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用光
- 格式:doc
- 大小:763.00 KB
- 文档页数:11
摄影用光的技巧6种光线运用你会几个摄影中,合理运用光线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光线的选择和运用可以大大影响照片的效果和表现力。
下面将介绍六种常见的光线运用技巧。
1.自然光:自然光是指来自太阳或室外环境的光线。
在户外拍摄中,使用自然光可以带来明亮、自然的效果。
照射角度和光线的强度会随着天气、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不同,摄影师需要准确把握光线的特点,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曝光方式和拍摄角度。
2.反射光:反射光是指光线反射到物体上后再次散射出来的光线。
与直接光相比,反射光更柔和。
常见的反射光有阳光反射在水面上的光线、反射在墙上的侧光等。
摄影师可以利用反射光创造阴影和温暖的氛围,增强照片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3.背光:背光是指光源直接照射在被摄物体的背面。
背光的特点是造成被摄物体的轮廓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使照片给人以神秘、梦幻的感觉。
背光需要仔细控制曝光,尽可能避免光线过度亮或暗。
4.侧光:侧光是指光源照射在被摄物体的侧面。
侧光的特点是会产生明暗交错的效果,强调被摄物体的纹理和表面细节。
侧光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适合拍摄风景、人物和静物等。
5.散射光:散射光是指通过云层、雾霭、窗户或透明材质等物体散射出来的光线。
散射光非常柔和,可以减轻强烈光线的影响,创造柔和的氛围。
在拍摄人像或静物时,可以利用散射光来消除阴影、减少反差。
6.人工光:人工光是通过闪光灯、灯光等人工照明设备产生的光线。
人工光可以提供稳定、可控的光源,使照片更加明亮和清晰。
摄影师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光线的位置、强度和色温,实现各种特殊效果,如填光、艺术照明等。
总结起来,摄影中光线运用的技巧包括自然光、反射光、背光、侧光、散射光和人工光。
摄影师需要根据被摄物体的特点和拍摄目的选择合适的光线运用方式,以提升照片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摄影用光光是摄影的灵魂,摄影一词在古希腊文中就是用光线来绘画的意思,至今仍然有很多画家用光线来“绘画”。
用摄影来表达内心的感受,用相机来记录所见所闻。
一、摄影用光与光位1、顺光,亦称“正面光”:光线投射方向跟摄影机拍摄方向一直的照明。
顺光时,被摄体受到均匀的照明,景物的阴影被自身遮挡,影调比较柔和,能隐没被摄体表面凹凸及褶皱,但处理不当会会比较平淡。
顺光照明不利于在画面中表现大气透视效果,表现空间立体效果也较差。
在色调对比和反差上也不如侧光侧逆光丰富。
顺光的优势不但影调柔和,同时还能很好的很好的体现景物固有的色彩效果,在进行光线处理时候,往往把较暗的顺光用作副光或者造型光。
2、侧顺光(斜侧光):光线投射水平方向与摄影机镜头成45度角左右时的摄影照明。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常用作主要的塑形光。
这种光线照明能使被摄体产生明暗变化。
很好的表现出被摄体的产生的立体感。
表面质感和轮廓,并能丰富画面的阴暗层次,起到很好的造型塑型作用。
3、侧光:光线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成90度左右照明,受侧光照明的物体,有明显的阴暗面和投影,对景物的立体形状和质感有较强的表现力。
缺点是,往往形成一半明一半暗的过于折中的影调和层次,在大场面的景色中往往形成不均衡。
这就要求在构图上考虑受光面景物和阴影在构图上的比例关系。
4、侧逆光:亦称反侧光、后侧光。
光线投射方向与摄影机拍摄方向大约称水平135度时的照明。
侧逆光照明的景物,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景物被照明的一侧往往有一条亮轮廓,能较好的表现景物的轮廓形式和立体感。
在外景摄影中这种照明能较好的表现大气透视效果。
利用侧逆光进行人物近景和特写时,一般要对人物做辅助照明,以免脸部太暗,但对辅助照明光线的亮度要加以控制,使之不影响侧逆光自然照明效果。
