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99.79 KB
- 文档页数:9
抗滑桩设计经验总结汇报抗滑桩是用于加固土地基的一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措施。
它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关系到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对抗滑桩的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经验。
下面将在1000字的篇幅内进行总结和汇报。
1. 抗滑桩的设计目标抗滑桩的设计目标是确保土地基的稳定性,以防止地基滑动和沉降。
设计时需要考虑桩的布置、深度、直径、材料和连接方式等因素。
桩的布置应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和滑动的方向来确定。
桩的深度和直径应根据土的性质、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工程的要求来确定。
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经济的考虑来确定。
连接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桩与土体的连接要求来确定。
2. 抗滑桩的设计步骤抗滑桩的设计需要经历多个步骤,包括调查、分析、计算和设计。
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土壤试验,以获取地基的详细资料。
然后需要根据勘察结果进行土力学分析,确定土的性质和地基的承载能力。
接下来需要进行滑动计算和抗滑桩的设计。
最后需要进行桩基础的设计和加固措施的确定。
3. 抗滑桩的设计方法抗滑桩的设计方法有多种,包括经验法、解析法和数值分析法。
经验法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工程实例来进行设计的。
解析法是通过采用土力学理论和工程力学原理来进行计算和分析的。
数值分析法是通过使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和分析的。
不同的设计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程和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4. 抗滑桩的施工注意事项抗滑桩的施工需要注意一些技术细节。
首先需要保证桩的垂直度和定位精度,以保证桩与土体的良好连接。
其次需要保证桩的强度和稳定性,以防止桩的折断和倾斜。
最后需要进行施工过程的监测和质量控制,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5. 抗滑桩的设计案例和效果评价通过多个实际工程案例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对抗滑桩的设计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的指标包括工程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等。
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对比和分析,可以对抗滑桩的设计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施工的效果。
抗滑桩的设计考虑因素
抗滑桩的设计考虑因素包括:
1. 地质条件: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考虑地层的稳定性、土层的强度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抗滑措施和桩基设计。
2. 设计荷载:需要考虑桩基所承受的静力荷载、动力荷载等,并根据荷载大小确定桩基的尺寸和强度。
3. 桩的类型:抗滑桩的类型有许多种,例如搁置桩、吉尔桩、混凝土搁置桩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桩型。
4. 桩的长度和直径:桩的长度和直径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荷载确定,以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5. 桩的布局:桩的布局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抗滑桩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受力区域内,提供足够的支撑和抗滑性能。
