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中化学离子共存
- 格式:doc
- 大小:306.51 KB
- 文档页数:17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 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 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 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 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 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 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
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归纳
①离子共存定律:在水溶液中,相似的离子不可共存,而大多数异质
的离子能够共存;
②离子共存的几种方式:(1)强相互作用:离子之间通过电荷的相
互作用使得相邻的离子相互吸引,形成离子对。
(2)离子偶联:当离子
之间产生特定的作用力时,他们可以结合成离子偶联物。
(3)离子排斥:由离子的量子势阻碍,形成离子排斥,使相似离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③离子共存在生物体内的应用:离子共存原理是调节细胞电位、生理
反应、酸碱平衡、能量转运、催化反应等的重要依据,对生命的运作至关
重要。
离子共存必考知识归纳1.所有的弱酸根离子:CH3COO-、F-、ClO-、AlO₂ ̄、SiO₃²¯、CN-与H+都不能大量共存。
2.酸式弱酸根离子如HCO₃ ̄、HS-、HSO₃ˉ-既不能与OH-大量共存,又不能与H+大量共存。
3.有沉淀生成包括有微溶物生成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Ca2+、Ag+等不能与SO₄²¯、CO₃²¯等大量共存,Mg2+不能与OH-、CO₃²ˉ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₂¯、S2-、CO₃²¯、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2+、Al3+、Cu2+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Fe3+必须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常温下,pH=7时不能存在)。
5.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S2-、HS-、SO₃²¯、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MnO₄¯、(NO₃¯、H﹢)、ClO-与S2-、HS-、SO₃²¯、HSO₃¯、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₃²¯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₃²¯+6H+===3S↓+3H₂O反应不能共存;H+与S₂O₃²¯不能大量共存。
6.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
7.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1)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性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1×10-10mol·L-1的溶液都有两种可能:酸溶液或碱溶液。
(2)无色溶液则没有MnO₄ ̄、Fe3+、Fe2+、Cu2+等有色离子。
澄清溶液即没有沉淀,与无色溶液不同。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离子共存问题及分析太强太好了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离子共存问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
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化学离子共存问题发生复分解反应1、有气体产生。
H+与CO32ˉ、HCO3ˉ、SO32ˉ、HSO3ˉ、S2ˉ、HSˉ等不能共存如CO32-、S2-、H S-、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CO32-+2H+=CO2↑+H2O、HS-+H+=H2S↑。
2、有沉淀生成。
①SO42ˉ与Ba2+、Ca2+、Ag+等不能共存;②CO32ˉ与Ba2+、Ca2+、Mg2+、Ag+、Cu2+、Zn2+等不能共存;③S2ˉ与Cu2+、Pb2+、Fe2+、Hg2+、Ag+等不能共存;④OHˉ与Mg2+、Al3+、Fe2+、Fe3+、Cu2+、Ag+、Zn2+等不能共存;⑤AlO2ˉ与HCO3ˉ不能大量共存:AlO2ˉ+HCO3ˉ+H2O=A l(O H)3↓+CO32ˉMg2+不能与SO42-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Ba2++CO32-=CaCO3↓、Ca2++SO42-=CaSO4(微溶);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也是因为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OH-+H+=H2O、CH3COO-+H+=CH3COOH;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HCO3-+OH-=CO32-+H2O、HPO42-+OH-=PO43-+H2O、NH4++OH-=NH3·H2O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①H+与OHˉ、AlO2ˉ、SiO32ˉ、ClOˉ、Fˉ、PO43ˉ、HPO42ˉ、H2PO4ˉ、CH3COOˉ、C6H5Oˉ等不能大量共存;②OHˉ与H+、NH4+、HCO3ˉ、HSO3ˉ、HSˉ、H2PO4ˉ、HPO42ˉ等不能大量共存;若是酸性溶液,所有弱酸根离子和OH-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碱性溶液、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强酸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H+=CO2↑+H2O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碱性溶液、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8篇第1篇示例: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离子共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化学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判断。
