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
- 格式:ppt
- 大小:7.54 MB
- 文档页数:29
第27课时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无丝分裂及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目标导航 1.描述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说明有丝分裂的意义。
2.简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3.描述“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熟练使用高倍显微镜。
一、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有丝分裂的意义1.动物细胞的中心粒在________倍增,进入分裂期后,一组中心粒位置不变,另一组中心粒移向__________,两组中心粒发出__________形成纺锤体。
2.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____________,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3.意义(1)将亲代细胞的____________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______________中。
(2)由于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__,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____________的稳定性。
二、无丝分裂1.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变化。
2.过程(1)________先延长,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两个__________。
(2)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__________。
3.实例:____________的无丝分裂。
三、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______________。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
(2)高倍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____________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3)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有利于观察。
2.实验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3~4 d,待根长到________。
(2)装片的制作该过程主要包括:取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片。
课时双测过关(二十六)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A级——学考水平达标练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都加倍B.前期两组中心粒和姐妹染色单体都发生分离C.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在一个平面上D.末期细胞板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部分解析:选C 有丝分裂间期结束时,DNA分子数量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两组中心粒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而姐妹染色单体在后期才发生分离,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C正确;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板,D错误。
2.(2019·扬州期末)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B.前期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末期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解析:选D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会进行染色体的复制,A 错误;动物细胞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但动物细胞不会,D正确。
3.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最主要的特点是( )A.无染色体的变化和纺锤丝的出现B.无染色体的复制C.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D.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解析:选A 无丝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这也是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区别。
4.(2018·山东学考)下列材料中,适合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豌豆叶肉细胞B.小麦叶表皮细胞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D.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解析:选C 豌豆叶肉细胞、小麦叶表皮细胞和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正方形,细胞分裂旺盛。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 熟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3. 掌握制作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排列、分离和分配等步骤,最终形成两个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子细胞。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小白鼠胚胎细胞、洋葱根尖细胞、马蛔虫子宫细胞。
2. 试剂:胰蛋白酶、Hanks液、生理盐水、0.1%醋酸洋红溶液、75%酒精、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取小白鼠胚胎细胞,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
2. 取洋葱根尖细胞,用Hanks液清洗,固定后制成切片。
3. 取马蛔虫子宫细胞,用生理盐水清洗,固定后制成切片。
4. 将细胞悬液和切片分别置于载玻片上,滴加0.1%醋酸洋红溶液染色。
5. 将染色后的细胞悬液和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6. 依次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7. 记录观察结果,分析各时期的特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间期:细胞核较大,染色质疏松,染色体不明显。
细胞质均匀,无明显的细胞器。
2. 前期:染色体开始凝缩,核膜消失,出现纺锤体。
染色体数目加倍。
3.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纺锤体垂直于细胞中央。
染色体数目加倍。
4. 后期:染色体开始分离,纺锤体向两端移动。
染色体数目加倍。
5. 末期:染色体分离到两端,核膜重新出现,细胞质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水平。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纺锤体和细胞质的变化,以及各个时期的特征。
六、实验结论1.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2.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排列、分离和分配等步骤,最终形成两个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子细胞。
3. 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对于研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第2课时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说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同于植物细胞的特点。
(重点)2.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3.观察植物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重点)1.通过学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养成比较与分类的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实验观察植物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提高实验观察及进行实验结果交流的能力。
一、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无中心粒的倍增(低等植物细胞除外)完成中心粒的倍增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割细胞质细胞膜向中央凹陷,缢裂细胞质1.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三、无丝分裂1.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
2.过程(1)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
(2)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3)实例: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2.实验试剂(1)解离液:由质量分数15%HCl和体积分数95%酒精按1∶1配制而成。
(2)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3)漂洗液:清水,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3.实验步骤(1)装片的制作(2)观察:使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的各个细胞,并找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新教材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第一册:第2课时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知识点一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比较小思考:总结如何界定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答案】可以用“三看”法界定知识点二 活动: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1.实验原理:盐酸能够破坏细胞间的__果胶__,使根尖细胞在后续的操作中彼此容易被分开。
