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学期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两首》同步试题 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2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解释下列字词。
邸:_________ 几时:_________熏:_________ 游人:_________[2]“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前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反应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外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①。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①[轮台]代指边疆。
1.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戍()阑()2.结合本诗,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古诗阅读。
滁州西涧独怜惜幽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树鸣。
......1.应怜________印苍苔,小扣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两首字词模块一、我拼得准,写得好。
líluîhúdiéhïnɡxìnɡlián xīqiánɡtïu zhùsù二、用“____”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应怜(yīnɡyìnɡ)柴扉(fēi fěi)柴扉(cái chái)住宿(xǔsù)印苍苔(yìn yìnɡ)一径深(jīnɡjìnɡ)句子模块三、补充诗句,并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童急走____________,飞入菜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为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应怜屐齿印苍苔。
()①应该爱惜留在这翠绿苔藓上的脚印。
②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不要让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翠绿的苔藓。
2.树头花落未成阴。
()①路边树上的花都落了,长出的新叶不多,不够茂盛。
②路边树上的花都落了,长出了很多新叶,形成了大片绿阴。
读写模块五、课外阅读。
清平乐·村居1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茅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一共描写了三个孩子的形象,他们分别在做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大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自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山原:______。
②白满川:______。
③子规:______。
④了:______。
(2)把后两句诗的意思写下来。
(3)把古诗补充完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杂兴:______。
②耘田:______。
③未鳃:______。
④供:______。
2. 对“众皆弃去”理解有误的是( )A .众:指许多人B .皆:全,都C .去:离开3. 古典诗词我欣赏:请默写古诗《牧童》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可别忘了写题目,书写要整洁啊!(1)默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你喜欢它的原因是______。
4. 阅读《七子之歌——台湾》,完成练习。
七子之歌——台湾闻一多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yūn yīn)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注释:氲氤着郑氏的英魂:指台湾还留着郑成功消灭外族的豪壮气息。
夏日要晒死我了:指不甘被侵略者(日本)蹂躏。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誓死保卫家乡。
(1)你认为全诗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作用?(2)读完诗歌,你想对台湾人民说些什么?5. 课文背诵,按课文原文填空。
(1)你看,它把______给了银杏树,______的叶子像一把把______,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______。
(2)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______,争着______呢!(3)小雨滴______,______便开始了。
(4)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______:______淙淙地流向______,______潺潺地流向______,______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练习与测试答案(上下册)-其他答案-零五网-05网零5网0五网新知语文网上册下册2015年8月起更新师恩难忘练习与测试答案陶校长的演讲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上 3.古诗两首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上语文练习与测试第一单元练习答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练习与测试答案装满昆虫的衣袋练习与测试答案变色龙练习与测试答案金蝉脱壳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上语文练习与测试第二单元练习答案更新到此8.成语故事练习与测试答案于2014年2月20日起每天更新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练习与测试答案暖流练习与测试答案只拣儿童多处行练习与测试答案早练习与测试答案5.古诗两首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下语文练习与测试第一单元练习答案梦圆飞天练习与测试答案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练习与测试答案神奇的克隆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下语文练习与测试第二单元练习答案海伦·凯勒练习与测试答案推敲练习与测试答案嫦娥奔月练习与测试答案读书莫放“拦路虎”练习与测试答案伊索寓言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上语文练习与测试第三单元练习答案在大海中永生练习与测试答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练习与测试答案艾滋病小斗士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上语文练习与测试第四单元练习答案黄山奇松练习与测试答案黄果树瀑布练习与测试答案莫高窟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上语文练习与测试第五单元练习答案天火之谜练习与测二泉映月练习与测试答案郑和远航练习与测试答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练习与测试答案精读与略读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下语文练习与测试第三单元练习答案秦兵马俑练习与测试答案埃及的金字塔练习与测试答案音乐之都维也纳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下语文练习与测试第四单元练习答案爱如茉莉练习与测试答案月光启蒙练习与测试答案我和祖父的园子练习与测试答案谈礼貌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下语文练试答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练习与测试答案诺贝尔练习与测试答案滴水穿石的启示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上语文练习与测试第六单元练习答案林冲棒打洪教头练习与测试答案少年王冕练习与测试答案黄鹤楼送别练习与测试答案清平乐村居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上语文练习与测试第七单元练习答案苏教版五上语文期末练习与测试(A)答案苏教版五上语文期末练习与测试(B)答案习与测试第五单元练习答案七律长征练习与测试答案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练习与测试答案大江保卫战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下语文练习与测试第六单元练习答案24.古诗两首练习与测试答案望月练习与测试答案灰椋鸟练习与测试答案水练习与测试答案苏教版五下语文练习与测试第七单元练习答案苏教版五下语文期末练习与测试(A)答案苏教版五下语文期末练习与测试(B)答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课时同步练习-4古诗两首(2)无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tái lí bā hú dié lián xī chái fēi( ) ( ) ( ) ( ) ( )二.解释词语诗句游园不值小扣柴扉疏疏走应怜屐齿映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填空1、《游园不值》是(朝代)诗人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 ,.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
