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筑能绿色建筑测评与标识申请表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10
附件重庆市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与标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施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绿色节能建筑,推行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与标识制度,规范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与标识管理,根据《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包括工业建设项目中具有民用建筑功能的建筑)的能效(绿色建筑)测评与标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是按照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有关标准和技术规定,对民用建筑工程项目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设计、施工、工程验收等资料,经文件核查、软件复核计算及必要的检查和检测,综合评定其建筑能效(绿色化)水平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标识是按照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结果,对建筑物能效(绿色化)水平,以信息标识的形式进行明示的活动。
本办法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执行范围按国家和我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与标识的监督管理以及市管建筑工程的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与标识的组织实施。
区县(自治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除市管建筑工程外的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与标识的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市管建筑工程是指以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为主负责实施建筑管理的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包括工业建设项目中具有民用建筑功能的建筑)。
第二章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第六条建筑工程项目竣工且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其执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标准的要求,填写《重庆市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与标识申请表》(见附件1),向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提供以下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一)建筑能效部分1、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建筑、暖通、电气、给排水专业设计图及建筑节能设计模型,节能计算报告书,空调热负荷及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书);施工图建筑节能专项审查意见及设计单位的回复资料;施工图建筑节能工程设计变更文件(包括变更图说、建筑节能设计模型、节能计算报告书和相应的审查、备案文件);2、涉及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或建筑节能子分部)的竣工图;3、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设备、材料、产品(部品)进场复验报告。
附件1:项目编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项目名称申报单位(盖章)申报时间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制1、申报书及申报材料一律采用A4 纸和小四号宋体字填写打印,一式三份,装订成册,完善签章,并提供电子文档;2、申报材料清单附后;3、项目编号由评审机构填写;4、申报书封面的“项目名称”应与施工许可证的“工程名称”一致;5、申请应由项目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提出,鼓励项目规划设计、技术咨询、施工、监理、物业管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请。
申报书封面的“申报单位”名称应与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名称一致;多个单位联合申请的,应在申报单位概况一栏分别介绍;6、申请项目为区县管项目的,申报前应报项目所在地区县城乡建委审查,由区县城乡建委出具推荐意见;7、请严格按照本说明的要求如实填写申报书,并提供真实、完整的申报材料。
如有虚假,一经查实,将取消申报资格。
、项目基本情况二、项目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三、评价内容简介1、节地与室外环境(选址、用地指标、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室外环境(声、光、热)、出入口与公共交通、景观绿化、透水地面、旧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等)2、节能与能源利用(建筑节能设计、高效能设备和系统、节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水系统规划设计、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绿化节水灌溉、雨水回渗与集蓄利用等情况)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建筑结构体系节材设计、预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循环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况)5、室内环境质量(日照、采光、通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室温控制、可调节外遮阳、通风换气装置等情况)6、运营管理(节约资料保护环境的物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应用、建筑设备、系统的高效运营、维护、保养、物业认证、垃圾分类回收等情况)四、申报单位概况(包括人员组成、技术力量、设备条件、固定资产、年产值、负债以及对绿色建筑项目实施的贡献、承担的工作内容等。
重庆市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与标识申请表项目名称:申请单位:(盖章)申报时间: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制填表说明一、申请书一律采用A4规格的纸和方正仿宋字体打印,一式一份。
若内容填写不完,可加附页。
二、申请书由建设单位负责填写;表中内容应与实际情况相符,且内容必须客观、真实、有效。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项目地址子项目名称总建筑面积居建公建总计建设单位传真通讯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手机联系人电话手机设计单位联系电话施工图审查机构联系电话施工单位联系电话监理单位联系电话二、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标识项目情况表(单栋测评)单栋建筑名称建筑类型 新建□改建□扩建(选项打√) 居住建筑□公共建筑(选项打√)建筑面积万m2层数层申请测评类型建筑能效:□Ⅰ级 Ⅱ级□Ⅲ级(单选项√)是否执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中“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内容: 是□否(单选项√)项目审批及审查时间通过初步设计审批时间年月日通过施工图设计审查时间年月日施工图设计备案时间年月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发放时间年月日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验收合格时间年月日备注说明建筑能效部分主要技术措施建筑围护结构墙体幕墙门窗屋面地面底面接触室外空气:底面接触土壤:无毗邻不采暖空间:毗邻采暖空间:供暖、通风与空调、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集中供暖通风与空调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电气动力配电照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光热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其他监测与控制 1建筑环境与资源利用部分主要技术措施(单栋)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其它注:1、本表按申请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的单栋建筑进行填写;2、若单栋建筑包含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部分)与公共建筑(部分)应分别进行填写;3、未执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中“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内容的,“建筑环境与资源利用部分主要技术措施(单栋)”不填写。
