透气孔” 9. 下图集装箱标记,识别错误的是(C ) A. 45G1,代表集装箱尺寸和类型代码 B. 2.9m(9’6”),表示该集装箱为超高箱 C. ic70,表示该集装箱符合《国际公路联盟条例》规定的技术条件 D. SUPER HEA VY,为超重标志 10.下图集装箱标记,识别错误的是(D ) A. 此为空陆水联运集装箱标记 B. 带有此标记的集装箱,因其设计强度较低,海上运输时这类箱禁止在甲板上堆装

危险货物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泉州港务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 危险货物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章基本要求 1.危险货物集装箱装卸作业安全技术要求执行GB11602《集装箱港口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2.装卸易燃易爆危险货物集装箱时,距装卸地点50m范围内为禁止明火作业区域。 3.在装卸、过驳、堆存、拆装箱等作业开始24小时前,应当将作业委托人,以及危险货物品名、数量、理化性质、作业地点和时间、安全防范措施等事项向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申报。未经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同意,不得进行危险货物港口作业。 4.作业前,应召开工前会,相关作业人员应确认危险货物申报单与所装卸的危险货物集装箱标志、标牌一致,详细了解其性质、危险程度、安全应急措施和医疗急救措施。 5.作业中,应严格按照我司相关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6.作业结束,应按规定妥善处置残留物和人员所着装的护具用品。 第二章装卸作业 一、码头前沿作业 1、装有危险货物集装箱,在装船或卸船前,操作部应会同船方代表对集装箱外观进行目视检查,检查集装箱结构是否有实质性损坏、检验金属铭牌是否在有效期内和有无撒漏或渗漏现象。发现不符合情况的集装箱,应通知有关部门作妥善处理。在未得到及时处理之前,均不得装卸。 2、装卸危险货物集装箱时,作业人员下舱前应先开舱通风,确认无危险后方可作业。必要时经检测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

3、装卸危险货物集装箱的作业指挥人员,应佩戴鲜明的标志,发出的指挥信号应清晰、准确。 4、装卸危险货物集装箱,应根据危险货物的性质、配装要求及船方确认的配载图,做好危险货物集装箱的积载隔离工作,隔离要求见附录A。 5、装卸危险货物集装箱的司机,应做到小心作业,稳起稳落,严禁拖、碰、撞集装箱。 6、船舶装卸易燃、易爆危险货物集装箱期间,不得进行加油、加水(岸上管道加水除外)等作业;装卸装有爆炸品(第1.4S除外)集装箱时,不得使用或检修雷达、无线电报发射机。所使用的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火防爆规定。 二、水平运输作业 1、港区内运输危险货物集装箱的车辆,应配备灭火器材和在车顶悬挂危险三角顶灯。 2、港区内运输危险货物集装箱的车辆应遵守所在地港口关于危险货物运行路线、速度等方面的规定。如不能立即作业,应在指定位置等候。 3、港区内运输危险货物集装箱车辆的驾驶员严禁超车、急转弯、急刹车,前后车辆应保持安全距离。 4、危险货物集装箱作业、堆存区域不得进行车辆维修、保养等工作。 三、堆场作业 1、堆场符合第三章规定的安全技术条件的,可以存放“水路危规”中规定的除第7类外的危险货物集装箱;不具备第三章规定的安全技术条件的,应实行直取,不准在港内存放。 2、堆场存放“水路危规”中规定的第1、2类危险货物集装箱应限期限量,具体时间和数量由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核定。 3、对装有“水路危规”中规定的第7类危险货物集装箱,应实行直取,不准

铁路列车编组要求

铁路列车编组要求 一、概述 编组列车是根据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及有关规章制度和特殊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 按照规定条件把车辆编挂成车列,并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时,称为列车。单机、动车及重型轨道车虽不具备列车条件,当开入区间时亦按列车办理。 二、列车重量标准的确定 1.列车的重量是车辆自重与货物重量的总和。 2.列车重量标准:是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限制坡度等因素,通过计算和牵引试验,将各种类型机车牵引重量平衡后而确定的,它是列车运行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列车长度标准的确定 1.列车长度是列车中车列的长度。一般用换长表示(一个换长等于11m),列车长度不包括本务机及补机的长度。 2.列车长度标准:列车长度应根据列车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预留30m的附加制动距离来确定。列车长度一般不应超过区段内最短到发线的有效长,为避免造

