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_肝阳上亢
- 格式:ppt
- 大小:93.08 KB
- 文档页数:24
中医适宜技术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疾病概述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世界各国的患病率高达10%~ 20%,并可导致脑血管、心脏和肾脏的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5.8%上升到目前的11.88%,据此估计全国有近亿高血压病患者,而高血压的患病率在发达国家已经达到20%左右。
肝阳上亢证是中医辨证的一个客观证型,即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病因、病理、病位、病势的综合表现,也是中医肝病的临床常见证型之一,临床上主要见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患。
据统计,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比例约占87.33%,并且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型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高血压病证型。
因此,对该证型的深入研究对高血压病、中风病的防治均有重要意义。
技术概述耳尖放血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种传统的针灸特效疗法,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
中医临床医师经常应用此疗法治疗高血压、发热、头痛、眩晕、神经衰弱等病。
其特点是疗效明显,作用迅速,无不良反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技术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和特点,并且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易于推广。
在临床上有很多患者愿意接受这种疗法。
随着这种疗法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一定会为广大的高血压病患者缓解痛苦,并为社会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操作人员资质要求:具备一定专科知识。
诊断标准一、西医标准高血压诊断和临床分类及危险性分层标准,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制定的相应标准来确定。
二、中医标准参照《中国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主要证候为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
具有以上4项主症者,即可辨为肝阳上亢证。
适应证本疗法适应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尤其适用于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原发性高血压。
禁忌证此疗法禁忌应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身体特别虚弱及有出血倾向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一、技术适应症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尤其适用于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患者愿意接受,易于推广使用。
三、治疗方法1.取穴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2.操作方法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1~2mm,随即出针。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技术一、技术适应症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气滞血淤型,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区域胀痛或掣痛,但以肱骨外上髁为中心,触之有锐痛或钝痛剧烈,拒按,前臂内外旋转均困难,持物乏力(疼痛),影响患臂功能。
脉象多弦或弦紧,舌苔薄白或舌边有瘀点或紫暗色。
患处局部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结节状或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具有针具特殊、手法新颖、见效迅速、疗效显著、适用病种多、范围广、使用简便、安全稳妥等特点。
三、治疗方法1.器具钩针:特制。
测力握力器:中国中学生比赛专用,上海金甸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NL-90人体肘部扭力侧力仪:特制。
2.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臂90度屈曲,暴露患处,手掌贴靠胸前部。
术者靠近患臂一侧取坐位,距离适度,便于操作为宜,确定痛点部位,并做出记号,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或示指作指切压手,右手持经已消毒的钩针,呈执笔式,针尖朝下,用速刺法将针进入皮下组织后,进行提插法,得气后不出针,改行“一穴多向”刺,进行“钩拉”、“弹拨”手法,随即作“震颤”手法10次。
运用针头的光圆部分,对骨膜作轻柔的“按摩”手法,操作手法较重,出针摇大其孔,以泻其实,操作完毕时,按进针方向倒退出针,然后用创可贴覆盖固定。
降压不用愁不妨试试耳尖放血疗法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放血疗法吧,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对于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对于高血压也是具有独特的疗效的。
那么如何进行耳尖放血才能有效的控制血压呢?下面就为大家说说治疗高血压的耳尖放血疗法!