重庆市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与标识申请表
项目名称:
申请单位:(盖章)申报时间: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制
填表说明
一、申请书一律采用A4规格的纸和方正仿宋字体打印,一式四份。
若内容填写不完,可加附页。
二、申请书由建设单位负责填写;表中内容应与实际情况相符,且内容必须客观、真实、有效。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标识项目情况表(一)
2、若单栋建筑包含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部分)与公共建筑(部分)应分别进行填写;
3、未执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中“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内容的,“建筑环境与资源利用部分主要技术措施(单栋)”不填写。
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标识项目情况表(二)
注:1、未执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中“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内容的,本表不填写;
2、本表按申请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的建筑工程项目(对应初步设计审批意见)进行填写;
3、进行最后一栋或几栋建筑的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单栋测评时以及建筑工程项目同时申请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单栋测评和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测评时,应填写本表。
注:本表所列的常规资料、建筑能效资料和建筑环境与资源利用资料应结合项目实际采用的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报送,未涉及的资料不需报送。
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项目情况
注:1、本表按申请能效测评与标识的单栋建筑进行填写;
2、若单栋建筑包含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部分)与公共建筑(部分)应分别进行填写。
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项目情况
注:1、本表按申请能效测评与标识的单栋建筑进行填写;
2、若单栋建筑包含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部分)与公共建筑(部分)应分别进行填写。
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项目情况
2、若单栋建筑包含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部分)与公共建筑(部分)应分别进行填写。
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项目情况
2、若单栋建筑包含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部分)与公共建筑(部分)应分别进行填写。
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项目情况
注:1、本表按申请能效测评与标识的单栋建筑进行填写;
2、若单栋建筑包含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部分)与公共建筑(部分)应分别进行填写。
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项目情况
注:1、本表按申请能效测评与标识的单栋建筑进行填写;
2、若单栋建筑包含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部分)与公共建筑(部分)应分别进行填写。
申报重庆市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资料清单申报重庆市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资料一、建设单位填写《重庆市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申请表》。
申请表附后。
二、建设单位提供能效测评与标识资料,资料内容如下:1、建筑节能初步设计审批意见;2、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建筑、暖通、电气(包括弱电)、给排水专业设计图及建筑节能设计模型,节能计算报告书,空调热负荷及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书);施工图建筑节能专项审查意见及设计单位的回复资料;施工图建筑节能工程设计变更文件(包括变更图说、建筑节能设计模型、节能计算报告书和相应的审查文件);3、重庆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4、涉及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竣工图、施工变更、施工质量检查记录、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5、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设备、材料、产品(部品)合格证、进场复验报告,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节能性能检测报告;6、已由法定检测机构进行了工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的,应提供检测报告;7、采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情况报告及按照有关规定应进行评审、鉴定及核准、备案和技术性能认定的有关文件。
1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资料清单工程名称:备注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5.10 15.11 15.12 16 16.1 16.2 16.3资料名称重庆市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申请表(一式4份)建筑节能初步设计审批意见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建筑、暖通、电气(包括弱电)、给排水专业设计图、建筑节能设计模型、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施工图建筑节能专项审查意见及设计单位的回复资料施工图建筑节能工程设计变更文件(包括变更图说、建筑节能设计模型、节能计算报告书和相应的审查文件)重庆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记录建筑节能工程的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汇总表设计变更核定(洽商)汇总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批文件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变更节能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检查记录墙体节能工程部分()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墙体节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节能工程墙体基层隐蔽检查记录墙体()保温层隐蔽检查记录外墙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施工检查记录外墙保温浆料同条件养护试块报告汇总表墙体保温隔热材料的燃烧性能的质量证明文件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的复验报告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复验报告增强网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复验报告外墙保温材料的系统检测报告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报告门窗节能工程部分()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门窗节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门窗工程施工检查记录 2(有该项资料划√,无时划/)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6.10 16.11 17 17.1 17.2 17.3 17.4 17.5 18 18.1 18.2 18.3 18.418.5 19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19.10 19.11 19.12 