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三相架空接户线安装作业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59.00 KB
- 文档页数:6
农村低压接户线改造的几点注意当前各供电所正值接户线改造的高峰期,在进行接户线改造的同时,严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的各项规定外,现场改造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接户装置改造技术要求(一)接户线档距一般不大于25m,超过25m时,应装设接户杆。
沿墙敷设的接户线,档距不应大于6m。
(二)接户线应采用低压交联聚乙烯铝芯绝缘导线(JKLYJ-1),导线截面应按持续载流量及电压损失选择,单个住宅单相供电不小于10mm2,三相不小于10mm2。
其他低压客户按照容量配置导线。
(三)由一个客户的墙外第一支持物接到另一个客户第一个支持物的连接线,包括接户线在内的总长度不得超过60m。
支接进户点不多于10个。
(四)接户线受电端对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6m。
(五)接户线第一支持物离地面高度不高于4m,不低于3m,在主要街道不应低于3.5 m,在特殊情况下最低不应低于2.5m,否则应采取加高措施。
接户线与广播通讯线交叉时,接户线在上方和下方的最小距离分别是0.6m和0.3m。
接户线对地和接户线跨越通车的街道路面中心的最小距离分别是2.5m和6m。
注:农村接户线集中供电的居民户数一般不超过6户。
二、进户装置改造技术要求(一)进户点应在接户线支持物或沿墙支持物的下方0.2m处,并使进户点与接户线的垂直距离在0.4m以内,进户点离地高度一般不低于2.6m。
进户线路在进户点处应采用绝缘导线穿PVC刚性绝缘导管进户。
(二)进户线路不应与通讯线、有线电视线、广播线、互联网线在同一进户点进户。
(三)进户线应采用绝缘良好的铜芯导线,不得使用软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应使导线的安全载流量(A)大于装表容量,其截面:居民单相供电不小于10mm2,三相供电不小于6mm2;低压客户应根据供用电合同约定的供电方式及用电容量配置导线。
(四)动力线和照明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
矮压架空线路安排拆置典型之阳早格格创做1 矮压配电网应结构简朴、仄安稳当.2 矮压电力网的筹备应与农村生少计划相分离,普遍采与搁射型单背供电,供电半径应小于500m.3 新修或者变革的矮压架空线路宜采与铝芯绝缘电线,80kV.A及以上配变的主搞线最小截里不小于75mm2,50kV.A及以下配变的主搞线截里不小于50mm2.4 矮压线路通讲须切合央供,宽禁超过场院、库房、书院、房屋、草垛等.5 架空绝缘电线的安排弧垂应根据所选定的局里条件估计决定.思量初伸少的做用,架线时应将弧垂缩小14%.各相弧垂应普遍,出入不该大于50mm.6 矮压电网应有较强的切合性,主搞线宜一次修成.正在共一档距内,每根导线只允许有一个接洽.7 矮压架空线路宜采与少度为10m及以上火泥电杆,并不露筋,表面光润,无裂纹. 8 采与的绝缘子必须切合国标央供,其强度仄安系数不该小于2.5.9 线路横担宜采与镀锌铁横担,简曲规格应通过估计决定,但是不该小于:(1)曲线杆:角钢50×50×5mm.(2)启力杆:角钢2根50×50×5mm. 10 线路档距,普遍采与下列数值:(1)铝绞线:集镇战乡村为40~50m.(2)架空绝缘电线:普遍为30~40m.11 导线火仄线间距离,不该小于下列数值:(1)铝绞线:档距正在50m及以下为0.4m,靠拢电杆的二导线间距离不该小于0.5m.(2)架空绝缘电线:档距40m及以下为0.3m,靠拢电杆的二导线间距离不该小于0.4m. 12 矮压线路与下压线路共杆架设时,横担间的笔曲距离不该小于下列数值:曲线杆:1.2m,分收战转角杆1.0m.矮压线路不该与强电线路共杆架设.13 共杆架设的矮压回路,横担间的笔曲距离不该小于下列数值:曲线杆:0.6m;分收杆、转角杆0.3m.14 推线宜采与镀锌钢绞线,强度仄安系数不该小于2.0,截里不该小于25mm2,必须拆设与线路电压等第相共的推紧绝缘子.推紧绝缘子应拆正在最矮导线以下、下于大天3m 以上的部位,其强度仄安系数不该小于3.0.15 推线坑、杆坑的回挖土应每挖0.3m夯真一次,末尾须培起超过大天0.3m的防重土台. 16 正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整线截里宜与相线截里相共.17 接户线采与耐气候型散乙烯绝缘线,截里积不该小于16mm2.18 接户配电箱内应拆设有明隐断启面的启闭、过流呵护拆置战电能计量拆置.电能计量拆置应统一使用本电力部量检核心接受允许进网的86系列电能表,电气化村逐步推广试用少寿命电能表.19 沿墙敷设的套户线应采与耐气候型绝缘电线,截里积不该小于10mm2,二收援面间的距离不该大于4m.20 进户线采与耐气候型绝缘电线,截里积不小于6mm2,进户线与通讯线、电视天线、广播线必须分启进户.21 进户线脱墙时,应套拆硬(硬)绝缘管,电线正在室中应搞滴火直.脱墙绝缘管应内下中矮,二端暴露墙壁的部分不该小于10mm,滴火直最矮面距大天小于2m时,进户线应加绝缘护套.进户线进户后应加拆熔丝盒.22 接户线战套户线对于大天的笔曲距离不该小于2.5m,可则应加拆电杆.23 每一接户线所戴户数不得超出5户,且所有用户必须由接户配电箱内配电拆置所统制.24 接户线、套户线与通讯线、广播线接叉时,其笔曲距离不该小于下列数值:(1)接户线、套户线正在上圆时0.6m.(2)接户线、套户线正在下圆时0.3m.。
