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操作系统运行环境
- 格式:ppt
- 大小:587.50 KB
- 文档页数:49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用户操作说明第一章系统概述科技成果登记是成果转化、推广、统计、奖励等科技成果管理的基础。
本系统对于各级成果管理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而言,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系统,全国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和各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使用本系统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生成上报数据文件,再通过文件的传输,实现科技成果数据的层层上报,最后通过数据导入,形成各级成果管理部门的成果数据库。
各级成果管理机构在进行成果登记时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二章系统运行环境2.1 硬件环境IBM PC或兼容机,至少256MB存,1024*768分辩率的监视器,至少剩余200M的硬盘空间。
2.2 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如windows 98, windowsXP ,windows2000, windows2003,windows2008等),32位、64位均可。
第三章系统的安装与运行3.1 系统软件的获得途径3.1.1 免费向各级科技成果管理部门或科技部"NAST"项目组索要光盘;3.1.2 从或下载应用软件。
3.2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软件的安装运行系统的安装程序"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exe",系统即自动安装,缺省安装目录为C:\kjcg9.0,用户可自行选择安装路径。
注意:如果操作系统是windows7、windws2008或更高版本①系统安装时,一定要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安装文件;②自行选择安装路径时,不要选择c:\program files下。
系统安装后自动在系统"程序"菜单下形成"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子菜单。
3.3 系统运行点击“开始”菜单,在"程序"菜单下点击"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即进入本系统,屏幕上出现“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主窗口。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操作系统的任务: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合理、方便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两类使用接口:分别是编程接口、用户接口。
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随机性研究操作系统的观点:1.软件观点:外在特性--接口、内在特性--与硬件交互2.资源管理的观点3.进程的观点:把操作系统看作由多个可以同时独立运行的程序和一个对这些程序进行协调的核心所组成。
4.虚机器观点:操作系统把原来的计算机(裸机)扩充成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计算机系统,这种计算机系统被称为虚拟计算机。
5.服务提供者观点:提供了比裸机功能更强、服务质量更好、更方便灵活的虚拟机操作系统的功能: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设备管理windows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了分层的模块结构,主要层次有:硬件抽象层HAL、内核、执行体、大量子系统集合unix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从内向外各层分别是硬件层、操作系统内核层、系统调用层、应用层Linux操作系统体系结构:Linux内核、Linux Shell、Linux文件系统、Linux应用程序Android操作系统体系结构,从高到低:应用程序层、应用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Linux 内核层批处理操作系统:1.基本工作方式:用户将作业交给系统操作员,操作员收到一定数量的用户作业后组成一批作业,再输入到计算机中,这批作业在系统中形成一个连续的、自动转接的作业流。
操作员然后启动操作系统,系统自动、依次执行每个作业,最后由操作员将执行完毕的作业结果交给用户。
2.特点:成批处理,用户自己不能干预自己作业的运行。
发现作业无法及时改正。
3.优点:作业流程自动化较高、资源利用率较高、作业吞吐量大,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效率。
4.缺点:用户不能直接与计算机交互,不适合调试程序。
分时系统:用户通过中断交互式向系统提出命令,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方式处理服务请求。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一、引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学科的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应用技术。
