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第01课时 成长的节拍
- 格式:pptx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52
第1单元成长的节拍
一、思维导图
二、主要观点
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为人一生的成长奠定重要基础;中学生活蕴藏各种机遇与挑战,为发展自我提供各种机会和可能;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少年的梦想与人类进步、个人目标、时代脉搏、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努力是梦想与现头之回的桥架,努力就有改变,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需要立志、也需要方法。
学习,是中学生的重要任务;生活处处是学习,学习伴随我们一生的成长人终生都需要学习;学习是给生命增加养料,学习使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学习是一个苦乐相伴的过程;学会学习,需要我们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探索自己、认识自己,是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表现;正确认识自己,能够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认识自己,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我们接纳自己,欣赏自己,扬长避短,改正缺点,激发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需要一个过程,这不仅是我们中学时代的成长课题,也应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第1页共1页。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成长
的节拍知识要点整理
本文档旨在整理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关于成长
的节拍知识要点。
以下是要点的概述:
成长的节奏
- 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和积累。
- 成长的节奏因人而异,不同人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成长速度。
- 成长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保持良好的研究和生活惯。
成长的体验
- 成长是一种体验,通过实践和经历来获得。
- 成长中会遇到困难和挑战,需要勇敢面对和解决。
- 成长中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为自己的进步找到方向。
成长的条件
- 成长需要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
- 成长需要自信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 成长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成长的目标
- 成长旨在提高个人素养和才能。
- 成长帮助我们适应社会环境并实现个人价值。
- 成长促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成长的伙伴
- 家庭和朋友是成长中重要的伙伴。
- 学校和老师提供研究和指导的支持。
- 社会环境和社会经验对成长产生影响。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知识要点的整理概述。
希望本文档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成长的重要性和相关要点。
请在此处填写你的文档内容,内容之间用空行分隔。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知识要点整理1. 成长的意义- 成长是指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逐渐发展、完善和成熟的过程。
- 成长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2. 成长的特点- 成长具有连续性: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过程,没有间断。
- 成长具有差异性:不同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差异,因为个体之间存在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
- 成长具有渐进性:人的成长是逐渐积累和提高的过程,不是突然完成的。
3. 成长的要素- 生理要素:指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包括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的要素。
- 心理要素:指人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状况。
包括认知能力、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要素。
- 社会要素:指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发展和适应能力。
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要素。
4. 成长的重要性- 成长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有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身体。
- 成长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价值。
5. 成长的节奏与规律- 成长有自身的节奏与规律,不同人在不同阶段会有重点发展的方面。
- 成长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以充分利用成长的时机。
6. 成长的促进与保护- 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家庭和学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成长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知识要点整理。
通过了解成长的意义、特点、要素、重要性、节奏与规律以及促进与保护,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成长的重要性,为自己的成长路径规划提供指引。
教材习题答案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1课时中学序曲1.教材P3上了中学,你觉得长大没有?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提示】(1)长大了。
(2)期待自己更遵纪守法,交到更多更好的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明白更多道理等。
(可从德智体美等方面说)2.教材P4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你的中学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提示】(1)可如实作答。
如有许多优秀的老师和友好相处的同学;有现代化的教学实验大楼及实验室;有标准的体育场等。
(2)学习的课程多了,内容深了,学习压力大,竞争力强,老师讲课的速度快,学习的方法更灵活了等。
3.教材P5请查阅相关人物资料或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中学时代的回忆,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提示】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可以调查三位不同年龄段的人,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的想法。
比如,爷爷、爸爸、哥哥等。
人物一记录爷爷:中学时期,国家比较贫困,上中学的同龄人很少,当时爷爷和他的兄弟姐妹六人,只有他自己上了中学,他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看到祖国当时经济和科技落后,人才稀缺,于是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
他每天都会早起晚睡,认真学习。
多年后,爷爷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人物二记录爸爸:中学时期,国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慢慢提高了,爸爸和他的兄弟姐妹四人都能够上学了。
他们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他们都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
人物三记录哥哥:今年上大一了,六年的中学生活,六年的努力拼搏,让他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培养了乒乓球、足球、绘画等多种兴趣爱好,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的发现:不管是爷爷、爸爸还是哥哥,不管他们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或者学习环境,他们都非常努力地学习,都想成为有用的人。
我的思考: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利用现在良好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4.教材P5你最想挑选哪类礼物?你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礼物?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提示】答案开放。
《道德与法制》基础知识班级姓名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1.1 中学序曲1.中学阶段是我们新的起点体现在:它是阶段的结束,又是阶段的开始。
在中学阶段我们会接触到新的、新的、新的等。
2.中学阶段的重要性体现在:①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这段时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
②中学阶段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
3.中学阶段会促进我们的新成长体现在:①不断发展②逐步觉醒③不断提高④日渐丰富4.中学阶段提供我们发展的新机会体现在:①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的多种机会。
②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
③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自己不够完美的形象,塑造自己的。
5.我们要塑造的新形象应该是:越来越有;越来越;越来越有。
1.2 少年有梦1.梦想的重要性或意义体现在:①激发我们生命的和,让生活更有色彩。
②有梦想,就有。
③促进人类社会。
2.少年的梦想有时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人类是否需要这样的梦想: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和。
3.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梦想?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紧密相连;与紧密相连,与密不可分。
4.怎样实现梦想?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
②,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5.怎样做到努力?需要有的坚忍和不怕失败的勇气;需要;需要;也要讲究。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2.1 学习伴成长1.中学阶段学习特点:①中学阶段,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它包括和。
②知识学习具有、、、等不同的层次。
③同一学习活动,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
2.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学习?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处处皆可学习,时时皆能学习。
②学习需要、的态度。
③学习伴随我们的。
④要树立的观念,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3.学习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①学习让我们能够,和拥有更的生活。
②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
③学习点亮,同时也可,为幸福生活。
2.2享受学习1.如何认识学习的苦与乐?①学习中既有也有。
②学习的苦体现在:、、等方面。
