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1 2 3 4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5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姓名秦丹课程代码110006课程名称哲学基础评阅教师第 2 次任务共 4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2(3-4单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哲学的抽象是一种自然的、将人类的抽象能力发挥到最高限度,力求把握实质的抽象。
2、“一切规定都是一种规律”,黑格尔称之为“一个伟大的命题”。
3、对概念及其逻辑体系的发展和渗透的追求构成了哲学反思的内在动力。
4、面对人和社会多样化形态,哲学的价值首先是指它对于人类主体的价值:哲学对于人类既有普遍的生命价值,又有思想的价值。
5、民族文化是以民族为主体,在民族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持的文化、经验和智慧的体现。
而民族文化最高的理论形态,则是国魂。
6、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亚里斯多德,但直到近代才得到最后的确立。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AC )A.学说视角B.学科视角C.个体视角D.群体视角2、哲学思维最重要的特性是( BCD )。
A.科学性B.抽象性C.批判性D.反思性3、哲学的抽象具有以下特征。
( AC )A.超越经验B.逻辑关系C.超越理性D.实践关系4、对哲学与科学关系的理解有下列几种看法。
( BCD )A.一元统一B.二元分离C.理性整体D.感性结合5、关于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究。
( ABCD )A.方法相同B.目标一致C.态度不同D.道路迥异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是关于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哲学学说。
2、哲学的工具价值总结人类长期实践的经验成果,提供最具普遍性的知识,具有认识价值;构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探索有效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具有实践价值;表达和反思人的价值追求,探索人类生活的规范和境界,具有人文价值;3、批判是对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基于事实进行批判才是正路,非科学批判科学无立足点,批判错误言行。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二章哲学引论作业1答案一、简答题1、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对日常意识的反思;对学科前提的批判;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性活动。
从哲学实践的角度看,维系着哲学的发展,并使哲学显现出它经久不衰生命力和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始终是那些在哲学范围以外的,对人类生活的某个方面起着支配作用的人类活动,或是那些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在深层上影响或支配着人类思想和人类活动的特定领域和特定概念。
哲学家门孜孜以求的,就是对与人类生存境遇有关的种种问题,给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解释和说明。
哲学的思想探索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另外哲学的思想性探索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
康德说,人类理性有一种嗜好,即喜欢建造,以否定性特征但卣仪肯定性为目的的思想陈述,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2、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科学主义思潮:在他们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能够最伟大的成就,是解决人类存在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具,哲学要想切实得到发展,就必须用实证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的哲学的主要流派,都倾向于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逻辑分析。
人本主义思潮:认为哲学应该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地位,现代哲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科学或理性的反思来探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性、人道主义及其“异化”问题。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2试题列表单选题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1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变的开端:()。
A康德的“批判哲学”B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C实在论与唯名论之争D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正确答案:C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2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变的过程:()。
A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B实在论与唯名论之争C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D康德的“批判哲学”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3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变的结果:()。
A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B康德的“批判哲学”C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D实在论与唯名论之争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4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变的标志:()。
A康德的“批判哲学”B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C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D实在论与唯名论之争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5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源自()。
