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诊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00分)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3
急诊护理质控检查评分标准宁波市眼科医院急诊护理质控检查评分标准日期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护理持续质量改进(CQI)计划表科室:急诊室制订日期: 2010-2-2完成期限:6个月注:原因分析栏目中存在的原因尽可能量化,以便于对照分析。
请描述资料收集的具体方法,并附上原始资料收集表。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CQI)结果报告表科室:急诊室1.预检护士在5分钟内认真接待和处理病人:判断病情危重程度,根据预检分诊病情分级按照《急诊分诊流程》真确分诊,送入复苏室/抢救室/诊疗室,对危重抢救者做出相应的急救处理,及时通知有关医生接待。
)对危重患者,应简化步骤,立即送饭抢救室先抢救,后办办挂号手续。
(1(2)需要立即抢救的危重患者,在值班医生到达前,护士可以酌情予以急救处理,如止血、给药、人工呼吸、吸痰、胸外心脏按压等,亦可以请其他科室值班医生进行初步急救,被邀请医生不得拒绝。
(3)发绀及呼吸困难者预以吸氧,体温大于39.5?可以冰敷、呼吸、心脏骤停者立即进行CPR。
2(预检护士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挂号登记手续。
3.病人挂完号号后;预检护士做好急诊患者的登记工作及相关记录,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就诊初次生命体征,应记录明确,无家属的病人应及时与家人或单位取得联系。
4.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病人预检护士要做好妥善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不能轻率重事,免延误病情5、若需绿色通道的病人,预检护士按照《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应先通知医生抢救,后补办手续,及时报告医院相关人员。
6.对于重大突发时间,预检护士立即按照《重大突发时间呈报制度》进行上报。
中毒(一) 中毒的急救与治疗:1) 吸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解开衣服,静卧,保暖,保持呼吸通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必物。
昏迷者,防止舌后坠,应拉出舌头并将下颌前倾。
2) 接触性中毒:触去被污染的衣物,一般用清水清洗体表,毛发及假缝催吐:压迫舌根或刺激咽喉壁,口服0.2,-0.5,硫酸铜100-250ml,饮水后皮下注射盐酸阿朴吗啡等。
《急危重症护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单选题:每题1分,共100分1、现代危急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A.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的建立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C.克里米亚战争期间D.北欧脊髓灰质大流行期间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2、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何种仪器首次被用于病人救治()A.人工呼吸机B.血液透析机C.心电监护仪D.除颤仪E.输液泵3、美国医学会于何年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1970年B.1971年C.1972年D.1973年E.1974年4、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多少个专业学科?()A.20B.21C.22D.23E.245、1983年,哪个学科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的学科?()A.急诊医学B.院前急救医学C.灾害医学D.危急重症医学E.急救医学6、在我国,急诊医学何年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E.1986年7、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何年正式批准设置急诊医学研究生点?()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E.1986年8、我国第一张ICU病床建立于()A.上海中山医院B.北京协和医院C.广州珠江医院D.北京304医院E.四川华西医院9、美国的急诊和危重症护士执照有效期通常为()A.1年B.3年C.5年D.10年E.终生10、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认证工作始于()A.2002年B.2003年C.2004年D.2005年E.2006年11、一个有效的院前急救组织必须具备一下标准,哪项除外()A.用最短的反应时间快速到达病人身边,根据具体病人转送到合适医院 B.给病人最大可能的院前医疗救护C.平时能满足该地区院前急救需求,灾害事件发生时应急能了强D.开展高水平的院前急救教学科研 E.合理高水平和有效使用急救资源,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12、下列不属于院前急救的运转模式的是()A.独立型B.指挥型C.1984年D.1985年E.1986年1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不包括()A.医院前的救护B.到达急诊室后的处理C.转运途中的监护D.普通病房的护理E.重症监护病房的加强护理14、以下哪个国家最早组建EMSS()A.美国B.德国C.法国D.日本E.中国15、一综合医院急诊科接到卫生主管部门通知,某工地有20名工人因午饭后集体出现腹痛、呕吐、腹泻,需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该项任务属于医院急诊科的哪项主要任务()A.急诊、急救医疗B.普及急救知识C.科研D.教学培训E.接受上级领导指派的临时救治任务16、以下病例不需启动EMSS的是()A.心肌梗死B.窒息C.休克、骨折D.乙型肝炎E.急腹症17、关于急诊科的布局,下列哪项不正确()A.有专门的出入口通道B.预检分诊处设在急诊科入口最醒目的位置 C.清创室应紧靠外科诊疗室或与诊疗室成套间D.抢救室应邻近急诊分诊处E.为方便管理尽量设置一个出口18、下列不属于急救仪器的是()A.除颤器B.心电图机C.纤维胃镜D.电动洗胃机E.简易呼吸器19、关于抢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哪项错误()A.定人管理B.定品种数量C.定期检查D.定位放置E.外借时一定要登记20、急诊科人员编制,下列哪项错误()A.急诊留观室和急诊病房护士与病床之比为0.4:1 B.急诊抢救室和监护室护士与病床比为2.5-3:1 C.急诊病人与护士比例为10:1 D.科护士长1名,护士长1-2名E.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及护士若干名21、ICU医疗辅助区域与医疗区域面积之比应达到()A.1:1以上B.0.5:以上C.1:1.5以上D.1.5:1以上E.5:122、ICU中央工作站设置于()A.通道一端B.医疗区域中央C.医疗区域一端D.病室中央E.辅助区域一端23、关于ICU通道设置,以下正确的是()A. 设置单一通道供人员出入B.人员流动通道与物流通道可共同使用C.所有人员使用同一通道 D.所有物流使用同一通道E.人员流动通道与物流通道分开24、我国ICU病房护士人数与床位数比例为()A. 0.4:1 B 1:1 C 2:1D 2.5-3:1E 5:1以上25、ICU病室室温应控制在()A .(18±1.5)°C B.(20±1.5)°C C.(22±1.5)°CD.(24±1.5)°CE.(26±1.5)°C26、每个ICU病床应配备()A.氧气接口1个,负压1个,电源插座2个B.氧气接口1个,负压1个,电源插座6个C.氧气接口2个,负压2个,电源插座6个D.氧气接口2个,负压2个,电源插座10个E.氧气借口2个以上,负压2个以上,电源插座12个以上27、对灾难医疗救援10人分队建制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队长、内科组。