架空配电线路接户线的架设一、引言架空配电线路是一种常见的供电方式,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农村地区。
在架设架空配电线路时,如何正确接入户线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架空配电线路接户线的架设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材料准备在进行架设工作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铁塔:用于支撑架空配电线路的主体结构。
2.绝缘子:用于隔离架空线路与铁塔之间的接触,保证安全。
3.输电线杆:用于支撑户线的结构。
4.悬吊线夹:用于固定和连接架空电缆。
5.户线绝缘子:用于隔离户线与输电线杆之间的接触。
6.包套管:用于保护接户线的绝缘层。
7.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电钻等。
三、架设步骤1. 确定架设方案在架设架空配电线路接户线之前,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架设方案。
这涉及到考虑供电负荷、线路长度、地形地貌等因素。
2. 定位验线在确定好架设方案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定位验线工作。
通过使用导线定位器和导线测试仪,找到合适的位置进行架设。
3. 安装铁塔和绝缘子第一步是安装铁塔。
将铁塔固定在地面上,并确保其垂直稳定。
然后,安装绝缘子在铁塔上,用于隔离架空线路与铁塔之间的接触。
4. 架设架空线路在完成铁塔和绝缘子的安装后,可以开始架设架空线路。
首先,将悬吊线夹固定在架空电缆上,然后将其连接到铁塔上。
顺着架设方案走向,依次架设架空线路。
5. 安装输电线杆和户线绝缘子在架设架空线路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安装输电线杆。
将输电线杆固定好,然后安装户线绝缘子在输电线杆上,用于隔离户线与输电线杆之间的接触。
6. 接入户线在完成架设架空线路之后,就可以进行接入户线的工作了。
首先,将户线绝缘子连接到户线上,并确保其固定可靠。
然后,通过包套管将户线绝缘子和架空线路之间进行绝缘和保护。
7. 检查和测试完成接入户线之后,我们需要对整个架设过程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线路连接正确、安全可靠。
四、安全注意事项在架设架空配电线路接户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安全事项:1.严禁在天气恶劣、风力较大的情况下进行架设工作。
架空线路的接户线安装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适用于1kV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自电杆引至建筑物外墙第一支持物的线路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质量证明。
2.1.2 绝缘导线:2.1.2.1 不应有扭绞,死弯、断裂及绝缘层破损等缺陷。
2.1.2.2 最小导线截面不应小于:铜导线—4mm2;铝导线—10 mm2;额定电压不应低于450V/750V。
2.1.3 角钢、圆钢:横担、支架使用的角钢规格不应小于50×50×5,拉环使用的圆钢规格不应小于φ12。
2.1.4 并沟线夹、钳压管:1.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待缺陷。
2.1.5 线夹与导线接触面应符合要求。
2.1.6 拉板、曲型垫:2.1.6.1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6.2 应热镀锌,遇有局部锌皮剥落者,除锈后应涂刷红樟丹及油漆。
2.1.6.3 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2.1.7 螺栓2.1.7.1 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等现象,螺杆及螺母应配合良好。
2.1.7.2 金具上的各种联结螺栓应有防松装置,采用的防松装置应镀锌良好、弹力合适、厚度符合规定。
2.1.8 其它材料:防水弯头、绝缘绑线、橡胶布、黑胶布、水泥、砂子、防锈漆等。
2.2 主要机具:2.2.1 台钻、台钳、油压线钳、电焊机、手锤、錾子、钢锯、活扳手。
