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历(一)》知识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406.50 KB
- 文档页数:4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日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看日历》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日历,学会通过日历了解日期、星期和季节等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期、星期和季节有所了解。
但是,他们对日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多数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地通过日历了解信息的习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认识和掌握日历的使用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日历,了解日历的基本结构,学会通过日历了解日期、星期和季节等信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和主动交流的好习惯,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日历,学会通过日历了解日期、星期和季节等信息。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通过日历了解日期、星期和季节等信息,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日历和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日历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1)认识日历:让学生观察日历,发现日历的基本结构,如日期、星期、月份等。
(2)学会使用日历:引导学生通过日历了解日期、星期和季节等信息,如通过日历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判断今天是春天还是冬天等。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日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日历的使用方法。
4.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日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5.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日历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一等奖《看日历》范文1、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一等奖《看日历》范文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能初步判断平年和闰年。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会看日历,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年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你知道今天是几年,几月,节日吗?关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些什么呢?生:xxxx年xx月xx号生:一年有365天生:六月一日是儿童节师:同学们知道的这么多啊!那你知道是通过什么知道年月日的吗?这节课我们学习《看日历》板书:看日历二、自主探究1、请同学们观察附页1,这就是日历,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看后小组内交流。
2、小组合作,把xxxx—xxxx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并核对是否正确。
3、小组交流说一说你的发现。
4、集体交流生:我发现1,3,5,7,8,10,12月都有31天。
生:4,6,9,11月都是30天。
生: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那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2月有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有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
(板书)我们一起研究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这么多的知识,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我们记忆呢?古代的劳动的人民发明了拳头记忆法,我们一起学一学吧5、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拳头记忆法,然后让小组内再练习拳头记忆法6、指名学生上讲台来说一说拳头记忆法,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师:同学们学的真快!不光有拳头记忆法,还有歌诀记忆法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小组内快速的记忆,看一看哪一小组记忆的最快,!7、教师检测各个小组完成的情况三、巩固练习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背诵歌诀记忆法2、教师随机说月份,让学生判断是大月还是小月师:五月一日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月一日国庆节3、做游戏咱们班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那我们让男生当大月,女生做小月,当我说是大月的年份时男生站起来,是小月时女生站起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知识点一、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一、知识点二、1、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节捐书活动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二节运白菜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三节节余多少钱1、、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第四节里程表(一)1、根据里程表提出问题,一般先把里程表转化成线段图来观察,再列式计算。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大、小月的记忆方法
问题导入
方法讲解
记忆大、小月,可以用拳头记忆法,如下图所示:
1.从右边第一个凸起开始数,从1月数到7月;返回时,从数7月的地方开始数8月,一直数到12月。
2.在拳头上凸起的地方为大月,凹下的地方为小月,2月除外。
3.凸起的地方是1,3,5,7,8,10,12月这7个月,是大月;凹下的地方是4,6,9,11月这4个月,是小月;2月除外。
归纳总结用拳头记忆大、小月时,凸起处是大月,凹下处是小月,2月需要特殊辨别。
知识巧记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腊原指农历十二月,这里借指公历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其余都是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特殊年份二月是二十九天)。
单、双数记忆法:要找大月你记住,七、八两月挨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
误区警示慧眼识真知,错误巧规避!
国际儿童节的前一天是5月30日。
错解分析国际儿童节是6月1日,5月是大月,最后一天是5月31日,6月1日的前一天是5月31日。
错解改正国际儿童节的前一天是5月31日。
温馨提示在计算具体日期时,一定要记准大、小月,才能求得正确结果。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看日历》(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看日历,理解月份的概念,并能读懂日历中的数字。
2.能够运用日历进行时间推算,如计算过去或未来某个日期的星期几等。
3.能够通过互动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思考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侧重于日历的学习。
通过观察与练习,让学生掌握日历中的月份、星期和日期数字,以及如何通过日期来推算星期几等内容。
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日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日历中月份、星期、日期数字的读取和简单的星期几推算。
难点:对月份的理解和星期几推算的初步运用。
教学方法:因为日历有一定的实用性,所以本课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
首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学习相关知识,然后并通过游戏等形式实践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能动性。
教学手段:电子屏幕、教学剪纸、游戏道具等。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1.师生互动:问学生日历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2.教师提示:日历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每天的日期,了解每个月的天数,还可以帮我们计算时间,推算某一天是星期几等。
【知识讲解】(15分钟)1.月份的读取:教师引导学生依次朗读每个月份,并通过春、夏、秋、冬等季节特征提示学生。
2.日期数字的读取:教师使用数字剪纸向学生演示各种日期数字的排列形式和读取方法,帮助学生区分各个数字的读法和阅读顺序。
3.星期几的初步推算:教师以某一日期为例,演示如何通过日期推算该日期是星期几。
【练习活动】(25分钟)1.互动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个月份和星期的天数推算某一天是星期几,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相互交流分享,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
2.小组活动:教师安排小组竞赛活动,让学生运用日历进行时间推算并涂色,加深对月份、日期、星期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总结反思】(5分钟)1.教师总结:回顾课堂内容,再次强调日历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大班认识日历知识点总结一、认识日历的历史日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太阳历和月亮历。
