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密度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2
常见的物理公式汇总及变形初中物理的公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有些同学往往在学习初中各大版块时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公式的使用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公式的变形,公式的适用范围等。
为了帮助大家记忆,科学高分网小编特此收集了初中物理电学和力学以及热学方面的初中物理公式大全表格,以供大家参考。
1.【速度】V=S / t (全程的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2.【密度】ρ=m / v3.【重量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4.【压强】p =F/S (特例:柱形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 =ρgh) 液体压强:p =ρgh (特例: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F=G液、压强p =F/S)5.【浮力】(1)F浮=G—F示(浮力=空气中的物重一在液体中称得的视重) (2) F浮=G排=ρgV排 (阿基米德原理) (3)悬浮或漂浮肘:F浮=G物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7.滑轮组有关的三个关系式:(1)力的关系:F=G/n (动滑轮及摩擦与绳重不计) F=(G物+G 动)/n (不计摩擦与绳重) (2)距离关系:S=nh (任何条件都适用)(3)速度关系:V绳=nV物 (任何条件都适用)7. 【机械功的计算公式】(1)W=Fs (2)W=Pt8. 【机械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 P=Fv9.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式】 W总=W有+W额10.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1)η=W有/W总(2)η= W有/W总=G物/nF绳(3)η= W有/W总=G物/(G物+ G动)(不计摩擦与绳重)11. 【物体温度变化时吸热、放热计算公式】Q吸=Cm(t—to) Q 放=Cm(to-t)12.【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放=qm Q放=q v (天然气等气体)13.【电热】Q= I2Rt14.【串、并联电路的基本公式】【电流规律】串联:I=I1=I2 并联:I=I1+I2【电压规律】串联:U=U1+U2 并联:U=U1=U2【电阻规律】串联:R=R1+R2 并联 1/R并=1/R1+1/R2?15.【欧姆定律】I=U/R16.【电功计算公式】W=UIt W=Pt 纯电阻电路:W=I2Rt,W=U2t/R17.【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P=UI 纯电阻电路:P=I2R P= U2/R18.【焦耳定律】Q=I2Rt 在纯电阻电路中Q=W,非纯电阻电路中W>Q19.【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η=Q水吸/Q热辐射×100%=cmΔt / Q热辐射×100%20.【电水壶热效率】η=Q水吸/W电×100%=cmΔt / Pt×100%21.【水壶的效率】η=Q水吸/Q燃放×100%=cmΔt /qm×100%22.【热机的效率】η=W机械功/Q燃放×100%= W机械功/qm×100%23.【电动机的效率】η=W机械功/W电×100%= (UIt-I′2Rt)/ UIt×100%。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学问点1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状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状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确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10千克/米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上升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上升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固体、液体质量削减或增加时他们的密度也发生改变吗?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学问点21.质量定义: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同m表示。
单位:千克(kg),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t=1010kg1kg=1010g1g=1010mg理解:质量的大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无关。
留意:宇航员到月球上质量是不变的,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
2.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是试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说明:⑴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⑵要用镊子向天平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⑶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干脆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方法:放平、调平、称平;左物右码。
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⑵调整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
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整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复原平衡。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物理中求密度公式(一)物理中求密度公式在物理学中,密度是指物体的质量相对于体积的比值。
求解密度是物理学中常见的计算问题,下面是一些与密度相关的公式以及相应的解释说明。
密度的定义密度(denisty)是指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一般用符号ρ表示。
密度的单位通常是千克/立方米(kg/m³)。
求解密度的公式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公式来求解密度:1.密度的定义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其密度。
2.常见物质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这个公式适用于计算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时,可以直接得到其密度。
例如,已知一块铁的质量为100kg,体积为10立方米,那么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铁的密度为10kg/m³。
3.水的密度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水的密度在物理学中非常常用,通常记作ρ_water。
水的质量可以通过称重得到,而体积可以通过浸泡物体的方法得到,或者使用已知容积的容器。
例如,已知一瓶水的质量为1kg,体积为1升,那么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水的密度为1000kg/m³。