离子共存是指在溶液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
在实际生活和实验中,离子通常是以离子固体的形式存在,通过溶解可以形成溶液。
1. 离子溶液的电导性离子是带有电荷的粒子,因此溶解在水中形成的离子固体在水中会形成带电的离子溶液。
带电的离子会导致溶液的电导性增加,其中离子的浓度越高,电导性越强。
通过电导实验可以判断离子是共存还是单独存在。
2. 离子溶液的化学反应离子在溶液中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例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等。
不同离子之间的反应会产生不同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溶液中的离子有关。
3. 离子共存的判断在观察一种溶液时,如果存在多种离子,则需要通过化学实验鉴定其中所含的离子种类。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析出法、沉淀法、鉴定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溶液中所含的离子种类。
4. 常见的离子共存情况常见的离子共存情况有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氢氧化物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
这些共存情况在化学实验和生活中都有一定的应用,需要我们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
5. 离子溶液的应用离子共存的知识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水处理中,需要判断水中离子的种类和浓度,以确定水质的好坏;在矿产资源开发中,也需要通过分析离子种类来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等。
离子共存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好离子的性质、化学反应和鉴定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和问题解决。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中加深对离子共存知识的理解。
【文章字数已达上限,如需更多知识请继续咨询。
】第2篇示例: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离子共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者分子,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在一起时,就会形成离子共存。
第五讲离子共存【教学目标】1、应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判断常见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2、能够离子共存的规律进行离子推断【知识梳理】一、离子共存1、概念: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离子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2、在溶液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条件(1)离子间反应生成沉淀:如Ca2+与CO2-3、Ag+与Cl-、Mg2+与OH-等(2)离子间反应生成气体:如H+与CO2-3、H+与HCO-3等(3)离子间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H+与OH-、H+与CH3COO-、OH-与NH+4等3、常见的离子不共存归纳(1)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存在有色离子,如:MnO4—(紫红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Cu2+(蓝色)(2)在酸性(H+)溶液中(pH=1、pH<7、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有①氢氧根离子:OH—②弱酸根离子:CO32—、S2—、SO32—、ClO—、F—、CH3COO—、PO43—③弱酸酸式酸根离子:HCO3—、HS—、HSO3—、HPO42—、H2PO4—(3)在碱性(OH—)溶液中(pH=13、pH>7、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酚酞变红的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有①氢离子:H+②弱碱阳离子:NH4+、Mg2+、Al3+、Cu2+、Fe2+、Fe3+③弱酸酸式酸根离子:HCO3—、HS—、HSO3—、HPO42—、H2PO4—(4)弱酸的酸式根离子既不能与H+离子大量共存,又不能与OH—大量共存如:HCO3—、HS—、HSO3—、HPO42—、H2PO4—与H+、OH—不共存HCO3— + H+===CO2↑+ H2O HCO3— + OH—===CO32— + H2OHSO3— + H+===SO2↑+ H2O HSO3— + OH—===SO32— + H2OHS— + H+===H2S↑HS— + OH—===S2— + H2O(5)离子间反应生成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①Ag+与Cl—、Br—、I—、CO32—②Ba2+与SO42—、CO32—、SO32—③Ca2+与CO32-、SO32—、F—④Mg2+、Al3+、Cu2+、Fe2+、Fe3+与OH—⑤SiO32—、AlO2—、S2O32—与H+⑥Cu2+、Fe2+与S2—(6)离子间反应生成微溶物,则不能大量共存①Ag+、Ca2+与SO42—②Mg2+与CO32—③Ca2+与OH—(7)离子间反应生成气体物质,不能大量共存①CO32—、HCO3—、S2—、HS—、SO32—、HSO3—与H+不能大量共存②NH4+与OH—(加热)二、解答离子共存问题的方法1、一是判断离子共存,还是判断不共存,注意题目要求是“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等要求2、二是看是否有隐含限制条件,如:碱性、酸性、无色等。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离子共存的概念离子共存是指离子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稳定地存在于同一溶液中,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或沉淀现象。
