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快乐主义哲学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活着的意义:尼采哲学与人生探索1. 导言《活着的意义》是一个千古难题,引发了人类数百年来的思考和探索。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以尼采哲学为基础,探讨活着的真正意义。
2. 尼采哲学简介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是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化评论家和作家。
他的哲学观点对于理解人类存在和生活的本质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3. 生命之意义的多重层面3.1 唯物主义观点按照唯物主义观点,生命之意义可以从生物学、神经科学等角度解释。
通过分析人体结构、大脑功能等方面,我们可以认识到生命存在于一系列复杂而精确的化学反应中,并从中获得一种适应环境并延续自身种群的本能。
3.2 心理层面尼采认为,人类之所以追求生命的意义,并不仅限于物质层面。
心理层面对于寻找和赋予生命意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层面包括个人目标、意愿和欲望,它们通过实现自身的价值观和追求内心的幸福感而给予生命以意义。
3.3 社会关系和意义尼采认为,社会关系也是赋予生命意义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是社会动物,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在我们的存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参与社交、建立深层次友谊、尊重他人和为他人做贡献,我们可以从集体中获得生活的更高层次的满足感和意义。
4. 活着的挑战和矛盾4.1 自由与责任活着往往伴随着自由和责任。
尼采强调了自由精神,并主张个体应该为自己选择道路并承担相应责任。
这种自由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它要求我们承担选择带来的后果。
4.2 痛苦与快乐尼采认为痛苦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生活中,但快乐也同样重要。
他鼓励个体通过积极的态度和能力去面对痛苦,并寻找快乐的途径。
4.3 意义的建构尼采主张我们应该自己建构生命的意义,不依赖于传统观念或外部约束。
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自我实现、追求卓越和创造性活动来获得更高层次的意义。
5. 结论活着的意义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问题,尼采提供了哲学上的思考和启示。
从唯物主义到心理层面、社会关系和自由责任等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尼采哲学来探索并理解生命存在和赋予其意义的各种层面与挑战。
1.你们所理解的幸福——肯定不是一种目标,在我看来似乎是一种结局。
2.所有讨论痛苦,快乐和同情的哲学体系都是天真幼稚的。
3.奴隶的道德其实是功利的主义道德。
4.我也许弄错了自己的价值,但我却要别人承认我对自己的评价,不过这并不是虚荣(而是自负,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所谓的“谦恭”或“谦虚”)5.普通人都仅仅是被人们所认为的那种东西——根本不习惯于确定价值,甚至给自己选定的价值正好是主人给他选定好的(创造价值是主人的特有权利)。
6.普通人老是等待着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不管是好的评价还是坏的评价),然后出于本能的服从这一评价。
7.一个物种的产生,崛起与强大,都是要经过与基本上不变的恶劣条件做长期的斗争。
8.除了这种人,即不可救药的平庸者之外,一切都不会延续到后天。
9.冒着触犯天真耳朵的风险,我提出,利己主义乃是高贵灵魂的本质。
10.人们只能真正尊敬不考虑自己的人(歌德)11.在一切爱和友谊中,人们体验到,一旦发现使用相同词语的双方,有一方的感情、思想、直觉、愿望或恐惧,不同于另一方,爱和友谊便不复存在了。
12.每个深深地遭受过痛苦的人,会从理智上变得桀骜不逊和怀有厌恶之情,这几乎决定了人们的地位等级,决定了人们能多么深地忍受痛苦。
13.深深地痛苦可以使人高贵,可以把人与人区分开来。
14.把两个人最为深刻的区分开来的,是不同的纯洁感和标准。
15.把我们的特权和行驶特权视为我们的义务。
16.只有在他得到提升和享有支配地位之后,他才有可能以独特的傲慢方式,对于别人表示出慷慨大度。
17.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采取行动的机会,力量,已在坐着不动中耗竭了;多少人想“跳起来”时惊恐的发现,自己的四肢已经麻木,精神也太沉重!18.内心忧愁的人在幸福的时候会暴露出真面目,他们抓住幸福的方式,似乎是要出于嫉妒而闷死和勒死它——哎,他们知道的太清楚了,幸福会逃离他们。
19.如果真的想要赞扬,那只在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赞扬才是一种精巧、有高贵的自我克制——否则实际上就是在赞扬自己。
