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及屏蔽
- 格式:ppt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16
电磁干扰产生以及屏蔽技术作者:李建利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36期[摘要]本文论述了电子系统中电磁干扰的来源、传播途径以及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主要对防护措施中的电磁干扰缝隙屏蔽设计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电磁干扰屏蔽电磁兼容衰减导磁率导电衬垫中图分类号:TN8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361-01一、电磁干扰的来源和传播所有电器和电子设备工作时都会有间歇或连续性电压电流变化,有时变化速率还相当快,这样会导致在不同频率内或一个频带间产生电磁能量,而相应的电路则会将这种能量发射到周围的环境中。
电磁干扰(EMI)有两条途径离开或进入一个电路:辐射和传导。
信号辐射是通过外壳的缝、槽、开孔或其他缺口泄漏出去;而信号传导则通过耦合到电源、信号和控制线上离开外壳,在开放的空间中自由辐射,从而产生干扰。
二、电磁干扰的防护措施要实现电磁兼容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源头处降低干扰,将干扰源产生的EMI强度降低到能接受的水平;二是传播途径,将干扰源与被干扰电路之间的耦合减弱到能接受的程度,通过屏蔽、过滤或接地等防护措施可以实现。
本文仅就EMI的屏蔽措施进行简单的论述。
三、电磁干扰缝隙屏蔽的设计对设计工程师而言,采用屏蔽材料是一种有效降低EMI的方法。
如今已有多种外壳屏蔽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如:薄金属片、箔带、在导电织物或卷带上喷射涂层及镀层(导电漆及锌线喷漆等)。
导磁率高的材料能在极低频率下达到较高屏蔽效率,这些材料的导磁率会随着频率增加而降低,另外如果初始磁场较强也会使导磁率降低,还有就是采用机械方法将屏蔽罩做成规定形状同样会降低导磁率。
在高频电场下,采用薄层金属作为外壳或内衬材料可达到良好的屏蔽效果,但条件是屏蔽必须连续,并将敏感部分完全遮盖住,没有缺口或缝隙(形成一个法拉第笼)。
由于屏蔽罩要分成多个部分进行制作,通常还得在屏蔽罩上打孔以便安装与插卡或装配组件的连线,这样就会有缝隙需要结合,因此在实际中要制造一个无接缝及缺口的屏蔽罩是不可能的。
电磁干扰的来源及屏蔽方法介绍EMC问题常常是制约中国电子产品出口的一个原因,本文主要论述EMI的来源及一些非常具体的抑制方法。
电磁兼容性(EMC)是指一种器件、设备或系统的性能,它可以使其在自身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且同时不会对此环境中任何其他设备产生强烈电磁干扰(IEEE C63.12-1987)。
对于无线收发设备来说,采用非连续频谱可部分实现EMC性能,但是很多有关的例子也表明EMC并不总是能够做到。
例如在笔记本电脑和测试设备之间、打印机和台式电脑之间以及蜂窝电话和医疗仪器之间等都具有高频干扰,我们把这种干扰称为电磁干扰(EMI)。
EMC问题来源所有电器和电子设备工作时都会有间歇或连续性电压电流变化,有时变化速率还相当快,这样会导致在不同频率内或一个频带间产生电磁能量,而相应的电路则会将这种能量发射到周围的环境中。
EMI有两条途径离开或进入一个电路:辐射和传导。
信号辐射是通过外壳的缝、槽、开孔或其他缺口泄漏出去;而信号传导则通过耦合到电源、信号和控制线上离开外壳,在开放的空间中自由辐射,从而产生干扰。
很多EMI抑制都采用外壳屏蔽和缝隙屏蔽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大多数时候下面这些简单原则可以有助于实现EMI屏蔽:从源头处降低干扰;通过屏蔽、过滤或接地将干扰产生电路隔离以及增强敏感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等。
EMI抑制性、隔离性和低敏感性应该作为所有电路设计人员的目标,这些性能在设计阶段的早期就应完成。
对设计工程师而言,采用屏蔽材料是一种有效降低EMI的方法。
如今已有多种外壳屏蔽材料得到广泛使用,从金属罐、薄金属片和箔带到在导电织物或卷带上喷射涂层及镀层(如导电漆及锌线喷涂等)。
无论是金属还是涂有导电层的塑料,一旦设计人员确定作为外壳材料之后,就可着手开始选择衬垫。
金属屏蔽效率可用屏蔽效率(SE)对屏蔽罩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其单位是分贝,计算公式为:。
电磁干扰的屏蔽方法知识电磁干扰是指在电磁波传播的过程中,外部电磁波对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现象。
随着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和电磁波的频谱增加,电磁干扰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
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通信质量,人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电磁干扰的屏蔽方法。
电磁干扰可以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