5、逆光:逆光与顺光相对,指光源位于被摄体背后,光线照射方向与拍摄方向相反,呈现180°夹角的关系。
在逆光下,被摄体面向相机的一面没用充足的光照,会变得黑暗不清。
摄影用光的作用
摄影用光在摄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塑造画面主体:光可以影响画面的明暗、色彩和影调,从而影响主体的表现效果。
通过不同的光线角度、强度和颜色,摄影师可以突出或隐藏主体的一部分,或者改变主体的视觉效果,以实现创作意图。
2.表达情感和氛围:不同的光线条件可以给画面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软光可以带来柔和、自然的感觉,而硬光则可能更加鲜明、强烈。
此外,光线的颜色和强度也可以影响观众的情感反应,例如暖色调可能带来温馨、浪漫的感觉,而冷色调则可能带来冷静、专业的感觉。
3.形成画面层次感:通过光线的明暗和阴影,摄影师可以在画面中创造出深度感和层次感。
光线可以使画面中的元素更加突出或退后,从而形成视觉上的层次关系。
4.强调或减弱细节:通过控制光线的照射范围和强度,摄影师可以强调或减弱画面中的某些细节。
例如,强烈的局部光可以突出主体的一部分,而柔和的光线则可以使细节更加细腻。
5.创造特殊效果:在某些情况下,摄影师可能会使用特殊的光线效果,如光晕、星芒等,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些效果通常需要特定的光线条件或设备来实现。
总之,摄影用光是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影响画面的视觉效果、情感氛围以及摄影师的创作意图。
摄影的用光技巧有哪些1.自然光利用:自然光是摄影中最常用的光源之一、利用自然光可以创造多样的氛围和效果。
早晨和傍晚时分的柔和光线是拍摄人像和景观的理想选择,阳光斜照可以创造出有趣的阴影效果。
另外,利用日落和日出的金色光线可以为照片增添温暖和浪漫的气氛。
2.人工光源:人工光源包括闪光灯、灯光、蜡烛等。
这些光源可以用来补充或改变自然光的效果。
闪光灯可以在低光条件下提供额外的光线,增强物体的细节,并解决背景过暗的问题。
不同类型的灯光灯具可以产生不同颜色和强度的光线,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在创造室内或特殊环境的照片时,可以使用这些人工光源。
3.侧光:侧光是指光线从主体的一侧照射而来。
侧光可以产生明暗对比强烈的效果,增加主体的立体感和纹理。
适当的侧光还可以产生阴影,创造出戏剧性的效果。
适当调整拍摄角度和位置,使光线斜射到主体上,可以突出主体的形状和轮廓。
4.反射光:反射光是在光线经过物体反射后形成的。
可以利用反射板或其他反射面将光线反射到想要的位置,以减轻阴影或增加亮度。
常用的反射板有金色、银色和白色,它们分别可以产生温暖、冷色调和中性的光线效果。
在拍摄人像或物品时,可以用反射板来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5.柔光:柔光是指光线经过扩散后变得柔和和平均。
柔光可以减少阴影和反射,使照片更加温和和柔和。
在拍摄人像时,可以使用柔光盒或白色遮光罩来扩散硬光源,以减少皮肤上的瑕疵和不均匀的光线。
此外,在拍摄食物和室内场景时,也可以使用柔光来创造柔和的氛围。
6.背光:背光是指光线从被摄物体的后方投射而来。
背光可以创造出轮廓和剪影效果,将被摄物体与背景分离开来。
可以在黄昏或日落时使用背光来增强照片的情感和戏剧性。
要注意避免过曝,在背光条件下可以使用曝光补偿来调整光线。
7.高光和阴影:高光是最亮的区域,阴影是最暗的区域。
通过控制光线的强度和方向,可以调整照片中的高光和阴影的比例。
在拍摄高反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反射板或闪光灯来填充阴影区域,以减弱照片中的光线差异,创造出平衡的效果。
摄影用光的七种...1. 摄影用光摄影用光谁能帮我讲一下摄影用光的问题吗?摄影用光,题目太大,可以写好几本书。
发去《摄影技巧》的部分章节--摄影用光的学问一、了解光的特性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表现手段。
摄影家的表现手段是光,如果没有光,他们就会像雕塑家没有粘土或者画家没有颜料那样一事无成。