4.不同物质密度的比较公式:密度比 = 密度_物体1/ 密度_物体2这个公式用于比较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
例如,已知物体1的密度为800kg/m³,物体2的密度为1000kg/m³,那么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两者的密度比为。
总结通过以上几个公式,我们可以在物理学中求解密度相关的问题。
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特性和性质。
同时,这些公式也便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和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
第2节密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一、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密度的公式:vm=ρ密度(ρ)的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 3)质量(m )的单位:千克(kg )体积(V )的单位:立方米(m 3)3、密度的另一个常用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g/cm 3],它与前面一个单位的换算如下:1g/cm 3=1.0×103kg/m 3。
4、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备注:(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
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21m m =21V V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 一定时,21m m =21ρ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21V V =12ρρ。
二、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2、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3、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 算出它的质量。
4、判断空心、实心。
5、理解密度公式vm =ρ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密度、质量1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形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在质量相等的情形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二、概念式:P=/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因此上述公式是概念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其它经常使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而质量与温度无关,因此,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固体、液体质量减少或增加时他们的密度也发生转变吗?、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二、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g,经常使用单位:tgg对证量的感性熟悉:一枚大头针约80g一个苹果约1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g3、质量的明白得: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⑴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利用方式: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稳,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稳。
具体如下:①“看”:观看天平的称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稳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稳。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稳。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维持天平干燥、清洁。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公式总结范文四篇八年级上册物理公式总结人教版1速度V(m/S)v=S:路程/t:时间重力G(N)G=mgm:质量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kg/m3)ρ=m/Vm:质量V:体积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定滑轮F=G物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F=(G物+G轮)S=2h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F=(G物+G轮)S=n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J)W=FF: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W有=G物hW总=F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某100%功率P(w)P=W:功t:时间压强p(Pa)P=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a)P=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J)Q=cm△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Q=mqm:质量q:热值八年级上册物理公式总结人教版2【常用物理量】1、光速:C=3某108m/(真空中)2、声速:V=340m/(15℃)3、人耳区分回声:≥0.1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某105Pa6、水的密度:ρ=1.0某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某103J/(kg℃)10、元电荷:e=1.6某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3.6km/h(2)1g/cm3=103kg/m3(3)1kwh=3.6某106J八年级上册物理公式总结人教版3【力学部分】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2R=U2/R(纯电阻公式)八年级上册物理公式总结人教版4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并联电路电阻R(Ω)=++……欧姆定律I=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定义式I=Q:电荷量(库仑)t:时间(S)电功W(J)W=UIt=PtU:电压I:电流t:时间P:电功率电功率P=UI=I2R=U2/RU:电压I:电流R:电阻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C=λνC: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m千克kgm=pv温度t摄氏度°C速度v米/秒m/v=/t密度p千克/米3kg/m3p=m/v力(重力)F牛顿(牛)NG=mg压强P帕斯卡(帕)PaP=F/S功W焦耳(焦)JW=F功率P瓦特(瓦)wP=W/t电流I安培(安)AI=U/R电压U伏特(伏)VU=IR电阻R欧姆(欧)R=U/I电功W焦耳(焦)JW=UIt电功率P瓦特(瓦)wP=W/t=UI热量Q焦耳(焦)JQ=cm(t-t°)比热c焦/(千克°C)J/(kg°C)真空中光速3某108米/秒g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公式
