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焊接
- 格式:docx
- 大小:6.31 MB
- 文档页数:3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受限空间”是指生产、施工区域内炉、塔、釜、罐、仓、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
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
二、进入受限空间涉及到其它危险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作业票。
三、受限空间的危害识别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受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或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2、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有关安全措施,逐条确认并将补充措施填入相应栏内并确认。
四、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办理程序
1、进入受限空间施工单位,施工队负责人到工程项目部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
2、项目部有关单位和主管安全领导应对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进行确认后,签发“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
3、施工单位施工队的相关负责人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的交底,并指派作业监护人,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全过程实施现场监督。
五、作业安全措施
1、项目部、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
2、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或应急措施,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现场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或措施的内容。
作业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受限空间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要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3、无“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和监护人禁止进入作业。
并应在受限空间的入口处设置“危
5、作业监护2。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制定本安全交底。
二、受限空间定义受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三、受限空间作业风险1. 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易燃气体的积聚和缺氧等;2. 内部构造复杂,存在坠物、触电等风险;3. 有限空间内部物料可能存在腐蚀、易燃、易爆等危险;4. 人员不便于逃离或救援,发生事故后难以及时救援。
四、安全交底内容1. 作业前准备(1)作业人员应接受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了解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及防护措施;(2)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明确作业时间、地点、作业内容、作业人员及监护人;(3)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安排责任心强、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监护人;(4)检查受限空间内部环境,确认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物质积聚。
2. 作业过程(1)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2)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浓度、硫化氢、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3)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4)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受限空间作业;(5)检测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3. 作业人员防护(1)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安全帽、防滑鞋等;(2)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受限空间内部环境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撤离;(3)作业人员应相互配合,确保作业安全。
4. 监护人职责(1)统计和记录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姓名、进出时间;(2)检查作业人员佩戴的防护用品是否齐全;(3)监督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4)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人员撤离,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五、应急措施1. 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2. 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急救,并迅速送往医院;3. 保护现场,等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焊接作业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全体焊接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
三、交底内容1. 作业人员资质要求(1)焊接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且在有效期内。
(2)未经专业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严禁上岗作业。
2. 作业现场安全要求(1)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
(2)作业区域应保持整洁,地面不得有积水、油污等易滑物质。
(3)作业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确保其有效性。
3. 焊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焊工应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眼镜等。
(2)焊工应熟悉焊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正确。
(3)焊接作业前,应检查焊接设备、电缆、气瓶等是否完好,确保无安全隐患。
(4)焊接作业时,应保持足够的通风,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5)焊接作业现场禁止吸烟、使用明火,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6)焊接作业时,应确保焊接设备接地良好,防止触电事故。
4. 高处作业安全要求(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确保安全带系紧。
(2)高处作业平台应牢固可靠,宽度不得小于80cm。
(3)高处作业下方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且严禁下方有人。
(4)高处作业时,应设专人监护,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5. 焊接作业结束后安全要求(1)焊接作业结束后,应整理现场,清理焊渣、杂物等。
(2)关闭焊接设备,切断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
四、责任落实1.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自身安全。
2. 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焊接作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 作业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五、附则1. 本安全技术交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安全技术交底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安全技术交底进行调整。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范本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重要的事情——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
你可能会想,什么是“受限空间”?别急,简单说,就是那些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甚至你进去就感觉憋气的地方。
比如那些地下管道,封闭的储罐,甚至是一些没通风的老旧厂房里。
听着就让人有点发毛,是吧?对,没错,就是这么危险。
所以在这样的地方工作,安全问题咱们得多注意。
首先啊,大家一定要清楚,进受限空间之前,必须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啥准备?首先得检查空间内的空气质量。
你想,空气不好,没氧气,或者是有毒气体,进去之后,不是中毒就是窒息,没人愿意当这种“英雄”对吧?那怎么检查?别急,这就需要专业的检测仪器了,得确保空气中氧气浓度正常,没啥有害气体。
用手捂着鼻子什么的,那都不是科学办法,好吧?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还能通通风,给空间里的空气流动一下,不然待久了谁受得了?然后呢,大家要明确,进入受限空间,必须要穿戴好个人防护设备。
不得不提一下,别看安全帽、口罩什么的很简单,实际上它们可起着大作用呢。
你想,万一有烟雾弥漫或者是粉尘乱飞,这些东西能保护你的生命安全。
所以啊,别图方便,什么防护用品都不能少。
千万别忽视佩戴通讯设备,万一出现问题,能及时求助,打电话报警什么的,知道吗?打个电话,救命要紧,别傻乎乎地在里面喊救命。
再说了,受限空间里啥情况最容易发生?就是缺氧了。
你想象一下,咱们平时空气里氧气充足,哪儿能想到一进这类空间,氧气含量急剧下降,结果人脑袋一晕,眼前一片漆黑,整个人就倒下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提前做好气体检测,确保氧气浓度不低于19.5%。
万一进去了,出现任何不适的情况,赶紧出来。
你要是硬撑着,搞不好真成“那种新闻里的故事”了。
还有就是,受限空间作业,不是随便谁都能进的。
必须得有专业培训过的人员,搞清楚里面的危险性,熟悉设备的操作,知道如何应急处理。
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大力士扛着进场就能行的。
每个进受限空间的人员,都得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培训,掌握必要的操作流程,别傻乎乎地以为进去一趟就能成为英雄。
一、交底项目:受限空间焊接作业二、交底时间:____年__月__日三、交底地点:____地点四、交底人:____姓名五、参加交底人员:所有参与受限空间焊接作业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监护人员六、受限空间焊接作业概述:受限空间焊接作业是指在封闭或者部分封闭的空间内进行的焊接作业,如容器、管道、设备内部等。