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一年,而月亮历以月相变化为周期,一共一个周期即一月。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文现象来制定日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日历已经初具雏形。
俗话说:“岁寒知时,节气辨年”,所以认识日历对孩子们来说,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对时间概念和时间规律的认知。
二、认识日历的基本知识点1. 一年有多少个月?一年有12个月,它们分别是: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 每个月份有多少天?不同的月份天数不同,其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是30天,2月是28天,闰年的2月是29天。
3. 一周有几天?一周有7天,分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4. 特殊的日子和节日:如元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儿童节、教师节等,孩子们通过日历的学习可以了解这些特殊的日子和节日,你们现在又知道了吗?5. 季节: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交替。
三、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帮助孩子认识日历1. 制作月份卡片:在卡片上写上每个月份的名称和对应的图片,并将它们按顺序贴在墙上,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月份卡片来了解一年有多少个月。
2. 制作日历手工:让孩子们动手DIY制作日历,可以用彩纸、贴纸、印章等材料,让孩子们亲手动手制作自己的日历,并标记上重要的日期和节日。
3. 每天观察天气:在日历上标记每天的天气情况,这样孩子们可以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规律,增加他们对时间的感知。
4. 五颜六色的日历:用不同颜色的笔或标记工具在日历上标记不同的活动或事件,让孩子们通过颜色的区分来了解一段时间内的活动安排。
四、日历知识的延伸学习1. 环球日历: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日历和节日,增加他们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知。
2. 历史日历:让孩子们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的生日,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看日历》资料
历法的分类
日历中的历法又分为阴历、阳历和阴阳合历,三种。
阳历亦即太阳历,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现时国际通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和中国的干支历即属于太阳历这类。
阴历亦称月亮历,或称太阴历,其历月是一个朔望月,历年为12个朔望月,其大月30天,小月29天,伊斯兰历即为阴历的一种。
阴阳历的有非常明显的平年和闰年之分,年天数差异较大,历月为朔望月,因为12个朔望月与回归年存在一定的差别(少11天左右),所以阴阳历中设置闰月,用以协调回归年和朔望月之间的关系,存在闰月的年份中一年为十三个月(朔望月),是闰年。
一般每经过十九年就会有七个闰年。
区别于一年有十二个朔望月的平年。
因此这种历法即与月相相符又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
中国的农历就是阴阳历的一种。
看日历-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概述《看日历》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中的一章,主要内容是教学生如何通过日历进行日期的计算。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一知识点,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日历计算。
二、教学目标1.能够按照教师所给的日期进行日历计算;2.能够使用日历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3.能在日历中辨认星期几;4.能够在日历中快速找到指定的日期;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1.日历计算;2.两个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计算。
四、教学难点1.日历计算的细节问题;2.识别月份和星期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日历;2.课堂用具:黑板、彩笔、干净橡皮、计算器。
1. 导入新知通过话题导入,问学生们知不知道日期是如何计算的。
引出日历这一概念并通过日历上的图片来向学生们介绍。
2. 认识日历1.开始介绍日历的基本知识。
大致介绍一下日历的历史、构成和作用等方面。
2.教师示范在日历上寻找不同日期和指定星期几,并让学生们模仿操作,理解和灵活运用。
3.教师解释一些词汇及术语:周、星期、月、年、闰年等等,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概念。
3. 日历计算1.教师讲授如何计算日历上的日期,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方法,例如:月末借一,闰年二月多一,等等。
2.演示在日历上做加减法的方法,并根据实际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掌握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3.让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4. 时间间隔计算1.引入两个日期间隔的计算,询问学生们该如何计算时间间隔。
引导学生根据差值计算天数,并且演示计算方法。
2.通过实例向学生讲解如何计算覆盖跨度大的时间间隔,例如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等等。
5.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巨灾时,记者按特定的方法报道救援行动,如何计算时间;2.让学生自己编写几个有趣的小练习,以运用所学的日历知识点。
1.表现得很好的优秀学生可以在黑板上进行日历计算;2.单独对一些学生进行口算练习;3.对学生两个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小组互相把关的作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看日历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日历,了解日历的构成,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日历的构成:年、月、日、星期。
2.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或31天,2月有28天或29天(闰年)。
3. 星期的推算:星期的日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出现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星期的推算,让学生能够根据日历推算出任意一天是星期几。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学生自备的日历或月历。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日历,引导学生观察日历的构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日历的构成,让学生了解年、月、日、星期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日历,让学生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学会推算星期。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1. 看日历2.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3. 星期的推算方法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日历。
2. 让学生观察家里的日历,找出一些特殊的日子,如家人的生日、节假日等,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日历,了解日历的构成,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日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看日历》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日历,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关系,以及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感知、操作、交流、归纳的过程中,体会年、月、日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历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二年级学习了时间的相关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铺垫。
但学生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尚不熟悉,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巩固。
此外,学生对日历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课堂实践中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日历,了解年、月、日的关系,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过程,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日历,了解年、月、日的关系,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日历卡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日历,引导学生关注年、月、日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日历,发现平年、闰年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练习:学生自主设计日历,加深对年、月、日关系的理解。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课后作业:学生课后观察家庭日历,了解家人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