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管理会计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30.45 KB
- 文档页数:11
财务管理案例沃尔玛的资本结构优化案例财务管理案例:沃尔玛的资本结构优化案例在全球零售业中,沃尔玛一直以其规模庞大和稳定的经营模式著称。
然而,尽管其财务状况一直稳定,沃尔玛也致力于不断优化其资本结构,以确保持续的财务健康和可持续增长。
本文将以沃尔玛为例,探讨其资本结构优化的案例,并分析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背景介绍沃尔玛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零售业巨头,成立于1962年。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沃尔玛的业务覆盖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1万家门店和200多个分支机构。
然而,沃尔玛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了许多财务管理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在资本结构的优化方面。
二、沃尔玛的资本结构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沃尔玛采用了高度杠杆的资本结构,即通过大量的债务来融资。
这种资本结构虽然可降低股东的资金投入,提高股东回报率,但也使得沃尔玛面临着较高的财务风险。
此外,高额的债务负担也增加了沃尔玛的财务成本,并限制了其未来的发展和扩张计划。
三、资本结构优化的关键举措为了解决资本结构问题并实现财务优化,沃尔玛采取了以下关键举措:1. 融资多元化:沃尔玛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来降低财务风险。
除了传统的债务融资外,沃尔玛还积极发行股票、吸引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资本参与,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2. 资本结构调整:沃尔玛通过资本重组和财务重组来优化资本结构。
其中包括股票回购、债务置换和资产剥离等措施,以减少债务负担和降低财务成本。
3. 财务规划和控制:沃尔玛建立了严格的财务规划和控制机制,确保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金。
通过合理的预算、严谨的审核程序和定期的财务报告,沃尔玛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财务问题,保持财务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四、成功的关键因素沃尔玛成功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归功于以下关键因素:1. 领导层的决策与执行:沃尔玛的领导层在财务管理方面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决策能力。
他们能够准确地识别财务问题并迅速采取行动,确保决策的执行力和效果。
案例5.5沃尔玛的库存管理山姆·沃顿于1962年在美国阿肯色州的罗杰斯设立了笫一家沃尔玛商店。
截至1967年,沃尔玛拥有24家商店,年销售额1260万美元。
1969年底沃尔玛组成沃尔玛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70年上市。
到1987年沃尔玛25周年的时候,公司拥有1198家商店,年销售额达159亿美元,员工20万人。
到40周年的时候,沃尔玛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商店,截至2002年3月31口的会计年度,年营业额达到2180亿美元。
到2002年9月份,沃尔玛的员工人数超过100万,仅在美国就拥有1603家折扣店,1179家超市,517家山姆会员店,36家社区店。
沃尔玛在海外还有员工30万人,在墨西哥、波多黎各、加拿大、阿根廷、巴西、中国、韩国、德国和英国有1211家商店。
从沃尔玛公司成立到1999年3月份的不到40年中,沃尔玛的股票一分为二地拆分了11次。
1970年的100股股票,到今天会变成204800股。
沃尔玛公司计划在将来持续这种夸张的发展速度。
沃尔玛大部分的成功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期都来源于它的知识管理系统、来源于一个庞大的由一系列经过战略定位的现代配送中心组成的网络和一个非常有效的私有运输车队。
例如,2001~2002年,沃尔玛的年销售额从1650亿美元增加到2180亿美元,增长了32%,但是库存只增加了12.8%。
沃尔玛用贯穿供应链的高效信息系统取代了对保存大规模库存以支撑庞大配送体系的需求。
这种能力不仅使沃尔玛可以在严格限制库存增长的同时,保持强大的商品现货状态,而且也使得供应链合作伙伴降低它们的库存水平。
减少整个供应链库存或资产占用的好处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让现金转起来(cash spin or free cash spin)。
其含义就是有效地减少整个供应链的资产,重新配置游离资本或在可选项目的投资。
会计与财务管理活动中成功与失误的案例介绍会计与财务管理是一个关键的商业活动,对于任何组织的成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以作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同时也存在一些失误的案例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本文将探讨几个成功与失误的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会计与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错误。
