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课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30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某三口之家2007年9月收入共6258元。
父亲在国有商场工作,工资收入1000元;母亲在集体企业工作,工资收入900元;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2300元,此外还有股票收入1200元,政府公债收入528元,为企业提供商品信息收入330元。
回答1—2题。
1.我国现阶段采取的分配制度是()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2.该家庭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有________元,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有_______元。
() A.20584200 B.35001000 C.43581900 D.383024283.按劳分配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是()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②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可能性③前者是后者在分配关系上的体现④前者是后者的前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图是我国某市居民2007年收入一览表:内容工资、薪金收入房屋、土地等其他收入国债收入股票收益利息收入比例(%) 40 29 7 10 14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图表表明()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④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步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既要照顾穷人,又要肯定强者。
“肯定强者”()①有利于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②就要保护一切劳动的收入③落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④必须在再分配领域注重公平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6.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更加注重公平。
新建一中高三政治小题卷(经济生活2、3课)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定个叫好又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
这种做法在营销学界被冠以“饥饿营销”。
下列对“饥饿营销”理解正确的是①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②在市场竞争充分的情况下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③是为了对品牌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④比较适合一些单价比较低,容易形成单个商品重复购买的行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小王在外企做技术员,月工资8000元,今年投资股票赚了1万元,准备买下去年看中的标价6900元高配置品牌电脑.到商场发现价格已降为6000元(假设价格等于价值)。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小王的月工资8000元是按劳分配B.标价6900元是货币在执行价格尺度的职能C.小王投资股票赚的1万元必定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D.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则2014年该品牌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5%3、假设商品甲和商品乙互为替代品,商品甲和商品丙是互补商品。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乙的需求量增加,下列图示能够表示商品丙的价格和需求变化趋势的是4、2012 年某国生产的 M 商品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 240 元,2013年生产M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若 2013 年生产M商品的某企业,其生产M 商品的价值总量相比去年提高了10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该企业生产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相比去年提高了A. 10 %B. 32 %C. 30 %D. 25 %5、商品市场上存在“优质优价”的现象,对此解读准确的是①优质商品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低②优质商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所以价格高③优质商品质量好,需求量大,需求影响价格,所以价格高④优质商品成本高,价值量大,价值决定价格,所以价格高A.①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6、下图曲线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商品需求、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新建一中高三政治小题卷(经济生活4、5课)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移动4G技术使手机上网的速度越来越快,视频通话、互联网游戏、高清电影在线观看等将成为智能手机的主要用途,用户在乘坐公交、购物、就餐等场合也能实现刷手机付费。
4G技术的应用①将拉动消费需求,催生增长热点②可促进消费升级,带动产业转型③能改善消费环境,满足生活需求④能引导理性消费,改善人民生活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2、据统计,某智能手机在预售开始的24小时内收到了超过200万部订单。
这表明A.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引导生产的发展C.消费对生产具有决定作用 D.生产决定着消费的质量和方式3、国家采取措施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但一些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利用自身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密切关系,变相设置“玻璃门”和“弹簧门”,使这些措施难以真正落实。
打破“玻璃门”和“弹簧门”①有利于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②能够提高民营企业效益,发挥其主导作用③是为了加强宏观调控,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④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拓宽民间投资渠道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如何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新贡献。
其中包括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③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依法监管非公有制经济。
④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A. ①②B. ③④C.①④D.②④5、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以3年前的70%降至30%,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而网络已成为收看热播电视剧的主要渠道。
乾县一中 2021 届高三年级一轮复课备考方案为了有目的、有方案、科学高效地睁开高三复课备考的各项工作,努力完成上级部门和学校 2021 年高考的目标任务,特拟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高三复课总的要求是“激活思想,夯实基础;导学练测,提升能力;分层推进;稳步提升〞。
以新课标为依照,以?考纲? 、?考试说明?为指南,以教材为依赖,落实培优、辅中、转差;坚持文理并重、艺体并举、全面备考。
成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努力创立“紧张、有序、拼搏、有为〞的复课气氛,力争在 2021 年高考中有新的打破,为我校可连续睁开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根本情况:1.学生情况:本届高三现有 5 个文科班和 25 个理科班,在校学生 1765 人,文科 282 人,理科 1483 人。
其中文补 82 人,理补 406 人,借读生 130 余人。
应届统招生源相对较好,学风浓厚,考风正直,学习习惯较好,综合素质较高;借读和往届生源整体质量不高,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待于进一步标准和提升,需要花大气力管理和整改。
2.教师情况:本届高三年级科任教师97 人,初次担当高三授课的有 6 人,其余教师都有高三一轮或一轮以上的经验。
本届高三老师年龄结构合理,勤劳敬业,团队协作意识较强。
3.管理团队:分工认真,责任明确,分抓到详尽班级和学科;30 位班主任务实、敬业、全局意识较强,经验丰富,管理上形成了立体交织,齐抓共管的场面。
三、目标任务:本科上线人数打破1000 人,力争一本上线人数较上年有大幅增添,高考600 分以上人数高出30 人,尖子生在名校录取上有重要打破。
