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第1章 绪论 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4.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分析化学是研究()与()及()的一门学科。
2.定性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组成。
3.结构分析是确定()。
4.化学分析是以()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5.定量化学分析主要有()和()。
6.仪器分析的特点主要有()、()、()、()、()和()。
7.光学分析是基于()的一类方法。
主要包括()分析法和()分析法两大类。
8.仪器分析今后发展的趋势是()或()。
二、判断题1.化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法是相互不可替代而互为补充的。
()2.根据有机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可获得某类有机物存在与否的信息。
()3.系统分析法是按照一定的分析程序,将离子逐步分离,然后再分别检出各种离子的分析方法。
()4.有机定性分析的衍生物制备,是从可能存在的几种化合物中最后确定试样是某一种化合物的确证试验。
()5.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可用于分析反应而进行分离或检出。
()三、选择题1.试样用量为0.1~10mg 的分析方法称为()。
A.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微量分析D.超微量分析E.痕量分析2.定性分析反应的条件与()无关。
A.溶液的酸度B.试液的准确称量C.反应物浓度D.溶液的温度E.溶剂3.分析反应的外部特征与()无关。
A.溶液颜色的改变B.溶液的温度C.沉淀的生成或溶解D.气体的放出4.提高分析反应选择性最常用的方法与()无关。
A.控制溶液的酸度B.加入配合剂与干扰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C.升高溶液的温度,提高反应的特效性D.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改变干扰离子的价态以消除干扰E.分离干扰离子的干扰5.通常仪器分析的相对误差为()A.0.5~2%B.0.02%左右C.10~20%D.3~5%E.<0.5%6.A.>100mg B.<10mg C.10mg D.100mg E.80mg(1) 根据取样量,选用常量分析法的是()。
(2)根据取样量,选用微量分析法的是()。
7.提高分析反应选择性最常用的方法有()A.加入催化剂B.控制溶液的pH 值C.增加反应物的浓度D.分离或掩蔽干扰离子E.提高溶液的温度8.在定性分析法中所用检定反应的灵敏度不得大于()A.5ugB.50ugC.100ppmD.1000ppm E10000ppm.四、词语解释1.检出限度2.最低浓度3 3.反应灵敏度4.反应选择性5.特效反应6.选择性反应7.空白试验8.对照试验五、简答题1.要获得正确的分析结果,为什么应首先创造有利于反应产物生成的反应条件?2.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在分析实验中有何意义?3.分析反应进行的主要条件有哪些?4.如何表示鉴定反应的灵敏度?通常表示灵敏度的两个量之间有何关系?5.分析反应应具备哪些外部特征?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化学组成),(结构分析),(有关理论)2. (物质的化学组成)3. (化学结构)4. (化学反应)5. (重量分析),(滴定分析)6. (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误差较大),(设备昂贵)7. (物质与辐射之间的关系),(一般光学),(光谱)8. (一机)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选择题1.某人用回滴法求样品含量的数据,在计算器上求得:(15.35-13.35)×0.1000×0.1238×100%=12.15513%0.2037按有效数字规则处理其结果应为()。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 分析方法 分析原理2.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结构分析3.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二、简答题答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试样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1、系统,偶然2、系统,偶然,真实值,平均值3、0.002,0.0035,1.7%4、精密度,标准5、空白,对照,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量6、±0.02 ,±0.0002,20,0.27、5,28、准确,不确定9、3 10、28.70 11、系统,系统,偶然二、选择题1、A2、D3、B4、B5、D6、D7、B8、A9、B 10、C 11、C 三、简答题1.解:(1)产生系统误差。
通常应该烘干至恒重,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称量瓶中,采用差减法称量。
(2)使测量结果产生系统误差。
一般可通过空白试验来消除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
(3)产生偶然误差。
原因是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是不确定的数字。
(4)产生系统误差。
应该使用基准物质重新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
(5)滴定终点颜色把握不准,深浅不一致,由此带来的误差正负不定,属于偶然误差。
2.称取0.1000g 的试样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1%;称取1.000试样时的相对误差为0.01%。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为±0.1mg ,所以称量的绝对误差一样大,称量的准确度好象一致,但二者的相对误差不一样大,称量1.000g 试样的相对误差明显小于称量0.1000 g 试样的相对误差。
因此,用相对误差表示准确度比绝对误差更为确切。
3.甲的报告是合理的,因为取样质量只有两位有效数字,限制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分析结果最多也只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1.解:应先计算出纯(NH 4)2SO 4试剂中氮的理论含量,再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ω(B)(理论值)=%100132.13214.01100%)SO)((NH(N)2424⨯⨯=⨯M M =21.21%绝对误差为:21.14%-21.21%=-0.07% 相对误差为:%.%..0301002121070-=⨯-2.解:计算过程(略),结果如下:第一组:1d = 0.24% S 1 = 0.28% RSD 1= 0.74% 第二组:2d =0.24% S 2 = 0.33% RSD 2= 0.87%第二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为38.3,最小值为37.3;第一组的最大值为38.4,最小值为37.6。
21世纪师范类教学用书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参考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课后参考答案汇编陕西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合编 刘瑞林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章 绪 论答案:1.仪器分析法灵敏度高。
2.仪器分析法多数选择性较好。