传导干扰是指电磁波通过导线或介质传输到其他设备中,造成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辐射干扰是指电磁波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设备中,也会造成相互干扰。
针对这两种干扰现象,人们采取了多种屏蔽方法。
在传导干扰屏蔽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选择合适的材料:用良好的导电材料制作外壳或覆盖物,能够有效屏蔽传导干扰。
常用的材料有金属、导电橡胶和导电涂层等。
2.设计合理的接地系统:通过合适的接地设计和接地导线的布置,可以有效地降低传导干扰。
接地系统主要包括设备接地、建筑物接地和电气系统接地等。
3.使用滤波器:在输入输出端口上安装合适的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抵御传导干扰。
滤波器是根据干扰信号频率特性进行设计,可以提供有效的衰减。
在辐射干扰屏蔽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合理布局:对设备的线路、电缆和天线等进行合理布局,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特别是要避免平行布置的线路和电缆之间产生电磁耦合。
2.屏蔽罩:在干扰源和受干扰设备之间设置屏蔽罩,可以有效地降低辐射干扰。
屏蔽罩可以用金属网、金属板或金属化塑料等材料制作。
3.磁屏蔽:对于强磁场干扰,可以采用磁屏蔽材料进行屏蔽。
常用的磁屏蔽材料有镍铁合金和铁氟龙等。
除了以上屏蔽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手段用于电磁干扰的屏蔽:1.圆形线缆:圆形线缆可以减少电磁辐射,降低辐射干扰。
它与矩形线缆相比,能够减小电磁辐射的距离。
2.电磁封闭室:电磁封闭室是一种特殊的屏蔽装置,能够完全屏蔽外界的电磁波,用于测试电磁兼容性和电磁辐射等。
3.使用差模传输线:差模传输线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传输线上的电磁辐射和传导干扰。
差模传输线可以将正负信号在同一传输线上进行传输,减小电磁辐射。
电磁干扰屏蔽方法电磁干扰是指由于电磁场的影响而影响电子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的电磁现象,它是一种大的电磁污染源。
电磁干扰可以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也可以影响信号传输的正确性,造成数据传输出现错误,降低系统的运行精度。
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电磁干扰屏蔽系统,利用合理的屏蔽结构和材料,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干扰。
电磁干扰屏蔽有三种基本方法:屏蔽材料以及屏蔽结构、加电子屏蔽、加功率屏蔽(EMI)。
1、屏蔽材料和结构电磁屏蔽材料的作用是利用它的导电性及对磁场的影响来吸收、重组或反射作用于外界的电磁波,以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一般来说,电磁屏蔽材料是指金属结构体或含金属颗粒的绝缘材料以及金属网络或夹层结构体,根据耦合信号传导器的不同,一般来说,应选择合适的抗电磁波的屏蔽材料,如纤维布屏蔽材料、金属布屏蔽材料、全铝箔屏蔽材料、涤纶布屏蔽材料等。
2、电子屏蔽加电子屏蔽的方法有三种:首先是放置就近的设备,应该用来放置重置电容器,其次是添加陷波电路,用来抑制能量密集的脉冲,最后是利用继电器来进行转换。
加电子屏蔽后,可以大大减小外界干扰信号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3、功率屏蔽功率屏蔽(EMI)是电气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屏蔽方法,它通过在设备之间添加一个额外的低电阻的电磁屏蔽层来减少电磁波的传播,从而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
通常情况下,使用功率屏蔽的设备应被放置在屏蔽物体的外壳内,以避免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在以上三种电磁干扰屏蔽方法当中,屏蔽材料最容易使用,且成本较低,但是效果有限。
而在某些现场环境中,有非常强烈的电磁干扰,那么屏蔽材料无法有效地抵消外界电磁干扰,只能使用电子或功率屏蔽。
此外,使用不同类型的屏蔽材料也有一定的要求,必须使用具有足够高的屏蔽效率的材料,以便提高电磁屏蔽的效果。
电磁干扰的屏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外环境的干扰不断变化,在设计电磁干扰屏蔽系统时,应重点考虑合理的屏蔽结构、合适的屏蔽材料和有效的屏蔽方法。
总之,利用合理的电磁屏蔽技术和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外界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影响,从而提高系统的工作精度和可靠性。
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防护电磁干扰是指电磁场中的能量在电磁传输路径上发生的干扰现象。
它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诸多问题,因此,对于电磁干扰的影响和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磁干扰的影响1.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电磁干扰会引起电子设备的干扰电流和干扰电压,从而导致设备的误差和故障。
