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方程式复习

化学方程式复习

化学方程式复习
化学方程式复习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单元在九年级化学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单元,不仅完成了化学用语的学习,使你学会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物质的化学变化;而且开始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可以说,本单元的学习质量,对全部九年级化学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寒假期间,如何对本单元进行有效复习,如何将所学内容巩固提高是大有文章可作的。

一、归纳整理,形成基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知道了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加热6克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的解题步骤、工业上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的解题格式等内容。由于这些内容杂乱而零散,因而,你有必要进行综合、归纳和分类,将这些零散的内容整理成知识点(基点)。这样,既能使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和完善,又能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

例如:对“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知识点,可作如下整理:

⑴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⑵“六个一定不变”: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⑶“两个一定改变”: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构成原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

⑷“一个可能改变”: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⑸“四个注意点”:①强调“化学反应”,只适用于化学反应;②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守恒”等;③强调“参加化学反应”,不包括其中的过量部分;④强调“质量总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二、强化主线,突出重点

化学方程式既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也是本单元复习的重点。复习时应强化主线知识(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意义→书写原则→书写步骤→配平→常见错误),着重复习好以下知识。

⑴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⑵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①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②表明了该化学反应进行的条件;

③表示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⑶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决不能凭空猜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⑷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①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

②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

③注: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标出生成物的状态(气体“↑”、沉淀“↓”等)。

④等:把短线(或箭头)改成等号。

⑤查:查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是否正确;查是否配平;查是否注明了必要的反应条件;查生成物是否要加注“↑”或“↓”等符号。

⑸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①观察法: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②最小公倍数法:从式子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入手配平。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依次推算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⑹书写时常见的错误

①写错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不会配平(或为了配平而更改物质的化学式)。

②未写或写错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符号(“↑”或“↓”)及位置。

③“↑”或“↓”应标在生成物中,且只有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时用“↑”,反应物中没有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时用“↓”。

三、编织网络,排除难点

本单元正文分为三个课题,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是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并介绍了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意义。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讲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方法。这三个单元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各知识点间联系紧密、关系较为复杂。显然,理顺关系、找出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本单元复习的难点。你可从分析各课题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入手,编织如下知识网。

四、设置练习,训练考点

为了训练运用概念定律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书写和运用化学方程式的能力、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你有必要在以上复习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有思考性且有一定难度的习题,围绕考点进行练习。

例如:围绕“由一种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这一考点,可设置如下练习。

例1 在3A+B===2C+D的反应中,已知3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 B.26 C.40

D.60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的质量为:30g+10g-5g=35g。

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答案C

例2将4.90g氯酸钾与1.62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加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约是()

A.1.62g B.2.98g C.4.60 g D.6.52 g

分析: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只要求出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也就知道了。

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2.98g+1.62g=4.60g

答案 C

例3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①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②一位养鱼爱好者欲测定所用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取样品2.0g,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生成了0.32g氧气。试计算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分析该题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材料,考查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技能。要求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只要求出生成0.32g氧气所需的过氧化钙的质量,就可以解决问题。

②设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

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44 g/2 g×100%=72%。

答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72%。

五、检测反馈,堵塞漏点

为了了解自己对所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全面性,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化学计算的熟练程度,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在你复习完本单元后,应进行检测。通过反馈,找出你在知识上和能力上的不足,查出你在学习上的漏点。然后补缺矫正,以堵塞漏点。

检测题

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种类B.原子质量 C.原子个数 D.原子种类

2.天文学家观察到“百武”彗星因受到越来越强的阳光照射而产生喷气现象。喷出气体包括:CO、CH3OH(甲醇)、HCHO(甲醛)、HCN(氢氰酸)等有毒物质和水蒸气。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测()

A.“百武”彗星至少含有C、H、N、O元素

B.“百武”彗星中存在单质和化合物

C.“百武”彗星是一个液态混合物

D.“百武”彗星可能存在生命

3.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该电池的反应原理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 B.CO C.CO2

D.H2

4.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5.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下列各式中,是氧化汞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6.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A.H2B.C C.P

D.Fe

8.将mg硫放在n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相等,也可不相等) ()

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m–

n)g

C.可能小于或等于(m+n)g D.以上答案都正确

9.在托盘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小烧杯,向小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稀硫酸,天平

平衡,再向小烧杯中各加入相同质量的铁和锌,铁和锌

全部反应后,天平指针()

A.仍然平衡 B.偏向加铁的一边

C.偏向加锌的一边 D.无法判断

10.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80-48)克表示的质量为()

A.生成物MgO的质量

B.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

D.生成物MgO与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和

11.安全火柴梗头及火柴盒侧面的物质如图所示,当两者摩擦时,生热点燃红磷而使火柴梗着火。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

12.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其化学组成为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等。

⑴黑火药中至少有_______种元素。

⑵黑火药的一般配方是:硫磺2 g、硝酸钾3 g、炭粉4. 5 g。已知黑火药在空气中燃爆时可发生:

则S、KNO3、C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____ ___,该配方中C和_____(填化学式)明显过量。燃放烟花爆竹产生SO2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___。

⑶SO2气体在空气中经粉尘催化氧化为SO3, SO3与水反应,形成硫酸型酸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⑷很多城市出台“禁放”规定,以杜绝此类污染。以下解决“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冲突的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提倡电子鞭炮 B.开发绿色鞭炮 C.关停鞭炮企业

13.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

若反应生成3.6g 水,请计算:

⑴m值是;

⑵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

1.A 2.A 3.A 4.B 5.D 6.A 7.C 8.C 9.C 10.B

13.⑴6(m+2=8,m= 6)

⑵设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x,

8+2n =2×6+2+16 ,n=11

答: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4.4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