3.仪器分析法分析速度较快,利于批量样品分析。
4.易于使分析工作自动化。
5.相对误差较大。
6.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对仪器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第二章 定性分析1.解:最底浓度 12005.01-⋅===mL g V m B μρ 1:G=1:5×1042.解:检出限量 g V m B μρ510005.0=⨯=⋅=3.答:应选用(2)1mol·L -1HCl 作洗液,因为HCl 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 为强电解质避免因洗涤剂而引起胶体现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太大,特别是PbCl 2﹑HNO 3不含共同离子,反而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大,NaCl 则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所以亦不宜采用。
4.解:(1)用NH4Ac溶解PbSO4,而不溶解Hg2SO4。
(2)用氨水溶解Ag2CrO4,而不溶解Hg2CrO4。
(3) 用NaOH溶解PbCrO4,而不溶解Hg2CrO4。
(4) 用氨水溶解AgCl,而不溶解PbSO4。
(5) 用HNO3溶解Pb(OH)2,而不溶解AgCl 。
(6)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Hg2SO4。
5.答:(1) H2O2+2H+ +2e=2H2O E0=1.77 VSn4++2e=Sn2+ E o=0.154 VH2O2是比Sn4+强的氧化剂,所以H2O2可以氧化Sn2+为Sn4+(2 ) I2(固)+2e=2I- E o=0.5345 VAsO43-+4H++2e=AsO33-+2H2O E o=0.559 VI-是比AsO33-强的还原剂,所以NH4I可以还原AsO43-6.答:(1)因为HNO3是强的氧化剂会把组试剂H2S氧化成硫而沉淀。
分析化学课堂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按分析的方法原理分类,分析化学可以分为( C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B.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C.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D.常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E.理性分析和仲裁分析2.按照分析的领域分类,分析化学可分为(D )A.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B.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C.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和痕量组分分析D.卫生分析、药物分析和工业分析等E.无损分析、遥测分析和光学分析3.从分析任务看,分析化学的内容包括( E )A.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B.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C.常量分析和微量分析D.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E.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4.常量分析的称样量一般在(B )A.1g以上B.0.1g以上C.0.01-0.1gD.0.001-0.01gE.0.001-0.0001g5.滴定分析法属于(C )A.定性分析B.仪器分析C.化学分析D.无机分析E.微量分析6.采集试样的原则是试样具有(C )A.典型性B.统一性C.代表性D.随意性E.不均匀性7.电化学分析法属于( B )A.化学分析B.仪器分析C.重量分析D.光学分析E.定性分析8.依据取样量的多少,分析化学任务可分为( A )A.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B.重量分析、定量分析、痕量分析C.无机分析、有机分析、定量分析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滴定分析E.定性分析、光学分析、色谱分析9.下列不属于仪器分析法的是( D )A.光学分析法B.电化学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D.滴定分析法E.永停滴定法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采样试样的原则是“试样具有代表性”B.采样试样的原则是“试样具有典型性”C.化学分析法可以测定任何试样的含量或浓度D.仪器分析法可以测定任何试样的含量或浓度E.化学分析法常用于确定未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化学分析是以待测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B.仪器分析是以待测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C.滴定分析是以待测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D.光学分析是以待测物质的发光性为基础的分析方法E.定性分析是以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为目的的分析工作二、多项选择题1.分析化学是研究(BD )A.物质性质和应用的科学B.定性、定量、结构分析方法的科学C.物质组成和制备的科学D.分析方法及其理论、实验技术的科学E.以上都正确2.人体体液中待测组分含量常用的表示方法是(ABD )A.mmol/LB.mg/LC.百分浓度D.mg/24hE.体积分数3.完成分析工作任务的一般程序是(ABCDE )A.采集试样B.制备试样C.确定待测组分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形态D.测定待测组分的相对含量E.处理分析数据、表示分析结果4.化学分析法的特点(AC )A.仪器设备简单、价格低廉B.测定结果准确、适于测定微量组分C.耗时费力,无法测定微量组分D.仪器设备简单、测定时省时省力E.测定误差大、应该废弃5.仪器分析的特点(BDE )A.仪器昂贵、一般不用B.灵敏、快速、准确C.仪器简单、操作方便D.适于测定微量组分E.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三、判断题1.化学分析是以待测物物质的化学性质为基础而建立的分析方法(√)2.仪器分析是以待测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的分析方法(√)3. 定性分析的任务是确定待测组分的化学性质(×)4.滴定分析的任务是确定试样组分、存在状态及化学性质等(×)5.光学分析是以光信号为测量参数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分析化学部分答案(第6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章绪论习题【1-1】称取纯金属锌0.3250g,溶于HCl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计算Zn2+溶液的浓度。
解:已知M Zn=65.39g·mol-1。
根据溶质Zn2+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Zn2+溶液的浓度:211Zn0.3250mol L0.01988mol L 65.390.250c+--=⋅=⋅⨯【1-2】有0.0982mol/L的H2SO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问应加入0.5000mol/L H2SO4的溶液多少毫升?解:设应加入0.5000mol/L H2SO4的溶液V mL,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112212()c V c V c V V+=+即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解得V=2.16mL。
