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文学批评第二章意识形态分析批评
- 格式:ppt
- 大小:251.01 KB
- 文档页数:41
文学批评(2)文学批评重点整理(2021―2021)名词释义1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和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社会历史批评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旨在阐明文学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文学发展的社会原因。
同时,它要求批评家具有自觉的社会历史意识。
在批评方面,他们不仅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审视作品,而且关注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和推动。
其评价标准为: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
著名的作品包括达纳的艺术哲学和杜布罗尤波夫的《黑暗王国的微光》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地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具有重主观感受、重直觉印象的特征,并表现出对客观性的怀疑和对释义的反抗。
强调批评家的艺术感受力,追求批评的诗性特征和美感功能。
值得肯定的是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追求批评的独立价值和品格,但也存在夸大主观性、排斥理性的局限性。
著名作品有李健吾的《咀华集》3精神分析批评精神分析批评是一种心理批评,其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
精神分析批评关注人类社会性,探索读者的心理机制和阅读过程,关注文学文本的语言、形式结构和作者与读者的关系。
受这种批评方法影响的作家有乔伊斯、艾略特和赫尔曼·黑塞。
作品深入人物隐藏的性心理和无意识系统,强调人的本能欲望,突出精神与肉体的冲突,描写异常的性欲,揭露人性的丑陋等,客观上促进了文学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理解和关注。
著名的著作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和《梦的分析》。
4文体批评文体学是研究各种文体中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的一门学科,大约产生于20世纪初。
文体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文体学批评与狭义文体学有关,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文体的语言性质、特征入手,对文学文体进行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其基本特征有:以语言分析为本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强调客观性和实证性。
1、精神分析批评的核心是(2 分)A.文学文本B.潜意识C.读者D.作者A参考答案B2、成为中国现代印象主义批评领军人物的是(2 分)A.周作人B.李健吾C.朱光潜D.沈从文参考答案B3、把格式塔心理学引进文艺领域,用来解释视知觉艺术的是(2 分)A.弗洛伊德B.拉康C.韦特默D.阿恩海姆参考答案D4、印象批评认为从整体上领悟作品精妙的最好方式是(2 分)A.逻辑分析B.审美直觉C.条分缕析D.单项深入参考答案B5、用“磨刀石”比喻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作用的是(2 分)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朗吉努斯参考答案C6、文学批评准备工作的第一项是(2 分)A.研读B.选题C.立意D.运思参考答案A7、在现代心理学史上提出所谓“意识流”主张的是(2 分)A.冯特B.詹姆斯C.弗洛伊德D.荣格参考答案B8、把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看成是“原始欲望升华”的是(2 分)A.冯特B.詹姆斯C.弗洛伊德D.荣格参考答案C9、古罗马文学评论家贺拉斯用来归结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作用的比喻是(2 分)A.绊脚石B.风景石C.磨刀石D.试金石参考答案C10、图像化的深层实质是信息表达和接受上的(2 分)A.理性化B.理论化C.感觉化D.条理化参考答案C11、文学批评家的想象力主要表现为一种艺术的(2 分)A.欣赏力B.理解力C.领悟力D.推想力参考答案D12、用“敏锐的诗意感觉”来说明批评感知的是(2 分)A.黑格尔B.别林斯基C.席勒D.普列汉诺夫参考答案B13、本雅明的理论建树主要在与他对(2 分)A.“文化霸权”问题的研究B.“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研究C.“大众工业”问题的研究D.“大众传媒”问题的研究参考答案B14、与文学作品的政治、道德评价不同,审美价值判断的第一个层面是(2 分)A.社会政治判断B.道德判断C.传递美感D.理智判断参考答案C15、印象派一词跟《日出·印象》系列绘画有关,该画的作者是(2 分)A.莫奈B.雷阿诺C.柏格森D.叔本华参考答案A16、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突出表现在文学批评的(2 分)A.经济价值B.政治倾向C.