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基本服务).
- 格式:ppt
- 大小:201.00 KB
- 文档页数:5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管理和服务,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是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医疗、康复和文化娱乐等服务的机构,是老年人日间照料和交流的场所。
第三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管理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遵循服务为先、尊重为本、关爱为重的原则,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第四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坚持以老人为中心,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宗旨,努力营造和谐、和睦的氛围,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五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对象为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享受相应的服务。
第六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餐饮、医疗、康复、教育、文化活动等,具体服务内容以相关规定为准。
第七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落实“以老人为本,以服务为先”的理念,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第八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九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进老年事业的发展,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第二章服务内容第十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应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餐饮服务,合理安排老年人的饮食,保证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第十一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应提供医疗服务,设立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第十二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应提供康复服务,为有康复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康复训练,帮助老年人恢复身体功能。
第十三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应提供教育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机会,举办各类教育活动,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第十四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应提供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增强老年人的生活乐趣。
第十五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应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协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第三章服务流程第十六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实行预约制度,老年人需提前预约服务,按照预约时间就餐、就医等。
护理老人基本要求及服务内容一、协助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要:食物的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膳食营养,为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喂食和喂水。
排泄的需要:帮助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行排便、排尿,及时清除排泄物。
舒适的需要:营造安静、清洁、温度适宜的休养环境。
活动和休息的需要:帮助老年人适当活动,并尽可能促进老年人的正常睡眠。
安全的需要:防止老年人跌倒、噎食、误吸、损伤,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爱和归属的需要: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和人际环境,促进老年人的人际交往,帮助老年人及时与家人联系与沟通,并给予精神上的关心。
尊重的需要:运用沟通技巧,维护老年人的自尊,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审美的需要:协助老年人的容貌、衣着修饰,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内容: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内容有:个人清洁卫生服务、衣着服务、修饰服务、饮食服务、入厕服务、口腔清洁服务、皮肤清洁服务、压疮预防、排泄护理等。
1.个人清洁卫生服务包括洗脸、洗手、洗头(包括床上洗头)、洗脚,协助整理个人物品,清洁平整床铺,更换床单等。
2.衣着服务包括协助穿脱衣裤、帮助扣扣子、更换衣裤、整理衣物等。
3.修饰服务包括梳头、化妆、剪指甲和协助理发、修面等。
4饮食服务包括协助用膳、饮水,或喂饭、喂水、鼻饲等。
5.入厕服务包括定时提醒入厕、协助入厕,使用便盆、尿壶等。
6.口腔清洁护理包括刷牙、漱口,协助清洁口腔、假牙的清洁保养等。
7.皮肤清洁护理包括清洗会阴、擦浴、沐浴等。
8压疮预防包括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平整;定时翻身更换卧位,防止局部受压过久,受压部位按摩增进血液循环;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预防皮肤受损等。
9.排泄护理包括大小便失禁、尿潴留、便秘、腹泻老人的照护,实施人工排便、清洗、更换尿布等。
三、老人生活照料服务要求:1.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提供个人生活照料服务的范围、内容、时间、地点、人员、服务须知。
2.老年人居室做到清洁、整齐,空气清新无异味。
3.制订各项生活照料服务规范,能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提供优质的服务。
老年照护中心基本规定1. 简介老年照护中心是为了提供优质的老年照护服务而设立的机构。
本文档旨在规范老年照护中心的基本规定,以确保老年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2. 权益保障老年照护中心应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提供饮食、医疗、康复等基本服务;- 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 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歧视、虐待或剥夺其自由;- 提供心理关怀和社交活动,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3. 人员要求为确保老年照护中心的服务质量,以下人员要求应得到满足:- 中心负责人应具备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经验;- 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应的执业证书;- 志愿者应经过培训,并具备照顾老年人的基本能力。
