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与生物安全共42页
- 格式:ppt
- 大小:4.51 MB
- 文档页数:42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 72XIANGCUN KEJI 2017年1月(中)少经济损失。
提高饲料配比和保管工作的实效性,保证微量元素供给正常;提高鸡舍环境卫生质量,建立健全免疫制度,坚持鸡场全进全出原则;对于鸡群要适当采取隔离饲养机制,补充维生素和补液盐等,有效增强鸡的抗病能力。
3结语规模化养殖场要积极落实有效的管控措施,确保管理机制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不仅要提升隔离消毒工作的效果,而且要积极采取合理化的生物安全措施,减少经济损失,提高规模化养殖质量,为规模化养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冯彦忠,周学东.肉鸡腿病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 ].养殖技术顾问,2007(2):34-35.[2]曹广兵.规模化养殖常见鸡腿疾病病因分析与防控[J ].山东畜牧兽医,2012(8):44-45.生猪养殖生物安全与综合防疫技术王文农(江阴市云亭畜牧兽医站,江苏江阴214422)[摘要]养殖生猪要从猪舍的隔离、人员猪群的控制、清洁消毒、投入品的控制、粪便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做好生物安全技术工作。
同时,采取免疫接种、驱虫和杀虫灭鼠、药物预防、检疫与疫病监测、日常诊疗和疫病扑灭的综合防疫技术。
本文在实施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生猪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综合技术研究与推广》过程中,认真开展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与综合防疫实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生猪养殖;生物安全;综合防疫技术[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17)02-72-21生猪养殖采取的生物安全措施1.1发挥隔离功能猪舍的合理建设及配备一些设施设备,防止外来有害病原进入猪群是确保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1.1猪舍位置。
猪场的地势应高、干燥;坐北朝南,避风向阳;水电使用方便;远离居民区、其他畜禽场和相关设施、集贸市场、交通要道,与这些场所相距越远,猪群所受的威胁越少。
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方案生物安全是农业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生猪养殖场。
为了保障猪群的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风险,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方案。
本文将详细阐述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方案,以确保猪群的生长和发展。
一、人员管理1. 培训要求:生猪养殖场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技术培训,了解生物安全意识和防控知识,熟悉相关操作规程。
2. 健康检测:所有工作人员每个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特别是在有疫情爆发时,应及时排查风险。
二、场地管理1. 隔离区布局:建立起隔离区域,包括生猪的隔离繁育区、生长育肥猪的隔离区和生猪运输车辆的隔离设施。
2. 卫生条件:保持场地和设施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三、动物管理1. 隔离检疫:引进猪只前,必须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潜在病原的存在。
禁止未通过检疫的猪只进入养殖场。
2. 健康监测:对每只猪定期进行体温测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对疑似疾病的猪要及时隔离治疗,预防疾病的传播。
四、饲料管理1. 严格检疫:引进饲料前,必须经过专业机构的检疫,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2. 饲料消毒:在投放饲料之前,对饲料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细菌、病毒的污染。
五、环境管理1. 垃圾处理:对于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病死猪尸体等,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消毒。
2. 昼夜节律:为了保证猪群的生长和健康发展,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和休息时间,并避免过度挤养。
六、物资管理1. 兽药管理:严禁使用没有合法注册的兽药,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合格的兽药。
2. 仓库管理:仓库内物资应分类存储,兽药、饲料等应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感染。
七、病害监测1. 疾病监测:定期对猪只进行疫情监测,收集疫情数据,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
2. 疫苗接种:养殖场要落实猪病防控措施,对猪进行定期接种疫苗,提高疫病抵抗力。
综上所述,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方案涵盖了人员管理、场地管理、动物管理、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物资管理和病害监测等方面的要求。
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生猪规模养殖场是指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大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进行猪的养殖的场所。
为了保证养殖场内的生态环境和猪群的健康,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第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应包括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环境卫生、人员卫生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养殖场内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猪舍的日常管理和卫生应科学规范,养殖员工都应接受相关培训,做到有序的管理。
第二,加强疫病防控。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制度,定期给猪群接种疫苗,同时按规定进行疫苗保管和管理。
在养殖场内禁止外来人员和动物进入,避免疫源的传播。
对于发现病猪,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和报告,确保疫情不扩散,病猪得到及时的救治。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养殖场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猪舍、食槽、饮水设施等重点区域,要加强清洁,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更换饲料、清理粪便,避免粪积过多,以免滋生病菌和寄生虫。
第四,加强防鼠防虫工作。
养殖场应加强对老鼠、蟑螂等害虫的防治,采取灭鼠灭虫的措施,以保持养殖场的卫生。
特别是放养式养殖场应封堵老鼠进入的通道,设立鼠类死亡监测点,并进行及时清理和消毒。
第五,强化人员卫生要求。
养殖场内的工作人员应进行定期的体检,避免成为疾病的携带者。
进入养殖区域前必须穿戴好防护服和口罩,并采取洗手消毒等措施,避免疫源的传播。
第六,加强养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养殖场内的设施如水槽、饲料槽、猪栏等应经常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避免因设施问题导致猪的伤亡或者疾病的发生。
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是保障猪群健康的重要环节。
只有加强疫病防控、环境卫生管理、防鼠防虫工作以及人员卫生要求,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确保养殖场的生态环境健康和猪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