在高中化学中,离子共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溶液的酸碱性、氧化还原反应等多个方面。
二、离子共存的条件1. 无毒无害:离子共存的首要条件是离子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2. 电性中和:溶液中的正负离子应保持电性中和,即正离子的电荷总数等于负离子的电荷总数。
3. 浓度适中: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溶液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
4. 温度适宜:温度也是影响离子共存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溶液中的离子不稳定。
三、常见的离子共存组合1. Na+、Cl-、H2O:这是最常见的离子共存组合,氯化钠溶于水后形成氯化钠溶液,其中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稳定共存。
2. Ba2+、SO42-、H2O:硫酸钡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物,因此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3. Fe3+、OH-、H2O: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它们不能稳定共存。
4. MnO4-、Cl-、H2O:高锰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因此它们不能稳定共存。
四、影响离子共存的因素1. 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会影响离子的存在状态,例如铁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可以稳定存在,但在碱性溶液中则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2. 氧化还原反应:有些离子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溶液中的离子不稳定。
例如,高锰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
3. 盐效应:盐效应是指盐类物质溶解后对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影响。
例如,氯化铵溶于水后会产生铵根离子和氯离子,而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和水,导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降低。
五、总结与归纳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中化学中涉及的离子共存知识点较为广泛且深入。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
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而Mg2+、Fe2+、Ag+、Al3+、Zn2+、
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
另外,一些容易发生水
解的离子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例如,
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存在,而Fe3+、Al3+等则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存在。
除此之外,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而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也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一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此外,能水解的阳离子和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也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最后,还需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附加条件,以便正确回答问题。
总之,化学离子共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只有了解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及除杂一、离子共存知识梳理:(一)判断原理:物质与物质之间若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常见为酸碱盐的反应)或者络合反应都不能共存。
(二)常见酸和酸根:首先了解高中阶段常见强酸:HCl、HNO3、H2SO4、HBr、HI、HClO4、HIO3其他的大多为弱酸,要特别注意有机酸和酚类大多为弱酸,例如甲酸,乙酸,草酸等。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所对应的阴离子如HCO3-、HSO3-、H2PO4-、HPO42-等这些离子都是与氢离子反应成酸,与碱反应成正盐。
弱酸的酸根:即弱酸的阴离子或对应正盐阴离子如:CO32-、SO32-、PO43-、CH3COO-等都容易与氢离子反应。