别看小小一只耳朵,有100多个穴位,很多病都可以通过耳穴来治疗。
耳廓的最上端有一个耳尖穴,这是治疗高血压的放血穴位,高血压病人眩晕、头痛,面部发红,就是因为热没地方发散,放血可以去热。
病情严重的,放出来的血都是黑的。
结果发现,耳尖放血和络活喜降血压的疗效差不多,但在改善眩晕头痛等症状上,耳尖放血比西药好。
总体来看,中西医的组合疗效最好。
针像圆珠笔一样,对准穴位一按,针头弹出,在耳尖上轻轻刺一下。
针头是一次性的,可以更换。
高血压病人也可以在家里请家人帮忙耳尖放血,不过第一次做之前,最好先到医院里请医生指导一下,找准穴位。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
(1)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证的患者。
它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或者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
禁忌症:
(1)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
(2)年龄在18岁以下及70岁以上的患者;
(3)身体特别虚弱或有出血倾向者。
耳尖放血疗法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功效显着,副作用较小,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降压选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一、技术适应症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尤其适用于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患者愿意接受,易于推广使用。
三、治疗方法1.取穴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2.操作方法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1〜2mm,随即出针。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技术一、技术适应症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气滞血淤型,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区域胀痛或掣痛,但以肱骨外上髁为中心,触之有锐痛或钝痛剧烈,拒按,前臂内外旋转均困难,持物乏力(疼痛),影响患臂功能。
脉象多弦或弦紧,舌苔薄白或舌边有瘀点或紫暗色。
患处局部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结节状或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具有针具特殊、手法新颖、见效迅速、疗效显著、适用病种多、范围广、使用简便、安全稳妥等特点。
三、治疗方法1.器具钩针:特制。
测力握力器:中国中学生比赛专用,上海金甸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NL-90人体肘部扭力侧力仪:特制。
2.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臂90度屈曲,暴露患处,手掌贴靠胸前部。
术者靠近患臂一侧取坐位,距离适度,便于操作为宜,确定痛点部位,并做出记号,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或示指作指切压手,右手持经已消毒的钩针,呈执笔式,针尖朝下,用速刺法将针进入皮下组织后,进行提插法,得气后不出针,改行“一穴多向”刺,进行“钩拉”、“弹拨”手法,随即作“震颤”手法10次。
运用针头的光圆部分,对骨膜作轻柔的“按摩”手法,操作手法较重,出针摇大其孔,以泻其实,操作完毕时,按进针方向倒退出针,然后用创可贴覆盖固定。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头风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年龄25-75岁,平均(53.48士14.66)岁,病程1一13天,平均(4.80士3.66)天。
符合以下诊断标准:疾病诊断标准(1)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颠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呈全头痛。
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
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2)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肝阳上亢”中医证候标准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
痛时常有烘热,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
舌红,苔黄,脉弦。
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在18-80周岁之间;(3)此次发作病程≤15天。
病例排除标准:(1)颅脑肿瘤、颅内感染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头痛;(2)合并有凝血功能异常者以及精神病患者;(3)不能配合检查和(或)治疗的患者。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神经痛、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疾病、颅外头面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中毒等均可导致头痛。
经久难愈之头痛谓之“头风”,“肝阳上亢”是本病常见的病因病机之一。
本病病程迁延,不易治愈。
治疗方法:(1)耳尖放血治疗取穴:耳尖。
操作:捏揉耳尖周围至局部发红,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部上尖端处是耳尖,常规消毒后,消毒医者的手指,然后左手拇指、食指夹紧患侧耳尖部位,用三棱针迅速点刺耳尖穴,用手挤捏,使之出血,挤出7一10滴(约0.5mI)血左右,继用干棉球揩干,后以干棉球按压耳尖部止血。
口服松龄血脉康胶囊第1天开始给予耳尖放血治疗,每日1次,每次1耳,两耳交替,共耳尖放血治疗7次。
(2)药物治疗口服松龄血脉康胶囊(0.5g*30粒盒,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每次3粒,每日3次,连续7天。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运用六点行为评分法评定。
该方法将疼痛分为6级:①无疼痛;②有疼痛但易被忽视;③有疼痛,无法忽视,但不干扰日常生活;④有疼痛,无法忽视,干扰注意力;⑤有疼痛,无法忽视,所有日常活动均受影响,但能完成基本生理需求如进食排便等;⑥存在剧烈疼痛,无法忽视,需休息或卧床休息。
耳尖放血疗法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可纳入祖国医学“头痛”、“眩晕”、“中风”等范畴,病因病机复杂多变,涉及心、肝、肾诸脏,但其变动在肝,根源在肾,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其主要发病机理。
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病的最主要证型,据统计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约占87.33%。
传统耳尖放血疗法经过临床检验和动物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推出了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
另外,该疗法还能改善高血压所致的肾脏病变,尤其适用于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1.临床资料1.1适应证①年龄18~70岁;② 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③ 尤其适用于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1.2禁忌证此疗法忌应用于孕妇及哺乳妇女,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身体特别虚弱及有出血倾向者。
1.3特色耳尖放血法和西药合用,有其独到的作用特点,既能增强西药的降压作用,又能弥补其不足,消除或减轻其不良反应。
2.1临床操作规范① 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②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③ 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1~ 2mm深,随即出针;④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临床上刺血治病的出血量,一般根据病情、体质而定。
大概每侧穴位放血5~10滴,每滴如黄豆般大小。