A马克思B黑格尔C恩格斯D费尔巴哈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6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的。
A反思B斗争C革命D超越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7人文主义传统以强调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为特征,重在考察人类意识活动和社会层面,主要在()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
A非洲大陆B亚洲大陆C欧洲大陆D美洲大陆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8文化是对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生活“样式”及其产物的()概括。
A个别性B抽象性C总体性D特殊性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9“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的铭句,()以此提醒那些沉溺于天上星空的智者们要脚踏实地关注自己脚下的道路。
A苏格拉底B亚里斯多德C柏拉图D培根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10所谓价值,是一个反映()特定质态的范畴。
XXX哲学基础第一到四次作业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XXX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哲学基础评阅教师第4次任务共4次任务XXX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5-6单元)题号分数教师评语及评阅时间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阅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XXX的哲学思想,是贯穿于它的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它们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形态。
2、XXX到了隋唐,涌现出天台、华严、净土、等许多宗派。
3、“儒教”本义是指儒家的教化功能,后因与XXX、并称“三教”,而逐渐有了宗教方面的含义。
4、XXX说:XXX一生作出了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其中最重要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5、科学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路径:第一种是从具体到抽象;第二种是抽象到思维中的具体。
得分评阅人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
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AB)构成了中国哲学形态的特点。
A.天人相即B.体用合一C.自强不息D.厚德载物2、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包括:(ABCD)A.天道观B.人道观C.阴阳五行说D.《诗》、《书》典范化3、先秦诸子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有:(ABCD)A.荀子B.韩非C.邹衍D.XXX4、有人称下列书为“三玄”,因而魏晋之际的思想遂以“玄学”定名。
(ABC)A.《老子》B.《庄子》C.《周易》D.《黄帝内经》5、法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逐步形成了以( BCD)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A.道B.法C.术D.势得分评阅人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人的社会存在”答:“人的社会存在”:是指以人的物质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关系,和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世纪构成了现实的人所特有的、客观的存在方式。
2、《资本论》答:《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同时也是XXX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专业:学号:姓名: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哲学基础》平时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人生无聊,世界不值得留恋,这种思想属于( D )A.宿命论 B.唯物主义C.享乐主义 D.悲观主义2.哲学思想主要解答( D )A.整个世界的问题 B.事物的某一方面C.各种问题 D.世界是什么3.哲学思想派别可以分为两大阵营( B )A.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4.认为世界一切都是我们主观精神以内的东西,这种观点属于(C )A.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5.实践是指( A )A.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B.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C.人们自发的本能活动 D.人们都具有的精神性的活动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统一的基础是( B )A.物质 B.实践C.精神 D.思维7.事物的质变是事物( D )A.在数量上的增减 B.在场所方面的变化C.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由一种质态转化为另一种质态的变化8.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 C )A.不起任何作用 B.起决定作用C.其加速或延缓作用 D.其影响作用9.事物的假象是( D )A.人们的错觉 B.不表现本质的现象C.事物的表面现象 D.歪曲的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1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 D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二、判断题1.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对)2.意识中存在的东西,在客观世界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对)3.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无任何合理的成份。
(错)4.原因和结果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对)5.新事物是指那些力量强大、发展速度比较快的事物。
(错)6.量变是事物发展的起点,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终点。