受限空间焊接作业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为确保受限空间焊接作业的安全,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七、受限空间焊接作业安全技术要求:1. 作业前准备:(1)充分了解受限空间内部情况,包括空间大小、通风情况、物料存放情况等。
(2)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明确作业内容、作业步骤、安全措施等。
(3)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掌握受限空间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
2. 通风要求:(1)作业前,必须对受限空间进行充分通风,确保氧气浓度在19.5%~23.5%之间,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2)在受限空间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使用通风设备,确保通风良好。
3. 火源管理:(1)严禁在受限空间内使用明火,如吸烟、点火等。
(2)作业过程中,应使用无火花工具,如电动工具、风动工具等。
(3)焊接作业完成后,应立即关闭气源,切断电源,清理现场,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4. 气体检测:(1)作业前,必须对受限空间内的氧气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硫化氢、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检测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5. 个人防护:(1)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穿着专用的安全防护服。
6. 监护措施:(1)设置专人进行监护,负责统计和记录进入人员的姓名、进出的时间,并收取作业人员的胸卡牌挂在作业牌上。
(2)监护人必须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密闭空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简介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密闭空间中进行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要点,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1. 密闭空间施工的危险性密闭空间施工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工作,因此在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了解其中的危险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密闭空间施工危险性:- 有限的通风和通气- 高温和高湿度- 潜在的气体中毒风险- 火灾和爆炸风险- 狭小的工作空间- 高风险的工具和设备操作- 意外封闭或困住的风险2. 焊接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焊接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安全措施。
以下是一些焊接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接受过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
- 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是否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
- 准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防火服、手套等。
- 确保密闭空间有足够的通风和通气,并检查有关设备的工作状态。
- 清理和排除密闭空间内的杂物和危险物品,确保工作空间清洁和安全。
3. 焊接作业的安全要点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遵循以下安全要点:- 确保焊接区域无可燃物和易燃气体,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 管理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废气,使用适当的排气设备。
- 使用正确的焊接电流和电压,并遵循焊接设备的操作说明。
- 确保电源和焊接设备的接地良好,以防止触电和电弧闪瞬。
- 定期检查焊接设备和电缆的绝缘情况,避免电击和机械破坏。
- 注意周围环境和其他工人的安全,避免误伤和意外发生。
4. 紧急情况处理在密闭空间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做好紧急情况的处理准备。
以下是一些应对紧急情况的关键措施:- 配备适当的紧急救援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
- 了解应对火灾、爆炸和中毒等紧急情况的紧急应对程序。
- 建立有效的紧急通信系统,以便及时呼叫救援人员。
- 指定专人负责监控工作人员和紧急情况的发生,并采取必要的行动。
结论通过遵守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要点,我们能够降低密闭空间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并顺利完成焊接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
交底焊接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受限空间”是指生产、施工区域内炉、塔、釜、罐、仓、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
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
二、进入受限空间涉及到其它危险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作业票。
三、受限空间的危害识别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受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或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2、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有关安全措施,逐条确认并将补充措施填入相应栏内并确认。
四、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办理程序
1、进入受限空间施工单位,施工队负责人到工程项目部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
2、项目部有关单位和主管安全领导应对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进行确认后,签发“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
3、施工单位施工队的相关负责人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的交底,并指派作业监护人,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全过程实施现场监督。
五、作业安全措施
1、项目部、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
2、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或应急措施,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现场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或措施的内容。
作业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受限空间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要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3、无“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和监护人禁止进入作业。
并应在受限空间的入口处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
4、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方法,但严禁向内充氧气。
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V,当需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开关箱严禁带入容器内使用。
6、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设备,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
7、以上措施如在作业期间发生异常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达到安全作业条件后,方可再进入设备作业。
六、作业监护人的资格与职责
1、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急救知识。
2、作业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拒绝作业。
3、作业监护人应清点出入受限空间作业人数,并与作业人员确定联络信号,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严禁离岗。
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4、作业监护人应随身携带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并负责保管。
5、作业监护人员在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七、作业人员职责
1、持有经审批同意、有效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方可施工作业。
2、在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中的安全措施。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所列的安全防护措施应经落实确认,方可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
4、对违反本制度的强令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情况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5、应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禁止携带作业器具以外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
如发现作业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6、在作业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和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中摘下防护面罩。
7、如果罐内进行氧气、乙炔作业时,首先要检查氧源管气密性及阀体有无泄漏,在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8、高空作业必须要系好安全带,正确配戴安全帽,并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9、施工作业区域,地面杂物清理干净,易燃物品清理出场,减少人身伤害。
10、尽量减少交叉作业,做好必要防护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