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藻类的培养共5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15 MB
- 文档页数:50
2013.6饲料与添加剂辽东学院农学院 罗永成贝类育苗单胞藻培养技术随着贝类人工育苗技术的发展,单胞藻饵料的培育已成为育苗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在贝类人工育苗过程中,需要培养大量的优质单胞藻作为幼体贝的饵料。
单胞藻培养的好坏,直接影响育苗的成败。
一、一级培养(保种室)1.培养设施 为在贝类人工育苗季节保存高纯度的优质藻种,育苗厂应具备专用的保种室,其面积大小依据规模而定。
保种室四面用玻璃窗采光,并加装人工光源,以备阴雨天光线不足时使用。
若是透明玻璃钢瓦屋顶的保种室,则在夏季高温时,会因光线太强和室温过高而抑制单胞藻生长,甚至“烫死”单胞藻,因此屋顶应设遮光设施。
室内应配有温度计,保种常用5000毫升三角烧瓶,用煮沸过滤海水。
保种室应储备以下用品,酒精棉、脱脂棉、筛绢网(300目)、显微镜、滤纸等器材,另在保种室旁配置专门的配药房,面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保持配药房整洁干净。
2.培养条件 保种时每天需摇瓶3~4次,防止菌膜产生。
培养架上安装日光灯做光源,以备自然光不足时补充,强光照射用白窗帘遮光。
保种室的温度应控制在单胞藻的适温范围内,一般在北方应具备升温设施,使硅藻保持在16~18℃,金藻保持在20~22℃。
3.培养方法和步骤 培养容器内外先用稀H C剂清洗,再用淡水冲洗。
用300目的筛绢网把脱脂棉包裹在内过滤海水,然后用淡水冲去瓶外的生海水,放在电炉上加热消毒,海水煮沸后停5分钟至水泡消失,然后再加热煮沸,至水泡消失。
这样对细菌和原生动物的杀灭比较彻底,冷却备用。
4.营养盐 金藻、硅藻营养盐配方:分别配制甲液和乙液,然后按比例进行混合后使用。
甲液配方:三氯化铁6克、氯化锰1.5克、硼酸150克、钠盐220克、硝酸钠500克、硫酸二氢钠200克、微量金属溶液5毫升、蒸馏水5000毫升;乙液配方(微量金属溶液):氯化锌4克、氯化钴3克、钼酸铵1.5克、硫酸铜1.5克、蒸馏水200毫升。
将消毒冷却后的甲液与乙液按100∶1的比例混合,如果培育金藻每1000毫升营养液需加入维生素B 1(0.1克/支)和维生素B 12(0.5毫克/支)各一支。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法周德山1 胡希亮1 李茂才2(1.连云港市海洋环境检测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042;2.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江苏连云港 222100)单细胞藻类与我们的水产养殖息息相关,不同的单细胞藻类品种及组成使养殖水体表现出不同的颜色。
单细胞藻类是鱼、虾、蟹、贝类等的直接或间接饵料;水体中单细胞藻类的优劣决定了鱼、虾、蟹、贝类等生态环境的好坏。
在水体中培养单细胞藻类有多种方法,笔者将其总结如下:1 培养单细胞藻采用不同的接种方式1.1 在自然水域中直接培养单细胞藻 在目前的大部分池塘养成及部分鱼、虾、蟹、贝类等育苗过程中,直接利用自然淡水或海水培养单细胞藻。
经过滤的海水或淡水里有硅藻、绿藻等各种单细胞藻;有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等各种浮游动物;有多种小型底栖动物等,利用繁殖自然水体里本身就有的单细胞藻,促进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基础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是目前水产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基础饵料生物的培养方法。
自然繁殖单细胞藻的时间要根据生产需要而定,其标准为鱼、虾、蟹、贝类等动物育苗开始后,或者其苗种投放池塘后,育苗幼体或投放的苗种要有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要有充足的生物饵料吃。
虾、蟹、鱼、贝类等的池塘养成,一般在放养苗种半个月前,开始施肥繁殖单细胞藻,根据水色、透明度调节施肥量及施肥次数,一般将水色调节为黄色或黄褐色,透明度为30~50c m。
水色及透明度不同,单细胞藻的品种组成及密度不同,不同的养殖品种及同一品种的不同发育阶段,对水色及透明度的要求不一样。
在虾、蟹、鱼、贝类等的养殖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使虾、蟹、鱼、贝类等水产养殖动物,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
1.2 使用封闭或半封闭方式定向培养单细胞藻 在大部分的海产动物育苗及一些生态高效养成过程中,使用封闭或半封闭的纯种单细胞藻的三级培养。
如近几年,河蟹土池育苗已兴起热潮,海水的鱼类、贝类、虾类等各种土池育苗也已开始,土池育苗的关键,就是在池塘里繁殖优质的充足的单细胞藻,促使以单细胞藻作为饵料的各种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基础饵料生物的大量生长繁殖。
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它可以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生物燃料、食品工业和生态保护等。
本文将从单细胞藻类的特点、培养条件、培养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
单细胞藻类是一类由单一细胞组成的微型藻类,它们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包括海洋、淡水、土壤等。
单细胞藻类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绿藻、蓝藻、硅藻等。