(错)7.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者,必是成功者。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姓名胡中贤课程代码110006课程名称哲学基础评阅教师第 4 次任务共 4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5-6单元)1、观点和思想方法,它们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形态。
2、佛教到了隋唐,涌现出天台、华严、净土、禅宗等许多宗派。
3、“儒教”本义是指儒家的教化功能,后因与佛教、道教并称“三教”,而逐渐有了宗教方面的含义。
4、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作出了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其中最重要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5、科学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路径:第一种是从具体到抽象;第二种是抽象到思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 AB)构成了中国哲学形态的特点。
A.天人相即B.体用合一C.自强不息D.厚德载物2、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包括:( ABCD )A.天道观B.人道观C.阴阳五行说D.《诗》、《书》经典化3、先秦诸子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有:(ABCD )A.荀子B.韩非C.邹衍D.吕不韦4、有人称下列书为“三玄”,因此魏晋之际的思想遂以“玄学”定名。
(ABC )A.《老子》B.《庄子》C.《周易》D.《黄帝内经》5、法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逐步形成了以( BCD)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术 D.势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答:“人的社会存在”:是指以人的物质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关系,和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世纪构成了现实的人所特有的、客观的存在方式。
2、《资本论》答:《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同时也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马克思在这部著作里,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18090800155 姓名胡中贤课程代码110006课程名称哲学基础评阅教师第 4 次任务共 4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5-6单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贯穿于它的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它们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形态。
2、佛教到了隋唐,涌现出天台、华严、净土、禅宗等许多宗派。
3、“儒教”本义是指儒家的教化功能,后因与佛教、道教并称“三教”,而逐渐有了宗教方面的含义。
4、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作出了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其中最重要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5、科学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路径:第一种是从具体到抽象;第二种是抽象到思维中的具体。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AB)构成了中国哲学形态的特点。
A.天人相即B.体用合一C.自强不息D.厚德载物2、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包括:(ABCD )A.天道观B.人道观C.阴阳五行说D.《诗》、《书》经典化3、先秦诸子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有:(ABCD )A.荀子B.韩非C.邹衍D.吕不韦4、有人称下列书为“三玄”,因此魏晋之际的思想遂以“玄学”定名。
(ABC )A.《老子》B.《庄子》C.《周易》D.《黄帝内经》5、法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逐步形成了以( BCD)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A.道B.法C.术D.势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人的社会存在”答:“人的社会存在”:是指以人的物质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关系,和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世纪构成了现实的人所特有的、客观的存在方式。
2、《资本论》答:《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同时也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哲学基础》形成性作业1一、填空题1.学科界定说2.概念世界3.人类生活和文化体系中4.从抽象到具体5.批判性6.哲学对于人类整体的价值7.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8.实践9.人类理性和精神生命10.人类自我超越的精神价值二、判断题1.错。
“学说”是学科的现实形态2.错。
应该是“哲学曾经是科学的初始形态和母体”。
例如在古希腊时期,所以学问都包罗在哲学之下,哲学和科学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门专业知识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去,才构成了近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三、简答题1、答:哲学作为一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学科,从总体上代表着人类理性地把握世界的一个层次、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在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它起着公共平台的作用。
(1)哲学是人类的公共领域。
哲学是一门普遍适用的学问,但它并无先天固定、一成不变的形式和面貌,而是在永无止境地追求、探索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形成和证明自己是什么,不是什么。
(2)哲学是思维的一个层次。
人类的思维和精神活动,包括从无意识到高度自觉意识等,有许多层次,二哲学居于其中高度理性化、最自觉的层次上。
(3)哲学是人类的一种能力。
哲学是一门与实践密切联系、在把握世界中实现人的自我超越的学问。
哲学的任务,是从理论上提炼人类所面临的那些最深刻、最普遍、最具有长远意义的问题、经验和感受,并通过对思维方式和思维前提的审视和反思,探索和开辟新的道路。
(4)哲学是精神的一种境界。
几千年来,哲学陆续形成了自己的基础性问题和基本理论的领域,包括关于世界存在的本质及存在方式的存在论等。