4. 健康管理为保障老年人的健康,老年照护中心应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并记录相关信息;- 按时为老年人提供所需的药物和医疗服务;-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并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进行调整;- 定期开展康复训练和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5. 安全管理为确保老年人的安全,老年照护中心应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提供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安全;- 配备专门的安全人员,负责维护中心的安全秩序;- 定期组织演,提高老年人和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管理机制,确保安全事故的及时处理和报告。
6. 投诉处理老年照护中心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对老年人的投诉进行及时处理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同时,应保护投诉人的隐私,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打压或报复。
7. 法律责任老年照护中心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有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 生效日期本《老年照护中心基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作为中心的管理准则,供全体工作人员遵守和执行。
2024年社区日间照料管理制度范本一、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持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前方百计为老人排忧解难。
二、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及权利,对待老年人一视同仁,为老人保守秘密,不泄露老人隐私。
三、为老年人服务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周到,亲切和谐,关心爱护,体贴老人,佩戴胸卡上岗服务。
四、工作作风严谨求实、业务熟练、技能过硬,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
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守服务规范,严密工作交接班环节,避免工作脱节,做好老人的日间护理和照料工作。
六、每天填写日间照料服务记录,发现老人有异常现象,在第一时间报告值班主任,通知家属,并及时采取救助措施。
七、每天打扫室内卫生,及时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清新整洁。
努力建设“功能全、品质高、信誉好”的现代化养老服务机构。
八、坚持“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做好安全防火工作,所内配备灭火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九、下班前,工作人员应对水、电、门窗等设施进入安全检查,有问题及时处理或报修。
十、做好人员来往的管理工作,严防陌生人进入本所,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厨房间、休息室等地。
十一、老年人在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休息期间,个人贵重物品自行保管。
工作人员要经常提醒老人注意保管好私人钱物,以防丢失。
十二、每天下班前向上级主管汇报一次安全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结果要记录在案。
十三、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要定期征询老年人及家属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社区日间照料室是为____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日间衣食住行的场所,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供一个舒适、悠闲的生活空间。
因此为保证入住日照中心人员服务质量特制定以下制度规范。
一、入室人员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提供本人家庭住址、联系电话。
日间照料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为入室人员做好登记和服务内容记录。
二、入室人员要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要求,自觉遵守作息时间和管理制度。
三、保持室内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人。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等级划分与标志、申请等级评定基本要求和条件、等级评定等具体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XX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下简称“日间照料中心”)的等级划分与评定。
社区养老服务站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9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763无隙碍设计规范JGJ450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MZ/T131-2019养老服务常用图形符号及标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communityday-carecentersfortheelderIy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喘息服务、居家照护、保健康复、精神文化、休闲娱乐等服务的养老服务设施。
3.2休息位Ioungechair休息用的座位或床位,有坐具、卧具或坐卧一体的座具或床。
4等级划分与标志4.1日间照料中心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
等级越高,表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越高,服务设施设备更加完善。
4.2等级标志由五角星图案构成,用一颗、两颗、三颗五角星分别表示一级、二级、三级。
4.3等级标志有效期原则上为三年(自确定等级之日起计算),到期向业务主管部门重新申请;中途变更运营主体或提升服务层次的,应在等级确定一年后重新申请评定。
4.4业务主管部门每年进行一次复核。
5申请等级评定基本要求和条件5.1基本要求5.1.1具有合法的运营主体。
5.1.2应符合老年人权益保护、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防疫等相关规定,具体内容应符合附录A。
5.1.3具备与开展日间照料服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并正常运营,具体内容应符合附录Ao5.1.4在XX省养老管理平台填写设施名称、地址、负责人信息等必填项目,并及时更新。
