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人体测量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809.00 KB
- 文档页数:46
第二章人体测量及其应用本章重难点分析人体测量是指对人类身体各方面特性数据的度量,特别是人体的尺寸、形状和耐力以及这些数据在设计中的应用。
它通过测量人体个部委的尺寸确定个体和群体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从而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为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因此,本章重难点在于掌握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方法,统计方法及其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时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
第一节人体测量一、人体测量方法为了使与人体尺度有关的涉及对象能符合人的生理特点,让人在使用时处于舒适的状态和适宜的环境中,就必须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体的各种尺度,因而也就要求设计者能了解一些人体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
人体测量一般来说有3方面的内容:①形态测量,包括人体尺寸、体重体型、体积表面积等;②生理测量,包括知觉反应、肢力体力、体能耐力、疲劳及生理节律等;③运动测量,包括动作范围、各种运动特性等。
本章仅讲述其中的人体尺寸部分。
人体尺寸也是最早得到人类自身关注和研究的因素。
人体尺寸数据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可比性、适用性两方面。
可比性指国际、国内测量方法严格统一。
适用性指测量的项目、测量所得的数据是设计等实用中所需要的。
为了保证可比性和适用性,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下属的IS0/TCl59/SC3(人类工效学:人体测量与生物力学分技术委员会)制定了相关标准IS07250:1996。
与此国际标准等效的我国的相应国家标准是:GB/T5703--1999《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GB/T5704.1~5704.4-l985《人体测量仪器》。
(一)人体测量仪器GB/T5704.1—1985《人体测量仪器》等规定的部分人体测量工具有人体测高仪、人体测量用直角规、人体测量用弯角规、人体测量用三脚平行规、体重计以及人体测量用角度计、软尺等,参看图2-1~图2-5。
图2-1人体测高仪图2-2人体测量用直角规图2-3人体测量用弯脚规图2-4人体测量用角度针图2-5人体测量用软尺(二)人体测量的条件国家标准GB/T5703--1999对人体尺寸测量的被测者衣着和支撑面、基准轴和基准面、测量姿势等测量条件都作了详尽、具体的规定。
人体工程学之人体测量讲义徐磊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leiqing@(一)人体测量学1.测量系统测量过程需要用到大量测量设备。
这些设备通常与工程师测量机器或雕塑家用的工具有些相似。
2.人口抽样很多国家都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人体测量。
如美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需要大量的人口抽样,例如在男性和女性中各选出2000到4000人。
大型抽样数据越多,测量结果越精确。
3测量方法4.人体差异任何两个人都不会完全相同,双胞胎也不例外。
对设计者来说,问题在于人与人差别很大。
大约有三种人体差异:1)个体内部差异:在生长过程中,人体尺寸不断变化。
一些变化是由于衰老或饮食引起的;另一些是由于运动或环境所致。
据一般估计60岁妇女的身高比她40岁时矮4cm,而当她70岁时的身高可以比40岁时矮9cm。
并且在近一百年中的人体测量数据中观察到人类的身材在逐渐变高,孩子们一般比他们的父母亲长得高。
2)个体间的差异:由于性别、人种和种族的原因,不同的人体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包括皮肤的颜色,眼睛和头发的颜色,身体比例和其他特征。
国家或民族的平均身高也有很大的差异。
英国和美国的男、女平均身高就不同,因此按美国的数据设计的用具搬到英国去就不很适用了。
这种情况在东西方人体之间更为突出。
3)长期变化:由于各种原因,人在不断进化。
可是,这种进化相对比较慢,所以它们对设计者不会有太大的限制。
1920年以来,美国人的身高以每十年1cm的速度递增,和欧洲人的增长率接近。
因此,早期的数据必须被不断更新。
(二)我国的人体测量人体测量过去在我国是一个空白点。
至80年代末,这种情况有了改变,由我国的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在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实测工作,足迹踏遍十余个省市,测量了逾万人。
于1988年12月lO日正式颁布了GB l0000一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于l991年6月8日颁布了GB/T 12985一91<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通则>,又于1992年7月2日公布了GB/T13547—92<工作空间人体尺寸>等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