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公文基本概念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61.51 KB
- 文档页数:15
公文基本常识公文基本常识导言:公文是指由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范所撰写的正式文件。
在日常工作中,正确处理和撰写公文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公文基本常识,希望能对大家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有所帮助。
一、公文的概念和分类1.1 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用于内外部交流与组织调控的正式文书。
1.2 公文的分类公文按照用途和功能可分为:公报、公告、公函、公告、公告、公告、公告等。
二、公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2.1 公文的基本要素公文由各种基本要素组成,包括:标题、主送、抬头、、附件、署名和日期等。
2.2 公文的结构公文一般按照标题、和附件的顺序排列。
其中,标题精炼扼要地概括了公文的内容,是公文的主体部分,附件是对的补充说明或支持证据。
三、公文的写作原则和技巧3.1 公文的写作原则准确性原则:公文要求内容准确、清晰,避免使用模糊词语和歧义的表达方式。
正式性原则:公文要体现一定的正式性,符合规范和格式要求。
简洁性原则:公文要力求简明扼要,避免重复、啰嗦的表达方式。
性原则:公文结尾部分要有合适的,强调主要观点,给读者带来清晰的印象。
3.2 公文的写作技巧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和晦涩的词汇。
注意段落的分隔,使文章结构清晰易读。
遵循公文的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方面。
应用适当的标点符号,使句子表达清晰有力。
四、公文的修改与校对4.1 公文的修改公文写作完成后,应进行修改,主要包括检查内容的完整性、条理性和逻辑性,以及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2 公文的校对校对是在修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道关卡,主要目的是检查公文的拼写、标点、格式等方面是否正确。
五、公文的存档和保管公文的存档和保管是确保公文长期保存和利用的重要环节。
在存档和保管过程中,应注意分类、编号和归档等方面的事项。
六、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6.1 注意语言的规范在公文写作中,应遵循语言规范,注意使用正确的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等。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义第一章公文概述第一节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
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
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公文。
第二节分类公文按其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如决定、指示、公告、通知、通知、通报等。
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不同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如函等。
通知、公文纪要有时也可作为平行文。
公文按其时限要求,可分为特急公文、急办公文、常规公文。
公文内容有时限要求,需迅速传递办理的,称紧急公文。
紧急文件可分为特急和急件两种,紧急公文应随到随办,时限要求越高,传递、办理的速度也就要求越快,但要“快中求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文的时效要求越来越高,即使常规公文,也应随到随办,以提高办文效率。
公文按其机密程度,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普通公文。
绝密、机密、秘密公文又称保密文件,是指内容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需要控制知密范围和知密对象的文件。
文件的密级越高,传达、阅办、保管的要求也越严。
第三节公文的行文关系一、行文关系,是各级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组织关系和业务关系在公文运行中的体现。
机关部门、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可分为同一系统上下级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同一系统的平级机关之间以及同一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平行关系,不同系统的机关、部门之间不相隶属关系。
行文关系是根据行文单位各处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的。
二、建立正确的行文关系,遵守必要的行文规则,有助于机关、部门、单位维护正常的领导和管理,避免行文混乱,防止“公文旅行”,克服文牍主义,提高工作效率。
一定的行文关系,规定和约束了公文按照一定的方向运行,通称为行文方向。
行文方向是行文关系的反映。
