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与建筑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17
建材产品中放射性的研究摘要:随着建材行业的发展,建材产品种类逐渐丰富。
但是随着建材产品种类的逐渐增多,建材产品中出现了部分具有放射性的产品,这些产品如果被应用到建设施工当中,很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要采用先进的建材监测手段,对具有放射性危害的建材产品进行检测,从而保障建材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本文就从建材监测手段的应用对建材产品的放射性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材监测手段;应用;建材产品;放射性一、建材产品的放射性检测概述及放射性的来源1.1建材产品的放射性检测概述一般来说,每一种事物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但是有些物质的放射性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而有些物质的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就比较大。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过去的建材产品种类比较单一,其制作施工手段也相对比较简单,建材产品的放射性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危害。
而随着制作手段的改进,建材产品的种类逐渐增多,其中部分建材产品具有较强的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较为严重。
当这些具有高放射性的建材产品被应用与建设施工中时,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人们对于建材产品中的放射性危害越来越重视。
国家针对这种建材产品的高放射性问题也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以控制放射指标,减少建材产品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
除了国家的相关规定之外,我国的建材行业也将各种建材检测手段应用到建材产品放射性检验中,对建材产品生产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把控,从而减少放射物质的使用,以降低建材产品的放射性,从而提高建材产品的质量,使得建材产品能够放心的投入使用.1.2建材产品放射性的来源我国的建材产品的制作所采用的原料通常为工业废渣,利用工业废渣进行建材产品的制作和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省生产制造的成本,而且能够将废物回收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工业废渣中的各个物质中都具有较强的放射性,这些物质被应用到建材产品的制造中,会使得建材产品具有较强的放射性,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建筑材料放射性标准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是指材料中所含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核素是指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可以自发地发射α、β、γ射线的核素。
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天然放射性核素,如钾、铀、钍等元素及其衰变产物。
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标准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对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的活度进行限制和监管。
建筑材料放射性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防止人体长期接触高放射性材料而导致的辐射损害。
根据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放射性核素活度限值,对于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的活度,通常会规定其最大允许活度限值。
这些限值是根据国际卫生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建议,结合当地环境和人群接触情况而确定的。
一般来说,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的活度限值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监测和检测要求,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标准还包括对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活度的监测和检测要求。
这些要求通常包括对建筑材料样品的取样方法、实验室分析方法、监测频率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建筑材料的放射性符合标准要求。
3. 标识和报告要求,建筑材料放射性标准还包括对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标识和报告要求。
建筑材料应在产品上标明放射性核素活度及其符合的标准,以便用户在使用时能够了解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情况。
同时,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也应向相关部门提交放射性报告,确保其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4. 应对措施,建筑材料放射性标准还应包括对于超过限值的建筑材料的处置要求和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建筑材料的放射性超过标准限值,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以避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
总之,建筑材料放射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对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的活度进行限制和监管。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才能有效防止建筑材料放射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
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共同遵守这些标准,确保建筑材料的放射性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要求,为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建材中的放射性元素有哪些?建材产品的放射性如何分类?
建材中的放射性元素有哪些?现行的检测标准是什么?建材中的放射性元素主要为Ra(镭)、Th(钍)、K(钾)三种元素,现行执行的标准是按《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来检测的,只要经过该标准检测为A类产品,则其使用范围是不受限制的,也就是说对人体是安全的,根据国家权威检测机构的统计表明建筑墙地砖有92%的产品达到A类,仅8%的产品为B类,C类的基本没有。
该项检测必须在专业的检测站采用专业的设备γ能谱仪检测,检测实验室至少具备CAL、CMA、CNAL认证所出的报告才可信。
目前建材产品的放射性是如何分类?
