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态滤波
- 格式:pdf
- 大小:118.83 KB
- 文档页数:5
同态滤波的原理
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同态滤波的原理,保证让你觉得超有趣!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想要看清房间里的东西,这时候你打开了一盏灯,一下子,一切都变得清晰可见了!同态滤波就有点像这盏灯呢!
同态滤波啊,它主要是针对图像或者信号来处理的。
比如说,你有一张照片,可能因为光线不好啥的,有些地方很暗,看不清细节。
这时候同态滤波就出马啦!它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能把暗的地方变亮,把亮的地方适当调整,让整个图像变得更加清晰、漂亮!
再比如,你在听音乐的时候,可能有些声音很嘈杂,让你根本听不清主要的旋律。
而同态滤波就好像能把那些嘈杂的声音给过滤掉,让好听的旋律更加突出!是不是很厉害?
咱具体说说它的原理哈。
同态滤波会把图像或者信号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光照的部分,就好像白天的太阳,决定了整体的明亮程度;另一个是反射的部分,就像物体本身的颜色和质地。
然后呢,对这两个部分分别进行处
理,最后再合到一起。
这就像给一幅画先打底色,再仔细描绘细节一样,最后呈现出的效果那可就大不一样啦!
我跟你说,我上次处理一张老照片的时候,哇塞,用了同态滤波后,那照片简直就跟新拍的一样!原来模糊不清的人脸一下子就清楚了,我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
总之啊,同态滤波就是这么神奇又好用的东西!它能让那些不怎么完美的图像和信号变得焕然一新,让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它们。
所以呀,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个同态滤波哦!它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呢!。
matlab同态滤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同态滤波的原理和数学背景;2. 学生能掌握利用MATLAB进行同态滤波的编程步骤和方法;3. 学生能描述同态滤波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MATLAB实现同态滤波算法,并对给定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2. 学生能通过分析滤波结果,调整滤波参数,优化图像处理效果;3. 学生能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同态滤波的原理和实验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图像处理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探究的热情;2. 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实验过程中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图像处理领域的基本方法和MATLAB编程技巧。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图像处理有一定了解,但对同态滤波技术尚陌生。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同态滤波应用于实际图像处理任务中,提高图像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同态滤波原理介绍:包括同态滤波的定义、数学模型和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和优势。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图像增强”,第5节“同态滤波器”。
2. MATLAB编程基础:回顾MATLAB的基本操作、矩阵运算和图像处理工具箱的使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MATLAB编程基础”。