特别是对于精密电子设备,如医疗器械、航空仪表等,干扰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2.对通信系统的影响:电磁干扰会导致通信系统的接收信号质量下降,从而影响通信质量和传输速度。
这对于无线通信系统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
3.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电磁干扰会产生噪音和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潜在风险。
尤其是长期处于电磁干扰环境中的人们可能会出现焦虑、失眠等健康问题。
二、电磁干扰的防护措施1.合理导线布局:通过合理布局电器设备之间的导线,避免电源线与信号线交叉布置,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2.引入地线:为电子设备引入地线,将干扰电流通过地线引导到地面,减少设备之间的干扰。
3.使用屏蔽材料:在电子设备的外部壳体和关键元件上使用屏蔽材料,以阻挡外部电磁场对设备的干扰。
4.使用滤波器:在电源线路上安装滤波器,以滤除电源中的高频干扰信号。
5.增加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应优先考虑其抗干扰能力,采取适当的屏蔽和过滤技术,降低其对外界电磁场的敏感度。
6.加强室内电磁环境管理:合理布局电子设备,避免电磁辐射交叉干扰。
减少电子设备数量和使用频率,尽量使用低功率和低辐射设备。
7.加强监测和测试:定期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干扰测试,了解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三、注意事项1.合法使用设备:不得使用未经授权或违规的电子设备,避免因不合规使用设备导致电磁干扰问题。
2.保持设备良好状态:定期清洁设备,确保设备的良好接地,避免接地线或连接线松动或断裂。
3.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对员工的电磁干扰防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电磁干扰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电磁干扰解决方案第1篇电磁干扰解决方案一、背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问题日益凸显,对各类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本方案旨在针对当前面临的电磁干扰问题,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解决策略。
二、目标1. 降低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满足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要求,保障人类健康。
3. 提高电磁兼容性,降低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三、解决方案1. 电磁干扰源识别(1)现场勘查:对疑似存在电磁干扰的场所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其周围环境、设备布局等情况。
(2)电磁干扰源定位:利用专业的电磁干扰检测设备,对干扰源进行定位。
(3)数据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干扰源类型、强度等信息。
2. 电磁干扰抑制(1)设备选型:选择具有良好电磁兼容性的设备,从源头上降低电磁干扰。
(2)屏蔽:采用屏蔽材料或屏蔽结构,减少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
(3)滤波:在设备电源输入和输出端安装滤波器,降低电磁干扰。
(4)接地:合理设计接地系统,降低设备间的干扰。
(5)布线优化:优化设备布线,避免长距离平行布线,减少电磁干扰。
3. 法规遵循与检测(1)法规遵循: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电磁干扰解决方案的合法合规性。
(2)检测与评估:定期对电磁干扰抑制效果进行检测,评估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4. 培训与宣传(1)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电磁兼容知识培训,提高其对电磁干扰的认识。
(2)宣传:加强电磁干扰防护意识,提高全体员工的电磁兼容素养。
四、实施与监督1. 成立专项小组,负责电磁干扰解决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 定期对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方案。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五、总结本方案针对电磁干扰问题,提出了包括电磁干扰源识别、电磁干扰抑制、法规遵循与检测、培训与宣传等方面的解决方案。
电磁干扰解决方案
《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磁干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电磁干扰指的是电磁场对设备或系统正常工作造成的影响,它可能导致通信中断、设备损坏甚至安全事故。