急诊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急诊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00分)项目质量标准:1.各项规章制度、急症抢救预案、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主要急救设备操作规程健全,并贯彻落实。
2.对重大突发事故及涉及法律问题的病员,应积极救治,并将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留取标本;及时向院领导汇报。
护理管理(16分):3.有急诊护理质量监督评价和改进机制,有护理差错登记及重大护理差错报告记录,有分析、评价及整改措施,并贯彻落实。
4.有完善的急诊室与病房及院前急救的衔接制度,有交接记录。
5.合理排班,各班职责明确。
6.护士仪表及行为符合职业要求。
各室设施规范,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7.环境清洁整齐、布局合理,急诊、及预诊标记明显。
8.按时参加院内组织的各项业务活动及科室的业务研究,有笔记、考核记录。
护理服务质量(10分):1.绿色通道畅通,及时分诊,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准确引导患者就诊。
安排危重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隔离并转送。
保证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
2.工作时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
各种护理用品、车辆及时更新,无老化、无噪音。
3.体现人文化服务及患者隐私的保护。
注意恰当称谓,实行首诊、首问负责制,营造温馨气氛。
将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有机的融入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
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率≥90%。
4.便民设施齐全(平车、轮椅、饮水等)。
5.设有科普宣传栏,定期更换,提供健康宣教资料,并进行健康指导。
急救室(14分):1.布局合理,室内空气新鲜、XXX、定时通风。
按时清扫、消毒,电源充足。
2.根据急诊专科特点配备抢救设备,护士急救意识强,能正确熟练使用,掌握急救药品相关知识。
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4.建立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图,可以较熟练地掌握其抢救程序。
5.护士能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术与基本设备的操作。
6.一次性物品及无菌物品无过期。
药品无过期、变质,抢救器械齐备处于备用状态,定期检查并记录,完好率达到100%。
病区管理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科室: 检查日期: 检查人员:得分:
注:总分为100分,合格分数为85分。
基础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特、一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二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三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检查日期:检查人员:得分:
注:总分为100分,合格分数为90分。
备注:1、每项扣分以扣完该项最高分值为准,不倒扣分。
2、总分为100分,85分级以上为甲级,84。
5-70分为乙级,69。
5分以下为丙级;
3、无手术护理记录的病历按90分为满分计算:(90分减去扣分部分)÷90×100%=实得分
4、仅需要一般护理记录的病历按80分为满分计算:(80分减去扣分部分)÷80×100%=实得分;同时无需手术护理记录的病历按70分为满分计算。
5、每个病区抽查3份病历,特、一级护理2份;二级护理1份。
常规物品消毒灭菌质量标准
科室: 检查日期: 检查人员:得分:。
急救器材准备和急救车质量标准。
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手术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ICU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换药室(治疗室)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注:总分100分
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质量考核标准
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规章制度汇编护理部第一章护理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一、护理部工作制度1. 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护理工作,与医院各部门共同完成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2. 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护理工作管理制度,负责制定全院的护理工作计划、管理目标、管理标准,经主管院长审批后组织实施。
3. 组织领导全院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工作,推广新技术、新业务。
4. 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
5. 定期检查、总结全院护理工作情况,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6. 负责全院护士的职业素质教育、业务培训及考核工作。
7. 护理部有明确的护理管理目标,做到年有计划、总结,季、月、周有工作重点,并按计划认真落实。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一)护士管理规定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
