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结构图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7
一、高炉热风炉结构与性能简介热风炉顾名思义就是为工艺需要提供热气流的集燃烧与传热过程于一体的热工设备,一般有两个大的类型,即间歇式工作的蓄热式热风炉和连续换热式热风炉。
在高温陶瓷换热装置尚不成熟的当今,间歇式工作的蓄热式热风炉仍然是热风炉的主流产品。
蓄热式热风炉为了持续提供热风最起码必须有两座热风炉交替进行工作。
热风炉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的诸多领域,因工艺要求不同、燃料种类不同、热风介质不同而派生出不同用途与不同结构的热风炉。
这里要介绍的是为高炉冶炼提供高温热风的热风炉,且都是蓄热室热风炉,因其间歇式的工作方式,必须多台配合以实现向高炉连续提供高风温。
1.1高炉热风炉的分类高炉热风炉从结构可以分为外燃结构的热风炉和内燃结构的热风炉两个大类,前者是燃烧室设置在蓄热室的外面,而后者是燃烧室与蓄热室在一个结构里(燃烧室放置在蓄热室上部)热风炉和侧燃式(火井燃烧室与蓄热室并行放置)热风炉,通常我们也将侧燃式热风炉称为一般意义上的内燃式热风炉,因而在目前使用的热风炉中主要是外燃式热风炉、内燃式热风炉和顶燃式热风炉。
在这三种典型的热风炉中,外燃式热风炉结构最复杂而材料用量大,故实现结构稳定和提高风温的技术要求也就较高;而内燃式热风炉的火井墙结构稳定性差、且存在燃烧震荡、热风温度不易提高等问题;至于顶燃式热风炉,因其结构简单而材料用量少,也便于高风温实现。
因此,随着热风炉技术的发展,顶燃式热风炉正在逐步取代内燃式热风炉和外燃式热风炉而成为热风炉的主流产品。
在顶燃式热风炉中,随着卡鲁金旋流分层混合燃烧技术的应用,与该技术相适应的带旋流混合预燃室的顶燃式热风炉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逐步成为顶燃式热风炉中的主流产品。
A 、外燃式热风炉B 、内燃式热风炉C 、1型顶燃式热风炉D 、1型顶燃式热风炉 E 、3型顶燃式热风炉 F 、3型顶燃式热风炉粘土格子砖废气出口中心线煤气入口中心线助燃风入口中心线热风出口中心线高铝格子砖鞍钢6号高炉外燃式热风炉 宝钢1号高炉新日铁式外燃热风 热风阀中心线助燃风入口中心线煤气入口中心线内燃热风炉横断面图旋流顶燃式热风炉结构图流顶燃式热风炉烧嘴布置图二、高炉热风炉的结构与组成前已述及,热风炉是一个为工艺过程提供热风的完成燃烧过程与传热过程的热工装置,其结构一定应该包含为燃料在其中燃烧的燃烧装置,和气流在其中进行热量交换的传热装置。
3600高炉本体设计原始数据:高炉有效容积:Vu=3600高炉年工作日:355天高炉利用系数:设计内容:1.高炉炉型的选择;2.高炉内型尺寸的计算(包括风口、铁口、渣口数量,大型高炉一般不设渣口);3.高炉耐火材料的选用;4.高炉冷却方式和冷却器的确定;5.高炉炉壳厚度的确定。
高炉本体包括高炉基础、炉衬、冷却装置、以及高炉炉型设计计算等。
高炉的大小以高炉有效容积()表示,本设计高炉有效容积为3600,按我国规定,属于大型高炉;高炉炉衬用耐火材料,是由陶瓷质和砖质耐火材料构成的综合结构;有些高炉也采用高纯度的刚玉砖和碳化硅砖;高炉冷却设备器件结构也在不断更新,软水冷却、纯水冷却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高炉炉型选择高炉是竖炉。
高炉内部工作剖面的形状称为高炉炉型或称高炉内型。
高炉冶炼的实质是上升的煤气流和下降的炉料之间所进行的传热传质过程,因此必须提供燃料燃烧的空间,提供高温煤气流与炉料进行传热传质的空间。
炉型要适合原料的条件,保证冶炼过程的顺行。
近代高炉炉型为圆断面五段式,是两头小中间大的准圆筒形。
