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语文第四单元课课练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堂练习含答案目录12.《古诗三首》课堂练习及答案13.《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练习及答案14.《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练习及答案15.《木笛》课堂练习及答案11.1《示儿》课堂练习及答案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只有一组全对,请用“√”标出。
忽传涕泪衣裳漫卷即从(1)cuán tì sāng juǎn jí()(2)chuán tì shāng juǎn jí()(3)zhuàn dì sāng jiǎn jì()(4)zuàn dì shāng jiǎn jì()二、下面加点的字有多种解释,你能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吗?1.“但”的解释有:A、只B、但是C、姓(1)但悲不见九州同()(2)但爱鲈鱼美()(3)我爱听歌,但不爱唱歌。
()2.“却”的解释有:A、后退B、推辞C再(1)却看妻子愁何在()(2)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
()(3)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3.“漫”的解释有:A、到处都是B、不受约束;随便C、广阔,长(1)漫卷诗书喜欲狂()(2)漫山遍野都是英勇的战士。
()(3)我们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4.“定”的解释有:A、平静B、平定C、决定(1)王师北定中原日()(2)他一直心神不定()(3)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三、古诗常识选择。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1)王维(2)王之涣(3)王勃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王昌龄《出塞》(3)杜牧《江南春》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1)春色(2)梨花(3)雪景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课课练附答案第四单元12.盘古开天地一、看拼音,写词语。
wēi ɡuānɡpī kāi huǎn màn hún zhuóchēnɡ qǐjī fūxuè yèmào shènɡjié jìn quán lì二、连一连。
隆隆的巨人巍峨的雷声辽阔的花草树木茂盛的大地照耀斧头创造大地发生宇宙拿起变化三、根据课文内容选一选,再回答问题。
巨人_____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_____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_____ 变成了太阳;他的_____变成了月亮;他的_____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_____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_____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_____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问题:1.仿照给出的例文,续写一句话。
2.怀着感恩的心,你想对盘古说什么?第二课时一、生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A.综亲污浊宗庙浑浊B.支撑缓慢延缓撑杆跳C.机肉皮肤肌体夫色D.献血夜体血液输液二、词语综合运用。
1.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1)写出这句话中的三对反义词。
()——()()——()()——()(2)盘古一斧头就把天地劈开了,这个过程可以成语_____来概括。
2.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头顶天,脚踏地”可以用成语_____来表示;“脚踏地”可以用成语_____来表示。
3.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1)“累”在句中的读音是_____,在词语“积累”中的读音是_____。
“倒”的读音是_____,在词语“倒车”中的读音是_____。
(2)“精疲力竭”中的“竭”的意思是_____,词语的意思是_____,这个词语的近三、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完整。
第四单元13 纪念白求恩测试时间:20分钟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cuì)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pèi)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jì)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根据拼音,在下面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纯(cuì)②(pèi)服③晋察(jì)(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忱(A.chén B.shěn)②挑(A.tiǎo B.tiāo)(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极端:事物顺着某个发展方向达到的顶点。
B.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C.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D.麻木不仁: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2.同学们就下面文段和课本中出现的“迁”字的意思展开了讨论,结合下图所示词典中给出的义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每年8月初,北京雨燕迁徙到南非越冬,次年4月,飞抵北京,繁殖育雏。
雨燕年年往返,从不失约于北京的春天。
它们用飞翔的视角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
A.文段中“迁徙”指的是雨燕从北京飞往南非越冬,所以这里“迁”字的义项选①。
B.文段中“变迁”指的是北京城历史的变化转换,所以这里“迁”字的义项选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基础卷)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狭隘纯粹;鄙薄拈轻怕重;派(qiǎn) 热(chén) ;(xùn) 职 (mò) 不关心2.(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纪念白求恩》作者,(1893-1976)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的讲话稿收在《》(共5卷)里。