3. 同态滤波MATLAB实现:详细讲解同态滤波的编程步骤,包括图像读取、预处理、滤波器设计、滤波处理和结果展示。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图像增强”,第5节“同态滤波器”实例。
4. 实验与演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图像处理案例,进行同态滤波实验,分析不同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图像增强”,第6节“实验与演示”。
5. 滤波效果评估与优化:介绍评估滤波效果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调整滤波参数,优化滤波效果。
同态滤波在⽣活中会得到这样的图像,它的动态范围很⼤,⽽我们感兴趣的部分的灰度⼜很暗,图像细节没有办法辨认,采⽤⼀般的灰度级线性变换法是不⾏的。
图像的同态滤波属于图像频率域处理范畴,其作⽤是对图像灰度范围进⾏调整,通过消除图像上照明不均的问题,增强暗区的图像细节,同时⼜不损失亮区的图像细节. 我们⼈眼能分别得出图像的灰度不仅仅是由于光照函数(照射分量)决定,⽽且还与反射函数(反射分量)有关,反射函数反映出图像的具体内容。
光照强度⼀般具有⼀致性,在空间上通常会有缓慢变化的性质,在傅⽴叶变换下变现为低频分量,然⽽不⼀样的材料的反射率差异较⼤,经常会引起反射光的急剧变化,从⽽使图像的灰度值发⽣变化,这种变化与⾼低频分量有关。
为了消除不均匀照度的影响,增强图像的⾼频部分的细节,可以采⽤建⽴在频域的同态滤波器对光照不⾜或者有光照变化的图像进⾏处理,可以尽量减少因光照不⾜引起的图像质量下降,并对感兴趣的景物进⾏有效增强,这样就在很⼤程度上做到了原图像的图像增强。
同态滤波是⼀种在频域中进⾏的图像对⽐度增强和压缩图像亮度范围的特殊⽅法。
同态滤波器能够减少低频并且增加⾼频,从⽽能减少光照变化并锐化边缘细节。
图像的同态滤波技术的依据是图像获取过程中的照明反射成像原理。
它属于频域处理,作⽤是对图像灰度范围进⾏调整,通过消除图像上照明不均的问题。
⾮线性滤波器能够在很好地保护细节的同时, 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同态滤波器就是⼀种⾮线性滤波器,其处理是⼀种基于特征的对⽐度增强⽅法,主要⽤于减少由于光照不均匀引起的图像降质,并对感兴趣的景物进⾏有效地增强。
同台系统适⽤于服从⼴义叠加原理,输⼊和输出之间可以⽤线性变化表⽰的系统。
图像的同态滤波是基于以⼊射光和反射光为基础的图像模型上的,如果把图像函数表⽰为光照函数,即照射分量与反射分量两个分量的乘积,那么图像的模型可以表⽰为,其中,。
的性质取决于成像物体的表⾯特性。
通过对光照分量和反射分量的研究可知,光照分量⼀般反映灰度的恒定分量,相当于频域中的低频信息,减弱⼊射光就可以起到缩⼩图像灰度范围的作⽤;⽽反射光与物体的边界特性是密切相关的,相当于频域中的⾼频信息,增强反射光就可以起到提⾼图像对⽐度的作⽤。
同态滤波的基本原理同态滤波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改善信号的质量,提高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有效消除噪声,过滤持续不变和非稳定的低频成分,从而提供准确的信号处理系统。
本文将重点介绍同态滤波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定义、工作原理、优点和应用等。
一、什么是同态滤波同态滤波(Homomorphic Filter,HF)是一种新型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它可以在完整的时域内进行频域或空间域信号处理,从而实现连续变化和不变信号之间的模糊转换。
由于这种技术具有对输入信号无直接操作的特性,因此,它可以有效抑制或剔除无关组件,并保留有用的信号部分,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
二、同态滤波的工作原理同态滤波的工作原理是将输入信号转换成点阵的形式,然后对点阵进行变换,以改变点阵的信号的复杂性,并对其进行压缩或限制,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在完成变换后,在输入信号点阵中分离有用信号和冗余信号,并删除其中的持续不变和非稳定的低频成分,以提高信号的质量。
三、同态滤波的优点1、特定信号处理与传统滤波器不同,同态滤波器可以在数字信号中处理特定的信号,有效抑制或剔除无关组件,并保留有用的信号部分;2、无调制同态滤波器的滤波器实现不需要系统模型的调制;三、抗噪同态滤波器可以有效抑制噪声,提供准确的信号处理系统;4、低功耗滤波运算过程中,同态滤波需要少量的运算,从而降低系统功耗。