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在具体行文中,根据组织关系和工作需要,可以采取逐级、多级、越级、直达、直接等不同的行文方式。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1讲公文基本概念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这节课呢叫做政务关系和公文写作。
那么为什么是这样一个题目呢?这个我们过去学习公文写作呢更多的呢是强调文字上怎么处理,但是在公文处理过程当中啊,理解它的政务关系对这个公文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所以说呢我们这节课呢就是在讲的这个公文怎么写的时候呢,这个同时呢也和大家讲一下就是为什么这样写。
那么在公文这个处理过程当中的有很多的这个政务关系,怎么去理解它?这个直接和公文的写作的内容也都是相关的,不光是处理流程,包括写作也是有影响的。
所以说呢我们这一课呢就是从这么两个角度,就是政务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公文,那么再有一个公文处理和写作的这个角度。
那么我想有这么四个这个方面的内容,我们一一加以介绍。
一个呢就是对整个公文的它的一些基本的概念的了解,这个公文它的性质,公文它的这个一些特点,这个处理公文的一些原则,这是一课。
第二课呢我们就重点说一下,就是公文之间的在这个处理当中它所涉及的一些政务关系,它的规则是什么样的,包括这个行文规则还包括的话就是公文的这个名义。
这个当然了这个就是说不光是这些里头有政务关系,是吧,在其他当中也有,那就是在讲其他内容的时候一并介绍,就是第二课的内容。
第三呢就说一下公文写作的一些方法。
最后呢说一下公文的格式和这个公文流转的流程。
首先我们讲第一课,就是公文的基本概念。
公文基本概念呢我们分为四节,一是公文的定义,二是公文的种类,三是公文的分类和公文处理的一些原则。
一、公文的定义那么关于公文的定义呢,我们在这个就是公文,工作条例里头啊,有这么一段话,是给出了它这么一个定义,叫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的规范体式的文书。
那么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和布置上下工作,指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有这么挺长的这么一句话。
那么这句话呢我们把它浓缩一下,那么它的特征关键词呢就是三点:第一个,就是公文它一定是公务活动,公务活动当中使用的,是吧,这个工具,那么不是公务的,那么我们不能叫它叫公文,是吧,这个这是一个特点;第二个的话就是公文一定有它的效力,大大小小的效力,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效力,但是它必须有,它不能没有效力,没有效力的话这个公文呢就是一个没有用的东西,那么也不能够称其为公文,这个就没发挥作用,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的话,就是说公文它有它一定的规范的体式。
公文基本知识公文是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组织团体等具有公务性质的单位所用的文件。
它具有正式性、规范性、权威性等特点,是组织内部沟通、协调和管理等工作的重要载体。
为了更好地理解公文的基本知识,下面将介绍公文的定义、种类、特点和写作要领。
一、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组织团体等具有公务性质的单位所用的文件。
它是一个通用的概念,涵盖了公文函、公文报、公文表、公文编制规定等多种形式。
二、公文的种类:常见的公文种类包括公文函、公文报、公文表、公文编制规定等。
其中,公文函是以函件形式发出的公文,用于传达单位内外部的意见、决策和命令等;公文报是衡量和记录单位工作进展的工具,通常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请示征求意见等;公文表是统计和汇总数据的工具,用于呈报上级机构或者内部使用;公文编制规定是对公文的命名、格式、撰写要求等进行规范的文件。
三、公文的特点:1. 正式性:公文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官方性质,因此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范,不能夸张、夸大、庸俗和随意。
2. 规范性:公文的撰写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包括使用规定的格式、词语、语句结构等。
3. 客观性:公文的内容应客观真实,不能夹带个人情绪和主观色彩。
4. 简练性:公文应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表达内容,避免冗长和废话。
5. 权威性:公文代表的是组织、单位的意见和决策,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四、公文的写作要领: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准确概括主要内容。
2. 日期:公文应标注发文日期,用以明确文件的时效性。
3. 称谓:公文的称谓应准确表达发文单位、收文单位的关系,例如“厅”、“局”、“司”等。
4. 正文:公文的正文要求逻辑严密,内容首先是总结前因后果,再是论证各个要点,最后是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决策。
5. 署名:公文的署名应标明发文单位的正式名称,以及发文人的职务、姓名和联系方式。
6. 盖章:公文通常需要加盖发文单位的公章,以便增加文件的正式性和真实性。
