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分子组成及源识别
- 格式:docx
- 大小:7.37 KB
- 文档页数:1
东海近岸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赵婧嫄;杨群慧;季福武;曾婷【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年(卷),期】2024(44)4【摘要】收集分析近10a东海近岸海水和沉积物中全氟烷基物(PFASs)、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醚(PBDEs)、有机氯农药(OCPs)、邻苯二甲酸酯(PAEs)和多环芳烃(PAHs)等六种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数据.结果表明,基于半数效应浓度(EC50)或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对海水和沉积物中POPs的生态风险评估,表明东海近岸大部分海域的PCBs、PBDEs和OCPs生态风险较低,但在杭州湾附近海域处于轻微至中等生态风险水平.PAHs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低及以下风险,PAEs处于中等偏高风险.PFASs处于中等及以下风险,但其中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在长江口附近的生态风险较高.来自陆源输入的POPs在东海近岸海水和沉积物中的分布主要受到长江冲淡水、大气干湿沉降、沿岸流和潮汐作用的影响,呈现出绝大多数污染物含量在长江口和杭州湾附近较高,且向外海和南部沿岸总体降低的趋势.在浙闽沿岸泥质区、东海陆架泥质区,沉积物中部分污染物含量明显较高,与泥质区细颗粒泥沙对POPs的结合能力较强密切相关.长江冲淡水与东海海水交汇过程中温盐差异形成的“大陆边缘过滤器”效应,使得沉积物中部分POPs含量在盐度1~5的海域较高.东海的季节性低氧使得DDTs和PCBs等POPs普遍发生还原降解作用.除生物降解作用之外,生物泵和生物扰动等也会影响POPs在东海的分布.虽然我国已加强了对POPs的管控,但目前东海近岸的局部海域的POPs污染仍然存在,有待未来进一步完善POPs的监测手段和风险评价标准,并继续加强对新污染物的监测和环境行为研究.【总页数】30页(P2217-2246)【作者】赵婧嫄;杨群慧;季福武;曾婷【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5【相关文献】1.环渤海陆域和近岸海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现状调查与控制对策2.春季东海北部近岸水体中的溶解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多沙河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影响因素分析4.黄海近岸底栖贝类体内典型有机污染物分布5.土壤微塑料与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抗生素作用影响因素综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灌河口海域沉积物中PAHs的垂直分布及生态危害研究贺心然;逄勇;高文婕;邓贺天;陈斌林;晁崧然;宋晓娟【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监测》【年(卷),期】2015(031)003【摘要】2011年4月通过GC-MS检测和210Pb测年对灌河口海域沉积物(GHES)中的PAHs进行了分析,柱状沉积物中21种PAHs总浓度为21.0~ 209.0 ng/g,均值为88.1 ng/g,7种致癌PAHs浓度为7.0~90.0 ng/g,其中致癌剂苯并[a]芘浓度为ND~2.0 ng/g.PAHs浓度与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呈低度正相关,与pH无明显相关性.源解析表明,近50年来GHES中的PAHs大部分来自煤和生物质燃烧.近50年来,总PAHs和16种优控PAHs浓度在波动中升高;近年来苊、苊烯、苯并[b]荧蒽、荧蒽、茚并[1,2,3-cd]芘的浓度增高,需查明来源.生态风险评价表明,GHES中以芴为主的负面生物毒性效应会偶尔发生.芴、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的浓度介于临界与偶然效应浓度值之间,应尽量减少对该海域沉积物的搅动,防止污染物再悬浮导致水体的二次污染.【总页数】9页(P96-104)【作者】贺心然;逄勇;高文婕;邓贺天;陈斌林;晁崧然;宋晓娟【作者单位】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连云港222001;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46;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江苏连云港222001;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连云港222001;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连云港22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6;X834【相关文献】1.长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生态风险评价 [J], 周俊丽;刘征涛;孟伟;李霁;李政2.黄河口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生态风险分析 [J], 刘爱霞;郎印海;薛荔栋;刘洁3.灌河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变化及潜在生态危害 [J],4.厦门西港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物中PAHs污染特征及生物修复研究建议 [J], 田蕴;郑天凌;王新红;骆苑蓉;张勇5.昆明松华坝水库沉积物中PAHs垂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 [J], 成淑妍;马晓华;万宏滨;黄昌春;黄涛;杨浩;高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外不同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摘要: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介质中普遍存在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广泛分布于全球且具有致癌作用。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不同环境介质中PAHs污染情况,重点阐述其在大气环境,水环境,水体沉积物,海洋环境,土壤环境及生活环境中的受污染状况。
并就其在国内外的污染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多环芳烃(PAHs)环境介质环境污染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指一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以线状、角状或簇状排列的稠环型化合物,它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
多环芳烃大部分都有较强的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人类及动物癌症病变有70% ~ 90%是环境中化学物质引起的, 而PAHs则是环境中致癌化学物质中最大的一类[1]。
美国环保部(USEPA) 列出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中包括16种多环芳烃,而我国国家环保部公布的优先控制污染物中,包括其中7 种多环芳烃。
环境中的多环芳烃来源广泛,主要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种来源。
自然来源主要由于森林火灾、火山活动、植物和生物的内源性合成等。
而更主要的来源是人类的生活活动。
如有机物燃烧、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生物质燃烧以及海上石油开发及石油运输中的溢漏等。
目前,国内外环境介质中普遍受到了PAHs的污染。
开展环境介质中PAHs污染调查,对保护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PAHs分别在大气、水、沉积物、海洋、土壤以及生活环境中的污染情况,并将国内状况与国外状况进行了比较。
旨在了解国内外PAHs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状况。