成功案例案例一:华为的财务管理华为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通信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其成功的财务管理对其业务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良好的财务规划华为在其财务管理中注重规划,制定了长期和短期的财务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策略和计划。
这有助于确保公司的财务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并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2. 精确的财务报告华为注重准确和及时的财务报告,确保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得到全面的反映。
这为管理层提供了决策所需的准确信息,并增强了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信任。
3. 风险管理华为在财务管理中注重风险管理,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
这有助于预测和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并降低公司面临的风险。
案例二:沃尔玛的会计实践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会计实践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1. 严格的内部控制沃尔玛实施了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包括严格的审计程序、授权和核准制度等,有效防止了潜在的欺诈行为。
2. 持续的合规监督沃尔玛注重合规监督,确保公司遵守相关法规和准则。
其会计团队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和专业认证,保持对法规的敏感和了解,从而确保公司的财务活动合法合规。
3. 财务数据的全面披露沃尔玛在财务报告中进行了全面的披露,包括财务状况、业绩、风险以及其他重要信息。
这有助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全面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作出明智的投资和决策。
失误案例案例三:安然公司的会计丑闻安然公司是美国一家能源公司,其会计丑闻成为业界的一大耻辱。
1. 财务造假安然公司在会计报表中存在大量的虚假交易和财务数据造假。
沃尔玛成本管理案例分析沃尔玛公司简介(walmart)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最大零售企业目前,沃尔玛在全球开设了6,600多家商场,员工总数180多万人,分布在全球14个国家。
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亿人次。
沃尔玛(WAL-MART)是全球500强榜首企业。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
据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
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95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
事实上,沃尔玛的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的总和,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至今,沃尔玛己拥有2133家沃尔玛商店,469家山姆会员商店和248家沃尔玛购物广场,遍布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南非、中国、印尼等处。
它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如此迅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零售业的一个奇迹。
2007年7月11日在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公布的2007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美国零售大王沃尔玛公司卷土重来,以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超过埃克森美孚,再度跃居榜首。
沃尔玛公司的宗旨沃尔玛提出“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的宗旨,实现了价格最便宜的承诺。
沃尔玛还向顾客提供超一流服务的新享受。
公司一贯坚持“服务胜人一筹、员工与众不同”的原则。
走进沃尔玛,顾客便可以亲身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周到服务。
再次,沃尔玛推行“一站式”购物新概念。
顾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齐所有需要的商品,正是这种快捷便利的购物方式吸引了现代消费者。