2.2.2 盒尺、方尺、钢板尺、杰桶、杰铲、水桶、脚扣、安全带、高凳等。
2.3 作业条件:2.3.1 架空配电线路及建筑物的电源进户管线安装敷设已完成。
2.3.2 建筑工程外施工架已拆除。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横担、支架制作、安装→接户线架设→导线连接3.2 横担、支架制作、安装:3.2.1 横担、支架制作:根据进线方式确定横担、支架的型工,计算角钢长度后,锯断。
t i me an dAl l t h i ng si nt he i rb 低压接户线、进户线工程技术规范前言 (1)1.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术语和定义 (2)4.接户线、进户线工程 (4)4.1.接入方式 (4)4.2.架空接户线的基本要求 (4)5.接户装置 (4)5.1.接户线 (4)5.2.第一支持物 (6)6.进户装置 (6)6.1.供电方式 (6)6.2.进户方式 (7)6.3.进户线 (7)6.4.进户管布线 (8)7.接地 (9)7.1.一般规定 (9)7.2.等电位联结 (10)7.3.接地装置 (10)7.4.连接要求 (11)8.接户线、进户线改造的技术要求 (12)8.1.范围 (12)8.2.接户装置的改造要求 (13)8.3.进户装置的改造要求 (13)9.居民住宅电能表箱的选用与安装 (14)9.1.一般规定 (14)9.2.电能表箱的选用 (14)9.3.电能表表位的选择 (14)9.4.电能表箱的进线电源 (14)9.5.电能表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5)10.用电信息采集安装要求 (15)10.1.采集终端的选择 (15)10.2.采集终端箱的选择 (15)10.3.采集终端的安装 (16)10.4.采集终端箱的安装 (16)10.5.天线的安装 (16)10.6.电缆的敷设 (16)11.光纤到户安装要求 (16)11.1.入户光缆选用与敷设 (16)11.2.光网络单元选择 (17)11.3.光网络单元安装 (17)附录A 第一支持物规格 (18)附录B 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 (21)附录C 导线穿管的管径选择表 (22)附录D 接户线、进户线、第一支持物安装示意图 (23)附录E 低压电力用户接入工程接户线施工安装工艺标准 (25)E.1适用范围 (25)E.2施工流程 (25)E.3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与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25)E.4第一支持物 (27)E.5接户线架设施工 (27)附录F 低压用户用电采集示意图 (33)前言为规范我省低压接户线、进户线工程的设计﹑安装,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确保人身安全,提高用户安全用电水平,防止用电事故的发生,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行业标准,制定本规程,作为我省低压接户线、进户线设计、安装和验收的依据。
低压架空线路设计安装规范(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低压架空线路设计安装规范1 低压配电网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2 低压电力网的布局应与农村发展计划相结合,一般采用放射型单向供电,供电半径应小于500m。
3 新建或改造的低压架空线路宜采用铝芯绝缘电线,及以上配变的主干线最小截面不小于75mm2,及以下配变的主干线截面不小于50mm2。
4 低压线路通道须符合要求,严禁跨越场院、库房、学校、房屋、草垛等。
5 架空绝缘电线的设计弧垂应根据所选定的气象条件计算确定。
考虑初伸长的影响,架线时应将弧垂减少14%。
各相弧垂应一致,相差不应大于50mm。
6 低压电网应有较强的适应性,主干线宜一次建成。
在同一档距内,每根导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
7 低压架空线路宜采用长度为10m及以上水泥电杆,并无露筋,表面光滑,无裂纹。
8 采用的绝缘子必须符合国标要求,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9 线路横担宜采用镀锌铁横担,具体规格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1)直线杆:角钢50×50×5mm。
(2)承力杆:角钢2根50×50×5mm。
10 线路档距,一般采用下列数值:(1)铝绞线:集镇和村庄为40~50m。
(2)架空绝缘电线:一般为30~40m。
11 导线水平线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1)铝绞线:档距在50m及以下为,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距离不应小于。