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尼采是德国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很多哲学观点在教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践行。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尼采的哲学思想的论文篇一略论尼采的历史哲学思想摘要:尼采认为历史的价值在于促进现实的个体生命的成长,人需要历史,但过量的历史会损害生活。
历史对于三种人是必需的,同时历史也有三种形式。
后期,尼采提出了永恒轮回的思想,认为世界历史就是权力意志的永恒轮回。
在个人的历史作用的问题上,尼采鼓吹杰出个人的作用。
尼采的历史观主要涉及历史评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历史价值论。
关键词:历史;永恒轮回;非历史的;超历史的本文浅析尼采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哲学。
他毕生关注历史问题,以历史意识的现实性所据有的生活意义为对象,将目光放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上,自觉地投身到他所要把握的某一历史瞬间中去,以便了解在今天什么才是关键所在。
尼采早期的历史哲学思想集中于《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一书中,主要讨论历史的价值和无价值的问题,即历史价值的标准问题。
贯穿于其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历史不是一种纯知识、纯科学,历史也不是一概给人以力量的教育因素;历史应服务于生活;只有从生命的视角才能追问历史的价值和无价值,只有已经懂得生活并为自己的行动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才需要历史。
因此,历史是为了生活、行动和为生命服务的愿望,而不是知识欲。
研究历史如果过分尊重历史,以至使生命、生活萎缩退化,那便颠倒了生命与历史的关系,二者之间,生命是目的,历史是手段,历史是为生命、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
尼采判断历史利弊的标准很明确,那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现实的个体生命的成长。
在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尼采认为人不仅仅是吃、喝、拉、撒、睡,夜以继日,日复一日,同时还“忙于他们那点小小的爱憎和此刻的恩惠,既不感到忧郁,也不感到厌烦”[1]。
与没有历史的动物相比,人总要追溯自己的过去,“无法学会忘记,而总是留恋过去”[2]。
“人本主义思潮”,分为5种: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唯意志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法兰克福学派。
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开山鼻祖1、费尔巴哈对宗教上帝的批判费尔巴哈说,他批判宗教的目的在于:“使人从神学家变为人学家,从爱神者变为爱人者,从彼世的修补者变为现世的研究者,从天上和地上的君主和贵族的宗教的和政治的奴仆,变为地上的自由和自学的公民。
因此,我的目的决不是一种消极的、否定的目的,而是一种积极的目的,我否定只是为着肯定,我否定的只是神学和宗教的妄诞的、虚幻的本质,为的是肯定人的实在的本质。
”费尔巴哈运用黑格尔关于异化的思想,对宗教进行本质分析,提出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需要一个崇拜对象以表达寄托自己的理想、情感、愿望和对幸福的追求,于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了上帝。
2、费尔巴哈建立“爱”的“宗教”费尔巴哈说:“孩子对父母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一般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之,道德上的各种关系,本来就是的的确确的宗教的关系。
一般说来,生活,在它的各种本质重要的关系中,乃具有完全属神的性质。
”在费尔巴哈看来,用对人的爱来代替对神的爱,就可以扬弃宗教。
这就是他用理性照亮宗教黑暗的根本途径,是他的无神论的最终归宿。
3、费尔巴哈对笛卡尔、黑格尔理性主义的批判在费尔巴哈看来,“人之与动物不同,决不只在于人有思维。
人的整个本质是有别于动物的。
不思想的人当然不是人;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思维是人的本质的缘故,而只是因为思维是人的本质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和属性。
”针对笛卡尔提出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费尔巴哈提出“我欲故我在”。
费尔巴哈把黑格尔的哲学作为自己批判的主要目标,是因为他认识到,黑格尔哲学是近代哲学的完成,是“思辨的系统哲学的顶峰”。
它“本身只不过是溶化和转变为哲学的神学”。
是“神学的最后的避难所和最后的理性支柱”。
因此,“谁不扬弃黑格尔哲学,谁就不扬弃神学”。
二、意志主义(一)、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意志哲学1、悲观主义的意志哲学《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的代表作,其内容集中了叔本华的全部基本思想。