四、同态滤波的应用同态滤波可仨用于多个领域,包括语音、图像、视频和无线通信等。
(1)语音处理:可以用同态滤波器来消除噪声,优化语音质量,增强语音的特征,使语音更加清晰;(2)图像处理:可以使用同态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增强,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消除图像中不必要的噪声;(3)视频处理:可以使用同态滤波器来处理视频信号,提高视频画面的清晰度,消除静帧噪声;(4)无线通信:同态滤波技术可以改善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消除传输过程中的干扰,降低信号失真率。
综上所述,同态滤波是一种新型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它可以有效抑制或剔除无关组件,并保留有用的信号部分,从而改善信号的质量,提高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有效消除噪声,过滤持续不变和非稳定的低频成分,从而提供准确的信号处理系统。
基于OpenCV的同态滤波在4.0.1节中,我们已经介绍了⼀个简单的图像形成模型,即照射-反射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开发⼀种频率处理程序,该程序可以同时压缩灰度范围和增强对⽐度来改善⼀幅图像的表现。
图像形成的照射-反射模型的表达式如下:f(x,y)=i(x,y)r(x,y) 6.4- 16上式不能直接⽤于对照射和反射的频率分量进⾏操作,因为两个分量的傅⾥叶变换之积,不等于原图像的傅⾥叶变换:6.4- 17但是,我们可以定义如下变换关系:6.4- 18然后再对上式两边做傅⾥叶变换:6.4- 19得到下⾯的傅⾥叶变换域的等式:6.4- 20其中,分别是的傅⾥叶变换。
我们可以⽤⼀个滤波器对滤波,故有:6.4- 21在空间域中,滤波后的图像为:6.4- 22我们可以将上式改写成简略形式:6.4- 23其中,6.4- 246.4- 25最后,因为是通过取输⼊图像的⾃然对数形成的,我们可通过取滤波后的结果的指数这⼀反处理来形成输出图像:6.4- 266.4- 276.4- 28经滤波处理后的照射和反射分量。
以上推到的滤波⽅法流程图,如图6. 26所⽰。
该滤波⽅法是针对特定成像系统,在此称为同态系统。
在这种特殊应⽤中,⽅法的关键在于照射分量和反射分量的分离,其实现形式(6.4-20)所⽰。
然后,如式(6.4-21)那样,⽤同态滤波器对这些分量进⾏滤波操作。
图像的照射分量通常由慢的空间变化来表征,⽽反射分量往往引起突变,特别是在不同物体的连接部分。
这些特性导致图像取对数后的傅⾥叶变换的低频成分与照射分量相联系,⽽⾼频成分与反射分量相联系。
虽然这些联系只是粗略的近似,但它们⽤在图像滤波中是有益的。
图6. 27所⽰的函数形状可⽤⾼通滤波器的基本形式来近似。
例如,采⽤形式稍微变化⼀下的⾼斯⾼通滤波器可得到函数:使⽤同态滤波器可更好地控制照射分量和反射分量。
这种控制需要指定⼀个滤波器函数,它可⽤不同的可控⽅法影响傅⾥叶变换的低频和⾼频分量。
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同态滤波器设计二、实验内容与结果(1)matlab程序clc;clear all;close all;img=imread('D:\Matlab\bin\bb.png');subplot(2,2,1),imshow(uint8(abs(img)),[]), title('滤波前的图像')img=im2double(img);%转换图像矩阵为双精度型lnimg=log(img+1);%取对数Fimg=fft2(lnimg);%傅里叶变换P=fftshift(Fimg);%将频域原点移到图像中心;[M,N]=size(Fimg);%返回的行数和列数在P作为单独的输出变量subplot(2,2,2),imshow(uint8(abs(P)),[]),title('滤波前的频谱图像');%显示无符号8位数,即256级的灰度图像x0=floor(M/2);y0=floor(N/2);%表示将向量M和N每个元素与2作除法后取整D0=100;%截止频率c=1.50;%锐化系数Hh=2;Hl=0.5; %Hh>1,Hl<1,Hh为高频增益,Hl为低频增益for u=1:Mfor v=1:ND(u,v)=sqrt((u-x0)^2+(v-y0)^2);%点(u,v)到频率平面原点的距离H(u,v)=(Hh-Hl)*(1-exp(-c*(D(u,v)^2/D0^2)))+Hl;%同态滤波器函数endendhImg=Fimg.*H(u,v); %滤波,矩阵点乘Q=fftshift(hImg);%傅里叶逆变换subplot(2,2,3),imshow(uint8(abs(Q)),[]),title('滤波后的频谱图像'); gImg=ifft2(hImg);%反傅立叶变换Y=exp(gImg); %取指数J=im2uint8(Y);%转换图像矩阵为无符号8位数,即256级的灰度图像subplot(2,2,4),imshow(uint8(abs(J)),[]),title(' 滤波后的增强图像'); (2)实验结果。