审美倾向D.哲学价值参考答案B17、印象主义思潮首先出自19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2 分)A.音乐派别B.雕刻派别C.绘画派别D.文学派别参考答案C18、文学批评家的审美感知力首先表现为(2 分)A.语感B.结构感C.意象感D.美感参考答案A19、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突出表现在文学批评的(2 分)A.审美判断B.政治倾向C.意义阐释D.道德教育参考答案B20、把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看成是“白日梦”的是(2 分)A.冯特B.詹姆斯C.弗洛伊德D.荣格参考答案C多项选择题21、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包括(2 分)A.科学性B.客观性C.真实性D.社会效果E.倾向性参考答案CDE22、19世纪俄罗斯三大民主主义批评家是指(2 分)A.别林斯基B.车尔尼雪夫斯基C.费尔巴哈D.杜勃罗留波夫E.普列汉诺夫参考答案ABD23、文学批评由于善于吸收当今文学批评的最新发展,因此其方法论的特征表现为(2 分)A.统一性B.开放性C.多声部D.单一性E.共同性参考答案BC24、丹纳明确提出影响文学生产和发展的三个因素是(2 分)A.自然B.种族C.环境D.历史E.时代参考答案BCE25、文学批评写作中的复述的基本要求包括(2 分)A.体认文眼诗魂B.只讲述故事梗概C.综合段落大意D.传达原作神E.抓住全文线索参考答案ADE名词解释26、大众文化(5 分)参考答案具有都市化色彩(区别于乡村色彩的民间文化)、商业性的(不是自发的、也基本不是官方染指的)、渗透于日常生活的(不同于经典文化那种神圣性质)、具有感性冲击力的(不是说教的)一种在当代社会具有影响力的、在大众生活中有广泛影响的文化。
第二章文学批评的功能第一节文学批评的阐释功能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第三节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文学批评的功能•指文学批评在整个文学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它是在与相关领域的互动关系中实现的,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又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在推动和传播精神文化生产和消费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用之用与曹雪芹墓碑事件•1992年8月16日,《文汇报》,冯其庸《曹雪芹墓石目见记》。
•历史的猜谜。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阐释功能•阐释功能: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所谓阐释,指批评家对文本意义的探究和解释。
•阐释(Interpretation)与诠释(Hermeneutics):阐释是对文本的理解和说明,是一种人类通过文本达到理解、进行对话的行为。
诠释,则是关于阐释行为的理论和学说,探究为何、如何阐释。
阐释是诠释学探究的基本对象。
阐释功能的表现•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对作家的作用;对读者的作用。
•文学文本的意义阐释。
意义阐释即批评家立足文本,以解释者的身份分析、揭示作品中所展示和蕴含的意义。
一,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批评是作者-作品-读者这个动态环节的纽带。
•批评既帮助艺术家,也帮助读者了解当代艺术,既了解经典艺术的遗产和传统,又了解整个艺术文化。
(鲍列夫《美学》)•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
(李卓吾)•作者与读者、古与今、自我与他者•发现、相互促进、相互排斥。
•张爱玲之被发现。
•金庸之被反复阐释。
•引导。
•价值评判。
二、文学文本的意义阐释•文本释义即批评家立足文本,以解释者的身份分析、揭示作品中所展示和蕴含的意义,包括作品中所萌芽的新倾向,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而作者本人却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
•从形象到意义。
•文本的多重意义与多重阐释。
•有意味的形式。
附1,从形象到意义•在一切表现中,我们可以区别出两项:一项是实际呈现出的事物,一个字,一个形象,或一件富有表现力的东西;第二项是所暗示的事物,更深远的思想、感情,或被唤起的形象、被表现的东西。
《文学批评》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1、20世纪文学批评具有批判否定的革新态势,(),批评的理论化,()等世纪特征。
2、文体学批评是一种运用()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作品的()性质入手,对其作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3、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是:摒弃(),标举();形式就是价值;无信息的()。
4、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用()观照文学作品,具有()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
5、古罗马文学评论家贺拉斯的比喻来归结文学评论对文学创作的作用。