根据《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建材产品按其放射性比活度C的大小不同,共分为A、B、C三类。
A类装饰材料I Ra≤1.0 ,Ir≤1.3,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B类装饰材料I Ra≤1.3 Ir≤1.9,不可以用于I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但可以用于I类以外民用建筑的外饰面及其他一切建筑物内、外饰面;C类装饰材料:只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及室外其他用途。
其中I Ra表示为内照射指数,Ir表示为外照射指数。
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来源及检测技术研究摘要:现代建筑施工建设、装饰装修过程使用大量建筑材料,使材料放射性对空间内人员的人体伤害被累积、放大,研究表明,建筑或装饰材料的放射性超标,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特别是老人和儿童的身体健康,容易引发白血病等各种疾病。
为积极响应市场的需求,我公司决定开展建筑、装修材料的放射性指数的检测业务,该项目主要用到的检测设备是γ能谱仪。
由于此次扩项的项目是公司首次接触放射性类项目的扩项,缺少相关的经验,无疑增加了该项目扩项的难度。
关键词:建筑材料;放射性来源;放射性检测引言:放射性为物质的自然属性,部分物质原子核衰变过程中向外辐射能量而产生放射性。
受属性限制,放射性无法有效被物化或生物手段消除,仅可通过自身衰变而逐渐削减。
国家出台《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对建筑材料放射性标准及检验方式进行说明。
为提高建筑产品中使用材料的安全性,达到核素限定要求,需要对建筑材料放射性来源及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总结。
1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来源建筑材料放射性主要来自材料中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放射性核素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不稳定、可自行释放射线、衰减为其他元素原子核的元素,其释放射线种类包括α、β和γ。
三种射线中,α射线由氦原子核构成,特点为穿透能力弱、电离能力强;β射线构成要素为电子,其特点与α射线相反,有较强的穿透能力;γ射线则由中子构成,其穿透能力强,但电离能力不及β射线。
放射性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通过内照射和外照射两种方式产生。
其中,内照射指的是存在于空气、食物、水中的放射性核素,从呼吸道、消化系统进人体后产生伤害作用;外照射则由天然或人工辐射源发出的β射线和γ射线产生,γ射线的伤害程度要更明显。
建筑材料放射性的高低可利用照射指数来衡量,其指的是建筑材料产生公众照射剂量的相对程度。
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是构成空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其含有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为镭-226、钍-232和钾-40、。
2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技术2.1标准源的选择由于标准源相当于一个基准,标准源选择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标准源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稳定性,量值准确,并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本标准中的装修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饰面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地板、墙壁、天花板、装饰石材等。
3.限量要求3.1建筑主体材料建筑主体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放射性比活度的限量如下表所示:建筑主体材料 | 镭-226(Bq/kg) | 钍-232(Bq/kg) | 钾-40(Bq/kg) |水泥及水泥制品 | 300.| 500.| 400.|砖、瓦、砌块。
| 200.| 300.| 300.|混凝土及混凝土预制构件 | 50.| 100.| 300.|墙体保温材料 | 1000.| 1000.| 200.|工业废渣及掺工业废渣的建筑材料 | 1000.| 1000.| 200.|各种新型墙体材料 | 300.| 500.| 400.|3.2装修材料装修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放射性比活度的限量如下表所示:装修材料 | 镭-226(Bq/kg) | 钍-232(Bq/kg) | 钾-40(Bq/kg) |地板。
| 500.| 500.| 1000.|墙壁。
| 300.| 500.| 400.|天花板。
| 300.| 500.| 400.|装饰石材 | 500.| 500.| 400.|4.试验方法4.1建筑主体材料建筑主体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9220-2003《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测定方法》的规定。
4.2装修材料装修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GB/T29015-2012《装饰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测定方法》的规定。
5.标志和包装建筑材料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标志和包装。
6.质量证明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产品质量证明。
7.检验和验收建筑材料的检验和验收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
8.使用前的注意事项建筑材料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使用前的注意事项。
浅谈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摘要:我们生存、居住、办公的空间都是由各类建筑材料构成的,它们当中大部分都有一定放射性,有些材料放射性核素含量甚至很高。
这种放射性核素含量如果超过一定的标准限量,很可能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故而我们需要对选择的建筑材料进行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用符合我们安全需求的材料,摈弃放射性核素限量高的材料,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建筑主体材料,放射性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的种类也明显增多,五花八门的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在美化我们居住和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污染隐患。
像大理石、花岗石这类天然装饰石材,它们本身自带的放射性核素普遍较高,会对长期居住在这些材料中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放射性究竟是什么呢?放射性是指某种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射线的现象。
