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素和语义场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7
义素分析法分析“看的方式”语义场摘要:“看的方式”的语义场可以归为同义语义场。
通过义素分析的方法,并写出每个词的基本义的义素表达式,来分析该语义场内的词之间的异同。
词不仅有理性意义还有感性意义,通过感性意义能更好的区别和运用同义词。
关键字:义素分析法,同义词辨析,看的方式一、义素分析法在同义词辨析中的运用同义词辨析一直以来都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方面,不仅是在语言研究,还是在语言运用中,甚至在语言的教学中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义素分析法是准确描写和掌握词义的有效方法。
词义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有若干层次的结构,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
将义素分析法引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以对词义的微观层面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把词义分割成若干个义素的组合,不仅有利于准确掌握同义词之间的大同小异,还能提高人们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有利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理解两个及两个以上抽象的同义词,加深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主要通过义素分析法来分析比较“看的方式”的语义场,来说明义素分析法在同义词比较中的运用。
运用义素分析法的表达式来研究“看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本文研究的看的方式词有:看、望、顾、瞪、瞥、瞅、盯、窥、伺、瞟、瞰。
二、“看的方式”的语义场义素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确立语义场语义场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同义语义场相当于一些论著中讲的一组广义的同义词(即不包括等义词),它所包括的各个义位间大同小异。
所谓的同,表现为基本义相同或者是基本义有一部分相同。
所谓的异,就是附加义不同,或者是基本义有一部分不同,又或是不只是基本义有一部分不同附加义也不一样。
“看的方式”语义场内的词是眼部动作描写都有“用眼睛看”这一基本义项,因此,这些看的方式词都可以看作是“看”这个词的同义词。
那么“看的方式”就构成了一个眼部动作的同义语义场。
根据义素分析法的分析并通过表达式的比较,可以准确的辨析出同义语义场内各个词之间的细微区别,有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
义素分析法语义场义素分析法是一种将词语拆成有意义的最小单位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汉语中,常用的义素有音、形、义、格四类。
其中音义素是由特定的音节组成,用来表示词语路径或部分意义,如“母”、“父”等。
形义素则是表示词语的形态和意义的形素,如“山”、“口”等。
义义素则是用来表示词语的义项、意义的最小单位,如“金”、“眼”等。
格义素则是用来表示词语的语法意义和词类的,如“名”、“形”等。
以“家居”为例,通过义素分析法可以将其拆解为“家”、“居”两个义义素。
其中“家”的语义为家庭、住宅,而“居”的语义为居住、住宿。
通过对义义素的组合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出“家居”的整体意义为家中的居住环境和装修等方面。
以“家居”为例,其所属的语义场为“居住环境、装修”。
在这个语义场中,相关的词语如“住宅”、“室内装饰”等,它们具有相似的意义和用途,可以相互印证、解释和补充。
语义场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词语。
通过了解一个词语所属的语义场,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它的意义,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在写作中使用相关的词语来表达更精准的意思。
除了在语言教学和词汇学方面,义素分析法和语义场也在文本处理、信息提取等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大规模文本的义素分析,可以构建出多个词语之间的关联网络,从而实现文本的自动处理和理解。
总之,义素分析法和语义场是基于语义的词语分析方法,通过对词语内在意义和组成结构的分析,揭示词语的构词规律和语义特征。
它们在语言教学、词汇学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提升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义素---它是构成语义的最小单位。
任何一个意义都可以分解成一些更小的单位,而分到最后得出的最小的单位就是义素。
义项----是指同一个词的每一个词义,就是从语言单位的内容中分析出来的语义项。