3.下列各句属于哪种修辞手法?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拟人B.比喻C.排比D.反问 E.设问(1)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2)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3)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4)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课练:12 《纪念白求恩》)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白求恩故居,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
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一个地杰人灵的地方。
①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②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二、阅读理解(2023七上·连城月考)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11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我来帮忙(给下面加黑的字注音,然后用这个字再组一个词)。
日寇()盘旋()挨()了当头一棒撤()走他匆()匆赶来二、比一比组词:棒()断()秒()仍()阵()捧()继()妙()扔()陈()三、选出每组中表达正确的一句,并打“√”:1、(1)他没有被困难吓倒,继续顽强地工作。
()(2)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连续顽强地工作。
()(3)他没有被危险吓倒,陆续顽强地工作。
()2、(1)把这道难题不做出来,我决不去玩。
()(2)我把这道题不做出来,绝不去玩。
()(3)不把这道题做出来,我绝不去玩。
()3、(1)爸爸说明天有雨,明天果然下雨了。
()(2)爸爸说今天有雨,今天果然下雨了。
()(3)爸爸说昨天有雨,昨天果然下雨了。
()四、理解句子,完成填空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硝烟滚滚,弹片横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它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1.从()可以看出当时环境非常危险,但是白求恩不顾自己安危,仍然坚持为伤员做手术。
此时白求恩的神态是()的,相貌是(),动作是()。
2.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写当时环境的危险?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小麻雀麻雀叽叽喳喳地唱,的的笃笃地跳,我太喜欢它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得到过它。
有一天,在路上,我竟然捉住了一只飞得不快、逃得很慢的麻雀,我快活得不知什么似的。
我找了根细细的麻绳,想拴住它,是缚它的腿好呢,还是系住它的翅膀?缚腿,怕伤腿;缚翅,怕伤了翅膀。
最后,我还是选了第三种方案,先剪了它一些羽毛,让它暂时飞不动,可以管住它。
可是,麻雀有个倔脾气,当它做了俘虏后,就是不愿意跟人做朋友,喂它,它不吃;推它,它不动。
它在装死。
我还是不放心,把它关在一间四面封闭的小屋里,找了些稻草棉花,给它做被褥。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课课练附:每一课的答案本册教材的要求简介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转变,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以整体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并以之为指导,开展以课题研究为重点的教育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重新认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它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地位、作用,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要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的改革,积极地进行思考和研究,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着力于加强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1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一、补全诗句,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 无.,。
王师..。
..,乃翁无:王师:乃翁:2.山外,休.?,直.把。
休:直:3. 生气恃....。
...,万马齐喑,。
生气:恃:万马齐喑: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
B.《题临安邸》歌颂了京城汴梁的繁华热闹。
C.《已亥杂诗》是唐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
第二课时一、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二、下列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1.死去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同“原”,本来。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你们的父亲。
2. 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停止。
简直。
3. 九州风雷究可哀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二、A第二课时一、1.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堂练习含答案目录12.《古诗三首》课堂练习及答案13.《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练习及答案14.《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练习及答案15.《木笛》课堂练习及答案11.1《示儿》课堂练习及答案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只有一组全对,请用“√”标出。
忽传涕泪衣裳漫卷即从(1)cuán tì sāng juǎn jí()(2)chuán tì shāng juǎn jí()(3)zhuàn dì sāng jiǎn jì()(4)zuàn dì shāng jiǎn jì()二、下面加点的字有多种解释,你能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吗?1.“但”的解释有:A、只B、但是C、姓(1)但悲不见九州同()(2)但爱鲈鱼美()(3)我爱听歌,但不爱唱歌。
()2.“却”的解释有:A、后退B、推辞C再(1)却看妻子愁何在()(2)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
()(3)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3.“漫”的解释有:A、到处都是B、不受约束;随便C、广阔,长(1)漫卷诗书喜欲狂()(2)漫山遍野都是英勇的战士。