高炉内型如图1。
高炉有效高度(炉腰直径(D)与有效高度()之比值是表示高炉“细长”或“矮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我国大型高炉Hu/D =—,随着有效容积的增加,这一比值在逐渐降低。
在该设计中,。
炉缸高炉炉型下部圆筒部分为炉缸,炉缸的上、中、下部位分别装有风口、渣口、铁口。
炉缸下部容积盛液态渣铁,图1 高炉内型上部空间为风口燃烧带。
铁口位于炉缸下水平面,铁口数目依炉容或产量而定,对于3000的高炉,设置3—4个铁口,以每个铁口日出铁量1500—3000t设置铁口数目。
在该设计中,设置4个铁口。
渣口与铁口中心线的距离称为渣口高度(),它取决于原料条件,即渣量的大小。
渣口高度的确定参照下式计算:= =式中:P——生铁日产量,t;B——生铁产量波动系数,取;N——昼夜出铁次数,取9;——铁水密度,取;C——渣口以下炉缸容积利用系数,一般为,在该设计中,取;d——炉缸直径m。
高炉:炼铁一般是在高炉里连续进行的.高炉又叫鼓风炉,这是因为要把热空气吹入炉中使原料不断加热而得名的。
这些原料是铁矿石、石灰石及焦炭。
因为碳比铁的性质活泼,所以它能从铁矿石中把氧夺走,而把金属铁留下.高炉的主要组成部分:高炉炉壳:现代化高炉广泛使用焊接的钢板炉壳,只有极少数最小的土高炉才用钢箍加固的砖壳。
炉壳的作用是固定冷却设备,保证高炉砌体牢固,密封炉体,有的还承受炉顶载荷.炉壳除承受巨大的重力外,还要承受热应力和内部的煤气压力,有时要抵抗崩料、坐料甚至可能发生的煤气爆炸的突然冲击,因此要有足够的强度。
炉壳外形尺寸应与高炉内型、炉体各部厚度、冷却设备结构形式相适应。
炉喉:高炉本体的最上部分,呈圆筒形.炉喉既是炉料的加入口,也是煤气的导出口。
它对炉料和煤气的上部分布起控制和调节作用。
炉喉直径应和炉缸直径、炉腰直径及大钟直径比例适当。
炉喉高度要允许装一批以上的料,以能起到控制炉料和煤气流分布为限。
炉身:高炉铁矿石间接还原的主要区域,呈圆锥台简称圆台形,由上向下逐渐扩大,用以使炉料在遇热发生体积膨胀后不致形成料拱,并减小炉料下降阻找力。
炉身角的大小对炉料下降和煤气流分布有很大影响。
炉腰:高炉直径最大的部位.它使炉身和炉腹得以合理过渡。
由于在炉腰部位有炉渣形成,并且粘稠的初成渣会使炉料透气性恶化,为减小煤气流的阻力,在渣量大时可适当扩大炉腰直径,但仍要使它和其他部位尺寸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比值以取上限为宜。
炉腰高度对高炉冶炼过程影响不很显著,一般只在很小范围内变动。
炉腹:高炉熔化和造渣的主要区段,呈倒锥台形。
为适应炉料熔化后体积收缩的特点,其直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形成一定的炉腹角。
炉腹的存在,使燃烧带处于合适位置,有利于气流均匀分布.炉腹高度随高炉容积大小而定,但不能过高或过低,一般为3.0~3.6m。
炉腹角一般为79~82 ;过大,不利于煤气流分布;过小,则不利于炉料顺行.炉缸:高炉燃料燃烧、渣铁反应和贮存及排放区域,呈圆筒形。
3600m3高炉本体设计原始数据:高炉有效容积:Vu=3600 m3高炉年工作日:355天⁄ )高炉利用系数:h v=2.0t ( d. m3设计内容:1.高炉炉型的选择;2.高炉内型尺寸的计算(包括风口、铁口、渣口数量,大型高炉一般不设渣口);3.高炉耐火材料的选用;4.高炉冷却方式和冷却器的确定;5.高炉炉壳厚度的确定。
高炉本体包括高炉基础、炉衬、冷却装置、以及高炉炉型设计计算等。
高炉的大小以高炉有效容积(V u)表示,本设计高炉有效容积为3600 m3,按我国规定,属于大型高炉;高炉炉衬用耐火材料,是由陶瓷质和砖质耐火材料构成的综合结构;有些高炉也采用高纯度 Al2O3的刚玉砖和碳化硅砖;高炉冷却设备器件结构也在不断更新,软水冷却、纯水冷却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高炉炉型选择高炉是竖炉。