同态滤波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学⽣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信息⼯程学院题⽬:图像同态滤波增强处理程序设计初始条件:(1)提供实验室机房及其 matlab 软件;(2)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学习。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掌握图像同态滤波处理的基本原理,利⽤ matlab 设计程序完成以下功能;(2)选择⼀幅 256 级的灰度图像;(3)该图像被乘性噪声所污染,得到污染后的图像;(4)对污染后的图像作 Fourier 变换,得到频谱图像;(5)设计同态滤波器对频谱图像进⾏同态滤波处理;(6)对同态滤波处理后的结果图像作逆 Fourier,得到增强后的滤波结果,显⽰结果图,并对结果进⾏分析⽐较;(7)要求阅读相关参考⽂献不少于 5 篇;(8)根据课程设计有关规范,按时、独⽴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1) 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查阅资料,确定⽅案四天;(2) 进⾏编程设计⼀周;(3)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三天;指导⽼师签名:年⽉⽇系主任(负责⽼师)签名:年⽉⽇⽬录摘要................................................................ I 1 MATLAB的简介及应⽤.. (1)1.1 MATLAB简介 (1)1.3 MATLAB特点 (2)2 设计⽬的 (4)3 同态滤波器设计原理 (4)3.1 基本概念 (4)3.2 同态信号处理 (4)3.3 相乘信号的同态滤波处理 (5)4 ⽤同态滤波技术进⾏图像增强处理 (7)4.1 简单的图像形成模型和特性 (7)4.2 同态滤波改善图像的数学模型 (7)4.3 同态滤波函数的确定 (9)5 同态滤波器程序及MATLAB软件仿真 (10)5.1 同态滤波器程序设计 (10)5.2 仿真结果图 (11)6 ⼼得体会 (12)参考⽂献 (13)摘要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实际环境中成像条件的限制,造成图像的背景光照不均匀,当照度不均匀时,图像上对应照度暗的部分,其细节就较难分辨。
同态滤波算法
同态滤波算法
同态滤波是一种可以有效消除图像干扰信号的滤波算法,它可以提高图像的信噪比,有效建立图像的空间统计属性。
同态滤波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估计法,它通过判断窗口内像素值的分布来估计噪声的大小,然后根据噪声等级来调整平滑度,从而进行全局的滤波。
同态滤波的原理是把图像每一个像素视作一个随机变量,利用概率论中的中心极限定理来估计图像像素的分布情况。
在图像处理过程中,可以进行同态滤波处理,以便提高图像的信噪比,使图像显示的清晰程度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图像的质量。
同态滤波算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完成:
1、计算窗口内像素分布的方差,根据方差的大小来确定窗口内像素分布的同态性。
2、根据方差的大小,选择最优窗口大小。
一般而言,随着窗口大小的增大,方差也会增大,所以需要在不同的窗口大小中比较选择最优的窗口大小。
3、计算窗口内像素值的均值,根据均值对原图像进行滤波处理。
同态滤波算法是一种利用概率论统计方法的滤波算法,它可以有效地消除图像干扰信号,提高图像的信噪比,改善图像的显示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保护图像的空间统计特征。
- 1 -。
python同态滤波实现代码Python同态滤波,也称为同态加密,是一种常用的加密算法,可以对数字信号进行变形,使得原有的信号可以通过滤波器进行加密和解密。
同态滤波,可以对信号进行非线性操作,包括对数运算、平方以及开方计算等。
同态加密的基本原理是:在原有的数据加密算法中,数据需要先被加密,然后再解密。