【1-3】在500mL溶液中,含有9.21g K4Fe(CN)6。
计算该溶液的浓度及在以下反应中对Zn2+的滴定度:3Zn2+ + 2[Fe(CN)6]4- + 2K+ = K2Zn3[Fe(CN)6]2解:(1)已知46K Fe(CN)M=368.35g ·mol-1,46K Fe(C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64646K Fe(CN)-1-1K Fe(CN)K Fe(CN)9.21=mol L =0.0500mol L 368.350.500m c M V =⋅⋅⋅(2)滴定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滴定剂46K Fe(CN)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Zn 2+的质量,根据46K Fe(CN)与被滴定的Zn 2+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计算出46K Fe(CN)对Zn 2+的滴定度。
246K Fe(CN)Zn 3:2n n +=:即246K Fe(CN)Zn3=2nn +462+2+2+46462+4646464646K Fe(CN)ZnK Fe(CN)K Fe(CN)Zn Zn Zn ZnZn /K Fe(CN)K Fe(CN)K Fe(CN)K Fe(CN)K Fe(CN)332=2n M c V m n M T M V V V V ===⨯⨯ 46111K Fe(CN)Zn 33==0.050065.39g L 4.90g L =4.90mg mL 22c M ---⨯⨯⋅=⋅⋅【1-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
(各位同学:以下题目来自各高校考研卷,插图来自几米《照相本子》,祝做题愉快^_^)第一章绪论1 (中科院2012)标准溶液是指已知浓度的溶液;得到标准溶液的方法有直接法和标定法。
2.(北京大学2013期末考试)滴定分析存在终点误差的原因---------------------------------------------------------------(A)(A)指示剂不在化学计量点变色(B)有副反应发生(C)滴定管最后估读不准(D)反应速度过慢第二章采样和分解1 (北科大2011)现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国标方法(GB/T5009.5–2003)采用的是凯氏定氮法:(1).简述凯氏定氮法的基本原理。
P35页倒数第二段(2).解释加“三聚氰胺”可以使蛋白的检测值提高的原因。
三聚氰胺结构式:,据此可知三聚氰胺含氮量高,而克达尔法无法将其中的N和蛋白质中的N加以区分,造成测得数值偏高。
(3).从分析化学角度,你认为如何能够检测出蛋白质的真值?谈谈你的看法。
*(仅作了解),利用质谱、色谱技术的联用。
亲爱的老师,你永远不会知道,教师墙角有一个小洞。
风会吹过来,雨会泼进来,可以看见蝴蝶在花间飞舞,彩虹浮现,可以看见独角兽飞上过弦月,流星不断地划过夜空,太空战士登陆火星。
亲爱的老师,这些我永远不会让你知道……第三章化学计量学1. (2013北科大)以下关于随机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BA、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B、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C、正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负误差D、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正误差2.(厦门大学2007)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B)(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范围(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的范围(C)总体平均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3(中科院2012)某人测定纯明矾后报出结果,μ=10.79±0.04(%)(置信度为95%),你对此表达的理解是有95%的把握声明,[10.75%,10.81%]这一数值区间范围包含总体平均值([10.75%,10.81%]这一数值区间范围包含总体平均值的概率是95%)。
第 1 页共19 页分析化学习题第一章概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2、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作空白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3、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随机误差是随机的;B、随机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5、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6、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ml。
A、25.0B、25C、25.00D、25.0007、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方法造成的误差8、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随机误差?( )A、某学生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B、某学生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C、甲乙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一致;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A 、10003.0-⋅=+L mol c HB 、pH=10.42C 、=)(MgO W 19.96%D 、0. 040010、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误差的是( )A 、砝码被腐蚀;B 、试剂里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C 、重量法测定SiO2含量是,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D 、天平的零点突然有变动二、提高题11、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0001g 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 、0.1g ;B 、 0.2g ;C 、 0.05g ;D 、 1.0g12、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590×0.2000)的结果为12.0056298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A 12.006B 12.00;C 12.01;D 12.013、有关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帐号密码101409第一章绪论(2学时)【本章重点】1.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2.分析方式的分类【本章难点】1.分析方式的分类一、填空题△1.分析方式按任务可分为、、等大三类。
△2. 分析方式按对象可分为、等两大类。
※3.分析方式按测定原理可分为、等两大类。
※4分析方式按量可分为、等两大类。
※5.化学分析方式要紧包括、等两大类。
※6.重量分析方式包括、、等三种。
△7.仪器分析法要紧包括、、等三种。
△8在进行定性分析时,化学分析法要紧包括、等两种方式。
9.干法分析要紧包括、等两种。
△10.湿法分析经常使用于和的鉴定反映。
