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中国地理-北方地区(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北京)
- 格式:docx
- 大小:19.29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北方地区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1.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3.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4.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
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5.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6.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7.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中国北方地区是指中国国土范围内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5度以北的地域,其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
这些地区各自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和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从地貌、气候、水资源和经济发展等角度,介绍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知识点。
一、地貌特征中国北方地区的地貌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和山地三种类型。
其中,华北平原是最典型的平原地貌,位于华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西北地区则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包括青藏高原、阿尔金山脉等。
在西北地区的阿尔金山脉中,有我国主要河流长江的发源地,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气候特点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主要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其中,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东北地区的哈尔滨是中国最寒冷的城市之一,而西北地区的西宁则是中国高原上气候最为宜人的城市之一。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干冷,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大风频繁。
这些气候特点对于农田的耕作、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水资源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
由于地势高度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北方地区的河流水量较少且不稳定。
其中,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水资源来源之一。
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农田资源和文化遗产,但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黄河治理等问题。
另外,东北地区的松花江、黑龙江等河流也是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
四、经济发展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不均衡,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
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能源基地。
而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西北地区则以资源型经济为主,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等资源。
青藏高原则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宝贵的高原草场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北方地区拥有多样的地貌特征、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地理复习精讲-北方地区中国地理高考复习之北方地区【考纲透析】1.东北平原的范围和组成。
2.东北地区河流的汛期及补给类型(季节性积雪融水与冰川融水的区别)。
3.三个大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的评价。
4.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及限制性因素。
5.如何理解“旱涝、盐碱和风沙”是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
6.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学习目标】1.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北方地区的资源、交通和工业状况。
3.北方地区商品农业的发展条件、问题和发展趋势。
4.北方地区农业低产田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整治。
【能力要求】1.能够描述和确认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2.能够运用各类图表,分析说明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3.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地指出或填写该地区的主要矿产地和城市的名称,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及工业发展方向。
4.能够运用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分析该地区国土整治工作的重点,提出整治措施,能对该地区国土整治工作进行恰当的评价。
总结提高(一)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条件①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地资源面积广阔,黑土肥沃;夏季夏季日照长,热量充足;纬度较高,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
不利条件:东北地区全年生长期短,总热量相对不足,农作物的熟制只能达到一年一熟;,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且开发过程中,容易破坏草原和沼泽,导致生态恶化。
②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利条件: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地资源面积广阔;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
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热量充足,光照条件较好;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水资源不足(春旱);多风沙、盐碱和旱涝(夏涝);土壤盐碱化严重-中低产田较多。
第六章北方地区(复习备课)第二节东北三省第三节黄土高原第四节北京一、课标与教材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重点:1、东北三省的位置、自然特征(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工农业产业布局;黄土高原的形成、问题以及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北京的地理位置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建设成就。
2、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难点: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学生能够自主复习的知识:东北三省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农作物以及工业分布情况;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措施;北京的地理位置、职能、历史文化传统等。
大部分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星湖作用和相互影响。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
学困生遇到的学习困难:不会定位各区域的位置,在地形图上记不住各个区域的主要地理事物。
三、复习目标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北京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识别东北三省、黄土高原以及北京的地形特点。
3、运用地图和气候类型图归纳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和北京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东北三省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分布特点。
5、举例说明东北三省自然特征影响下的农业状况以及称为商品粮的条件。
6、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的自然灾害以及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北方与北京的地理气候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以北的温带季风气候的地区。
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三大地形单元。
一:东北平原1 位于我国东北,包括黑、吉、辽2 三面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3 由三江平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4 黑土广布,沃野千里5 部分地区由大面积的湿地(如三江平原),湿地具有调节气候,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的作用,因而进行退耕还湿。
二:华北平原1 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2 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也叫黄淮海平原 .3 粉沙质黄土是本地主要土壤,该地区分布大面积的中低产田。
4 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三:黄土高原1 主要分布山西、陕西等2 位于太行山、秦岭、长城之间3 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是长期受偏北风的吹拂下,多年堆积而成)4 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秋季节多暴雨,加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过度放牧、开矿),因而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北京的地理气候北京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在10度-12度之间,七月份最热,年平均降水量约500毫米-7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北京的植被非常多,你去百花山,妙峰山,东灵山,等地方看看就明白了。
不仅如此,北京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其中媒矿,铁矿还是“矿业老大哥”!文明之都北京,还是一座水汽较多的城市。
众多的河流仿佛商量好一样,从容不迫的自西北向东南流,又嘻嘻哈哈的汇聚到海河,蓟运河组成大家庭。
也是有些河流贪玩,走着走着停下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水库。
北方与北京的地理气候。
专题十四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北京)
一、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自然地理环境
1.
和黄海。
2.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部:黄土高原)
3.
,
(二)农业-
1. 2. 3.
4.
一、“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
2. 3. 4. (二)农业(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 2.
二、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1. (shāo)
(二)文明的摇篮
(三)风吹来的黄土
1. mǎo ) (四)严重的水土流失
6.
三、祖国的首都—北京
一、城市职能
二、地理位置
三、自然环境
1.
2.
3.
四、历史悠久的古城
1.
2.
五、现代化的大都市
1.发展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