(三)氧化还原常见氧化剂强弱顺序:F2>Cl2>Br2>Fe3+>I2>SO2>S 高锰酸钾溶液的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
常见还原性强弱顺序:S2->SO3(2-)>I->Fe2+>Br->Cl->F-常见的氧化剂有:活泼的金属单质,如X2(卤素)、O2、O3、S等高价金属阳离子,如Cu²+,Fe3+等或H+高价过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KMnO4、K2Cr2O7、HNO3、H2SO4(浓)、KClO3、HClO等4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常见的还原剂有活泼或较活泼的的金属,如K,Na,Mg,Al,Zn,Fe等低价金属阳离子,如Fe3+,Sn2+等非金属阳离子,如Cl-,B-,I-,S2-等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在含可变化合价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即可作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例如Cl2,H2O2,Fe2+,H2SO3等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四)水解能水解的离子:弱酸根离子和不活泼金属的阳离子2.常见双水解反应:Al2+(CO32- HCO3- S2- HS- SO32- SiO32- AlO2- ClO4-)Fe3+(CO32-HCO3-AlO2- SiO32-ClO-)Cu2+(CO32-HCO3AlO2-SiO32-)Al3+Fe3+Fe2+ CO32-HCO3-(四)常见络合反应FeCl3+3KSCN= Fe(SCN)3血红色+3KCl Fe(SCN)3也作为判断三价铁离子存在的标志。
AgNO3+3NH3·H2O=Ag(NH3)2OH+NH4NO3+2H2O二、离子共存判断依据:1、所有的弱酸根离子和OH-都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存在(如CO32-、SO32-、)2、所有的与OH-生成沉淀的金属离子和H+都不在碱性溶液中共存(NH4+、Ca2、Mg2+、 AL3+ 、Mn2+ 、 Zn2+、Fe2+、Fe3+、Ag+)3、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H+=CO2↑+H2O4、所有有颜色的离子都不能在无色的溶液中存在(Fe2+ 、、Fe3+、Cu2+ 、MnO4_)5、所有的离子对之间都不能共存(Ba2+与SO42- 、Ca2+与CO32-等)6、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同时存在,特别注意像MnO4_、NO3_等离子在有的条件下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将还原性的离子氧化7、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之间不能共存。
8、能发生络合反应(高中阶段常见为螯合反应)【典型引路】例 1.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KCl、NaCl、Na2SO4B.NaCl、NaNO3、AgNO3C.Na2CO3、NaCl、Na2SO4 D.HCl、NaCl、Na2SO4例2.现有甲、乙两种溶液,共含有8种离子,分别为H+、Ag+、K+、Ba2+、OH-、Cl-、NO3-和CO32-,且两种溶液里所含的离子各不相同。
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甲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那么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典型例题1、下列离子组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NH4+、Cl-、OH- B.H+、Fe2+、SO42—、NO3-C.Cu2+、Ba2+、Cl-、SO42— D.Na+、Ca2+、NO3_、HCO3_2、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K+、MnO4-、Cu2+、SO42 B:Na+、CO32-、NO3-、Cl-C:K+、Cu2+、SO42-、HCO3- D:K+、Na+、Cl-、SO42-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BaCl2 NaCl H2SO4B. H2SO4 NaCl Na2CO3C. Na2SO4 KNO3 NaOHD. NaOH H2SO4 HCl4、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不反应(即能共存)的是()A. FeCl3、FeSO4、KOHB. HCl、HNO3、AgNO3C. NaNO3、NaCl、NaOHD. CaCl2、BaCl2、Na2SO4.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NaOH溶液中共存的是()A. KCl、NaNO3、Ba(NO3)2B. SO3、BaCl2、HClC. NaCl、MgCl2、KNO3D. Na2SO4、K2CO3、KCl6.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淀法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的是()A.KNO3〔Ba Cl2〕 B.NaCl〔KNO3〕C.NaNO3 [NaCl] D.Ca(NO3)2 [Mg( NO3)2]7.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适宜用气体法除去的是:A.NaNO3〔Ba(NO3)2〕B.NaCl [Mg(OH)2]C.KNO3〔K2CO3〕D.Na2SO4〔MgSO4〕8.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适宜用气体法除去的是:A.NaNO3〔Ba(NO3)2〕B.NaCl [Mg(OH)2]C.KNO3〔K2CO3〕D.Na2SO4〔MgSO49.下列气体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用吸收法除去,所选试剂正确的是A O2(H2O) 用浓H2SO4 除水B CO2(HCl 用NaOH溶液除HClC NH3(H2O) 用浓H2SO4 除水D CO2 (HCl )用Na2CO3溶液除10.