东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管理政策(一)政策要求
1、山东省民政厅《关于规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鲁民函〔2015〕314号)。
2、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大力推进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鲁民函〔2018〕121号)。
(二)服务功能要求
1、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基本服务:为以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日托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与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辐射和带动居家养老服务全面开展。
2、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基本服务:集居家养老服务站、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老年大学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具有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助餐助浴、文化娱乐、康复护理、保健养生、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学习教育、上门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优先满足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失独、特殊困难等老年人群的需求。
(三)建设标准
1、《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
2、《城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级划分》(DB37/2722-2015)
3、《养老机构设施设备基本配备规范》(DB37/T2720-2015)
(四)管理运营要求及标准
1、坚持福利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无偿、抵偿服务;三定:定服务项目、定服务内容、定收费标准;三公开:公开服务内容、服务效果、服务价格。
2、标准:《城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与服务规范》(DB 37/T 2723-2015)、《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规范》(DB 37/T 289
3、1-2016)和《居家养老康复护理服务规范》
(DB 37/T 2893、2-2016)。
日间照料中心的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日间照料中心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老人的权益和安全,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和管理活动。
二、日间照料中心的基本情况1. 日间照料中心是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健康管理和社交活动的场所,旨在满足老人们的养老需求,提升生活质量。
2. 日间照料中心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日间护理、心理咨询、康复训练、饮食服务和文体活动等。
3. 日间照料中心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至下午5:00,节假日休息。
4. 日间照料中心设有专业护理团队和管理人员,确保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料服务。
三、入院规定1. 老人入住日间照料中心需提供身份证明、健康证明和家属联系方式等相关资料,并签订相关协议。
2. 老人入住时需接受一定的体检和心理评估,以确保适合在日间照料中心接受服务。
3. 老人应按照中心的规定入住,并遵守相关规定。
四、服务内容1. 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定制化的日间护理服务,包括生活照料、饮食调理、康复训练等。
2. 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健身操、歌唱比赛、手工制作等,以丰富老人的生活。
3. 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交活动,帮助老人建立友谊,减轻抑郁情绪,增强生活乐趣。
五、管理规定1. 日间照料中心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心的整体管理和决策。
2. 所有工作人员应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执行工作,服从管理委员会的管理。
3. 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好服务工作,保障老人的权益和安全。
4. 日间照料中心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救援演练,确保老人在中心的安全。
六、处罚规定1.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可采取警告、责令停止服务、暂停服务等措施。
2.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日间照料中心可采取警告、责令整改、停职检查等措施。
七、附则1. 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归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委员会所有。
2.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日间照料中心的规章制度,所有工作人员和老人请严格遵守,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养老环境。
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标准根据老人需求护理的标准,按能否自理和不能自理的程度细分自理、半失能、失能,三个等级进行不同护理标准进行服务。
1)自理护理区生活照料服务标准年龄在60岁以上,身体基本健康,日常生活完全能自理,思维正常,判断能力、沟通能力正常。
1、生活完全能够自理者2、每天打扫室内外卫生3、每周洗涤被套、床单、枕套一次4、整理抽屉、衣柜、床头柜等5、代订牛奶、报刊6、提供健身、娱乐设施,组织开展文体健身活动7、建立健康档案,每周测血压一次2)半失能护理区生活照料服务标准生活基本自理,各种慢性病(传染病、精神病除外)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支气管炎、脑血管病等稳定期;年龄偏大(年龄在80岁以上)意识清、大小便能自控,能独立行走,有正常的思维、判断、沟通能力1、自理级护理的全部内容2、配药,定期测量血压。
3、思维功能轻度障碍,对言行有一定影响者4、年老体弱,衣、食、起居等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者5、督促休养员保持个人整洁6、清洗衣物(手洗除外)、日用品、用具:毛巾、水杯、痰盂等7、代订饭菜,送开水饭菜到房内,洗刷餐具8、代购饭菜票,代付床位费9、帮助行动不便的长者到医疗保健中心就医3)失能护理区生活照料服务标准日常生活需要部分协助方能完成如:穿衣、入厕、梳洗,能独立进食,肢体有残疾,能借助器械独立进行户外活动,大小便能自控,位置移动需要部分协助,健忘、沟通判断能力弱1、介助级服务全部项目2、协助起卧3、协助老人入厕并便后擦洗4、协助穿脱衣服、鞋袜5、监督服药6、洗脸、洗脚、洗澡7、协助老人吃饭、喝水、服药8、定期擦身,每日洗下身9、协助更换体位、协助使用代步工具。