△11.定性分析的反映条件要紧包括、、、、等五个。
※12.定性反映的类型要紧有、、等三种。
※13.空白实验要紧用于检查。
※14.对如实验要紧用于检查。
15.别离分析法是指。
16.系统分析法是指。
二、选择题△1.按任务分类的分析方式为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C常量分析与微量分析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E. 定性分析和结构分析※2.在半微量分析中对固体物质称样量范围的要求是A.—1gB.~0.1gC. ~0.01gD ~0.0001g1.0g酸碱滴定法是属于A重量分析B电化学分析C.滴定分析D.光学分析E.结构分析※4 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是属于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化学分析E.常量分析※5.在定性化学分析中一样采纳A 仪器分析B化学分析C.常量分析D.半微量分析E.微量分析△6.湿法分析直接检出的是A 元素C化合物D.分子E.原子7.在离心管中进行的分析一样属于A常量分析怯B半微量分析法C.微量分析法D超微量分析法E.以上都不是△8.定性反映产生的外观现象有A.溶液颜色的改变B.产动气体C.沉淀的生成D.溶液分层E.以上都是△9下述除哪条外都是定性分析的要紧条件A.溶液的酸度B.反映离子的浓度C溶液的温度D.试样的摩尔质量E.以上都不是△10.以下哪一种方式不能除去干扰离子A.加入配位剂B.加入沉淀刑C.操纵溶液的pH值D.振摇或加热E.以上都是※11.用SnCl2鉴定试样中Hg2+,现象不明显,疑心试剂失效,应用什么方式来检查A空白实验C初步实验D.空白实验和对照如实验都需做E..以上都能够△12.在含Ca2+利Pb2+的溶液中,鉴定Ca2+,需先除去Pb2+,应加入△13.对阳离子试液进行颜色观看时,试液为蓝色,那么以下哪一种离子没必要鉴定+,B .C U2+++E. Mn2+△14.阳离子分组鉴定前应先别离鉴定NH4+,其要紧缘故是+别离鉴定方式简单B.在分组反映中常会引入NH4+,而在鉴定中NH4+又易漏掉。
21世纪师范类教学用书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参考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课后参考答案汇编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合编刘瑞林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章 绪 论答案:1.仪器分析法灵敏度高。
2.仪器分析法多数选择性较好。
3.仪器分析法分析速度较快,利于批量样品分析。
4.易于使分析工作自动化。
5.相对误差较大。
6.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对仪器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第二章 定性分析1.解:最底浓度 12005.01-⋅===mL g V m B μρ 610=⋅G B ρ 466105201010⨯===∴B G ρ 1:G=1:5×1042.解:检出限量 g V m B μρ510005.0=⨯=⋅=3.答:应选用(2)1mol·L -1HCl 作洗液,因为HCl 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 为强电解质避免因洗涤剂而引起胶体现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太大,特别是PbCl 2﹑HNO 3不含共同离子,反而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大,NaCl 则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所以亦不宜采用。
4.解:(1)用NH 4Ac 溶解PbSO 4,而不溶解Hg 2SO 4 。
(2)用氨水溶解Ag 2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
(3) 用NaOH 溶解Pb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
(4)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PbSO 4 。
(5) 用HNO 3溶解Pb(OH)2,而不溶解AgCl 。
(6)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Hg 2SO 4 。
5.答:(1) H 2O 2+2H + +2e=2H 2O E 0=1.77 VSn4++2e=Sn2+E o=0.154 VH2O2是比Sn4+强的氧化剂,所以H2O2可以氧化Sn2+为Sn4+(2 ) I2(固)+2e=2I-E o=0.5345 VAsO43-+4H++2e=AsO33-+2H2O E o=0.559 VI-是比AsO33-强的还原剂,所以NH4I可以还原AsO43-6.答:(1)因为HNO3是强的氧化剂会把组试剂H2S氧化成硫而沉淀。
第1章 绪论第一章 概论3.基准试剂主体含量大于%;高纯试剂杂质含量少;专用试剂指在某一特殊应用中无干扰,如光谱纯、色谱纯。
6.标定c (NaOH)=·L -1时,草酸m =××63= 称量误差r 0.00020.25%0.1%0.08E ==> 而m (邻)=××204= r 0.00020.1%0.26E =< ∴选邻苯二甲酸氢钾好。
若c (NaOH)=·L -1,两种基准物都可称小样,都可以。
8.H 2C 2O 4·2H 2O 会失水,使标定的NaOH 结果偏低;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则偏高。
10.Na 2B 4O 7·10H 2O 、B 、B 2O 3和NaBO 2·4H 2O 与H + 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是1∶2、 2∶1、1∶1和2∶1。
·L -1的HCl 溶液和 ·L -1的Ba(OH)2溶液相混合,所得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计算过量反应物的浓度。
答案:12L 0.015m ol 230.0)(20.030.00.15020.00.1502)过)((Ba(OH)-⋅=⨯+⨯-⨯⨯=量c称取纯金属锌,溶于HCl 后,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计算c (Zn 2+)。
答案:132L 0.01988m ol 250.065.39100.3250)(Zn -+⋅=⨯⨯=⋅=V M m c欲配制Na 2C 2O 4溶液用于标定KMnO 4溶液(在酸性介质中),已知14L 0.10mol KMnO 51-⋅≈⎪⎭⎫ ⎝⎛c ,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大浓度(c )的Na 2C 2O 4溶液要配制100mL 溶液,应称取Na 2C 2O 4多少克 答案:O 8H 10CO 2Mn 16H O 5C 2MnO 2222424++=++++--⎪⎭⎫ ⎝⎛=⎪⎭⎫ ⎝⎛4224O C Na 21KMnO 51n n ()()42242244O C Na O C Na 21KMnO KMnO 51V c V c ⋅⎪⎭⎫ ⎝⎛=⋅⎪⎭⎫ ⎝⎛若:)O C Na ()KMnO (4224V V ≈ 则:14422L 0.050mol KMnO 5121)O C (Na -⋅=⎪⎭⎫ ⎝⎛=c c g 67.00.134********.0)O C Na (3422=⨯⨯⨯=-m用KMnO 4法间接测定石灰石中CaO 的含量(见例),若试样中CaO 含量约为40%,为使滴定时消耗·L -1 KMnO 4溶液约30mL ,问应称取试样多少克答案:()g21.0 %10010208.5630020.05%40 %10010CaO 21KMnO KMnO 51CaO)(3344=⨯⨯⨯⨯⨯=⨯⨯⎪⎭⎫ ⎝⎛⋅⋅⎪⎭⎫ ⎝⎛=s s s m m m M V c w某铁厂化验室常需要分析铁矿中铁的含量。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作者:————————————————————————————————日期:21世纪师范类教学用书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参考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课后参考答案汇编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合编刘瑞林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章 绪 论答案:1.仪器分析法灵敏度高。