密度物理公式为:密度ρ=质量m/体积V。
其中ρ,表示物体的密度;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体积。
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密度的特性:
(1)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大小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3)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密度的应用:
(1)求物体的质量
适用范围:不便于直接称量质量的物体。
方法:①查出该物体的密度C,测出其体积V。
②根据ρ=M/V的变形公式m=ρV求质量。
(2)求物体的体积
适用范围:形状不规则或不便于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
方法①查出该物体的密度ρ、测出其质量m。
②根据ρ=M/V的变形公式V=m/ρ
求出体积。
(3)求物质的密度
适用范围:鉴别物质。
方法:①根据ρ=fracmV算出物质的密度。
②对照密度表,鉴别是什么物质。
6、密度与浮力:ρ物体<ρ液,物体漂浮(或上浮);ρ物体=ρ液,物体悬浮;ρ物体>ρ液,物体沉底(或下沉)。
7、常见物体的密度:水(4℃):1.0×103kg/m3;植物油:0.9×103kg/m3。
初二上册物理密度练习题大题题一:某实验室对某种金属样品进行了密度的测量,结果如下:质量:35.6克体积:8.9毫升1. 计算该金属样品的密度。
2. 假设该金属样品具有均匀密度分布,请问该金属样品的密度是否随其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理由。
解答一:1.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体积。
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可得:密度 = 35.6克 / 8.9毫升 = 4克/毫升。
2. 假设金属样品的密度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不论质量如何变化,只要体积保持不变,密度也将保持不变;同样地,不论体积如何变化,只要质量保持不变,密度也将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密度是一个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受其质量和体积的影响。
题二:某种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如下表所示:温度(℃)密度(克/毫升)20 0.99830 0.99540 0.99250 0.9891. 根据上表的数据,温度对该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影响?说明理由。
2. 当该液体的温度为25℃时,其密度应该是多少?解答二:1. 根据上表的数据,温度对该液体的密度有影响。
从表中可以观察到,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使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分子排列变得松散,液体的体积扩大,从而导致密度减小。
2. 当该液体的温度为25℃时,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来估算其密度。
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知20℃时的密度为0.998克/毫升,30℃时的密度为0.995克/毫升。
可以假设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是线性的,即在20℃到30℃之间,每升高1℃,密度下降0.003克/毫升。
所以在25℃时,相对于20℃和30℃,温度分别低1℃和高1℃。
根据线性关系,可推断出在25℃时的密度大约为:0.998 - 0.003 = 0.995克/毫升。
题三:某坛子中盛满了不同种类的果汁,现将这些果汁分别倒入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密度的测量。
测得的结果如下:果汁1的质量:60克,体积:80毫升;果汁2的质量:75克,体积:90毫升;果汁3的质量:45克,体积:70毫升;1. 计算每种果汁的密度,并从大到小排列。
初二物理金属密度计算公式在物理学中,金属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金属的质量。
金属密度的计算对于理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初二物理中金属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金属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密度(ρ)= 质量(m)/ 体积(V)。
其中,密度用ρ表示,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³);质量用m表示,单位为千克(kg);体积用V表示,单位为立方米(m³)。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量金属的质量和体积,然后代入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金属密度的计算方法。
假设我们有一块金属,其质量为200克,体积为100立方厘米。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其密度:1. 将质量单位转换为千克,200克 = 0.2千克。
2. 将体积单位转换为立方米,100立方厘米 = 0.0001立方米。
3. 代入公式进行计算,ρ = 0.2 / 0.0001 = 2000千克/立方米。
因此,这块金属的密度为2000千克/立方米。
金属密度的计算在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测量金属的密度,我们可以了解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导金属的选材、设计和应用。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我们需要考虑材料的密度来确定结构的承重能力;在汽车制造中,我们需要了解金属零部件的密度来设计汽车的轻量化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金属材料的密度直接影响飞行器的燃料消耗和飞行性能。
除了金属密度的计算公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测量金属的密度。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水银柱法来测量金属的密度。
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水银柱和金属样品。
2. 将金属样品悬挂在水银柱的一端,并记录水银柱的初始高度。
3. 将金属样品完全浸入水银中,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变化。
4. 根据水银的密度和高度变化计算金属的密度。
通过水银柱法测量金属的密度,可以得到更精确的结果,并且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金属样品。
总之,金属密度的计算对于理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物理密度换算公式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密度。
听到“密度”,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晦涩,像是在说天书。
不过别担心,咱们轻松聊聊,保证让你明白得明明白白。
密度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密度就是物体的“重量”和“体积”的比值。
你可以想象一下,拿着一个大西瓜和一个小石头。
如果西瓜的体积大,但它不重,石头小小的却很沉,那么石头的密度肯定比西瓜高。
这就像一头胖熊和一只小兔子,胖熊虽然体积大,但可能不如小兔子重,听起来有点搞笑吧?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密度= 质量÷ 体积。