分析在各种环境介质中PAHs的污染特点,为合理制定治理PAHs 污染的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1.大气环境大气环境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有机物,化石燃料以及木材等的不完全燃烧,随着烟尘废气排放所致,PAHs在大气中主要以颗粒态和气态两种形态存在。
黄淮水系河南段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赋存特征及来源解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由两个以上的芳环所组成。
PAHs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其来源包括人类活动和天然过程。
PAHs 在环境中具有较强的地质光谱学,可被有效地利用来研究环境演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黄淮水系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水系,其流域面积广阔,流经多个省份,其中河南段流经人口密集地区。
化工、农业和交通等各种活动可能会导致该区域水体中PAHs的污染。
因此,对黄淮水系河南段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赋存特征及来源解析的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该区域环境状况。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研究将采用岩心取样和PAHs提取的方法,对黄淮水系河南段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赋存特征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对样品中PAHs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赋存特征。
(2)对样品中PAHs的来源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污染分布模型。
(3)分析PAHs的浓度和分布规律,以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目标包括:(1)全面掌握黄淮水系河南段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赋存特征和来源。
(2)评估该区域水体PAHs的污染状况。
(3)为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岩心取样和PAHs提取的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得到的样品进行分析。
同时,根据样品的地质和地貌特征,结合水体、土壤和废水等样品的分析结果,分析和解释PAHs 分子中的碳同位素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探讨其来源及演化过程。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采集黄淮水系河南段沉积物表层岩心样品;(2)对样品进行处理,包括粉碎、筛分等步骤;(3)利用标准物质的方法建立GC-MS分析方法,分析样品中PAHs 的种类和浓度;(4)分析样品中PAHs分子的碳同位素组成。
(5)分析样品中PAHs的来源及演化过程,建立模型。
四、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能够全面了解黄淮水系河南段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赋存特征和来源,评估该区域水体PAHs的污染状况,为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黄河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罗雪梅;刘昌明;何孟常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研究》
【年(卷),期】2005(018)002
【摘要】根据黄河干流和支流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析了PAHs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支流沉积物中PAHs污染明显大于干流,其顺序为依洛河>汾河>蟒河.PAHs的种类与芳环数分布情况表明,黄河支流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烃类污染,依洛河也存在部分矿石燃料煤不完全燃烧的热解成因.沉积物有机污染物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3条支流处于高生态风险区,对该地区的生物具有较大的不利影响.
【总页数】4页(P48-50,65)
【作者】罗雪梅;刘昌明;何孟常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2
【相关文献】
1.南黄海中部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J], 张生银;李双林;董贺平;赵青芳;史基安;张中宁
2.黄河口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季节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J], 郎印海;贾永刚;刘
宗峰;高振会;王鑫平
3.长江口及废黄河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价 [J], 张晨晨;高建华;郭俊丽;盛辉;白凤龙;张道来
4.黄河入海口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分布特征及来源 [J], 曹正梅;郎印海;薛荔栋;刘爱霞
5.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 [J], 胡宁静;石学法;刘季花;黄朋;朱爱美;刘焱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百花湖水库表层沉积物中PAHs生态风险评价摘要:2010年11月20日采集贵阳市百花湖水库4个站点表层沉积物样品,参照美国epa标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表明,百花湖水库表层沉积物样品中16种pahs的总含量为714.8~1 167.1 ng/g,平均值为862.95 ng/g,能检出的pahs 均以2~4环的芳香物为主,多环芳烃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燃烧。
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严重的多环芳烃生态风险在百花湖水库沉积物中不存在,仅苊、芴和二苯并(a,h)蒽含量介于毒性效应区间低值(erl)和毒性效应区间中值(erm)之间,pahs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处于较低风险水平。
关键词:百花湖水库;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来源分析;生态风险中图分类号:x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6-1280-04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有机污染物为疏水性物质,不易溶于水,在水体中会被强烈分配到非水相中,但其易于与悬浮物结合而沉降于水底,因此沉积物是水中pahs的最终环境归宿[1]。
沉积物是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上覆水体相互间存在着频繁的交换作用,被污染的沉积物极易成为潜在的二次污染源。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对各地主要河流、湖泊、海湾等沉积物中pahs污染特征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3],而对水库沉积物多环芳烃污染研究相对较少。
pahs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且污染持久性强,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环境中具有潜在的致癌和致突变性,并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4]。
百花湖水库位于贵州高原中部,距贵阳市区16 km,是乌江支流猫跳河中上游梯级开发电站的二级水库,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区高原深水河道型水库,也是贵阳市重要的生活饮用水及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5]。
