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产业结构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22
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四川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也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对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行研究。
一、四川省现有产业结构的问题在四川省的产业结构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能源类和传统重工业在四川省的产业结构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而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其次,四川省的现有产业结构高度依赖大量的资源投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相当明显,不能够适应经济绿色发展和持续性的要求。
此外,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四川省在这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针对四川省现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应是实现经济持续性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优化产业组合和空间布局,提高效率和产出质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应注重:1、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应当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适时调整现有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等产业,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能力,增加市场竞争力。
2、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当注重发展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智能化、网络化、标准化的制造生态,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使制造业从“量变”向“质变”发展,为四川省的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3、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人才的作用更为突出。
四川省应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项目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动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聚集,构建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训、引进、评价机制等,从而形成人才、技术、市场的互动体系,推动四川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为促进四川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措施,具体如下:1、减免企业研发成本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和创新资源,降低企业的开发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风险成本,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潜力。
四川工业结构分析及其结构调整对策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四川省工业产业结构分析及调整策略姓名张志甬学号124140450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金融学教师杨旺舟职称(学历)本科二零零四年十二月零九日四川工业结构分析及其结构调整对策【摘要】:认识四川省的工业结构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运用区位熵分析方法以2013年为考察期,以全国为参考系数,选取了40个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区位熵分析方法,对四川省各工业行业的区位熵以及行业结构、竞争力以及全省工业总产值进行定量分析。
研究表明:①四川省工业结构层次较低,轻重工业协调性差,优势行业的总体效益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
②创新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方式粗放,信息化水平不高,全省工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③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改造缓慢、信息化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④技术密集性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关键词】:工业结构;区位熵分析;经济发展;调整优化;四川省目录引言..........................................................一研究方法.....................................................区位熵分析法..........................................................二数据来源和数据分析..........................................2.1 研究范围和数据来源...............................................2.2. 数据处理.........................................................结论..........................................................三工业特点及其存在问题........................................3.1 行业优势.........................................................3.2 结构简析.........................................................3.3 工业总耗能相对高于全国...........................................3.4 缺乏有世界影响的企业和企业群体...................................3.5 四川仍尚处在中期向后期发展的过渡阶段..............................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对策................................................4.1 抓住机遇..........................................................4.2 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4.3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4.4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4.5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建设发展..........................................参考文献........................................................编工业产业类别LQ1 煤炭开采和洗选 1.3032 石油和天然气开0.8793 黑色金属矿采选 1.4264 有色金属矿采选 1.58995 非金属矿采选业 2.4526 其他采矿业07 农副食品加工业 1.5378 食品制造业 1.1219 饮料制造业 4.4391烟草制品业0.8361纺织业0.6831纺织服装、鞋、0.3361皮革、毛皮、羽 1.0211木材加工及木、0.8541家具制造业 2.1011造纸及纸制品业 1.1441印刷业和记录媒 1.3331文教体育用品制0.6921石油加工、炼焦0.3772化学原料及化学0.9712医药制造业 1.6762化学纤维制造业0.6732橡胶和塑料制品0.79998 2非金属矿物制品 1.532黑色金属冶炼及 1.0292有色金属冶炼及0.6392金属制品业0.9052通用设备制造业 1.0522专用设备制造业 1.1213交通运输设备制0.6663电气机械及器材0.523通信设备、计算0.8953仪器仪表及文0.2823工艺品及其他制0.3183废弃资源和废旧0.5123电力、热力的生0.973燃气生产和供应 1.4713水的生产和供应 1.805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四川统计年鉴》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得出二数据来源和数据分析将相应数据分别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得到各行业的区位熵,区位熵的计算采用2010年的数据,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单位为亿元。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24年,四川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四川省的GDP增长率达到了6.5%左右,继续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虽然相比于过去几年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仍然在全国范围内属于较高水平。
二、产业结构变化分析就产业结构来看,四川省的第一产业依然是农业为主导,但在2024年,农业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这主要是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农业生产持续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和用工难的问题。