高炉内部工作剖面的形状称为高炉炉型或称高炉内型。
高炉冶炼的实质是上升的煤气流和下降的炉料之间所进行的传热传质过程,因此必须提供燃料燃烧的空间,提供高温煤气流与炉料进行传热传质的空间。
炉型要适合原料的条件,保证冶炼过程的顺行。
近代高炉炉型为圆断面五段式,是两头小中间大的准圆筒形。
高炉内型如图1。
1.1高炉有效高度(H u)炉腰直径(D)与有效高度(H u)⁄是表示高炉“细长”或之比值(H u D)“矮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我国大型高炉Hu/D =2.5—3.1,随着有效容积的增加,这一比值在逐渐降低。
在该设计⁄ 2.23。
中,H u D=1.2炉缸高炉炉型下部圆筒部分为炉缸,炉缸的上、中、下部位分别装有风口、渣口、铁口。
炉缸下部容积盛液态渣铁,图1 高炉内型上部空间为风口燃烧带。
铁口位于炉缸下水平面,铁口数目依炉容或产量而定,对于3000m3以上的高炉,设置3—4个铁口,以每个铁口日出铁量1500—3000t设置铁口数目。
在该设计中,设置4个铁口。
渣口与铁口中心线的距离称为渣口高度(H Z),它取决于原料条件,即渣量的大小。
目录前言 (1)1 设计条件 (2)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2 高炉容量及座数的确定 (3)2 高炉炉型设计 (5)2.1 高炉炉型选择 (5)2.2 设计与计算 (5)2.3 校核炉容: (7)3 炉衬选择 (9)3.1 高炉炉基的形状及材质 (9)3.2 高炉炉底和各段炉衬的选择、设计和砌筑 (11)4 冷却设备选择、风口及铁口设计 (14)4.1 炉底冷却型式选择 (14)4.2 高炉各部位冷却设备的选择 (14)4.3 高炉供水量、水压的确定 (15)4.4 风口数目及直径 (16)4.5 风口平台、出铁场及铁口 (16)4.6 炉壳及钢结构确定 (17)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我国修筑现代化高炉始于1891 年,解放前期,铁的年产量惟独25 万吨,钢为15.8 万吨。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中国的炼铁工业从以中小高炉占绝对主导地位起步,到20 世纪50 年代末大办钢铁时大兴“平地吹”土法烧结和土高炉盛行,再到20 世纪8O 年代中期300 立方米、620 立方米、1000 立方米高炉通用设计,走过了一条随着时代的变迁的道路。
目前,我国正在生产的高炉有三千三百多座。
在21 世纪,我国高炉炼铁将继续在结构调整中发展。
高炉结构调整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大型化,应该根据企业生产规模、资源条件来确定高炉炉容。
从目前的我国实际状况看,高炉座数必须大大减少,平均炉容大型化是必然趋势。
高炉大型化,有效容积从1000 立方米以上乃至3000 立方米以上超大型高炉。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便于生产组织和管理,提高铁水质量,有利于减少热量损失、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点.污染容易集中管理,有利于环保。
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降低钢铁厂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一座年产 350 万吨炼钢铁水的高炉是较能适应唐山地区的原燃料条件和唐钢的工艺以及环境条件,并且在节能环保方面较小高炉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初期投资相对较小,对于唐山地区的许多钢铁厂都具有比较好的借鉴作用。