__碱性染料__可以使染色体着色,但盐酸会影响染色剂染色的效果。
所以,要用__清水__把处理根尖的盐酸充分冲洗干净,再用染液将根尖染色并制成__装片__,这样就可以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
2.方法步骤(1)根尖的培养:取洋葱(或大蒜),使其底部接触到水,待根生长到__2~5__ cm 长时就可以用于实验观察。
(2)制作临时装片(3)观察:在低倍物镜下寻找到根尖__分生区__的近正方形细胞后,转换__高倍物镜__辨认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位置,识别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
小思考:在显微镜下能否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为什么?【答案】不能。
实验过程中解离液把细胞杀死,使细胞停留在不同的分裂时期,通过移动装片可找到细胞的不同分裂相,这个过程看不到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
知识点三有丝分裂可保证细胞亲子代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__复制__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__子细胞__中。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染色体的复制实质上是DNA的复制,因而在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遗传性状的__稳定性__。
知识点四癌细胞可以无限制地分裂1.癌细胞的概念:在__某些致癌__因素的作用下,有的细胞会变得不受控制而__无限增殖__,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癌细胞的特点(1)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2)能在体内转移:细胞膜表面的__粘连蛋白__很少或缺失,易于从肿瘤上脱落。
(3)核形态不一、代谢__旺盛__、线粒体功能障碍、无__接触抑制__现象。
答案精析一、知识梳理1.(1)中心体间期(2)中心体星射线(3)缢裂2.(2)纺锤丝染色体合作探究1.(1)发生复制的结构不完全相同,动物还有中心体的复制。
(2)高等植物细胞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是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3)高等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一个细胞形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2.3.中是形成细胞板,使细胞质分割为二,还是细胞膜内陷使细胞质分割为二作为鉴别依据。
4.无丝分裂没有细胞周期,但有DNA的复制。
活学活用1.C [ b图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分裂应是在赤道板的中央位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为细胞壁将细胞分开,不是细胞膜向内凹陷。
从题干可知,这些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但d图却出现了中心体这个结构。
] 二、知识梳理4c2n0 4c2n4n4c2n4n4c4n0 2c2n0合作探究1.如图所示(1)分裂间期;原因是DNA复制,DNA分子数目加倍。
(2)末期;原因是细胞一分为二,DNA数目减半。
2.如图所示(1)后期;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2)末期;原因是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减半。
3.如图所示4.(1)DNA分子的复制。
(2)是。
(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又只含有一个DNA分子。
活学活用2.D [从甲过程到乙过程,DNA含量从2c达到了4c,反映出了细胞中DNA的复制过程。
处于甲状态的细胞较多,说明间期持续时间较长。
如果将DNA的复制阻断,则会导致甲细胞数增多,而乙、丙细胞数相对减少。
] 一题多变46条92个46条46个三、知识梳理1.(2)碱性2.(2)盐酸酒精(3)清水(4)龙胆紫醋酸洋红(5)盖玻片载玻片(6)分生区细胞中期前、后、末期合作探究1.由于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因此选材时要选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相对较高的生物细胞,这样可以使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相对较多,容易观察。
细胞分裂实验观察动物染色体的有丝分裂过程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遗传的基础过程之一。
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重要方式之一,负责维持种群细胞数量的平衡,并确保遗传物质的准确分配。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别关注染色体的行为。
以下是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动物细胞样本:可以选择离体组织或培养细胞。
取得样本后,通过酶解或其他方式处理,使细胞单层分散。
2. 配制细胞培养液:根据细胞类型不同,配制适当的培养液,提供生长和分裂所需的适宜环境。
3. 显微镜和载玻片:选择适当的显微镜和载玻片,保证观察时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4. 染色剂:可以选择适当的染色剂,如乌洛托品或其他DNA染色剂,来突出染色体的结构。
实验步骤:1. 取一小滴预先处理好的细胞悬液,均匀涂布在载玻片上。
2. 用另一根载玻片轻轻压在涂有细胞悬液的载玻片上,使细胞单层均匀分布。
3.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倍镜至适当倍数。
4.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观察结果:1. 有丝分裂的前期(原核期):可以观察到细胞核变大,染色质开始逐渐凝聚,形成染色体。
染色体呈现为细长的线状结构,能够明显地看到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2. 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进一步凝缩,呈现出更短更厚的形态。
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和纺锤体相互连接。
这是染色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和排列变化最显著的阶段。
3. 有丝分裂的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移向相反的细胞极,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同时,细胞被分割成两个子细胞,细胞质也随之分离。
讨论和结论:细胞有丝分裂是一个高度有序和精确的过程,能够确保遗传物质的准确分配。
通过观察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和变化。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凝缩、连接和分离等关键步骤,这些步骤都对染色体的准确分离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填表]有中心粒,且完成倍增2.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1)特征:将经过复制的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意义: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二、无丝分裂 1.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在于:①间期要进行中心体倍增。
②前期纺锤体由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组成。
③末期细胞膜从中部凹陷并把细胞缢裂为两部分。
2.无丝分裂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3.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的作用是使染色体着色,盐酸和酒精的作用是解离植物细胞。
4.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5.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持续时间最长,因此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三、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4)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2.实验试剂(1)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按1∶1配制而成。
(2)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3)漂洗液:清水,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3.实验步骤(1)装片的制作:[填图](2)观察:使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的各个细胞,并找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1.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不同(×)(2)动物细胞分裂间期有DNA的复制和中心体的倍增(√)(3)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4)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5)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2.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B.无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DNA的复制C.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能够进行无丝分裂D.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解析:选C 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所以叫做无丝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