而第二、第三产业在四川省的发展方面表现较为积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对地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城市化进程分析四川省的城市化进程在2024年继续推进,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城市交通拥堵、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
四、外贸形势分析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的背景下,四川省的对外贸易形势相对平稳。
2024年四川省的出口总额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但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如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国际投资环境的不稳定性等。
因此,在外贸方面,四川省需要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以增强对外贸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五、金融体系与风险防范2024年四川省的金融体系持续推进,包括市场准入、市场定价机制等方面的措施。
与此同时,金融风险防控工作也同样重要。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金融活动的日益复杂,金融风险的隐患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在金融的同时,四川省需要密切关注金融风险,加强监管与风险防范。
六、2024年四川省经济发展预测根据过去几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现有的数据分析,预测2024年四川省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四川省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四川省等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其次,四川省的体制和市场化进程还有不少空间,这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最后,四川省在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也将不断加大,这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四川省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分析【摘要】促进某一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渠道是产业结构优化,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研究的永恒主题。
在当今中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作为“四川第二城”的绵阳市更是应当起到带头作用。
然而,对于绵阳市,三大产业却存在亟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关键词】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一、绵阳市产业结构发展概述(一)绵阳市产业结构现状十年以来绵阳市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0年,绵阳市实现gdp9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经济总量再创新高。
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66.49亿元、468.27亿元、325.46亿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7.3∶48.8∶33.9。
产业结构保持“二三一”的工业化中期橄榄型模式,此时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会被产业结构的内部缺陷日益制约着。
下文将对绵阳市近十年的产业结构进行动态分析。
(二)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动状况从综合来看,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在稳步下降,产值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绵阳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其比重仍然呈稳固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每年都上下波动,虽然波动幅度不大,但是总体却下降了2.2个百分点,这表明了第三产业在绵阳经济中发展不够充分,地位还不够稳固,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状况整体而言,这10年间,绵阳市从业人口按三大产业分的比重由2000年的56.6∶14.1∶29.3演变为2010年的41∶29.86∶29.14,呈现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显著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在波动中有所下降的状态。
二、绵阳市产业结构分析(一)产业结构水平分析产业结构的水平或高度,是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在顺向演进过程中达到的阶段或层次。
结构变化值k可作为衡量产业结构水平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k=∑|第i产业在报告期的构成比—第i产业在基期的构成比| 经计算得出绵阳市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变化值与就业结构变化值(见附表)。
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产业结构演变及优化的实证分析作者:嘉蓉梅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8期摘要:对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产业结构的演变及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是符合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但是和全国的趋势比较起来,仍有一定程度的背离。
如果用相对劳动生产率来度量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则伴随着四川省十年来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是较为滞后的。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优化;四川省中图分类号:F2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64-02引言新世纪伊始,为了缩短东西部发展差距,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十年来,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发展质量、综合实力、城乡面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变化。
四川省作为西部地区的人口和资源大省,十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按照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是相互促进的,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快速演变,同时各个产业部门发展变化的结果亦表现为一国或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
本文旨在考察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以说明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四川省产业结构是否在逐步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演进。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整理为了研究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产业结构的演变状况,本文按照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结构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两个指标来描述产业结构,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和相对劳动生产率指标将四川省和全国的状况进行对比进而判断四川省三大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否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以及产业结构是否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向高度化演进。
研究数据来自于四川省和全国统计局网站2000—2011年的相关统计数据。
二、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一)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状况十年来,四川省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从25.4%下降到14.4%,下降了43.3%;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从37%上升到50.5%,上升了36.49%;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从37.6%下降到35.1%,下降了6.65%。
四川调研报告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四川省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以下是本次调研的报告。
1. 经济发展状况:四川省经济发展较为迅速,GDP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