语义场----语言中许多词语在语义上都可能互相关联,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点。
借用物理学中“场”的理论,这些在词义上处于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词语,也处于一个“场”中,这个场便是语义场。
流俗词源----就是有些在民间口耳相传的词语,人们在搞不清它的真实意义时,往往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分析解说,这样就产生了流俗词源。
二、填写义素分析表其中定性定量标记中的“0”表示“未加规定”。
三、判断1、“如故”有两个义项:“杜鹃”也有两个义项:(X )原因:不是“义项”,而是两个同型词。
2、多义词的感情色彩只融合于词的某一个义项之中,“风流”含褒义色彩,却是个中性词。
(X )原因:不是中性词,而是贬义词。
3、“讲演——演讲”、“头骨——骨头”、“算盘——盘算”等都是同素逆序词,它们各组在语素组合义上呈现出复杂的关系。
(X )原因:不是同素逆序词4、“苦瓜——甜瓜”、“熟悉——陌生”都是反义聚合,即词义相反或相对。
(X )原因:苦瓜属蔬菜,甜瓜属水果。
5、所谓“类义概指”是语素增盖的一种,……(V X )原因:如卷子中打印为“益”字则对,如仍为“盖”字则错。
四、简答题1、举例说明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
自由语素----能够单说的是自由语素,不能单说的是粘着语素。
如:①铝: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轻、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②吠:(狗)叫粘着语素---是指依附于其他成分才能在话语中出现的有意义的语言形式。
或者说,它是不能单独说的语言形式。
语素的各个语义变体全都是粘着的,就属于粘着语素。
如:们用在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
2、词语的色彩义可分为哪些种类别。
(十种)色彩义是在理性义的基础上,反映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价值观念、立场态度和语言使用上的看法,反映出交际环境的有关的意义。
论义素与语义场的关系论文摘要:义素是构成词语的最小意义学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而语义场则是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
两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本文旨在阐述两者内涵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四个方面的思考探讨。
关键词:义素;语义场;关系;分析比较一、义素与语义场内涵阐述(一)什么是义素?提到义素的概念,不能不谈到布拉格学派的音位学。
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系研究著称,这一学派认为音位是语音切分的基本单位,即最小的声音意义载体。
音位的对立关系是音位学理论中的最基本概念。
而且最关键的是音位可以分解为两种声音的区别性特征,同样,受这一启发,语义领域也可分解为区别性特征。
一个意义分解成的最小的语义特征就是义素。
做为语义的微观层次,义素在语言体系中直接察觉不到,是没有特定声音形式的语义成分。
但义素最关键的作用是能从一组相关的词中抽象出来,并发挥区别性语义特征,是构成义位的语义成分。
传统的语言学对词义的分析就只到词语的义位为止,而我们经常在汉语辞典里面看到的词的每一项解释就是以义位为单位的,但义素就比义位为小,义位下还可以分为义素。
如“男人”这个义位可以分析为:[+男性+成年+人],“男孩”这个义位则可分析为:[+男孩-成年+人],“男性”就是义素标记,同样,“伯父”的意义本来是“父亲的哥哥”,就可以用[父亲][哥哥]的义素结构式来划分。
当然,最早受到音位学理论启发,将这一分类方法运用到词语的意义分析中提出了义素分析法的语言学家是美国人类语言学家。
法国结构语义学创始人之一格雷马斯又将义素分析法运用于话语的语义分析,此后,义素分析开始逐渐被世界各国语言学界普遍接受,并且迅速将其运用到语言及言语的语义研究中。
多种义素的组合才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项语义,即词典学中所叫的义项。
除此之外,义素的学习有利于我们去真正学懂一种语言,尤其是外语,初学外语的人,往往竭力逐词再现他听到的话,忘记了一个词,便难以表达思想,这说明在学习时我们只是将学习层面深入义项而不是义素,一般只能了解一个词的一个意思,而不能理解不同话语的相同语义,不能做到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思想,如果我们在学习中能够把语义分解为义素,然后把又把义素组合成语义,这样就能真正做到用自己的话复述思想,用不同话语表达同一思想,真正学活一门外语。
第三章义素分析一、语义场的提出“语义场理论”(The Theory of Semantic Fields)是德国学者特雷尔(J. Trier)最先提出來的。
他的语义场理论以下述观点为依据:(1)语言词汇中的词在语义上是互相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統。
一方面,词汇消亡,新词出现;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消逝,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係也在不断地调整变化。