虽然摄影艺术在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总是追随着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之后而形成自己不同的流派与风格,特别别是近50年里,未来主义摄影、荒诞派摄影、剪辑派摄影、立体泥摄影等等,都可以在形式上找到与姊妹艺术相通的地方,但是,它们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
原因之一是摄影家充分发挥摄影独特的造型手段——光的语言。
通过光,形成了他们自身的造型方式,决定了画面的表述意图;通过光,不仅区别于其他姊妹艺术,同时在摄影家之间,也产生了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富有创造性的摄影家们常说,对光的认识是摄影家艺术才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光本身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的,摄影家可以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形式来达到特殊的目的。
光的这些形式是可以控制的,它们可以被用来在照片上明确地表现特定的被摄体的特性、概念和情绪。
在摄影家能够充分利用光的巨大潜力以前,他们必须对光加以分析,了解光的各种特性,使自己熟悉光的各种作用和用途。
美国摄影家A·法宁格指出,对摄影家来说,光具有强度、质量和颜色三个主要性质。
首先是强度。
光的强度可以从亮到暗,这一点适用于任何光源。
例如,在无云的天气里,中午的日光非常强,在风沙弥漫的天气里,光线昏暗。
夜间可以说没有光。
人工光源的强度,则随着灯的瓦数不同而有所变化。
法宁格认为,明亮的光线给人一种耀眼、明快和严肃的感觉,暗淡的光线常常表现忧郁、宁静和含蓄的情绪。
照明强度的这种差别,会在照片上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被摄体的明暗度,被摄体的反差范围,彩色照片的被摄体的色彩再现。
在照明强度很高时,被摄体显得比较明亮、鲜明、反差较大,色彩显得比照明强度低的光线情况下更加鲜艳。
摄影用光技巧摄影中的用光技巧是摄影师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它可以影响到照片的色彩、构图、氛围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关于摄影用光技巧的10条建议。
1. 利用自然光源拍摄照片自然光是最好的光源之一,因为它产生出的光线柔和、分散而且色彩自然。
利用日出日落时的柔和光线,或者晴朗天气中的阳光来拍摄照片,能够营造出丰富的氛围,同时使得照片中的颜色更加自然。
2. 利用闪光灯进行补光在阴暗的环境中,使用闪光灯能够增强照片的颜色、对比度和细节。
在拍摄人像时,使用闪光灯能够避免出现人物面部阴影。
3. 利用反光板进行补光反光板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在光线过强或者光线过弱的环境下,利用反光板进行补光,能够控制照片的明暗度和色彩,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够反射出有趣的形状和图案。
4. 利用灯光进行创意拍摄灯光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工具,能够被用于创意拍摄中。
在拍摄人物时,将灯光放在不同角度,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明暗效果和氛围。
在拍摄产品时,可以利用灯光突出产品的特点和纹理,制造出更加生动的图像。
5. 利用背景光打造氛围利用背景光可以打造出迷人的氛围,比如在拍摄人像时,可以将背景光设置在模特身后,营造出柔和的环境。
同样,在拍摄风景时,也可以利用背景光突出景物的纹理和轮廓。
6. 利用逆光处理构图逆光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光线,虽然容易造成暗影和曝光问题,但是如果处理好构图,也能够拍出非常有趣的照片。
在拍摄人像时,可以利用逆光制造出剪影效果,或者在拍摄风景时,可以利用逆光突出景物的纹理和轮廓。
7. 利用远光与近光的对比制造层次感利用远光和近光的对比,能够制造出照片的层次感。
比如在拍摄风景时,可以利用近光突出景物的纹理和细节,利用远光营造出远方的视觉延伸感。
8. 利用窗户光进行拍摄利用窗户的光线进行拍摄,能够制造出柔和自然的氛围。
比如在室内拍摄人像时,可以利用窗户内的光线,制造出柔和的环境;或者在室内拍摄产品时,利用窗户光线制造出纹理和光影效果。