6. 抗滑力的计算:需要根据桩基的设计荷载和地层条件,计算抗滑力的大小,并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合适的桩基。
7. 施工工艺:抗滑桩的施工工艺需要合理安排,确保桩身的质量和强度,并保
证桩与地层之间的紧密结合。
8. 监测与维护:抗滑桩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抗滑性能。
沙伟奇 2抗滑桩设计步骤1、选定桩的位置。
一般设置在坡体的前缘。
2、根据滑坡推力,地基土性质、桩用材料等资料拟定桩的间距、截面形状和尺寸和埋置深度间距:单桩不考虑间距截面形状及尺寸:钢筋混凝土桩的截面形状有矩形、圆形。
当滑坡推力不能确定时,多采用圆形桩。
埋置深度:桩长宜小于 35m,锚固深度约为全桩长的 1/2~1/4 3、计算作用在抗滑桩上的各力滑坡推力:由前步骤计算得知桩前土抗力 :滑动面以上的桩前土抗力,可由极限平衡时滑坡推力曲线在设置桩处的值,桩前被动土压力确定,二者选小值。
桩前滑坡体可能滑走时不考虑桩前土抗力。
锚固段岩土体抗力,通常由弹性地基系数法确定。
4、地基反力计算、确定地基系数, K 法, M 法1) 地基反力:P y CB p X yP y——地基反力( KN/m2)C ——地基系数(kpa/m)B p——桩的计算宽度( m)X y——地层y处的位移量(m)2)地基系数2C m( y y0)m——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n——随岩土类别而变化的比例常数y0——与岩土类别有关的常数①K 法当 n=0,C为常数,即C K适用于较完整的硬质岩层,未扰动的硬粘土和性质相近的半岩质地层。
②m 法当 n 1 , y 0 时, C my ,C值呈三角形变化规律,适用于一般硬塑至半坚硬的沙粘土、碎石类土或风化破碎呈土状的软质页岩以及密度随深度增加的地层。
参考:表 5-1、表 5-23)抗滑桩的计算宽度矩形桩 B b 1pb——桩的宽度圆形桩B p 0.9( d 1)d——桩的直径5、计算桩的变形系数α或β及换算深度αh或βh,来判断按弹性桩或刚性桩来计算a)K法4CB p4EIh 1刚性桩h f 1弹性桩b) m 法5mB pEIh 2.5 刚性桩h f 2.5 弹性桩6、受荷段内力计算,确定滑面处的弯矩 (M 0 )、剪力( Q 0)按材料力学计算7、锚固段内力计算。
根据桩底的边界条件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求算滑面处的水平位移和转角及其下若干点(刚性桩一般每深1m取一点,弹性桩0.2m )的侧向弹性力、截面剪力,弯矩等,同时求出最大剪力及其位置,最大弯矩及其位置。
边坡防护之抗滑桩类型、设计及计算边坡防护之抗滑桩类型、设计及计算⼀、概述抗滑桩是将桩插⼊滑⾯以下的稳固地层内,利⽤稳定地层岩⼟的锚固作⽤以平衡滑坡推⼒,从⽽稳定滑坡的⼀种结构物。
除边坡加固及滑坡治理⼯程外,抗滑桩还可⽤于桥台、隧道等加固⼯程。
抗滑桩具有以下优点:(1) 抗滑能⼒强,⽀挡效果好;(2) 对滑体稳定性扰动⼩,施⼯安全;(3) 设桩位置灵活;(4) 能及时增加滑体抗滑⼒,确保滑体的稳定;(5) 预防滑坡可先做桩后开挖,防⽌滑坡发⽣;(6)桩坑可作为勘探井,验证滑⾯位置和滑动⽅向,以便调整设计,使其更符合⼯程实际。
⼆、抗滑桩类型实际⼯程应⽤中,应根据滑坡类型及规模、地质条件、滑床岩⼟性质、施⼯条件和⼯期要求等因素具体选择适宜的桩型。
三、抗滑桩破坏形式总体⽽⾔,抗滑桩破坏形式主要包括:(1)抗滑桩间距过⼤、滑体含⽔量⾼并呈流塑状,滑动⼟体从桩间挤出;(2) 抗滑桩抗剪能⼒不⾜,桩⾝在滑⾯处被剪断;(3) 抗滑桩抗弯能⼒不⾜,桩⾝在最⼤弯矩处被拉断;(4) 抗滑桩锚固深度及锚固⼒不⾜,桩被推倒;(5)抗滑桩桩前滑⾯以下岩⼟体软弱,抗⼒不⾜,产⽣较⼤塑性变形,使桩体位移过⼤⽽超过允许范围;(6)抗滑桩超出滑⾯的⾼度不⾜或桩位选择不合理,桩虽有⾜够强度,但滑坡从桩顶以上剪出。
对于流塑性地层,滑体介质与抗滑桩的摩阻⼒低,⼟体易从桩间挤出。
此时,可在桩间设置连接板或联系梁,或采⽤⼩间距、⼩截⾯的抗滑桩,因流塑体的⾃稳性差,当地下⽔丰富时,开挖截⾯过⼤的抗滑桩易造成坍塌,对处于滑移状态的边坡,还可能会加速边坡的滑移速度,甚⾄造成边坡失稳。
四、抗滑桩设计01基本要求抗滑桩是⼀种被动抗滑结构,只有当边坡产⽣⼀定的变形后,才能充分发挥作⽤。
因此,抗滑桩宜⽤于潜在滑⾯明确、对变形控制要求不⾼的⼟质边坡、⼟⽯混合边坡和碎裂状、散体结构的岩质边坡。
抗滑桩宜布置在滑体下部且滑⾯较平缓的地段;当滑⾯长、滑坡推⼒⼤时,可与其它加固措施配合使⽤,或可沿滑动⽅向布置多排抗滑桩,多排抗滑桩宜按梅花型布置。
抗滑桩防护方案计算验算抗滑桩原设计长度为15米,桩基埋入承台深度为4.5米,桩基另侧采用万能杆件支撑(见附后图)。