《快乐的知识》读书笔记云南民族大学2015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罗云学号:10215070913阅读书目:《欢悦的智慧》又译作《快乐的知识》崔崇实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作者: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生卒年1844—1900)一、文本整体分析: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
他出身于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
父亲社会地位不高,但因与国王有故交,因此得到后者的恩宠。
尼采从祖母哪里获得贵族身份文化的熏陶,自幼接受贵族特权阶级的教育,他们家中的生活方式也是贵族式的。
1864年进入波恩大学读书,一年后转入莱比锡大学,学习语言学和神学。
他喜欢文艺,他后来的著作许多是以文学体裁写成的。
因为他放弃对本体论无休止的虚无研究,继承了叔本华权力意志哲学理论,故而开辟了一个迥异于前人与同时代学者的哲学范式。
他被看作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
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
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批判哲学,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尼采的哲学活动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870年至1876年。
这一时期他主要受到叔本华的影响。
他这时的主要著作是《悲剧的诞生》(有人翻译成《悲剧的起源》(1872)。
第二个时期:1877年至1882年。
这一时期他主要受了孔德和斯宾塞的影响。
主要著作是《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朝霞》(1881)。
第三个时期:1883年至1889年。
这时他力求摆脱其他哲学家的影响。
独立创造自己的哲学体系。
这时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是《扎拉图士特拉如此说》(四卷1883-1891),《善恶之彼岸》(1886),《道德体系论》(1887)。
他的自传性著作《看这个人!》(1908)以及他哲学思想的总结性著作《权力意志》(1895,未完成)都是这时写出,去世后出版的。
尼采哲学语录精选对尼采来说最经典的语录就是哲学思索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思索。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尼采哲学语录,希望你喜欢。
尼采哲学语录1、最大的痛苦乃精神的最后解放者,由于这个痛苦,我们才得以了解事物最后且最深的真理。
2、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我们始终要失去它。
3、何为恶?侮辱他人便是恶。
何为人性?不让任何人蒙羞便是人性。
何为人所能得到的自由?那便是无论采取何种行为,都不会令自己蒙羞。
4、自由的保证是什么?是对自己不再感到羞耻。
5、最深沉的精神也必须是最轻佻的,这几乎是我哲学的公式。
6、的“教”字只是一个误解,实际上只有一个__,而他已在十字架上死去了。
7、人生乃是一面镜子。
在镜子里认识自己,我要称之为头等大事,哪怕随后就离开人世。
8、希望是最大的灾难,因为他延续了人的苦难。
9、人类唯有生长在爱中,才得以创造出新的事物。
10、对自己的害怕成了哲学的灵魂。
11、宗教上最深的误解——认为坏人没有宗教。
12、大多数思想家写得拙劣,因为他们不仅要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要传达思考的过程。
13、害虫叮人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它们要维持生命。
批评家也一样他们需要我们的血而不是痛苦。
14、坚信比谎言更是真理的敌人。
15、当我们疲倦时,我们就会受到早已征服的想法的袭击。
16、如果人们将极端行为归咎于虚荣,将中庸行为归咎于习惯,将小题大作的归咎于恐惧,那是很少会有错的。
17、凡具有生命者,都不断的在超越自己。
而人类,你们又做了什么?18、强烈的希望,比任何一种已实现的快乐,对人生具有更大的激奋作用。
19、在所有的禁欲道德里,人把自己的一部分视为神,加以崇拜,因此被迫把其他部分加以恶魔化。
20、痛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尼采语录英文版1、Gott ist tot。
上帝已死。
2、Alle Vorurteile kommen aus den Eingeweiden。
所有的偏见源自内心。
尼采快乐的知识经典语录快乐的知识是《诗与思文丛》之一。
是尼采一八八二年撰写的,其中第五卷补写于一八八六年。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尼采快乐的知识经典语录,希望你喜欢。
尼采快乐的知识经典语录1) 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的——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对待事物。