这个公式就像是生活中的调味品,掌握了它,你能做出很多美味的“物理大餐”。
想象一下,今天你去买水,买了两瓶,一瓶是1升的矿泉水,另一瓶是1升的油。
矿泉水轻轻松松就1000克,而油可能只有800克。
密度不同,重量自然也不一样。
嘿,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开始觉得密度也蛮有趣的?说到这里,很多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学密度?这可是个好问题!密度在生活中可是无处不在的。
比如,你在厨房里做饭时,用到的食材,像面粉、米、油,密度各有不同,做菜时就得掌握好分量。
再比如,你去海边玩,浮在水面上的人和沉下去的石头,背后也是密度在作祟。
密度低的浮起来,密度高的沉下去,这就像在玩“捉迷藏”。
再聊聊物质的状态。
水、冰、蒸汽,它们的密度差别可大了。
水的密度是1克每立方厘米,冰的密度只有0.9克每立方厘米,所以下雪的时候,白白的雪花轻轻飘落,原来是因为它比水轻!所以冬天的冰上能滑,水里却沉,这就是密度的奇妙之处。
说到这,你可能又想到了其他材料。
木头、金属、塑料,各种材料的密度也是五花八门。
木头轻飘飘的,金属沉甸甸的,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朋友,轻松幽默的、稳重踏实的,各有各的魅力。
正因为不同的密度,才能让我们体验到这么多丰富多彩的事物。
还有一点,密度的应用真是无处不在。
比如,建筑材料的选择。
设计师需要考虑材料的密度,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和美观。
想象一下,如果用太轻的材料,风一吹就可能飞走了;用太重的材料,可能连基础都受不了。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初二物理上册公式大全〕【力学部分】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四、密度1•密度P: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p V国际单位:千克/米3,常用单位:克/厘米3,关系:1克/厘米3=1X103千克/米3;p水=1X103千克/米3;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2•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1厘米2=1X10-4米2,1毫米2=1X10-6米2。
五、压强1•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F=PS【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p ghh:单位:米;p:千克/米3;g=9.8牛/千克。
3•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X105帕=10.336米水柱高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物理公式密度
密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
关系。
密度通常用符号ρ表示,其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或克每
立方厘米(g/cm³)。
密度的定义可以表示为:
ρ=m/V
其中,ρ是密度,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体积。
这个公式表明,密度是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的比值。
特别地,在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克每立方厘米。
这个数字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通常使用水作为密度的基准。
如果我们知道物体的密度,我们可
以使用如下公式来计算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m=ρV
V=m/ρ
密度的应用
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因为它可以用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种类的物质。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的密度,我们
也可以推断出它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密度还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浮力。
在流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取决于
物体的密度。
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流体的密度,它将浮起来;如果物体的
密度大于流体的密度,它将下沉。
当物体刚好浮在液体的表面上时,浮力
等于物体重力。
这个现象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木头可以浮在水中。
密度还可以用来计算材料的物理特性。
例如,钢的密度很高,所以它非常坚固;香蕉的密度很低,所以它比较柔软。
结论
密度是一个基本概念,它在物理学和化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密度是描述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物质。
密度也是计算浮力和物体特性的一个有用工具。
掌握密度的公式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和化学学科。
第2节密度第1课时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公式ρ=m/V告诉我们,物质的密度等于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2.公式m=ρV告诉我们,物体的密度一定时,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公式V=m/ρ告诉我们,物体的密度一定时,其体积与质量成正比.1.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在使用过程中,密度会不断减小(如氧气瓶内的氧气).2.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下列对公式ρ=m/V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提示】公式ρ=m/V反映了物质的密度、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但对于状态和温度一定的某种物质来说,其密度是一定的,与其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因此,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答案】D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ρ=_______.2.学生奶的密度为1.03×103 kg/m3,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还可以等于_______g/cm3.3.一般地,同种物质密度_______,不同物质密度_______.同种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时,密度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知识点1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为了探究某种物质的特性,小明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1)将表中的空白填写完整.次数物体质量m/g体积V/cm3质量/体积g/cm31 铝块1 54 20 _____2 铝块2 108 40 2.73 铁块1 158 20 _____4 铁块2 316 40 7.9(2)比较1、2这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1、3这两组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2 密度的认识2.