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五节 产后缺乳
- 格式:ppt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12
产后缺乳的原因及应对方法(2011-10-11 12:28:51)转载▼标签:育儿产后缺乳分类:产后护理乳汁不足催乳素杂谈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完全无乳,称为“缺乳”。
乳汁的分泌与乳母的精神、情绪、营养状况、休息和劳动都有关系。
任何精神上的刺激如忧虑、惊恐、烦恼、悲伤,都会减少乳汁分泌。
乳汁过少可能是由乳腺发育较差,产后出血过多或情绪欠佳等因素引起,感染、腹泻、便溏等也可使乳汁缺少,或因乳汁不能畅流所致。
㈠产后缺乳的常见因素⑴未能尽早哺乳:哺乳时间短、次数少,是乳汁不足最常见的原因。
⑵饮食结构:有些妈妈为了减轻体重,只吃水果和蔬菜,量也很少。
偏食会导致体内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缺乏,从而使乳汁减少。
⑶精神因素影响: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紧张的工作环境等客观因素,使人的情绪产生了极大的波动,烦躁、惊喜、忧愁、郁怒等情绪随时都可能发生。
这些因素通过产妇的大脑皮层影响垂体的功能,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导致缺乳。
⑷内分泌的作用:妈妈若吃含雌性激素的避孕药,或因疾病正接受某些药物治疗,有时会影响泌乳量,此时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在就诊时,应让医师知道你正在喂母乳。
⑸喂食时间过短:有些妈妈限制哺喂的次数,或者每次喂食时间过短等,都会造成母奶产量的减少。
⑹缺乳与乳罩:如果产前使用乳罩太小,限制了乳房的发育,在乳罩的压迫下致使乳头和乳罩之间摩擦加剧,造成乳管堵塞,会引起奶少或无奶的现象。
另外,乳罩中的一些纤维物质,也会对乳房分泌乳汁造成不良影响。
㈡产后缺乳解决方法⑴保持心情舒畅:母乳喂养需要得到家庭尤其是丈夫的支持,帮助母亲树立母乳喂养成功的信心和母乳喂养的热情,使母亲感到能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孩子是最伟大的工作,应感到自豪和快乐。
少数母亲感到喂奶太麻烦,太累,心里不情愿则乳汁会减少。
同时要消除母亲焦虑的情绪,多休息,生活有规律,保持愉快心情。
⑵增加哺乳次数,这是增加乳量的最重要措施。
尤其在婴儿4个月以前每天可哺乳10-12次,并适当延长每侧乳房的吸吮时间,如能保证晚间喂哺则更理想。
产后缺乳孕妇分娩3天后,乳汁分泌不足或全无,成为产后缺乳现代医学认为,缺乳多由乳腺发育不良或产后失血,调养不当,或精神刺激,疲劳过度所致。
中医学认为,乳汁为气血所化,若产妇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分娩失血过多,气血损耗,均能减少乳汁的化生;如情志抑郁,肝失条达,疏泄不畅,亦可导致乳汁不通(一)主要症状分娩3日后乳汁过少或全无。
气血虚弱者乳汁清稀,乳房柔软不胀,唇甲面色无华,神疲体倦,食少便溏;肝郁气滞或者乳房胀痛,胸胁满闷,情志抑郁,腹胀食减,或有微热。
产后缺乳(二)按摩治疗治疗原则:补气养血,疏肝解郁,通络下乳1.梳理乳房:患者仰卧或坐位,用双手十指沿乳腺管放射状排列的方向,自外而内的滑动梳理同侧、对侧乳房2分钟,亦可单手交替梳理对侧乳房。
2.掌摩乳房:患者两手搓热,将两手掌心放在乳头上,用手掌对乳房进行环形揉摩2分钟。
亦可单手交替揉摩对侧乳房。
3.按摩揉膻中穴:用手指指端按揉膻中穴2分钟。
4.按揉乳根穴:仰卧,用中指指端按揉乳根穴2分钟。
5.按揉中脘穴:仰卧用中指指端按揉中脘穴2分钟。
6.掐少泽穴:用拇指指甲掐按小指尺侧指甲角外0.1存的少泽穴10次。
气血虚弱者加以以下步骤:7.按揉气海穴:仰卧,用中指指端按揉气海穴1分钟。
8.按揉关元穴:仰卧,用中指指端按揉关元穴1分钟。
9.按揉血海穴:用拇指指段按揉血海穴1分钟。
10.按揉足三里穴:用拇指指段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11.按揉膈俞穴:患者俯卧,术者用两手拇指或一手食指和中指指端按揉患者的膈俞穴1分钟。
12.按揉肝俞穴:患者俯卧,术者用双手拇指或一手食指和中指指端按揉患者的肝俞穴1分钟。
13按揉脾俞穴:患者俯卧,术者用双手拇指或一手食指和中指指端按揉患者的脾俞穴1分钟。
14.按揉胃俞穴:患者俯卧,术者用双手拇指或一手食指和中指指端按揉患者的胃俞穴1分钟。
肝郁气滞者加以下步骤:15.按揉期门穴:仰卧,用手指指端按揉期门穴1分钟。
16擦肋助:患者仰卧,术者用双手掌在患者的肋助部沿肋弓方向自内上方向外下方施擦法1分钟。
产后缺乳是指妇女产后乳汁甚少,或逐渐减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哺乳的需要。
产后缺乳的发病率约占产妇的22.2%,且仍有上升趋势。
产后缺乳不利于母婴健康,而且未哺乳或哺乳过少也是女性乳腺癌发病的一高危因素,因此,积极治疗产后缺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对于产后缺乳的治疗,目前西医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比之下,中医在这方面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文就散见于浩瀚的中医古籍中有关产后缺乳的描述作一综述。
一.病名:产后缺乳,中医古籍中散见其名称为“产后乳汁不行”,“乳少”,“无乳”,“乳难”等。
《女科折衷纂要产后门》及《盘珠集胎产症治卷中产后》均谓之“乳汁不行”,清·阎纯玺《胎产心法》中归之“乳少无乳”名下。
二.病因病机:产后缺乳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古代医家认为,产后缺乳不外乎虚实两端。
虚者,多为气血虚弱,而致乳汁化源不足;实者,则因肝郁气滞,或瘀血阻滞,或痰浊壅阻而致乳汁不行。
1产后气血虚弱:是产后妇女乳汁不行的主要原因。
1.2.清·傅山《傅青主女科·产后》中谓:乳乃气血之所化而成也。
“妇人产后绝无点滴之乳,人以为乳管之闭也,谁知是气与血之两涸乎!夫乳乃气血之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生乳汁,无气亦不能生乳汁,然二者之中,血之化乳,又不若气之所化为尤速。
新产之妇,血已大亏,血本自顾不暇,又何能以化乳?乳全赖气之力,以行血而化之也。
今产后数日,而乳不下点滴之汁,其血少气衰可知。
气旺则乳汁旺,气衰则乳汁衰,气涸则乳汁亦涸,必然之势也。
”3.4.清·阎纯玺《胎产心法·乳少无乳并乳汁自出论》亦曰:“产妇冲任血旺,脾胃血壮,则乳足而浓”。
妇人以血为本,阴血属冲任二脉,下为月经。
乳房属阳明胃经,乳头则属厥阴肝经。
产后月经暂止,冲任之血随阳明之气上循化生为乳汁,若产后气血虚弱,则乳汁无以化生。
5.6.《女科折衷纂要产后门乳汁不行》中述:妇人乳汁乃气血所化,其或不行者,由虚弱经络不调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