原子核的这种变化称为放射性衰变或核衰变,发生衰变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国家对含放射性物质的产品作了相关规定,要求各建材等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该标准被用来指导质检单位开展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督促材料生产企业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优化、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一、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的意义。
1、建筑材料放射性的释义。
放射性是指元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衰变形成稳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
各种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所含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数量是不相同的,因此放射线强弱不同,用比活度来表示,单位是贝克每千克(Bq•kg-1),即每千克质量物质所含的贝克数。
想知道放射性是否过量,是否超过标准要求,主要通过检测材料的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结果来进行判别。
其中内照射指数(IRa)是指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与标准中规定的限量值之比值。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中放射性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研究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房屋的装饰与装修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建筑装饰装修中所使用的一部分材料是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放射性的危害的,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愈来愈高,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里的放射性污染的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引言:人们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中的放射性污染的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建筑装饰装修的材料中有许多是没有通过检测就进行使用的,这对人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所以,必须对建筑装饰装修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与控制,保证人们生活的健康。
关键词:装饰装修;材料;放射性危害;检测一、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中放射性来源以及危害1.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放射性来源放射性指的是一些不稳定的元素原子核,在原子核自身发生衰变的这一过程中发射出射线这种性质。
主要的放射性核素是铀系、钍系和锕系。
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内照射和外照射。
内照射是空气、饮用的水源和食物里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这一类核素主要是通过消化系统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形成照射。
外照射是指人为和天然的辐射源里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对人体进行直接照射。
2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放射性危害随着人们对居室装饰装修美化的要求不断的提高,传统的建筑材料的运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新型的装饰装修的材料,以及人们家庭装饰和建筑材料的款式多样化、色彩美观的石材、陶瓷、墙体材料等新的产品层出不穷。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中所用的具有放射性的材料主要是天然的材料和因为加工而致使材料具有放射性的材料。
天然的材料自身所具备的放射性程度的大小因其成岩方式和种类的不同形成差异,主要类型有:花岗岩、大理石、板岩等等。
因为加工的原因致使放射性的材料主要有:陶瓷、涂料、水泥、混凝土砌块等材料,其主要的制造材料所具有的放射性都是不高的,但是在对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添加的硅酸锆、粉煤灰等辅助的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放射性,所以最终导致建筑材料也具有相对较高的放射性。
建筑材料放射性现场检测建筑材料中常见的放射性元素主要包括铀、钍及其衰变产物,它们的存在会对工作场所或室内环境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
因此,在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为了保障使用者的健康,需要对建筑材料的放射性进行定期监测。
本文将介绍建筑材料放射性现场检测的一些基本知识。
放射性元素在建筑材料中的存在形式铀、钍及其衰变产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被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如石灰石、花岗岩、砂岩、大理石、烟囱砖等中也存在这些元素。
建筑材料中铀、钍及其衰变产物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与矿物质结合形成放射性矿物,如钍的主要矿物为钍矿石;另一种是存在于无机物或有机物中,如铀存在于钢筋中。
在建筑材料中,铀、钍及其衰变产物的含量因材料种类和产地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石灰石中的放射性元素含量通常较低,而花岗岩和砂岩中的含量相对较高。
因此,不同材料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的方法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主要是通过测量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浓度来判断其辐射水平。
常见的放射性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干式测量和湿式测量。
干式测量干式测量主要是利用激光或X射线透射测量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方法。
通过X射线或激光的照射,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就能够被激发出来。
然后用探测器来测量放射性元素的含量。
湿式测量湿式测量主要是利用分析方法来测量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的方法。
通过采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将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分离出来,然后用探测器进行测量。