因此,如何解决电磁干扰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面对电磁干扰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1. 设备屏蔽:为了减少电磁干扰,可以在设备上采用屏蔽措施,如在电路板设计中添加屏蔽层、采用屏蔽壳体等,以阻隔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2. 使用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可以采用滤波器来削弱或者消除干扰信号,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3. 地线布局优化:通过合理设计电子设备的地线布局,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从而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4. 电磁兼容性测试:在产品研发的早期阶段,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电磁干扰问题。
5. 频谱管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合理的频谱规划和管理,避免不同系统之间的频谱干扰,确保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要解决电磁干扰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设计、测试、
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电磁干扰问题,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和保障。
防电磁干扰的措施引言在当今高科技发达的社会中,电子产品的普及已经无处不在。
然而,随之而来的电磁干扰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难题。
电磁干扰可以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设备故障。
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电磁干扰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电磁干扰的措施。
措施一:良好的电磁屏蔽电磁屏蔽是一种有效防止电磁干扰的手段,通过使用屏蔽材料来隔离电磁场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磁屏蔽材料:•金属护罩:对于较小的设备,可以使用金属护罩来屏蔽电磁信号。
金属护罩可以将电磁信号导引到地面,从而防止其对设备的干扰。
•电磁屏蔽涂料:电磁屏蔽涂料可以在设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电磁信号的进入。
这种涂料通常使用铜或铝粉末作为主要成分。
•镀金屏蔽:将设备的外部表面镀上一层金属,可以有效地屏蔽电磁信号。
金属的良好导电性可以阻止电磁信号的进入。
良好的电磁屏蔽可以大大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措施二:地线连接地线连接是防止电磁干扰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良好的地线连接可以将电磁信号导引到地面,从而减少信号对设备的干扰。
以下是一些地线连接的重要注意事项:•地线长度:地线应尽可能短,以减少电流在地线上的阻抗。
长的地线会增加电流在地线上的损耗,降低地线的效果。
•地线材料:地线通常使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铜或铝。
这些材料具有低电阻和良好的导电性能,有助于提高地线的效果。
•地线接地:地线应连接到地面的可靠的接地点。
接地点应选择在地下水位以下,以确保地线能够有效地导引电磁信号到地面。
良好的地线连接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的产生,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措施三:滤波器的使用滤波器是另一种有效防止电磁干扰的措施。
它通过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干扰信号,提供稳定的供电环境,从而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滤波器类型:•EMI滤波器:EMI滤波器主要用于滤除电磁干扰信号。
它可以安装在电源线入口处,提供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抑制电磁干扰的六种常用方法》
电磁干扰是一种对计算机系统及其他电子设备造成的不可控的电磁脉冲,可以影响系统的性能,甚至导致系统故障。
因此,抑制电磁干扰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下面介绍一下抑制电磁干扰的六种常用方法。
一、采用屏蔽技术。
屏蔽技术是将电磁干扰源和敏感设备之间的电磁波隔离开来,从而抑制电磁干扰的传播。
屏蔽技术可以用金属箔或金属铠装箔来实现,也可以采用特殊的电磁屏蔽材料,如铁钢箔和铝箔。
二、采用电磁屏蔽材料。
电磁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可能传播到被保护设备的电磁波,从而抑制电磁干扰的传播。