9. 利用灯光与背景搭配打造主题在拍摄主题照时,可以利用灯光与背景的搭配打造出某种特定的主题。
摄影用光的概念摄影用光是摄影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摄影中,光线的使用可以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效果和观感。
正确地掌握和利用光线,能够帮助摄影师创造出更具有艺术感和表现力的作品。
首先,了解光的特性对于掌握摄影用光至关重要。
光的特性包括颜色、强度、方向、质地等方面。
颜色光源对照片的色彩表现有直接影响,不同的光源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温度,例如白炽灯会产生暖色调的光线,而日光灯则会产生冷色调的光线。
强度指的是光的明暗程度,光线越强照片越亮,反之越暗。
方向指的是光线入射的角度,不同的光线角度会产生不同的阴影效果。
质地指的是光的质感,柔光和硬光会影响照片的纹理和细节表现。
了解光的特性后,摄影师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利用光源。
首先,选择合适的光源。
不同的光源会产生不同的光线效果,摄影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如自然光、人工光源或者闪光灯。
自然光是最常见的光源,拥有丰富的颜色和质地,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人工光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是实现特定效果的好选择。
闪光灯可以提供额外的光源来增强照片的细节和纹理。
其次,合理调整光线的强度和方向。
调整光线的强度可以通过改变光源的位置和亮度来实现。
光源的位置决定了照片中的主光和阴影的分布,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阴影效果,例如正面光、侧面光、背面光等。
调整光源的亮度可以通过改变光源的距离和面积来实现。
光源越远照片越暗,反之越亮。
面积较大的光源可以产生柔和的光线,面积较小的光源则可以产生硬朗的光线。
调整光线的方向可以通过使用反射板、软盒和遮光板等工具来实现,这些工具可以改变光线的入射角度和强弱,帮助摄影师控制光线的效果。
最后,摄影师还需要注意利用光线的质地来增强照片的效果。
柔光可以创造出柔和、温暖的氛围,常用于肖像和拍摄食物等场景。
柔光可以通过使用强光经过漫射板或反射板来实现。
硬光可以创造出锐利、鲜明的效果,常用于拍摄建筑和运动等场景。
硬光可以通过直接使用强光源或者使用反射板控制光线角度来实现。
摄影用光第一章光现象1.摄影用光的作用2.什么是光3.光的测量4.光和曝光第二章光源1.自然光2.人造光/闪光第三章光的运用1.用光造型2.室内用光的基本操作第一章:光现象第一节:摄影用光的作用光的物化作用光的艺术作用“摄前意识”用光的作用:1、刻画被摄体的立体感、空间感、物体表面质感的决定因素2、是画面形式的均衡要素3、强化主题的重要因素4、是渲染气氛的辅助因素5、转换作品情调的必要手段摄影师如何描述光呢?光的三大特性:色温强度方向一.光的颜色色温1. 多数重要摄影光源(太阳和闪光灯)放射出白色光。
为什么我们看到大多数物体是有色的呢?色温色温—色彩的温度,表示光谱成分的一种量,单位“K”。
形象的说,色温是表示光冷暖颜色的度。
光越红,色温越低;光越蓝,色温越高。
影响色温的因素色温随光源的不同而变化;色温随着传播介质的变化而变化。
色温与摄影有什么关系呢?和Photoshop的“照片滤镜”有什么关系呢?●标准日光—— 5500k。
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上方40度时,由直射光线和少云的蓝天反射的光线组成了标准日光常见光源色温温表日出时2000 K日出後或日落前20min 2100 K日出後或日落前30min 2400 K日出後或日落前40min 2900 K日出後或日落前1hr 3500 K日出後或日落前2hr 4500 K日出後或日落前3hr 5400 K平均中午日光5400 K阴天6500-8000 K●萤光灯7000 K电子闪光灯5500 K照相用泛光灯3400 K照相用钨丝灯3200 K家庭用500W灯泡3000 K家庭用100W灯泡2900 K色温与图片颜色传统胶片●日光型彩色胶片的标定平衡色温为5500K,●灯光型彩色胶片的标定平衡色温为3200K。
光源色温高于感光材料的平衡色温时,照片偏蓝;光源色温低于感光材料的平衡色温时,照片偏红。
