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课后习题-第二版-刘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课后习题-第二版-刘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课后习题-第二版-刘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课后习题-第二版-刘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课后习题-第二版-刘强

绪论: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是什么?为什么?

逻辑起点是学习。

逻辑起点,就是一门学科理论开端的那个范畴。这一范畴是从众多材料中抽象出来的最普遍的概念,是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本质内容和灵魂,是理论研究的起始问题与核心问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是学习:学习是这一学科的开端范畴,也是整个逻辑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中要解决的最根本的矛盾和完成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艺术、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都是围绕学习这个根本展开和发展的。

二、简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1.总的来说,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与学的科学规律和艺术的一门学问。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但有教师与学生对抽象的科学规律的掌握运用,而且还伴随着情感、价值等因素,所以研究教学,不但要研究它的科学规律,也要研究它的艺术。

2.从教学构成要素来看,主要有:教师、学生、教科书、教学环境

3、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受教育者现有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解决其矛盾

4、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作为研究对象

三、叙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包括的内容。

基本内容主要有三大部分:教学基本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科应用教学理论。

按照逻辑方式组成一个理论结构,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包括:1.原理论、2.课程论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4.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方法论5.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艺术论6.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7.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论8.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9思想政治学科实践论、

四、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有什么意义?

1、培养合格政治教师的需要

2、培养学习型教师的需要

3、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4、是适应政治课教学改革,培养新时期“四有”新人的需要五、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有那些方式?

(一)理论讲授。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向学生介绍这门学科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主要观点、概念和问题等。

(二)教育观察。可以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教师成功的录像片,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中学参观一些教学活动。

(三)教育调查研究。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一种了解教育事物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时间的学习方法,是把感性认识认识事物和理性认识事物结合起来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训练。是在教育实习前进行教育培训,内容有:编写教学设计、组织模拟课堂、试讲、评课等。

(五)微格教学: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单一的技能。重要特征是运用录像设备将教学技能训练实况记录下来,是受教育者获得教学的其教学行为的直接反馈,并运用慢速、定格等手段在课后进行反复讨论和分析。(六)教育实习。在上述各种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教学实践活动。(七)教育教学研讨。组织学生结合学到的教学理论和实习时的教学实践,并就当前突出的教学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理论研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习方法----最根本的是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

一,传统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有哪些?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人们对学校德育教育科学的发展、完善,能够指导德育实践,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改革,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构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德育思想是中国当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继承和弘扬传统德育精华,对于发展现代学校德育教育非常必要的。

1.中国传统德政的观念。儒家主张用道德礼仪教育人民,把道德教化视为治国的根本。

2.中国传统的人生观念。孔子把“仁”作为人生的理想,境界很高。孟子把“义”作为人生的理想。《大学》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理想。

3.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观念。道德教育内容:即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宽恕、谦敬、诚心、礼让;自强、持节、明智、知耻;勇敢、节制、廉洁、勤俭、爱物。道德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知情意行统一等。

二,世界上有哪些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P20)

1.法国思想家卢梭。

2.传统教育学派代表赫尔巴特。

3.现代教育学派代表杜威

4.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5.罗杰斯、马斯洛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道德论

6.拉斯思、西蒙为代表的价值澄清理论

7.美国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德育理论三,邓小平政治教育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精神,也是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发展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并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事实正确把握新的方向。

2.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二)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德育工作的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四)德育的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五)德育的内容。加强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

(六)德育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小抓起,通过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学生。

(七)德育的原则。教学相长,建立友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实行教育民

主化的教育方法。

(八)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方针和方法正确落实的关键。

四,素质教育的特征?

1.目的性:目标明确,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

2.育人性:素质教育的根本是育人。素质教育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3.全体性: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培养对象是全体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质和自己的长处,应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4.全面性: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5.基础性:为做为一个合格国民打好基础,体现的是大众的广义的教育,素质教育培养的重点应放在一般基本素质方面。

6.主体性: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主导下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新性、差异性、时代性、

五,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

六,为什么说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国家才能发展,民族才能进步。

2.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素质教育离不开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素质教育。

3.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能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品格。

七、为什么说实践能力是形成人才素质的基础?

实践能力是指人们在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物质实际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也是可以说是一种素质。它包括生产、社会、科学、教育等实践能力。

1.实践能力在人的素质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技能素质、心理品质、思想和品德素质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活动。

2.实践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首先要实现认知和认知性实践相结合,然后由认知性实践向解决问题的实践发展,由校内实践向社会实践推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