常用的电磁屏蔽材料包括铁钢箔、铜箔、铝箔和特殊电磁屏蔽材料等。
三、采用绝缘材料。
绝缘材料可以有效地阻止电磁波的传播,从而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
常用的绝缘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纸等,这些材料可以用于屏蔽线缆、电缆、连接器和电子元件等。
四、采用磁护屏。
磁护屏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脉冲,防止其影响被保护设备的性能。
磁护屏是一种带有磁吸铁片的箔,可以有效地吸收外界的电磁波,从而起到抑制电磁干扰的作用。
五、采用多层护屏。
多层护屏可以有效地增加电磁波吸收的隔离效果,从而抑制电磁干扰的传播。
多层护屏通常由金属箔、铝箔和电磁屏蔽材料组成,以确保电磁波的隔离效果。
六、采用电磁屏蔽结构。
电磁屏蔽结构是一种用于抑制电磁干扰的特殊结构,其特点是结构内部由金属箔、铝箔和电磁屏蔽材料组成,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波的传播。
以上就是抑制电磁干扰的六种常用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的传播,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磁干扰解决方法电磁干扰指的是在通信、无线电频谱以及电子设备中,由电磁场的相互干扰引起的问题。
电磁干扰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数据传输错误、设备故障等严重后果。
为了解决电磁干扰问题,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解决方法。
1.屏蔽和隔离屏蔽和隔离是最常见的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方法。
通过使用金属或导电材料制作屏蔽罩、屏蔽丝等,将电磁信号隔离在设备内部或将干扰源和受干扰设备分隔开来,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和影响。
2.滤波器滤波器可以在特定频带上阻隔或衰减电磁干扰信号,从而降低其对设备的影响。
常见的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3.接地和屏蔽接地接地是建立良好的电气连接,将电磁波通过地线排放到地面上,降低其对设备的影响。
屏蔽接地则是将设备外壳与地面或其他屏蔽体连接,形成一个有效的屏蔽环境,减少电磁干扰的传播。
4.频率选择性频率选择性是通过选择特定频段的通信方式,使得设备只接收特定频段的信号,从而减少其他频段的电磁干扰。
5.调整设备位置和布线合理调整设备位置和布线可以减少因电磁场相互干扰而引起的问题。
避免设备之间距离过近,采用合适的排列方式,可以降低电磁干扰的产生。
6.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对于设备本身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情况,可以通过改进设计和工艺,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例如,使用抗干扰器件、优化电路布局和接线方式、改进设备屏蔽等。
7.信号调理技术信号调理技术可以对传输的信号进行处理,抑制或消除干扰信号,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使用均衡器、滤波器、放大器、编码和解码技术等。
8.技术管理和规范标准合理的技术管理和规范标准是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符合要求,降低电磁干扰的发生和影响。
总之,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和解决。
通过采取适当的屏蔽和隔离措施、滤波器、接地和屏蔽接地、频率选择性、合理调整设备位置和布线、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信号调理技术以及技术管理和规范标准等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磁干扰的屏蔽方法知识电磁干扰(EMI)是指电磁能量在电子设备及周边的环境中引起的干扰。
在现代社会中,电磁干扰已经成为电子设备和系统的重要问题。
而电磁干扰的屏蔽方法就成为了电子工程师必须了解的知识。
1.电磁干扰(EMI)的影响电磁干扰会影响各种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包括通讯设备、计算机、医疗设备、航空设备、汽车射频和娱乐设备等。
此外,电磁干扰还可能导致电磁兼容性问题(EMC),这可能会影响安全和生产效率。
2. 消除电磁干扰的方法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中,必须采取措施来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
以下是可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方法:2.1 金属屏蔽金属屏蔽是一种基本的屏蔽方法。
用金属片或金属网罩包裹电子设备,来屏蔽电磁辐射和电磁场。
金属屏蔽可以很好地屏蔽高频干扰,通常在射频、微波和高速数字应用中使用。
2.2 地线屏蔽地线屏蔽依赖于连接设备外壳的电路和地面的连接。
通过接地,电流可以流回地面,从而降低电磁干扰。
地线屏蔽通常适用于多个设备之间的干扰和电漏水问题。