19.13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幕墙节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幕墙隐蔽检查记录幕墙工程面板施工记录玻璃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中空玻璃露点的检测报告门窗的传热系数、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的复验报告外窗遮阳性能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门窗型材的检测报告户门传热系数的检测报告屋面节能工程部分()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屋面节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屋面保温隔热材料的燃烧性能的质量证明文件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复验报告屋面工程隐蔽检查记录地面节能工程部分()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地面节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地面保温隔热材料的燃烧性能的质量证明文件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复验报告地面工程隐蔽检查记录安装工程部分()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采暖节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安装检查记录单机试车条件检查记录单机试运转记录施工记录照明系统通电试验记录工程隐蔽检查记录绝热工程检查记录通风空调系统漏光法检测记录通风空调系统风管(设备)漏风量测试记录通风空调系统风量测试记录通风空调系统水流量测试记录通风空调系统室内状态参数测试记录系统制式检查记录表低压配电电源质量检测记录采暖工程中散热器的单位散热量、金属热强度;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复验报告 319.22 19.23 19.24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中风机盘管机组的供冷量、供热量、风量、出口静压、噪声及功率;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复验报告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中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复验报告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中电缆、电线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复验报告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设备、材料、产品(部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节能性能检测报告建筑节能建筑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合格证明汇总表建筑节能其它材料合格证明和进场复验报告汇总表节能工程设备(材料)技术性能参数核查记录表系统性能检测报告汇总表已由法定检测机构进行了工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的,应提供检测报告采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情况报告及按照有关规定应进行评审、鉴定及核准、备案和技术性能认定的有关文件建筑竣工图及施工图(平面、立面、剖面)、建筑节能设计模型、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的光盘、建筑总平面图单位:重庆市建筑节能协会地址:渝北区龙溪镇华怡路23号(江北区华新分流道读书梁车站对面坡月山庄旁景馨苑2楼)电话:63611821,63851899 传真:63600046资料审查情况:齐全□ 不齐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签字):年月日4重庆市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申请表项目名称:申请单位:申报时间:(盖章)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制5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目录一、编制依据................................................... - 2 -二、工程概况................................................... - 2 -三、混凝土留置方案............................................. - 3 -四、试件制作................................................... - 4 -五、试件养护................................................... - 4 -六、试件送检................................................... - 4 -七、保证质量措施............................................... - 5 -八、检验试验管理制度........................................... - 5 -同条件养护方案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设计图纸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二、工程概况建设单位:重庆地平线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海口市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重庆市永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重庆山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工程概况(1)本工程的建筑名称为重庆市地平线置业有限公司空港-环山国际(一期)3#楼工程,建设单位为重庆市地平线置业有限公司;(2)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空港工业园B区,周围交通便捷,生活方便;(3)本工程用地面积约25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681.4平方米。
本工程分为3#主楼和3#裙楼。
3#裙楼±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274.8米,主楼±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275.35米,建筑高度从主楼±0.000起算为99.95米,楼层地上为32层,其中1、2层为商业用房,3层以上为住宅,无地下层。
附件1:项目编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项目名称申报单位(盖章)申报时间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制说明1、申报书及申报材料一律采用A4纸和小四号宋体字填写打印,一式三份,装订成册,完善签章,并提供电子文档;2、申报材料清单附后;3、项目编号由评审机构填写;4、申报书封面的“项目名称”应与施工许可证的“工程名称”一致;5、申请应由项目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提出,鼓励项目规划设计、技术咨询、施工、监理、物业管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请。
申报书封面的“申报单位”名称应与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名称一致;多个单位联合申请的,应在申报单位概况一栏分别介绍;6、申请项目为区县管项目的,申报前应报项目所在地区县城乡建委审查,由区县城乡建委出具推荐意见;7、请严格按照本说明的要求如实填写申报书,并提供真实、完整的申报材料。
如有虚假,一经查实,将取消申报资格。
附件2: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材料清单(一)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1.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复印件;2.绿色建筑自评报告;3.工程立项批文的复印件;4.建设、设计、咨询单位的资质证书复印件;5.咨询专家名单及简介;6.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声明。
(二)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1.竣工验收备案资料;2.建筑能效测评报告。
3.绿色建筑自评报告;4.工程项目审批文件的复印件,包括土地使用证、立项批复文件、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5.建设、设计、咨询、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证书复印件;6.咨询专家名单及简介;7.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声明。
(三)绿色建筑评价标识:1.竣工验收备案资料;2.建筑能效测评报告;3.绿色建筑自评报告;4.工程项目审批文件的复印件,包括土地使用证、立项批复文件、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5.建设、设计、咨询、施工、监理、物业管理单位的资质证书复印件;6.咨询专家名单及简介;7.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声明。
重庆市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与标识技术导则一、测评原则与目标1.原则:本技术导则遵循科学、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对建筑能效和绿色建筑进行测评与标识。
