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地理专题2(打印版)
- 格式:pdf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2
中国人文地理专题练习(有答案)中国地理练习题二一、选择题(下图示意的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敦煌至格尔木铁路(T),全长约506千米,计划4年竣工。
据图,回答1~2题。
1.T铁路开通后,由敦煌至格尔木的路程大为缩短,不再绕行的甲、乙两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分别是A.银川、西安B.银川、兰州C.兰州、西宁D.兰州、成都2.总体考虑T铁路所经地段A.沙丘连片B.北高南低C.沟壑纵横D.起伏和缓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的黄河两岸,数十千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一系列的工业园区,拥挤着近千家企业,形成一条“工业长廊”。
读图,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域()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能开发为主4.该区域的工业园区的主要区位优势不包括()A.土地廉价B.能源资源丰富C.劳动力素质高D.政策优势读“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5~6题。
5.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长江三角洲6.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B.城市化快速发展C.粮食政策调整D.灌溉技术的发展下图为我国不同行业国民经济产出对气象条件敏感性排序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A.农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B.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农业C.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农业、零售业D.金融业、农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8.当我国南方降雨量显著增加,可能使北方以运煤为主的港口输煤量减少,这是由于A.南方企业普遍有大量煤炭储备B.南方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煤炭需求减少C.受宏观经济影响,市场对煤炭的需求上升D.进口煤炭增加,影响港口煤炭输出读图,完成9~11题。
9.与甲、乙、丙、丁对应的区域为A.华北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青藏地区B.青藏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华北地C.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青藏地10.甲处光照强、热量条件差,说明当地A.太阳高度角大,但日照时间短B.晴天多,云层薄,保温弱C.纬度高,白天少云,晚上多云D.大气削弱少,冬季风影响时间长11.结合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方向对应合理的是A.甲—商品棉生产基地B.乙—草原畜牧业基地C.丙—天然橡胶基地D.丁—春小麦基地(2015·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模拟)下图示意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图完成12~13题。
第2讲 中国人文地理一、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________。
(2)人口政策:________是基本国策。
(3)分布状况:分布____,以__________一线为界,此线____人口密度大,此线____人口密度小。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56个民族:____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____族人口最多。
(2)民族分布: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西北和____地区。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部门 主要分布区东部 地区 种植业 __________地区 林业 ________的天然林区,______的人工林区 渔业 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地区 畜牧业 ______牧区、____牧区、____牧区和____牧区种植业 有灌溉水源的地区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1)主要粮食作物分布⎩⎪⎨⎪⎧水稻: 以南春小麦:古长城以北冬小麦:古长城和 之间(2)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和 花生: 、河南油菜: 甘蔗: 、四川盆地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茶:秦岭—淮河线以南的丘陵、 山地 三、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密集分布区 (1)铁路沿线:京广、____、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3)沿海地区:集中了______、辽中南、______、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2.高新技术产业 (1)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____、小____的分布特点。
(2)开发区开发差异⎩⎪⎨⎪⎧ 沿海→ 型高新技术产业 →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与 有密切关系的产业画龙点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主导、交通运输事业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正在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