()(3)我们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4.“定”的解释有:A、平静B、平定C、决定(1)王师北定中原日()(2)他一直心神不定()(3)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三、古诗常识选择。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1)王维(2)王之涣(3)王勃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王昌龄《出塞》(3)杜牧《江南春》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1)春色(2)梨花(3)雪景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同步练习(含答案)1大青树下的小学一、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______”。
扬起(yánɡyán)汉族(hànhàng)摔跤(jiáojiāo)坪坝(bàpà)打扮(bànpàn)凤尾竹(fènfèng)二、看拼音,写词语。
Xiānyàncū zhuàngfúzhuāngdúshūzǎochén(鲜) (壮)() (书)()三、选字组词。
1.盼扮纷粉()望米()打()缤()2.静净情睁干()安()感()()开四、词语连连看。
跳课文欢唱的小鸟做孔雀舞洁白的老师读游戏敬爱的粉墙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细小的枝干上。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仿写排比句。
例: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用加点词写句子)植物园里有很多多少植物,有_____,有______,有______和______。
另有_______。
6、我是小判官。
(对的打“√”,错的打“×”。
)1.我晓得课文第一段的第一句写了四个民族的学生一起上学的情景。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2.我晓得本文第然段写的是同砚们课上认真读书和课下尽情游玩的场景。
()3.读完课文我知道这是一所美丽、团结、和睦的学校。
()4.本文描写的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在于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在同一所学校共同研究。
()七、课内浏览。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进修。
人人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非常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砚们读课文。
1小蝌蚪找妈妈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池塘( t áng t án)灰色 (hu īhi ū) 迎接 (y íng y ín) 捕食 (b ǔp ǔ) 阿姨(āē)鼓着( gǔg ū)二给”教”选择正确读音。
ji āo ji ào教师()教育()授课 ()讨教( )三连一连。
大大的尾巴池塘nǎo dai长长的脑袋乌龟āy í碧绿的肚皮阿姨chítáng雪白的衣裳脑袋wūgu ī四给下边汉字加不同的偏旁,构成新字再组词。
土()()土()()兆()()五选择适合的汉字填空。
蹲披露鼓甩(1) 小蝌蚪()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2)青蛙(着雪白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
(3) 小蝌蚪看见荷叶上(六排序。
兆()())着碧绿的衣裳,()着一只大青蛙。
)()()()() ()六阅读快线。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日,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1)填一填。
一()青蛙(2)选段一共(一 ( ) )句话。
眼睛一()尾巴一 ()衣裳2我是什么一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填空。
bēn bèn1、小马在草原上奔()跑。
2、“嫦娥奔(méimò3、你没()有达成作业,要向老师认可错误。
二给部首加偏旁,构成新字再组词。
氵___()___()___(亻___()___()___(三反义词。
1我做过好多好事。
()2有时我很平和。
()月”是一个漂亮的神话故事。
4、洪水吞没()乡村。
)))3暖和的春季静静地到临了。
()四一。
清亮的露水灌房子盆的小溪庄稼晶的大雨吞没田地美的花冲机器五句子大园1太阳一晒,我就成汽。
(一⋯⋯就⋯⋯)__________________2我把袍披在身上。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3我成小雪花下来。
16、长江之歌
【课前预习】
一、勾选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再加点。
1、哺(bǔ pǔ)育
2、乳(rǔ lǔ)汁
3、荡涤(diã dí)
4、磅(pāng páng)礴
二、圈出正确的字,组成词
1、气(概溉)
2、丰(彩采)
3、春(朝潮)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文中的“你”指_ _,文章采用第__ _人称来写的,全文运用__ _的修辞手法。
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等成语来形容。
【课后练习】
一、问答题:
《长江之歌》一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哪一句?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二、拓展阅读。
长江源头
长江源头,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朦胧的世界。
我们乘着越野大卡车,顶着足以使人唇裂血流的紫外线,冲进了那据说有8万平分公里的无人之地。
七月是这里最好的季节,但天气仍然变化无常,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瞬间就会下起冰雹。
有几次,我们一觉醒来,帐篷竟被大雪埋了半截。
最令人生畏的还是高山反应,我就曾经被它折磨得头重脚轻,哇哇地叫个不停,在帐篷里整整躺了两天。
五天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青藏高原腹地的各拉丹冬雪峰下,长江正源沱沱河是发源于雪峰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
那是一幅奇异的景色:冰山下,由于阳光、风力、流水的作用,冰川形成无数个小冰峰,有的如傲然屹立的雄鸡,有的像抬头望天的白熊,有的似千年巨
龟……人们叫它们“冰塔林”。
但我觉得,真正能震动人心的,还是那倒挂在冰川之上的无数冰柱。
从它们的尖顶上,一滴又一滴的融水悄然而落,没有声响,没有炫耀,却汇成一条冰河,带着咆哮,带着力量,开始了万里之行。
1、在文中找出反义词
清楚()结束()
2、作者写小冰峰时主要采用的修辞手法。
3、填空。
(1)长江源头在
(2)寻找长江源头最大的困难是
(3)长江源头最让人有感受的景色是
4、读了本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17.登泰山观日出
班级姓名学号
1、写反义词
偶尔()扩展()
柔和()强烈()
2、词语解释
依稀可辨:
险峻:
3、你知道“五岳”指哪座五指山吗?