——尼采《快乐的知识》2) 他完全没有妒意,这也难怪,因为他决意占领一块迄今无人占领,甚至无人见过的土地。
——尼采《快乐的知识》3) 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
——尼采《快乐的知识》4) 倘若给自己增添剧痛,听见剧痛的呼号却不被剧痛和不安所毁,这样的人才堪称伟大啊!——尼采《快乐的知识》5) 最大的痛苦乃精神的最后解放者,由于这个痛苦,我们才得以了解事物最后且最深的真理。
——尼采《快乐的知识》6) 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
——尼采《快乐的知识》7) 你要成为你自己。
——尼采《快乐的知识》8) 习惯使我们双手机巧,使头脑笨拙。
——尼采《快乐的知识》9) 笑意味着幸灾乐祸,不过伴随着良心。
——尼采《快乐的知识》10) 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地欣赏呢?——尼采《快乐的知识》尼采快乐的知识句子语录1) “善与恶皆为上帝的成见。
”蛇如是说。
——尼采《快乐的知识》2) 究竟什么是真理?——不可驳倒的谬误便是。
——尼采《快乐的知识》3) 我相信:一切事物的价值必将重新得到评估。
——尼采《快乐的知识》4) 大胜的最大好处,莫过于解除了胜利者对失败的恐惧感。
——尼采《快乐的知识》5) 要破坏一件事,最刁钻的办法是:故意用歪理为这事辩护。
——尼采《快乐的知识》6) 说到底,还是“信仰使人快乐”!注意!并非道德使人快乐!——尼采《快乐的知识》7) 众人对某人的感激之情达到恬不知耻的程度,某人也就有名望了。
——尼采《快乐的知识》8) 获取生活中最丰硕果实和最大享受的秘密在于,冒险犯难地生活!——尼采《快乐的知识》9) 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
尼采哲学中的快乐问题研究尼采是德国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被称为尼采哲学,是自19世纪以来欧洲哲学思想的重要一环。
尼采哲学涉及众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快乐问题。
在尼采看来,快乐并非一个单纯的概念,而是由许多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
本文从尼采哲学的角度思考快乐问题,并以五个例子探讨快乐在尼采哲学中的意义。
首先,尼采认为,快乐是一种状态。
这个状态不是一种临时的感觉,而是一种持久的存在。
为了获得快乐这一状态,一个人必须经历各种经验,学会适应生活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在人生中达到持久的快乐。
他把快乐分为两种:一种是身体上的快乐,也就是感觉舒适的感受;另一种是心理上的快乐,也就是满足自身愿望和需求的感受。
其次,尼采强调,快乐是自我满足的结果。
在他的哲学中,人的本性是一种求生存的本能和自我满足的愿望。
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追求自我满足,才能真正体验快乐。
他认为,快乐的来源不是外部的物质财富或荣誉地位,而是人类内在的本性。
只有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才能满足自己,并获得持久的快乐。
第三,尼采认为,快乐是一种变化的状态。
他认为,人生中的快乐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快乐是一个只有在经历不同的人生经验,不断学习和成长后才能变得更加深刻和持久的状态。
因此,一个人不应该倚赖过去的快乐经验,而应该不断挑战自己,尝试新的事物,以寻求更加深刻和持久的快乐。
第四,尼采认为,快乐是一种融入世界的状态。
他认为,人类必须融入自然和社会,才能真正地体验快乐。
他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连接,并认为人类必须与自然保持联系,以寻求快乐的状态。
此外,他也认为人类必须在社会中寻找他们的地位,与他人建立联系,以创造快乐的状态。
最后,尼采的哲学认为,快乐是一种真实的状态。
他认为,快乐是一个人真正本性的体现,只有在真实的状态下,人类才能真正地体验快乐。
他认为,人类必须完全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本性,才能真正地完成自我满足和寻求快乐的过程。
只有这种真实和纯粹的状态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论尼采乐观主义人生哲学
尼采乐观主义的人生哲学在欧洲文化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它是19世纪哲学家尼采所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充满自然本质的人,唯有在机会和不平等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色彩鲜明的个性,由此而受到赞扬;反之,若把人们放在完美的无悬念的条件中,“他们将一无是处,成为批评者和弹射物”。
这种哲学传承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看法,认为完美是无聊的,有趣的则是在挑战和困难中去抗争。
尼采认为,假如完美的另一种含义是“缺乏挑战”,这意味着,任何无聊的、不谋求发展的人,在生活中都失去了意义和价值,相反,只有奋力抗争挑战,才能获得乐趣,也才能使自己和世界发展壮大,而真正的实现“完美”。