由于承台基坑开挖较深,在承台施工时万能杆件横向支撑干扰较大,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
为此提出抗滑桩防护修改方案:1、取消万能杆件横向支撑;2、加大抗滑桩入土埋置深度,由4.5米增至9米,总桩长增至19米;3、在桩顶部设1.2m×0.8m系梁连接所有抗滑桩,加强桩顶部的整体稳定性。
具体验算如下:一、桩长及桩身最大弯矩计算开挖深度10米,桩下土层为新黄土和圆砾土,土的内摩擦角取35°,土的重度γ=18KN/m3,无地下水,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支护。
取1米为计算单元,计算桩入土深度及最大弯矩。
顶部车辆荷载P=10KN/m2。
1、桩的入土深度14.06224.0696.64)(67.632/77.284283.1083.010837.0)(49.51271.010271.0181069.3)245(271.0)245(/191056.0101856.0181032'223'''=====-====⨯⨯+⨯⨯⨯==+=+==-==⨯+⨯⨯=⨯+⨯⨯==+==-==+⨯=+⨯====∑∑∑l K E n l K E m r K K K mh m KN K P h K h l E h l rK K e K P K h e tg K tg K m KN h h h m Ph P P aa P γγαγααααααααγμμγϕϕγγγ由m ,n 值查图(布氏理论曲线)得:62.0=ωm x t m l x 89.82.171.662.083.10=+==⨯==μω故挖孔桩总长为10+8.89=18.9m (按19m 施工) 2、桩的最大弯矩计算∑∑•=-=---+==-=m KN x K K x l E M mK K E x mP m P m 8.174607.28185.20276)()(96.2')(23'maxγαγαα设桩中心距按1.5米布置则每根桩最大弯矩为1746.8×1.5=2620KNm 最大弯矩在承台底2.96m 处。
(完整版)抗滑桩设计计算书⽬录1 ⼯程概况2 计算依据3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计算3.1 计算参数3.2 计算⼯况3.3 计算剖⾯3.4 计算⽅法3.5 计算结果3.6 稳定性评价4 抗滑结构计算5 ⼯程量计算⼀、⼯程概况拟建段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安⼦平.设计路中线在现有公路右侧约100m.设计为⼤拐回头弯.设计路线起⽌⾥程为K96+030~K96+155.全长125m.设计路⾯净宽7.50m.设计为⼆级公路.设计纵坡3.50%,地⾯⾼程为720.846m~741.70m.设计起⽌路⾯⾼程为724.608m~729.148m.K96+080-K96+100为填⽅.最⼤填⽅为4.65m.最⼩填⽅为1.133m。
⼆、计算依据1.《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建筑边坡⼯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4.《室外排⽔设计技术规范》(GB 50108-2001);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6.《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7.《锚杆喷射混凝⼟⽀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9. 相关教材、专著及⼿册。
三、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计算3.1 计算参数3.1.1 物理⼒学指标:天然⼯况:γ1=20.7kN/m3.φ1=18.6°.C1=36kPa饱和⼯况:γ2=21.3kN/m3.φ2=15.5°.C2=29kPa3.1.2 岩、⼟物理⼒学性质该段⼟层主要为第四系残破积碎⽯⼟.场地内均有分布.⽆法采取样品测试.采取弱风化泥做物理⼒学性质测试成果:弱风化泥岩天然抗压强度24.00Mpa.饱和抗压强度17.30 Mpa.天然密度2.564g/cm3,⽐重2.724.空隙度8.25%.属软化岩⽯.软质岩⽯。
滑坡推力滑动面地面悬臂式桩滑坡推力滑动面地面已知力地基反力全埋式桩抗滑桩设计的要求和步骤抗滑桩设计应满足的要求如下:(1) 整个滑坡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即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值,保证滑体不超过桩顶,不从桩间挤出;(2) 桩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桩的断面和配筋合理,能满足桩内应力和桩身变形的要求;(3) 桩周的地基抗力和滑体的变形在容许范围内;(4) 抗滑桩的间距、尺寸、埋深等都较适当,保证安全,方便施工,并使工程量最省。