他把创作比作(),把批评比作()。
6、《随园诗话》的作者是()。
7、逻辑学意义上的方法有归纳与(),()与逻辑,定性与定量等。
8、新历史主义批评吸收了法国思想家福柯的“断层”和“差异”的历史观,用众多小写的、()的“历史”取代了原先一个大写的、()的“历史”。
9、确定选题必须对()与()进行全面估量.。
10、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潮流的区别与()在20世纪前期甚为明显,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融合与相互()的趋向则逐渐抬头。
11、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和()为指导,以()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12、批评的否定精神是评论者()的体现。
13、在社会-历史批评看来,真实性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的真情实感、()的真实感受与()的真实的统一。
14、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两个基本命题是()、()。
15、文学批评文章的主要样式包括()、()、对话体、()和()等。
16、中国文学批评的源头是春秋时代对()的评论。
17、西方文学批评的源头是()和()。
18、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把()当作重要的出发点来理解文化生产。
19、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奈特有句很著名的话:“人们把文学看成是无规则的()的时间够长了,现在有必要把它当作是无信息的()来看了。
”20、在从事接受史的研究中,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发掘和选择()。
试论文学批评意识及其构成要素(2)二、文学批评意识中的主体意识任何领域的批评行为都是主体意识的产物。
“主体意识”是文学批评意识中另一个要素,也是任何批评意识都具备的共同因素。
人类文化历史是由不可替代的个人灵性构成的。
“人是万物之灵”的认识,是人类作为“类”的主体意识的苏醒;人类从万物中将自己区别开来,是一次智力进化的飞跃。
人是文学活动的主体。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最终依赖“人”这一主体来完成。
传统文化中儒家大一统的思想教育试图训练出稳定、一致的思维方式,它的本质是抹煞个人的“主体”而突出“类”的主体。
作为无数“灵”中的一个,作为个体差异的“我”的存在是没有地位的。
即使不存在某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意识到自己是作为一个特殊的“主体”而存在的。
然而,作为“个体”的我始终是存在的,它终究会通过某种方式展示出来。
上一节曾提到,文学创作在性质上属于情感的反映方式,而文学批评则属于认识的反映方式。
无论情感与认识,“主体意识”都在创作或批评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强烈程度直接关系着文学活动的自觉程度。
在文学创作中,主体意识几乎伴随着作品的产生而产生。
“我”作为抒情的主体常常在作品中得到重复和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表现在对自我情感的张扬中。
凡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主观需要的,主体就会对它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
置身于情感反映中的创作主体,“与感性对象自始至终保持着直接的依赖关系,它不仅产生于生动的感性直观,而且只有凭借感性对象才能获得生动的表现。
”这是文学创作主体的特点,也正符合文学创作作为情感的反映的特性。
文学批评中的主体,也具有文学创作主体情感反映的某些特点。
“批评只有吸取了感情交流的力量才能变成为创造性的批评。
”但“在具体的批评过程中,尤其是在批评家解读文本时,他必然要从自己的主体需要和意识出发,从自己已经形成的哲学、文化意识以及文学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出发,来审视作品以及与之有关的创作现象,以其能否满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批评主体的需要来形成自己的批评意见。
1、精神分析批评的核心是( 2 分)A.文学文本B.潜意识C.读者D.作者A 参考答案 B2、成为中国现代印象主义批评领军人物的是( 2 分)A.周作人B.李健吾C.朱光潜D.沈从文参考答案 B3、把格式塔心理学引进文艺领域,用来解释视知觉艺术的是( 2 分)A.弗洛伊德B.拉康C.韦特默D.阿恩海姆参考答案 D4、印象批评认为从整体上领悟作品精妙的最好方式是( 2 分)A.逻辑分析B.审美直觉C.条分缕析D.单项深入参考答案 B5、用“磨刀石”比喻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作用的是( 2 分)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朗吉努斯参考答案 C6、文学批评准备工作的第一项是( 2 分)A.研读B.选题C.立意D.运思参考答案 A7、在现代心理学史上提出所谓“意识流”主张的是( 2 分)A.冯特C.弗洛伊德D.荣格参考答案 B8、把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看成是“原始欲望升华”的是( 2 分)A.冯特B.詹姆斯C.弗洛伊德D.荣格参考答案 C9、古罗马文学评论家贺拉斯用来归结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作用的比喻是( 2 分)A.