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修辞手法详解
- 格式:docx
- 大小:121.33 KB
- 文档页数:4
诗词创作中的借代修辞诗词创作中的借代修辞手法小议无缘传统修辞学将借代辞格定义为根据修辞需要,临时以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本来的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叫做借代。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也就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巧妙地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
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言表达收到特点鲜明、形象突出、具体生动的效果。
(一)借代的分类借代这种修辞方法,在古典诗文里应用较广泛。
现就诗词创作中的借代分类归纳简析如下:第一,以部分代整体或以整体代部分。
①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以“骨”代替尸体,是部分代替整体。
表达者在感知反映冻死的人这一当前事物的时候,因为胸中已积压了万分悲愤,理性的直接的表达已经不能倾泻自己的愤怒,以“骨”代人,使表达者积压已久的郁闷之情得以发泄。
②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代白发,是整体代部分。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
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第二,以事物的属性代替该事物。
①宋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与“红”是借代的用法,分别以各自的颜色代替海棠叶与海棠花,加上“肥”与“瘦”两个拟人化的形容词的修饰,不仅把词人那种言之不尽、味之愈深的情感体验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时又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和阐释余地。
②唐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诗中以“倾国”代“佳人”,一方面突出了佳人超凡的美丽,引发了解读者对美的极限的想象。
另一方面,作者暗指了汉皇重色的后果,即国家的倾覆,给世人以警示。
第三,以专名代通名。
①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善才是人名,善弹琵琶,后来就用他的名字泛指琵琶名师。
2022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借代考点分析借代,是指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手法。
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有的人》)例①中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例子(1):巾帼不让须眉。
(以「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
)例子(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
)例子(3):过尽千帆皆不是。
《梦江南》.其二温庭筠(以「帆」借代帆船。
)例子(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陶潜(以「黄发」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例子(5):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
白衣天使,代之护士。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例②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二、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③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④旌旗十万斩阎罗。
(《梅岭三章》)例③是特征代本体,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
例④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三、具体代抽象。
例如:⑤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例⑤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四、工具代本体。
例如:⑥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例⑥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五、专名代泛称。
2022小学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解析:借代(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2022小学六年级语文修辞手法解析:借代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修辞手法借代与拟物的语言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是一种文学表达的艺术技巧,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意境的传达效果。
在修辞手法中,借代和拟物是常见的两种语言表达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以及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一、借代的语言表达方式借代是利用一种物象来代表另一种物象,通过借用、拟态等手段,使文学作品的表达更加具体形象。
借代通常使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和象征。
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来突显其共同之处。
比喻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他的声音如同一股清泉,令人心旷神怡。
”通过将声音与清泉进行比较,给读者带来了清新、澄澈的感受。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对象赋予人的特征和形象,使其具有人的思维、感情和行为。
拟人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意境。
例如,“树叶轻轻地低下了头,似乎在向行人告别。
”这里将树叶赋予了人的行为,给读者带来了亲切感和情感。
象征是通过一种事物代表另一种更为抽象的事物,表示一种深层含义。
象征在文学作品中起到隐喻和象征之间的转换作用,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例如,“玫瑰花象征着爱情和美丽。
”通过玫瑰花与爱情进行象征,创造了浪漫而深刻的意境。
二、拟物的语言表达方式拟物是将物象本身的特征和形态作为语言表达的依据,通过模拟实际场景和物体的情景,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存在感。
拟物通常采用拟声、拟态和拟景等方式。
拟声是通过语言声音的模拟来表达事物的声音、动作和情感。