尼采不仅把乐观当作一种人生态度,还把它作为一种成功技能,乐观心态能够让人更有信心去挑战困难,乐观英雄主义对于一个人有着重要的意义,让一个人能够去征服困难和不可能的事情。
他的哲学还传达出,只有面对困难挑战,人才能认清自我,并不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完美。
在他的作品《永恒的轮回》中,尼采把自由、勇气和乐观主义联系起来,认为只有自由才能表现出真正的活力;只有有勇气去接受困难挑战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只有乐观才能实现一种具有自由和勇气的人生。
尼采乐观主义的人生哲学可以总结为:通过承担责任、勇敢地面对困难,才能实现个人潜力最大化,活得最大程度的乐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以乐观、积极、勇敢的态度面对困难,在爱与信仰之间,去发掘自身的活力,去拥抱挑战与改变,以实现个人理想,快乐地生活。
尼采哲学超级语录经典名言名句1、历史老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一些对过往的伟大事物进行反省的人,他们从中获得力量,经常感觉到人类生命的绚烂绚烂。
——尼采 2、全部的精神最后都变为了在肉体上清楚可见的东西。
基督教汇聚了无数盼望被征服的人以及所有那种卑恭而忠诚的高级或初级的放弃了全部行动的人的整个的精神。
——尼采《反基督》3、能否会四周游览,找寻合适自己的国家?抑或是闲步各处,探访最合适自己安家落户的地方?不如寻一处强烈而平稳的地方,将其作为自己的祖国,成立自己的小家。
不论是喧哗的都市,仍是沉寂的荒原,只若是强烈而宽慰的地方,就能让你安枕无忧。
——尼采《曙光》4、窥视深渊者,必为深渊所窥视。
——尼采5、假如这世界上真有奇观,那不过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尼采6、我是太阳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7、一个勤劳的人固然会由于他的勤劳而伤害到他的看法或许精神上的清爽与创意,但是他依旧会遇到嘉奖。
——尼采8、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擅长简单的---比事物自己还要简单---对待事物。
——尼采9、我愿意这样逝世,以便你们这些朋友因我之故而更爱世人;我愿意再变为泥土,让我在出生我的大地中安眠。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0、乐观主义,为了重修的目的,为了什么时候能被同意再次成为消极主义者。
——尼采11、雅观战胜了重量和地心引力,它和权益意志都力争在建筑物中表现自己,建筑学是一种力量修辞学——尼采12、灵魂的下水道 -为了清洗人类那肮脏的灵魂,必定要有下水道才能够。
拥有这类下水道功能的,关于那些傲慢的伪君子而言,就是上帝了。
——尼采《人性,太人性的》13、今日,我执笔的这一瞬时,我展望自己的未来-就像沉静的海面,没有任何希求能骚扰那完整的安静。
我一点都不希望任何东西或不一样于它此刻的状况,也不希望自己有所改变。
——尼采《瞧!这个人》14、我祷告我的傲慢陪同我的智慧!——尼采15、人是一定要被超越的东西。
尼采人生哲理100句1.我是太阳!2.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3.没有真理,只有解释。
4.上帝死了…… 你自由了。
5.没有哪个胜利者信仰机遇。
6.迟到的青春是持久的青春。
7.愚昧无知是一切痛苦之源。
8.痛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9.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10.坚信比谎言更是真理的敌人。
11.太阳是我胯下金灿灿的睾丸。
12.平淡的生活,往往是最危险的。
13.高贵的灵魂,是自己尊敬自己。
14.我祈祷我的高傲陪伴我的智慧!15.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
16.对自己的害怕成了哲学的灵魂。
17.男人骨子里坏,女人骨子里贱。
18.那不能杀死我的,使我更坚强。
19.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20.生命僵死之处必然有法则堆积。
21.对真理而言,信服比流言更危险。
22.自从我厌倦了寻找,便学会了找到。
23.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
24.没有思想的愚蠢不存在于人类之中。
25.人才出于贫寒家庭,莲花开在死水。
26.女人忘记如何妩媚动人的速度越快,学会憎恨他人的速度也就越快。
27.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巨大的兴奋。
28.许多真理都是以笑话的形式讲出来。
29.他们把水搅混,以使其看上去更深。
30.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
31.创造了这个有价值的世界的是我们!32.赞扬比责备有更多的强加于人的成分。
33.人是一根绳索,驾于超人与禽兽之间。
34.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35.完全不谈自己是一种甚为高贵的虚伪。
36.最好的作者,是那羞于成为作家的人。
37.在需要面前,一切理想主义都是虚伪的。
38.生命没有了音乐,就如同是一场错误。
39.理解力迟钝的人以为迟钝是知识的本质。
40.人是一根绳索,驾于超人与禽兽之间。
41.最轻蔑人类的人,即是人类的最大恩人。
42.对他人是快乐的人,对自己是睿智的人。