数码相机色温与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所谓白平衡,就是相机对白色物体的还原。
多数数码相机的白平衡选项有5种以上的模式;自动、白天、阴天、白炽灯、荧光灯、手动等4怎样使图片不偏色?a、数码相机:正确调整白平衡。
b、对传统相机而言,就是正确选择胶卷,加滤镜。
●传统相机与色温色温滤镜有“橙色”与“蓝色”两大系列橙色系列用于降低色温,即暖色调降色温滤镜蓝色系列用于提高色温,即冷色调升色温滤镜a.色温转换滤镜指能较大幅度升降色温的色温滤镜,是为“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使用和“灯光型胶片”在日光下使用设计的。
b.色温补偿滤镜指只能小幅度升降色温的色温滤镜,用于平衡色温。
●在数码摄影中,照片偏色了怎么办?Photoshop cs中对色彩的后期校正“滤镜/Filter”右边下拉列表,弹出了一共18种滤镜。
第二节:光的测量(难点)测光表的种类: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入射式测光表反射式测光表按存在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机内测光表手提示测光表1.反射式测光表●工作原理:测量由被摄体表面反射到镜头中光量的多少。
(亮度)(平均值)将被测物体视为18%中灰,曝光表显示出曝光参数值。
●正确使用方式灰板式测光法——准确专业灰板与被摄体在同一平面上;调整角度防止反光;曝光表靠近镜头;感应窗口面向物体表面;灰板的曝光值即为曝光值直接测量——快捷、方便此方式仅提供曝光参数值。
显示的曝光值与物体的颜色、反光率有关。
机内测光模式:点测光中央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平均测光多区测光2.入射式测光表●工作原理——测量投射到物体表面的光量的多少。
测量值与物体表面的色彩、明度、反光无关。
●入射式测光表应用广泛,方便准确。
操作方式:不必借助于灰板;将测光表贴在物体表面,感应球对着光源方向;曝光表显示值可以直接曝光。
3.色温测量胶卷常分为日光型胶卷3200K、灯光型胶卷5400K。
当光线的色温与胶卷的标准色温偏差大于200时,出的照片便会有明显的偏色,而这些差异在我们眼中却不是很明显,无法精确判断色温差值。
借助于色温测光表提供的精确的色温值,专业的摄影师(商业摄影师)可以根据创作的需要选折滤色镜调整色差。
第三节光和曝光1. 不同的感光材料的反差范围存在着差异曝光差目标范围适用范围3 1 :8 次相纸印相4 1 :16 中等相纸印相5 1 :32 彩色正片6 1 :64 彩色负片7 1 :125 黑白负片2 曝光选择曝光时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被摄景物反差与感光材料反差相当;●被摄景物反差比感光材料反差小;●被摄景物反差比感光材料反差大(曝光控制较复杂)在胶片摄影中:景物反差大时正片与负片的曝光选择差异正片——略微曝光不足。
(-1/3档)负片——曝光过度,损失部分亮部细节,(1/2档)即“正片曝光略不足,负片曝光略过度”3. 区域系统——暗室中的反差控制●延时显影矫正曝光不足;缩时摄影矫正曝光过度。
●安塞尔.亚当斯——区域曝光法低反差时,胶片曝光不足,显影延时,增大反差。
高反差时,胶片曝光过度,缩时显影,降低反差。
数码相机的曝光“向右曝光”?将曝光+2/3EV的图片降低2/3EV曝光,也就是将通过曝光提亮的照片再“还原”到“正常”曝光的状态。
然后将两张图片直接导PHOTOSHOP第二章光源自然光源人造光源第一节自然光源学习摄影从学习摄影用光开始,学习用光从学习观察光开始,从观察日光开始。
清晨的日光中午的阳光傍晚的阳光一、方向的变化最简单的日光形式: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景物具有黑投影高反差。
即便是在最简单的日光形式下,由于太阳、相机、被摄体之间的位置角度的变化,同一景物在摄影画面中也会产生明显不同的效果。
根据这种拍摄位置角度的变化我们将日光划分为:垂直光(顶光)、正面光(顺光)、侧面光、逆光。
1.垂直光(顶光)广义的垂直光是指在太阳升起和落下之间一段时间内,当太阳与地面间的夹角在30度以上时,此时的太阳光线为垂直光。
特点:自然光的主要光源;光均匀、投影小;反差大;拍摄大面积的或棱角鲜明及色彩艳丽的物体效果较理想。
2. 正面光(顺光)正面光——当太阳在相机的背后,并且太阳与相机景物成一条直线,此时太阳光为正面光。
特点:●阴影在物体后面,画面缺乏立体感;将相机从太阳与物体的直线上偏离一点,可增加立体感空间感。