行政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汇总」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
第一章公文概述一、公文的概念公文的基本含义 ,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1) 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2) 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 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 . 这是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和图书资料的主要特点。
(4) 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公文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历代政权的性质,也反映了统治者的需要及其对公文在行使政治权力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公文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种重要工具,因此,文书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从属于一定的政治集团并为其服务。
三、“ 文书” 、“ 文件” 、“ 公文” 这三个概念,在机关的日常活动中是基本一致的。
四、公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 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2) 公文有法定的权威。
(3) 公文有特定的效用。
(4) 公文有规范的体式。
(5) 公文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五、公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 领导和指导作用。
(2) 行为规范作用。
(3) 传递信息作用。
(4) 公文联系作用。
(5) 凭证记载作用。
六、公文的分类:(1) 从公文的来源来划分: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2) 从公文的行文关系上来划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3) 从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来划分: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
(4) 从公文的制发机关的性质和公文作用来划分: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
法规文件又可分为法律文件、法令文件、行政法规文件。
(5) 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
常见的公文分类还有:(1) 从文件的缓急程度上划分,分为特急件和急件。
(2) 从文件的使用范围来划分,可分为通用文件、专用文件和技术文件。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第一节公文概述什么是公文?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它是一级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
公文是党组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团体、学校等在党务活动、政务活动、技术活动和经济活动等公务活动中的产物;公文还是宣布和传达政策法令、指导工作、报告和商洽国家事务的一种工具。
公文具有直接生效的指导作用。
这种指导作用包括命令作用、法律作用、执行作用、指示作用、宣传作用、教育作用、交涉作用……等等。
写作公文不能离开政策和法律,必须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法律。
只有不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办文质量,使公文发挥它的特殊的功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我国现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分12类13种:①命令(令);②议案;③决定;④指示;⑤公告、通告;⑥通知;⑦通报;⑧报告;⑨请示;10 批复;11 函;12 会议纪要。
根据中央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我国现行的各级党的机关公文有14种:①决议;②决定;③指示;④意见;⑤通知;⑥通报;⑦公报;⑧报告;⑨请示;10 批复;11 条例;12 规定;13 函;14 会议纪要。
以上两个文件是党政机关公文制发的依据,同时也成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等选择通用公文文种的依据。
当然一些专职机关,如军事、外交、经济、法律等的机构另有一些专用公文。
公文的处理程序一般包括:①收文;②分办、批办;③催办;④拟稿;⑤审核、签发;⑥编号、印发;⑦立卷(归档);⑧销毁。
与写作有直接关系的是拟稿。
二、公文的格式与要素三、公文具有规定的格式,公文要按规定的格式写作。
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程序性,并且便于公文的处理,提高办文的工作效率。