抗滑桩设计计算步骤如下:(1) 首先弄清滑坡的原因、性质、范围、厚度,分析滑坡的稳定状态、发展趋势;(2) 根据滑坡地质断面及滑动面处岩(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滑坡推力;(3) 根据地形、地质及施工条件等确定设桩的位置及范围;(4) 根据滑坡推力大小、地形及地层性质,拟定桩长、锚固深度、桩截面尺寸及桩间距;(5) 确定桩的计算宽度,并根据滑体的地层性质,选定地基系数;(6) 根据选定的地基系数及桩的截面形式、尺寸,计算桩的变形系数(或)及其计算深度(h或h),据以判断是按刚性桩还是按弹性桩来设计;(7) 根据桩底的边界条件采用相应的公式计算桩身各截面的变位,内力及侧壁应力等,并计算确定最大剪力、弯矩及其部位;(8) 校核地基强度。
若桩身作用于地基的弹性应力超过地层容许值或者小于其容许值过多时,则应调整桩的埋深或桩的截面尺寸,或桩的间距,重新计算,直至符合要求为止;(9) 根据计算的结果,绘制桩身的剪力图和弯矩图;(10) 对于钢筋混凝土桩,还需进行配筋设计。
4.3.2抗滑桩设计的基本假定作用于抗滑桩的外力包括:滑坡推力、受荷段地层(滑体)抗力、锚固段地层抗力、桩侧摩阻力和粘着力以及桩底应力等。
这些力均为分布力。
(1)滑坡推力作用于滑面以上部分的桩背上,可假定与滑面平行。
由于还没有完全弄清桩间土拱对滑坡推力的影响,通常是假定每根桩所承受的滑坡推力等于桩距(中至中)范围之内的滑坡推力;(2) 根据设桩的位置及桩前滑坡体的稳定情况,抗滑桩可分为悬臂式和全埋式两种。
受力情况如图(图4-1)所示。
当桩前滑坡体不能保持稳定可能滑走的情况下,抗滑桩应按悬臂式桩考虑;而当桩前滑坡体能保持稳定,抗滑桩将按全埋式桩考虑;图4-1 抗滑桩受力示意图 (3)埋于滑床中的桩将滑坡推力传递给桩周的岩(土),桩的锚固段前、后岩(土)受力后发生变形,从而产生由此引起的岩(土)抗力作用;(4)抗滑桩截面大,桩周面积大,桩与地层间的摩阻力、粘着力必然也大,由此产生的平衡弯矩对桩显然有利。
但其计算复杂,所以一般不予考虑;抗滑桩的基底应力,主要是由自重引起的。
而桩侧摩阻力、粘着力又换工消了大部分自重。
实测资料表明,桩底应力一般相当小,为简化计算,对桩底应力通常也忽略不计。
计算略偏安全,而对整个设计影响不大。
4.3.3 1-1′剖面抗滑桩设计(1)抗滑桩各参数的确定或选取在滑坡力最大处即边坡1-1′剖面潜在变形区滑面条块21(剩余下滑力828.7KN )附近处设置一排钢筋混凝土抗滑桩,间距为6m ,共布置8根抗滑桩。
初拟抗滑桩桩身尺寸为b×h=1.5m×2.0m 。
桩长12m ,自由段h1为6m ,锚固段h2为6m 。
采用C30混凝土,查资料得,C30混凝土,423.0010/c E N mm =⨯。
桩的截面惯性矩3341.5 2.011212bh I m ⨯===。
桩的钢筋混凝土弹性模量770.80.8 3.0010 2.4010c E E KPa ==⨯⨯=⨯。
桩的计算宽度 1.51 2.5p B m =+=。
1-1剖面滑动面以下为较完整的岩层(泥灰岩),对于较完整的岩层,其地基系数的选取参考下表(表4-1):表4-3 较完整岩层的地基系数Kv 值表序号 饱和极限抗压强度 R (kPa ) Kv 值 (kN/m3) 序号 饱和极限抗压强度R (kPa ) Kv 值(kN/m3)1 10000 1.0~2.0×105 6 50000 8.0×1052 15000 2.5×105 7 60000 12.0×1053 20000 3.0×105 8 80000 15.0~25.0×1054 30000 4.0×105 9 >80000 25.0~28.0×105 5 40000 6.0×105 注:一般侧向KH 为竖向KV 的0.6~0.8倍,当岩层为厚层或缺状整体时KH=KV 。
剖面处滑面以下是泥灰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6.85MPa ,根据上表侧向KH 可取:KH=2.7×105kN/m3 按K 法计算,桩的变形系数 为:所以抗滑桩属于刚性桩,所谓刚性桩是指桩的位置发生了偏离,但桩轴线仍保持原有线型,变形是由于桩周土的变形所致。
这时,桩犹如刚体一样,仅发生了转动的桩。
桩底边界条件:按自由端考虑。