哲学的这些成果,不仅为各种不同的哲学学说体系不同程度地共享和发展着,也是整个人类的生活和思考所普遍依赖和应用着,推动着人类精神不断走向新的境界。
2、答:在哲学史上,这三大分支获得命名从而正式形成的大体时间,分别是17世纪(存在论),18世纪(意识论),20世纪(价值论)。
(1)存在论。
“什么是存在和非存在?什么存在着?怎样存在”这是人类从最初自发地相信并努力寻找世界的本质和基质开始,经过长期反复地追索和批判性思考所形成的第一个最具根本性的问题。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20 姓名胡中贤课程代码 110006课程名称哲学基础评阅教师第 4 次任务共 4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5-6单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贯穿于它的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它们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形态。
2、佛教到了隋唐,涌现出天台、华严、净土、禅宗等许多宗派。
3、“儒教”本义是指儒家的教化功能,后因与佛教、道教并称“三教”,而逐渐有了宗教方面的含义。
4、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作出了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其中最重要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5、科学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路径:第一种是从具体到抽象;第二种是抽象到思维中的具体。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A.天人相即B.体用合一C.自强不息D.厚德载物2、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包括:( ABCD )A.天道观B.人道观C.阴阳五行说D.《诗》、《书》经典化3、先秦诸子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有:(ABCD )A.荀子B.韩非C.邹衍D.吕不韦4、有人称下列书为“三玄”,因此魏晋之际的思想遂以“玄学”定名。
(ABC )A.《老子》B.《庄子》C.《周易》D.《黄帝内经》5、法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逐步形成了以( BCD)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A.道B.法C.术D.势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答:“人的社会存在”:是指以人的物质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关系,和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世纪构成了现实的人所特有的、客观的存在方式。
2、《资本论》答:《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同时也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马克思在这部著作里,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答:哲学对科学作用有三个:第一、确定科学的理论前提;第二、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
第三、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
哲学思想文化的作用有三:第一、对日常意识的反思;第二、对学科前提的批判;第三、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第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第三、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活动的特点?答:从距今大约2500年前哲学在爱琴海岸的古希腊诞生以来,哲学家们孜孜以求的进引思想性的探索,活动,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它涉级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和假定。
这些原则或假定,既有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又有科学意义上的。
日常生活中的信念是人的日常行为得以发生的前提和基点,对这些信念的合理性及其程度进引哲学上的分析或审定,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哲学存在价值的证明。
人的行为是受他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信牵引的,对这些信念的前提进引批判性的审视,对人而言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因此说,哲学是一种思想探索性活动,论证各争辩是哲学的关键所在。
因为在哲学看来,一切都必须受到质疑各批判。
其次,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但哲学研究的前题,却是相对不变和基本固定的。
在生物学领域中科学的进步表现为不仅作为基础的理论,而且作为形式的前题的提法本身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而在哲学中,人们至今说论的仍是两千多年前支配看创造了最初的理性传统的古希腊哲学家们思想的那些基本问题,诸如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等问题。
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给这些哲学范畴的数不清的定义,但至今尚说已后有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从更深层次看,哲学问题的不变性实际体现了哲学研究的艰深性及其进步表现的复杂性。
哲学与科学的研究固然都况言题的解决为前提,但它们的结局及其所给予人的意义却是不可一概而论的。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18090800155 姓名胡中贤课程代码110006课程名称哲学基础评阅教师第 4 次任务共 4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5-6单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贯穿于它的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它们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形态。
2、佛教到了隋唐,涌现出天台、华严、净土、禅宗等许多宗派。
3、“儒教”本义是指儒家的教化功能,后因与佛教、道教并称“三教”,而逐渐有了宗教方面的含义。
4、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作出了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其中最重要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5、科学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路径:第一种是从具体到抽象;第二种是抽象到思维中的具体。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A.天人相即B.体用合一C.自强不息D.厚德载物2、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包括:( ABCD )A.天道观B.人道观C.阴阳五行说D.《诗》、《书》经典化3、先秦诸子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有:(ABCD )A.荀子B.韩非C.邹衍D.吕不韦4、有人称下列书为“三玄”,因此魏晋之际的思想遂以“玄学”定名。