关于沃尔玛超市的成功管理案例分析班级:09级会计4班小组:第小组组长:王震宇学号:200956173组员:李璐希学号:200956155高晗学号:200956149史小彤学号:200956165滕行媛学号:200956168王梦彤学号:200956169孙含学号:200956166时间:2010年4月7日指导老师:姚军关于沃尔玛超市的成功管理案例分析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机构,在最初进入中国的几年来,沃尔玛一直没有扑向它的核心猎物,而是悄悄地迂回于中国的海岸线上,它在熟悉环境和等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现在,它的时机已渐成熟,这只猛虎发起了进攻。
留心的人士会注意到,去年沃尔玛在中国公司新增的店铺数几乎是过去5年所开店数的总和。
我们有必要了解沃尔玛。
【案例介绍】美国和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2001年业绩喜人,非常有可能超过美国巨擘埃克森石油公司,荣登世界第一大公司的宝座(500强第一)。
据法新社报道,拥有45年历史的沃尔玛如今在全球拥有4150家连锁店,其2001财政年度的收入超过了2200亿美元。
在过去的20年中,沃尔玛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膨胀,业务迅速扩张。
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于1945年在小镇本顿威尔开始经营零售业,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建立起全球最大的零售业王国。
山姆·沃尔顿曾经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第一富豪,因其卓越的企业家精神而于1992年被布什总统授予“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
沃尔玛是全美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企业之一,其投资回报率为46%,即使在1991年不景气时期也达32%。
虽然其历史并没有美国零售业百年老店“希尔斯”那么久远。
但在短短40年时间里,他就发展成为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
据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雄踞全美零售业榜首。
案例1 从财务目标论沃尔玛成功之道(中经评论·北京)2007年4月16日,美国著名财经杂志《财富》(Fortune)公布了最新的美国企业500强,跨国零售商沃尔玛荣登榜首,2006年,沃尔玛的销售收入增长11.2%,增至3511亿美元,高于埃克森-美孚公司的3473亿美元。
这也是其近6年内第五次荣登该榜首位。
埃克森美孚、通用汽车分别列于第二、第三名。
沃尔玛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从美国中西部的一家乡村杂店迅速崛起为全球500强的首位,是什么使得服务行业的零售百货公司多次战胜赚钱快的石油、汽车公司而成为美国最有实力的公司呢?沃尔玛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笔者在此仅从财务目标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
一、企业财务目标财务目标是全部财务活动实现的最终目标,是开展一切财务活动的基础和归宿,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
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处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不同企业的财务目标会有很大的差异。
关于企业财务目标的模式,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目前存在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古典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起源于亚当·斯密关于“经济人”假说。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财务目标,企业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得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虽然简明实用,也便于理解,但却存在着以下致命的弱点: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以利润总额作为财务目标,没有考虑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利润最大化是一个静态指标,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利润最大化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这可能造成财务人员不顾风险盲目去最追求最大的利润;利润最大化易造成企业财务决策短期行为。