(2)架空绝缘电线:档距40m及以下为,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距离不应小于。
12 低压线路与高压线路同杆架设时,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直线杆:,分支和转角杆。
低压线路不应与弱电线路同杆架设。
13 同杆架设的低压回路,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直线杆:;分支杆、转角杆。
14 拉线宜采用镀锌钢绞线,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截面不应小于25mm2,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紧绝缘子。
目录前言第一部分施工类作业标准1.1使用机械(吊车)立杆作业标准1.2使用人工(三角拨杆)立杆作业标准1.3拉线盘安装作业标准1.4低压拉线(绝缘)安装作业标准1.5低压普通拉线(加绝缘子)制作安装作业标准1.6低压水平拉线安装作业标准1.7低压戗桩安装作业标准1.8低压放紧线(50mm2以下)作业标准1.9低压放紧线(50mm2及以上)作业标准1.10低压带电搭接接户线作业标准1.11低压单相接户线安装作业标准1.12低压三相架空接户线安装作业标准1.13新装低压电缆作业标准1.14低压JP柜安装作业标准1.15安装分支(二级)剩余电流保护箱作业标准1.16低压单相户表箱墙上安装作业标准1.17安装保护接地装置作业标准1.18新装低压线路避雷器作业标准1.19更换安装(850)抱担作业标准1.20更换安装(1400)抱担作业标准1.21更换安装(1800)抱担作业标准1.22更换安装(2200)抱担作业标准1.23低压停电处更换直线担作业标准1.24更换低压针式绝缘子作业标准1.25更换低压蝶式绝缘子作业标准1.26更换低压悬式绝缘子作业标准1.27低压裸导线更换绝缘线作业标准1.28更换低压导线(50mm2及以上)作业标准1.29安装低压集束导线作业标准1.30更换低压电缆作业标准1.31更换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业标准1.32低压带电测试作业标准1.33低压无功补偿箱安装(检修)作业标准1.34土方作业标准第2部分运行类作业标准2.1低压配电室运行巡视作业标准2.2低压线路巡视作业标准2.3低压线路事故查找作业标准2.4低压JP柜运行作业标准2.5低压无功补偿箱运行作业标准2.6电缆和电缆分支箱巡视作业标准第3部分营销类作业标准3.1抄表作业标准3.2带电更换单相电能表作业标准3.3带电更换三相直接接入式电能表作业标准3.4停电更换三相电能表、电流互感器作业标准3.5新装单相电能表作业标准3.6新装三相直接接入式电能表作业标准3.7新装三相电能表、电流互感器作业标准3.8更换单相预付费电能表外置开关作业标准第1部分施工类作业标准1.1使用机械(吊车)立杆作业标准1.1.1范围本作业标准使用于柳林电力分公司低压线路使用机械(吊车)立杆作业。
/data/2007/0323/article_50756_29.htm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三、当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1档。
第6.0.16条35kV架空电力线路的紧线弧垂应在挂线后随即检查,弧垂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 5%、-2.5%,且正误差最大值不应超过500mm。
第6.0.17条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
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水平排列的导线弧垂相差不应大于50mm。
第6.0.18条35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或避雷线各相间的弧垂宜一致,在满足弧垂允许误差规定时,各相间弧垂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200mm。
第6.0.19条导线或避雷线紧好后,线上不应有树枝等杂物。
第6.0.20条导线的固定应牢固、可靠,且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直线转角杆:对针式绝缘子,导线应固定在转角外侧的槽内;对瓷横担绝缘子导线应固定在第一裙内。
二、直线跨越杆:导线应双固定,导线本体不应在固定处出现角度。
三、裸铝导线在绝缘子或线夹上固定应缠绕铝包带,缠绕长度应超出接触部分30mm。
铝包带的缠绕方向应与外层线股的绞制方向一致。
第6.0.21条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裸铝导线在蝶式绝缘子上作耐张且采用绑扎方式固定时,绑扎长度应符合表6.0.21的规定。