(ABC )A.《老子》B.《庄子》C.《周易》D.《黄帝内经》5、法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逐步形成了以( BCD)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A.道B.法C.术D.势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答:“人的社会存在”:是指以人的物质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关系,和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世纪构成了现实的人所特有的、客观的存在方式。
2、《资本论》答:《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同时也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马克思在这部著作里,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18090800155 姓名胡中贤课程代码110006课程名称哲学基础评阅教师第 4 次任务共 4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5-6单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贯穿于它的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它们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形态。
2、佛教到了隋唐,涌现出天台、华严、净土、禅宗等许多宗派。
3、“儒教”本义是指儒家的教化功能,后因与佛教、道教并称“三教”,而逐渐有了宗教方面的含义。
4、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作出了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其中最重要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5、科学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路径:第一种是从具体到抽象;第二种是抽象到思维中的具体。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A.天人相即B.体用合一C.自强不息D.厚德载物2、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包括:( ABCD )A.天道观B.人道观C.阴阳五行说D.《诗》、《书》经典化3、先秦诸子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有:(ABCD )A.荀子B.韩非C.邹衍D.吕不韦4、有人称下列书为“三玄”,因此魏晋之际的思想遂以“玄学”定名。
(ABC )A.《老子》B.《庄子》C.《周易》D.《黄帝内经》5、法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逐步形成了以( BCD)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A.道B.法C.术D.势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答:“人的社会存在”:是指以人的物质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关系,和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世纪构成了现实的人所特有的、客观的存在方式。
2、《资本论》答:《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同时也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马克思在这部著作里,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共12 道试题,共24 分。
)1.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
A. 上帝B. 耶稣C. 耶和华D. 罗马皇帝满分:2 分2.最早提出把“存在”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B.泰勒斯C.柏拉图D. 巴门尼德满分:2 分3.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有教养的欧洲人,尤其是我们德国人,就会产生一种家园感。
”这句名言的作者是()。
A. 黑格尔B. 马克思C. 康德D. 海德格尔满分:2 分4. 哲学所研究的对象是()。
A. 经验的B. 超验的C. 具体的D. 可以证实的满分:2 分5. 《伦理学原理》一书的作者是()。
A. 摩尔B. 边沁C. 康德D. 孔德满分:2 分6. 最早意识到理性与自由之间存在矛盾的人是法国思想家()。
A. 拉美特里B. 笛卡尔C. 卢梭D. 维特根斯坦满分:2 分7. 提出“德性即知识”这一著名命题的哲学家是()。
A. 苏格拉底B. 边沁C. 康德D. 摩尔满分:2 分8. “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这句关于自由的名言是()提出的。
A. 马克思B. 海德格尔C. 亚里士多德D. 康德满分:2 分9. 孔子、释迦牟尼、耶稣和()一同被尊为人类的精神导师。
A. 苏格拉底B. 马克思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满分:2 分10.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这句话的作者是()。
A. 苏格拉底B. 塞涅卡C. 拉美特里D. 爱尔维修满分:2 分11.哲学所热爱的智慧是一种()。
A. 生活智慧B. 让人聪明的智慧C. 科学智慧D. 让人痛苦的智慧满分:2 分12. 在西方哲学中,能够用来充当形而上学这一术语的同义词除了“存在论”以外,还有一个是()。
A. 本体论B. 逻辑学C. 认识论D. 辩证法满分:2 分二、判断题(共12 道试题,共24 分。
)1. 基督教的经典是《旧约》。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 哲学研究对象从“本原”转向“存在”标志着形而上学的诞生。
形成性作业1 (绪论、第1-3章)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哲学得原初界定就是,首推爱智慧说。
2、物得世界、人得世界与概念世界构成了哲学对象得三大基本领域。
3、哲学得形态就是指哲学在人类生活与文化体系中存在并表现出来得样式。
4、叙述哲学需要注意两个基本方法:一就是逻辑与历史得统一;二就是从抽象到具体。
5、哲学思维最重要得特性就是抽象性、批判性、反思性。
6、哲学首要得、实质性得、根本得价值就是哲学之于人类整体得价值。
7、哲学之于人类得工具价值,就是指哲学能够作为手段或工具,满足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得需要,为实现人类得目标服务。
8、哲学得工具价值,表现为认识价值、实践价值与人文价值。
9、哲学得目得价值,就是指哲学得存在与发展与人类理性与精神生命得一致性。
