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苯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 格式:docx
- 大小:13.28 KB
- 文档页数:1
25种常有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1石油醚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2乙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3甲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4氢氧化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5盐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6硫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7硝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8磷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9氢氧化钠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10重铬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11丙酮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12四氯化碳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13硝酸银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14硝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15高锰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16氯化钡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171,2- 二氯乙烷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181,2- 二甲苯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192- 丙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20氨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21过氧化氢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22偏钒酸铵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23硼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24高碘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25乙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1石油醚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步骤处理负责人报告立刻向班长、值班技术员、外操报告。
岗位人员通知管理区调动或化验调动、化验室负责人、安全工程师。
值班干部响应化验室负责人启动应急处理,安全工程师、技术员共同指挥事件化验室负责人办理。
通知事发四周人员远离事发地。
岗位人员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余惰性资料汲取。
也能够用砂土或其余不燃资料汲取。
应急人员初步着火:使用现场灭火器进行扑救。
处理组织现场没关的人员实时撤退。
管理人员事故控制后清理现场岗位人员皮肤接触:立刻脱去污染的穿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完全冲刷皮肤。
专业眼睛接触:立刻提起眼睑,用大批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完全冲刷起码 15分钟。
吸入:快速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应急人员救护畅。
如呼吸停止,立刻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实时就医。
注意事项没关人员撤退;营救人员做好个人防备。
2乙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理卡步骤处理负责人报告响应初步处理立刻向班长、值班技术员、外操报告。
岗位人员通知管理区调动或化验调动、化验室负责人、安全工程师。
事故风险分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卡析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事故类型为化学品泄漏,危险程度高事故发生区域生产车间、储罐区、仓库事故前征兆泄漏地点有刺鼻的味道;原料、成品包装破损;生产装置等设备、管线破裂。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应急工作职责现场应急处置小组组长:事故现场最高职位人员(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安全员)成员:现场所有人员应急小组成员1.所有现场工作人员对身边发生的事故作出第一反应,包括停机、断电、抢救伤员等,并大声呼救;2.现场事故发现者通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或电话指挥);3.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工作;4.副组长负责现场全面指挥,负责疏散引导和安全防护救护及负责协助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对事故和营救方案的制定工作;5.班长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现场人员、车辆,设置警戒区及救援通道,负责组织人员做好设备抢修工作;6.如有副组长因事不在现场,临时由组长指定负责人。
应急处置一、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最早发现化学品泄漏事故应立即向值班人员汇报,就地救援,同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启动本现场处置方案。
报告的主要内容:伤害程度,救灾物资人员需求等。
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指挥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
3.事故扩大时,拨打120报警电话请求区医疗部门支援。
报警内容:单位名称、地址、伤害类型。
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
打完电话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救援车辆的到来,以便引导救援车辆迅速赶到事故现场。
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发现有人受伤后,关闭设备电源,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电话通知领导或值班人员。
2.值班领导接报后立即到达现场,实施现场处臵指挥工作,通知救护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①二氧化碳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二甲苯泄露应急预案范本应急预案:二甲苯泄露事件第一部分:事件背景与概述1. 事件背景二甲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油漆、印刷等行业中。
但是,二甲苯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有害。
在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二甲苯泄露事件可能发生,造成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
2. 事件概述当发生二甲苯泄露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控制泄露、保护人员和环境安全。
本文将阐述二甲苯泄露事件的应急预案,以保障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第二部分:组织与指挥1. 事件组织与指挥机构1.1 应急指挥部: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协调指挥应急行动。
1.2 事故处理组: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现场处置与应急措施的执行。
1.3 通讯组:负责应急信息的传递与接收。
1.4 救援队: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救援与人员转移。
2. 事件组织与指挥流程2.1 事件报告:现场人员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件情况。
2.2 报告评估:应急指挥部评估事件状况与应对措施的可行性。
2.3 确定责任:指定事故处理组、通讯组和救援队,并明确各自的职责与权限。
2.4 召开会议:召开会议,汇报情况、获取信息、协调行动。
2.5 指挥调度: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指挥协调救援人员和资源。
2.6 信息通报:通讯组负责将事件情况通报给相关人员和部门。
2.7 事后总结:事后总结与归档,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部分:事前准备与预防措施1. 事前准备1.1 安全设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包括监测系统、报警装置和应急设备。
1.2 培训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预防措施2.1 设备检查:定期对储存和运输设备、管道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其安全性。
2.2 环境监测:建立二甲苯泄露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3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防止事故发生。
第四部分:应急响应步骤1. 确认泄露源1.1 进入事故现场,判定泄露程度与泄露源点。
二甲苯泄漏应急预案范本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迅速将被二甲苯污染的土壤收集起来,转移到安全地带。
对污染地带沿地面加强通风,蒸发残液,排除蒸气。
迅速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并用围栏等限制水面二甲苯的扩散。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
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建立事故应急系统1、建立事故应急预案(1)具体描述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紧急情况和后果。
(2)确定应急期间的负责人和职责。
(3)应急期间特种职责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消防人员、急救人员等)。
(4)疏散程序。
(5)危险物料识别和位置,所要求的应急措施。
(6)与外部应急机构的联系。
(7)重要记录和设备保护,包括应急期间的必要信息,装置布置图,危险物品的数据,联络___号码。
2、建立___体系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车间成立应急救援小组,负责防护器材的配给和现场救援、厂保健站参加现场抢救,各岗位配有洗眼器和冲洗水,厂内各职能部门对化学毒物管理、事故急救,各负其责。