干式测量和湿式测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通常来说,干式测量具有快速、简便和准确等优点,但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湿式测量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专业的实验室条件。
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的标准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水平是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和规定的。
放射性元素在建筑材料中的占比和放射性级别的不同,都决定了建筑材料中所允许的最大放射性水平。
通常来说,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放射性检测时,需要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使用场所的不同,参考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监测和判定。
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来源及检测技术摘要: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工程和任务,所以建筑工程质量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的建筑工程的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并不大,但是建筑材料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检测不严格导致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危害居民健康。
关键词:建筑材料;放射性;来源;检测技术1.前言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顺利进行与发展的有效保证,但是现在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在现在的建筑材料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这种建筑材料在应用的过程中会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为了保护居民的健康必须要了解放射性建筑材料的来源以及增强检测技术。
2.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来源与危害目前在我国的建筑物中砖、瓦、水泥、石灰及石材等建筑材料是极为常见的,而放射性物质也多来自于这些材料中,在这些材料中所含有的放射性物质以天然放射性元素居多。
特别是在石材中,由于其在衰变的情况下会产生镭和铀,而且当石材衰变达到一定值时,放射性的“比活度”则会处于较高的水平,给人体带来的损害也最大。
通过一项真实的抽样检查发现,在石材中放射性镭和铀物质含量最高而且放射性最强的为花岗岩。
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质利用内照射和外照射两种方式来对人们产生危害。
内照射即是指放射性元素衰变会有放射性物质及其子体形成;而外照射则是射线源对人体进行照射,这种照射一旦达到一定的量或是累积低能量照射必然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通常情况下,放射性物质的损害主要会在人体的造血器官、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体现出来,而且射线如果损害了生殖细胞,则会导致下一代受到影响。
因此,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给人们带来的损害不可小视,加强对建筑材料放射性进行检测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3.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的方法3.1 高电压电离室法高电压电离室法的原理是在高电压电离室受到辐射能量后进行充电、放电,再配合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静电计的数据为检测的依据。
建筑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的放射性在我们精心打造温馨家园的过程中,建筑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然而,您可能未曾留意到,其中一些材料可能隐藏着“看不见的威胁”——放射性。
这并非危言耸听,了解建筑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的放射性,对于保障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放射性。
简单来说,放射性是指某些元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
在建筑和装饰材料中,常见的具有放射性的元素有镭、钍、钾等。
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当它们被用于制造建筑和装饰材料时,如果含量过高,就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那么,哪些建筑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可能具有放射性呢?石材是常见的一类。
比如花岗岩,由于其独特的纹理和坚固的质地,常被用于厨房台面、地板等。
但部分花岗岩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可能较高。
瓷砖也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装修材料,一些质量不过关的瓷砖可能会有放射性超标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人造板材,如纤维板、刨花板等,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含放射性物质的胶粘剂,也可能带来放射性污染。
建筑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长期暴露在放射性环境中,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尤其是肺癌和白血病。
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射线能够破坏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免疫系统,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对于儿童、孕妇和老人等敏感人群,危害可能更为严重,因为他们的身体相对脆弱,对放射性的抵抗力更低。
为了保障我们的健康,国家对建筑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的放射性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在购买相关材料时,我们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正规的产品通常会有相应的检测报告和标识,我们可以要求商家提供,以确认其放射性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那么,如何判断所购买的材料放射性是否合格呢?一方面,我们可以查看产品的检测报告,了解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初步判断。
例如,观察材料的颜色,如果颜色过于鲜艳或者过于暗淡,可能存在问题。