10、哲学得目得价值,体现为人类理性生命得自我价值、人类自我超越得精神价值与理性化得人类精神。
二、判断题:(判断并改错,每题5分,共10分)1、“学科”就是学说得现实形态,就是对学说问题得一定解答或反应系统。
ד学说”就是学科得现实形态,学说就是对学科问题得一定解答或反应系统2、科学曾经就是哲学得初始形态与“母体”。
×哲学曾经就是科学得初始形态与“母体”三、简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1、哲学得学科特征。
(P6-8 4点)2、简述哲学三大理论分支。
(P37 第二段)3、简述哲学得民族文化意义。
(P85-86 3点)4、简述哲学对人得生成得意义。
(P88-90 4点)四、材料题(共20分)关于哲学方法论问题,黑格尔曾经指出要进入并研究哲学,“需要有一种特殊得能力与技巧”。
伯格森更为明确地指出:“研究哲学,就在于扭转思想活动得习惯方向。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一扭转就是进入哲学研究得“门槛”。
请问,这里所说得“门槛”就是什么?如何跨越这一“门槛”?P54-57 这里指得“门槛”主要有两个台阶,其一,从“时间在先”转向“逻辑在先”;其二,从时间上得“循序渐进”转向“从后思索”,就“逻辑在先”“从后思索”展开阐述五、论述题(共20分)如何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充分实现哲学得价值?(P91-101)形成性作业2 (第4章)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被称为西方第一位哲学家得就是泰勒斯。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查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110006课程名称哲学基础评阅教师第2次任务共4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哲学基础》形成性查核作业2(3-4单元)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教师考语及评阅时间得分评阅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面对人和社会多样化形态,哲学的价值第一是指它对于人类主体的价值:哲学对于人类既有广泛的手段(工具)价值,又有目的性的价值。
2、民族文化是以民族为主体,在民族生计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持的生活方式、经验和智慧的表现。
而民族文化最高的理论形态,则是哲学。
3、哲学的抽象是一种形而上的、将人类的抽象能力发挥到最高限度,力争掌握无穷的抽象。
4、“全部规定都是一种否认”,黑格尔称之为“一个伟大的命题”。
5、对观点及其逻辑系统的完好性和完全性的追求组成了哲学反省的内在动力。
得分评阅人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起码有一个答案,多项选择或许少选,均不可以得分。
每题2分,共10分)1、过去对于哲学的价值思虑,一般遇到以下习惯性视角的限制。
(AC)A.学说视角B.学科视角C.个体视角D.集体视角2、哲学思想最重要的特征是(BCD)。
A.科学性B.抽象性C.批评性D.反省性3、哲学的抽象拥有以下特点。
(AB)A.超越经验B.逻辑关系C.超越理性D.实践关系4、对哲学与科学关系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见解。
(ABC)A.一元一致B.二元分别C.理性整体D.感性联合5、对于哲学与宗教的关系,能够从以下方面来研究。
(BCD)A.方法同样B.目标一致C.态度不一样D.道路迥异得分评阅人三、名词解说(每题5分,共20分)1、哲学的价值答: 是指哲学对于人和社会的意义。
..2、哲学的工具价值答:是指哲学能够作为手段和工具,知足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需要,为实现人类的目标服务。
哲学拥有广泛的工具价值。
3、批评答:是指人对对象的理性查验、分辨和超越的意识和行为。
4、反省答:即“反省之思”,就是思想的主体以自己为对象来进行批评性思虑,即所谓“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对批评的批评”等。
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0005试卷总分: 100判断题(共20题,共4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2分)哲学就是反思。
√×2.(2分)“若人们都是朋友, 就不会需要公正, 而若他们仅只公正, 就还需要友爱。
”这句话是亚里士多德说的。
√×3.(2分)自由不是伦理学的基础和前提。
√×4.(2分)自由与自然是互相矛盾的, 至少自由是有也许违反自然的。
√×5.(2分)意义证实理论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基础, 也是它在哲学上最具特色的奉献。
×6.(2分)基督教与犹太教没有历史继承关系。
√×7.(2分)提出“话语—权力”理论的哲学家是德里达。
√×8.(2分)“理念论”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最早提出的。
√×9.(2分)真正全面论述历史发展规律性思想的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
√×10.(2分)主体性原则不仅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基本原理, 并且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本观念。
√×11.(2分)在解释学看来, 理解就是视界融合, 就是对话或谈话。
√12.(2分)被称为“中世纪哲学之父”的哲学家是德尔图良。
√×13.(2分)康德作为近代哲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第一次将形而上学的体系问题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14.(2分)“无政府主义结识论”英国哲学家弗雷格提出的。
√×15.(2分)使解释学从技艺成为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一般学说的是伽达默尔√×16.(2分)《逻辑哲学论》一书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罗素。
√×17.(2分)德里达的“解构理论”重要运用了增补性逻辑去破除在场形而上学的排他逻辑。
√×海德格尔的哲学不是起源于胡塞尔的现象学。
√×19.(2分)开科学历史主义之先河的是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
√×20.(2分)苏格拉底是形而上学的奠基人。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21.(2分)最早提出“历史哲学”这一术语的哲学家是( )。
哲学基本形成性考核-0008试卷总分:100判断题(共20题,共40分)开始阐明:结束阐明:1.(2分)基督教旳典型是《旧约》。
√×2.(2分)意义证明理论是逻辑实证主义旳理论基本,也是它在哲学上最具特色旳奉献。
√×3.(2分)启蒙主义是近代哲学旳基本精神。
√×4.(2分)哲学旳产生本源于人类精神旳终极关怀。
√×5.(2分)在语言哲学领域一方面提出“图像论”理论旳哲学家是维特根斯坦。
√×6.(2分)“人是万物旳尺度”这句名言是柏拉图提出旳。
√×7.(2分)哲学之因此要研究人性问题,其中旳一种重要因素是由于现实旳人性实在太多变了。
√×8.(2分)提出出名“摹状词理论”旳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9.(2分)康德作为近代哲学旳创始人和奠基者,第一次将形而上学旳体系问题提高到非常重要旳地位。
√×10.(2分)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旳奠基者是康德。