二、课程目标•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熟练掌握并应用Unix/Linux操作系统;•学会编写并调试简单的操作系统代码。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章:概论第一节: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历史•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操作系统的分类第二节:计算机硬件基础•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第三节:操作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第二章:进程管理第一节:进程和线程•进程和线程的概念和特点•进程和线程的状态•进程和线程的调度算法第二节:进程同步与通信•进程同步的概念和原理•进程并发访问的问题和方法•进程间通信和同步的机制和方式第三节:死锁的概念和预防•死锁的原理和特征•死锁的预防第三章:内存管理第一节:内存的物理地址分配•内存的物理地址映射•内存的物理地址分配第二节:动态内存管理•动态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动态内存管理的实现方法第三节:虚拟内存管理•虚拟内存的概念和特点•虚拟内存的实现方法第四章:文件系统管理第一节:文件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文件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文件系统的组成第二节:文件系统的实现•文件系统的基本操作•文件系统的存储结构•文件系统的缓存管理第五章:Unix/Linux操作系统第一节:Unix/Linux概述•Unix/Linux的历史和发展•Unix/Linux的特点和优势第二节:Unix/Linux基本命令•目录操作命令•文件操作命令•系统管理命令第三节:Unix/Linux系统管理•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进程管理和服务管理•网络管理和安全管理第六章:操作系统的应用第一节: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第二节:实时操作系统•实时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实时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第三节: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法四、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七版),Silberschatz, Galvin, Gagne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参考书目•《现代操作系统》(第三版),Tanenbaum, Bos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操作系统与网络管理》(第二版),谢仁发,刘建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UNIX环境高级编程》(第三版),W. Richard Stevens, Stephen A. Rago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五、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教学方法•讲授课程讲述主要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实验课程让学生自己操作实践并探讨问题的解决方式;•课堂讨论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并掌握要点。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操作系统》是信息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是一门涉及较多硬件知识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课程。
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特点是概念多、较抽象和涉及面广,其整体实现思想和技术又往往难于理解。
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实施管理,是所有其他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唯一接口,所有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都要得到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
因此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如UNIX、xinux)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了解它是如何组织和运作的,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先修课要求,本课程在学习之前最好具有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
了解操作系统发展过程、新技术的应用。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及它们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为今后的进修、应用实务作好技术准备。
掌握:基本概念包括:多道程序设计、并发、分时、作业、进程、互斥与同步、周转时间、吞吐量、重定位、连接、虚拟存储、虚拟设备、死锁、线程。
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资源(处理机、存储器、设备、文件)的管理策略。