2.2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由于挤压,放血部位可能出现小血肿,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放血部位一分钟,以防血肿变大。
一般2天后消失。
2.3注意事项:治疗时先对病人耳廓进行揉按,使其充血,并注意进针要达一定的深度,使其自然出血。
另外,挤压不能局限于耳尖局部,而应该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轻微的挤按,尽可能消除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疗效判定标准与结果3.1 症状疗效评定标准对头痛、眩晕、面部烘热、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证进行评定。
显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有效:原有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未改变。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一、项目介绍(一)项目背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高基层医院及中医药技术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决定在“十五”期间投资巨额专项资金实施“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简称“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
该项目计划在5年内在全国筛选100项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确有疗效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技术进行系统整理,在进行多中心、前瞻性评价临床效应和建立规范的临床研究方法和技术标准后,向全国推广。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系“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之一。
(二)技术介绍本技术是由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由以浙江中医学院陈华德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而总结出来的,为高血压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课题组曾采用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病360例,并与口服络活喜片和耳尖放血+口服络活喜片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发现耳尖放血+口服络活喜片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最好,总有效率达到93.33%;而单纯耳尖放血的疗效又明显高于单纯口服络活喜片,总有效率达80%。
1.定义耳尖放血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种重要的针灸疗法,是用采血针点刺耳尖穴放出血液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之功。
其特点是疗效明显,作用迅速,无副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2.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1)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证的患者。
它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或者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
禁忌症:(1)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2)年龄在18岁以下及70岁以上的患者;(3)身体特别虚弱或有出血倾向者。
3.治疗原理耳尖放血为什么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病呢?因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耳与脏腑关系密切,耳尖穴的周围,散在着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的支脉、支别;足太阳膀胱经则至“耳上角”,与耳尖穴有着更直接的关系。
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护理对策。
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我院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及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结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在耳尖放血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临床疗效,对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运用及大力推广。
【关键词】耳尖放血;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护理对策高血压是常见动脉血压升高的一种慢性疾病,亦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诱因[1]。
而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是在血压升高的基础上并伴随头晕目眩、耳鸣、烦躁易怒、睡眠障碍等症状[2],临床治疗宽泛使用降压药物进行强制降压,但副作用大,且并不能完全解除引起高压的根本原因,因此耳尖放血疗法顺势而生,为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我院就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我院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患者比例为162:138,年龄31~70岁之间,病程短者2年,长者20年,参加研究的患者和家属都已了解了此次实验的方法和目的,并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给予患者(1)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心理状态评估,避免出现情绪变化而加剧病情恶化,要及时对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增强患者的治疗决心,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以此保证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2)饮食护理,根据医嘱指导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禁食辛辣刺激、厚腻及各种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避免加重病情;(3)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多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并维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光纤柔和,避免噪音;(4)对症护理,①根据患者病情每天定时测量血压,以便了解患者血压升降情况及时作对症处理,血压恢复标准后,指导患者劳逸结合,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加快病情恢复;②促使病人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肠胃通畅,必要时可给予腹部按摩及配合针灸,切勿低头久蹲,防止头晕;若出现头晕头痛及目胀时,可按揉百会、太阳、印堂穴等;③密切观测患者病情变化,若出现口歪眼斜、唇舌发麻、肢体僵硬等中风征兆,要及时告知医生作对症处理,并嘱咐病人保持卧床休息。
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正文】尊敬的医生、医学研究员及相关专业人士:血压异常是世界范围内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高血压尤其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决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困扰,我们研究并推荐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耳尖放血。