√×11.(2分)“回到事情自身”这一标语是20世纪“现象学运动”旳标志。
√×12.(2分)罗尔斯旳《正义论》出版被觉得一举扭转了现代政治哲学颓势。
√×13.(2分)用理性证明上帝存在旳首创者是安瑟尔谟,她旳论证被后世称为“本体论证明”。
√×14.(2分)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出名命题旳是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
√×15.(2分)“语音中心主义”理论与“逻各斯中心主义”在本质上是不一致旳。
√×16.(2分)“若人们都是朋友,就不会需要公正,而若她们仅只公正,就还需要友爱。
”这句话是亚里士多德说旳。
√×17.(2分)希腊哲学从主线上奠定了西方智慧旳基本特性。
√×18.(2分)构造语言学旳创始人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19.(2分)哲学或西方哲学并不是智慧,而是对智慧旳追求和热爱。
√×20.(2分)真正全面论述历史发展规律性思想旳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
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专业:学号:姓名: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哲学基础》平时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人生无聊,世界不值得留恋,这种思想属于( D )A.宿命论 B.唯物主义C.享乐主义 D.悲观主义2.哲学思想主要解答( D )A.整个世界的问题 B.事物的某一方面C.各种问题 D.世界是什么3.哲学思想派别可以分为两大阵营( B )A.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4.认为世界一切都是我们主观精神以内的东西,这种观点属于(C )A.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5.实践是指( A )A.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B.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C.人们自发的本能活动 D.人们都具有的精神性的活动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统一的基础是( B )A.物质 B.实践C.精神 D.思维7.事物的质变是事物( D )A.在数量上的增减 B.在场所方面的变化C.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由一种质态转化为另一种质态的变化8.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 C )A.不起任何作用 B.起决定作用C.其加速或延缓作用 D.其影响作用9.事物的假象是( D )A.人们的错觉 B.不表现本质的现象C.事物的表面现象 D.歪曲的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1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 D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二、判断题1.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对)2.意识中存在的东西,在客观世界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对)3.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无任何合理的成份。
(错)4.原因和结果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对)5.新事物是指那些力量强大、发展速度比较快的事物。
(错)6.量变是事物发展的起点,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终点。
(错)7.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者,必是成功者。
(错)8.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能上升为理性认识。
(错)9.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对)10.认识正确与否可以用科学理论来检验。
(错)三、分析题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人为什么会有不如意的事”。
答: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因为人的水平、生活素质导致看待问题的便差,才导致有不如意的事发生马克思说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
当代社会物理学说世界就是各种相互作用。
世界是一个系统人是系统中的一个元素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起到了调整个体间需求的作用也造就了世界与社会的复杂性。
首先个体的欲望可能是不合理的那么必然不能如意因为会影响世界其他元素的平衡次之即使每个个体的欲望都是合理的但是世界是变化的相互作用的调控作用往往赶不上各个体需求形势的变化再次假设世界是静态的但是个体之间的需求差距很大往往各种矛盾博弈论说即使只有两个人面对某些情况都不能都达成最优状态(囚徒困境)甚至都是无解的(华容道)何况千万人乎所以即使世界是静态的还是不存在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平衡状态就是说世界不能满足所有人这也意味着每个人不能满足所有愿望于是就产生了不如意。
《哲学基础》平时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1.生活困难是命中注定的,无法改变,主张消极忍受,这种思想属于( A )A.宿命论 B.唯物主义C.享乐主义 D.辩证法2.哲学是(C )A.简单重复的认识 B.对一部分事物的认识C.世界观和方法论 D.各种思想的集合3.认为一切都是神的感觉、思想的活动,这种观点属于( A )A.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4.认为一切物质变化只有位置和数量两种变化,这种观点属于( D )A.二元论 B.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论 D.机械唯物论5.“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 A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6.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D )A.保守和进步关系 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7.必然性事物发展中的( B )A.摇摆不定的趋势 B.确定不移的趋势C.不确定的趋势 D.内在的趋势8.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B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 - ——实践C.概念——知觉——概念 D.感觉——知觉——表象9.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D )A.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B.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C.理性认识是抽象的,感性认识是具体的D.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10.干事业既要有乐观主义精神又要有艰苦奋斗,这符合( C )A.量变质变辩证关系理论 B.肯定否定辩证关系理论C.事物发展事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D.事物发展是前进上升的原理二、判断题1.错误的思想不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 X )2.意识中有什么就意味着客观世界中就有什么。
