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高考作文的特点、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语文】“任务型作文”写作技巧+范文【任务型作文】7种终极写作技巧+例文解析,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基本框架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
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
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流畅。
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
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引一、任务型写作的要求和命题方向任务型写作是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
任务型写作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
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二、任务型写作的解题思路任务型写作分为两部分,阅读材料审题和任务写作部分。
要注意:(一)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
我们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进行写作,所以第一步阅读非常重要;(二)任务型写作要求考生去发表议论的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
所以,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
(三)往往这样的命题材料不止一个,所以要仔细分析材料间的异同,为写作做好准备。
(四)任务型写作既然是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那么,“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
(五)就材料的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
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写作任务是什么?一定要分析透彻,否则累死也无功。
三、范例范文赏读★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韦。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15新课标全国卷作文女儿举报父亲范文女儿这样做,是大孝、至孝尊敬的老陈:您好!也许您的心情还没有平复下来,有些责怪和埋怨自己的女儿举报了您,觉得女儿不懂事,甚至是不孝,哪有女儿举报自己亲生父亲的?可是,在我看来,您不仅不应该责怪和埋怨女儿,而且应该反过来感谢她呢。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7大绝技”(附范文及点评)上海高中作文与阅读2020-06-11条陈理由,彻解问题——“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基本框架在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
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
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
任务驱动型作文驳论生成的技巧探讨作者:徐建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0年第12期2020年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2021年将采用全国卷。
综观近几年的全国卷作文题目,基本是任务驱动型。
于是,我们重视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研究,为江苏省的高中生写作做一些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一、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点任务驱动型作文本质上是材料作文,是给出一个或多个材料,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之后,谈自己的认识、理解、感触或思考等。
其写作要求往往是让学生抓住其中两三个关键词或两三个材料,自主确定立意,自选角度写作。
写好这类作文的前提是要理解所给材料的涵义,弄清楚命题人的意图,对所给材料的观点进行比较,从而找到最佳的写作角度。
例如,2018成都期末作文题给了五则材料:对古代名言“人穷志短”的因果关系的认识;现实生活中党领导下的脱贫思路的改变、精准扶贫;贫困与智力贫乏间的关系,以及东西贫乏会影响认知、东西匮乏与决策能力等。
综合这五则材料来看,都是围绕贫困这个话题展开的,只不过有物质的贫困和精神的贫困之别。
于是,我们发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是不回避矛盾,材料具有思辨性,考生需要运用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写作。
如此,我们在写作中就要对正反两面进行对比,通过生成驳论来体现写作素养和能力。
二、任务型作文驳论生成的技巧多则材料并举且存在对比性的任务驱动作文的典型是2019年高考全国卷I的作文题目。
该作文材料先是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文化层面交代热爱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然后从反面列举现实生活中不能正确认识劳动、不热爱劳动的种种现象。
我们对不愿意劳动的现象进行批驳,达到深刻、有思想的发展等级的写作要求。
那么,怎么进行驳论呢?1.点对点反驳,小切口针对性强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中有的观点本身就存在一定漏洞。
例如,2019年的全国卷作文材料中,因为学习时间紧张,就认为劳动是浪费时间,这种观点就值得商榷。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探究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年来高考全国卷出现的新题型,随着湖南省2016年回归全国卷,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湖南考生高考备考的一个热点。
随着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研究的力度不断提升,大家对它的理解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显。
对此,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若干问题及其写作指导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含义、特点及目的常说语文高考是对现实的反映,考试的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确,历年的语文高考中作文更是如此,不仅跟随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又遵循语文学科学习的规律。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原来的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以及新材料作文逐步转变为当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那么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呢?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撰写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些问题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
通过综合专家和相关学者所提出的材料来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试题多是来源实际生活,通过创设一种情境,将问题呈现出来,而这样的问题多是并列和对立的,以此来让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方案。
从“驱动”二字来理解,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给考生设定一个问题,然后在问题的指引下,分析问题发生原因,进而去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想法和策略。
撰写任务驱动型作文基本上就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型具有指令性、矛盾性、权衡性、辨析性、比较性等特点。
指令性是指任务型作文的写作任务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作文导向清晰。
矛盾性指作文材料要给出具体的情境,出现对立性或矛盾性问题,要求考生围绕作文材料中有争议、有分歧的对立性或矛盾性问题深入探讨、认真研究,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开放性强,本身没有进行价值判断,考生冷静分析、反复权衡、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
考生要鲜明地阐述自己选择的观点,并明确说明选择原则、理由,因此写作目的明确、单一,旨在考查学生选择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详细分析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的特点、要求:1、任务型高考作文就是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
2、任务型作文就是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作文。
3、材料作文由于可以多角度立意,为了规避随意写作和偏离题意作文,有的在材料中随意找个词就把它作为写作的内容展开,这样往往偏离材料的含意。
4、任务型作文,有效地规避了套作和宿构。
有利于考查出学生的真实的写作能力。
5、”最好角度“是什么?往往见仁见智,致使阅卷者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指令性任务,就为阅卷树立了一个标准,避免阅卷的随意性。
6、任务型作文,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突出写作的目的性。
要求有较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7、任务型作文,着力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任务型作文属应用性写作,因此着力考查考生实用性写作的能力,与学习、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9、任务型作文要求全面读懂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抓住材料的—点就作文。
10、任务型作文要求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比较的内容、比较的点,均来自材料,考生必须找到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必须有足够的事实支撑自己的观点,并作出入情入理的分析论证。
11、任务型作文往往在材料中出现多个人物、多种看法,它们的关系往往是相同、相反、相对、递进等等,考生必须对每一个都要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概括,以便论证自己”更喜欢哪一个或更赞成哪一个”。