护理分类、服务标准。
老人生活照料服务内容与要求第一节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内容与要求一、老年人的基本需要老年人的基本需要可分为:饮食与营养的需要、排泄的需要、舒适的需要、活动与休息的巫妖、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1、饮食与营养的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膳食营养,老年人有特殊的营养需求,这是由于衰老过程需营养的补充。
虽然在热量方面需求减低,但营养的质量要求和营养素的多种要求都与年轻人不同。
一般来说老年人和所有的人一样,需要碳水化合物(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另外还需食物纤维及水分。
老人在饮食方面,一般宜清淡,饭菜要根据老人身体情况而选择软硬,且如有糖尿病或者其它疾病的老人,因注意合理饮食。
不能自理的老年因照顾喂食、喂水。
2、排泄的需要:帮助不能自理的老人进行排便、排尿,及时清除排泄物。
注意老人排便情况,如出现便秘应请医生查看或者使用药物帮助老人排泄,必要遵医嘱灌肠。
3、舒适的需要:营造安静、清洁、温度适宜的修养环境。
4、活动和休息的需要:组织老年人参加适中的娱乐活动,如太极拳、广场舞、门球、健康操等,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休息。
5、安全的需要:包括要求社会环境安全、生命财产得到保护,生活有保障,病有所医等。
6、爱与归属的需要:即希望得到爱和爱他人;与他人建立友谊,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所接纳,有归属感。
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和人际环境,促进老年人的人际交往,帮助老人及时与家人联系与沟通,经常与老人进行心理沟通予以精神上的关心。
7、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自重和被别人尊重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获得实力、成就、独立和自己,渴望,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和高度评价。
合理运用沟通技巧,老人在讲述以往成就的时候应给予赞同德目光,并表示敬佩。
维护老人的自尊,保护好老人的个人隐私。
8、审美的需要:所谓爱美之心人人有之,不管是自理老人还是生活需要照料的老人,都应协助进行容貌与衣着的修饰,使老人保持好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心理状态。
日间照料中心有关要求
四室一厅:
日间休息室休闲娱乐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康复室、餐厅
挂牌:“XXX”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明确:岗位职责、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工作流程
建立:财务台账、服务对象档案,签订服务合同
示范村条件:
设施完善:四室一厅,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米。
满足基本需求:用餐和娱乐活动,每天用餐人数不少于50人次。
管理到位:村委重视、适度补贴、制度健全、账务规范。
服务规范:至少2名工作人员,1名管理兼服务,1名餐厅工作人员,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签订服务合同,建立服务对象档案。
运行良好:运行一年以上,老年人满意率90%以上,无安全责任事故。
社区日间照料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社区日间照料室的正常运行,提高服务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社区日间照料室是为了提供养老、护理、医疗等服务的机构,旨在帮助社区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促进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第二章服务对象社区日间照料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或残疾的老年人、失智老人等。
服务对象需提供相关证件证明身份和健康状况。
第三章服务内容社区日间照料室为服务对象提供以下服务内容:1. 提供三餐营养餐食,能够满足老年人的饮食需求;2. 提供生活护理服务,包括洗衣、梳洗、按摩等;3. 提供健康护理服务,包括测血压、血糖、体重等;4. 提供康复训练、康复治疗等服务;5. 提供文娱活动、康体活动等服务;6. 提供心理咨询、社交交流等服务。
第四章服务标准1. 居住环境:社区日间照料室应保持整洁卫生,提供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2. 餐食标准:提供符合营养需求的餐饮,并保证食品卫生安全;3. 生活护理标准:提供按时按需的生活护理服务,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4. 健康护理标准: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测量血压、血糖等指标,保障老人的健康;5. 活动标准:组织各种文娱活动、康体活动,让老年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6. 心理护理标准:定期开展心理咨询、社交交流等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五章服务流程1. 参加社区日间照料室服务的老年人需提供身份证明和健康状况证明,经过审核后方可入住;2. 老年人入住后,社区日间照料室需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调整;3. 社区日间照料室需定期邀请医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向家属提供健康报告;4. 社区日间照料室需定期组织各类文娱活动、康体活动,并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
第六章管理制度1. 社区日间照料室需配备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2. 管理团队需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3. 社区日间照料室需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了解老年人和家属对服务的满意度,并及时改进;4. 社区日间照料室需建立服务档案,定期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老年照护设施基本准则一、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照护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照护水平,本文档提供了关于老年照护设施的基本准则。
二、照护设施类型2.1 养老院养老院是一种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照护服务的设施,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训练、娱乐活动等。
2.2 日间照料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主要针对需要白天照护的老年人,提供餐饮、休闲娱乐、康复等服务,晚上老年人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中。
2.3 社区养老设施社区养老设施包括社区养老公寓、社区日间照料站等,依托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照护服务。
三、基本设施要求3.1 居住环境- 房间采光充足,通风良好,室内温度适中。
- 地面平坦防滑,通道宽敞,方便老年人行走。
- 配置必要的家具,如床、桌、椅、衣柜等。
