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8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单元 运 算 定 律第8课时 连乘、连除的简便运算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29页的例8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8以王老师购买羽毛球和羽毛球拍为情景,分别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和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探究发现除法的性质及运用乘法运算定律、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对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到最优的算法。
在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上,既关注多样化,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也不能忽视方法背后的算理。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 理解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改成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的算理。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连乘和连除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
教法与学法1. 教学连乘、连除的简便运算时,教师要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
2.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来学习连乘、连除的简便运算的知识。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故事导入:爱睡懒觉的懒羊羊今天上学迟到了,慢羊羊村长要他先闯过下面的数学关卡才准进入课堂。
我们来帮帮它吧!(课件出示) 第一关: 你知道在乘法运算定律中有哪三位好朋友吗?(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位好朋友,一会儿它们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第二关:简便计算。
5×13×432×(200+4)5×99+5让学生说一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谈话:懒羊羊顺利过关,它将和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简便运算。
板书课题:连乘、连除的简便运算。
【品析:通过小练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由教师的评价引出新的课题,凸显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让学生从知识的经验和心理各方面做好学习准备。
】情景导入:学校最近要举行一场羽毛球比赛,因此王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购买了一些羽毛球拍和羽毛球。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精选8篇)简便运算是一种高级的混合运算,是混合运算的技巧,学好了简便运算,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计算速度及正确率,还能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也就是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慢为快。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1、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索新知1、教学例1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8×5=5×8……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2、教学例2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户)=1152(户)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8×24)×6=8×(24×6)。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解析』1.:两个数的和(差)与一个数相乘把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减)。
(40+8)×25 =40×25+8×25 =1000+200 =1200 15×(40-8) =15×40-15×8 =600-120=4802.:两个积相加和相减的运算中。
找出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提出来后,其它数合并。
75×23+25×23 =(75+25)×23 =100×23=2300 325×113-325×13 =325×(113-13)=325×100=325003.: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整百(大),把这个因数分成几百加几或者整十加几,比如102=100+2,41=40+1,再用乘法分配律展开计算。
78×102=78×(100+2)=78×100+78×2 =7800+156=7956125×81=125×(80+1)=125×80+125×1=10000+125=10125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解析』4.: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整百(小),把这个因数分成几百减几或者整十减几,再用乘法分配律展开计算。
31×99=31×(100-1)=31×100-31×1=3100-31 =3069 125×79=125×(80-1)=125×80-125×1=10000-125 =98755.:把算式里相同的因数,添上一个“1",比如83=83×1,就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83+83×99=83×1+83×99 =83×(1+99)=83×100=8300 75×101-75=75×101-75×1 =75×(101-1)=75×100=75006.:三组积相加减,提取相同的因数,其它数相加减。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第一篇: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第8课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一、教学内容:乘、除法的简便计算P29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在选择合理的、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体验乘法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或相除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口算。
4×( ) =12 100÷( )=25 4×( )=32 1000÷( )=1252×5= 50×2= 25×4= 8×125= 125×80= 40×25= 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就算出了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想)教师板书:5×2= 25×4= 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2、简便计算。
5×13×432×(20224) 5×99+5让学生说一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8。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生交流后,教师可选择重要问题进行解决。
(1)解决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学生尝试计算,探索简算方法。
师:我们先来研究12×25应该怎么算更简便些。
展示交流各种算法,并说明算理。
交流预设:方法一:12×25 =(3×4)×25 =3×(4×25)=3×100 =300(个) 方法二:12×25 ‘ =(10+2)×25=10×25+2×25 =250+50 =300(个) 方法三:12×25=12×(100÷4) =12×100÷4 =120224 =300(个)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计算25×12时,方法一把12写成4与3的乘积,目的是4个25的乘积是100,可得25×12=25×4×3=100×3=300;方法二是把12写成10与2的和,目的是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先计算10个25是多少,再计算2个25是多少,最后把计算的结果相加。