公文的格式要素一般包括:(一)发文机关(版头)发文机关即公文的作者,发文机关应写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
同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常委、军队、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公司也可联合行文。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义一、公文的定义与分类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特定格式和规范的文书。
它是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法规政令、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从行文方向来看,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上行文如请示、报告等,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下行文如命令、决定、通知等,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下达的公文;平行文如函等,是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往来的公文。
从公文的性质和作用来看,又可分为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等。
指挥性公文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如命令、指示等;规范性公文用于对行为规范和准则作出规定,如章程、条例等;报请性公文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等,如请示、报告等;知照性公文用于向有关方面告知情况、通报信息等,如公告、通告等。
二、公文的格式公文格式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版头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
密级和保密期限:标明公文的机密程度和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分为特急、加急。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
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2、主体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
正文:公文的核心内容,表述公文的具体事项和要求。
附件说明:如有附件,应注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
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印章:加盖发文机关印章,使公文生效。
3、版记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的印发单位和印发时间。
三、公文的语言特点公文语言具有准确性、简洁性、规范性和庄重性等特点。
准确性是公文语言的首要要求,必须准确无误地表达公文的内容,避免产生歧义。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一)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一)定义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
公文贯穿机关管理工作的始终。
我们要向上级报告情况,需要写成文件;我们要向乡镇、村安排什么工作,提工作要求,需要写成公文印发下去,备查、备用,便于基层照章执行;我们要告知社会公众一个什么决定,也要印制成公文。
因此,公文写作与我们每一个机关告知人员息息相关,可以说,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十分缺乏优秀的文秘工作人员,有许多年轻人因为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而被选拔进市、县党委、政府机关工作,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人生境遇,一些机关还因为选不到合适的文秘人员而发愁。
由此可见,重视公文写作、加强公文写作,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分类1、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党务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
今天讲的,重点是行政机关公文。
2、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下行公文。
草拟公文前,必须弄清楚行文方向,才能确定文种、内容、措辞等。
3、按照保密程度划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材料、普通公文5种。
我们在起草或者管理公文时,必须要按照该公文的秘密等级来处理,涉及秘密问题的,不能泄密。
4、按照紧急程度划分:特提公文、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平急公文、普通公文5种。
紧急公文的处理,我在后面要专门给大家讲。