表6.0.21绑扎长度值第6.0.22条35kV架空电力线路采用悬垂线夹时,绝缘子应垂直地平面。
特殊情况下,其在顺线路方向与垂直位置的倾斜角,不应超过5°。
第6.0.23条35kV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或避雷线安装的防震锤,应与地平面垂直,其安装距离的误差不应大于±30mm。
第6.0.24条10~35kV架空电力线路当采用并沟线夹连接引流线时,线夹数量不应少于2个。
连接面应平整、光洁。
导线及并沟线夹槽内应清除氧化膜,涂电力复合脂。
第6.0.25条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引流线(跨接线或弓子线)之间、引流线与主干线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不同金属导线的连接应有可靠的过渡金具。
农村低压接户线现场施工改造注意事项当前各供电所正值接户线改造的高峰期,在进行接户线改造的同时,严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电力安全规程(线路部分)》、《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的各项规定外,现场改造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一、接户装置改造技术要求2接户线档距一般不大于25m,超过25m时,应装设接户杆。
沿墙敷设的接户线,档距不应大于6m。
3)接户线应采用低压交联聚乙烯铝芯绝缘导线(JKLYJ-1),导线截面应按持续载流量及电压损失选择,单个住宅单相供电不小于10mm2,三相不小于10mm2。
其他低压按照容量配置导线。
4由一个的墙外第一支持物接到另一个第一个支持物的连接线,包括接户线在内的总长度不得超过60m。
支接进户点不多于10个。
5接户线受电端对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6m。
接户线第一支持物离地面高度不高于4m,不低于3m,在主要街道不应低于3.5m,在特殊情况下最低不应低于2.5m,否则应采取加高措施。
接户线与广播通讯线交叉时,接户线在上方和下方的最小距离分别是0.6m和0.3m。
接户线对地和接户线跨越通车的街道路面中心的最小距离分别是2.5m和6m。
注:农村接户线集中供电的居民户数一般不超过6户。
二、进户装置改造技术要求6进户点应在接户线支持物或沿墙支持物的下方0.2m处,并使进户点与接户线的垂直距离在0.4m以内,进户点离地高度一般不低于2.6m。
进户线路在进户点处应采用绝缘导线穿PVC刚性绝缘导管进户。
7进户线路不应与通讯线、有线电视线、广播线、互联网线在同一进户点进户。
8进户线应采用绝缘良好的铜芯导线,不得使用软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应使导线的安全载流量(A)大于装表容量,其截面:居民单相供电不小于10mm2,三相供电不小于6mm2;低压应根据供用电合同约定的供电方式及用电容量配置导线。
9动力线和照明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
10进户线的支持物应采用PVC刚性绝缘导管从户外接至电能表处。
目录1.1使用机械(吊车)立杆作业标准1.3拉线盘安装作业标准1.4低压拉线(绝缘)安装作业标准1.5低压普通拉线(加绝缘子)制作安装作业标准1.6低压水平拉线安装作业标准1.7低压戗桩安装作业标准1.8低压放紧线(50mm2以下)作业标准1.9低压放紧线(50mm2以上)作业标准1.10低压带电搭接接户线作业标准1.11低压单项接户线安装作业标准1.12低压三相架空接户线安装作业标准1.13新装低压电缆作业标准1.14低压JP柜安装作业标准1.15安装分支(二级)剩余电流保护箱作业标准1.16低压单相户表箱墙上安装作业标准1.17安装保护接地装置作业标准1.18新装低压线路避雷器作业标准1.19更换安装(850)抱担作业标准1.20更换安装(1400)抱担作业标准1.21更换安装(1800)抱担作业标准1.22更换安装(2200)抱担作业标准1.23更低压停电处更换直线担作业标准1.24更换低压针式绝缘子作业标准1.25更换低压蝶式绝缘子作业标准1.26更换低压悬式绝缘子作业标准1.27低压裸导线更换绝缘子作业标准1.28更换低压导线(50mm2及以)上作业标准1.29安装低压集束导线作业标准1.30更换低压电缆作业标准1.31更换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业标准1.32低压带电测试作业标准1.33低压无功补偿箱安装(检修)作业标准1.34土方作业标准2.1低压配电室运行作业标准2.2低压线路巡视作业标准2.3低压线路事故查找作业标准2.4低压JP柜运行作业标准2.5低压无功补偿箱运行作业标准\2.6电缆和电缆分支箱巡视作业标准10.2使用人工(三角拨杆)立杆作业标准3.1抄表作业标准3.2带电更换单相电能表作业标准3.3带电更换直接接入式电能表作业标准3.4停电更换三相电能表、电流互感器作业标准3.5新装单相电能表作业标准3.6新装三相直接接入式电能表作业标准3.7新装三相电能表、电流互感器作业标准3.8更换单相预付费电能表外置开关作业标准。