但是,在同态加密中,算法不仅能够加密数据,还能进行计算,不需要解密即可输出结果。
这样,保护了数据的加密安全性的同时,也使得数据计算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
下面请跟我一起学习如何用Python实现同态滤波:1.导入所需库我们需要导入的库有:numpy、math、scipy等。
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mathfrom scipy.fftpack import fft2.实现同态滤波函数下面是同态滤波函数的实现代码:def homomorphic_filter(path, window_size=15, Q=0.1):# 读取音频数据data, fs = librosa.load(path)# 求取音频信号的长度data_len = len(data)# 转换到频率域fft_data = fft(data)# 设置中心频率c = 2# 初始化一个高斯窗window = np.zeros(data_len)for i in range(data_len):window[i] = math.exp(-1 * (i - data_len / 2) ** 2 / (2 * window_size ** 2))# 将窗口做傅里叶变换window_fft = fft(window)# 设置参数h和alphah = np.zeros(data_len)alpha = np.zeros(data_len)for i in range(c, data_len - c):h[i] = 1 - math.exp(-1 * Q * ((i - c) ** 2))alpha[i] = 1.0 / (1 + h[i])# 进行同态滤波filtered_data = alpha * fft_datareturn np.real(ifft(filtered_data))以上代码中,首先将音频数据读取出来,转换到频率域。
clear;close all;[name,path] = uigetfile('lena.bmp');file = strcat(path,name);[X,map]=imread(file);X=double(X);I=rgb2hsv(X);H=I(:,:,1);S=I(:,:,2);V=I(:,:,3);%if size(X,3)==3% X= rgb2gray(X);%end% 装载图片% 显示这个图片figure,imshow('lena.bmp');title('原始图像');% 构造一个高斯滤波器f_high = 1.0;f_low = 0.8;% 得到一个高斯低通滤波器gauss_low_filter = fspecial('gaussian', [7 7], 1.414);matsize = size(gauss_low_filter);% 由于同态滤波是要滤出高频部分,% 所以得把这个低通滤波器转换成一个高通滤波器.% f_high 和f_low 是控制这个高通滤波器形态的参数.gauss_high_filter = zeros(matsize);gauss_high_filter(ceil(matsize(1,1)/2) , ceil(matsize(1,2)/2)) = 1.0;gauss_high_filter = f_high*gauss_high_filter - (f_high-f_low)*gauss_low_filter; % 利用对数变换将入射光和反射光部分分开log_img = log(double(V)+eps);% 将高斯高通滤波器与对数转换后的图象卷积high_log_part = imfilter(log_img, gauss_high_filter, 'symmetric', 'conv');% 由于被处理的图象是经过对数变换的,再用幂变换将图象恢复过来high_part = exp(high_log_part);minv = min(min(high_part));maxv = max(max(high_part));% 得到的结果图象temp=(high_part-minv)/(maxv-minv);S=adapthisteq(S)*2.1;HSV3(:,:,1)=H; %保留H不变,开始合成HSV3(:,:,2)=S;HSV3(:,:,3)=temp;rgb2=hsv2rgb(HSV3); %转换回RGB空间figure;imshow(rgb2);title('同态滤波图像');。
§4.4 同态滤波
在生活中会得到这样的图像,它的动态范围很大,而我们感兴趣的部分的灰度又很暗,图像细节没有办法辨认,采用一般的灰度级线性变换法是不行的。
图像的同态滤波属于图像频率域处理范畴,其作用是对图像灰度范围进行调整,通过消除图像上照明不均的问题,增强暗区的图像细节,同时又不损失亮区的图像细节.