43.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
44.在需要面前,一切理想主义都是虚伪的。
45.所谓高贵的灵魂,即对自己怀有敬畏之心。
尼采对于幸福的哲学解读作为19世纪末期重要的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哲学思想影响至今。
他的思想既复杂又深奥,其中之一就是幸福的哲学。
尼采认为,幸福是人类存在的终极目标之一,但是它不是终极目的。
本文将从尼采的哲学角度出发,探讨他对于幸福的哲学解读。
为什么幸福不是绝对的目的?尼采认为,幸福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
他提出,生命的目标是通过自我超越寻找和创造意义。
因此,在寻求幸福之前,人们应该先关注自我超越,并通过寻找个人使命来实现自我超越。
尼采认为,幸福和快乐都是人类追求的东西,但是,它们不能代替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他甚至提倡一种被称为“利己主义”的哲学思想(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那个贬义词),即通过达成个人目标和价值来实现自我超越。
这种哲学思想与纯粹追求幸福是不同的。
尼采的“另一种伦理”尼采寻求一种基于“意志到权力”的伦理道德,这种伦理道德是以个人使命和价值为基础的。
在这种伦理道德中,个人行为的动机取决于个人信仰和价值观。
尼采认为,在这种伦理道德中,幸福和财富并不是首要的目标。
他认为,虚无和苦难是人们在寻求生命意义时必须面对的,而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因此,在尼采的哲学中,幸福与快乐不是获得个人意义和价值的媒介。
压抑的幸福欲望尼采相信,在人类历史上,幸福的欲望驱使了人类做出了许多伟大的发现和成就。
但是,他认为,这种幸福欲望也会导致个人和群体的不幸。
尼采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幸福的欲望导致了愤怒、愤慨和仇恨,而这些情感实际上是人们对生活的失落和失望的一种表达。
在尼采的哲学中,人们需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并寻求更深刻和长远的意义。
幸福的价值尽管尼采认为幸福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但是他并没有否定幸福的价值。
他认为,在恰当的时间和要求下,快乐是必要的。
尼采认为,快乐和幸福可以帮助人类战胜困难,并“化解生活中的麻烦和痛苦”。
这是因为快乐可以缓解疲劳、恐惧和焦虑并增强自信。
哲学最经典的句子1、“知足常乐”——贤士2、“正义可以忍受一切,但不可能忍受任何东西”——弗洛伊德3、“所有的真理都是相对的,但是爱却是绝对的”——尼采4、“‘真正的智慧是释放自我’”——苏格拉底5、“比起财富,智慧和美德更能使人得到快乐”——柏拉图6、“我知道我无知”——苏格拉底7、“不要对真理说谎”——雅典卫城的求真者8、“不知道,总比假装知道要强”——苏格拉底9、“真理的力量可以把你变成一个不同的人”——叔本华10、“上帝创造了人类,理性使他们解放”——伏尔泰11、“什么是美德?就是社会合作的最高标准”——爱因斯坦12、“内心的平静是我们最高的追求”——孔子13、“个人快乐是一切伟大梦想的根基”——歌德14、“意志力是去实现我们的梦想的火花”——洛克菲勒15、“行动是生活的活力;知识是唯一的财富”——米歇尔·麦卡锡16、“历史就是一种种反思”——马克思17、“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就没有无限的可能”——海明威18、“对于宇宙的奥秘,我们可以只有祈祷”——赫尔巴特19、“不要害怕真理,它可以帮你更好的理解它”——奥斯特洛夫斯基20、“人的行为必须要符合他内心的真理”——西塞罗21、“生活本身就是无休止的学习过程”——居里夫人22、“无论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多擦肩而过,友谊仍是不可分割的”——马克思23、“成功就是坚持你所相信真理的结果”——爱因斯坦24、“真理是自然地显现出来的”——康德25、“当道路非常困难的时候,你就可以更深刻地体会真理了”——伏尔泰我们都被教导要追求真理,但也都在拥抱谎言的同时用着这样的幻觉。
世上的真理有多种,由于每个人的处境不同,思维习惯各异,就会形成不同的真理。
真理是一种神秘,它可以拯救我们也可以让我们受苦,它可以毁灭我们,也可以赐予我们生活的意义。
真理是一种力量,它不仅单纯只有可被人接纳的哲学思想,也是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人的行为,让人不断加深对自身的认识。
“知足常乐”,贤士指出财富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只有满足现有的才能使人快乐。
尼采的哲学是什么尼采是德国十九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他开创了西方现代哲学,他的思想以及著作延续至今。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尼采的哲学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
尼采的哲学思想尼采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精髓,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及人生价值的思考,引领人们重新定位人生,并开启了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思潮。