成多数站到发线有效长的浪费,可以多数站到发线有效长来确定列车长度,对个别车站有效长较短的到发线,则在列车运行中予以调整。 四、禁止编入列车的车辆 1.插有扣修、倒装色票的车辆及车体倾斜超过规定限度的车辆。 (1)货车插有“色票”,表示该车辆定检到期或技术状态不良需要检修。凡经检车人员确定,因技术状态不良或定检到期需要检修的车辆,或重车因技术状态不良需要倒装而进行摘车修理时,检车人员应在该车的表示牌框内,插上相应的色票。各种色票的插、撤,只能由列检人员进行,同时要向车站发出“车辆检修通知书”。车站应按通知书要求送往指定地点。 (2)车体倾斜,是指车辆向一侧或一端倾斜,如图1-3 所示。车体倾斜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在货物装载方面,如装载偏重、集重及超重等;车辆本身的原因是车体结构松

危险货物品名表讲解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GB12268-2005代替GB12268-1990 自2005-11-1起执行) 前言 本标准的第4章(除4.7外)、第6章表1中第1~6栏为强 制性的,其余力推荐性的。 本标准对应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 本第3部分:危险货物一览表和有限数量例外》(第13修订 版)(以下简称《规章范本》),其有关技术内容与《规章范本》 完全一致,在标准文本格式上按GB/T 1.1-2000进行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代替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本标准与 GB12268-1990的差异为: ——采用GB6944-2005对危险货物进行分类; ——对《危险货物品名表》结构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增加了“英文名”、“类别或项别”、“次要危险性”和“包装类别” 等栏目; ——修改了原标准中危险货物品名的编号方法,采用联合国 编号。将原标准中的危险货物品名编号作为过渡列在“备注” 栏; ——危险货物名称采用《规章范本》第3部分中的正式运输 名称;

——参照《规章范本》第3部分内容,对原标准中危险货物进行了适当调整; ——增加“爆炸品配装组划分方法和爆炸品危险性项别与配装组的组合”、“危险货物危险性的先后顺序”等内容作为规范性附录列出。 为方便使用和管理,做好与原标准(GB12268-1990)的衔接,原标准中危险货物编号(CN号)允许存在两年,即:从标准实施之日起两年内,需要使用CN号的产品或场合在标注联合国编号(UN 号)的同时可标注CN号;本标准实施前已印制的有关危险货物的包装、标志和安全数据单等应视为有效,但必须加注或粘贴UN 号。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湖南湘铝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慧丽、吴维平、褚家成、陈正才、张海峰、王小兵、李运才、孙庆义。 本标准于1990年3月首次发布。 目录 ?引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散装固体危险货物安全

装固体危险货物的危险性 固体散装危险货物的危险性主要有物理危险性和化学危险性。 一、物理危险性 (一)流动性 由于散装货物具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散货颗粒小、质地均,易随船舶所收到的各种外力(横摇、纵倾)作用而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二)液化性 含有水分的干散货(如精选矿),在船舶震动或摇动的条件下,水分会渗出形成泥浆状,从而具有液体一样的流动性,产生对船行非常“危险的自由液面效应”。 (三)不适当的重量分布造成船舶结构的损坏 由于某些货物的密度大,不合理的重量分配可能会使二层甲板或船舱底部重量过分集中,使船体结构产生较大的压力。 二、化学危险性 (一)运输过程中具有化学危险性的物质 易于燃烧、易于自燃、遇水产生可燃气体、氧化性、放射性。 (二)仅在散装时具有化学危险性的物质 危险性包括:能减少货仓内的含氧量;产生有毒或窒息的气体;粉尘危害;产生可燃性气体;自燃等 保障散装固体危险货物安全运输的手段一、加强申报审批 按照港务监督的规定,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无论是包装或散装固体危险货物, 还是散装危险液体化学品或散装液化气体, 均需在装货前和进港卸货或在港口过境停留前, 提前三天向所在港或抵达港的港务监督进行申报。报告预备装载或所装载危险货物的品名、联合国编号(或散货规则编号、国家标准编号)、类别或性质、数量、包装形式与规格或装运形式、装载位置。经港务监督批准后, 方可装船或进港卸货、过境停留。 二、严格掌握货物装运条件 并非列人“固体散货规则”附录B“具有化学危险的散装物质名称表”中的49 种固体散装危险货物均可以进行散装运输。为了保障安全, “固体散货规则”规定了严格的散装运输条件, 只有符合条件的方可散装运输。这些条件可归纳为: (l) 露天存放时间。 如硅铁铝粉末及无涂层硅铝粉、废铝、硅铁、硅锰合金等, 规定在装运前以运输时的粒度在遮盖下于露天中存放不少于3 天;