2.目标:通过测评与标识,提高重庆市建筑能效和绿色建筑水平,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节能减排、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目标。
二、测评方法与工具1.测评方法:采用建筑能效评估和绿色建筑评估两种方法,分别对建筑物的能耗、环保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测评工具:利用先进的测量设备、计算机软件等工具,对建筑物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
三、建筑能效标识1.标识内容:包括建筑物的能耗等级、节能措施、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信息。
2.标识方式:采用统一的标识牌或电子标签等方式,将标识信息展示在建筑物明显位置。
四、绿色建筑标识1.标识内容:包括建筑物的环保性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信息。
2.标识方式:采用统一的标识牌或电子标签等方式,将标识信息展示在建筑物明显位置。
五、测评流程与实施1.测评流程:包括前期准备、现场测量、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评价与标识等环节。
2.实施步骤:制定详细的测评计划,明确测评目标、范围和时间;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现场测量和数据采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为建筑物赋予相应的能效或绿色建筑标识。
六、监督与检查机制1.监督机制:建立监督小组,对测评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测评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检查机制:定期对已获得标识的建筑物进行检查,确保其能效和绿色建筑性能的持续保持。
七、持续改进与提升1.持续改进:根据测评结果和检查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建筑能效和绿色建筑水平。
2.提升空间: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探索新的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技术,提升重庆市建筑能效和绿色建筑的整体水平。
八、政策支持与推广1.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建筑能效和绿色建筑的测评与标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重庆市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与标识申请表项目名称:申请单位:(盖章)申报时间: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制填表说明一、申请书一律采用A4规格的纸和方正仿宋字体打印,一式四份。
若内容填写不完,可加附页。
二、申请书由建设单位负责填写;表中内容应与实际情况相符,且内容必须客观、真实、有效。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项目地址子项目名称总建筑面积居建万m2公建万m2总计万m2建设单位传真通讯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手机联系人电话手机设计单位联系电话施工图审查机构联系电话施工单位联系电话监理单位联系电话二、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标识项目情况表(一)单栋建筑名称建筑类型□新建□改建□扩建(选项打√)□居住建筑□公共建筑(选项打√)建筑面积万m2层数申请测评类型建筑能效:□Ⅰ级□Ⅱ级□Ⅲ级(单选项√)是否执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中“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内容:□是□否(单选项√)项目审批及审查时间通过初步设计审批时间年月日通过施工图设计审查时间年月日施工图设计备案时间年月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发放时间年月日节能(绿色建筑)分部工程验收合格时间年月日备注说明建筑能效部分主要技术措施建筑围护结构墙体幕墙门窗屋面地面底面接触室外空气:底面基础土壤:毗邻不采暖空间:毗邻采暖空间:供暖、通风集中供暖与空调、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通风与空调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配电与照明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太阳能光热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监测与控制建筑环境与资源利用部分主要技术措施(单栋)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绿色施工其它2、若单栋建筑包含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部分)与公共建筑(部分)应分别进行填写;3、未执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中“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内容的,“建筑环境与资源利用部分主要技术措施(单栋)”不填写。
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标识项目情况表(二)建筑工程名称所含全部单栋建筑名称已建筑能效部分测评和建筑环境与资源利用单栋测评合格的建筑名称建筑类型□新建□改建□扩建(选项打√)□居住建筑□公共建筑(选项打√)总建筑面积万m2通过初步设计审批时间年月日建筑环境与资源利用部分主要技术措施(全面)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注:1、未执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中“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内容的,本表不填写;2、本表按申请建筑能效(绿色建筑)测评的建筑工程项目(对应初步设计审批意见)进行填写;3、进行最后一栋或几栋建筑的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单栋测评时以及建筑工程项目同时申请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单栋测评和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测评时,应填写本表。
资料类型资料名称备注常规资料□初步设计审批意见;□施工图审查合格书;□施工许可证。
□建筑节能设计模型;□节能计算报告书;□空调热负荷及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书。
施工图(□建筑□暖通□电气□给排水);竣工图(□建筑□暖通□电气□给排水);□设计变更文件。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会议记录及会议纪要报告;□建筑节能分部(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表。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环境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达标情况表(一)申请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单栋测评的需要□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达标情况表(二)申请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测评的需要建筑能效墙体□砌体材料、保温材料及辅材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饰面材料、防火隔离带材料的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报告;□采用保温浆料作保温层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检测报告。
幕墙□幕墙系统、幕墙保温材料、幕墙玻璃、型材、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建筑遮阳产品及附件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幕墙气密性能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门窗□建筑外门窗系统、玻璃、型材、透光或半透光遮阳材料、建筑遮阳产品及附件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屋面□保温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屋面饰面材料、防火隔离带材料的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地面□保温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集中供暖□散热设备、热计量装置、温度调控装置、保温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散热设备、保温材料的进场复验报告;□供暖系统试运转和调试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通风与空调□空调和新风机组设备、风机盘管、风机和排风热回收装置、双向换气装置、绝热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风机盘管机组以及绝热材料进场复验报告;□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