下列对密度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C.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D.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大3.球雕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球雕是经过钻磨、镂空、雕刻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如图所示.球体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体积B.密度C.质量D.以上都正确3,乙物质的密度为2.5 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 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 kg/m3,A.甲B.乙C.丙D.丁5.工人师傅根据用料需要,将一块钢板切割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则切割后的两块钢板( ) A.质量相等 B.密度相同 C.形状相同 D.体积相同6.在食用油、盐水、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 A.食用油 B.盐水 C.白酒 D.水7.(2013·庆阳)如图所示的是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 、B 两种物质的密度ρA 、ρB 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ρB >ρ水>ρA B.ρB >ρA >ρ水 C.ρA >ρ水>ρB D.ρ水>ρρA >ρB8.小明发现铜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小明所说的“铜比铝重”其实是指( ) A.铜的体积比铝大 B.铜的密度比铝大 C.铜的硬度比铝大 D.铜的质量比铝大9.(2013·南宁)利用橡皮擦将纸上的字擦掉之后,橡皮擦的质量_______,密度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10.(2012·黑龙江)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喜欢喝冰镇啤酒.将瓶装啤酒放入冰柜,有时却忘记及时取出.当取出时发 现玻璃瓶已被冻裂,这是因为啤酒在凝固的过程中,啤酒的质量_______,密度_______,体积变大造成的.11.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容积是10 dm 3,里面装有密度为2.5 kg/m 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 g 氧气,则瓶 内剩余氧气的密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 kg/m 3.挑战自我12.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①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物理量 物体 质量 m /g 体积V /cm 3质量跟体积的比值m /V /(g · cm -3) 铁块1 79 10 7.9 铁块2 158 20 7.9 铁块3 237 30 7.9 铝块1 54 20 2.7 铝块2 108 40 2.7铝块3162602.7(3)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第2课时密度的计算1.解物理计算题的步骤:(1)写出公式;(2)代入物理量;(3)计算求解.2.比值类计算题的解题步骤:(1)写出要求物理量的比值;(2)用相应的公式将要求的物理量展开;(3)代入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比值;(4)计算求解.运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应注意:量与量间要对应,密度单位须注明;体积换算勿遗忘,立方厘米对毫升.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 kg,它的体积是0.5 dm3,这个铅球是实心的吗?(已知ρ铅=11.3 kg/dm3)【提示】可以从密度、质量、体积三个角度进行判断.【答案】方法一:ρ球=m球/V球=4 kg/0.5 dm3=8 kg/dm3<ρ铅,故铅球是空心的.方法二:m铅=ρ铅V球=11.3 kg/dm3×0.5 dm3=5.65 kg>m球,故铅球是空心的.方法三:V铅=m球/ρ铅=4 kg/(11.3 kg/dm3)=0.35 dm3<V球,故铅球是空心的.1.已知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可利用公式ρ=_______ 算出物质的密度.2.已知物体的密度ρ和体积V,可利用公式m=_______ 算出物体的质量.3.已知物体的密度ρ和质量m,可利用公式V=_______ 算出物体的体积.4.(2013·长沙)浏阳腐乳以其口感细腻、味道纯正而远近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测得一块腐乳质量约为10 g,体积约8 cm3,则其密度为_______ g/cm3.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_______ .5.(2013·白银)某厂家生产了一种酒“斤二两”,小林观察发现标有“净含量600 mL”字样,她查阅得知酒的密度约为0.9×103 kg/m3,她计算后发现瓶中只装有酒约_______ kg.6.近期黄金价格见涨,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某银行发行了纯金制造的纪念币,每枚质量为38.6 g,则每枚纪念币的体积为_______ m3.(ρ金=19.3×103 kg/m3)知识点1 密度的计算1.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已知所装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三种液体密度关系是( )A.甲液体密度最大B.乙液体密度最大C.丙液体密度最大D.三种液体密度相等2.古人称黄河水是“一石水,六斗泥”.希望中学物理实践小组从黄河中取了2×10-3 m3的水,称得质量为2.2 kg,由此可知含泥沙的黄河水的密度为_______ kg/m3.知识点2 质量的计算3.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游泳池(池底是水平的),长25 m,宽12 m,水深1.3 m.则游泳池中水的质量为( )A.390 gB.390 kgC.390 tD.3.9×105 t第3题图第4题图4.(2012·哈尔滨)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_ g/cm3.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 cm3,其质量是_______ g.知识点3 体积的计算5.小明去古镇旅游时发现,小店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销售土特产——米酒,如图所示.已知米酒的密度为0.8×103kg/m3,则盛250 g米酒的容器的容积为_______ m3.6.1 cm3的水质量为_______ g,1 cm3的水结成冰的体积为_______ cm3,可见水结冰体积会膨胀.(水的密度为1 g/cm3,冰的密度为0.9 g/cm3)7.(2013·天津)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人体密度接近水的密度)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30 dm3B.60 dm3C.100 dm3D.120 dm38.小明用一个最多能装2 kg水的瓶子装满酒精,则瓶中酒精的质量( )A.大于2 kgB.等于2 kgC.小于2 kgD.无法判断9.人类在探索新材料的道路上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 400 ℃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 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3 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 )A.0.05吨B.0.26吨C.2.6吨D.50吨10.