GB 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

危险货物品名表 List of dangerous goods GB12268-2005 代替GB 12268-1990 自 2005-11-1 起执行   前言  本标准的第4章(除4.7外)、第6章表1中第1~6栏为强制性的,其余力推荐性的。  本标准对应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 第3部分:危险货物一览表和有限数量例外》(第13修订版)(以下简称《规章范本》),其有关技术内容与《规章范本》完全一致,在标准文本格式上按GB/T 1.1-2000进行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代替GB 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本标准与GB 12268-1990的差异为:  ——采用GB 6944-2005对危险货物进行分类;  ——对《危险货物品名表》结构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增加了“英文名”、“类别或项别”、“次要危险性”和“包装类别”等栏目;  ——修改了原标准中危险货物品名的编号方法,采用联合国编号。将原标准中的危险货物品名编号作为过渡列在“备注”栏;  ——危险货物名称采用《规章范本》第3部分中的正式运输名称; ——参照《规章范本》第3部分内容,对原标准中危险货物进行

了适当调整;  ——增加“爆炸品配装组划分方法和爆炸品危险性项别与配装组的组合”、“危险货物危险性的先后顺序”等内容作为规范性附录列出。 为方便使用和管理,做好与原标准(GB 12268-1990)的衔接,原标准中危险货物编号(CN号)允许存在两年,即:从标准实施之日起两年内,需要使用CN号的产品或场合在标注联合国编号(UN号)的同时可标注CN号;本标准实施前已印制的有关危险货物的包装、标志和安全数据单等应视为有效,但必须加注或粘贴UN号。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湖南湘铝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慧丽、吴维平、褚家成、陈正才、张海峰、王小兵、李运才、孙庆义。  本标准于1990年3月首次发布。  引言  ——危险货物的编号和正式名称按其危险性类别和组成确定。 ——《危险货物品名表》(以下简称《品名表》)列入了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等过程中最常见的危险货物,《品名表》力求在可行的范围内列入具有商业重要性的所有危险物质和物品。

联合国危险品货物一览表(英文)

instruction packing provisions tions provision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004 AMMONIUM PICRATE dry or wetted with less than 10% water, by mass? 1.1D NONE P112 (a), (b) or (c) PP26 0005 CARTRIDGES FOR WEAPONS with bursting charge? 1.1F NONE P130 0006 CARTRIDGES FOR WEAPONS with bursting charge? 1.1E NONE P130 LP101 PP67 L1 0007 CARTRIDGES FOR WEAPONS with bursting charge? 1.2F NONE P130 0009 AMMUNITION, INCENDIARY with or without burster, expelling charge or propelling charge? 1.2G NONE P130 LP101 PP67 L1 0010 AMMUNITION, INCENDIARY with or without burster, expelling charge or propelling charge? 1.3G NONE P130 LP101 PP67 L1 0012 CARTRIDGES FOR WEAPONS, INERT PROJECTILE or CARTRIDGES, SMALL ARMS? 1.4S NONE P130 0014 CARTRIDGES FOR WEAPONS, BLANK or CARTRIDGES, SMALL ARMS, BLANK? 1.4S NONE P130 0015 AMMUNITION, SMOKE with or without burster, expelling charge or propelling charge? 1.2G 204 NONE P130 LP101 PP67 L1 0016 AMMUNITION, SMOKE with or without burster, expelling charge or propelling charge? 1.3G 204 NONE P130 LP101 PP67 L1 0018 AMMUNITION, TEAR- PRODUCING with burster, expelling charge or propelling charge? 1.2G 6.1 8 NONE P130 LP101 PP67 L1 0019 AMMUNITION, TEAR- PRODUCING with burster, expelling charge or propelling charge? 1.3G 6.1 8 NONE P130 LP101 PP67 L1 0020 AMMUNITION, TOXIC with burster, expelling charge or propelling charge? 1.2K 6.1 274 NONE P101 0021 AMMUNITION, TOXIC with burster, expelling charge or propelling charge? 1.3K 6.1 274 NONE P101 0027 BLACK POWDER (GUNPOWDER), granular or as a meal? 1.1D NONE P113 PP50 0028 BLACK POWDER (GUNPOWDER), COMPRESSED or BLACK POWDER (GUNPOWDER), IN PELLETS? 1.1D NONE P113 PP51 0029 DETONATORS, NON- ELECTRIC for blasting? 1.1B NONE P131 PP68 0030 DETONATORS, ELECTRIC for blasting? 1.1B NONE P131 0033 BOMBS with bursting charge? 1.1F NONE P130 0034 BOMBS with bursting charge? 1.1D NONE P130 LP101 PP67 L1 0035 BOMBS with bursting charge? 1.2D NONE P130 LP101 PP67 L1