25 种常见危险化学品泄露现场应急处置卡01 石油醚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2 乙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3 甲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4 氢氧化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5 盐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6 硫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7 硝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8 磷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9 氢氧化钠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0 重铬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1 丙酮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2 四氯化碳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3 硝酸银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4 硝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5 高锰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6 氯化钡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7 1,2- 二氯乙烷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8 1,2- 二甲苯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9 2- 丙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20 氨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21 过氧化氢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22 偏钒酸铵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23 硼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24 高碘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25 乙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1石油醚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2乙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步骤处置负责人03甲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4氢氧化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5盐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6硫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7硝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8磷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09氢氧化钠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0重铬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1丙酮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2四氯化碳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3硝酸银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4硝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19 2-丙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20氨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24高碘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25乙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编号:SM-ZD-22402二甲苯泄漏应急处理及急救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二甲苯泄漏应急处理及急救措施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旦二甲苯泄露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迅速将被二甲苯污染的土壤收集起来,转移到安全地带。
对污染地带沿地面加强通风,蒸发残液,排除蒸气。
迅速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并用围栏等限制水面二甲苯的扩散。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5种常见危险化学品泄露现场应急处置卡
01 石油醚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02 乙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03 甲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04 氢氧化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05 盐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06 硫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07 硝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08 磷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09 氢氧化钠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0 重铬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1 丙酮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2 四氯化碳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3 硝酸银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4 硝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5 高锰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6 氯化钡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7 1,2-二氯乙烷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8 1,2-二甲苯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9 2-丙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20 氨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21 过氧化氢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22 偏钒酸铵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23 硼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24 高碘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25 乙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01 石油醚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04 氢氧化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09 氢氧化钠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0 重铬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1 丙酮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2 四氯化碳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5 高锰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6 氯化钡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7 1,2-二氯乙烷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8 1,2-二甲苯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19 2-丙醇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20 氨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23 硼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24 高碘酸钾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25 乙酸泄漏现场应急处置卡。
二甲苯泄露应急预案一、概述二甲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印刷、涂料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具有毒性和易燃性,一旦泄露或事故发生,将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应急响应措施1. 初步评估在发生二甲苯泄露事故之后,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包括事故规模、泄露点位置和泄露速度。
通过这些评估结果,能够确定应急响应的重点和紧急性。
2. 快速隔离在发现二甲苯泄露后,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将泄露点隔离,以避免泄露扩散和进一步危害。
可以使用防护墙、防危围栏等设备来进行隔离,以确保泄漏物不能进一步传播。
3. 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在发生事故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包括企业内部的应急小组、当地环保局、消防队等。
同时,还应通知附近居民,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远离事故现场。
4. 人员疏散和安全保障在二甲苯泄露事故发生后,需要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的安全。
应提前制定好疏散路线和安全集合点,并通过广播、喇叭等途径向员工通报相应信息,以减少人员伤亡。
5. 应急处置方案针对不同的泄露规模和性质,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
对于小规模泄露,可以采取堵漏、稀释等方法来处理。
而对于大规模泄露,应采取封堵、吸附等方法来防止泄漏物进一步扩散。
6. 事故清理和修复在事故处理完毕后,需要进行事故现场的清理和修复工作。
清理工作应严格按照防护措施进行,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同时,应对受污染的土壤、水源等进行清理和修复,以恢复环境的正常状态。
7. 事故调查和总结事故发生后,应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对事故的原因和处理过程进行全面调查。
通过调查结果,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三、培训和演练在制定应急预案之后,还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包括对员工的应急知识、防护措施等进行讲解,演练则是模拟真实情况进行实际操作,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定期维护和更新应急预案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企业的变化以及科技的进步不断进行维护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