128.01104.24.52107.24417541<=⎪⎪⎭⎫ ⎝⎛⨯⨯⨯⨯⨯=⎪⎪⎭⎫ ⎝⎛⋅=EI B k p H β(2)外力计算每根桩的滑坡推力:kN L 2.497267.828E n r =⨯=⨯=E ,按三角形分布,其kN h E P r 4.165765.02.49725.01=⨯=⨯=桩前被动土压力计算:抗滑桩自由段长度h1=6m,自由段桩前土为块石土,按勘察报告提高的参数,块石土的c=8.81kPa ψ=15.4O γ=15.4kN/m3p K =2(45)2otg ϕ+=215.4(45)2otg ο+=1.66 22111112h 20.5 6.0 1.6628.81 1.666748.75/22p p p E h K c K kN m =γ+=⨯⨯⨯+⨯⨯⨯=(3)桩身内力计算 ①剪力221p A y 2.7752675.7484.16572)E -(P Q =⨯-=⨯⨯=y y y h ②弯矩23A 75.72y 25.2433y y M Q y y =⋅=⋅= 各截面计算结果见下表(表4-2): 表4-4 受荷段桩身内力表()y m 0 12 3 4 5 6 2A ()75.72Q kN y = 0 75.7 302.9 681.5 1211.5 1893.0 2725.9 3A ()25.24M kN m y ⋅=25.2201.9681.51615.43155.05451.8(4)锚固段桩侧应力和桩身内力计算 ①滑动面至桩的转动中心的距离该滑面地基系数随深度为常数,K=A=Kv=Ks=2.7×105kN/m3 滑动面至桩的转动中心的距离为:()()()()m 6.36.927258.54512369.272528.54513623232A A 2A A 20=⨯+⨯⨯⨯⨯+⨯⨯=++=h Q M h Q M h y ②桩的转角()()rad Ah B h Q M p 00112.06107.25.269.27258.5451262635322A A =⨯⨯⨯⨯+⨯⨯=+=∆ϕ③桩侧应力()()()()2550y 112.8y 10064.108800112.0y .6310107.2y y y y my A -+=⨯-+⨯=∆-+=∆ϕδ④最大侧应力位置 令0y d dyσ=,则100.8224y-= y =0.45m ⑤剪力()()y y y m B y y y A B Q p p A 2361221Q 020y -∆--∆-=ϕϕ ()y y -⨯⨯⨯⨯⨯⨯⨯-=6.3200112.0107.25.2219.27255 ()y y 26.3200112.0105.26125-⨯⨯⨯⨯⨯- 9.27256.27214.9312632+-+-=y y y0=yy d dQ ,则06.27212524.932=--y ym y 6.3=⑥弯矩()()[]y y my y y A y B y Q M p A A y -+-∆-+=002232121.M ϕ ()()[]y y y y y -⨯+-⨯⨯⨯⨯⨯⨯-+=6.32106.3310.72200112.05.2121.82725.85451552 8.54518.272513604233.23234++--=y y y y锚固段桩侧应力、桩身剪力及弯矩计算汇总如下 表4-5 锚固段桩侧应力计算表()m y 0 0.45 1 1.5 2 2.5 3 ()Kpa δ∆1088.641111.321077.44987.84842.24640.64383.04y3.5 44.5 55.5 6 δ∆69.44-300.16-725.76-1207.16-1744.96-2338.56表4-6 锚固段桩身剪力计算表()m y 00.5 1 1.5 2 2.5 3 ()KN y Q2725.90 1345.28 -28.30 -1324.78 -2474.10 -3406.23 -4051.10 ()m y3.6 44.5 55.5 6 ()KN y Q-4347.15-4198.90-3561.73-2357.10-514.972034.70表4-7 锚固段桩身弯矩计算表()m y 00.5 1 1.5 2 2.5 3 ()m KN .M y 5451.806470.91 6798.93 6456.86 5500.68 4021.38 2144.93 ()m y3.644.555.56()m KN .M y 32.31 -2120.52 -4082.59 -5587.95 -6335.64 -5989.72根据桩的应力和内力的计算结果,绘出桩的受力图,如下所示:图4-2桩侧应力图图4-3 桩身剪力图图4-4 桩身弯矩图(5)桩侧应力复核比较完整的岩质、半岩质地层桩身对围岩的侧压应力max (a kP )应符合下列条件:m a x 12K K σ≤⋅⋅´´R式中 1K ´——折减系数,根据岩层产状的倾角大小,取0.5~1.0; 2K ´——折减系数,根据岩层破碎和软化程度,取0.3~0.5;0R ——岩石单轴抗压极限强度,a kP 由式得,a a kP kP 25.41281085.1635.07.064.10883=⨯⨯⨯< 满足要求(6)桩的结构设计 ①基本指标 混凝土C25:C25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211.9/c f N mm =,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21.27/t f N mm =。
钢筋HRB335(20MnSi ),符号,抗拉强度设计值2300/y f N mm =,抗压强度设计值2300'/y f N 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