综述建筑材料放射性一、前言建筑装饰的放射性污染直接对于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建筑装饰材料进行定期的检测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健康居家非常重要的措施,本文重点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供相关的技术人员参考。
二、建筑材料放射性的形成建筑材料指用于建造各类建筑物所使用的无机非金属类材料。
无机非金属类材料又分为建筑主体材料和装修材料。
主体材料包括:水泥及其制品、砖、瓦、混凝土、混凝土构件、砌块、墙体保温材料、工业废渣及各类新型墙体材料等。
装修材料包括:大理石、花岗岩、建筑陶瓷、石膏制品、吊顶材料等。
而能够对建筑物内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的建筑材料几乎全都是由天然土石为基本的材料,矿渣及工业废渣经综合开发利用后的也属此类。
因此,研究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就应该首先研究天然土石的放射性。
三、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控制限量1、建筑材料放射性控制分为主体材料的控制和装修材料的控制。
依据相关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控制指标为以下两个参数:(1)内照射指数(IRa):是指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除以标准限量200的商。
表达式为:IRa=CRa/200。
(其中,CRa为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Bq/kg。
)(2)外照射指数(Iγ):是指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分别除以各自单独存在时的标准限量而得的商之和。
表达式为:Iγ=CRa/370+GTh/260+CK/4200。
(其中,CRa、CTh、CK分别为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Bq/kg。
)2、建筑材料放射性危害(1)外照射的危所谓外照射危害是指放射性物质从外部对人体进行辐射而造成人体细胞分子结构电离、破坏。
放射性物质放射的射线主要有3种: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而γ射线在空气中电离小、射程短、可以从建筑材料中放射出来,会从外部对人体构成严重危害。
因而造成外照射危害的主要是指γ射线。
浅谈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中放射性危害及检测方法摘要:装饰材料一般采用天然矿石,土壤等材料加工而成,这些原材料中都会存在一些放射性元素。
据调查研究,放射性物质会产生两种放射性危害,一种是体内辐射危害,另一种是体外辐射危害[。
体内辐射是指放射性衰变产生的放射性核素被人体吸入,对人体内的细胞和器官进行破坏。
体外辐射是指人体受到穿透力较强的放射性射线产生的伤害。
总体来说,放射性物质对人体伤害较大,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人体通过呼吸或者皮肤伤口接触放射性物质,使人体受到内外照射的伤害。
内外照射会使人产生病症,常见的有头晕、失眠、呕吐、溃疡、脱发、腹泻等。
严重的甚至会增加遗传性病变、癌症的发生率,影响几代人健康。
本文就建筑装饰装修中的墙体材料放射性检测为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室内环境;放射性物质;检测方法;影响因素;治理方法;1 典型墙体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测试研究1.1 样品抽样选取某省30家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生产的墙体材料产品。
其中包括发泡复合墙板12组,石膏板20组,烧结砖8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39组。
1.2 测试设备名称: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型号:碘化钠型探测器,分辨率为7.5%;标准样品:国防科工委放射性计量一级站,样品盒几何尺寸:Φ75mm×70mm。
1.3 制样随机抽取不少于2kg的样品,经烘箱烘干后,将检验样品破碎,磨细至粒径不大于0.16mm,将其放入与标准样品几何形态一致的样品盒中,称重,精确至0.1g,密封保存。
1.4 测量待检验样品中天然放射性衰变链基本达到平衡后,在与标准样品测量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对其进行镭-226,钍-232,钾-40比活度测量。
根据公式内照射指数IRa=CRa/200,外照射指数Ir=CRa/370+CTh/260+CK/4200,计算他们的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
1.5 数据汇总从表1样品放射性核素汇总表,可以看出所抽取的各种墙体材料的放射性的Ra镭-226,Th钍-232,钾-40的比活度的平均数,都比中位数大,说明各各种墙体材料的放射性的Ra镭-226,Th钍-232,钾-40的比活度大部分处于偏低的状态,石膏板的钾-40的比活度的平均数是中位数的3.5倍。
建材放射性标准【正确认识和对待建材放射性问题】正是由于国家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建材放射性问题才会逐渐明朗化。
近日,国家建材网发布了一份名为《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测结果公告》的文章,该公告包括《十项国家强标〈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检测结果公告》、《产品性能与成分检测结果公告》、《建材产品放射性检测结果公告》、《空气净化产品检测结果公告》四个报告,其中建材产品放射性检测结果公告指出,抽查的包括广州市豪顶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辽宁红山玉石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十四家企业的产品,其放射性问题检测合格率为百分之百。
这表明,目前我国建材行业内,建材放射率水平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前景良好。
近几年我国建材行业放射性问题无论从产品本身还是从消费者知识普及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建材界人士一定不会忘了几年前被推上风口的浪尖的建材放射性问题。
2000年5月25日《北京青年报》第514版载文——“石材放射污染危害健康”,该文为争论了近两年且愈争愈烈的石材产品放射性问题再添新柴。
2000年第14期《广东建材信息》报道,广东省有关部门分析测试发现,抛光砖、釉面砖等建筑陶瓷产品中,放射物超标问题严重,不合格率超过三分之一。
这一报道,使建筑陶瓷产品放射性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
2001年元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发了一条新闻,沈阳市的一户居民因为家庭使用的陶瓷洁具有效放射性污染,造成父子两人患了鼻癌。
这一新闻在人民群众中反响强烈,一时间,家中使用的瓷砖、陶瓷洗面盆、马桶、浴盆成了最让人不放心的产品。
同时这一新闻也成为众多媒体追逐的热点。
2001年2月19日《中国青年报》载文——“警惕无形杀手”。
文中称,北京:90%的白血病患儿家庭近期曾经装修;全国:68%的家庭装修材料排放有毒气体;国外:80%的癌症与家庭居住环境有关。
该文一出,业仙业外皆震惊。
于是百姓发问:家装材料真这么让人不放心吗?于是人人惶惶不可终日,甚至出现“谈石色变”的状态,对家居装修慎之又慎,建材行业市场经营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