(2)既然语言词汇中的词在语义上互相联系,我们就不应该孤立地研究单个词的语义变化,而必须把语言词汇当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統來加以研究。
(3)既然词与词之间在语义上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只能透过分析、比较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係,才能确定一个词的真正涵义。
也就是说,词只有在“语义场”中才有意义。
当代的语义学理论都强调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係。
不同语言里的某一个“共同概念”支配下所构成的语义场可能不同。
二、语义场的性质“场”概念本是具体的。
“场”的基本意义是“场地”、“场所”。
具有空间性。
引申为“物理场”,开始抽象化,即指相互作用场,但它仍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存在于整个空间。
如:引力场、电磁场、电子场等。
它也具有空间性,同时强调是相互作用“场”,指出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的。
这种“场”均与基本粒子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再进一步引申为分面有某一种物理量或数学函数的空间区域本身,不一定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例如:标量场、矢量场、张量场。
有时为了研究的方便,甚至可称有火炉的房间有一个温度场,河流中有一个流速场。
“场”概念进一步虚化,但也具有空间性。
语义场是基于概念关系场。
它以语义网络形式构成一种完全虚化的非物质的空间区域。
语义场也具有空间性,只不过在这个空间区域内分布的不是物理量或数学函数,而是构成义位的义素。
在这里,我们引进一个新的概念——义位:是语义系统中自由的最小单位。
是相当于义项的单位,但和义项又有不同,义项是词典学的术语,它一般指一个多义词的分项意义;而义位既指多义词的分项意义,也指不同词的意义。
论义素与语义场的关系
语义场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索尼·奥特勒于20世纪50
年代提出的理论,它将语言看作一种结构,而语义场则是这种结构中的基本单元,由具体的语义类别组成。
语义场理论认为,语义类别与其相关的概念有着某种关系,这些概念构成了语义场。
语义场理论的核心是概念关系,概念关系是指不同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苹果”和“树”之间的关系,“苹果”和“水果”之间的关系等等。
概念关系是语义类别之间的联系,它们
形成语义场。
语义场理论认为,一组语义类别及其相关概念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为语言使用者提供一种认知框架,以便理解和表达概念。
例如,当说话者说“苹果”时,听者可以按照语义场中的联系,想到“树”、“水果”等概念,从而理解说话者
的意图。
语义场和义素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义素理论认为,语言是由义素组成的,义素是一种最基本的语言构件,它可以代表概念、词语或句子等,而语义场理论则认为,这些义素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这种关系便构成了语义场。
由此可见,义素理论和语义场理论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义素理论为语义场理论提供了概念和词语等的具体表达,另一
方面,语义场理论则为义素理论提供了一种规范性的理论框架,指出义素之间的联系,从而为义素之间的概念关系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总之,义素理论和语义场理论共同构成了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体系。
义素理论为语义场理论提供了实质性的内容,而语义场理论则为义素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义素与语义场的关系就此形成。
义素和语义场一、语义结构和义素(一)语义结构(二)义素:义素是词义的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指导书P104。
二、义素分析法:现代语义为了研究意义的微观领域,采用义素分析法来分析意义,把音位学中区别性特征的原理用到语义学中,就产生了义素分析(一)语义成分的最小单位1、内涵:义素分析使语义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语义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由于意义本身的复杂性,一种语言中的语义要素比音位的区别特征复杂得多,义素分折法迄今仍处于探索中。
一个意义(即义位)分解为更小的语义成分就是义素,它们是语义的微观层次。
因此,义素不是自然语言的单位,而是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
我们可以借用自然语言来描写这些语义特征,但无论在语言体系中还是在言语活动中,它们都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义素的组合才能体现出自然语言的语义,才是现实的语义。