●适合表现颜色艳丽或表面结构较平的物体;●曝光简单易行。
注意:摄影者的投影控制。
3. 侧面光特点●被摄物体立体感强,被摄●体轮廓清晰,画面空间感强。
●细节质感表现清晰;又“质感照明”。
●阴影面积较大,是画面构图的重要因素,在曝光上较难控制。
4. 逆光特点●逆光摄影反差大;●在暗背景下可产生具有表现力的明亮轮廓,产生戏剧效果,又称轮廓光;太阳、被摄体与相机不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略成角度时,轮廓光会产生丰富变化。
●基本曝光选择有两种:剪影照片(将暗部减两挡左右曝光)、表现暗部细节(以暗部曝光)二云彩的变化完全被云遮住的天空(阴天)●阴天摄影的气氛是柔和的、敏感的、沉思的、忧郁的。
●光线是漫射的,物体无生硬的影子,是柔和的照明。
●反差小,曝光容易控制;●对于在强光天气中难以拍摄的质感较强细节较丰富的物体、及强反光物体,阴天拍摄会显得十分轻松。
2.云彩露出明显的缝隙(多云)●云本身可以作为画面的造型因素;●天地的视差较小,被摄景物常常比天空亮。
●许多摄影家喜欢多云的天气到户外拍摄人像。
3.光线从云中透过●复杂——云的形状位置及光柱不断的变化●快速测光、建议以包围曝光法拍摄。
三、色温变化云不但改变到达地面的光的方向,而且影响光线的色温。
●晴朗的天空,色温为5400左右。
虽然天空很蓝,但物体的亮面不会有色彩的偏差,阴影有少量的蓝成分。
●少量云遮住太阳时,色温6000左右,景物略片蓝。
●天空完全被云遮住时,色温为7000左右,景物蓝色调较明显。
另:拍摄日出日落时,最好选择日光型胶卷,会很好的现现场的气氛。
晨昏时的光线变化大而快,最好使用包围曝光法。
四、坏天气摄影1.雨天摄影——技术含量高、丰富的影调●普通雨景拍摄关于雨滴快门速度应根据主观创作要求、现场光线、雨速三个因素选择。
雨中摄影典型的被摄景物,雨中街景、水中倒影、窗上水滴……●暴风雨闪电戏剧性的效果,画面感染力强。
注意:闪电的线条在画面构图中的作用。
2、烟雾雾天摄影平和、宁静、雅致、略带神秘烟雾光透过空气中微粒时发生散射,产生较短的波,看上去呈淡青色。
薄雾呈中性色白色,反差小。
薄雾抹去了一些中间影调,使观者注意力集中在物体的轮廓与形态上。
拍摄也时可加紫外线滤色镜或偏振镜,减小雾气效果。
大雾色温仍为中性。
第二节人造光“室外选择用光,室内调动用光”一、人造光源的发展状况、趋势。
二、人造光源的分类连续光源] 电子闪光灯1.连续光源连续光源包括:摄影强光灯、卤素灯(石英灯)HMI。
摄影强光灯:由磨玻璃壳制成,玻璃壳内有反光层。
特点:(了解)●可持续发光,直观的看到光影效果。
●色温3200或3400。
●热效高。
●寿命短。
●光衰及色温变化大。
●体积大,光量小,难以系列组合化。
摄影卤素灯:灯壁采用坚硬耐高温的石英玻璃制成。
摄影卤素灯多为碘钨灯,灯体管状,长方形反光罩。
特点(了解)*光面积大,*光性强、硬。
*色温3000或3400。
*热效应高*碘钨灯不是最理想的光源连续光源+灯套●泛光灯●聚光灯●反光伞泛光灯(连续光泛光灯)反光罩:泛光灯的光线由强光灯直接向前的光线与反光罩反射的光线共同构成。
强烈(硬)且杂乱,照射角度由灯罩决定。
●深度、广度及反光面质地决定光的性质及光照范围。
泛光灯座可安装不同角度灯罩,以控制光照范围,光线性质同上泛光灯的应用泛光灯主要用作主光源和辅助光源。
作辅光,要减小光的硬度、强度,可在光源前加扩散屏或利用羽化光。
泛光灯的应用1、蜂巢,使光线直射而不扩散猪嘴形反光罩(束光罩),可产生小范围最硬的光。
●光质从柔到硬的变化规律为:柔光箱+漫射屏→柔光箱→雷达反射罩+柔光布→雷达反射罩→标准反光罩+漫射屏→标准反光罩→反光罩+挡光板→反光罩+挡光板+蜂巢→反光罩+猪嘴2、泛光灯加反光板,光线柔和(软),照射范围大3、泛光灯加柔光箱,光线柔和,照射范围大。
4、几种泛光灯组合柔光棚形式,光线柔和,照射范围更大,5、扩散屏(牛油纸硫酸纸)于泛光灯前,光线柔和。
伞灯●将不同质地、规格的反光伞加泛光灯,就成为伞灯●闪灯分为反射式伞灯、透射式闪灯两种。
●伞灯的特点是发光面积大,光性比较柔和,反差适中。
6、透光伞(白伞)光线柔和,照射范围扩大。
7 聚光伞有内面镀镜面,黑色,白色或相间的。
聚光灯结构:灯前装有聚光透镜,调节灯泡与透镜的距离,可以改变光线的聚散。
性能:光线面积小、光性强、常用作效果光。
聚光灯光线平行时:光线照射距离长,亮度大,光衰小,光性很硬,画面光影浓重,反差极大。
聚光灯光线发散时:较平行光线,光射距离变短,亮度降低,投影减弱。
配件:扩散片、滤色片、挡板泛光灯座可安装不同角度聚光器,有的聚光器带可调聚焦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