v1.0 可编辑可修改一、高炉热风炉结构与性能简介热风炉顾名思义就是为工艺需要提供热气流的集燃烧与传热过程于一体的热工设备,一般有两个大的类型,即间歇式工作的蓄热式热风炉和连续换热式热风炉。
在高温陶瓷换热装置尚不成熟的当今,间歇式工作的蓄热式热风炉仍然是热风炉的主流产品。
蓄热式热风炉为了持续提供热风最起码必须有两座热风炉交替进行工作。
热风炉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的诸多领域,因工艺要求不同、燃料种类不同、热风介质不同而派生出不同用途与不同结构的热风炉。
这里要介绍的是为高炉冶炼提供高温热风的热风炉,且都是蓄热室热风炉,因其间歇式的工作方式,必须多台配合以实现向高炉连续提供高风温。
1.1高炉热风炉的分类高炉热风炉从结构可以分为外燃结构的热风炉和内燃结构的热风炉两个大面。
在内燃结构的热风炉中因燃烧室与蓄热室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同而分成顶燃式(燃烧室放置在蓄热室上部)热风炉和侧燃式(火井燃烧室与蓄热室并行放置)热风炉,通常我们也将侧燃式热风炉称为一般意义上的内燃式热风炉,因而在目前使用的热风炉中主要是外燃式热风炉、内燃式热风炉和顶燃式热风炉。
在这三种典型的热风炉中,外燃式热风炉结构最复杂而材料用量大,故实现结构稳定和提高风温的技术要求也就较高;而内燃式热风炉的火井墙结构稳定性差、且存在燃烧震荡、热风温度不易提高等问题;至于顶燃式热风炉,因其结构简单而材料用量少,也便于高风温实现。
因此,随着热风炉技术的发展,顶燃式热风炉正在逐步取代内燃式热风炉和外燃式热风炉而成为热风炉的主流产品。
在顶燃式热风炉中,随着卡鲁金旋流分层混合燃烧技术的应用,与该技术相适应的带旋流混合预燃室的顶燃式热风炉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逐步成为顶燃式热风炉中的主流产品。
内燃热风炉横断面图v1.0 可编辑可修改至热风炉中心线2800至热风炉中心线R1959烧嘴窥孔内管外管波纹管波纹管无缝钢管热风炉烧嘴鞍钢6号高炉外燃式热风炉宝钢1号高炉新日铁式外燃热风旋流顶燃式热风炉烧嘴 旋烧嘴布置图旋流顶燃式热风炉结构图流顶燃式热风炉烧嘴布置图二、高炉热风炉的结构与组成前已述及,热风炉是一个为工艺过程提供热风的完成燃烧过程与传热过程的热工装置,其结构一定应该包含为燃料在其中燃烧的燃烧装置,和气流在其中进行热量交换的传热装置。
高炉炉体系统设计(blast furnace proper system design)高炉炉体系统的范围是从基础至炉顶圈(也叫炉顶法兰盘)(图1)。
设计内容包括高炉内型、高炉内衬、高炉钢结构型式、炉体设备和长寿技术等。
高炉内型高炉内部工作空间的形状和主要尺寸必须适合炉料和煤气在炉内运动的规律。
合理的内型有利于高炉操作顺行,高产低耗。
高炉内型(图2)从下往上分为炉缸、炉腹、炉腰、炉身和炉喉五部分。
各国对高炉容积的表示方法不尽相同。
在中国,对于钟式炉顶高炉,有效容积通常是指从铁口中心线至大钟全开位置下沿所包括的容积;对于无钟炉顶高炉,有效容积是指从铁口中心线至炉喉上沿之间的容积。
欧美诸国把从风口中心线至料线之间的容积称为工作容积。
日本把从铁口底端至料线之间的容积称为内容积。
料线位置,日本定在大钟全开位置底面以下一米的水平面上,美国一般定在炉喉高度的一半处。
对于高炉内型各部尺寸的合理比例及算法,是雷得布尔(A.jejeyp)在他1878年出版的著作里首次提出的。
巴甫洛夫(M.A.ПaBJoB)提出用下式表示全高(H)与有效容积(V u)的关系:H= n (V u )1/3。