( X )3.“水往低处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 V )4.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
( V )5.“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体现了形而上学片面的观点。
( V )6.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 V )7.感性认识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理性认识则一定正确。
( V )8.人的认识过程经历两次飞跃才算真正结束。
( X )9.坚持实践的客观性,也就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
( V )10.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 V )三、分析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
1、事物的存在适合一定的目的,就叫做目的性。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目的,并且它的一切构造,也都适合一定目的。
水适合于解渴的目的,猫适合于捕鼠的目的,这些情形,我们都不能否认,因此我们也不能否认客观事物里有目的性这一回事。
2、目的论的世界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为着实现预先安排的目的。
目的论的世界观既然以为世界上一切都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安排了的,于是我们以前说什么“规律”呀,“因果”呀,都在排斥之列了。
因为谈到“规律”和“因果”时,我们的意思是说,事物是按照自己本身的规律而发生发展,事物是一定原因所产生的一定结果,事物除了它本身的规律和因果关系之外,决不受外来的任何目的所规定。
而目的论的世界观,却和这种思想恰恰相反,就是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变化,都是被一种外面安排好了的目的所规定,而不一定要依照它自己本身的规律和因果关系。
3、目的论的世界观否认事物本身的规律性,是一种接近宗教迷信的思想。
我们主张唯物论,认为事物有自己的规律,认为这才是真理;而目的论的世界观,则是违背了事实真理。
4、客观事物的目的性,归根结底都是规律性的产物。
按照这个规律,不但可以说明为什么虎、豹身上恰恰生出爪牙,并且可以说明为什么一切生物的生活现象,都有某种目的性,,为什么它们的身体构造,恰恰适合于生存需要的目的。
这个规律,就是关于生物进化的规律。
《哲学基础》平时作业三请认真分析以下两题,并形成文字,每题要求字数在500字以上一、“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卡尔·波普尔)请运用相应的哲学思想分析卡尔·波普尔的哲学格言。
(要求500字以上)答: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失败面前总不气馁,善于总结经验,学会吸取教训。
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只有认识、实践、总结、再实践才能接近成功。
有的时候,遇到的事情必须做出选择,而且自己知道:选择是失败,不选择也是失败,怎么办。
如果这件事你一开始就没有去做,那么现在不选择还可以,并不损失什么,可是已经努力好长时间了,付出很多了,如果这时放弃,那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如果继续坚持,那么就连现存有的一点利益都有可能失去,甚至还能造成更大的损失,怎么办呢。
无论选择还是不选择,心里都没有底。
这时,选择还是不选择,不是由自己决定的,是由自己的志向决定的。
换一句话说,就是,当初选择这件事的时候,想没有想今天会遇到这种艰难的情况。
如果当初想到了,那么今天你不会后悔,并且会继续坚持;如果当初没想到这件事怎么会这样的难,那么你就会后悔,就会放弃,放弃了就是失败了,前面的努力白费了。
那么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吗,不一定,但是成功的人肯定是在这里面。
这里面有个哲学奥秘,就是不放弃的人数永远小于放弃的人数。
当不放弃的人数多于放弃的人数时,说明这件事离成功还是遥遥无期。
经过一次次的放弃,经过一次次的大浪淘沙,剩下的不放弃的人数只是几个人了。
在这仅仅的几个人中,也只有一个人能成功,那么其它几个人不成功吗,错,他们也是成功者,只不是不是像那一个成功者那样的成功,而是发现了意外收获,并且这个意外收获不亚于那个成功者。
所以说,不仅是不能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而是永远不能放弃,永远坚持到底,哪怕是明知到底是失败也是要坚持到底,即使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因为坚持到底即使是失败了,也会有意外收获。
二、“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请运用相应的哲学思想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格言。
(要求500字以上)答: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的灵魂中可以看到三类东西,即情感、本能、习惯或品性。
然后他对三者都做了分析,认为德性既非情感也非本性,因为,情感和本性本身并无道德可言,就它们自身来说,既不会受到称赞,也不会受到谴责。
人的欲望、情感和行为都存在着三种可能,即过度、不及和适中,而德性的目的就是在于根据理性的原则来处理欲望、情感和行为。
人人都有欲望,个个皆具情感,如果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或者过度,这都是恶的表现,唯有适中(适度),才是德性的特征。
因此,德性只能是习惯或品性。
既然德性是一种品性,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品性呢?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个德性都能既让一件东西本身变好,又能使这件东西完满地完成其功能。
既然如此,那么人的德性就一定是那种既能使人成为善人,又能使人圆满地完成其功能的品性。
这种品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就是“中道”——既无过度,也无不及,而自始至终保持适中的原则。
因此,亚里士多德极度不赞成放纵欲望的行为,认为这是对“中道”和德性最大的践踏。
正如他所说:“克制自己的欲望比战胜自己的力量还要勇敢”。
对现代的我们来说,谈压制欲望估计近乎奢侈了。
因为人的欲望从来就没有像今天这样张狂和肆虐。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盛的年代,按自己生活水准和层次,目力所及,基本上可以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喝什么就有什么。
古人说“饱暖思淫欲”,其实不光淫欲,回看一下我们的生活,事实表明饱暖之后什么欲望都会思得更多,在这方面男女绝对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