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国民收入决定简单凯恩斯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75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收入-支出模型)习题参考答案复习与思考1.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
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
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
2.答:如教材中图3.5所示。
45°线上的点都表示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相等的,意味着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图中总需求曲线即为图3.5中的c +i 曲线,该线与45°线的交点E 点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点,该点所决定的收入水平即为均衡国民收入y*。
在这一点家庭的计划消费与企业的计划投资之和正好等于产出水平,企业既不会出现产品积压,也不会出现产品不足,因而,产i出将保持原有的规模,所以该点决定的产出是均衡国民收入。
当产出偏离y*时,都不会处于均衡状态。
当产出大于y*时(如图中的A 点),总产出大于总需求,这时,企业将会出现非意愿存货,为此要降低产出水平。
相反,当产出小于y*时,总需求大于总产出,产出将会增加。
因而,只有E 点是均衡点,也只有E 点所决定的产出y*是均衡国民收入。
3. 答:如教材中图3.6,s 线即为储蓄曲线。
投资曲线是一条纵坐标为i 的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两条线的交点E 点就是均衡点,E 点所决定的收入水平y*就是均衡收入水平。
当收入水平偏离y*时,产出都不会处于均衡。
当产出水平大于y*时,从图中可以看到,储蓄大于投资,这意味着,经济中的总供给(总产出)大于总需求。
第三讲商品市场均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Y-E)模型国民收入核算等式: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从“总产出=总支出”来看,产出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因素。
从“总收入=总产出”来看,产出取决于资本、劳动、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个生产要素。
在经济危机后的大萧条时期,总需求是制约总产出的关键因素。
凯恩斯提出国民收入的大小由总需求决定。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围绕总需求分析,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仅分析产品市场。
在产品市场上,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总收入(Y)恰好等于总支出(E),则有Y=E,当Y=E时得到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模型称Y-E模型。
第一节消费一、消费与储蓄•消费(C)是居民户对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
•储蓄(S)是指收入中除用于消费外的余额。
(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1、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
如果用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是:C=f(Y)2、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
如果用S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储蓄函数是:S=f(Y)•②长期消费函数:C=by 其中b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长期储蓄函数:C=(1-b)y(二)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①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APC=c/y•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APS=s/y•②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MPC=△c/△y•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APS=△s/△y消费与储蓄的关系•Y=C+S•APC+APS=1•MPC+MPS=1(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
凯恩斯认为,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
第三章简单收入决定论(简单凯恩斯模型)(需求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核心!短期波动理论的三代模型:1.第一代:简单凯恩斯模型(1930')s——在商品市场,总需求决定收入和就业。
2. 第二代:IS-LM模型(1940—1970's,属于凯恩斯主义——(商品市场+货币市场),总需求决定收入和就业理论。
3. 第三代:AS-AD 模型(1980'—,s--- (AD理论+ AS理论)=总收入决定论+总价格决定论一、基本假定1 .假定经济是萧条经济:生产过剩或需求不足,即AS (潜在)>AD,也即是非充分就业2. 假定价格和工资是刚性的(P, W),总供给线和劳动力供给线Ls线是水平的。
Y f —潜在GDP水平L f—充分就业水平(失业与通胀是相互独立的,分界点在Y f、L f)3. 假定暂不考虑金融市场,只考虑商品市场一一“简单模型”。
即货币的供给量Ms和利率r水平是一定的。
4. 假定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
所以GDP^NNP环JI,即国民收入=GDP。
二、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四部门经济的均衡:AS=ADC+S+T二C+I+G+NX(AS总供给,总收入即GDP):丫二C+I+G+NX若AS>AD,即Y> C+I+G+NX,则要使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就要刺激AD。
1消费函数:C = f (Y d )(收入、利率、税率、年龄、性别…)Y d = 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Y —T (忽略折旧)c:边际消费倾向(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 △ C/ △ Y d= d C/d Y dc为常数,0<c<1,通常1/2<c<1所以消费C取决于:①Y d②c (边际消费倾向)③C0 (初期自发消费)2.储蓄函数C+S=Y dS= Y d —C= Y d —( C0 + c?Y d)即S= —C0+(1 —c)?Y d—C o是负储蓄,1 —c是边际储蓄倾向(MPS), 0<(1-c)<1,通常1v(1-c)<1/2两者关系:MPC+MPS = 1C线+ S线=45o线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APC= C/Y d, APS=S/Y d3.投资函数投资I = f (MEC , r)MEC : 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资本边际效率(=△ P/A K,收益/资本,收益=利润+资本损益)即预期利润率(P e)即I =f (P e, r)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