2.仪器分析法多数选择性较好。
3.仪器分析法分析速度较快,利于批量样品分析。
4.易于使分析工作自动化。
5.相对误差较大。
6.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对仪器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第二章 定性分析1.解:最底浓度 12005.01-⋅===mL g V m B μρ 610=⋅G B ρΘ 466105201010⨯===∴B G ρ 1:G=1:5×1042.解:检出限量 g V m B μρ510005.0=⨯=⋅=3.答:应选用(2)1mol·L -1HCl 作洗液,因为HCl 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 为强电解质避免因洗涤剂而引起胶体现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太大,特别是PbCl 2﹑HNO 3不含共同离子,反而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大,NaCl 则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所以亦不宜采用。
4.解:(1)用NH 4Ac 溶解PbSO 4,而不溶解Hg 2SO 4 。
(2)用氨水溶解Ag 2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
(3) 用NaOH 溶解Pb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
(4)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PbSO 4 。
(5) 用HNO 3溶解Pb(OH)2,而不溶解AgCl 。
(6)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Hg 2SO 4 。
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1)一、内容提要 (1)二、重点与难点 (5)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6)第 3 章化学分析法导论 (17)一、内容提要 (17)二、重点与难点 (18)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8)第4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24)一、内容提要 (24)二、重点和难点 (32)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32)第5章配位滴定法 (60)一、内容提要 (60)二、重点和难点 (62)三、思考题和习题选解 (62)第6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75)一、内容提要 (75)二、重点和难点 (76)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76)第7章沉淀滴定法 (91)一、内容提要 (91)二、重点和难点 (93)三、思考题和习题选解 (93)第8章重量分析法 (100)一、内容提要 (100)二、重点和难点 (101)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01)第9章分析化学中的样品制备及常用分离方法 (107)一、内容提要 (107)二、重点与难点 (111)三、思考题与习题选解 (112)第1章 绪论第2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本章要求1.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精密度、准确度、有效数字及显著性检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不确定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免方法。
3.掌握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
4.掌握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运算规则、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5.了解误差传递的规律和处理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相关与回归。
6.理解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7.理解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
8.了解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
一、内容提要本章要求读者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精密度、准确度、有效数字及显著性检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不确定度等基本概念;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运算规则、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了解误差传递的规律和处理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相关与回归;理解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理解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了解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
第一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1. 分析化学按照任务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2.按分析方法的测定原理分类,分析化学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3.试剂用量>0.1g 或10mL 的分析方法称为常量组分分析。
试剂用量在0.01g ~0.1mg 或1mL ~0.01mL 的分析方法称微量组分分析。
4.化学分析的准确度比仪器分析要高;而灵敏度比仪器分析要低。
5.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按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称化学分析法。
6.化学分析法分为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
7.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属于定性分析;测定物质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属于定量分析。
;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结构属于结构分析;8. 分析化学按照研究对象可以分为哪两类?无机分析-对象是无机物。
在无机物分析中,组成无机物的元素种类较多,通常要求鉴定物质的组成和测定各成分的百分含量。
有机分析―对象是有机物。
在有机物分析中,组成有机物的元素种类不多,但结构相当复杂,分析的重点是官能团分析和结构分析。