义素分析就是把语义分割成最小的对立成分,从而描述语义的相互关系。
比较提取比如亲属称谓词,大概可以分析出父系还是母系、直系还是旁系、辈分、长幼、特别等语义特征,例如:[+男性+直系亲属+长辈]—“父亲”儿子[+男][-长辈][+直系亲属]侄子[+男][-直系亲属]女儿[-男][-长辈][+直系亲属]“父亲”这个词就是这三个义素的集合,只要改变三个义素中的任何一个,意义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女性+直系亲属+长辈]→“母亲”[+男性+直系亲属+晚辈]→“儿子”[+男性+旁系亲属+长辈]→是英语中的uncle(汉语没有表示这个意义的词)汉语表示这类亲属关系意义的词比英语复杂得多,有“叔叔、伯伯、姑父、舅父、姨父”等。
它们之间的差别只要增加新的义素就能够加以区别。
即:叔叔[+男性+旁系亲戚+长辈+父方—兄长]舅父[+男性+旁系亲属+长辈—父方+母方兄弟]姨妈[—男性+旁系亲属+长辈—父方—母方兄弟]用“+”、‘—’两个符号可以省用一些相互对立的义素,比如[—父方]=[+母方],[—兄长]=[+递辈],[—母方兄弟]=[+母方姐妹]等。
取相对地位,较高的用“+”列出提取公用式2、义素分株的具体步骤第一步,运用对比的方法,把一组在意义上有某些共同性的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把它们之间共同的语义特征提取出来,以“男人、女人、男孩、女孩”一组词为例:男人[+人+男性+成年]女人[+人+女性+成年]男孩[+人+男性+年幼]女孩[+人+女性+年幼]第一步是运用对立关系将词义分割成最小的对立成分,从而描写语义的相互关系,所谓对立就是非此即彼(+或—),比如“男性”的对立而是“女性”,那么[男性]就是“女性”;“成年”的对立面是“年幼”就用[-成年]表示。
比如前面的四个词按第一步得出了五个义素,现在只需三个就够了:[±人]、[±男性]、[±成年]。
即:男人[+人+男性+成年]女人[+人-男性+成年]男孩[+人+男性-成年]女孩[+人-男性-成年]对一个词从各个角度分析,可以得出许多义素,为了达到精明叨了地分析描写语义的目的,应该抓住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特点的语义特征,舍去那些非本质的和非代表性的语义特征,比如“父亲”不需要[±胡子]这个义素,“马”也不需要[±尾巴]这个义素。
3、义素分析的内容:词的全部意义义素分析法不仅应当对词的概念义即理性意义做出分析,而且应该面向词的全部意义内容,应该在整个词义构成的范围内进行,比如“老女人”与“老婆子”一组词。
如果只分析概念意义,两个词都包含三个义素:老女人/老婆子[+人+女性+老年]这样,对于这组词来说,义素分析就没有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特征。
褒贬色彩问题。
又比如“馒头”和“馍”这组词,如果只分析其概念意义,即分析成四个义素:馒头/馍[+食品+上圆下平+用面粉+发酵蒸成]这种分析并没有提示出两个词之间的区别特征,对于个体词而言,义素分析也没能全面地反映其意义,语体色彩问题。
再比如“忽然”与“突然”一组词,它们的概念意义一致,但语法意义不同。
如果义素分析法只限于概念意义的分析,那么不仅不能区别这两个词,而且也不能帮助我们全面清楚地分析它们的词义。
4、由于语义系统是复杂的,具有多面性的特点,因而词义也常常表现为复杂的、多面性的义素组合。
为了弄清这种复杂的、具有多面性的义素,应该区别义素的类型。
可以把义素划分为表概念意义的第一性义素和表色彩意义、语法意义的第二性义素。
比如上面举过的“老婆子”和“老女人”这组词,它们包含着共同的概念意义,即第一性义素:[+人+女性+老年],也包含着共同的语法意义,即第二性义素:[+名词],而其中的“老婆子”又独具色彩意义的第二性义素:[+贬义]。
在强调概念性义素为第一性义素的同时,将色彩义素、语法义素看作义素的一种类型,是因为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也是词义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存在于词义结构之中,义素分析中自然也应该呈现出这种特有的义素类型。
目前还不能肯定地说,到底需要用多少语义特征才能把一种语言现有的词义所含有的义素全部表示出来,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义素有常用的,也有不常用的,常用义素使用频率高,概括的范围也比较大。
比如[±人]这个义素可以区别一整类对象,能说明很多意义上的关系。
关于动作方面的义素,常用的有[引起、使具有、知道、停止、开始]等等。
比如一些常用动词可用以下这些常用的语义特征加以说明:给[+使(谁)具有] 拿[+使(自己)具有]获得[+开始+具有] 丢失[+停止+具有]如果一个词义包含另一个词义中的所有义素,那么前者就是后者的“上义词”,或者说后者是前者的下义词,二者处于上下位关系中,语义比较抽象的一般是上义词,语义比较具体的一般是下义词,下义词的义素比上义词的义素多,因而意义更加具体。
比如:生物>动物(植物)>兽类(鸟类)(昆虫类、鱼类)>家畜(野兽)>黄牛、水牛、蚝牛等每一个节点的分支就是下义词。
5、义素分析法的价值(1)可以方便简洁地解释词义,能用极少量的义素描写出一组词的意义,也便于比较词与词这间意义的异同。
这是传统语义学用“简单枚举法”或“列举法”所难以办到的。
(2)能使释义形式化。
(尽可能用符号)应为:ABC ABC ABC012 012 012(3)可以对语义关系做出明确的规定。
比如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位词。
这就克服了传统主义学对词义关系模棱两可的解释的局限性。