例如,“风呼呼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通过模拟风声和树叶的声音,使读者感受到了清风拂面的真实场景。
拟态是通过模拟事物的外形和动作来使语句更具形象感。
例如,“小溪像一匹飞奔的绿马,奔驰而过。
”通过比喻小溪为飞驰的绿马,让读者感受到了小溪的迅猛和奔放。
拟景是通过模拟事物所呈现的景象和画面,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视觉感受。
例如,“夜空中繁星点点,如同银河倒挂。
”通过比喻繁星点点为银河倒挂,使读者感受到星空的辽阔与壮美。
修辞手法借代反复与排比的应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手段,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其中,借代、反复和排比是修辞手法中常见且重要的三种形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文体中的效果。
一、借代的应用借代是指用一个形象或具体的事物来代替另一个事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文本更加形象化,更加生动。
借代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人物、动物、自然景物等。
例如,在描写某个人物时,可以通过借代来突出其特点或思想感情。
比如,在小说《红楼梦》中,作者借代“邢夫人”来代表袭人的形象,以此来表达袭人纯朴、善良的品质。
此外,借代也可以用于描绘自然景物,以增强描写的效果。
比如,在古诗《登鹳雀楼》中,王之涣借代“九州”来代表整个大地,通过“九州”一词,将人们对大地广阔辽远的印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反复的应用反复是指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子结构或语法结构,以凸显主题,增强表达的力度。
反复的应用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使文章更加铿锵有力。
在诗歌中,反复常用于诗句、诗句中的重复,以加强表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一诗中,反复出现的“看”字,使全诗构成一个整体,突出了登高所带来的视野开阔的感觉。
此外,在散文和小说中,反复也可以体现在思想、情感或事件的反复描写上。
例如,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他多次通过反复描写“狂人”的状态和思想,以突出这个人物的疯狂和受压迫的心理。
三、排比的应用排比是指将同一类事物或句子结构排列在一起,形成明显的对比或并列关系。
排比的应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修辞效果,使文章更加有力量。
在说明文和议论文中,排比常用于列举论点或事实,以增强说服力。
例如,在一篇关于环境污染的文章中,可以使用排比来列举各种污染的情况,以突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此外,在叙事文学作品中,排比可以用来排列相似的动作或情节,以增加读者的阅读愉悦感。
比如,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他通过排比描写疯狂人物的种种怪诞举动,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借代一、定义: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二、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三、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四、方法: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梅岭三章》)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榆钱饭》)⑤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最后一次讲演》)五、注意事项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
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浅析借代修辞手法中文系汉语言专业吴涛10220122202405摘要借代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早在古代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借代的方式有许多类型,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推移运用的类型在日益扩大和完善。
运用借代手法得当,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积极修辞效果,使语言形象、具体、深刻,免除呆板而富于变化,充分表达思想情感。
当然借代的运用也有一定的规则,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同时,借代和借喻有很多相似之处,要明确区别这两种修辞手法。
关键词借代类型运用作用借喻一、借代的定义不直接说出人或者事物的名称,而另外用与其有关联的事物的名称来称代,这种修辞方式叫做“借代”。
(《汉语修辞通论》王勤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不称说事物本身,而借相关的事物来称代,叫做借代。
(《修辞学》李维琦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者事物,而是“借”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的一种修辞手法。
(《修辞的艺术》刘继超高月丽著石油工业出版社)二、借代最常见的类型1.“借”要说的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来“代”所要说的人、事。
大耳儿最叵信。
《后汉书·吕布传》“大耳儿”代刘备。
《三国志》中说,“顾自见其耳”,刘备耳朵大的出奇。
他端坐在主宾席上,左边是米业巨商李老板,右边是商业巨头马会长。
在这群光头、毡帽、长衫、马褂中间,他有种鹤立鸡群的气度。
(《张玉良传》石楠)不直接说商业界的上层人物,而用他们的外貌和穿着“光头、毡帽、长衫、马褂”来代替。
2.“借”具有典型性的人的专名“代”一般人不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
(黄宗羲《原君》)用“许由、务光”代不愿居君位的人。
传说尧把天下让给许由,他不受逃隐到山中。
汤把天下让给务光,务光拒绝投水自杀。
我熟悉陆文婷们的经历和处境,了解他们肩负的重担,知道他们生活的艰辛。
(谌容《写给人到中年的读者》)借专名“陆文婷”来泛指一切的中年知识分子。
3.“借”具体事物“代”抽象事物,抽象代具体。
借代修辞手法详解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借代
一、定义: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二、借代种类:
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三、作用: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四、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最后一次讲演》)
五、注意事项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
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