11018--叠氮化钡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叠氮化钡[干的或含水<50%];叠氮钡 化学品英文名:barium azide (dry or containing less than 50% water)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 编: 传 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 纯品 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叠氮化钡(干的或含水<50%)18810-58-7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 1 类 爆炸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有毒。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吸收进入体内,可影响神经系统、心脏和肾脏,重者可引起惊厥和死亡。吸入可影响肺 功能。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受撞击、磨擦,遇明火或其它点火源极易爆炸。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2%~5%硫酸钠或硫酸镁溶液洗胃,导泻。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干燥时,接触明火、高热或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与酸反应生成爆炸性的迭氮化氢。受热分解产生有毒 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用大量水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遇大火切勿轻易接近。禁止用砂土压盖。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 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 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 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应润湿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爆炸品专用库房。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 过80%。若含有水作稳定剂,库温不低于1℃,相对湿度小于 8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严禁

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积载和隔离远程核查系统

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积载和隔离远程核查系统 陈涛张小兵任松孙金余 【摘要】为降低船载危险货物因积载不当而发生泄漏、燃烧、爆炸等事故的风险,从危险货物集装箱配载流程入手,分析违规积载案件的原因和实际监管中的难点,闡述运用智能化监管手段来解决此类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积载远程核查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流程架构,以期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及时发现并纠正船舶危险货物集装箱隔离不当的行为,避免船期延误,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码头营运效率。 【关键词】集装箱运输;危险货物;配载;积载;隔离;智能化监管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港集装箱海上运输业务发展迅猛,其集装箱吞吐量连年保持高速增长,自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过新加坡港以来,已9年蝉联世界最大集装箱港口。集装箱班轮运输具有安全便捷、航线灵活、船期稳定、装卸高效、货损率低等优点,已经成为危险货物海上运输的主要方式。2018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万TEU,较2014年增长了19.06%,其中危险货物集装箱吞吐量88.75万TEU,较2014年增长了25.01%。由此可以看出,危险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且其增幅明显高于集装箱总吞吐量。 危险货物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容易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因此需要采取特别的防护措施。危险货物集装箱在装船运输时,应当满足《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以下简称《国际危规》)第7部分关于危险货物积载和隔离的要求,否则极易发生危险货物泄漏、燃烧、爆炸等事故。随着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量的增长,危险货物积载、隔离不当等违反《国际危规》要求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威胁船舶海上运输安全。 1 危险货物集装箱配载 1.1 危险货物集装箱配载流程 集装箱船具有装卸效率高、靠港时间短、箱货数量大等特点,在集装箱船大型化发展的背景下,集装箱船的货物配载一般是由岸基船舶配载中心、码头装卸公司与船舶大副共同完成的。危险货物集装箱配载的一般流程(见图1)为:由岸基船舶配载中心根据装卸港、箱重、货物危险性质、船舶危险货物适载证书、船舶强度和稳性要求等因素编制预配船图;预配船图经码头装卸公司与大副确认无误后形成装载计划,码头装卸公司将根据装载计划进行装载作业;在集装箱装货作业结束后,理货公司根据集装箱在船上装载的实际位置,绘制集装箱实载船图。 1.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集装箱班轮公司纷纷开发了集装箱船配载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岸基配载人员和船上船员完成集装箱的配载工作,以避免出现违反危险货物积载和隔离规定的情况;然而,船舶违反积载和隔离规定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据统计,上海海事局仅在2018年便查获14起集装箱船载运危险货物违反积载和隔离规定的案件。其中,涉及国际航行集装箱船案件11起、国内航行集装箱船案件3起,违反“仅限舱面积载”要求案件7起,未按照《海上船舶危险货物适装证书》积载案件3起,不满足危险货物隔离要求案件4起。经调查发现,导致上述案件发生的原因有以下3个: (1)危险货物集装箱未按照装载计划位置装载,且船方未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校核。装载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