2.3 分层屏蔽分层屏蔽是一种使用多个层次的方法,通常用于高频干扰。
不同层次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电性和磁性,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电磁干扰。
2.4 滤波器滤波器可以屏蔽设备中的杂波信号和一些EMI源。
这种方法是通过使用引入不同类型和频率的电容器、电感器和滤波器来隔离和过滤干扰信号的。
2.5 布线布线方法可以最小化电磁场的发生,并增加EMI源之间的物理距离。
这种方法通过正确放置电缆和电线在整个电子设计中,从而实现EMI的控制和管理。
2.6 笼状屏蔽笼状屏蔽是一种三维结构,它由连接到地面的金属网组成。
这种屏蔽形式通常用于射频EMI。
总的来说,电磁干扰的防护措施通常不止一种方法的单一方法,而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组合。
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电子工程师应根据设备的类型和EMI源来选择适当的屏蔽措施。
3.结论在现代社会中,电磁干扰已成为影响电子设备和系统稳定性的重要问题。
消除EMI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金属屏蔽、地线屏蔽、分层屏蔽、滤波器、布线和笼状屏蔽等多种方法。
实验室中常见的电磁干扰问题与解决方法电磁干扰是实验室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它会对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中常见的电磁干扰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电磁干扰问题的类型1. 高频电磁干扰:高频电磁干扰主要由通信设备、雷达等电子设备产生。
它们会干扰实验设备的正常工作,导致实验数据的失真或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低频电磁干扰:低频电磁干扰一般由电源设备、电动机等产生。
这些设备会引入电压和电流的波动,造成实验设备的故障或数据记录的错误。
3. 磁场干扰:磁场干扰主要由电流通过电线、电缆等产生。
它们会对实验仪器的灵敏部件产生作用力,导致读数不准确或设备故障。
二、电磁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法1. 屏蔽干扰源:对于高频电磁干扰,可以采取屏蔽措施来减少干扰。
例如,在实验设备周围设置金属屏蔽罩或导电隔离屏蔽窗,以阻挡电磁波的传播。
同时,合理布置实验室的电气线路,减少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 使用滤波器:对于低频电磁干扰,可以在电源线路上安装滤波器,以阻止电磁波的传播。
这样可以减少电源设备引入的波动,提高实验设备的稳定性。
3. 隔离磁场:对于磁场干扰,可以采取屏蔽措施来减少干扰。
例如,在实验室内部设置磁屏蔽室,采用金属材料对磁场进行隔离。
此外,对于灵敏的实验仪器,可以使用磁场补偿装置或磁屏蔽罩来保护。
4. 干扰源与受扰设备的距离:在实验室布局时,应尽量避免干扰源与受扰设备的靠近。
通过合理的空间分隔来减少干扰。
5. 使用抗干扰设备:对于无法避免的电磁干扰,可以选择使用抗干扰设备。
例如,使用具有较好抗干扰能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来减少电磁干扰对实验的影响。
三、总结电磁干扰是实验室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屏蔽干扰源、使用滤波器、隔离磁场、调整干扰源与受扰设备的距离以及选择抗干扰设备等方法来减少电磁干扰。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实验设备的正常工作,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电磁屏蔽基本原理在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中,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能量通过传导性耦合和辐射性耦合来进行传输。
为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对传导性耦合需采用滤波技术,即采用EMI滤波器件加以抑制;对辐射性耦合则需采用屏蔽技术加以抑制。
在当前电磁频谱日趋密集、单位体积内电磁功率密度急剧增加、高低电平器件或设备大量混合使用等因素而导致设备及系统电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其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
屏蔽是通过由金属制成的壳、盒、板等屏蔽体,将电磁波局限于某一区域内的一种方法。
由于辐射源分为近区的电场源、磁场源和远区的平面波,因此屏蔽体的屏蔽性能依据辐射源的不同,在材料选择、结构形状和对孔缝泄漏控制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在设计中要达到所需的屏蔽性能,则需首先确定辐射源,明确频率范围,再根据各个频段的典型泄漏结构,确定控制要素,进而选择恰当的屏蔽材料,设计屏蔽壳体。
屏蔽原理电屏蔽的实质是减小两个设备(或两个电路、组件、元件)间电场感应的影响。
电屏蔽的原理是在保证良好接地的条件下,将干扰源所产生的干扰终止于由良导体制成的屏蔽体。
因此,接地良好及选择良导体做为屏蔽体是电屏蔽能否起作用的两个关键因素。