东岳()南岳()西岳()
北岳()中岳()
4、读读课文,找出哪些小节是写“登泰山”的,哪些小节是写“观日出”的。
再找出比喻句读一读,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比喻的.
5、查找资料,摘抄有关描写泰山的诗句。
【课后练习】
一、填空。
课文记叙了“我”()的过程,描绘了泰山的()和泰山日出的()。
课文按()和()分成两部分,按()顺序,以(),()为主线,将登山的()与()和()的美妙和壮观紧密结合,情景交融。
文中运用()、( )、()等修辞手法,写出了云雾()的变化和天空()、()的变化,语言形象、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二、阅读。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辛)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凌晨2时半,我开始登山。
起头的路不算(陡徒),我走得很快。
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
山势越来越陡,抬
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
多高的感觉。
到了中天门,刚4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怕dān wù( )看日出,不敢停留,仍继续往前走。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
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lǒng
zhào( )着,但山势依稀可(辩辨),有的,有的。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有的,有的撞碎在山崖
上,。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从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我一步三喘地往上爬。
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qiào bì( )上直落而下。
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
爬了几十级台阶,我实在累得不行,就坐下来休息。
这时,几位老人拄着拐(仗杖)缓步走到我身旁。
其中一位白胡须老大爷笑着对我说:“小伙子,累了吧?”我被老大爷的精神所鼓舞,说了一声不累就站起来,跟在他们后面继续向上攀登。
我没有在南天门停留。
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1、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字。
2、看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
3、根据课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把句子写完整。
4、在第2节与第5节划出比喻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以及这样比的作用。
(1)
(2)
5、概括第4节的节意。
6、第6节中,老爷爷的行动让我懂得了。
18 别了,我爱的中国
班级姓名学号
1、词语解释
润湿:
满盈盈:
驱逐:
誓言:
2、辨字组词
依()暂()供()散()
倚()督()贡()撒()
3、写出近义词
呈现()勇猛()驱逐()毁灭()
4、课文三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可以把课文分成
三段,分别是()()()。
5、请你查阅资料了解郑振铎,并做简要介绍
【课后练习】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1、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句中的“大时代”是指怎样的时代?“我”应做的工作又是什么?)
2、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我”是不是“罪人”?为什么“我”称自己是一个“罪人”呢?)
二、问答题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9、半截蜡烛
班级姓名学号
一、词语解释
从容:
绝密:
二、填写合适的量词
一()情报一()主意一()木柴一()楼梯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暴露()危急()从容()
反义词:从容()显眼()微弱()
四、读读课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那天晚上,母子三人为保护绝密情报所采取的
具体行动及结果
1 伯诺德夫人: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
2 大儿子杰克: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
3 小女儿杰奎琳: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德国军官那几双饿狼般的眼睛正盯着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缩句)
2、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
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儿。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二、读下面的句子,思考:带点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地
...把蜡烛吹熄。
2、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
...坐着。
..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
3、杰奎琳镇定地
...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三、阅读。
半截蜡烛(节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
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历)声喝(hē hâ)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âã)运即将到来了。
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烛焰摇(曳叶),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fó fú)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sì shì)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圈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和字。
2、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3、厄运的意思是:;本文指的是
4、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5、面对着越来越短的蜡烛,杰克会想些什么呢?写出杰克的心理活动。
杰克会想:蜡烛越来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