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体测量的条件简介
国家标准GB/T 5702—1999的规定如下。 1.衣着和支撑面 被测者不穿鞋袜,只穿单薄内衣(背心裤衩)。 立姿测量 站立在地面或平台; 坐姿测量 座椅面为水平面、稳固、不可压缩。 2.测量基准和基准面 ①测量基准面 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眼耳平面 ②测量基准轴 铅垂轴、矢状轴、冠状轴。 人体尺寸测量均在测量基准面内、沿基准轴的 方向进行。
GB/T 10000—1988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
二、人体测量方法简介
人体测量的3个方面: ①形态测量: 人体尺寸、体重体型、体积表面积等; ②生理测量: 知觉反映、肢力、体能、疲劳及生理节律等; ③运动测量: 动作范围、各种运动特性等。 人体尺寸数据的科学性主要是可比性、适用性两方面。 可比性 指国际、国内测量方法严格统一。 适用性 指测量的项目、数据是设计等实用中所需要的。 为此, ISO/ TC159/SC3(人体测量与生物力学分技术委员会)制定了标准 ISO 7250:1996。
人体尺寸项目
国标中部分人体尺寸项目的应用场合举例
应用场合举例
2.1 立姿眼高
立姿下需要视线通过、或需要隔断视线的场合,例如病房、监护室、 值班岗亭门上玻璃窗的高度、一般屏风及开敞式大办公室隔板的高度等, 商品陈列橱窗、展台展板及广告布置等 立姿下,上臂下垂、前臂大体举平时,手的高度略低于肘高,这是 立姿下手操作工作的最适宜高度,因此设计中非常重要。轮船驾驶,机 床操作,厨房里洗菜、切菜、炒菜,教室讲台高度等都要考虑它
图2-1 达· 芬奇
图2-2 人体比例图
图2-3《大卫》
古代对人体尺寸、形态的关注,主要着眼于建筑、雕塑、文化。
# 比利时人奎特莱特1870年出版《人体测量学》。 # 20世纪初建立了人体测量统一的国际标准。 # 德国人类学家马丁的《人类学教科书》1914年出版,为沿用至今的 各国人体尺寸测量方法奠定了基础。 # 1919年,美国进行了10万退伍军人的多项人体测量工作,所得数据 用于军服的设计制作。 # 二战后,美、英两国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海空军人体测量, 1946年提 出研究报告《航空部队人体尺寸和人员装备》,这是人体尺寸用于人机工程 设计的重要文献。 # 现在世界各先进国家都有本国的人体尺寸国家标准。 # 我国于1988年发布了相应的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