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增长,注重微观利益,没有考虑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企业长远的发展。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运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案例The CAS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uditing base onWal-Mart Co., Ltd.第一部分案例主体一、案例背景1.公司背景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W AL-MART),由美国人山姆·沃尔顿于1962年创立。
在短短几十年间,它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北美走向全球,由一家小型折扣商店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
1991年沃尔玛以326亿美元的销售额成为全美零售业的销售冠军。
2002年《财富》评选的“世界500强”中,沃尔玛更是以2189.1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位居首位。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球有7000余家分店,财政年度销售额达到4000亿美元,稳居世界500强第一位。
2.信息系统背景沃尔玛取得上述惊人发展速度的原因很多,但构建属于自己的庞大、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沃尔玛有80000多种商品,为满足全球4000多家连锁店的配送需要,沃尔玛每年的运输总量超过780000万箱,总行程达65000万公里。
没有强大的信息系统,它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商品采购、运输、存储、物流等管理工作。
早在20世纪80年代沃尔玛就建立起自己的商用卫星系统。
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如今的沃尔玛已形成了“四个一”,即:“天上一颗星”——通过卫星传输市场信息;“地上一张网”——有一个便于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的采购供销网络;“送货一条龙”——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的计算机化连接,供货商自己就可以对沃尔玛的货架进行补货;“管理一棵树”——利用计算机网络把顾客、分店或山姆会员店和供货商像一棵大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公司总部(全球采购总部设在深圳)与全球各家分店和各个供应商通过企业网(extranet 和intranet)的电脑系统进行联系。
采购额在2000亿元左右,均由总部通过信息系统在全球实施。
它们有统一的补货系统、统一的EDI条码系统、集成化查询库存系统、统一接口标准的会计信息系统、一致化收银系统等。
沃尔玛案例分析实训一供应链管理案例集讨论一、案例分析案例一:Wal-Mart把零售店商品的进货和库存管理的职能转移给供应方(生产厂家),由生产厂家对Wal-Mart的流通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
即VMI。
Wal-Mart让供应方与之共同管理营运Wal-Mart的流通中心。
在流通中心保管的商品所有权属于供应方。
供应方对POS信息和ASN信息进行分析,把握商品的销售和Wal-Mart的库存方向。
在此基础上,决定什么时间,把什么类型商品,以什么方式向什么店铺发货。
发货的信息预先以ASN形式传送给Wal-Mart,以多频度小数量进行连续库存补充,即采用连续补充库存方式(ContinuouReplenihmentProgram简称为CRP)。
由于采用VMI和CRP,供应方不仅能减少本企业的库存,还能减少Wal-Mart的库存,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最小化。
另外,对Wal-Mart来说,省去了商品进货的业务,节约了成本,同时能集中精力于销售活动。
并且,事先能得知供应方的商品促销计划和商品生产计划,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进货,提高客户响应时间,这些为Wal-Mart进行价格竞争提供了条件。
1、问题:试分析Wal-Mart采用的是哪种企业供应链管理方法,并说明它的作用。
答:采用快速响应法(QR)。
作用:Wal-Mart的实践显示,QR是一个零售商和生产厂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利用EDI等信息技术,进行销售时点的信息交换以及订货补充等其他经营信息的交换,用多频度小数量配送方式连续补充商品,以实现缩短交纳周期,减少库存,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案例二戴尔公司的供应链包括有两个有效环节:顾客订购和生产环节,原材料与零部件的获得环节。
戴尔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不通过中间商或分销商来销售产品,而是直接面对顾客,它是通过生产而不是通过成品库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因此,其生产环节便成为顾客订购环节中顾客定单完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女子学院2014——2015学年第2学期《成本管理会计模拟实验》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沃尔玛管理会计案例课程代码 10课程名称成本管理会计模拟实验学号 120301032 120301033姓名张小雨蔡素烟院系管理学院专业会计学考试时间 2015年6月23日考试成绩沃尔玛管理会计案例沃尔玛成立于1962年。