(2013·德阳)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3∶4B.4∶3C.2∶1D.1∶211.绵延在厦门环岛路上的“永不止步”群雕将马拉松比赛的场景永远定格在这条世界上最美丽的赛道上(如图所示).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设其密度是8×103 kg/m3.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_______kg.12.(2013·黑龙江)国家标准打印纸为每包500张,小丽同学家里新买了一包打印纸,她想练习刻度尺的使用,测出了打印纸的长和宽分别为29 cm和21 cm,总厚度为5 cm,利用物理课上学过的累积法算出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cm(外包装厚度忽略不计).在测量过程中,他发现外包装上标着70 g/m2.开始她以为这就是纸的密度,但后来经询问才知道,这是这种打印纸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 g的意思.利用以上信息可算出打印纸的密度为_______g/cm3.13.“十一”黄金周,小明和爸爸来到祖国边疆和田旅游,买了一套由和田玉制作的茶壶,如图所示.他很想知道这种和田玉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 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 g.则:(1)和田玉的密度约为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 g,则该茶壶所含玉石的体积为多大?挑战自我14.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23 cm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5 cm3,纯金的质量约为6 g.已知ρ玉=3 g/cm3,ρ金=19 g/cm3,ρ银=10 g/cm3.问:(1)一枚金牌约需玉石多少克?(2)一枚金牌除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参考答案 第2节密度第1课时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课前预习1.质量 m/V2. 1 m 3的学生奶的质量为1.03×103 kg 1.033.相同 不同 发生 当堂训练1.(1)2.7 7.9 (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3)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B3.B4.D 课后作业5.B6.B7.C8.B9.变小 不变 10.不变 变小 11.小于 12.(1)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 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2)①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恒定的(或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②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③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这说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3)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不行,收集一组数据找不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第2课时密度的计算课前预习1.m/V2.ρV3.m/ρ4. 1.25 不变5. 0.546. 2×10-6 当堂训练1.B2. 1.1×1033.C4. 2 405. 3.125×10-46. 1 1.1 课后作业7.B 8.C 9.A 10.C 11. 500 12. 0.01 0.7 13.(1)3314.8114.80./m g V V cmg cm ρ====水盖水水;ρ壶=m 盖/V 盖=44.4 g/14.8 cm 3=3.0 g/cm 3. (2)V 壶=m/ρ=159 g/(3.0 g/cm 3)=5.3×10-5 m 3=53 cm 3.14.(1)金牌中玉石的质量m 玉=ρ玉V 玉=3 g/cm 3×5 cm 3=15 g ;(2)金牌中金的体积V 金=m 金/ρ金=6 g/(19 g/cm 3)=0.3 cm 3.金牌中银的体积V 银=V 总-V 玉-V 金=23 cm 3-5 cm 3-0.3 cm 3=17.7 cm 3.金牌中银的质量m 银=ρ银V 银=10 g/cm 3×17.7 cm 3=177 g.初中物理试卷灿若寒星 制作。
八年级上册物理公式总结【篇一】1、重力:G=mg2、密度:ρ=m/V3、压强:p=F/S4、液体压强:p=ρgh5、浮力:(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7、理想斜面:F/G=h/L8、理想滑轮:F=G/n9、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10、功:W=FS=Gh(把物体举高)11、功率:P=W/t=FV12、功的原理:W手=W机13、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4、机械效率:η=W有/W总15、滑轮组效率:(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16、R=U÷I17、U=I×R18、I=U÷R【篇二】(1)速度公式:V=S/t(2)质量与重量:G=mg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4、透镜及分类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初二上册物理密度公式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1、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质量的单位:千克(主单位),克,吨,毫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2、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
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1放平)
(2)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拔零)
(3)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水平(调节螺母使平衡)
(4 )物体放在左天平盘上,用镊子夹取砝码放在右天平盘内(物放左、码放右)
(5)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调节游码使平衡)
4、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够称的质量叫天平的秤量
(2)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3)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4)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
(5)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5、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6、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质量/体积ρ=m/V;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克/立方厘米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
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