学习的乐体现在:、、等方面。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1-3课6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共3课,分别为《生活充满希望》、《学会学习》、《体味成长》。
本单元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挑战,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主动学习的态度。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急剧变化。
他们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满好奇,却又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变化,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对法治的信仰。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变化,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践行法治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故事、实例、讨论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一框中学序曲1、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我们新的起点?(1)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2)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
(3)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4)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2、中学时代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中学时代的重要性)?(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3、如何认识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1)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
(2)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3)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
(4)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质。
4、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5、中学生活给我们的成长带来哪些馈赠(具体表现)?(1)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
(2)中学生活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3)中学生活让我们有机会重塑自我。
6、中学生活为自我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机会?(1)集体生活,涵养了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2)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3)丰富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4)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7、中学生活重新塑造的“我”的形象是怎样的?(1)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
(2)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
(3)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8、怎样适应初中新生活?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框少年有梦1、什么是梦想?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2、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梦想的意义)(1)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精品教案(6课时含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1课时:中学序曲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探究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2.认识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的重要性;3.了解中学生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4.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5.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6.体会成长的程度和价值连续性,感悟不同人生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7.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观目标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把握机遇不断成长;教学难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2.齐读教材序言中的文字——中学时代。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我们的中学时代更加精彩、更加阳光呢?今天,让我们共同研究第一课第1课时《中学序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新的起点1.角色扮演——小学生与中学生的对话(教材P2—3)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中学生与小学生两种身份的思考,带领学生发现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引导学生体味成长的意味,帮助学生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生的角色转变。
1)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学生和中学生,现场演绎对话,可以适当增加对话和旁白。
(提醒:需要教师澄清学生的真实身份,避免对扮演者造成影响)2)即兴采访:上了中学,你觉得长大了没有?为什么?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你对自己有哪些期待?提示:上了中学,我们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身体会长高,会出现第二性征,心理也会逐渐成熟,但中学生还属于未成年人,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所以从身体的变化来看我们是长大了,但从心理变化上看,我们还没有完全长大。
总结提升:不管我们想不想长大,时间的指针不会倒转。
今天,我们已经从小学生长成了中学生,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新的生活和研究之中。
2.中学生活之初体验、初发现(教材P3—4)1)创设情境:播放舒缓的音乐,或者多媒体配上画面,比如校园风景、社团活动、师生风采等。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1.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
2.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中学序曲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
2.感受成长的连续性,体会不同人生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3.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
二、能力目标1.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初步培养运用已有经验分析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促进自我发展。
三、知识目标1.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
2.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懂得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
重点:中学时代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难点:正确面对生命馈赠的“成长礼物”。
【导入新课】“新学校、新校园”经验分享。
金秋九月,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大家一起来分享感受吧!思考问题:你最喜欢学校的什么地方?用一个词语描述你上中学的心情。
教师导入:从现在开始,大家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面对新的学校,新的生活,可能会有几分好奇,几分期待,甚至几分迷茫。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进入中学我们会面临哪些新的变化,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新的变化,更好地度过初中生活。
【讲授新课】一、新的起点(一)新的名字——中学生活动一:1.阅读教材P2—P3“运用你的经验”,思考以下问题:(1)上了中学,你觉得长大没有?(2)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2.答案提示:(1)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上了中学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成长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的角色是中学生,中学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
(2)希望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更广,人际交往能力更强等。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
3.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第1课时中学序曲知识目标1.知道中学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2.理解中学时代对人一生的意义。
3.知道中学新目标、新要求,迎接新挑战。
能力目标1.提高对中学生角色、中学地位的认识。
2.树立中学新目标,迎接新挑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中学生活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
2.热爱中学生活,主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初中生活。
3.适应环境,认识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与他们共同体验交流、合作、分享学习带给自己的快乐。
重点中学生活在我们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1.中学生活对我们成长的重要影响。
2.如何面对中学生活新挑战。
教师准备:本校建筑和设施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教材、笔记本等。
方式一:教师播放学校的宣传片,介绍学校历史和优秀毕业生等,让学生了解新学校,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情况,激发学生兴趣。
方式二:欣赏歌曲《中学时代》,歌词如下:什么时光最值得珍爱?是这幸福的中学时代。
什么时光最难以忘怀?是这美好的中学时代。
友谊的阳光把心灵照耀,知识的泉水把心田灌溉。
啊,中学时代,黄金时代,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上团徽走向未来。
什么时候懂得了人生?是在求知的中学时代。
什么时候认识了世界?是在探索的中学时代。
智慧的花儿在这里盛开,希望的苗儿在这里成材。
中学时代,黄金时代。
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带着团徽走向未来。
思考问题:听了歌曲《中学时代》,你有什么感受?教师点拨:感受新环境,确立新目标。
教师总结:刚踏进初中的大门,同学们会有几分陌生,几分新奇,几分忧虑,几分兴奋,这些都是我们对中学生活的全新感受。
如果中学生活是一个乐章,现在进行的就是序曲。
你是怎样体验这个序曲的?让我们共同体验一下吧。
探究一:新的起点【过渡语】金秋九月,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
今天,我们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