3.2 医疗设施- 设置基本的医疗设备,如血压计、血糖仪、急救箱等。
- 有条件的设施应配备全职或兼职医生,提供定期体检和疾病治疗。
3.3 餐饮设施- 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饮服务,考虑老年人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
- 餐饮场所应保持卫生,餐具应定期消毒。
3.4 康复设施- 设立康复区域,提供康复训练设备,如跑步机、按摩椅等。
- 应有专业的康复师,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指导和训练。
3.5 娱乐设施- 提供丰富的娱乐活动,如健身器材、棋类、书画等。
- 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增进老年人间的交流。
四、照护服务要求4.1 照护人员- 照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
- 定期进行培训,提高照护水平。
4.2 个性化服务- 针对每个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的照护计划。
- 定期评估照护效果,调整照护计划。
4.3 心理关爱- 重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咨询和关爱服务。
- 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归属感。
五、安全管理5.1 消防安全- 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完好。
- 制定应急预案,提高老年人的消防安全意识。
社区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社区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的基本要求、管理要求、服务内容及要求、服务流程、评价与持续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各种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提供社区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的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276—2018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JGJ450—2018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WS/T484—2015 老年人健康管理技术规范DB43/T1309—2017 老年人能力筛查评估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依法登记注册的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活动的机构,包括各类养老机构,卫生服务机构,社团及社区公益组织等延伸服务机构。
3.2社区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为有养老生活照料服务需求的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或协助提供膳食、清洁卫生、协助排泄及如厕、活动照护、睡眠照护及其他照护等服务。
4 基本要求4.1 机构要求4.1.1 服务机构应具备相关经营和服务资质,包括但不限于满足GB/T37276—20185.1-5.2中资质要求。
4.1.2 服务机构应具有与其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固定场所,服务场所及设施应符合JGJ450—2018的规定。
4.2 人员要求4.2.1 服务人员应信守职业道德。
4.2.2 服务人员应持有效健康证明,每年健康体检一次。
4.2.3 服务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具有相应的服务能力。
4.2.4 服务人员应每年在岗培训不少于20个学时。
4.2.5 服务人员宜购买相应保险。
4.2.6 提供居家上门服务的人员,宜有陪同人员或到达老年人居住处和服务完成后及时向机构报告。
5 管理要求5.1 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应遵循安全、适宜、保密的原则。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质量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为引领我省家庭服务业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供必要的标准技术保障,江西省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提出拟研制家庭服务行业中各业态服务质量规范。
由江西省人社厅和江西省商务厅共同提出、江西省家庭服务业协会起草的DB 36/T793-2014、DB 36/T850—2015、DB 36/T851 —2015 、 DB 36/ T898—2016 、DB 36/T899—2016、DB 36/T944 —2017和DB 36/945—2017已于近几年先后出台实施,为规范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加快家庭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解决目前我省尚无较系统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标准问题,江西省人社厅和江西省商务厅指导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由江西省人社厅和江西省商务厅共同提出并归口、由江西省家庭服务业协会起草。
参与起草的单位有:江西倍邦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东堃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南昌市西湖区聚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赣州市章贡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余青山社区老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宜春心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九江新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上饶市养老服务中心、萍乡市仪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二、制定本标准的原因和必要性1、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剧,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
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
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老年人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为世界老龄化进程最快国家之一;又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单位福利体制解体、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形势下发生的,并伴有家庭逐渐小型化带来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问题,社会养老服务压力不断加重。