5、按照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全是通用公文;司法类的公文、经济类的公文、任免类公文、议案、提案、建议等等,属专用公文。
今天讲的,主要是通用公文。
6、按照规范性和颁发程序的规范程度、行政约束力的强弱划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
第1讲公文基本概念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这节课呢叫做政务关系和公文写作。
那么为什么是这样一个题目呢?这个我们过去学习公文写作呢更多的呢是强调文字上怎么处理,但是在公文处理过程当中啊,理解它的政务关系对这个公文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所以说呢我们这节课呢就是在讲的这个公文怎么写的时候呢,这个同时呢也和大家讲一下就是为什么这样写。
那么在公文这个处理过程当中的有很多的这个政务关系,怎么去理解它?这个直接和公文的写作的内容也都是相关的,不光是处理流程,包括写作也是有影响的。
所以说呢我们这一课呢就是从这么两个角度,就是政务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公文,那么再有一个公文处理和写作的这个角度。
那么我想有这么四个这个方面的内容,我们一一加以介绍。
一个呢就是对整个公文的它的一些基本的概念的了解,这个公文它的性质,公文它的这个一些特点,这个处理公文的一些原则,这是一课。
第二课呢我们就重点说一下,就是公文之间的在这个处理当中它所涉及的一些政务关系,它的规则是什么样的,包括这个行文规则还包括的话就是公文的这个名义。
这个当然了这个就是说不光是这些里头有政务关系,是吧,在其他当中也有,那就是在讲其他内容的时候一并介绍,就是第二课的内容。
第三呢就说一下公文写作的一些方法。
最后呢说一下公文的格式和这个公文流转的流程。
首先我们讲第一课,就是公文的基本概念。
公文基本概念呢我们分为四节,一是公文的定义,二是公文的种类,三是公文的分类和公文处理的一些原则。
一、公文的定义那么关于公文的定义呢,我们在这个就是公文,工作条例里头啊,有这么一段话,是给出了它这么一个定义,叫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的规范体式的文书。
那么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和布置上下工作,指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有这么挺长的这么一句话。
那么这句话呢我们把它浓缩一下,那么它的特征关键词呢就是三点:第一个,就是公文它一定是公务活动,公务活动当中使用的,是吧,这个工具,那么不是公务的,那么我们不能叫它叫公文,是吧,这个这是一个特点;第二个的话就是公文一定有它的效力,大大小小的效力,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效力,但是它必须有,它不能没有效力,没有效力的话这个公文呢就是一个没有用的东西,那么也不能够称其为公文,这个就没发挥作用,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个的话,就是说公文它有它一定的规范的体式。
这个体式呢我想包括主要这么三个方面,就是一个呢是公文的外观,你一看上去这就是公文,我们通常讲红头文件,是吧,那么这个就是说它有规范的这个格式要求,是吧,这个标识,是吧,这个体例,这个的话就是印章,这些要素都要有的,那么呢这是一个外观,外观就是你拿到手一看,这个就是一个公文的样式,是吧,这个样式就是规定性的,你不能说我搞个蓝头文件,那不是,是吧,这个的话呢就是有统一的规定的,这是第一。
第二呢就是公文它的关联性,这个没有一个公文说就是独立的,它一定是和这个当时的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相关联的,那么这个公文的这种内在关联性呢,也是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吧,这也是它的必定的一个体式之一。
第三个呢就是公文的语言,公文呢语言呢这个它这个说起来也都是汉语,是吧,但是呢它有一些这个习惯性的,这个就是这个规范性的一些用语,那么这个的话呢就是说你这个是要是公文的话,这个我们叫大概遵守这么一个语言规则,去这个制作公文。
我这个举一个例子呢来说明呢,就是说它的这个体式的特征。
在这个,在这个是改革开放初期,大概是在80年代初的时候啊,这个东北啊发生过一件事情,就是有一个干部呢,是记得当时呢我们这个就是平反冤假错案呢,对吧,这个提出来他也要进行这个甄别平反。
但是呢他和这个就是当时这个平反冤假错案的其他的人呢情况不太一样,他是应该是属于一种啊,就是刑事犯罪,这个是破坏军婚,这个事实依据也都很清楚。
那么这个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人家是受政治迫害在平反,那么他呢也想借这个时候呢给自己平反,这个就没有同意,是吧。
没有同意的话呢那么他就给这个自己啊,就是制作了一个假公文,那个人手很巧了,做了个什么假公文呢?做了个国务院文件。
这个外观是很像啊,也有红头啊什么文号啊,什么都有,后头也有印章,是吧,弄个萝卜刻的,是吧,这个你看上去就是国务院的章,那么也没错,是吧。
这个你要是看外观,那这文件就是一个真的,那么结果呢是这个文件呢就是说就寄到他们这个省里了,省里收到这个文件以后啊,一看标题就觉得很纳闷,这个他这标题是怎么写的呢?写的是《国务院关于给某某同志平反昭雪的通知》,那么这个首先呢这个接到文件这个机关呢,就觉得这个不对,说哪儿不对呢?说一个的话呢就是说国务院它啊不直接分管干部的平假,这个平反冤假错案问题啊,我们知道那个是具体工作是中央组织部在负责。
那么再有的话呢,那你是个什么人呢?是吧,我想的话可能是说就是即便是中央组织部,它也应该是说是相当一级的干部,是吧,那么这个他说这个人是个什么人呢?这个把省里的干部都想了一遍也没有这么个人啊,是吧,那么这个也不对。