2. 遵守中华护理学会《护士守则》。
3. 按规定及时完成护士执业注册。
4. 护理工作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护理技术规范。
5. 按时完成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
6. 将爱心、细心、耐心、诚心、责任心贯穿护理工作全过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7. 与其他医务人员团结协作,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保障医疗护理质量。
·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规章制度汇编护理部(二)护士紧急替代制度1. 若院内外发生突发事件、重大抢救时,当班护士应立即报告院总值班,并逐级上报(护士报告护士长、护士长报告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告护理部)。
2. 护士长接到上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人员调整及紧急替代。
所调人员应具备专业应急能力,确保各项工作的护理质量。
3. 在夜间或节假日值班时,值班人员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工作或遇有疑难操作不能胜任时,要及时向护士长汇报,及时采取协调措施。
4. 护理部、科室、护理单元须有人员紧急替代预案,并有紧急替代人员的联系电话。
5. 紧急替代相关人员须保持电话联络通畅,随时做好被临时抽调替班的准备。
急诊科护理执行质量评价标准1. 背景急诊科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之一,承担着快速、高效地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紧急救治的任务,对护理执行质量有着重要的要求。
因此,建立和实施一套科学、规范的急诊科护理执行质量评价标准,对于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2. 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明确急诊科护理执行的标准和要求,对急诊科护理执行质量进行评价,以提供参考和指导,帮助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3. 评价指标根据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重点,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评价指标:3.1 护理操作执行标准- 确认患者身份和医嘱正确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执行护理操作时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对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正确使用;- 对于急诊科常见病症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3.2 病情观察及评估能力- 能够准确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对于急性病情的判断和应急处理能力;- 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3.3 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与患者和其家属的沟通能力;- 有效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合作,确保工作的协调顺利进行;- 处理和协调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突发情况。
3.4 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和其他急救技能;- 对于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处理计划有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操作能力;- 在急救和应急处理中能够保持冷静和应对逆境的能力。
4. 评价方法急诊科护理执行质量的评价应采用综合性评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护士自评和同行评价;- 定期抽查和监督检查;- 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 核查护理记录和医疗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急诊科护理执行质量评价的基本标准和要求,旨在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医疗机构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和措施,并加强护士的培训和管理,以确保急诊科护理执行的质量和安全。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您的位置: >> >> >> 内容正文
时间:2008-11-14
广西临床护理质量评价及检查标准
(试行)目录
第一部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1.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护理质量检查表
1. 三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2. 二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3. 二级质控护理质量检查汇总表
4. 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1)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特殊区域用)
(2)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供应室用)
(3)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门诊用)
(4)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病房用)
第三部分各项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 普通病区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特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一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二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三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