乘法和连除的简便算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29页例8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乘一个数转化为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数的算理,及利用乘法分配律转化为一个数分别乘以两个数再相加的算理。
2、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并会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使学生理解连乘和连除的简便算法。
2、乘、除法计算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感知思想1、我能很快地口算。
25×4×6 = 7×8×125= 4×7×25 =订正时问学生:计算时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师总结:几个数相乘,有时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计算可以简便。
我来试一试。
25×28 125×56 24×125师:联系上题,你能想办法很快的得到结果吗?生1:25×28=25×4×7=700生2:25×28=25×(20+8)=……生3:…………师:大家真不错,很有创新精神。
在乘法中有时可以利用拆分的方法把一个因数拆分成可以简便计算的几个因数,从而使计算更加简便。
二、探究新知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29页主题图。
(2)学生口述题意,分清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审题的技巧和意识。
2、展示并整理问题。
生1: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生2: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生3: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生4:……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先来共同解决“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和“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这两个问题。
3、学生尝试,汇报交流,解决问题。
生1: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师:你们是怎么想的?(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生2:12×25= 12×(20+5)= 12×20+12×5= 240+60= 300(个)师:你们是怎么想的?(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师提示)生3:12×25= 12×100÷4= 1200÷4= 300(个)师:想法真好,真了不起,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把25扩大4倍变成100,要使积不变,应该把乘得的积缩小4倍)。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公开课教案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执教:___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2页例8及后做一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整数乘法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研究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观察找出正确的简便算法。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有关小数的计算问题。
下面进行几轮计算比赛。
第一轮:看谁算得对。
10×1.3.32×100.24+0.24.3.2×0.615-0.5.0.4×0.5.1.25×8.2.5×40.24×4.200×0.16.0.6×0.1.第二轮:看谁算得巧。
25×73.432×10.376×8+2×76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律。
教师小结:在整数乘法中,我们运用乘法的一些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出示课件)2.提出问题: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二、观察验证。
1.教师提出验证要求: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成立呢,需要我们举例来验证。
出示几组算式,提出要求:先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0.8×1.3=1.3×0.80.9×0.4)×0.5=0.9×(0.5×0.4)3.2+2.8)×0.6=3.2×0.6+2.8×0.61)学生计算,汇报结果,发现每组的两个算式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
2)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第一组两个算式中,两个小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果相等,符合乘法交换律。
2.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1课时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四第1-2题。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 体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学习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课前准备:实物展示平台导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来填空。
1.利用加法运算律填空。
45+56=56 + □ (25+49)+51= 25 + (□ +□)甲数 + 乙数= 乙数 + □ (10+ △ )+ c=□+ (□+ □)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一生反馈结果。
2.这两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谁来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a+b=b+a (a+b)+c=a+(b+c)3.设疑激趣。
看来同学们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掌握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在乘法运算中有这样的运算律吗?同学们都很有胆量,敢于猜想,那乘法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运算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吧。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律)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活动一:1.教学例1,乘法交换律(1)解答例1(出示例1)请你仔细观察例1的鸡蛋图,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请列式解答在草稿本上。
反馈:9×4=36(个)4×9=36(个)为什么要用9×4呢?(横着看,一排有9个鸡蛋,有4排,就是有4个9。
)为什么要用4×9呢?(竖着看,一列有4个鸡蛋,有9列,就是有9个4。
)无论是横着观察有4个9,还是竖着观察有9个4,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都得到一共有多少个鸡蛋?(36)(2)观察算式特点仔细观察:9×4=36,4×9=36,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两个算式中的因数位置交换了,但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课题八: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P44例4、练习八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简便算法的算理。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
小黑板出示44页的例4
板书设计:
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1)25×12=300(元)(3)12×25
(2)25×12=12×(100÷4)
=25×(3×4)=1200÷4
=(25×4)×3 =300(元)
=100×3
=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