式中n是大于2.85的数字,并且H:D的比值愈高,n的数值愈大。
有效容积按要求的生铁日产量和利用系数求出后,用上式可求出全高H。
炉腰直径D可按公式D =(V u/0.54H) 1/2求出,然后再决定内型其它尺寸。
巴氏建议选择炉缸直径应以燃烧强度(每小时每m2炉缸面积燃烧的焦炭量,用kg表示)为出发点。
美国莱斯(Owen Rice)在计算燃烧强度时所指的炉缸面积是从风口前端起6f t 环状带的面积。
拉姆(A.H.Pamm)内型每个尺寸都是与有效容积成一定方次的函数,建议用经验公式x=cV n u 计算内型各部分尺寸x,式中n和c对内型各部分尺寸是固定的系数。
高炉内型主要与原、燃料条件和操作制度有关。
合适的内型来源于生产实践,实际上高炉内型的设计大都是根据冶炼条件类似的同级高炉的生产实践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
高炉:炼铁一般就是在高炉里连续进行的。
高炉又叫鼓风炉,这就是因为要把热空气吹入炉中使原料不断加热而得名的。
这些原料就是铁矿石、石灰石及焦炭。
因为碳比铁的性质活泼,所以它能从铁矿石中把氧夺走,而把金属铁留下。
高炉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炉炉壳:现代化高炉广泛使用焊接的钢板炉壳,只有极少数最小
的土高炉才用钢箍加固的砖壳。
炉壳的作用就是固定冷却设备,保证高炉砌体牢固,密封炉体,有的还承受炉顶载荷。
炉壳除承受巨大的重力外,
还要承受热应力与内部的煤气压力,有时要抵抗崩料、坐料甚至可能发生的煤气爆炸的突然冲击,因此要有足够的强度。
炉壳外形尺寸应与高炉内型、炉体各部厚度、冷却设备结构形式相适应。
炉喉:高炉本体的最上部分,呈圆筒形。
炉喉既就是炉料的加入口,也就是煤气的导出口。
它对炉料与煤气的上部分布起控制与调节作用。
炉喉直径应与炉缸直径、炉腰直径及大钟直径比例适当。
炉喉高度要允许装一批以上的料,以能起到控制炉料与煤气流分布为限。
炉身:高炉铁矿石间接还原的主要区域,呈圆锥台简称圆台形,由上向下逐渐扩大,用以使炉料在遇热发生体积膨胀后不致形成料拱,并减小炉料下降阻找力。
炉身角的大小对炉料下降与煤气流分布有很大影响。
炉腰:高炉直径最大的部位。
它使炉身与炉腹得以合理过渡。
由于在炉腰部位有炉渣形成,并且粘稠的初成渣会使炉料透气性恶化,为减小煤气流的阻力,在渣量大时可适当扩大炉腰直径,但仍要使它与其她部位尺寸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比值以取上限为宜。
炉腰高度对高炉冶炼过程影响不很显著,一般只在很小范围内变动。
炉腹:高炉熔化与造渣的主要区段,呈倒锥台形。
为适应炉料熔化后体积收缩的特点,其直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形成一定的炉腹角。
炉腹的
存在,使燃烧带处于合适位置,有利于气流均匀分布。
炉腹高度随高炉容积大小而定,但不能过高或过低,一般为3.0~3.6m。
炉腹角一般为79~82 ;过大,不利于煤气流分布;过小,则不利于炉料顺行。
炉缸:高炉燃料燃烧、渣铁反应与贮存及排放区域,呈圆筒形。
出铁口、渣口与风口都设在炉缸部位,因此它也就是承受高温煤气及渣铁物理与化学侵蚀最剧烈的部位,对高炉煤气的初始分布、热制度、生铁质量与品种都有极重要的影响。
炉底:高炉炉底砌体不仅要承受炉料、渣液及铁水的静压力,而且受到1400~4600℃的高温、机械与化学侵蚀、其侵蚀程度决定着高炉的一代寿命。
只有砌体表面温度降低到它所接触的渣铁凝固温度,并且表面生成渣皮(或铁壳),才能阻止其进一步受到侵蚀,所以必需对炉底进行冷却。
通常采用风冷或水冷。
目前我国大中型高炉大都采用全碳砖炉底或碳砖与高铝砖综合炉底,大大改善了炉底的散热能力。