绊脚石B.风景石C.磨刀石D.试金石参考答案 C10、图像化的深层实质是信息表达和接受上的( 2 分)A.理性化B.理论化C.感觉化D.条理化参考答案 C11、文学批评家的想象力主要表现为一种艺术的( 2 分)A.欣赏力B.理解力C.领悟力D.推想力参考答案 D12、用“敏锐的诗意感觉”来说明批评感知的是( 2 分)A.黑格尔B.别林斯基C.席勒D.普列汉诺夫参考答案 B13、本雅明的理论建树主要在与他对( 2 分)A.“文化霸权”问题的研究 B.“机械复制时代的艺C.“大众工业”问题的研究D.“大众传媒”问题的研究参考答案 B14、与文学作品的政治、道德评价不同,审美价值判断的第一个层面是( 2 分)A.社会政治判断B.道德判断C.传递美感D.理智判断参考答案 C15、印象派一词跟《日出·印象》系列绘画有关,该画的作者是( 2 分)A.莫奈B.雷阿诺C.柏格森D.叔本华参考答案 A16、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突出表现在文学批评的( 2 分)A.经济价值B.政治倾向C.审美倾向D.哲学价值参考答案 B17、印象主义思潮首先出自 19 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 2 分)A.音乐派别B.雕刻派别 C.绘画派别 D.文学派别参考答案 C18、文学批评家的审美感知力首先表现为( 2 分)A.语感 B.结构感 C.意象感 D.美感参考答案 A19、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突出表现在文学批评的( 2 分)A.审美判断 B.政治倾向 C.意义阐释 D.道德教育参考答案 B20、把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看成是“白日梦”的是( 2 分)A.冯特 B.詹姆斯 C.弗洛伊德 D.荣格参考答案 C 多项选择题21、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包括( 2 分)A.科学性 B.客观性 C.真实性 D.社会效果 E.倾向性参考答案 CDE22、19 世纪俄罗斯三大民主主义批评家是指( 2 分) A.别林斯基B.车尔尼雪夫斯基 C.费尔巴哈D.杜勃罗留波夫E.普列汉诺夫参考答案 ABD23、文学批评由于善于吸收当今文学批评的最新发展,因此其方法论的特征表现为( 2 分)A.统一性B.开放性C.多声部D.单一性E.共同性参考答案 BC24、丹纳明确提出影响文学生产和发展的三个因素是( 2 分)A.自然B.种族C.环境D.历史E.时代参考答案 BCE25、文学批评写作中的复述的基本要求包括( 2 分)A.体认文眼诗魂B.只讲述故事梗概C.综合段落大意D.传达原作神E.抓住全文线索参考答案 ADE名词解释26、大众文化( 5 分)参考答案具有都市化色彩(区别于乡村色彩的民间文化)、商业性的(不是自发的、也基本不是官方染指的)、渗透于日常生活的(不同于经典文化那种神圣性质)、具有感性冲击力的(不是说教的)一种在当代社会具有影响力的、在大众生活中有广泛影响的文化。
第一章社会批评第一节社会历史批评理论的发展及贡献(一)文学的“环境、时代、种族”因素的提出:斯达尔夫人、泰纳(二)文学的“服务于社会”功能的提出:托尔斯泰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三)文学的社会因素向更深层的结构拓进:卢那察尔斯基、卢卡契、戈德曼第二节社会批评的若干核心概念解说(一)环境;(二)道德;(三)结构第三节社会学批评的案例(一)托尔斯泰《<莫泊桑文集>序》;(二) 卢那察尔斯基《艺术史中社会学因素和病理学因素》【本章参考书目】(1)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徐继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2) 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3) 《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上卷,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4) 《托尔斯泰读书随笔》,王志耕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5) 卢那察尔斯基《艺术及其最新形式》,郭家申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6) 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7) 戈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8) 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段毅、牛宏宝译,工人出版社,1989年(9) 赫伯特·里德《艺术与社会》,陈方明、王怡红译,工人出版社,1989年(10) 埃斯卡尔皮《文学社会学》,符锦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思考题】(1) 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研究经历了哪些阶段?(2) 在社会学批评中道德维度的作用是什么?(3) 是环境影响艺术文本还是艺术文本影响环境?(4) 用“文本、个人主体、超个人主体”的模式进行社会学批评的写作练习。
泰纳在整个19世纪,法国人始终保持着对文学与社会之关系的热情,另一位被视为“社会学派”的艺术理论家泰纳基于科学化的努力,试图将文学的本质在特定的语境因素中加以确定。
于是,他在其《<英国文学史>序言》(1863-4)中提出了著名的“三要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