四、组织机构:1.高三复课备考领导小组:组长:郭党国副组长:刘立武李宝通解彭山任志恒张文超王亮马美艳苏秀龙成员:郑养库孙国政严拥军陈正东杨旭卿白文波南利2.高三复课备考小组:组长:苏秀龙副组长:郑养库孙国政严拥军陈正东杨旭卿白文波南利成员:各学科组长和班主任五、主要工作安排1、复课时间段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2021 年 9 月~ 2021 年 2 月底为“基础知识复习和坚固,根本技术训练〞阶段。
必须重点盯防的主观题可能涉及的原理★★★三星以上的必须做到倒背如流★★★1.影响和决定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直接因素: 供求关系。
间接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
这些因素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的。
(2)决定因素: 价值。
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其价格下降时, 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3.②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反应程度较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较大。
4.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需求, 不仅要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还要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影响呈反相关关系。
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影响呈正相关关系。
5.★★★★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①价格促进生产者调节生产规模。
②价格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价格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6.价格促使企业树立创新意识, 坚持自主创新,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7.影响消费的因素:(1)从根本上说, 消费水平的高低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主要是受居民收入和物价总水平的影响。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 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8.消费心理:①从众心理②求异心理③攀比心理④求实心理9.树立正确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0.★★★★★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 并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生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能提高劳动力质量, 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1.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3讲《收入与分配》4.2真题剖析:最近几年高考相关真题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2012全国新课标卷)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材料一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8、图9所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14分)【答案】问题:与世界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
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解析】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描述和阐释”的时候,既要和世界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又要把居民收入和政府及企业的所得进行对比;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论证和探究”的时候,既要针对一个个问题有具体的举措,又要在整个问题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机制【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以我国的居民收入与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对比和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对比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收入分配与公平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目前的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先进行“描述和阐释”,再进行“论证和探究”。
(2012天津卷)5.图2是我国对农村人口的扶贫标准以及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的柱形图。
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A. 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B.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C.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D.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答案】 C此国家可以逐年提高扶贫标准,帮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
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一轮复习教学案008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东台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高考考点]1.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3.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4.了解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5.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应知应会]一、财政收入与支出1.什么是财政?什么是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2.什么是财政收入?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有哪些?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什么?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什么是财政支出?国家财政支出主要有哪些方面?5.财政收支关系有哪几种情况?什么是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二、财政的巨大作用6.财政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教材重大调整]1.教材P78页正文第一段第3行。
原来说法:“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新教材说法:“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教材P78页正文第二段第2行。
原来说法:“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水平调控促进经济增长。
”新教材说法:“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水平调控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3.教材P78页正文第三段。
新教材改为:“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例如: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整和控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等事业。
”[释疑解惑]正确理解国家的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相应的措施。
(2)财政政策的基本类型。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超是-PL/SO-tood-2现设-我们一童在-方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贷币与纸币*纸币的发行量-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汇率变动的影响-创新设计第一页就是1.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一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一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一没有价值的东,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价值和使用价值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一2.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一本质:一般等价物-一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注意“商品流通”的概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一每个月交水电费属于货币的哪一种职能?一3.纸币-为什么会产生纸币?-一1纸币的购买力不是由国家规定的。