9.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各有什么特点?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法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又称经典分析法,主要有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主要使用化学试剂、天平、玻璃器皿,具有准确度高(0.1-0.2%)、简单的特点,但速度慢,灵敏度低,是分析化学的基础。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
这类方法都需要较特殊的仪器,通常称为仪器分析法,如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和放射化学分析法等。
具有灵敏度高、简便、容易自动化、应用广泛的特点,但准确度低(2%),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第1章绪论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 错的打“×”)1、与化学分析法相比,仪器分析方法显著的特点是灵敏度高。
()2、样品批量大、组成又较简单时,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是工作曲线法。
()3、对于影响参数较多的仪器分析方法,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测定可提高准确度。
()4、检出限越大,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5、用蒸馏水代替样品,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试验称为空白试验。
()6、测量过程中,随机(偶然)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7、用某种分析方法测定某组分时,能够避免样品中其他共存组分干扰的能力称为选择性,通常用共存组分的允许量与待测组分含量的比值表示。
()8、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越高。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的是()A、灵敏度高B、取样量少C、准确度高D、分析效率高2、同一分析人员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不同实验室之间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A、标准偏差B、灵敏度C、准确度D、再现性3、某一种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测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称为该方法对被测物质的检出限,按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会建议,检出限的一般计算公式为()A、D L=1/SB、D L=S b/SC、D L=kbD、D L=3S b/S4、检出限指恰能鉴别的响应信号至少应等于检测器噪声信号的()A、1倍B、2倍C、3倍D、4倍5、测定铁的工作曲线时,要求相关系数R=0.999,表明()A、数据接近真实值B、测量的准确度高C、测量的精密度高D、工作曲线为直线6、在仪器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A、工作曲线法B、内标法C、标准加入法D、间接测定法7、一般分析仪器应预热()A、5分钟B、10~20分钟C、1小时D、不需预热8、三人对同一样品的分析,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得结果为:甲:31.27%、31.26%、31.28%;乙:31.17%、31.22%、31.21%;丙:31.32%、31.28%、31.30%。
第一部分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试样用量为0.1~ 0.01g的分析方法称为()A.常量分析法B.半微量分析法C.微量分析法D.痕量分析法2.定量分析的英文名称为()A.Morphological analysis B.Qualitative analysisC.Structural analysis D.Quantitative analysis3.根据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高低分,微量组分分析应是()A.<0.01% B.0.01~ 1%C.1~ 10% D.>10%4.酸碱滴定法属于()A.重量分析B.电化学分析C.色谱分析D.容量分析5.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是属于()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微量分析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一、单选题1.可用下列哪种试验方法减小分析测试中的偶然误差()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多次平行试验取平均值D.回收试验2.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A.25ml B.25.0ml C.25.000ml D.25.00ml3.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要使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C.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D.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4.溶液中含有0.095mol/L的OH-,其pH值为()A.12.98 B.12.978 C.13.0 D.12.97775.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当用()A.t检验B.F检验C.Q检验D.Grubbs检验6.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 30.3%,则30.6%-30.3%=0.3%为()A.相对误差B.相对平均误差C.绝对偏差D.绝对误差7.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温度的变化B.湿度的变化C.气压的变化D.实验方法不当8.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A.1.005 B.1.00 C.1.1050 D.pH = 12.00一、单选题答案1C2D3A4A5B6D7D8A二、名词解释1.精密度2.准确度3.绝对误差4.有效数字三、简答题1.偶然误差的起因、特点如何?怎样减小偶然误差?2.简述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和联系3.记录实验数据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四、计算题1.用比色法测定某尿样中Mn的含量,得下列结果(μg/L):10.48 、10.37、 10.47、10.43 、10.40.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2.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分析表明,杂质的平均含量为1.60%,改变反应条件进行试生产,取样测定,共取样6次测定杂质百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46% 1.62% 1.37% 1.71% 1.52% 1.40%.问改变反应条件后,产品中杂质百分质量分数与改变前相比是否有明显差别?3.某学生从以下各称量样品中测得某药物的百分含量如下:样品重(克) 0.5372 0.5168 0.6425 0.4235% 21.64 21.62 21.66 21.58该药物正确的百分含量为21.42%,试计算该学生所测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第三章重量分析法一、单选题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标准,恒重是指二次称量之差不超过()A.