磁屏蔽的原理是由屏蔽体对干扰磁场提供低磁阻的磁通路,从而对干扰磁场进行分流,因而选择钢、铁、坡莫合金等高磁导率的材料和设计盒、壳等封闭壳体成为磁屏蔽的两个关键因素。
电磁屏蔽的原理是由金属屏蔽体通过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来屏蔽辐射干扰源的远区场,即同时屏蔽场源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分量。
由于随着频率的增高,波长变得与屏蔽体上孔缝的尺寸相当,从而导致屏蔽体的孔缝泄漏成为电磁屏蔽最关键的控制要素。
屏蔽效能屏蔽体对辐射干扰的抑制能力用屏蔽效能SE(Shielding Effectiveness)来衡量,屏蔽效能的定义:没有屏蔽体时,从辐射干扰源传输到空间某一点(P)的场强 1( 1)和加入屏蔽体后,辐射干扰源传输到空间同一点(P)的场强 2( 2)之比,用dB(分贝)表示。
无线网络的电磁干扰屏蔽技术无线网络的电磁干扰屏蔽技术TIPTOP无线网络阻断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检测部分、干扰部分和控制部分。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无线网络的电磁干扰屏蔽技术,欢迎大家参考!1.入侵检测系统(IDS)目前,无线网络(或称无线局域网,即WLAN)统一执行IEEE802.11b标准,在物理层,IEEE802.11b采用2.45GHz的无线频率,最大的位速率达l1Mbps,使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传输技术。
在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802.11b使用“载波侦听多点接入/冲突避免(CSMA/CA)”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
由于WLAN采用公共的电磁波作为载体,任何人都有条件听或干扰信息,因此对越权存取和听的行为也更不容易防备。
入侵检测系统(IDS)通过在网络中设定监测代理来监听无线数据包,并利用检测引擎检测非授权AP和伪装MAC地址进行监测、记录和报告警告信息。
目前最常用的IDS检测方法是特征匹配,即把网络包数据与预先写在规则中的“攻击内容”或特征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数据包是否具有攻击性。
多数IDS的匹配算法都与开源入侵检测系统Snort的多模检测算法类似,异常检测方法是另一种IDS检测方法,通常作为特征匹配的补充方式。
面对多样化的网络攻击和入侵,这种技术需要不断完善。
目前的无线网络安全产品是基于入侵检测而开发的,事实上,这类安全产品并不能从源头上杜绝外部攻击,尤其在发生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攻击时,不能保证涉密信息的安全。
对于普通的无线网络用户来说,无线网络的使用需要同时兼顾便携、高速、安全的特性,因此IDS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对于类似军队中的保密要求更高的应用来说,则需采用更加稳妥的解决方案。
2.电磁干扰和电磁屏蔽技术电磁干扰(EMI)是干扰电缆信号并降低信号完好性的电子噪音,EMI通常由电磁辐射发生源如马达和机器产生的。
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
防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一滤波技术防电磁干扰主要有三项措施,即屏蔽、滤波和接地。
往往单纯采纳屏蔽不能供应完整的电磁干扰防护,由于设施或系统上的电缆是最有效的干扰接收与放射天线。
很多设施单台做电磁兼容试验时都没有问题,但当两台设施连接起来以后,就不满意电磁兼容的要求了,这就是电缆起了接收和辐射天线的作用。
唯一的措施就是加滤波器,切断电磁干扰沿信号线或电源线传播的路径,与屏蔽共同构成完善的电磁干扰防护,无论是抑制干扰源、消退耦合或提高接收电路的抗力量。
都可以采纳滤波技术。
2线上干扰的类型线上的干扰电流依据其流淌路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差模干扰电流,另一类是共模干扰电流。
差模干扰电流是在火线和零线之间流淌的干扰电流,共模干扰电流是在火线、零线与大地(或其它参考物体)之间流淌的干扰电流,由于这两种干扰的抑制方式不同,因此正确辨认干扰的类型是实施正确滤波方法的前提。
共模干扰一般是由来自外界或电路其它部分的干扰电磁波在电缆与“地”的回路中感应产生的,有时由于电缆两端的接“地”电位不同,也会产生共模干扰。
它对电磁兼容的危害很大,一方面,共模干扰会使电缆线向外放射出剧烈的电磁辐射,干扰电路的其它部分或周边电子设施; 另一方面,假如电路不平衡,在电缆中不同导线上的共模干扰电流的幅度、相位发生差异时,共模干扰则会转变成差模干扰,将严峻影响正常信号的质量,所以人们都在努力抑制共模干扰。
差模干扰主要是电路中其它部分产生的电磁干扰经过传导或耦合的途径进入信号线回路,如高次谐波、自激振荡、电网干扰等。
由于差模干扰电流与正常的信号电流同时、同方向在回路中流淌,所以它对信号的干扰是严峻的,必需设法抑制。
综上所述可知,为了达到电磁兼容的要求,对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都应设法抑制。
3滤波器的分类滤波器是由集中参数的电阻、电感和电容,或分布参数的电阻、电感和电容构成的一种网络。
这种网络允许一些频率通过,而对其它频率成份加以抑制。
依据要滤除的干扰信号的频率与工作频率的相对关系,干扰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等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