出身草根,白手起家,没有高科技外衣,没有高端战略,只是以特有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突出的“低成本”战略,成为零售业的龙头老大。
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中居首位。
而对比中国的零售老大---华联发现,华联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2003 年华联超市国内加盟店总数达到 1100 家,是沃尔玛的 24% 左右。
但是,华联超市的销售收入、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分别仅为沃尔玛的 0.2% 、 0.09% 和 2.67% 。
2003 年沃尔玛的毛利率为 21.55% ,比华联超市 15.53% 的毛利率高出 6 个百分点。
2003 年沃尔玛的净资产是华联超市的 881 倍,但是,其净资产增长速度仍然超过 12% 。
下列各表列举近3年的部分数据、流动比率、销售净利润率。
表1 沃尔玛2013年至2015年部分数据表单位:百万美元表2 华联2013年至2015年部分数据表单位:万元表3 沃尔玛、华联2013年—2015年的主要财务指标除了华联,沃尔玛对于另一劲敌---家乐福,仍处于领先地位。
2014年,沃尔玛在500强排名首位,而家乐福排名39名。
截取其中某种数据可发现:家乐福(2010年)全年总收入为926.85亿欧元(不含汽油业务);2009年为873.79亿欧元;沃尔玛 (2010年)全年总收入为2953.26亿欧元;2009年为2924.16亿欧元;近5年平均毛利率:率家乐福:21.16%、沃尔玛:23.95%。
而为什么沃尔玛能够在零售业称霸?这主要归功于沃尔玛独具特色的“低成本”战略和企业文化。
平衡计分卡案例沃尔玛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也是平衡计分卡的成功案例之一。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管理工具,它将企业的战略转化为可度量的指标,并通过四个维度来进行评估,包括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
沃尔玛成功地运用平衡计分卡,帮助企业实现了战略目标,提高了绩效,增强了竞争力。
首先,从财务维度来看,沃尔玛通过平衡计分卡成功地将财务目标与战略联系起来。
例如,沃尔玛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了财务绩效的提升。
同时,沃尔玛还注重利润增长和资产利用效率,这些都成为了财务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通过平衡计分卡的财务维度,沃尔玛能够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定性,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从客户维度来看,沃尔玛注重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升。
通过平衡计分卡,沃尔玛能够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互动,提高客户满意度。
沃尔玛还通过不断改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了客户忠诚度,提升了市场占有率。
客户维度的成功实践,使得沃尔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更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
在内部业务流程方面,沃尔玛通过平衡计分卡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例如,沃尔玛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流程再造,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同时,沃尔玛还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优化了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了内部业务流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在学习与成长维度上,沃尔玛注重员工的学习和发展,通过平衡计分卡实现了人力资本的最大化价值。
沃尔玛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也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综上所述,沃尔玛作为平衡计分卡的成功案例,通过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全面考量,实现了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落地,提高了企业的绩效,增强了竞争力。
中华女子学院2014——2015学年第2学期《成本管理会计模拟实验》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沃尔玛管理会计案例课程代码 1050042002课程名称成本管理会计模拟实验学号 120301032 120301033姓名张小雨蔡素烟院系管理学院专业会计学考试时间 2015年6月23日考试成绩沃尔玛管理会计案例沃尔玛成立于1962年。
出身草根,白手起家,没有高科技外衣,没有高端战略,只是以特有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突出的“低成本”战略,成为零售业的龙头老大。
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中居首位。