-国家规定的是纸币的面值-一2纸币的发行量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纸币的发-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比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名称-项目-主-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危害-秩序-需求不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长-远利益不利-区别-根本方法:发展生产,增-治理-根本方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加有效供给-办法-宏观政策:实施适度从紧-宏观政策:实施适度极的财政、货币政-的财政、货币政策,控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两者的实质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不平,即都是由货币的发行量与流-联系-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平衡所造成的;从长远来讲,对社会发展、企业生产-人民生活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命题点3-货币政策-解题指导:流通中的货币量与经济政策-紧缩性的-减少财政-财政政策-支出,增-纸币发行-加税收-纸币→-量大于流-总供给-物价-中需要-Λ-持续-提高存贷-总需求-上涨-从紧的货-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扩张性的-增加财政-支出,减-量小于流-少税收-下跌-降低存贷-积极货一3.纸币-为什么会产生纸币?-一1纸币的购买力不是由国家规定的。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基础学问总复习一、高考考点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11。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激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2。
以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安排的原则13。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扰14。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5,国家宏观调控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二、重点、难点剖析(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1生产资料全部制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
生产关系从内容上包括全部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安排关系等。
在确定历史时期,社会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几个方面的总和就构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制度。
在生产关系内容的几个方面,之所以生产资料全部制成为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因为,从事生产活动,除了劳动者外,必需具备确定的生产资料,如土地、原材料、工具、设备等,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过程,而生产资料又总要归确定的阶级、集团或个人全部,形成确定的生产资料全部制,由于生产资料全部制的性质不同确定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占居主体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不仅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而且对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的状况起确定作用,即它确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确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确定人们在交换和安排过程中的关系,乃至社会生活中绝大部分详细的经济关系。
所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确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成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哪些?(1)国有经济。
(2)集体经济。
(3)混合全部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 国有经济的作用及其体现?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限制力上:(1)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需占支配地位。
(2)国有经济要提高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全部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政治认同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对这一制度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多种分配方式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我国的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法治意识依法保护各类产权,调动各类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公共参与复习集成块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基础自修快通关]1.我国的分配制度[1](1)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为什么[2]①生产决定分配。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怎么办: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2.按劳分配[3]阐释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只有在公有制经济或者公有制性质的经济中,才存在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4]内容要求[5]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必要性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重要性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3.按要素分配(1)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资本要素、劳动要素[6]、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土地要素[7]。
高三一轮复习第三课《多彩的消费》【高考考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使用说明】依据B案勾划课本并写出提示语,填写学案空白处,理清思路并记住基础知识。
B案—课前预习【考点梳理】☆1、影响消费的因素(1)(2)[提示]影响消费的因素,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量、社会福利制度、消费心理等,其中最根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费类型(区别开)(1)按消费对象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2)按交易方式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消费目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消费结构(1)含义及变化:△(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3)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人们生活水平的关系:4、消费心理(结合创新设计总结特点,并区别开)☆5、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践行的原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含义:________________ _②反对超前和过于紧缩消费(注意抑制消费的危害性)(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做法3点: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住:主旨、核心______ 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要发扬光大)C案—课内探究合作探究一:基础整合与深化1、结合影响消费的因素,分析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2、从消费类型看,旅游、贷款买房、手机消费属于什么类型?3、判断:(1)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意味着居民生活水平降低。
(2)恩格尔系数减小,意味着用于食品的支出在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