±0.1mg B.±0.2mg C.±0.3mg D.±0.4mg2.如果共沉淀的杂质离子与沉淀的构晶离子半径相近,电荷相同,则易形成()A.表面吸附B.混晶C.机械吸留D.后沉淀3.沉淀重量法测定时,对于AgCI沉淀的洗涤最好使用()A.母液B.水C.稀HCl D.稀HNO34.为了获得纯净而易于过滤洗涤的大颗粒晶形沉淀,不应采用下列何种措施()A.适合的沉淀剂B.在较浓溶液中进行沉淀C.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沉淀剂D.重结晶再沉淀5.沉淀重量法测定Ag+,以HCl作为沉淀剂,为保证沉淀完全,沉淀剂适宜过量的百分数应为()A.10~ 20% B. 20~ 30% C. 30~ 50% D. 50~ 100%6.样品中被测组分是MgO(MMgO=40.31g/mol),称量形式是Mg2P2O7(MMg2P2O7=222.55g/mol),则换算因数f值是()A.0.72 B. 0.36 C. 0.3623 D.0.18117.换算因数是被测组分相应化学式与称量形式相应化学式摩尔质量之比,称量形式摩尔质量越大,f则()A.越小,对测定结果准确度越有利B.越小,对测定结果准确度越不利C.越大,对测定结果准确度越有利D.越大,对测定结果准确度越不利8.构晶离子的定向速度决定于()A.沉淀剂的浓度B.样品溶液的温度C.构晶离子的电量D.构晶离子组成沉淀物的极性9.沉淀重量法中,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是( )A.同离子效应 B.配位效应C.酸效应 D.温度效应二、名词解释1.同离子效应2.共沉淀现象3.聚集速度4.陈化5.换算因数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晶形沉淀及非晶形沉淀的条件.2.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后沉淀?举例说明.3.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4.为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入过量的沉淀剂,为什么不能过量太多?四、计算题1.含有I2的水溶液10ml ,其中I21mg ,用9mlCCl 4按下述两种方法萃取:(1)9ml 一次萃取;(2)每次用3ml 分三次萃取.分别求出水溶液中剩余的I2量,并比较其萃取率.2.测定1.0239g 某样品中的P2O5的含量时,用Mg CI2、NH4CI、HN3.H2O使磷沉淀为Mg NH4PO4.过滤,洗涤后灼烧成Mg 2P2O7,称量得重量0.2836g.计算样品中P2O5的百分含量.(mol g M mol g M O P Mg O P /25.222/95.14172222==)3.称取0.3675g Ba CI2.2H2O样品,将钡沉淀为硫酸钡,如要求沉淀剂过量50%, 问共需0.5mol/L H 2SO 4溶液若干毫升?(mol g M O H BaCl/27.244222=⋅)第四章滴定分析法概论一、 单选题 1.盐酸的摩尔质量MHCl =36.46g/ml ,若TNaOH/HCl =0.003646g/ml ,则C NaOH 为( )mol/L 。
绪论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1.2NaCl 与KBr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 4及CCl 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 3及CH 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K +,Br -,Cl -离子各1mol 。
由于CH 4与CCl 4及CHCl 3与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 +1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H1.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C 2H 4b.CH 3Clc.NH 3d.H 2Se.HNO 3f.HCHOg.H 3PO 4h.C 2H 6i.C 2H 2j.H 2SO 4答案:a.C C H H CC H H HH或 b.H C H c.H N H d.H S He.H O NO f.O C H Hg.O P O O H H H h.H C C HH HO P O O H H或i.H C C Hj.O S O HH OOO S O H H或1.5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a.I 2b.CH 2Cl 2c..HBrd.CHCl 3e.CH 3OHf.CH 3OCH 3 答案:b.ClClc.Hd.He.H 3COHH 3COCH 3f.1.6 根据S 与O 的电负性差别,H 2O 与H 2S 相比,哪个有较强的偶极-偶极作用力或氢键?答案:电负性O>S,H 2O 与H 2S 相比,H 2O 有较强的偶极作用及氢键。
第1章 绪论
第一章 概论
3.基准试剂主体含量大于99、9%;高纯试剂杂质含量少;专用试剂指在某一特殊应用中无干扰,如光谱纯、色谱纯。
6.标定c (NaOH)=0、05mol ·L -1时,草酸m =0、05×0、025×63=0、08g 称量误差r 0.00020.25%0.1%0.08
E ==> 而m (邻)=0、05×0、025×204=0、26g r 0.00020.1%0.26E =
< ∴选邻苯二甲酸氢钾好。
若c (NaOH)=0、2mol ·L -1,两种基准物都可称小样,都可以。
8.H 2C 2O 4·2H 2O 会失水,使标定的NaOH 结果偏低;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则偏高。
10.Na 2B 4O 7·10H 2O 、B 、B 2O 3与NaBO 2·4H 2O 与H + 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就是1∶2、 2∶1、1∶1与2∶1。
1、1 30、0mL 0、150mol ·L -1的HCl 溶液与20、0mL 0、150mol ·L -1的Ba(OH)2溶液相混合,所得溶液就是酸性、中性、还就是碱性?计算过量反应物的浓度。
答案:12L 0.015m ol 2
30.0)(20.030.00.15020.00.1502)过)((Ba(OH)-⋅=⨯+⨯-⨯⨯=量c
1、2 称取纯金属锌0、3250g,溶于HCl 后,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计算c (Zn 2+)。
答案:13
2L 0.01988m ol 250.065.39100.3250)(Zn -+
⋅=⨯⨯=⋅=V M m c
1、3 欲配制Na 2C 2O 4溶液用于标定KMnO 4溶液(在酸性介质中),已知14L 0.10mol KMnO 51-⋅≈⎪⎭
⎫ ⎝⎛c ,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大浓度(c )的Na 2C 2O 4溶液?要配制100mL 溶液,应称取Na 2C 2O 4多少克? 答案:O 8H 10CO 2Mn 16H O 5C 2MnO 2222424++=++++--
⎪⎭
⎫ ⎝⎛=⎪⎭⎫ ⎝⎛4224O C Na 21KMnO 51n n ()()42242244O C Na O C Na 21KMnO KMnO 51V c V c ⋅⎪⎭
⎫ ⎝⎛=⋅⎪⎭⎫ ⎝⎛
若:)O C Na ()KMnO (4224V V ≈
则:14422L 0.050mol KMnO 5121)O C (Na -⋅=⎪⎭
⎫ ⎝⎛=c c g 67.00.134********.0)O C Na (3422=⨯⨯⨯=-m
1、4 用KMnO 4法间接测定石灰石中CaO 的含量(见例1、6),若试样中CaO 含量约为40%,为使滴定时消耗0、020mol ·L -1 KMnO 4溶液约30mL,问应称取试样多少克? 答案:
()g
21.0 %10010208.5630020.05%40 %10010CaO 21KMnO KMnO 51CaO)(33
44=⨯⨯⨯⨯⨯=⨯⨯⎪⎭⎫ ⎝⎛⋅⋅⎪⎭⎫ ⎝
⎛=s s s m m m M V c w
1、5 某铁厂化验室常需要分析铁矿中铁的含量。
若1722L 0.1200mol O Cr K 61-⋅=⎪⎭
⎫ ⎝⎛c ,为避免计算,直接从所消耗的K 2Cr 2O 7溶液的毫升数表示出铁的含量(%),应当称取铁矿多少克?