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2024年社区日间照料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高社区照料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社区日间照料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基本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服务;2. 人性关怀原则: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老年人的权益和尊严,提供温暖和关心;3. 综合协调原则: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应与社区其他相关服务相互协调,形成有机衔接,提供全方位的关怀;4. 安全可靠原则: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要确保服务设施安全可靠,提供有保障的健康服务;5. 高效便捷原则: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要高效便捷,提供快捷的服务响应和高品质的照料服务。
三、服务内容1. 日间照料活动: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包括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日间活动,如运动健身、手工制作、文化娱乐等,以促进身心健康;2. 饮食服务: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饮服务,确保老年人的日常膳食需求;3. 医疗保健: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4. 心理辅导: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老年人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5. 康复训练: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提供康复训练,帮助老年人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能力;6. 社交交流: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组织老年人参与社交活动,增强社交能力和减少孤独感;7. 其他服务: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可提供其他个性化的服务。
四、管理机制1. 服务评估与监督:建立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评估制度,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处理意见和投诉;2. 服务标准与指南:制定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的服务标准和操作指南,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和一致性;3. 人员培训与管理:对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素质;4. 设施建设与管理:加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5. 资金管理与监督:建立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资金管理和监督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合理;6.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便于管理和调查统计。
日间照料服务质量标准
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服务内容:应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用餐、午休、休闲娱乐、安全保护和健康保健等方面。
2. 服务设施:应具备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和生理需求的服务设施,如整洁卫生的用餐场所、舒适的休息区、安全的扶手和安全设施、以及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等。
3. 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老年人需要的服务,如营养配餐、心理疏导、医疗护理等。
4. 服务质量和安全:应保证服务质量和老年人安全,包括食品卫生、医疗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
5. 用户满意度:应定期收集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服务质量和安全,提高用户满意度。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如服务流程、服务规范、安全管理制度等,以确保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可以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本标准规定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的总则、基本服务和适宜服务。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可参照执行。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内自理老年人、半自理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文化、休闲娱乐、教育咨询等日间服务的养老服务设施总则应具有相对独立、固定、专用的场所,保证服务活动环境的安全、整洁、卫生。
除卫生间、备餐间、浴室外,其他功能区可一区多用,即可换用、兼用。
应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的安全性,保证完好并能正常使用。
基本服务就餐服务1. 应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在日间照料中心就餐的服务,并为其合理安排就餐位。
餐具应符合GB14934要求,餐具、餐巾纸应放置在老年人易于取用的位置。
2.所提供饮食应符合老年人健康、营养需求,食谱应提前公布。
3. 应在老年人就餐完毕后及时打扫就餐区、清理餐具,保证环境整洁、卫生。
精神文化、休闲娱乐服务1 .精神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宜包括阅览、绘画、书法、上网、棋牌、健身、游戏、手工制作等内容。
2. 提供服务时,如老年人有需要,宜组织专业人员给予适当指导、帮助。
午间休息服务1.应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在日间照料中心午间休息的服务,并为其合理安排休息位。
2.休息位应摆放有序,避免老年人发生磕碰或摔倒。
3. 提供午间休息服务时,应根据气候提供午休所需棉被、毛毯等;保持休息区内良好通风,注意遮阳,防眩光。
协助如厕服务1.应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协助如厕服务,根据老年人生活能力自理程度采取轮椅推行或搀扶的服务方式。
2.应及时打扫清理卫生间,保证干净整洁,地面无水渍。
3.卫生纸应放在老年人易于取用的位置。
适宜服务个人照护服务1.个人照护服务宜包括助浴、理发、衣物洗涤、提示或协助老年人按时服用自带药品、测量血压、血.糖及体温等内容。
2. 助浴服务包括上门助浴和外出助浴。
提供助浴服务时宜注意:设备的安全性,助浴前进行安全提示;地面防滑,及时清理积水;上门助浴时宜根据四季气候状况和老年人居住条件,注意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及浴室内通风;外出助浴宜选择有资质的公共洗浴场所或有公用沐浴设施的养老机构;助浴过程中宜有家属或其他监护人在场;服务人员宜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