另一方面,尼采对理性、对传统的批判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而这些正是后现代主义欣赏的一面。
在尼采发表自己的哲学观点时,他的观点只在欧洲几个较小的的学术圈里流传,影响十分的小,所以尼采总是抱怨没人理解他,他也曾自负的说:“2003年人们才能理解我的学说的魅力和震颤力。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自己,在他去世后不久,他惊世骇俗的学说就流传到了全世界,甚至有人说“上帝死了”,不仅仅是欧洲,甚至在古老的中国也受到了他的一定影响。
但是随之而来对尼采的评判也褒贬不一,两极分化,有人说他是反犹太主义者,有人说他是个人至上主义者,有人说他是一个破坏者,不同的人对尼采的认同也不同。
虽然褒贬不一,但这并不影响尼采的学说流传至今。
尼采一生不仅留下了许多思想,也留下了许多著作,例如《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人性,太人性的》、《曙光》等等,都给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尼采的人生价值尼采在西方哲学流派中,尼采属于意志主义流派,,然而尼采也是德国伟大的悲观主义哲学家。
他认为人赤裸裸的,孤身一人来到世界上,最后还是会孤身一人不留任何痕迹的死去,每一个人的生都是为了死。
但是如何在走向死亡这个途中发挥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尼采对于“人怎么活着才是有价值的”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
尼采的人生价值在《悲剧的诞生》中体现的很明显,他在这本书中深入的探讨了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尼采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死亡,最后只是一场空。
一个人孤独的来到世界,最后又孤独的死去,生命如此短暂,却还要经历困难、痛苦,那么我们生存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尼采这种悲观思想影响了许多年轻人,在年轻人的心目中,这种悲观思想引起了他们强大的共鸣,尼采认为既然人生已经是一个悲剧,那不如就干脆痛快淋漓的把这出悲剧演好,不要留下任何遗憾。
尼采的快乐主义哲学
09243213
滕鹏飞
摘要:弗里德里希·尼采自我定义为一个快乐主义者,快乐的前提是要对于生命有一种悲剧意识。
他的一生是贫穷、潦倒的,他不满足任何一个幸福的客观条件,但他活在一套自我设定的价值体系中,我们无法将他置于一个一般的标准之下去评判他是否是一个快乐主义者。
他通过解构一系列旧的价值体系来满足他的破坏欲,这种破坏欲是基于一种扩张、侵略、攻击的生命本能(权利意识)。
一、从尼采的生平来看,分析他是否具备快乐的一些客观条件
1)财富
2)地位
3)健康
4)家庭
5)社会关系
二、从尼采的哲学思想分析
1)“权利意识”——生命的扩张本能《权利意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2版》
2)游戏概念——世界游戏、艺术游戏以及哲学游戏
a)世界游戏
世界游戏,
主宰力量,
混淆真假,
作弄我们,
永不停歇。
——《快乐的科学》,P351
b)艺术游戏《偶像的黄昏》
尼采主张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概念:一方面,艺术对他来说似乎完全是一种无目的的游戏行为,另一方面,艺术又是一项有目的的、支撑着生命。
改善着生命的任务。
c)哲学游戏
《全集》批判研究版《快乐的科学》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中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描绘中,提出的哲学即游戏的观点
3)尼采悲剧观的阐释——悲剧的基本基调是乐观主义
《尼采:一个快乐主义的悲剧观》
三、尼采的快乐主义
1)尼采有一套自我设定的价值体系,他将幸福归为一种“权力感”2)尼采的快乐是一种以满足自我的破坏欲为基础的。
他对束缚人的道德、宗教进行了批判,甚至还将矛头指向了真个形而上学。
尼采认为形而上学设定了一个彼岸世界对此岸世界进行诽谤,
因而形而上学的历史就是悲观主义的发展史
文献参考:
1、《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集修订版》(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快乐的智慧:尼采精品集》(德)弗里德里希·尼采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版
3、《快乐的科学》(德)弗里德里希·尼采漓江出版社2006年版
4、《权利意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2版》(德)弗里德里希·尼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5、《快乐的知识》(德)弗里德里希·尼采黄明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6、《权利意识:战争、释放和美学》住民安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8年第一期第2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