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下第一楼
- 格式:pptx
- 大小:6.35 MB
- 文档页数:32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天下第一楼》说课稿学生版一. 教材分析《天下第一楼》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随父亲在天下第一楼吃饭的经历,通过描绘楼内的环境和各种人物,表现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记叙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情感体验、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意识,增强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
2.难点: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3.讲解:分析课文内容,讲解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4.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5.写作: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课文为素材,写一篇读后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天下第一楼》人物:父亲、楼主、顾客等环境:楼内环境、市井景象情感:关注底层人民、同情心、社会责任感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把握能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18 天下第一楼》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天下第一楼》是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古代的故事,揭示了忠诚、勇敢、智慧等优秀品质,以及自私、狭隘、愚蠢等缺点。
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言文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课文所传达的忠诚、勇敢、智慧等优秀品质,自觉培养这些品质,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人物性格的分析。
2.原因:由于课文具有一定的文言文特点,学生可能对一些词语和句子理解困难。
同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需要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古代楼阁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3.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人物性格,教师巡回指导。
4.课堂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补充。
5.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领悟忠诚、勇敢、智慧等优秀品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情感教育。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天下第一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天下第一楼》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北京烤鸭的名篇,通过讲述烤鸭的历史、制作工艺和风味特点,使读者对这一中华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文化内涵,既适合学生阅读,又能提高他们对中华美食文化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生活中的美食也有自己的喜好和见解。
但他们对北京烤鸭的历史、制作工艺和风味特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烤鸭的历史、制作工艺和风味特点为主,激发他们对中华美食文化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北京烤鸭的历史、制作工艺和风味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美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烤鸭的历史、制作工艺和风味特点。
2.难点:深刻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中华美食文化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北京烤鸭的历史、制作工艺和风味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北京烤鸭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他们对于北京烤鸭的了解,从而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北京烤鸭的历史、制作工艺和风味特点。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深入剖析课文内容。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加深他们对北京烤鸭的认识。
6.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华美食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一、说教材本文是话剧《天下第一楼》第三幕的节选,以福聚德为线索,串起了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卢孟实是本剧的主要人物。
本剧戏剧冲突此起彼伏,掌柜与东家的矛盾是本剧的主要矛盾冲突。
二、说学情就大多数同学来说,往往对于戏剧文学接触和了解较少。
教师可利用戏剧和小说的相似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因为大部分同学对小说兴趣较为浓厚) 。
它们相通的地方主要有:一般都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一般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都有人物活动的固定场景(环境)。
激发了兴趣之后,学生再通过诵读或表演来充分感受和体验戏剧的魅力,并培养和增强对戏剧的兴趣,进而积累戏剧知识来提升整体文化素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阅读文本,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2.品味人物台词,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
教学难点:1.把握戏剧冲突,探究主要矛盾。
2.借助矛盾冲突和人物分析福聚德酒楼走向没落的原因。