炉基:它的作用就是将所集中承担的重量按照地层承载能力均匀地传给地层,因而其形状都就是向下扩大的。
高炉与炉基的总重量常为高炉容积的10~18倍(吨)。
炉基不许有不均匀的下沉,一般炉基的倾斜值不大于0、1%~0.5%。
高炉炉基应有足够的强度与耐热能力,使其在各种应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裂缝。
炉基常做成圆形或多边形,以减少热应力的不均匀分布。
炉衬:高炉炉衬组成高炉的工作空间,并起到减少高炉热损失、保护炉壳与其它金属结构免受热应力与化学侵蚀的作用。
炉衬就是用能够抵抗高温作用的耐火材料砌筑而成的。
炉衬的损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部位工作条件不同,受损坏的机理也不同,因此必须根据部位、冷却与高炉操作等因素,选用不同的耐火材料。
炉喉护板:炉喉在炉料频繁撞击与高温的煤气流冲刷下,工作条件十分恶劣,维护其圆筒形状不被破坏就是高炉上部调节的先决条件。
为此,在炉喉设置保护板(钢砖)。
小高炉的炉喉保护板可以用铸铁做成开口的匣子形状;大高炉的炉喉护板则用100~150mm厚的铸钢做成。
炉喉护板主要有块状、条状与变径几种形式。
变径炉喉护板还起着调节炉料与煤气流分布的作用。
高炉解体
为了在操作技术上能正确处理高炉冶炼中经常出现的复杂现象,就要切实了解炉内状况。
在尽量保持高炉的原有生产状态下停炉、注水冷却或充氮冷却后,对从炉喉的炉料开始一直到炉底的积铁所进行的细致的解体调查,称为高炉解体调查。
它虽不能完全了解高炉生产的动态情况,但对了解高炉过程、强化高炉冶炼很有参考价值。
高炉冷却装置
高炉炉衬内部温度高达1400℃,一般耐火砖都要软化与变形。
高炉冷却装置就是为延长砖衬寿命而设置的,用以使炉衬内的热量传递出动,并在高炉下部使炉渣在炉衬上冷凝成一层保护性渣皮,按结构不同,高
炉冷却设备大致可分为:外部喷水冷却、风口渣口冷却、冷却壁与冷却水箱以及风冷(水冷)炉底等装置。
高炉灰
也叫炉尘,系高炉煤气带出的炉料粉末。
其数量除了与高炉冶炼强度、炉顶压力有关外,还与炉料的性质有很大关系。
炉料粉末多,带出的炉尘量就大。
目前,每炼一吨铁约有 10~100kg的高炉灰。
高炉灰通常含铁40%左右,并含有较多的碳与碱性氧化物;其主要成分就是焦末与矿粉。
烧结料中加入部分高炉灰,可节约熔剂与降低燃料消耗。
高炉除尘器
用来收集高炉煤气中所含灰尘的设备。
高炉用除尘器有重力除尘器、离心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洗涤塔、文氏管、洗气机、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
粗粒灰尘(>60~90um),可用重力除尘器、离心除尘器
及旋风除尘器等除尘;细粒灰尘则需用洗气机、电除尘器等除尘设备。
高炉鼓风机
高炉最重要的动力设备。
它不但直接提供高炉冶炼所需的氧气,而且提供克服高炉料柱阻力所需的气体动力。
现代大、中型高炉所用的鼓风机,大多用汽轮机驱动的离心式鼓风机与轴流式鼓风机。
近年来使用大容量同步电动鼓风机。
这种鼓风机耗电虽多,但启动方便,易于维修,投资较少。
高炉冶炼要求鼓风机能供给一定量的空气,以保证燃烧一定的碳;其所需风量的大小不仅与炉容成正比,而且与高炉强化程度有关、一般按单位炉容2、1~2.5m3/min的风量配备。
但实际上不少的高炉考虑到生产的发展,配备的风机能力都大于这一比例。
从高炉里放出来的铁水可以直接用来炼钢或铸成铁锭或铸件。
炉渣可以作为水泥、渣砖等的原料。
从高炉顶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
氮气混合气体叫高炉煤气。
高炉煤气里含有大量灰尘与有害气体,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