蔬菜(类别)白菜(个体)(4)有助于说明词语的组合条件。
如汉语的“出嫁、有喜”:[+人]、[-男性]:又如汉语普通话的“喝”:*喝饭。
(5)有助于解释句法歧义现象。
N方位词+V着+NP山上架着甩A、台上坐着主席团[+附着]B、台上演着梆子戏[-附着]门外站着人门外敲着锣鼓变换:A、台上坐着主席团→主席团坐在台上门外站着人→人站在门外B、台上演着梆子戏→ *梆子戏演在台上门外敲着锣鼓→ *锣鼓敲在门外(变换分析)是一种开工化的语法分析手段。
通过开式变换可以看出A、B的区别,但并不能解释造成这种歧义的原因,而义素分析法却能够对造成歧义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关键在于“坐”、“站”之类动词含有“会着于某物”的词义特征,而“演”、“敲”一类动词则不具有[+附着]的语义特征。
6、义素分析法的局限义素分析法也有它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虽然有语义学家的主观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
语义学家运用义素分析法最初在亲属词范围内取得了成功,现在早已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而为人们所普遍使用。
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见到运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一种语言整个词义的成果。
这是因为研究工作没有到家呢?还是客观上不容许呢?两方面的因素都有,但后一个方面的因素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些。
义素分析法是仿照音位区别特征理论建立起来的。
但语义成分即义素比起音位的区别特征来,不知要复杂多少倍。
一种语言的音位区别特征多不过十几对。
世界上各种语言的区别特征加起来也没有超过20对;而义素呢?在任何语言中都还无法说出它的大概数目。
亲属词的义素难以用在烹饪词上;表四肢运动词的义素不能用在方位词上。
另外,有些词比如颜色词,很难运用义素分析法分析。
尽管这样,在局部范围内,义素分析法的作用还是不能否认的。
语义场场(field)原是物理学术语,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等。
物理场即相互作用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之一。
它存在于整个空间,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的。
语义学家从物理学中引入了“场”的概念。
1、内涵:指导书P106:义场即语义场,指一批意义上有共同特征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聚合体。
例如:亲属语义场、色彩语义场。
具有认同语义特殊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场。
只有属于一个语义场的词,在词义上才具有某些共同的语义特征。
语义场是有结构层次的。
语义场中词义的关系有上下关系和平行关系(如同义词、反义词)。
语义场就是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词组成的一个场。
一组词通过比较。
凡是有共同语义特征的。
就处在同一个语义场中。
比如表示亲属关系的词:祖父亲、父亲、兄弟、姐妹、叔叔、伯伯、舅舅、姑姑、姨姨等,都有一个共同的义素[+亲属],于是它们组成语义场中的“亲属语义场”;又如“马、牛、羊、猪”等表示家养动物的词都具有一个共同的义素[+家畜],于是它们组成一个“家畜语义场”;其他的像职称语义场、学位语义场、军衔语义场、方位语义场等等。
2、语义场的层级语义场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一种语言的词汇可以根据语义特征划分为若干语义场,每个语义场之下又可划分为若干语义子场。
比如亲属语义场之下就有这样一些子场:男性亲属场~女性亲属场,直系亲属场~旁系亲属场,父辈亲属场~子辈亲属场。
从场到子场,体现了语义场的结构层次。
语义场中语义概括的范围有大有小,语义场的结构层次应该是由大到小,由场到子场,形成一个有序的集合。
语义场实际上就是按词义的类属关系进行分类的,一个场就是一种分类,子场是场的下属分类,按词义来说,组成子场的词是组成场的词的下义词。
3、语义场的义素的相互关联在一个语义场内,所有的词都具有共同的语义特征,因而它们在意义上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
如果一个语义场中的某个词义发生了变化,它邻近和相关的词在意义上概括的范围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比如在现代汉语亲属场中,“妯娌”、“弟媳”等词的使用越来越少,而“姐姐、妹妹”的意义范围就相应扩大:“连襟、姐夫、妹夫”也渐渐少且,而“哥哥、弟弟”的意义范围也就相应地扩大。
同义词由于有共同的义素,常常可以组成一个词义场,但逆定理不成立,因为处于同一语义场的词多半不是同义词。
只要根据某一个共同义素就可以组成一个语义场,比如以[+花]为共同义素,就可以把“玫瑰、蔷薇、芙蓉、梅花、茶花、芍药、牡丹、月季、荷花”等组成花卉语义场,但这些词都不是同词。
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可以分属于不同的语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