中的送、排风系统及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的调试报告和运行记录;□通风机和空调机组等设备的试运转和调试记录、系统风量平衡调试记录;□多联机空调系统试运行和调试及系统带负荷运行效果检验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绝热管道、绝热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绝热管道、绝热材料的进场复验报告;□采用集中冷源和热源的冷、热量及能耗计量装置运行记录;□冷热源设备、辅助设备的单机试运转和调试记录;□系统联合试运转和调试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配电与照明□照明光源、灯具及其附属装置、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导体电阻值)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地源热泵换热系统□水泵、中间换热器、水处理设备、绝热材料等的质量证明文件;□岩土热响应试验测试报告;□系统联合试运转和调试记录;□如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应提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测评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太阳能光热系统□集热设备和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系统联合试运转和调试记录;□如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应提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测评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太阳能光伏系统□光伏组件、汇流箱、电缆、并网逆变器、配电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检测报告;□系统联合试运转和调试记录;□如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应提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测评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监测与控制□监测与控制系统采用设备、材料及附属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系统集成监控软件的测试记录;□通风与空调监测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及故障报警功能检测报告;□采用节能型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步道的质量证明文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其他□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工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报告(已由法定检测机构检测的应提供);□采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情况报告□评审、鉴定、备案的有关文件。
建筑环境与资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屋面、外墙饰面材料太阳辐射反射系数检验报告或降低热岛效应其他技术措施的证明材料;□如采用排风热回收装置,应提供排风热回收装置的质量证明文件及进场验收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屋面、墙面、建筑物中庭等绿化相关的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申请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单栋测评的需要□绿化布置图;□苗木表;□室外光环境数字化分析计算模型及报告;□建筑外墙、屋面及建筑红线内道路表面所采用材料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检测报告或降低热岛效应其他技术措施的证明材料;□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检测报告;□声环境数字化分析计算模型及报告;□场地生态修复的施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植物配置报告;□计入绿地面积架空层覆土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硬质铺装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透水铺装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透水铺装图。
申请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测评的需要节能与能源利用□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表;□全空气空调系统运行调试记录;□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集中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热回收系统主要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余热、废热利用系统联合试运转调试记录;□热回收系统专项计算报告;□如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应提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测评报告、系统联合试运转调试记录。
申请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单栋测评的需要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高效加压供水设备、卫生器具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验收记录;□节水器具的产品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及进场验收记录;□给水管道系统动水压试验记录;□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等材料的进场验收记录。
□景观水体水质检测报告;□非传统水源利用计算书和水质检测报告□绿化灌溉系统施工质量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景观水体及补水系统的施工质量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设备调试运行记录。
申请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测评的需要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表及材料决算清单;□钢筋、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钢结构建筑采用耐候结构钢、耐候型防腐涂料、工厂化预制生产建筑构(配)件质量证明文件及进场复验报告;□可重复使用隔断(墙)比例计算书及决算材料清单;□可再循环材料使用比例计算书;□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
申请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单栋测评的需要□旧建筑的质量鉴定报告申请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测评的需要室内环境□外窗或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表;□外窗或幕墙与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申请建筑环境设比计算表;□室内风环境数字化分析计算模型及报告;□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允许噪声级检测报告;□外墙、隔墙、楼板、门窗隔声性能检测报告;□设备(噪声)质量证明文件或其他降噪措施的相关证明资料及设备噪声控制相关工程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屋面、外墙饰面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的检测报告或屋面和东、西向墙内表面温度计算书;□室内光环境数字化分析计算模型及报告;□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运行调试记录;□导光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同层排水或新型降噪管的设备、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建筑遮阳产品及附件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遮阳构造(遮阳形式、遮阳位置、控制方式等)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遮阳装置调试和运行记录告□可调节外遮阳的抗风计算报告。
计与资源综合利用单栋测评的需要绿色施工□绿色施工管理制度;□绿色施工方案、监理记录;□场地空气质量监测报告,废水排放监测报告,废气排放监测报告。
注:本表所列的常规资料、建筑能效资料和建筑环境与资源利用资料应结合项目实际采用的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报送,未涉及的资料不需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