四、说教学过程(一)本文中出现的冲突共五场,大家依次进行分角色朗读并归纳人物形象,其他小组可依次评价。
第一场:唐茂昌PK王子西第二场:卢孟实PK克五第三场:卢孟实PK不成器的小伙计第四场:罗大头PK卢孟实第五场:唐茂盛PK卢孟实在这篇课文里,我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考虑到话剧的矛盾冲突,那么话剧矛盾冲突到底可以有什么样的作用,比如说它可以突出一个社会的主题,包括所有的出场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通过每一场的矛盾冲突展开的。
所以通过分析矛盾冲突,我们可以掌握的就是社会主题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这五场之中,人物的矛盾冲突,它不仅能够看得出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能够看得到福聚德酒楼由盛到衰的一个过程。
分析它的由盛转衰的过程之中,我们就会发现会带出很多的社会问题,人性的问题。
所以这是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可能从第一个浅显的角度来讲的话,人物矛盾冲突能够看得到人物形象。
但是透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能看到的是社会矛盾集中在一个酒楼的由盛转衰的过程之中。
第18课《天下第一楼》题目解答作者简介词语解释主体概括段落大意1、第18课《天下第一楼》题目解答简介词语解释主体概括段落大意一、文题解读“天下第一楼”是指创业于清代同治年间的京师老字号“福聚德”烤鸭店,以“天下第一楼”称之,突出其鼎盛时的辉煌。
以此为题,既交代了写作对象,其本身又是剧本的写作线索。
二、简介何冀平,1951年出生于广西,剧作家、编剧,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1988年,其创作《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搭济:帮人脱离困难。
行xíng头tou:戏曲演员演出时穿的服装。
落lào子zi:民间曲艺莲花落的俗称,也泛指北方地区的曲艺杂耍。
喜幛zhàng子zi:题上贺词的整幅绸布,用以贺喜,多为红色。
打镲chǎ:方言。
胡扯,胡搅。
鼎dǐng盛:正当兴盛或强壮的时候。
幌huǎng子:也叫望子。
旧时挂在店铺门外高处,表明店铺性质的标志。
现多比喻为了掩盖真实意图而假借的名义。
侦zhēn缉jī:侦查缉捕。
怯qiè懦nuò:胆小怕事。
忌讳huì: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
拾掇duo:整理,修理。
雕梁画栋:在栋梁等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
后来也指豪华的建筑。
赫hè赫扬扬:光明盛大的样子,形容兴旺显赫。
二、主题概述课文选自剧本的第三幕,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通过叙写装潢一新的福聚德的开业当天发生的各种矛盾冲突,形象地刻画了卢孟实想干事业却处处受阻的现实,控诉、批判了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习气和黑暗腐朽的社会势力。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今天得赶致美斋头炉萝卜丝饼”):交代了福聚德的开业的兴隆景象以及掌柜的身世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第二部分(从“唐茂昌带福子气冲冲地上”到“掌柜的是你祖宗?跪下”):写卢孟实出场前,唐茂昌与王子西、罗大头以及克五、罗大头与成顺的矛盾冲突,暗示着社会背景的复杂和福聚德开业的不顺。
第18课《天下第一楼》分层作业▲字音字形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喧哗.(huá)眩晕.(yūn)玉雏.儿(chú)B.瞅.瞅(chǒu)嬉.笑(xī)贝勒.府(lè)C.哄.笑(hōng)煞.白(shā)侍.候(shì)D.忌讳.(huì)落.子(lào)呷.了一口(yā)【答案】B【解析】A.“晕”yùn;C.“煞”shà;D.“呷”xiā;故选B。
▲词语达标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鼎胜窝囊冤枉达官显贵B.喧哗衣襟伺候商贾名流C.标致隶属能耐珠联壁合D.规矩憋闷麻利百年好和【答案】B【解析】A.“胜”应写作“盛”;C.“壁”应写作“璧”;D.“和”应写作“合”。
3.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那边伙计也怪可怜的,跟掌柜的说说,怎么搭济..一下。
搭济:(2)老爷子就这么窝囊..死的?窝囊:(3)怪不得老在饭庄子门口转悠..呢!转悠:(4)今天我不烤了,你们另请高明....吧!另请高明:【答案】(1)帮人脱离困难。
(2)因受了委屈心里不痛快,形容人没有能力,胆小怕事,没本事。
(3)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4)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解析】“搭济”意思是在人有困难的时候搭救、帮扶、接济;“窝囊”指受了委屈心里不痛快,形容人没有能力,胆小怕事,懦弱,没本事;“转悠”是个口语,意思是漫步、闲逛;“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思是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在解释中还可以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来分析作答。
▲文学常识达标4.【何冀平】中国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
【答案】剧作天下第一楼当代现实主义经典▲文体知识达标5.戏剧三要素包括、、。
【答案】戏剧冲突戏剧语言舞台说明6.戏剧冲突包括:、、。
九下语文第18课《天下第一楼》重点词语注音及解释
1.鼎盛dǐng shèng :几乎到极端的盛世。
2.幌子huǎng zi : 俗称酒帘。
古代酒店以其容易引人注目,故用为招牌,以招揽顾客。
比喻为了掩盖真实意图而假借的名义。
3.侦缉zhēn jī: 侦查缉捕:~队。
~盗匪。
4.怯懦qiènuò: 胆小懦弱:生性~。
5.忌讳jìhuì: 1.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过年过节~说不吉利的话。
2.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在学习上,最~的是有始无终。
6.拾掇shíduo : 整理;收拾。
7.捣蛋dǎo dàn :借端生事,制造麻烦,无理取闹。
8.凄惨qīcǎn : 凄凉悲惨。
9.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dòng : 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10.赫赫扬扬hèhèyáng yang : 显赫的样子。
11.咬牙跺脚yǎo yáduòjiǎo : 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生气的样子或是表情比较无可奈何。
12.另请高明lìng qǐng gāo míng : 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13.骂骂咧咧màma liēliē: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