一、治疗原理耳尖放血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其原理是通过在耳尖位置用特殊方法刺激穴位,从而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和神经系统功能,达到缓解高血压症状的效果。
二、治疗步骤1.准备工作:(1)判断高血压患者是否适宜耳尖放血治疗;(2)确定治疗环境和条件,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舒适;(3)收集患者的病史、体检报告等相关资料。
2.穴位定位:(1)根据中医经络理论,确定耳尖的穴位区域;(2)使用专业仪器或经验定位方法,准确找到耳尖上的穴位。
3.耳尖放血过程:(1)消毒耳尖区域,确保无菌;(2)插入特殊细针,刺激穴位;(3)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控制放血量及时间;(4)完成后进行简单的处理和消毒。
4.观察和随访:(1)治疗后观察患者的反应与症状改善情况;(2)记录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3)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三、功效与风险1.治疗效果:根据我们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可以有效缓解高血压症状,改善血压控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治疗风险:耳尖放血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局部感染、出血过多等。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放血量、操作规范。
【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请参阅:1.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操作指南2.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临床试验数据3.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安全注意事项【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医疗器械管理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主要管理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等方面的事项。
2.患者知情同意:指医疗机构在进行医疗行为前,向患者充分、明确地告知医疗风险和可能的治疗效果,并获得患者的同意、理解与选择的过程。
【全文结束】以上是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详细文档,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指导。
【针灸干货绝学】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赶紧转给圈内好友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注意了: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攀升,高血压已经逐步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疾病。
高血压通常伴随着多种并发症,严重者会引起瘫痪、休克等,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关系到患者预后。
长期持续性高血压会增加各类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加强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的治疗研究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热点。
中医学根据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病程其病因在于体内阴阳、气血失衡。
中医常采取“引血下行”、“养肾调肝”等治疗方法来治疗此病症。
耳尖放血,中医称之为“刺络放血”,通过穴位刺激与放血达到疾病治疗目的。
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的传统疗法,在《黄帝内经》中就曾记载其对瘀血阻滞经络的高血压的病症有良好的疗效。
此方法具有祛风清热、镇痛降压的作用,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发挥作用,使得患者血压在治疗后即刻得到明显降低,减少高血压可能对心脑等器官产生的不利影响。
01选穴与定位:耳尖穴,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02穴位主治耳尖穴位于耳廓尖端处,与全身经络关系密切。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故耳尖放血治疗可起到清脑明目、镇静降压等作用。
常用于辅助治疗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偏正头痛等。
还有退热、消炎、镇静、止痛作用,辅助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等。
03操作方法(附视频)①取穴:患者坐位,将其耳廓对折,耳廓尖端处即为耳尖穴。
②操作:取患者单侧耳尖穴,先用左手拇指食指按摩整个耳廓,其充血,用复合碘消毒耳尖穴,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入耳尖穴1~2mm,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5~10滴直径约5mm(如黄豆大小);然后用消毒干棉球吸取血滴并按压针孔;双耳交替放血;放血后嘱患者卧床休息,刺血的出血量一般根据病情和体质而定。
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一、概述耳尖放血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被认为可以调节身体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这种疗法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因此深受广大高血压患者的欢迎。
二、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原理高血压是由于体内气血失衡,导致肝阳上亢,血管紧张度增加,从而引发头晕、头痛等症状。
耳尖放血可以有效地泄肝降压,缓解高血压症状。
耳尖是耳朵上的一处穴位,通过针刺或放血的方式可以刺激穴位,达到泄肝降压的效果。
三、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操作方法1、定位耳尖穴:患者采取坐位或站位,用手指从耳廓前部向后摸,当摸到一处明显的凹陷处时,即为耳尖穴。
2、消毒:用酒精棉球对耳尖穴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
3、针刺:取一根一次性采血针或针灸针,快速刺入耳尖穴,深度约为1-2毫米。
然后旋转针身,使局部产生酸胀感。
4、放血:用棉球轻轻擦拭针刺部位,使血液自然流出。
一般每次放血5-10滴,可缓解症状。
5、压迫止血:用棉球压迫针刺部位,防止出血过多。
6、操作完毕:将使用过的针具及棉球等废弃物放入医疗垃圾桶中。
四、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以减轻紧张情绪。
2、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感染。
3、操作后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摩擦。
4、若患者有出血倾向或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应禁止使用此疗法。
5、耳尖放血疗法虽可缓解高血压症状,但并不能完全治愈高血压。
患者仍需坚持药物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
6、若在使用此疗法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建议。
五、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优势1、安全可靠:耳尖放血疗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中医疗法,无副作用,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2、操作简便:该疗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可在家中或医院进行。
3、疗效显著:许多患者在接受耳尖放血治疗后,可明显缓解高血压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4、经济实惠:相较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耳尖放血疗法成本低廉,经济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