基本技能:管理系统资源的常用命令、系统配置与维护的方法和技术。
理解重点:进程概念、存储管理(尤其虚拟存储)的各种策略、文件系统的管理、设备的管理和配置。
结合具体现代操作系统加深理解。
了解难点:进程的概念及其与程序的区别、进程间同步与互斥的正确实现、虚拟设备与虚拟存储。
Unix,Windows NT的系统结构、功能特点。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1、本课程概念多、较抽象、涉及面广,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
约佔80%。
实验与自学约佔20%。
教师应该提供自学提纲并适当辅导。
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在我们日常使用电脑或手机的过程中,操作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就像是一个大管家,默默地管理着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让我们能够轻松地完成各种任务。
但你是否想过,操作系统是在怎样的环境中运行的呢?这就好比一个运动员,要想发挥出最佳水平,离不开合适的场地和装备。
操作系统也是如此,它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和支持才能稳定、高效地工作。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硬件环境。
硬件是操作系统运行的基础,就像大楼的地基一样。
中央处理器(CPU)是其中的核心组件,它负责执行操作系统发出的各种指令。
不同的操作系统对 CPU 的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
比如,一些轻量级的操作系统可能在较低性能的 CPU 上也能流畅运行,而像一些大型的专业软件所依赖的操作系统,则需要高性能的多核 CPU 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
内存也是关键的一环。
操作系统和正在运行的程序都需要在内存中存储和处理数据。
如果内存不足,操作系统可能会变得缓慢,甚至出现程序崩溃的情况。
这就好比一个仓库,如果存储空间太小,就无法存放足够的货物,从而影响整个业务的运转。
存储设备,如硬盘和固态硬盘(SSD),则用于长期保存操作系统、程序和用户的数据。
它们的读写速度和容量也会影响操作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快速的存储设备可以让操作系统更快地加载和保存数据,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除了这些主要的硬件组件,还有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它们为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交互提供了途径。
操作系统需要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处理这些设备发送的信号,以响应用户的操作。
接下来,我们看看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需要与各种应用软件协同工作。
这些应用软件可能是办公软件、游戏、图形设计工具等等。
操作系统要为这些软件提供稳定的运行平台,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安装、运行和卸载,并且能够合理地分配系统资源,避免出现软件之间的冲突。
驱动程序是连接操作系统和硬件设备的桥梁。
不同的硬件设备需要相应的驱动程序才能在操作系统中正常工作。
班级: 姓名: 学号:1.1 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本节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对以下内容的理解: 1) 计算机硬件组件; 2) 计算机操作系统; 3) Windows 的发展史; 4) Windows 的运行环境。
1. 工具/准备工作在开始本节实验之前,请回顾教材的相关内容。
需要准备一台带有浏览器,能够访问Internet 的计算机。
2. 实验内容与步骤(1) 计算机的5个主要硬件组成部分是什么?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indows 操作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什么?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Windows 系统管理本节实验的目的是: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实验11) 了解和学习Windows系统管理工具及其使用;2) 熟悉Windows系统工具的内容和应用;由此,进一步熟悉Windows系统的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的运⾏环境操作系统的运⾏环境⼀、操作系统的运⾏机制 计算机系统中,通常CPU执⾏两种不同性质的程序,⼀种是操作系统内核程序;另⼀种是⽤户⾃编程序或系统外城的应⽤程序。
对操作系统⽽⾔,这两种程序的作⽤不同,前者是后者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因此“管理程序”要执⾏⼀些特权指令,⽽“被管理程序”出于安全性考虑,不能执⾏这些指令。
所谓特权指令,是指计算集中不允许⽤户直接使⽤的指令,如IO指令、置中断指令。
操作系统在具体实现上划分了⽤户态和核⼼态,以严格区分两种类程序。
⼀些与硬件关联交紧密的模块,诸如时钟管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等处于最底层。
其次是运⾏频率较⾼的程序,诸如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这两部分内容构成了操作系统的内核。
这部分内容的指令操作⼯作在核⼼态。
内核是计算机上配置的最底层软件,是计算机功能的眼神。
不同系统对内核的定义稍有区别,⼤多数操作系统内核包括四个⽅⾯的内容。