而对比中国的零售老大---华联发现,华联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2003 年华联超市国内加盟店总数达到 1100 家,是沃尔玛的 24% 左右。
但是,华联超市的销售收入、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分别仅为沃尔玛的 0.2% 、 0.09% 和 2.67% 。
2003 年沃尔玛的毛利率为 21.55% ,比华联超市 15.53% 的毛利率高出 6 个百分点。
2003 年沃尔玛的净资产是华联超市的 881 倍,但是,其净资产增长速度仍然超过 12% 。
下列各表列举近3年的部分数据、流动比率、销售净利润率。
表1 沃尔玛2013年至2015年部分数据表单位:百万美元表2 华联2013年至2015年部分数据表单位:万元表3 沃尔玛、华联2013年—2015年的主要财务指标除了华联,沃尔玛对于另一劲敌---家乐福,仍处于领先地位。
2014年,沃尔玛在500强排名首位,而家乐福排名39名。
截取其中某种数据可发现:家乐福(2010年)全年总收入为926.85亿欧元(不含汽油业务);2009年为873.79亿欧元;沃尔玛 (2010年)全年总收入为2953.26亿欧元;2009年为2924.16亿欧元;近5年平均毛利率:率家乐福:21.16%、沃尔玛:23.95%。
而为什么沃尔玛能够在零售业称霸?这主要归功于沃尔玛独具特色的“低成本”战略和企业文化。
(1)沃尔玛的一个经理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天机,她说其实采购、办公、差旅、人力资源省下的成本永远只是小头,而运营和物流费用才是最大的一块。
(2)沃尔玛三大特色:天天低价、物流配送、增值服务。
天天低价源于成功的成本控制。
在沃尔玛有五项竞争能力,最为核心的是成本控制能力,其他的业态创新能力、快速扩张能力、财务运作能力和营销管理能力,都是围绕着成本控制能力来运行的,这五个能力最终都在不同的方面节省了沃尔玛的整个运营成本,都是为运营成本服务的,为竞争优势服务的;成本控制的另一优点:物流配送。
沃尔玛的配送中心在全球建立了62个,为450多家店铺进行配送,配送半径最远为500公里。
沃尔玛大约80个店铺需要建立一个配送中心,10万平方米的店铺面积一般有1万平方米左右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有6个,比如有服装的配送中心、进口商品的配送中心、退货的配送中心等;沃尔玛的增值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沃尔玛的员工对顾客提倡的是忠于顾客。
忠于顾客的内涵就是提供有价值的商品给顾客,忠于顾客的外延就是实行天天低价,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
(3)沃尔玛的“吝啬”与“慷慨”虽然可能对沃尔玛的节俭有所耳闻,但是你所见到的绝对会超乎你的想象。
①已经 59 岁的沃尔玛亚洲区总裁钟浩威每次出差只乘坐经济舱,并购买打折的机票。
他有一个习惯,喜欢在乘机时问邻座乘客的机票价格,如果发现比他购买的机票便宜,公司的相关人员就肯定会因此受到质询。
②沃尔玛的买手们和供应商讨价还价,他们被认为是最精明、最难缠的一批家伙,但他们出差却只能住便宜的招待所。
③沃尔玛的一个经理去美国总部开会,被安排住在一所大学因暑期而空置起来的学生宿舍里。
沃尔玛在他们认为该花的钱上,沃尔玛表现极为慷慨,有些做派甚至有点儿让人难以置信。
①沃尔玛在 IT 上的大手大脚是有名的,号称拥有仅次于美国国防部的复杂信息系统。
沃尔玛在每轮零售 IT 系统的投资中,都比竞争对手下手更早,力度更大。
沃尔玛是最早采用计算机跟踪库存的零售企业之一( 1969 年),也是最早使用条形码( 1980 年)、利用 EDI 与供货商进行更好地协调( 1985 年)、发射自己的通信卫星( 1986 年委托美国休斯公司发射了一颗价值 4 亿美元的通信卫星)和使用无线扫描枪(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零售企业之一。
现在,沃尔玛又是全世界最不遗余力推行 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技术的公司。
②律师费不吝惜。
沃尔玛刚进中国的时候,以每年 10 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请了深圳一家法律事务所作为常年法律顾问。
第二年,他们解雇了这家律师事务所,用每年 200 万人民币聘请中国目前最大的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
沃尔玛在中国大陆的运作是国际化的,它愿意花更多的钱聘请法律顾问,甚至愿意花 2 万块钱打一个可能只涉及 2 块钱的官司。
零售业的法律顾问需要为零售企业解决各种各样让人头痛的问题,诸如价格欺诈、产品质量问题、侵权甚至内部员工福利等问题。
③培训。
不惜成本对员工进行的培训,被认为是灌输沃尔玛文化的重要途径。
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在深圳山姆会员店的培训中心举行了“TMAP”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为女性员工提供更多机会,发展更多的女性管理者队伍,为女性管理者提供特别发展机会,提升女性管理者的经营及管理能力、经验和素养。
沃尔玛中国 TMAP 计划其实是沃尔玛公司全球“目标管理层加速发展计划”在中国的延伸,加入了该计划的女性员工意味着今后她们拥有在全球发展的更多机会。
这种看似没事找事的培训,在沃尔玛司空见惯。
在沃尔玛,管 5 个人的员工都要接受管理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基础领导艺术培训、高级领导艺术的培训、英语培训、企业文化以及岗位技能(谈判技巧、产品认知和产品促销等内容在内各种技能)的培训。
沃尔玛在深圳、长沙和大连成立了沃尔玛培训店,除此之外,培训地点还包括沃尔顿学院、卡内基学院、沃尔玛鲜食学院。