2019年,四川省的GDP超过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24.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6万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56万亿元,增长8.5%。
经济结构逐渐向服务业转型,成为主导产业。
2. 产业结构:四川省的产业结构比较多样化,主要包括农业、制造业、能源资源、高新技术产业等。
农业方面,四川省以粮食、油料、糖料、烟草等为主要农作物,同时也发展了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
制造业方面,四川省有机电设备、化工产品、建筑材料等产业较为发达。
能源资源方面,四川省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水电等资源,是中国西南地区的能源重要供应地。
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四川省发展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3. 旅游业发展: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众多自然景点和历史文化遗址。
著名的景点包括九寨沟、峨眉山、稻城亚丁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2019年,四川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6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万亿元。
4. 发展潜力和挑战:尽管四川省在经济和旅游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四川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网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满足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其次,四川省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大投入和力度,提高自身的发展潜力。
此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也是四川省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5. 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推动四川省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可采取以下战略措施:-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 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营销能力。
第23卷第I期资源与产业 V〇l. 23 No. 1 2021 年2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SOURCES & 1N1)[ STR1K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b. 2021 http://www. resourcesindustries. net. cn *************.cn四川省产业结构特征分析及产业发展预测龙启超v,何敏2,陈军辉:,王波“2,唐斌雁12,潘玉瑾钱骏:,刘政:(1.四川省环保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41:2.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摘要:随着工业污染源末端治理的不断推进,各种污染物末端减排空间持续收缩,产业结构调整是缓解区域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四川省三大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泰尔指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从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市(州)3个视角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及高级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并对区域工业企业主导产业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通过构建成分数据模型和AKIMA模型对2025年四川省三次产业占比进行预测,以期为四川省制定产业结构优化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四川省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中,但区域间及区域内发展存在较大差距;除成都平原经济区电子信息相对发达外,传统能源、资源消耗密集型行业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初级加工业在区域内仍占有较大比重;加强区域间及区域内协同发展和加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仍是四川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关键词: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成分数据模型;ARIM A模型;四川省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2464 ( 2021) 01 -0046- 09INDUSTRIAL S T R U C T U R E CHARACTERISTICS A N D INDUSTRIALD E V E L O P M E N T PREDICTION IN SICHUAN P R OVINCELONG Qichao12,HE Min2,CHEN Junhui2,WANG Bo1'2,TANG Binyan1'2,PAN Yujin1',QIAN Jun',LIU Zheng-(】•Si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Chengdu 6U)04i,China;2. Sichuan Academy o 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engdu610041 , China)A b stract:As end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sources advances, their end emission space continuously shrinks.Industri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is an effective means in mitigating regional environmental pressure. This paper, basedon status of three industrial stnictures in Sichuan, uses Theil index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vancing index to estimateindustrial structure rationalization extent and advancing level from perspectives of Sichuan province, five economiczones and cities, statistically analyzes the changing trend of leading industries, and applies component data model andARIMA model to predict their percentages of three industries, aiming at offering references for Sichuan to make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policies. It concludes that Sichuan's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en consistently upgrading收稿日期:2020 -05-27;修订日期:2020 -09-03;责任编辑:胡媛网络出版地址:h t t p s://k n s.(,n k i.n e t/k(m s/d e丨a i l/丨1•5426. TD.20210105.0852.004■•丨1丨m l DOI:10. 13776/j.c n k i.r e s o u r c e s i m l u s l r i e s.20210105. 00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 F C0214005);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9JD R0281)。
地方经济成都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分析李文杰 李大兵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摘要:改革开放后,作为四川省的省会,成都市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实现了调整升级,日趋合理。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及它们之间结构偏离度进行分析,发现成都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较为相称,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不符,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将这部分剩余劳动力有序地转入其他产业,将是成都市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关键词:成都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结构偏离度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0-000487-01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历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所吸纳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所吸纳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该规律也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改革开放后,四川省的省会成都市产业结构中心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目前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解决就业的双重难题,如何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更多地吸纳劳动力,已成为成都市目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成都市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成都市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成都市产业结构的变化:(1)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明显;(2)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份额近年来呈增长态势;(3)第三产业所占的份额由1978年的21%上升为2013年的50.2%,在2000年出现峰值,而后呈下降趋势。