所以说呢就对这个公文呐就是产生了怀疑。
怎么产生怀疑呢?就是公文内在的关联性,这个制造假公文的人他不懂,他就是觉得国务院最大,那么就是这个,这个是国务院的文件,那就是权威,说什么就得听什么,当然实际上我们的话这个就是机关内部职能啊有很多的分工的,是吧,他这些就完全不懂。
所以说这个关联性这个概念他没有,那么就让底下就觉得很诧异,哪会有这么一个文件呢?那么这个所以说呢这个产生怀疑。
那么再看里头的内容就更可笑了,这个里头的就是充满了就是这种语言,说什么这个立即给某某某同志平反昭雪,这个工资连提三级,分配三居室住房一套,你比如说这个。
这个让人家一听的话就觉得很,很奇怪了,说这是国务院说话土匪吧,是吧,座山雕啊,这个这么说话,是吧。
那个过去我们说样板戏里头,是吧,这个兵随土家,保安堆屋里,是吧,这个这个这个上校团副,这是座山雕的话,这个国务院怎么会说这种话,是吧,这个所以说的话呢就是语言上它格格不入。
那么所以说就把这个马上就报案,非常快就把这个人给找到了。
找到了以后的话就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吧,是吧,那么他也很,觉得很这个很奇怪,说我费这么大劲,我刻那个公章我容易吗?是吧,怎么到你们手里一看就是假的。
那么这个就是他完全不懂,其实公文它不是一个就是一个外观,它还包括里头内在的内容。
你像这些东西的话,就是你像这个关联性,就是典型的我们属于呀叫做政务关系。
那么他这个就是不懂得,是吧。
所以说我们学习公文呢,不光是学习这个就是一种格式,一种这个语言,那么还更重要的就是说是我们要理解它这个内在的这种关联,这种政务关系,这才能够就是做出来比较高质量的公文。
你不要说是我们是,他是这个人是假的,事是假的,是吧,那么搞出文是假的,是吧。
这个我们不知道人是真的,事也是真的,但是说我们因为对这方面的知识不理解,搞这个公文像假的一样,这个就闹笑话了,是吧。
所以说呢我想这是我们学习的一个目的吧。
那么这是关于公文的定义。
二、公文种类那么再看看我们都有哪些公文,都有哪些种类,我在这儿呢就是说是跟大家呢很快的,把这个公文的种类跟大家过一遍。
(一)广义公文我们大的概念上啊,一种呢我们叫广义公文,那么在这个具体的这个,这个在使用当中呢,我们呢还有一个概念叫狭义公文。
这个广义公文呢它就多了,按照我们说的这个三个要素,是吧,公务活动,是吧,效率和规范的体式,是吧,那么它这就是包括呢有一些,比如说法律、法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规划、计划,是吧,单位的工作总结、工作方案等等,这些呢符合这些要件吗?都符合。
所以说这些都是公文,我们这个公文呢就是说不要很狭隘的理解在就是说是发文文种上,那么实际上公文的种类是符合这三个要件的这些东西都是公文,这是一个广义的。
还有一些呢就是说也符合公文的这三个特点,那么你比如说请假单,行政介绍信,这些是不是公文?是吧,那么这个你像这些东西呢它是涉及公务,这个特点是符合的,是吧,你像介绍信,行政介绍信这涉及公务,你到哪儿兹介绍某某同志去你那儿联系工作,这个东西是涉及公务啊,是吧。
那么第二个有没有效率?是吧,那么你拿着这个介绍信的话,那么就是说是可以给你证明身份,是吧,它是有效率的,是吧。
再有一个有没有规范的体式,这个大体上也是有的,是不是?那么这个就是说介绍信的写法,它就是一个规范的体式。
所以说从这个大的概念说这些也都是,是吧,这个都是公文。
但是呢我们就是未纳入公文管理,我们经常讲的说公文管理,这个就没有包括这些。
那么这些呢就是说都是在广义公文这个概念当中。
(二)狭义公文那么我们今天讲的重点呢,是狭义公文,狭义公文就是特指我们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里面所规定的,这15种作为发文文种使用的种类,我们叫它叫狭义公文,这是我们今天介绍的重点。
那么这个你比如说有一些这个法规,法规的话呢它这个是公文,这是没错,但是说我在法规颁发的时候,我前头还会有一个,就是颁发这个法规的,你比如法规有颁发者使用令,那么令呢它是一种发文文种。
那么这个我们就讲这个令,后头这个法规的我们就,这个今天不作为重点讲了,这个的话呢我们所以说呢,我们这个工作条例它所围绕的这个公文概念就是15个发文文种,这是这个概念。
那么我们把这15个发文文种呢和大家捋一遍。
1、决议决议呢它是用来,就是由会议讨论通过重大的决策事项形成的,这个的话呢就是决议。
2、决定那么这个第二类呢叫决定,决定呢它有这个三个作用,一个呢就是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这个第二个呢就是奖惩有关单位人员,第三个就是变更或者撤销下级的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那么这个这是决定。
3、命令命令有四个,一个呢就是说公布行政法规规章,是吧,刚才我讲到,你比如说一个法规,我要颁布的时候我使用令。
二宣布实行强大强制性措施,你比如说戒严令这类的。
三呢就是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这次是新加了一个内容,就是主要是这个,就是有这个衔级管理的这个部分。
四一个就是说是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这是命令。
4、公报5、公告我们看的就是说前面三个啊,这个中间呢有几个地方啊,可能会容易搞混,我在这儿说一下。
决议和决定,决议呢是叫做重大决策事项,这个一般呢是在领导机关才使用,我们基层机关就很少使用,我们基层机关主要是执行,它这个决策型的东西比较少,这个它也不是它的权限,是吧,这个的话呢决定呢,那就是说是在各级单位当中它都可以,都可以有,这是我想呢这是有一个有区别的。
这个第二个事的话呢注意,就是说我们决定和命令里头啊,这个都有一个奖励,嘉奖,奖惩,都有一个奖励。
那么在适用的时候注意的话呢就是这样的,决定的一个的话呢区别就是说用决定可以奖也可以惩,可以奖励也可以处分,那么这是单位对本机关工作人员做出的这个,那么一个,一个文书,是这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