与其他藻类相比,单细胞藻类具有生长快、容易培养、生长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条件是关键的,它们需要适宜的光照、温度、营养物质等。
光照是单细胞藻类生长的重要因素,它们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通常情况下,单细胞藻类的光照强度应该在10000-20000勒克斯。
温度也是单细胞藻类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种类的单细胞藻类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同,但通常在20-30℃之间生长最佳。
此外,单细胞藻类还需要适宜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
这些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添加富含这些元素的培养基来提供。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法包括传统培养、自然培养和高密度培养等。
传统培养是指将单细胞藻类放置在含有足够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通过适当的光照和温度来进行培养。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的实验室培养。
自然培养是指将单细胞藻类放置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培养,通常用于单细胞藻类的采集和筛选。
高密度培养是指通过增加培养密度来提高单细胞藻类的生产效率。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使用封闭式光合反应器,并控制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等因素。
单细胞藻类的应用领域广泛,其中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是生物燃料。
单细胞藻类具有高效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可以生产出大量的油脂和碳水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被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等。
此外,单细胞藻类还可以被应用于食品工业,如螺旋藻、衣藻等可以被用于制作蛋白粉、饮料和健康食品。
另外,单细胞藻类还可以被用于生态保护,如蓝绿藻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和环境修复。
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可以被应用于多个领域。
育苗场的运作:单细胞藻类的培养29第三部分育苗场的运作: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3.1 概述29.3.2 藻种和一级培养的维护和管理. 313 .2 .1藻种的管理程序 32.3 .2 .2一级培养程序 363.3 二级培养 373 .3 .1培养过程的生长时相. 373 .3 .2二级培养的操作细节. 383 .3 .3藻类密度的计算 40.3.4 三级培养 423 .4 .1袋式培养或圆柱式培养 44.3 .4 .2内部照明培养 453 .4 .3三级培养的管理原则. 463 .4 .4自动化三级培养 49.3 .4 .5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503 .4 .6室外粗放培养 503.5 参考文献 523.1 概述进行海产经济贝类苗种商业性生产中,海洋单细胞类藻一直被用于不同发育阶段贝类幼体的饵料图12。
到目前为止,活的海洋单细胞藻类始终被认为是双壳类幼虫和稚贝的最佳饵料。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人们正在研发适合于这一目的的非活性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
尽管如此,在可预见的将来活的单细胞藻类的培养对于贝类育苗的成功依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非活性饵料和配合饲料仅仅用于活饵料的补充成分。
图12: 贝类育苗中常用的两种单细胞微藻A等鞭金藻和B四爿藻的光学显微镜图片,及其它们的相对个体大小。
30 双壳贝类育苗实用手册鞭毛藻和硅藻是海洋微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海洋食物链的基础生产者。
它们从海水中吸收营养物质,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组成细胞的有机物。
在育苗场中,微藻被养殖在添加有硝酸盐、磷酸盐、必需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用作碳源的二氧化碳的海水中。
人造海水也可以用来培养微藻,由于费用过高,仅限于实验室的小规模培养中使用。
微藻的培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育苗场中所用的微藻在天然海水中数量太少,满足不了高密度培养的贝类幼虫和稚贝最佳生长的需要。
在贝类幼虫的培养过程中,海水中所包含的天然浮游藻类基本上都被过滤殆尽,这就必须提供足够量的人工培养的、经过优选的、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微藻,并非任何未经选择的藻类都可用作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