成都市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由1978年的63.4%逐年下降;(2)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份额逐年上升;(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也逐渐上升,由1978年的20.4%上升为2013年的47.8%。
四川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作者:黄志福来源:《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16期[摘要]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
本文将根据1978年-2010年统计数据,具体分析四川省产业结构现状,并将其与全国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同时,通过分析四川省“十二五”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目标,进而对其产业结构调整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现状十二五规划政策建议产业结构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其具有三大特性:层次性、相关性、相对性。
层次性是指产业结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层次,而且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由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向高级渐进的发展过程;相关性的含义是在产业结构各要素之间,结构之间,要素与结构之间的连锁和反馈作用;相对性指合理的产业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而不是静态的发展过程。
产业结构的划分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本文主要介绍三次产业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一、全国、四川省产业结构现状与全国相比,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如下:第一产业结构急速下降,由1978年的44.5%降至2010年的14.7%,降幅近30%,下降幅度非常大;第二产业稳步上升,至2010年底,其比重达到50.7%,占四川省GDP总值一半以上;第三产业呈现“先涨后降”的变化态势,其由1978年的20.0%上涨至2003年的41.1%,之后其开始回落,至2010年其降至34.6%。
从整体变化上看,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一减、二增、三增”的态势。
通过上图分别比较全国与四川省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情况,可以发现,与全国相比,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还有一定差距。
四川省产业结构分析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四川省的产业结构也经历了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
本文将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个方面对四川省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首先,四川省的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由于四川省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山区、丘陵地区和盆地交错分布,使得农业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
农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油料作物和蔬菜为主,畜牧业以猪、牛、羊等为主要品种,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
然而,由于四川省地势高差大,土地资源分散,农业规模相对较小,生产效益较低。
此外,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因此,四川省的第一产业仍然需要继续加大技术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并探索农旅融合等新兴产业。
其次,四川省的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方面,四川省以电力、能源、钢铁、装备制造、化工、非金属矿物等为主要产业。
四川省地处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含煤储量丰富,是中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产储量居中国前列。
四川省还具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
随着四川省实施西电东送政策,电力装机容量大幅增加。
此外,四川省工业部门还面临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等问题。
因此,四川省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推动工业向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转型升级。
建筑业方面,四川省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建筑业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近年来,四川省逐步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以防止过度投资和投机性需求。
最后,四川省的第三产业包括商贸、物流、金融、旅游、文化、教育、医疗等服务业。
四川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此外,四川省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也发展迅速。
绿色发展视角下四川省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分析传统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问题正倒逼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我国的中长期发展方向。
四川省作为西部强省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期,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结合度相对不高。
在立足四川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绿色发展视角下四川省产业结构转型进行研究,提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
标签:绿色;四川省;产业;转型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0.0041引言工业文明的传播打破了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限制性要素,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与财富积累,随之衍生的负面效应如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对人类的影响也愈加严重。
世界各国在此背景下尝试发展绿色经济,从单纯追求量性经济增长转变为追求质性发展,以绿色发展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位于产业链“微笑曲线”底部的生产加工环节,我国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的损坏日益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确立的建设中国社会两个“五位一体”總目标的实现路径,而产业结构转型作为绿色发展的一部分,使绿色发展更具操作性。
四川省是西部农业和工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清洁能源消费大省,其在“绿色化”时代的自身优势可见一斑。
2016年7月,四川省委通过的《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省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抓住经济发展新趋势,打造绿色发展强省。
本文将通过借鉴国内外不同地区的相关研究,以及对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对四川省产业绿色发展趋势及路径提供信息反馈,为四川省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2四川省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2.1近年来四川省三次产业特征简析数据来源:①2016年四川省统计年鉴,②2016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