在海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物质,其中包括了多环芳烃(PAHs),这些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芳香环。
多环芳烃是一类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合物,因此对其在海水中的浓度进行准确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海水中16种多环芳烃进行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1. 海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来源和危害**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石油和煤焦油等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也可能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尾气、生物质燃烧等。
一旦进入海水中,多环芳烃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影响,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监测海水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具有重要意义。
**2. 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原理和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是一种将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
在测定海水中多环芳烃时,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提取和净化,然后使用气相色谱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出来,最后通过质谱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GC-MS法具有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的优点,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海水中多环芳烃的浓度。
**3. 测定结果的意义和应用**通过GC-MS法测定海水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海水污染的状况,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对海水中多环芳烃浓度的监测还可以为沿海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据此制定环境管理政策和措施,保障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4. 个人观点和总结**作为一名环境科学工作者,我深知海水中多环芳烃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借助GC-MS法对海水中多环芳烃进行测定,对于及时监测和有效治理海水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未来能够加强海水环境监测工作,减少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为构建美丽我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GC-MS法对海水中16种多环芳烃进行测定,可以为科研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希望未来能够加强对海水中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和治理工作,为构建美丽我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黄河口及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张娇;张龙军;宫敏娜【摘要】为探讨黄河口近海表层沉积物有机质中烃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输运过程,2003年9月采集了南北两个断面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口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别为0.38~2.55和0.371~0.650 μg/g.在南北断面两种烃类化合物的分布明显不同:北断面受石油平台影响,烃类化合物在口门含量较高;南断面受黄河输入影响,由于大颗粒易于沉降,而吸附烃类化合物的能力较强的小颗粒易长距离输运,使这两种烃类化合物的含量从河口到近海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与北断面相比,南断面受水生源影响相对较弱,而且水生源的贡献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加强,在最大浑浊带后水生源急剧增强;在南断面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为热解源,北断面多环芳烃受热解源和石油污染的共同影响.【期刊名称】《海洋学报(中文版)》【年(卷),期】2010(032)003【总页数】8页(P23-30)【关键词】正构烷烃;沉积物;多环芳烃;黄河口【作者】张娇;张龙军;宫敏娜【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109;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平度市环保局,山东,青岛266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3.111 引言河口是江河与海洋的交接点,是流域内汇入江河的各种物质的归宿地之一[1-2],进入河口的有机物,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最终随悬浮颗粒物沉降进入到沉积物-水界面。
河口有机质来源多样,组成复杂,不仅包括外来的陆源和本地藻类及其他生物成因有机物,还不同程度地受外海生物成因有机质的影响。
由于不同来源有机质的相对比例对河口和近海的生源要素循环、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环境演化有重要影响,因此长期以来备受关注[3-5]。
生物标志物可帮助人们实现对有机物来源、迁移和循环过程的认识,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河口、边缘海等沉积有机质的研究中[6-7]。
摘要:
嵊泗海域是舟山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为了解嵊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控PAHs(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及潜在风险,于2017年6月采集了嵊泗海域18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定PAHs质量分数及其分子组
成,运用特征分子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识别PAHs来源,并采用质量基准法与质量标准法对沉积物中PAHs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①除了Ace与Act外,其他14种PAHs均被检出.除A1站点外,w(Phe)最高,w(Flra)次之.检出的PAHs以3环和4环为
主,占总量的71.21%,不同环数PAHs占比大小依次为3环 > 4环 > 5环 > 2环 > 6环.w
(∑14PAHs)范围为46.38~196.36 ng/g,平
均值为109.40 ng/g.整体分布上,嵊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w(∑14PAHs)呈近岸高于远岸的分布特征.②嵊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以
煤炭、柴油和生物质等燃烧源为主,部分站点同时受到燃烧源与石油源影响.③各站点的w (∑14PAHs)均低于ERL和OEL,表明嵊泗海
域潜在生态风险较小.④与国内外其他区域相比,嵊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w(∑14PAHs)处于较低污染水平,尚不足以对当地渔业生态
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但作为我国重要"蓝色粮仓",仍应加强其陆源排放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