下列除杂(括号内的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A.Cu(Zn)稀盐酸 B.CO2气体(HCl)氢氧化钠溶液C.CuO(Cu)稀硫酸 D.Na2SO4溶液(Na2CO3) 氯化钡溶液1、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物质是()A. NaOH、NaNO3、KNO3B. Na2CO3、NaCl、KClC. CuSO4、NaCl、BaCl2D. NaNO3、MgCl2、K2SO42、某无色溶液,在pH=0和pH=14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A. Fe2+、K+、SO42-、NO3-B. Mg2+ 、NH4+、SO42-、Cl-C. Na+、K+、CO32-、MnO4-D. Ba2+、Na+、NO3-、Cl-3、四位同学检验某瓶无色溶液中所含的离子得出四种不同的结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 K+、Na+、CO32-、H+B. Ba2+、Na+、NO3-、SO42-C. H+、Ba2+、NO3-、Cl-D. OH-、K+、H+、Cl-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Ba2+、Cl-、SO42 B.Ca2+、HCO3-、C1-、K+C.Mg2+、Ag+、NO3-、Cl-D.H+、Cl-、Na+、CO325、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则下述离子组中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是()A.CO32-、Cl- B.NO3-、Cl- C.NO3-、SO42-D.OH-、NO3-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括号内)正确的是()A. 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盐酸)B.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氯化钙)C. 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浓硫酸)D. 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氧气)7、下列除杂(括号内的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A.Cu(Zn)稀盐酸 B.CO2气体(HCl)氢氧化钠溶液C.CuO(Cu)稀硫酸 D.Na2SO4溶液(Na2CO3) 氯化钡溶液8、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主要操作均合理的是()A. N2(O2):木炭、点燃B. Cu(CuO):稀硫酸、过滤C. NaCl固体(KCl):水、过滤D. NaOH溶液(Na2CO3):CaCl2溶液、过滤9、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的是()A.CuSO4 (Na2SO4)B.C (CuO)C.CO2(CO)D.NaCl (MgCl2)10、请你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用所选试剂的序号..填空(每种试剂只能选用一次)。
A.H2O B.AgNO3溶液 C.NaOH溶液D.Na2CO3溶液 E.Ba(NO3)2溶液 F.BaCl2溶液⑴CO(CO2) ⑵NaOH 溶液[Ca(OH)2] ⑶NaNO3溶液(NaCl) ⑷盐酸(硫酸)(l)写出沉淀A的化学。
(2)加入CaC1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 B的成分(用化学式表示)。
(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人。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训练题1、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 )A .NH 4+、Al 3+、SO 42-、NO 3-B .K +、Na +、NO 3-、SO 32-C .K +、MnO 4-、NH 4+、NO 3-D .Na +、K +、HCO 3-、NO 3- 2、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 )A .K 、Cl -、MnO 4-、SO 42-B .Na +、SiO 32-、NO 3-、CO 32-C .Na +、NO 3-、SO 42-、HCO 3-D .Na +、SO 42-、S 2-、Cl 3、除去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可加入的试剂是( )A. 2BaCl 溶液B. NaOH 溶液C. 3AgNO 溶液D. 23)(NO Ba 溶液4、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 )A. 加入过量稀42SO H 微热后,过滤,洗涤。
B. 加强热或在空气中灼热。
C. 加适量水,加热,过滤,洗涤。
D. 加适量稀42SO H ,微热,过滤,洗涤。
5、将下列试剂分别滴入硝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能观察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 氢氧化钾溶液B. 氯化钡溶液C. 氢氧化钙溶液D. 氯化钾溶液6、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钡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A. 氢氧化钡溶液B. 硝酸银溶液C. 碳酸钡粉末D. 生石灰粉末7、某溶液中滴加2BaCl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3HNO 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 +AgB. -24SOC. +Ag 或-24SOD. -3NO 8、下列反应能够一步实现的是( )A. 32CaCO CaCl →B. 3FeCl Fe →C. 2)(OH Cu CuO →D. NaCl NaNO →39、在23)(NO Hg 、23)(NO Cu 和23)(NO Zn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A. 23)(NO Zn 和23)(NO FeB. 23)(NO Cu 和23)(NO ZnC. 只有23)(NO ZnD. 只有23)(NO Fe10、NaCl 溶液中混有少量4MgSO ,若加一种试剂除去,该试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