答案:()()()%O Cr K 10Fe O Cr K O Cr K 61(Fe)7223
722722V m M V c w s =⨯⋅⋅⎪⎭⎫ ⎝⎛= ()g
M c m s 6702.01010085.551200.0 10100Fe O Cr K 6133
722=⨯⨯⨯=⨯⨯⋅⎪⎭
⎫ ⎝⎛=--
1、6 称取Na 2HPO 4·12H 2O 试剂0、8835g,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012 mol ·L -1 HCl 滴定至H 2PO -4,消耗HCl 溶液27、30mL 。
计算样品中Na 2HPO 4·12H 2O 的质量分数,并解释所得结果。
(HCl 浓度、终点确定以及仪器均无问题)
答案:100%10O)12H HPO (Na (HCl)(HCl)O)12H HPO (Na 3
242242⨯⨯⋅⋅⋅=⋅s m M V c w %0.112%100108835.01.35830.271012.03=⨯⨯⨯⨯=
结果偏高,就是由于Na 2HPO 4·12H 2O 失去部分结晶水。
1、7 称取含铝试样0、2018g,溶解后加入0、02081 mol ·L -1EDTA 标准溶液30、00mL 。
调节酸度并加热使Al 3+定量络合,过量的EDTA 用0、02035 mol ·L -1 Zn 2+标准溶液返滴,消耗Zn 2+溶液6、50mL 。
计算试样中Al 2O 3的质量分数。
(Al 3+、Zn 2+与EDTA 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均为1∶1)
答
案:%10010
O Al 21)]Zn ()Zn ()EDTA ()EDTA ([)O (Al 3322232⨯⨯⎪⎭⎫ ⎝⎛⋅⋅-⋅=++s m M V c V c w %43.12%10010
2018.0296.101)50.602035.000.3002081.0(3=⨯⨯⨯⨯⨯-⨯=
1、8 称取分析纯CaCO 3 0、1750g 溶于过量的40、00mL HCl 溶液中,反应完全后滴定过量的HCl 消耗3、05mL NaOH 溶液。
已知20、00mL 该NaOH 溶液相当于2
2、06mL HCl 溶液,计算此HCl 与NaOH 溶液的浓度。
答案:基本单元:3CaCO 2
1,HCl,NaOH 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
NaOH)((HCl)CaCO 213n n n -=⎪⎭
⎫ ⎝⎛ 即: 00
.20)HCl (06.2205.3)HCl (00.4009.100101750.023c c ⨯-=⨯⨯ 解得: 1
L mol 0954.0)HCl (-⋅=c 1L mol 1052.000
.2006.220954.0)NaOH (-⋅=⨯=c
1、9 酒石酸(H 2C 4H 4O 6)与甲酸(HCOOH)混合液10、00mL,用0、1000 mol ·L -1 NaOH 滴定至C 4H 4O 2-6与HCOO -,耗去15、00mL 。
另取10、00mL 混合液,加入0、2000 mol ·L -1 Ce(Ⅳ)溶液30、00mL,在强酸性条件下,酒石酸与甲酸全部被氧化成CO 2,剩余的Ce(Ⅳ)用0、1000 mol ·L -1 Fe(Ⅱ)回滴,耗去10、00mL 。
计算混合液中酒石酸与甲酸的浓度。
(Ce(Ⅳ)的还原产物为Ce(Ⅲ))
答案:酸碱反应中的基本单元:
6442O H C H 2
1,HCOOH,NaOH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单元:
6442O H C H 101,HCOOH 2
1,Ce(IV),Fe +2 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
()⎪⎪⎩⎪⎪⎨⎧=+⎪⎭⎫ ⎝⎛+⎪⎭⎫ ⎝⎛=⎪⎭⎫ ⎝⎛++Ce(IV))Fe (O H C H 101HCOOH 2
1)NaOH (O H C H 21HCOOH)(264426442n n n n n n n 即:
⎪⎪⎩
⎪⎪⎨⎧⨯=⨯+⎪⎭⎫ ⎝⎛+⎪⎭⎫ ⎝⎛⨯=⎪⎭⎫ ⎝⎛+00.302000.000.101000.0O H C H 10100.10HCOOH 2100.1000.151000.0O H C H 2100.10HCOOH)(00.1064426442c c c c
解得:
⎩⎨⎧⋅=⋅=--11
6442L
mol 0833.0)HCOOH (L mol 03333.0)O H C H (c c
1、10 移取KHC 2O 4·H 2C 2O 4溶液25、00mL,以0、1500 mol ·L -1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25、00mL 。
现移取上述KHC 2O 4·H 2C 2O 4溶液20、00mL,酸化后用0、04000 mol ·L -1 KMnO 4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需要多少毫升? 答案:酸碱反应中:
)NaOH (O C H O KHC 3142242n n =⎪⎭
⎫ ⎝⎛⋅ 氧化还原反应中:
⎪⎭⎫ ⎝⎛=⎪⎭⎫ ⎝⎛⋅442242KMnO 51O C H O KHC 41n n mL 00.2004000.05300.2500.251500.000.204)KMnO (4=⨯⨯⨯⨯⨯⨯=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