4.4.1 同态滤波法
下面介绍同态滤波法。
(,)f x y :
一般自然景物的图像(,)f x y 可由照明函数(,)i f x y 和反射函数(,)r f x y 的乘积表示。
(,)i f x y 描述景物的照明,与景 物无关;(,)r f x y 包含景物的细节,与照明无关。
(,)(,)(,)
0(,); 0(,)1i r i r f x y f x y f x y f x y f x y =⋅<<∞<<
由于二者相乘,无法变换到频域再分开处理,故如下处理:
ln :
对上式取对数
[]ln (,)ln (,)(,)ln (,)ln (,)i r i r f x y f x y f x y f x y f x y =⋅=+
使在空间域变成相加关系,
FFT :
对上式取傅氏变换
[]ln ,ln ,ln (,)ln (,)ln (,)(,)(,)i r i r F u v F f x y f x y F u v F u v =+=+ ,ln (,)i F u v : 照明函数在空间上变化缓慢,其频谱特性集中在低频段,; ,ln (,)r F u v : 反射函数的频谱集中在高频段(景物本身具有较多的细节和边缘),反射函数描述的景物,反映图像的细节内容,其频率处于高频区域。
(,)H u v :假如图像照明不均,则图像上各部分的平均亮度会有起伏。
对应于暗区的图像细节结构就较难分辨,需要消除这种不均匀性。
可以压缩照明函数的灰度范围,也就是在频域上削弱照明函数的成分,同时增强反射函数的频谱成分,就可以增加反映图像对比度的反射函数的对比度。
结果,使图像上暗区图像细节得以增大,并尽可能大的保持亮区的图像细节。
由乘上传递函数,
低频段被压缩,而高频段却扩展了。
(,)()H u v −−同态滤波器
ln ln ,ln ,ln ,ln ,ln (,)(,)(,)
(,)(,)(,)(,(,)(,)
i r i r G u v F u v H u v F u v H u v F u v H u v G u v G u v =⋅=⋅+⋅=+)
-1FFT :求傅里叶反变换,得在对应空间域表达式
{}{}{111ln ,ln ,ln (,)(,)(,)i r }F G u v F G u v F G u v −−−=+ exp {}{}1ln (,)exp (,)g x y F G u v −=
根据不同的图像特性和需要,选用不同的(,)H u v ,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总之,细节对比度差,分辨不清的图像用同态滤波器处理后,图像画面亮度比较均匀,细节得以增强。
4.4.2 光照不均匀的MATLAB 简单处理[4]
I=imread('D:\MatLab\toolbox\images\imdemos\rice.tif');
I=im2double(I);
subplot(3,2,1),imshow(I); %IM2DOUBLE Convert image to double precision title('rice.tif')
bg32=blkproc(I,[32,32],'min(x(:))');
% B = BLKPROC(A,[M N],FUN) processes the image A by applying the function % FUN to each distinct M-by-N block of A, padding A with zeros if
% necessary. FUN is a function that accepts an M-by-N matrix, X, % and returns a matrix, vector, or scalar Y:
subplot(3,2,2),surf(bg32);
% SURF(X,Y ,Z,C) plots the colored parametric surface defined by % four matrix arguments.
title('surf for image block');
%% 估计图像背景的照度,通过取32×32大小图像块中的最小值做图像背景的照度。
%% 用blkpoc函数加快运算速度。
bg256=imresize(bg32,[256,256],'bicubic');
% IMRESIZE resizes an image of any type using the specified interpolation method.
% B = IMRESIZE(A,[MROWS MCOLS],METHOD) returns an image of size
% MROWS-by-MCOLS.
subplot(3,2,3),imshow(bg256);
title('total background')
%% 将粗略估计的背景矩阵扩展成与原始图像大小相同的矩阵,这是通过双三次插值%%实现。
II=I-bg256;
subplot(3,2,4),imshow(II);
title('de-background image')
%% 从原图像中减去估计出的背景图像以消去照度不均匀的影响,但使图像变暗。
III=imadjust(II,[0,max(II(:))],[0,1]);
% J = IMADJUST(I,[LOW_IN; HIGH_IN],[LOW_OUT; HIGH_OUT]) maps the
% values in intensity image I to new values in J such that values between
% LOW_IN and HIGH_IN map to values between LOW_OUT and HIGH_OUT. Values % below LOW_IN and above HIGH_IN are clipped; that is, values below LOW_IN
% map to LOW_OUT, and those above HIGH_IN map to HIGH_OUT. You can use an % empty matrix ([]) for [LOW_IN; HIGH_IN] or for [LOW_OUT; HIGH_OUT] to
% specify the default of [0 1]. If you omit the argument, [LOW_OUT;
% HIGH_OUT] defaults to [0 1].
subplot(3,2,5),imshow(III);
title('adjusted imagebintensitybvalue')
%% 通过指定图像的灰度范围,调整图像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