12、任务型作文的审题有点像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对于材料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观点,都要逐一分析、比较,求同求异,辩证思考,以便于立论。
13、任务型作文就”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绝不允许离开“任务”作文;就论证而言又是就事论理,因此它要求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14、面对任务型作文,考生必须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
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作文,“任务“是什么?必须认识清楚,否则累死也无功。
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及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具体解析、写作六法和常用模式如下: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明确的要求来写作文。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
(二)增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
(三)明确要写作的任务。
作文类型进行了如下划分:从呈现形式上看,高考作文经常采用有标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基本题型;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
标题作文和话题作文都是阐释型作文的代表。
二、特点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型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
"最好角度"是什么?往往见仁见智,致使阅卷者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指令性任务,就为阅卷树立了一个标准,避免阅卷的随意性。
精选材料内容,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也是我们的初衷之一。
做这种作文题,无非是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的要求,完成其指令、任务。
这种作文通常叫"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
这个提法有三个关键词,"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我们在评判一个作文题目是否与当今全国卷精神合拍时,应该从这三个关键词入手。
"叙事体",这是相对于以往的一些以名言名句、诗词漫画等而言的作文材料呈现形式,基本就是描叙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热点人事。
情境任务类考题作文的特点和写作必备高分技法及示例早在2015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分析了当年的高考作文,尤其是全国新课标卷作文的命题特点后,就曾写道:“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的目标,给出了高考题目命制建议:“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
”这个目标在试题中的贯彻,表现为情境交际型作文成为主流。
而《中国高考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无情境,不命题”。
由以上文字我们可知,任务驱动型作文不是一种独立于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而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让考生明确写作任务;情境交际型作文是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征鲜明的题型,它是高考作文题型细分后的必然产物,不仅体现在近两年高考作文题中,也代表着未来高考作文题的走向。
因此,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旗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发掘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展现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彰显文化自信的高考作文试题中,呈现方式灵活、涉及信息丰富、考查方式多元的情境任务类考题将承担起更多的考查任务——因为情境任务类作文既有命题者的写作引导,又有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情境的明确创设,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是高考作文命题新交际语境写作的新探索。
可以说,情境任务类考题的作文备考已势在必行。
考题特征情境任务类考题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任务指令的明确化、题目材料的情境化、写作内容的交际性三方面。
考生要想完成一篇合格的考场作文,就要结合情境任务类考题的特征进行写作。
[特征一] 任务指令的明确化情境任务类考题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给定作文材料的基础上,又增添明确的任务指令。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方法及范文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方法及范文,更多高考作文、高考满分作文、高考零分作文我们网站的更新!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方法及范文方法之一:条陈理由,彻解问题——“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基本框架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
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
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
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
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与教学策略
张凯
【期刊名称】《天津教育》
【年(卷),期】2024()15
【摘要】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任务驱动型作文逐渐成为高考语文的重要题型之一。
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是一种新型的作文题型,强调学生根据给定的情境和任务,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思考能力完成任务。
这种题型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了解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高考作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从命题特点、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提高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159-161)
【作者】张凯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消息树:“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来了!——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走势及应试对策之探幽
2.谈“任务型阅读”题的命题特点与教学策略
3.高考作文命题"新"形式
r——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特点分析4.从“核心概念”到“任务驱动”的三个“变”——评江苏高考作文命题模式变化及教学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任务型高考作文的特点、要求
1、任务型高考作文就是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
2、任务型作文就是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作文。
3、材料作文由于可以多角度立意,为了规避随意写作和偏离题意作文,有的在材料中随意找个词就把它作为写作的内容展开,这样往往偏离材料的含意。
4、任务型作文,有效地规避了套作和宿构。
有利于考查出学生的真实的写作能力。
5、“最好角度”是什么?往往见仁见智,致使阅卷者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指令性任务,就为阅卷树立了一个标准,避免阅卷的随意性。
6、任务型作文,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突出写作的目的性。
要求有较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7、任务型作文,着力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任务型作文属应用性写作,因此着力考查考生实用性写作的能力,与学习、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9、任务型作文要求全面读懂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抓住材料的一点就作文。
10、任务型作文要求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比较的内容、比较的点,均来自材料,考生必须找到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必须有足够的事实支撑自己的观点,并作出入情入理的分析论证。
11、任务型作文往往在材料中出现多个人物、多种看法,它们的关系往往是相同、相反、相对、递进等等,考生必须对每一个都要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概括,以便论证自己“更喜欢哪一个或更赞成哪一个”。
12、任务型作文的审题有点像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对于材料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观点,都要逐一分析、比较,求同求异,辩证思考,以便于立论。
13、任务型作文就“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绝不允许离开“任务”作文;就论证而言又是就事论理,因此它要求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14、面对任务型作文,考生必须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
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作文,“任务”是什么?必须认识清楚,否则累死也无功。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作文的难度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特别是对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来说。
15、任务型作文往往暗示作文的写法,比如2015年课标2作文题,“你认为谁更有风采?”,“更”字表明写法必须是比较、对比,从而确立、论证自己的观点。
16、任务型作文读懂材料以及平时的阅读量、格局、境界是作文的基础,明确任务深刻理解任务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