时钟管理 在计算机外部设备中,时钟是最关键的设备。
时钟的第⼀功能是计时,操作系统需要通过时钟管理,向⽤户提供标准的系统时间。
另外,通过时钟中断的管理,可以实现进程的切换。
诸如:在分时操作系统中,采⽤时间⽚轮转调度的实现;在实时系统中,按截⽌时间控制运⾏的实现;在批处理系统中,通过时钟管理来衡量⼀个作业的运⾏程度等。
因此,系统管理的⽅⽅⾯⾯⽆不依赖于它。
中断机制 引⼊中断技术的初衷是提⾼多道程序运⾏环境中CPU的利⽤率,⽽且主要是针对外部设备的。
后来的到发展,形成了多种类等,成为操作系统各项操作的基础。
例如键盘或⿏标信息的输⼊、进程的管理和调度、系统功能的调⽤、设备驱动、⽂件访问等,⽆不依赖于中断机制。
可以说,现代计算机系统是靠中断驱动的软件。
原语 按层次结构涉及的操作系统,底层必然是⼀些可被调⽤的公⽤⼩程序,他们各⾃完成⼀个规定的操作。
其特点是:1.他们处于操作系统的最底层,是最接近硬件的部分。
2.这些程序的运⾏具有原⼦性——其操作只能⼀起合成。
目录第一章小蜜蜂财务软件V8.0简介6第二章系统运行环境7一、硬件环境71、单机用户:72、网络版:8二、软件环境8第三章系统安装8第五章建立新账10第六章系统12一、项目:12二、币种:14三、摘要:15四、凭证类别:16五、结算方式:17六、科目:18第七章凭证管理21一、参数设置:22三、选择凭证类别23四、凭证录入:23五、凭证修改:26六、删除凭证27七、凭证审核28八、凭证查询29九、凭证汇总及项目汇总29十、凭证打印30第八章出纳管理34一、银行管理34二、支票管理:37三、对账管理:39四、银行对账单:41五、期初未达账43六、余额调节表:46七、对账48八、日记账及资金日报表:51第九章账簿55一、显示账簿55二、账薄56三、明细账57四、多栏账58五、余额表59六、日记账59七、序时账60八、日报表60九、项目总账61十、项目明细账62十一、账簿打印62第十章账务处理63一、自动转账641、进入自动转账642、转账模板类操作64二、过账操作步骤65三、结账:66第十一章报表66一、报表窗口组成66二、报表编辑701、数据定义702、格式设计703、公式编辑:714、表尾编辑735、平衡检查741、计算报表742、打印报表743、其他运用75第十二章工资核算75一、准备工作761、基础设置762、操作流程图76二、系统设置771、新建工资表782、打开工资表783、工资栏目设置784、计算公式设计825、工资类型、分档设置886、过滤器设置897、自定义职员属性908、常用列表数据管理91二、业务处理921、部门员工管理922、工资数据输入933、银行代发974、费用分配向导994、月结102三、查询、汇总、打印1031、员工资料查询1032、凭证查询1043、工资项目、费用分配结构查询1054、报表管理106四、数据导出1121、设置输出的项目1132、设置输出的凭证管理类型113第十三章财务分析114一、系统说明114二、系统组成116三、初始界面116四、操作流程119(一)系统初始设置119(二)指标分析121(三)报表分析125第十四章固定资产131一、系统维护131二、初始化133三、日常处理136四、月末结账137五、固定资产报表138六、工具141第一章小蜜蜂财务软件V8.0简介“小蜜蜂财务软件V8.0”版是深圳市锐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贝公司”)吸取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政策,根据目前市场发展需要,经过精心研制而开发的具有用户定制、功能无限的特点,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的财务管理软件。
第二章 操作系统运行机制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环境和由其他的系统软件形成的软件环境。
本章讨论硬件环境。
CPU-存储体系-中断与异常机制-系统调用-IO 技术中央处理器(CPU )一般的处理器构成与基本工作方式运算器:实现任何指令中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计算的核心。
控制器:负责控制程序运行的流程寄存器:存放相关数据的存储设备高速缓存:出于CPU 与物理内存之间,有控制器的内存管理单元管理。
====处理器中的寄存器可见寄存器:数据、地址、条件码寄存器控制和状态寄存器:用于控制处理器的操作,一般由具有特权的操作系统代码使用以控制其他程序的执行。
====指令执行的基本过程:先从存储器中每次读取一条指令,然后执行这条指令。
(指令周期) ====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如果某微型计算机是用于多用户或多任务的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中,则他的指令系统中的指令必须分为: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
特权指令:指令系统的那些只能由操作系统使用的指令,而不允许一般用户使用的。
非特权指令:用户只能使用非特权指令,因为只有操作系统才能使用所有的指令。
处理器的状态====管态: 操作系统管理程序运行的状态,具有较高的特权级别,称为特权态和系统态。
目态: 用户程序运行的状态,具有较低的特权级别,称为普通态和用户态。
====CPU 状态的转换:管态和目态是可以转变的==目态到管态:转换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中断或异常==管态到目态:通过设置PSW 指令,修改程序状态字。
当计算机处于目态时,不允许执行特权指令。
====限制用户程序执行特权指令:用户程序中不允许使用特权指令。
当用户程序需要占用CPU 时,应该让CPU 处于目态。
程序状态字PSW (解决当前工作状态的问题)用一个专门的寄存器来指示处理器状态,称为程序状态字(PSW )。
用程序计数器(PC )这个专门地寄存器来指示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
处理器的程序状态字通常包括以下状态代码:CPU 的工作状态代码:指明管态还是目态,用来说明当前在CPU 上执行的是操作系统还是一般用户,以 决定它是 否可以使用特权指令或拥有其他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