对于新店,新的普通员工的培训时间要三到六个月,管理层的招聘和培训则开始的更早。
(4)沃尔玛的企业文化:三大信仰。
尊重个人:善待每一位员工就是善待每一位顾客,尊重每位同事的意见;服务顾客:提出“顾客就是老板”的理念,沃尔顿曾这样教导他的员工:当客户走到距离你3米的范围内时,微笑看着顾客的眼睛,鼓励他们向你咨询和求助。
这就是沃尔玛有名的“三米原则”;追求卓越:沃尔玛强调要不断创新和超越,永远提供超出顾客期望的服务。
沃尔玛希望进入的员工是一张白纸,可以把公司的文化等东西灌输到其头脑中去。
通过案例分析,你认为:1.中国的有些企业也是很注重“低成本”战略和企业文化,却没有像沃尔玛那么成功,结合案例,分析其原因。
解答:(1)“低成本”战略并不等于简单的成本控制。
正如沃尔玛经理说的那样,其实采购、办公、差旅、人力资源省下的成本永远只是小头,而运营和物流费用才是最大的一块。
简单低成本:“毛巾拧水”——摊开公司的财务报表,逐项地看能再从哪里面榨出些钱来。
这种成本控制能力,基本上不需投入,效果直接。
而那种通过对业务模式创新、流程优化、提高员工技能和能动性而达到的低成本,需要持续的投入和改进,是系统性的低成本。
而中国企业和沃尔玛的最大分别,就是简单低成本和系统低成本的分别。
(2)一个企业的灵魂是创新。
沃尔玛在这一点做的非常好。
不惜重金开发属于自己的信息系统,属于自己的物流配送。
阿里巴巴曾说:“最后悔就是没有自己的物流。
”另一方面,是沃尔玛的“天天低价”。
而中国的企业只是模仿,比如华联在2003年提出“便民、利民、为民”的经营理念,继续执行"比竞争对手成本更低"的竞争策略。
在一定程度上是走沃尔玛的运营之路。
而毕竟,每一个企业的自身实力及发展热点是不一样的,不能只是简单的借鉴,而要多创新,寻找属于自己的运营战略。
(3)企业文化的真正渗透。
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生存最有力的战略。
而沃尔玛把企业文化很好地运用在企业运营中。
比如沃尔玛希望进入的员工是一张白纸,可以把公司的文化等东西灌输到其头脑中去,有名的“三米原则”。
企业高层的“吝啬”。
这些精神都是值得赞扬与学习。
而中国企业却恰恰相反。
企业高层的“慷慨”与对人工成本的严格地控制,打着企业精神的旗帜,却做着相悖的事情,比如某些企业本着“诚信”的企业理念。
却为了自身的利益,做假账、逃税、产品质量低劣等等。
2.沃尔玛的“吝啬”与“慷慨”实际上即是企业对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的一个严格把关,表明了沃尔玛对资金使用效率的高度重视。
结合本例说明,企业该在何处吝啬?何处慷慨?(1)抓住重点,一以贯之。
沃尔玛的员工自上而下都要为削减成本而努力,小到出差住宿,大到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沃尔玛对于采购员与供应商之间制定的一些规矩。
产品采购环节无疑是关乎产品质量以及销售成本的大头,因此为了防止公司利益被个人利益所损害,沃尔玛严禁采购人员接受供应厂商的任何礼品和接待,甚至在下班的时候搭顺路车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如果供应商向沃尔玛的采购员行贿,那么他将不会有任何合作机会,甚至还会遭受牢狱之灾。
除此之我沃尔玛还制定了大型削减成本的措施和上百条削减成本的规定。
在重点环节严加控制,在日常运营中不断灌注“抠”的理念,这就是沃尔玛的吝啬之处。
(2)案例中沃尔玛的“慷慨”之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重视创新科技提高效率、重视法律问题解决后顾之忧、重视人才你培养提高服务质量。
第一,对最新科技的及时利用更新,于沃尔玛而言,最大的目的便是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
在这些方面的大力改进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为它所付出的成本在未来巨大的收益面前将是杯水车薪。
第二,零售企业常常面临着大大小小各种繁琐的法律问题,聘请一个得力的律师事务所,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能让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不会束手束脚,为企业节省许多额外的支出,例如各类赔偿或罚金。
与此同时妥当地处理法律问题,对维护企业形象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这项的投入,实则“破财消灾”为企业规避更多的额外支出。
第三:培训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企业必须不断巩固人才基础,培养骨干人才,具有综合素质,能保证各项生产经营任务。
逐步增加骨干人才的数量,优化骨干人才的结构,提高骨干人才的素质,是使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管理型转变的关键。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提高团队的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团队的整体能力。
他们继续往前走。
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过来了。
友情的深浅,不仅在于朋友对你的才能钦佩到什么程度,更在于他对你的弱点容忍到什么程度。
学会将伤害丢在风里,将感动铭记心底,才可以让我们的友谊历久弥新!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解剂;是我们压力时的流泻口,是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豫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