低压接户线改造相关技术标准1、本次接户线采用JKLYJ型10平方绝缘铝芯线2、接户线的火线和零线应从同一基杆引下,档距应小于等于25米,超过应加接户杆。
3、接户线沿墙敷设时,相邻两支撑插墙铁之间距离小于等于6米。
4、每一接户线所带户数不得超过2户。
5、接户线、进户线最小线间距离一般大于等于:自电杆引下:150毫米、沿墙敷设:100毫米。
6、引线担、插墙铁应在杆上、墙上安装牢固,茶台(绝缘子)应牢固装在引线担和插墙铁上,接户线两端应牢固绑扎在茶台(绝缘子)上,固定端绑扎长度大于等于50毫米。
7、接户线和进户线对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等于2.5米、与下方窗户垂直距离大于等于0.3米、与上方阳台或窗户距离大于等于0.8米、与窗户或阳台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0.75米、与墙壁、构架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0.05米。
8、接户线和进户线与广播线、通讯线交叉时,在上方垂直距离大于等于0.6米,在下方大于等于0.3米。
9、照明表箱底口距地面应大于等于1.8米,一排房屋安装高度应统一,自接户线最后支持物引至表箱的电线和表箱引至用户进屋线的电线应采用PVC护管,护管上端应加双弯头向下防水,弯头和管连接应带塑料胶,建议护管最下端使用电工刀打几个小洞排水,护管安装必须做到横平竖直,护管末端伸入表箱10毫米。
10、进户线进墙处应套PVC管,并做好防水弯头,本次改造进户线使用不允许超过6米。
11、必须将用户漏电保护装置从室内移至照明表箱,漏电保护器必须具备3C认证,如用户没有或拒绝安装漏电保护器建议暂停更换接户线。
12、其他未尽事宜参照相关技术标准执行。
低压接户线改造物资管理规定为加强本次低压接户线改造物资管理,杜绝改造物资的跑、冒、滴、漏,特制定本物资管理制度如下:1、供电所根据各村、组接户线实际情况,制定接户线改造计划,上报生产技术部汇总把关,提交发展建设部编制接户线改造物资需求计划。
2、器材公司根据发展建设部物资需求计划,联系生产厂家,发展建设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材料招投标,器材公司根据招投标结果进行材料物资准备。
低压线路的安装1.1 低压线路的档距应根据导线最低点对地面最小垂直距离、导线弧垂、导线允许应力、杆塔高度及地形特点等来确定。
其档距一般采用下列数值:城市:40m~50m效区:40m~60m高、低压同杆架设的线路,档距的选择应满足低压线路的技术要求。
1.2 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应根据负载密度来确定,为了保证电压质量,减少线路损耗,供电半径不宜过大。
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一般为市区:150m~300m郊区:不宜大于500m1.3 低压线路的导线排列一般多为水平方式,当低压线路为带有零线的三相四线线路时,零线要靠近电杆。
如果线路的附近有建筑物,如沿街道架设的低压线路,则零线应尽量设在建筑物一侧。
通常零线不应高于相线,并且同一地区的零线,其位置应该统一,以便于运行维护和检修。
低压线路的导线其相序排列一般规定如下:1.3.1 市区沿街道架设的低压线路,导线在横担上排列是由建筑物侧向外依次为U、N、V、W相。
1.3.2 郊区沿人行道架设的低压线路,导线在横担上排列是由人行道中心方向依次为U、N、V、W相。
1.3.3 在野外架设的低压线路,导线在横担上排列是面向负载侧由左到右为U、N、V、W相。
1.3.4 单相两线架设的低压线路,导线在横担上排列是零线靠近建筑物侧。
1.4 同杆架设的低压线路横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同杆架设的线路横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表1.5 低压线路导线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与档距有关,一般不应小于表2的规定。
同时,靠近电杆两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表2 低压线路导线最小线间距离(m)表1.6 低压线路导线截面积的选择1.6.1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要满足经济电流和保证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还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即允许导线最小截面积)。
1.6.2低压线路零线导线截面积的选择,应按下列要求确定:1)单相或三相线路的零线截面积必须与相线截面相同。
2)三相四线制线路的零线截面积一般与相线截面积相同,也允许使用较小截面积,但不得小于相线截面积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