2、《宿新市徐公店》是(朝代)诗人所写,诗歌描绘了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
前两行写 ,后两行写 .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的情趣,渗透着诗人。
3、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 _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
4、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分别是五、积累1、描写孩子活泼可爱的诗句:,短笛无腔信口吹;,忙趁东风放纸鸢;,也傍桑阴学种瓜。
2、春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水村山郭酒旗风。
竹外桃花三两枝,。
一、默写古诗《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
[3]“今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碧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七夕指的是农历__________,是传说中__________ 鹊桥相会的日子。
[5]叙述牛郎织女民间故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古诗,我知道了“乞巧”就是_______________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2. 课内阅读。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第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戌边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句用典,作者借汉喻唐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第三句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_______。
小学语文-有答案- 苏教版语文五下4 古诗两首练习卷填空题1. 看拼音,写词语。
jī chǐ chái fēi( ) ( )cānɡ tái yóu yuán( ) ( )chūn sèxìnɡ huā( ) ( )líbā huánɡ dié( ) ( )2. 比一比,再组词。
屐( ) 篱( )履( ) 离( )苔( ) 苍( )抬( ) 沧( )sù( ) luò( )宿落xiǔ( ) là ( )3. 先解释带点的字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________小扣:________诗句意思:________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走:________诗句意思:________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_______(季节)的诗,叶绍翁要到别人家的园子里游赏,却没能如愿,可以从课题中的“________”看出,不过,诗人还是感受到了春天,因为他看见“________,________”。
2.《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________ 代诗人________ ,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这首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生动场面。
诗中描写描写静景的是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
描写动景的是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
充分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像这类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请写两首。
5. 课外积累1.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句:(1)___,___。
(1)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句:(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含有哲理的古诗句:(1)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乡村四月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规声里雨如烟。
___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描绘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象。
[3]诗的前两句写了绿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后两句着重写了“________”的劳动画面。
[4]“才”和“又”写出了乡村四月________的氛围。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之情。
2. 课内阅读。
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著名诗篇有《塞下曲》《________》《________》《江南曲》等。
[2]全诗通过描写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开心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震。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已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明______________,诗人为何“涕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独怜惜幽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树鸣。
_____________晚来急,_____________舟自横。
[1]这首诗是唐代________诗中的上佳之作,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他与_________并称___________。
[2]请根据诗的内容把下面词语恰当地填入括号中。
晴雨涧中涧边这首古诗按照从()到()的顺序,分别描写了岸边的()时景色和水上的()时景色。
[3]诗中写了哪些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后两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乐园。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茱萸:香味植物。
古风俗重阳节插茱萸避灾疫。
1.“异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遥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九月九日是_______________节,中国人有_____________的习俗。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3.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5 古诗两首
字词模块
一、我拼得准,写得好。
lí luî hú dié hïnɡ xìnɡ
lián xī qiánɡ tïu zhù sù
二、用“____”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应.怜(yīnɡyìnɡ) 柴扉.(fēi fěi)
柴.扉(cái chái) 住宿.(xǔsù)
印.苍苔(yìn yìnɡ) 一径.深(jīnɡjìnɡ)
句子模块
三、补充诗句,并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应怜.________印苍苔,小扣.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童急走.____________,飞入菜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为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应怜屐齿印苍苔。
( )
①应该爱惜留在这翠绿苔藓上的脚印。
②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不要让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翠绿的苔藓。
2.树头花落未成阴。
( )
①路边树上的花都落了,长出的新叶不多,不够茂盛。
②路边树上的花都落了,长出了很多新叶,形成了大片绿阴。
读写模块
五、课外阅读。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茅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一共描写了三个孩子的形象,他们分别在做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大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二、 yīnɡfēi chái sùyìn jìnɡ
三、1.屐齿久不开怜:爱惜。
扣:敲。
2.追黄蝶无处寻走:跑。
四、1.② 2.①
五、1.茅屋的屋檐。
互相逗趣、取乐。
顽皮、淘气。
2.在小溪东侧的豆田中锄草正在编织鸡笼趴在小溪边剥着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